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59700000003

第3章 发大心,行大行

2009.06.10第一天下干开示

以前,每在禅期开始的时候,我的师父都会告诫我们要“发大心”修行。

发大心有不同的层次,第一,要发“菩提心”。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醒觉心,就是要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而成,所以,不要把四大五蕴和合而成的身心,误认为“实有的我”。如果把“我”当做是“实有的”,你的一切修行就会掉着在“我”上,永远无法出苦离苦。

第一“发菩提心”:觉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

该怎么修行才能出苦离苦呢?首先,要知道一切皆是因缘和合的假有,并没有真实的存在。但是,因为自己还没办法体认、亲证这个的道理,所以仍要借“假”修行,等到你修到了净除妄念、妄觉、妄分别等等一切“妄”的时候,“不妄”的真实,就会呈现。

修行就是要去觉悟、了解佛陀所讲的“空性慧”,也就是要去觉察一切诸法皆是因缘和合,并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存在,但不要把“没有真实的我”当成“断灭空”,一切诸法虽然因缘和合,当下本性是空,但因缘和合时仍然有“相”的存在。

就如同空中虽然无花,但却含藏着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其实就是一切诸法的本相,代表着一切诸法虽然当下空寂、本性是空,但也当下具足一切。我们的身心相虽然了不可得,但要离身心相而去追寻一个“真实的我”,其实也是不可得,找不到的。

唯有借着实际的修行将一切全部抖落,真心、究竟实相显现时,才能出离“我”而体证真正的“无我”。例如我们今天念佛,念到动静二相了不可得,身心二相了不可得,染净、凡圣二相了不可得,所有一切的对待分别皆了不可得,最后连“不可得”也不可得时,诸法实相也就现前了。

听到这里,你可能感到很疑惑:到底在讲什么啊?什么是连“不可得”也“不可得”?这是在绕口令吗?

我坦白告诉各位,如果你的修行没有真实的体证,无论你再怎么认真听,你不但无法理解,甚至会愈听愈糊涂!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实证的智慧,你听完后,只能集合自己所认知、学习过的一切常识知识,去判断、去理解、去揣摩,只能用自己的分别心去分别,而你愈是运用这些知识、认知和判断来听“无我”的佛法,你就愈容易落在“我”上。换句话说,以缘虑心、生死心来修学真实法,真实法也会变成凡夫法。

但是,如果你自己有真实的修行体悟,只要听到我告诉你“一切身心相了不可得、一切对待分别了不可得”时,你马上就知道所谓的“不可得”就是如此!如果我再告诉你,某种心态或思维也不可得时,你马上就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用功!这样的用功方式,就是做到真正的“于相离相”。

什么叫做“于相”?比方在念佛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自己“在念佛”,所以佛就会来慈悲你、让你有所感应,或以为自己念一句佛号就能够消多少的业障,这都是住着在身心相、功德相、有所得相、有所求相,也就是“于相”在修行。

如果你执著、放不开这些相,你的用功会不会有收获?会,你会有收获。但那种收获是进进退退的,你无法见到真正的诸法实相。

什么又是“离相”?如果在念佛的时候,你能够观照到一切诸法本自空寂,但虽然空寂,自己仍然要借着这个因缘和合的身心,用念佛的方法来用功,借着修行不断舍离,这样的用功修行就称做“于相离相”,当你用功到最后,是连“离相”的心也要离,到达无离可离、无遣可遣的境地时,你的真心就会显现。如此,才能真正称之为修行。

而这样的修行,我们就称之为发菩提心,这也正是“念佛禅”和“念佛”的不同之处。

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不求往生西方,我们知道身心当下的本自清净,当下就是西方、就是弥陀,一切本自具足、本自空寂,本来就没有身心相可得。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没有身心相,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要念佛?还要把我们逼得这么紧?这是因为各位现在还无法悟到、体证这样的道理,所以就要用其他方法来“打死你的妄心”。其实“打死”,也只是一种方便的说法,哪有什么东西打得死呢?只要当下能放下,那就是真正的“打死”;如果放不下,你就被它绑住了。

简言之,了解诸法没有究竟的实相,了解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清净圆满的,所以远离一切有所求、有所得的心来用功,称性起修,就称做发菩提心。

第二“发奋耻心”:承当自己的业障

第二,因为知道自己业障深重,所以就要发起奋耻之心。我师父说,要发“大奋心”,就是要奋发图强,不要要死不活的!

