登陆注册
26614400000023

第23章 种豆(1)

这时,我种下的豆子,一排排地加在一起就有七英里长,亟待锄草松土,因为最末一批还没有播完,头一批种的豆子却长势喜人,的确是不好再延宕下去了。这种在赫拉克勒斯看来纯属区区小事,干得如此投入,如此富有自尊心,究竟有什么意义,我可不知道。久而久之,我爱上了我种下的一排排的豆子,其实,我也要不了那么多的豆子。它们让我眷恋着大地,因此我有无穷的力量,就像安泰一样。可是,我干吗要种豆子呢?只有老天爷知道。整个夏季,我就这么着出奇地忙活——在大地表层的这个地块上,原先只长委陵菜、黑莓和狗尾草之类,还有甜味野果子和好看的花,可现在只长豆子了。我从豆子那儿学到了些什么,而豆子又从我这儿学到了些什么呢?我珍爱它们,给它们锄草松土,从早到晚照看着它们;这就是我在白天的工作。它们的叶子宽大,挺好看。我的助手就是滋润这片干旱地块的露水和雨水,地块本身含有一定的肥力,但大部分是贫瘠和枯竭的。我的敌人是虫子,在冷天,八成是土拨鼠。土拨鼠把我一英亩的四分之一的豆子都给吃光了。可是话又说回来,我又有什么权利铲掉狗尾草,毁掉它们自古以来的百草园呢?反正剩下的豆子,过不了多久,就会茁壮成长,足以应对新的敌人了。

如今,我还清晰地记得,我四岁那年从波士顿迁移到我这个家乡,穿过这些树林子和这个地方,来到了这个湖边。这是铭刻在我记忆里最久远的景象之一。今儿个晚上,我的笛子唤醒了荡漾在这个湖上的回声。松树林依然屹立在那里,都比我岁数要大得多哩;或者说,有的松树已被砍掉了,我就用它们的根茬来煮饭,新的松树却在四周围长出来,在新生儿眼里则别有一番景象。在这片牧场上,从同一丛多年生根部,长出了几乎清一色的狗尾草,甚至我最后还给我儿时梦境中神话般的风景披上了盛装。要知道我来到这里后所产生的影响,不妨看看这些豆子叶,玉米大叶子和土豆藤蔓就知道了。

我种了大约两英亩半高地;由于这个地块树木约莫在十五年前被砍伐过,我自个儿挖出了两三考得的树桩,也就没有施过任何肥料;但在夏天,我锄地时挖出过一些箭头来,由此可见,远在白人开垦土地之前,一个已经消失了的民族曾经定居在这里,而且还种植过玉米和土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为了好收成,他们已经使地里的肥力消耗殆尽。

土拨鼠和松鼠还没有来得及窜过大路,或者说太阳还没有冉冉升上那片矮橡树林之前,我就开始在我的豆子地里除掉那些高傲的杂草,并用泥块压在它们上头,尽管农夫们反对我这么做——但我还是奉劝诸位,赶在晨露未消去之前,尽可能把你所有活儿干完。大清早,我光着脚丫子干活儿,像一个雕塑家在沾满晨露的碎沙土里摆弄着泥巴,但到了后半晌,太阳直晒得我脚上起了水泡。太阳照着我给豆子锄草松土,黄澄澄的沙砾构成的高地上,在长十五杆的一排排绿油油的豆苗地里,慢悠悠地来回走动,一头连着一片矮橡树林,到时我会在那儿歇一会儿凉,另一头通向一块黑莓地,我每锄一个来回,青翠的浆果颜色不知怎的就会变得更深一些。锄掉杂草,给豆秆周围培上土,鼓励我种下的豆苗儿快点生长,让这块黄土地是以豆叶和豆花,而不是以苦艾、芦管、狗尾草来表达它的夏日情思——这就是我的日常工作。因为我既没有牛马相助,也没有雇短工或者童工帮忙,更没有采用改良农具,我干的活儿非常慢,这么一来我就跟豆子相处格外亲昵。反正用手干活,哪怕到了做苦工的份儿上,也许断断乎算不上赋闲的最坏形式吧。它会有一种万古不灭的真谛,对学者来说,乃是一种堪称典范的成果。对那些走过林肯和韦兰德一路西行、不知去向的观光客来说,我就是一个劳苦的农夫;他们悠闲地坐在马车上,两个肘子搁在膝盖上,缰绳松散地下垂像花饰一样;我呢,株守家园,净跟泥巴打交道的乡巴佬。但是用不了多久,他们既不会看到,也不会想到我的家园了。大路两旁有很长一段路,只有这块地才是耕地,因此,他们也就特别留意。有时,在这块地里干活的人会听到观光客更多说三道四的话,其实并不是存心说给他听的,他们评头论足地说:“豆子种晚了!豌豆也种晚了!”——因为别人已经开始锄地了,我还在下种——可我这个牧师下乡种地的人,却压根儿还没想到过这些呢。“玉米嘛,我的伙计,只能算饲料;玉米只能算饲料呗。”“他住在那儿吗?”那个身穿灰色上衣、头戴黑色圆顶礼帽的人说;于是,那个脸相难看的农夫喝住他那匹听话的老马问道:犁沟里没得肥,你在这儿干什么来着?他就建议我不妨撒一点烂泥屑粒,或者废料,或者草木灰,或者灰泥都行。可是,眼前有两英里半长犁沟,只有一把锄头替代马车,用两只手在干活——说到别的什么车和马,我打从心里就反感——而烂泥屑粒离这儿很远才有呢。车辚辚,马萧萧,观光客打从这儿经过,拿我的豆子地和他们一路上所见过的庄稼,扯高嗓门来比较,这才让我知道我在农业世界中的地位了。原来这块地没有列入科尔曼先生的报告。不过,顺便说一下,大自然在更荒凉的、未经人类改良的地头上所产出的谷物,有谁去估算出它们的价值呢?英格兰干草的收成,倒是有人细心地称过重量,乃至于它的湿度、硅酸盐和碳酸钾,也都一一计算过;但是,在所有的山谷、林中洼地、牧场和沼泽地里,都生长着丰富而又多种多样的谷物,只不过是人们还没有去收割罢了。我的豆子地,仿佛介于野地与被开垦的土地之间;犹如有的国家是开化了,有的国家是半开化,还有的国家则是蛮荒或者野蛮的,我种的地块堪称半开化,虽然这不是从坏的意义上来说的。那些豆子乐呵呵地回到了我栽培它们的野生的原始状态,我的锄头还给它们演奏了一支瑞士牧歌。

