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81500000010

第10章 戶政十六荒政一(3)

事後之策

一曰施粥。饑荒已極。不能賑米。當設法施粥。施粥須因里設廠。若勞其遠行。恐半途仆斃。又須立人監理。令饑民至者。隨其先後。來一人則坐一人。後至者坐先至之下。已坐者不許再起。一行坐盡。又坐一行。以面相對。以背相倚。空其中路。可令擔粥人行走。坐至正午。擊梆一通。高唱給第一次食。令人次序輪散。有速食先畢者。不得混與。一次散訖。然後擊梆二通。高唱給第二次食。如前法。共三次即止。久饑之人。腸骨枯細。驟飽即死。惟饑民中稱有父母妻子臥病在家者。量行給與攜歸。處分已訖。方令散去。散去之法。令後至坐外者先行。挨次出廠。庶不擁擠踐踏。又多人聚。易於穢染生病。須多置蒼朮醋碗。薰燒以逐瘟氣。又不時察驗。嚴禁管粥者米。將生水攙稀。食者暴死。其碗箸各令饑民自備。○按米多亦不得施飯。久饑食飯。有立死者

一曰施藥。賑粥或不能多。服藥亦可免死。當多合救饑丸。以周給之。亦不得已之極思也。諸經驗奇方另載。

一曰葬殍。餓殍載塗。穢戾之氣。易生疾病。當隨時收葬。或為大坑叢埋。亦補救之一端也。

禧按古稱救荒無奇策。要凡天下之策未有奇者。因時制事。世人不能行。而獨行之。則謂之奇耳。是編多輯古人成法。間以意損益之。然一人耳目有盡。心思有所不及。又或自擬良法行之不能無弊者。增美去惡。以成萬世萬民之利。是在後之君子矣。

救荒事宜十條

張伯行

賑濟

極貧賑濟。或散米。或粥。無容贅矣。然賑法須公。今查饑民。止委鄉保地方。此輩多奸猾作弊之人。或借名造冊。或歛錢始得入冊。而真飢者反不得入。此查飢之弊。不可不知也。宜令鄉地既報之後。於紳衿中擇其品望公正者。加以隆禮。使之查核。必令得實。然後有濟。然飢民又不可一概定也。或有此月飢。而下月可以存活者。則去之。或有此月猶可存活。而下月飢餒。則增之。務使人人得生。不至飢死而後已。現今養濟之令。自今年十月養至明年七月。共十箇月為止。此十箇月之中。若限定數目。分定月分。所養之人反少。若不限定數目。惟以每月之飢不飢為憑。則十二月正月不妨多養。至五六七月可以少養。則所活者實多。林希元荒政叢言。陳三難二便。而終之以戒拘文者。此也。

賑糶

次貧賑糶。即今之各州縣。減價平糶者是也。然其中亦有當審慎者。須是查明真係次貧之民。方許糴減價之米。若無論貧富。人人得糴。富者或得賤買而貴賣。而貧人之受惠者少矣。宜照賑濟之法。每家若干口。每月需米若干斗。每月止許糴減價之米若干。富民不許概糴。而次貧之民亦不許多糴。如是則沾惠得均。庶免詐冒假託之弊矣。

賑貸

稍貧之民宜賑貸。即今各州縣之借用倉穀是也。而亦有當酌者。每見紳衿大戶。及豪強有力之徒。平日結交官吏。官吏等或喜其附[己](已)。或力不能制。一遇借穀之時。巧為夤緣。有借三五石者。有借至三五十石者。且有借至三五百石者。展轉糶賣。止圖一己之利。罔恤百姓之苦。多一繼富之穀。即少一周急之穀。此稍貧之民。不可不力為查核也。宜令計口受穀。每戶若干口。每曰需穀若干斗。每月亦止許照數領借。不許多支。亦給印票。執票赴領。仍勸諭蓄積之家。許行出利借貸與人。候豐熟之日。令其償還。如有奸猾之人。不肯償還者。州縣官為理索追比。不令逋欠。則人之借貸者多窮乏之。活者必眾矣。

擔粥法

極貧之人宜賑粥。然賑粥惟官長行之。而紳衿富戶。鮮有行之者。非盡無惻隱之心也。有所畏而勢不能為耳。施粥之名一出。人來必眾。此人得食。而彼人不得。則彼人怨。今日得食。而明日不得。則明日怨。本月得食。而下月不得。則下月怨。恩未結而怨已隨之。所以雖有其心。而不敢見之施行也。然則隨力賑粥。使人感恩而不怨者。豈無道乎。今設為擔粥之法。富家有力願施粥者。每遇風雪寒冷難以求食之日。粥一擔。令人肩挑粥擔。隨處給食。食畢則已。明日再。陸續挑給。擔粥者眾。則全活者多。且無歛怨爭擠之患矣。又風雪之日。饑民不能出門戶。每人量給粥一頓。俟天氣和暖。方能出門營求。此在富者所費有限。而貧者續命已多。若給食至於數十戶者。地方官亦即申報。酌行獎勵。

