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23900000005

第5章 经典印作技法解析(2)

四、离合

“离”是把印文字或偏旁结构分离开,“合”是把印文字的某些笔画并在一起(称为“并笔”),或将两个字合占一格空间,或将“离”的结构“合”到别的字上,如邓散木刻的“当惊世界殊”。

五、呼应

印面文字布局时,如果一处出现某种特征明显的笔画线条(如肥点、粗画、斜线、圆圈等)或空白、多红、残破等,那么需要在另一处安排与其特征相似的笔画、结构造型等,这就是呼应。章法的呼应形式是因印制宜的,有上下呼应、左右呼应、对角呼应,有近相呼应、有线条呼应、有结构呼应,有留红、留白呼应等。总之,不拘一格。其目的是使全印文字之间不孤立,不怪诞,不单调,从而使章法严密,相映成趣。如吴昌硕刻的“听有音之音者聋”,“有”字右下空白多,故“者”字上方断边残破以求“白底”呼应。

六、边栏界格

边栏,即印面周边的非文字部分或由线条围成的框线,如朱文印周边的框线,白文印周边的自然红所围成的边等。极少数朱文印无栏,而以印文的外围自然排成无形之边;有些白文印在印文的外围加上框线,形成“栏”。“界格”,指印面的分界线,古印有“田”字格、“日”字格等,后来文人篆刻对界格之形成又有发展。边栏和界格是篆刻章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它们和印文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布局时应当统筹考虑。边栏的处理手法有残边、搭边,粗栏、细栏、无形边栏等多种;界格也有粗细斜正、阡陌交错等多种形式。对于某些不易分布妥帖的印文,应用界格,多能令其平衡稳当,有的界格还能起到过渡连接的作用。总之,边栏、界格要和印文和谐统一,共同形成某种艺术效果。

以上所举篆刻章法的主要原理(法则),是从古今大量的作品中总结出的普遍规律,即所谓章法的“法”,其中每一“法”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概念也不是互相排斥的。或者说,一方印的布局可能有几种“法”。另外,章法是变化的,是在继承中发展的,篆刻家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还会创造新的“法”。总之,章法从无法到有法,又从有法到无法,这样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到新的高度。

吴昌硕经典印作的章法,部分借用了汉封泥的外在形式,边栏通常上轻下重,有的略呈梯形状,白文印下方留红较多,朱文印上、左、右边框线较虚,下方粗而实,增加了印面的沉着稳定感;其印文的布局常常上紧下松,通过拉长竖画之垂脚,或添加一竖式界网格线,以取纵势,印文之间的结构以紧密为尚,形成了众志成城之态;而且又巧妙地、自然而娴熟地运用了篆刻章法的普遍法则,如对比、挪让、离合、呼应等,加上边栏的残破断续,共同构成了浑穆、畅达且气势雄强的吴氏章法特征。吴昌硕弟子诸乐三曾问:“何能得章法之秘?”吴回答说:“全印不管一字或数字,均应使之团结一气,如同一家人则可”(刘江《吴昌硕篆刻艺术研究》),此语言短意长,简明生动。另外,缶翁后人吴东迈在《吴昌硕》一书中提到缶翁对章法的高见:“刻印犹如造屋,在奏刀之前,必须做到全屋在胸,预先打好完整的图样,何处为厅堂,何处为侧屋,何处开门,何处启窗,应当一一作恰当的部署,达到无可移易的境地,才可以动手建造。否则倾欹草率,顾此失彼,就难以结构成完美无疵的房屋。”

吴昌硕经典印作的章法,虽然有统一的风格面目出现,但是每一方印的布局又有不同的细节变化,其内涵丰富而深邃,只有通过实际印例才能说得比较清楚。

1.“曝书榭”

右二左一排列,印下边栏粗实,其余三边细而虚,尤其是右边,因印文二字排列密,所以边栏最虚,而左边“榭”的一竖画与边栏若即若离,其他二字也与上下边相连,以求稳实;印文笔画有粗细对比,疏密对比,另有各字的肥笔(源于钟鼎文笔意)相呼应,全印外貌略呈梯形。