离这儿不远,有一棵白桦树,树顶上有一只棕鸫——有人喜欢管它叫作红歌鸫——在歌唱,溜溜儿唱了一早上,很高兴跟你做伴,要是你的土地不在这儿,它就会飞到另一个农夫的地头上。你在下种时,它就会给你助兴,唱道:“点种,点种——盖土,盖土——往上拽,往上拽。”反正这儿种的不是玉米,就算有像它这样的敌人在一旁,也还是挺安全的。也许你会暗自纳闷,它这一连串绕口令,它这个业余的帕格尼尼在单弦或者二十根弦上演奏的曲子,跟你种豆子又有什么关系来着。可是,你宁愿听它唱下去,也不去滤掉灰烬或者灰泥。这是最便宜的一种顶级肥料,我完全信得过。

我用锄头在地头上翻出新土时,不知怎的把远古时代在这一片蓝天底下居住过却没有历史记载的民族所遗留的灰烬也给翻出来了,他们打仗和狩猎时用过的小型器具,都在方今盛世重见天日。它们和别的天然石块掺杂在一起,有些石块上留有印第安人用火烧过的痕迹,有些是烈日暴晒留下的,还有一些陶器和玻璃碎片,是近代的拓荒者带来的。我的锄头碰撞石块时会叮叮当当作响,这怪好听的响声在树林子和半空中回荡,有它跟我做伴,我的劳动即时产生了无法估量的收获。我锄的不再是豆子,而且锄豆子的也不是我;当时我不免为之动怜而又骄傲地记起来——如果说我还记得不错的话——我的朋友们都到城里听清唱剧去了。在那阳光灿烂的下午,夜莺在我头顶上空盘旋——有时,我的活儿会溜溜儿干上一天——它好像是在我的眼里的一粒沙子,或者说在天空的眼里的一粒沙子,它时不时哗的一声尖叫,向下俯冲,仿佛天空一下子被扯破了,最后被扯成了碎布一样,但苍穹却依然天衣无缝似的;只见满天空都是小精灵,它们在光秃秃的沙土地上,或者在山顶的岩石上产卵,却很少有人看见它们;它们优美、纤长,好像湖上皱起的涟漪,又像被风一吹,飘浮在空中的树叶子;大自然里有的是如此这般的亲缘吧。鹰是波浪的空中兄弟,它在波浪之上一边掠飞,一边察看,它那翩翻空中的翅膀,像在酬应着大海那原始的,还不会飞的翼尖。或者有时候,我看见一对鹞鹰在高空盘旋,一上一下交替翻飞,一近一远如影随形,仿佛它们是我自己的思想的化身。或者说我给一群野鸭子吸引住了,眼看着它们从这座树林子飞向另一座树林子,带着一点儿嗡嗡响的颤音,急冲冲地飞去;或者说,有时候,我的锄头从腐烂的树根底下挖出了一条花斑蝾螈,瞧它那样儿蔫不唧的、又古怪、又丑陋,颇有埃及和尼罗河的痕迹,却又跟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我傍着锄头歇息时,这些天籁美景不管在地头上哪个地方,我都听得到、看得见,乃是乡间独特的无穷的乐趣的一部分。