勸捐

一立獎勵之法。地方雖有富戶。未必人人好義樂施。必得上人獎勵勸勉。則有所慕而為善益力。宜諭富戶。各量力捐施。有捐之極多者。為一等尚義之民。撫臺給匾旌獎。有司宜加隆重。次者為二等尚義之民。知府給匾旌獎。再次為三等尚義之民。州務給匾旌獎。若有破格多捐。為人所不能為者。則申詳撫院。具題旌獎。

安流民一流民當互相養濟也。每十人為一排。或多一二人。或少一二人。亦可立一排頭。來者即令著落排頭。如來者多。再分排頭。令聚一處。晝則各出分路求食。夜仍聚會一處。或庵觀寺院。令排頭代為料理。而以僧人董之。恐流來人多。或有死亡拐帶盜竊爭事故。有此著落。如佃戶之依里主。行旅之依店主。自帖然得安。至於男女。尤當分別。寺院有男僧者。令其收養流來之男人無妻女者。庵觀之有女尼者。令其收養流來之女人無男夫者。如一家有男女數口者。不得分別拆離。或於寺觀。或於各鄉村處所。查設空閒房屋以處之。以耆老鄉約主其事。然流民又宜各州縣均為安插也。使此處安插。彼處或不安插。則此處之聚積必多。必有不能周全之虞。惟各處均為安插。則養濟自易。而人亦無擁擠之患矣。

稽察

人之飢餓而死者。必數日不得食而後死。斷無一二日不得食。即餓死之理。宜令流民頭。或僧人稽察。有一二日不得食者。即為稟官。給粥一頓。使能行走。再令出門求食。若居民。則令耆老公正者。會同鄉地。不時稽察一二日不得食者。即令報所在官長。令給粥一頓。至風雪之日。寒冷不能出門求食者。尤宜稽察。報明官長。或量給米升合。或量給錢數十文。或用擔粥法。以食之。但要每日留心。如有凍餓而死者。即報明官長。捐棺木以埋之。如先不稟明幾日不得食。而即稟報餓死者。嚴加治罪。如地方官凍餓死人不行申報者。以匿災論。如有隆冬真正無衣者。令耆老會同鄉地查明。報所在空長。捐給棉衣。流民亦如之。或耆老確查明白。稟所在官長。設法捐給。或勸諭紳衿富戶。酌量多少捐給。如此則所費者少。而所活者多矣。

收養

一鬻賣子女者。原非得已。舉家飢餓。束手就斃。不如割愛以甦旦夕之命也。且買者必有糧之家。賣者必得食矣。今凡賣子女者。責今地方官捐俸。代為回贖。此雖軫念貧民。曲為完聚之法。但富室有力之家。不肯再買。而災黎窮困之極。必有遺棄道路。而凍餓以死者。今宜令如有窮苦零丁。不能自存者。許令親戚收養。如無親戚者。里養之。或所至之處有願收留者。任其收留。役使與僱賣人同。而人多不肯收養者。誠恐歲歉代為收養。至年豐伊又將竟回本家。不為使令。故不肯收養耳。今宜官給之券。聽其自定限期。以若干為滿。其有遺棄孤兒。人家收養長大者。即拜所養為父母。豐年不得歸還本家。著為定例。父母生之而不能養。此能養之。即亦父母矣。則人之收養者自多。而孤兒庶免凍餓而死。此兩全之道也。

掩埋

一骸骨不可不急為掩埋也。昔文王澤及枯骨。況現經飢餓而死者乎。每見有拋棄骸骨。日色暴露。甚為可慘。宜嚴飭城關各鄉約地人等。凡街市道路田間。有拋棄骸骨。俱令掩埋。以順生氣。災祲之後。每多疫疾。皆因饑死人多。癘氣薰蒸所致也。一經掩埋。不惟死者得安。而生者亦免災沴之祲矣。

禁戲

周禮以十二荒政聚萬民。九曰蕃樂。註曰。閉止樂奏也。饑饉洊臻之時。流離滿道。何必樂此乎。是以嚴加禁止。人方愁苦衣食之不暇。我乃演戲以取樂。無論向隅者所不願聞。恐天地神明。亦必不祐矣。何如省其費以濟民之為得乎。自禁之後。如有搭臺及燕賓仍前演戲者。每日罰穀十石。計日增加。立比入倉。賑濟飢民。既可化無用為有用。亦可變游惰為勸慎矣。