2.“李”

二字纵向分布,印之下方留红多,部分笔画与印边残破相连,以求浑然一体。“”字左右结构两部分上下参差错落,“李”字“子”部一长画向左弯曲,以迎合“”字,形成全印团抱之势。

3.“松石园洒扫男丁”

边栏设计类同“曝书榭”印,印文字取纵势,但笔画之间多横向粘连,布局严密,且“松”、“石”、“男”、“丁”四字有横向粗笔相呼应。

4.“十九字斋”

边栏残破,线断意连,因“斋”字笔画多,故左下角边栏最虚。另外,“十”、“斋”二字结体平稳安静,“九”、“字”二字孤线、曲线多,有动势,四字交错组合,动静成对角呼应。

5.“无须老人”

四字作放射状向印外扩张,动感强烈,印文笔画各有伸缩挪让,长者舒展,短者幽闲。印面下部留红多,稳实,但有所凿斑点杂其中,则实中有虚。上边栏部分残破与“无”字纵向笔画浑然一体,增加了全印的苍古斑驳之趣。

6.“泰山残石楼”

以田字格将五个字分占四个区域,其中“泰山”二字共占一格,是为“合”之一种;“石”字笔画少,结构则松,是为“离”之一种;因有界格关联各字,故全印不失紧凑。此印界格边栏都有虚实,整体上仍为上轻下重,略呈梯形,是吴氏印风的典型代表作之一。

7.“园丁课兰”

此印章法是方圆结合的典型,全印外形方,印文字多圆弧笔画,每一字本身笔画也有方有圆,如“圆”字,上横平,上两角转折处方,下横成弧状线,将“圆”字下部的原有转折变成圆弧形;“课”、“兰”二字之方圆也与“圆”字呼应,而“丁”字仅以一点为之,但也是方圆有之,因为其外围近乎方,却带圆满势,尤其是这“点”的底边处有两三条外出之小尾形,仿佛“点”在滚动,这岂不更“圆”了吗?此外,这“丁”点靠印面右下角排列,使全印文布局更加稳定,同时也跟其他三字形成鲜明的对比。

8.“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

此印章法动用了多种法则;九宫界格与边栏连成一体,格、栏线条有粗有细,有破有整;两个“洞”字和一“长”字均突破网格线,印文篆法圆融,与方格形成对比;“园丁”二字并边以网格线横穿,有聚有散;“生于”二字合在一宫内,“长”用大篆写法,其意是与笔画少的“丁”字、“于”字(左上角)构三点式呼应。全印平衡统一,而章法多变。

第三节 刀法解析

篆刻艺术是以刀在“方寸之间”镌刻有一定章法的文字(主要是篆字)的艺术。它源于战国秦汉玺印,这些玺印多为金属或玉质,而金属印是模铸的或凿刻的,玉印则是琢(或称“碾”)成的。元明以后,石质印材逐渐成为主流,于是“刻”印流行。起初,印人用刀刻印也只是模仿前代铸凿印的笔画痕迹而刻,后来在艺术创作实践中慢慢总图59园丁课兰图60园丁生于梅洞长于竹洞结出一些“刻”的方法,并升华到具有一定表现功能的用刀规律,从而形成“刀法”。自文人篆刻艺术兴起以后,篆刻家或印论家对刀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他们认为,篆刻艺术区别于书法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刀法——只有善于用“刀”,才能更好地表现出印章的审美价值。特别是印章与书画结缘,既能作为书画作品的一个构成元素,又能作为独立的篆刻艺术门类而与书、画鼎足而立。而在另一方面,书画中的一些审美取向自然影响到篆刻。如书画家以笔墨表现创作的意趣,给了篆刻家以刀法表现意趣的启示。从而刀法又被赋予了更高的审美内涵。清人吴先声曾说:“力与意两尽,则刀法能事毕矣”(《敦好堂论印》)。他认为,法应包涵力度感和创作者的意趣,即法中寓意,意中求法。近人黄高年在《治印管见录》中也指出:“刻印用刀犹作书用笔,不可生,更不可熟;生则不能达意,熟则尤恐伤意。”亦以“刀意”为尚。