赶上节庆日,城里礼炮齐鸣,传到树林子里如同打气枪似的,一些军乐声偶尔也会这么传过来。远在城外的豆子地里,在我听来,那大炮的响声仿佛马勃菌在爆裂;万一有军队出动,而我又一无所知,有时我整日恍然若失,感到地平线那儿在发痒,像得了病似的,仿佛马上会发疹子,要么是猩红热,要么是马蹄疮,直到后来和风吹过田野,吹到韦兰德公路,很快给我捎来了“民兵”的信息。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嗡嗡声,听上去好像谁家的蜜蜂在倾巢出动,邻居们依着维吉尔的办法,拿出家里头最响亮的器皿叮叮当当敲了起来,一个劲儿召唤它们回蜂房去。直到那叮当之声听不见了,嗡嗡声也随之消失,最宜人的和风也不会再捎来什么好消息,我才知道他们已把最后一只雄蜂安全地引回米德尔塞克斯蜂房,此时此刻他们就一门心思扑在蜂房里头满满当当的蜂蜜上了。

我感到骄傲,知道马萨诸塞州的自由和我们国家的自由已是安如磐石;于是,我回过来又去锄地时,怀着一种难以表述的自信,愉快地继续****的活儿,泰然自若地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同类推荐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被召唤的传统:百年中国文学新传统的形成

    本书主要研究百年中国文学的“传统”,内容包括:中国文学的创造机制及其现代意义,外来文化资源与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塑形、现代体验与中国新传统的形成、被误读的新文学传统。
  • 性别阵线

    性别阵线

    本书包括天上的星星不说话、如果云知道、圣诞节的雪、高原上的笛声、飘雨的日子等约70篇散文。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热门推荐
  • 绝世皇后掠君心

    绝世皇后掠君心

    被男友背叛的宋汐,不再相信爱情的她意外的发生车祸来到一个架空王朝,琉璃王朝的皇后他,一国之君,江上之主,后宫佳丽三千,却唯独对她悉心照料。她究竟该不该相信他的情。
  • 谁的青春不曾有潦草迷茫

    谁的青春不曾有潦草迷茫

    青春年少的灰姑娘与高冷满怀心事的冷漠男,也会擦出火花。有纠结、有欢快、也有阴谋,最后你希望他们怎样?身世之谜和好友的动摇,让一切如风暴般爆发……这是一场关于青春的盛大狂欢,这里有你的曾经。谁的青春不曾有潦草迷茫?悲喜交欢的青春像是一场残酷的玩笑,也许我们都需要找个出口,站在那个出口瞭望青春,原来我们热血沸腾过,却始终输给了命运的安排,我们回不去了,怎么就回不去了。那些回不去的日子,叫青春。
  • 冷酷总裁玩劫心

    冷酷总裁玩劫心

    是谁,入戏太深,淡漠了深情,是谁,强颜欢笑,刺痛了彼此,是谁,纠缠不休,寻觅陌路记忆……他,以温柔为陷进,一步一步瓦解她的防范,劫走她的心,害怕孤独、害怕失去的他们,将如何经营他们的爱?
  •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生本来就是活也苦,死也苦,有钱没钱都痛苦,但很多人就不明白这一点,遇到一点违缘就怨天尤人:“老天太不公平了!为什么我这么倒霉,所有的不幸全落到了我的头上?”却不知轮回的本性即是如此。《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是一本帮我们解脱生老病死之苦的珍宝之书,里面讲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各种痛苦的不同方法,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经常串习,所有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消除痛苦轻而易举。无论是事业、家庭、爱情,全都变得一帆风顺。把它请回家,就好像与佛陀朝夕相处,一呼一吸都得到了加持,不仅今生拥有不可思议的好运,而且后世也会得到一份幸福的保险。
  • 极品修仙人

    极品修仙人

    来自超前世界的医官,却阴差阳错来到21世纪,凭借着超前智慧和医术在这个繁华的世界如鱼得水,纵横驰骋!
  • 在浮城央

    在浮城央

    暗恋与明恋的故事。若有因无果,世间总会在另一时刻奉上一个说法。两个人来来回回,在地球的不同角落走进了同一段记忆。
  • 花霁

    花霁

    千年以后,人类的地球资源枯竭,环境惨遭破坏,植物和动物濒临灭亡,仅存的人类也苟延残喘,做着最后的垂死挣扎。一次天外的坠落,让大海中散发出紫色的光芒,从此那些光芒的结晶体,紫海晶石所储存散发的纯洁力量彻底改变了世界,他重新构建了这个世界,让所有的植物生长的更加茂盛,更加强大,让动物变得更加智慧,河流重新变得清澈,森林从新变的神秘,土地从新变的肥沃,他让很多人类未知的生灵和部落显身在这个大地上,唯独没变的就是人类,它们在失去所有科技、文明的最后变成了这个神秘世界的弱者,它们不分种族肤色从新紧紧的聚在一起,一起战斗、抗争、生存……
  • 我的世界:闪耀崛起

    我的世界:闪耀崛起

    王耀,一名普通的宅男,也是一位我的世界的忠实玩家,让我们一起看看,王耀在我的世界服务器中的崛起!!!!(本书里面的某些武器,工具什么的全是瞎编的。)
  • 无上刀修

    无上刀修

    修仙者修的是逆天争命,在漫漫的旅途中,李辰选择了刀为伴。
  • 妙好宝车经

    妙好宝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