賑紀十五條

方觀承

覈戶之法。始於宋蘇次參。家各書其大小口數應請米若干於門。而余童則第上中下為三等。李玨為四等。林希元為六等。法猶未盡也。今竊謂民當六七月。災象已形。宜及早以安之。於是頒規條。格式分員履勘。概限八月初旬等差釐舉。急請普賑。夫既眾著於得食之有期。而加賑又相繼也。斯有所係戀而無去志。其法圭撮必謹。主於無濫。不奪飢者之食。以實不飢之腹。自無所遺。故義以裁制之。而仁術不虛耳。是年有刁民屢赴都院告賑。勾驗紅冊。悉注去留增減之故咨覆。民卒無言。惟其立於可信之地。以有此依據也。雖然。力行保甲。尤為先務。陽明先生之撫豫也。下令家置小牌。丁若干口。習某技業。有無殘疾及田糧等項。編排的實。為牧令者。於一州一縣中。如指諸掌。一遇災賑。按籍處分。百不失一。朱子分都支給之法。胥由是也。然則臨期覈戶。又其後焉者矣。

右覈戶

查賑先在勘準地畝。災分輕重。輕重一錯。後來覈辦戶口。劇難調劑。然九十分重災易勘。而七八分與六分遞輕之等。所辨已微。至六分與五分。賑否攸關。尤當審慎。大旨與其畸輕毋甯畸重。重則可於覈戶時伸縮之。輕則無挽補法矣。今歲成災州縣。九十分者居多。所報六七分災者。似亦拘於成例。若報災不可少二層焉者。其實收成。未必果有三分四分也。幸蒙  天恩優厚。凡六七八分災村。比較常年九十分災民。得食還多。否則其時六分之極貧。七八分之次貧。止食一賑。民其不支矣。此事責成。全在地方官。其勘報輕重之間。不惟覈賑以此為根據。即錢糧之蠲緩分數亦因之。誠為辦賑第一要義也。至於委員不過臨時一過。取其白地而十分九分之。視其苗之長短密。而七八分之。五六分之。豈知十日半月之後之一槁而同歸於盡也。反是者。則前無雨而後忽有雨。此有雨而彼仍無雨。局已大變。而泥於委員報文之已上。不為更正。則錯到底矣。故及災冊未經達部以前。地方官不妨具結申請。即使駁查覆勘。而其言果驗。自當俯從。慎勿護前反貽後咎也。

右勘災

誡委員。必曰無濫無遺。然才說無濫。弊已在遺。才說無遺。弊又在濫。故不得已而曰甯濫無遺。至於本處胥役。惟委員隨一二名以供繕寫使令。不許干預覈戶之事。如此則戶口無從弊混。民沾實惠。而官亦鮮後患矣。再此時即應飛檄各州縣。督令該管鄉地。先按村按戶按口。開造草冊。無許遺漏。屆期移送委員。察其應賑者。填入格冊。其不應賑與外出之戶。俱就草冊內註明。以草冊為賑冊之根。又以本有之門牌為草冊之根。

右造冊

田禾災而賑行。賑所以救農也。農民終歲勸苦。力出於己。賦效於公。凡夫國家府庫倉廩之積。皆農力之所入也。出其所入於豐年者而以賑其凶災。 德意無窮而恩施有自。有不同於倖邀者矣。司賑者先視田畝被災輕重。復審其居處器用牛具之有無存棄。以別極貧次貧。其不因災而貧者則非農也。傭工之農。耰鋤輟而飢餓隨之。極貧者為多。此與傭食於主家者有別也。孟子曰。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農民之待賑為切。而急賑加賑之澤為甚厚也。不因災而貧者亦賑。誤以賑為博施之舉也。不必皆貧而衰老者亦賑。誤以賑為養老之典也。乞丐得飽於凶年。將無啟其樂禍之心乎。傭人安坐而得食。將無墮其四體之勸乎。夫農飢則四民皆飢。穀貴則百物皆貴。推廣 恩澤而及之耳。非賑政之本意也。觀於給貧生。則用存公餘。給旗莊。則用井田官穀。知災賑之大發正帑。首重救農。其餘乏食之民。不過為區別斯可矣。未可與農民並論也。