对于篆刻学习者来说,首先应理解刀法之“技”,即用刀的基本技法。练好“刀功”以后,再用心领会“刀意”、“刀趣”“刀味”等。关于刀法,前人已有不少经验总结。许容《说篆》谓:“夫用刀有十三法:正入正刀法、单入正刀法、双入正刀法、冲刀法、涩刀法、迟刀法、留刀法、复刀法、轻刀法、埋刀法、切刀法、舞刀法、平刀法”。其他还有一些刀法,如披削法,反刀法等。其实,最基本的刀法就是冲、切二种,由此而衍生出兼冲带切法,其他刀法皆由刻刀或冲或切完成,只不过是刀入石的角度、行刀的速度、运刀的力度和熟练程度等有所不同而已。如涩刀法:“不疾不徐,欲抛还住,将放更留,谓之涩刀,又名挫刀”(陈克恕《印说》);又如披削法,指刀锋斜入印石,刀杆与印面的夹角较小,冲、切时有一种披削的感觉,这样行刀所刻的笔画较浅,易于表现流动,温婉朦胧的艺术感觉。

既然冲、切两种刀法最为基础,我们有必要对其含义再阐释一番。冲刀,即用刀锋沿着需要镌刻的线条不停顿地直势向前冲行。冲刀时刀柄与印面的夹角通常为30°~40°。此刀法要注重连贯性和气势,控制好行刀速度,做到有行有留,长线条可以分段推进,转折和搭笔处则另起刀冲行。冲刀法刻出的线条劲挺爽利,有利于表现秀丽婉通、挺拔劲爽的艺术风格。明代篆刻家汪关以及清代“邓派”印人善用冲刀法。切刀,即以刀锋的右角入石,沿着需要镌刻的线条,用刀刃部切下,待刀锋左角入石后,断而再起,重复向前切行。这样,一个较长的线条往往要重复多次切刀才能刻完。切刀时刀柄与印面的夹角通常为65°左右。切刻时要避免线条的支离破碎,做到不齐而齐;行刀时动作要熟练以期气势贯通,必要时可重复补刀。切刀法所刻出的线条涩辣,多棱角,有利于表现凝重、浑厚、险峻、苍老的艺术风格。明代篆刻家朱简以及清代“浙派”印人善用切刀法。

无论冲刀、切刀,镌刻一刀的过程总包含着三个阶段,即起、行、收。“起刀”,即一印或一字、一画的入刀,亦称“下刀”;“行刀”,即起刀以后向前行走的阶段(冲刀法的“行刀”阶段较长,切刀法的“行刀”阶段较短);“收刀”即一刀所刻的最后完成阶段。三阶段可分讲,但在镌刻时却一蹴而就。起刀要准,行刀要狠,收刀要稳。起刀的“准”

就是在刻一印或一字、一画下刀时,胸有全印,纵观章法——知文有朱白,印有大小,字有疏密,画有曲直,线有长短,一一“准”于心中,然后应之以手;行刀的“狠”,就是镌刻大胆而有力度,几乎一气呵成,不优柔寡断,更不会战战兢兢;收刀的“稳”,就是在刻完一刀之前,准备收刀时有思想准备,冲刀非一泻滑过,切刀非方向不明,止刀处敛藏有力。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古代戏曲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魅惑之源

    魅惑之源

    本书分为十三章,内容包括:什么是艺术吸引力、艺术吸引力的功能价值、艺术吸引力的发生原因、罕有化艺术吸引力、陌生化艺术吸引力、极端化艺术吸引力、真型艺术吸引力、假型艺术吸引力等。
  • 中国艺术经典1

    中国艺术经典1

    本书从书法、绘画、建筑、服饰、民间传统工艺等多方面地展现了中国艺术的魅力,让青少年在阅读中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提高自己的人生品味。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历史影视剧研究