右農

水旱間作。而飢口待食於官。嘗至數十百萬之眾。孰應給。孰應減。按例依期。湯年一溉。為枯渴之所必爭。惡其爭不以道。而法隨之。亦不得巳之為也。蓋當此之際。親履窮檐。悲閔銜恤。父母之心也。鎮以高嚴。懲其頑抗。師帥之職也。外肅中慈。所嚮皆辦。儻惟煦煦姑息。墮威啟玩。其爭轉多。是陷之罪矣。又嘗見急民之災。雖有多官而民所壹意謹奉者惟牧令也。救其死亡。全其室家。當扼之施。主恩為大。次則牧令宜有其美。讓之不可奪之。使百姓知感。而疾痛相依。有言共信。則爭無由起。並受其福矣。此又為大吏者所宜知也。

右嚴法

村民當領賑時。急於得飽。非立法大為之防。則諸患生焉。道里不均。有往返之勞。場宇不寬。有擁擠之慮。時曰不定。有守候之苦。稱較有低昂。桶概有盈縮。薦少而米虞蒸濕。校貫差而錢或短少。外出戶口之遺漏重冒者。保鄰親屬之扶同捏飾者。皆為患所宜防。議行條規十則。期於弊除而利可溥。惟當局者先期籌畫。身之所不至而心至之。心之所不至而法已至之。庶幾弊無萌生。澤可下究耳。

右防弊

加賑之月。丁口有病故者。例應按數裁減。所以稽實也。然念死者歛埋需費。況在凶年。雖積一口累月之糧。猶不足以償。奈何減之。亦有隱匿不報者。鄉地從而擠分之。是徒奪其半口之食而於公無益也。用是明著為令。凡賑戶死口。不核減。悉依戶口原數報銷可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剑出淖泥

    剑出淖泥

    神龙弟子,再现江湖。黑白双形,善恶难辨。恩怨情仇,一命尽偿。
  • 神州明月传

    神州明月传

    神州明月传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年代:明中后期。地点:神州大地。人物众多事件:抗倭,钓鱼岛,西沙,东沙,南沙,台员岛属大明之地。日本侵华几百年前的野心。抗日援朝
  • 被遗落的天使

    被遗落的天使

    一场变故,她由公主变成了乞丐,爸爸好友趁机夺走她的一切。于是,她放下原本的天真无邪,戴上了冰冷的面具。为了保护现在的妈妈,她不顾一切……
  •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幸福是一种大境界

    现代人流行讲PK,流行讲品味,讲享受、讲自我、讲个性,却很少流行讲精神、讲奉献,讲境界。有人以一种充满贪欲的心态面对人生,对他们而言,人生就是要占有和享乐,即使活的富足,他也永远瞪着欲求的眼珠;有人以淡然面对世界,洁身自好,不问世事,也在追求着一种境界。可以说,清高是一种境界,淡泊是一种境界,脱俗是一种境界,随缘也是一种境界,而奉献更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境界是自己对自己升华心灵的一种要求。《幸福是一种大境界》讲述了29个不同方面的人生境界,给你不同的人生感悟。
  •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

    《国医养生密码:国医养生大智慧》就以这些国医推崇和总结的养生方法为线索,告诉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符合我们生命规律的生活习惯,从而给自己一个高质量的生命过程。追本溯源,破解国医养生的万古流芳之术。中医学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之一,在漫长的实践中,国医辈出,他们皆以仁者、仁心、仁术立世。
  • 让我心动的人

    让我心动的人

    主人公李恒孟第一次见到美丽的孔小红不禁感叹“噢,让我心的人出现了。"…
  • 菁王

    菁王

    当木已擎天,冠叶凌云,我将望眼未来,笑看强者陌路!当木破星空,根踏彩云系万星!我将主宰生死,掌玩灵魂!一言主万君生死!成立菁王读者讨论群:群号是:574764803
  • 用业绩考核,按薪酬激励

    用业绩考核,按薪酬激励

    本书为企业经营管理类图书,以“业绩”和“薪酬”为关键词,详细阐述有效的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业绩考核和薪酬激励的具体办方法、实施细则等,帮助企业管理者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 校园恶少爱上双面甜心

    校园恶少爱上双面甜心

    夜凌轩看着叶紫姗的眼睛,几乎是愤怒的语气:“你要是想要夜魅,我给你,你要是想要银翎,我给你!我的心,早就给你了......”叶紫姗看了一眼身后:“再见,轩,我祝福你们”说罢,毅然决然的上了飞机。
  • 星宇之门

    星宇之门

    重生回三十年前,岂会让人类再次被虫族击败,与爱人无法相伴。前世不受重视的克斯玛之门修炼,成为今世必闯之路!爬虫,无论在哪个世界,你们的命运之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永远臣服在人类之下,否则必被屠尽!群号(4/8/0/7/8/4/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