    从建国起到“文革”结束的近三十年里,“革命”基本上一直是中国社会文化的主题;而革命历史电影作为承载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媒介之一,从影像语言到叙事结构都形成了一整套的表述体系。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理想的更替与现代化价值维度的确立,革命历史电影(以及后来加入的电视剧)的意义及其表述体系开始了漫长的“后革命”转移。
热门推荐
  • 霸爱:霸道总裁失心控

    霸爱:霸道总裁失心控

    订婚当天,未婚夫突然离开订婚典礼现场,她一路追寻,发现他竟然与自己好姐妹纠缠不清,她气不过从楼上跳下去,遇到了被追杀的他,他救了她,可是一醒来,故事的主线完全变了,当她真正爱上他,那个她确回来了……
  • 边渊传

    边渊传

    这是一个关于边渊世界的故事。风起云涌的年代,燕飞离开了牛角壁垒,从被世人遗忘的角落一步步走到了时代的最中央。是坚定守望自身追求还是随波逐流于命运安排?在这波澜壮阔的舞台上,燕飞用生命与激情演绎着可歌可泣的人生。
  •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这本书里的主人公是一群普通人。他们中有军人,有地方干部,有教授、大中专毕业生,有原国民政府驻藏机构的专业人员;有身经百战的老红军;他们有着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生经历;队伍里有来自汉族、藏族、满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彝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员。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组成一支特殊的大军,他们爬雪山,过草地,趟冰河,风餐露宿,艰苦卓绝,最终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神圣使命,实现了“将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的誓言。其间,数万名干部战士用他们的青春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上书写了催人泪下、千秋不朽的篇章。正是他们的一言一行,让藏族人民认识了解放军,相信了共产党……
  • 妃本霸爱

    妃本霸爱

    本是现在的一名普通的女子,老天硬是生生的把千司谱给送到了古代。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有只应天上有的帅哥相伴。但是,等等,我好像,,,,,,,,,,,
  • 绝路仙尘

    绝路仙尘

    三千繁华待尽落,仙乡未入恐成魔!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中,你是我不变的因果……
  • 大学生修仙法则

    大学生修仙法则

    现代大学生穿越修仙界,怎么办?废话,当然是修仙啊!不会修仙,还被人骂是废柴,怎么办?很简单,我教你。首先,你要有个未婚妻……
  • 我的幻想综合成了这样之新

    我的幻想综合成了这样之新

    xxx年,银河系迎来最大的灾害,本来是火红色的太阳变成了紫黑色,当所有物种照射到紫外线时,发生了异变,短时间内所有物种都经历了痛苦的过程,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也同样,很多人忍受不了痛苦在挣扎中死去,还有一些人,却得到了本不该拥有的记忆,拥有了异能,而除人类以外的物种都变异成特殊生物,我们称为变异兽。变异兽出现之后,人类经历无数次战争,(资源争夺战)地球剩余领土分为五大帝国(星落、卡斯、奥希、巴克拉、希尔瑞),并组织科学家进行研究,但只是创造出了检测异能强弱的工具,同时,帝国分别创立出学院(圣黎明、凯英圣、奥特、巴尼库斯、道尔)。之后,异能渐渐融入了人类生活中,但似乎这和平即将就要被打破……
  • 千世一顾:霸道总裁独宠我

    千世一顾:霸道总裁独宠我

    他本是一个花心大萝卜却偏偏因为她的一个巴掌爱上了她,而她,也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曾经说过他就是个混蛋的她发现,她在不知不觉间已经离不开他。当她为他褪去身上的暴脾气时,换来的却是那不堪入耳的一幕。那......是不是可以继续女汉子呢?
  • 轩世龙凤

    轩世龙凤

    由于一把绝世宝刀龙花刀,而引起江湖上的一场腥风血雨,并没有因为难以寻匿而就此打住。东洋倭寇他们也打算夺得宝刀龙花刀,并且侵入。。。。。。。
  •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上清大洞九微八道大经妙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