很多人常常来跟我抱怨或诉苦:“师父,我不行啦!我业障重啦!所以没办法用功啦!”

但这可就奇怪了!你知道自己业障重,那怎么还不努力啊?如果得了很严重的疾病,你会去找医生、吃药、开刀,甚至去面对手术失败的风险,即使只有千分之一治愈的希望,你都还要去搏、去治疗。你对自己的身体就能这样负责。

可是,当你知道或呼喊着自己的业障重时,你的态度和行为却如此截然不同!你不但不去面对它、承当它、接受它,反而动不动就像鸵鸟一样,把自己的头钻到地洞里,以为自己看不到了,就安全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当鸵鸟遇到危险的时候,并不会把自己的头钻到地洞里。连鸵鸟都不再鸵鸟了,你还要怎样自欺欺人?

经典告诉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虚妄并不是“没有”,也不是要你逃避,而是知道这样的业障虽然是因缘和合的不究竟,但你还是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处理完后,还要把所有的法丢掉,不能有任何的“法执”。哪怕是净相、好成绩乃至于成佛的念头,你都要放下,因为只要有“相”的存在,你就无法见到究竟的诸法实相。

所以,在修行时,如果感受到有许许多多的苦痛障碍,就要发起奋耻之心来修行,不要给自己任何的借口、贪恋和推托,而是要逼尽自己的身心去承当它。只有真正把自己的生命和这个臭皮囊置之于死地,你的道业才有可能成就。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我自己的切身体验。我二十一岁就得了脑瘤(一直到现在也都如此),当时我半身不遂,脸歪了一边,跛着脚走路,死亡随时都有可能降临。我想要了生脱死的心,也就变得很迫切。

我不敢迟疑,也不敢懈怠,只能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地修行。当我不断努力而和“法”真正相应时,我的身心渐渐能落实安住,生死就再也不是我的问题了——并不是脑瘤不存在了,而是它会转变,它可能会从本来很苦、很糟糕、很严重的情况,慢慢地变得好一些,我的身心也愈来愈自在。

这是我自己身心实实在在的体证,我希望能借此和各位相互勉励,希望各位在面对所有业障和问题时,不是逃避懈怠,而是要发起大心来面对它、承当它,以发大心来接受这些考验,并且超越它(考验)。这样,就叫做发起奋耻心、发大奋心。

第三“发精进心”:专一不杂,不断往前

第三,要发“精进心”。修行用功真的要很精进,不要三天捕鱼、十天晒网。

在座的各位可能都会犯上这样的毛病——来参加五天的念佛禅,接受紧迫盯人式的修行精进,但出堂后就松了一大口气,一回到家就什么都忘了,把这次修行的方法和体验也丢了!等下次参加时再说吧!一切都“莎呦啦娜”了!若是如此,就不能说是精进。

精进,是在家里、在平时也能用方法继续努力,虽然无法像参加集体禅七或念佛禅时把自己逼得那么紧,但内心也要继续用这样的法门来用功。因为在你尚未见性,尚未体会、具足诸佛的甚深义时,你都不能懈怠!

那具足后是否就可以懈怠呢?事实上,具足后自然就不会懈怠。这问题其实就像废话一样!好比你问我,你什么时候会吃饱?当你觉得饱时自然就是吃饱了,而吃饱以后当然也就不饿了。难道你还要问我,你什么时候才会不饿?只要你吃饱了,自然就不会饿!

在我们未能真正得力时,修行会有进有退,等到我们真正见到诸法实相后,就不会只是落在相上的用功。那时的精进,是不落在形相上,也不落在身心上,是完完全全、时时刻刻都是称性起修。那是从性上生起的一种妙智慧、妙功能和妙觉照,所以虽然看似无修,但时时刻刻却又是真正在修,这才是真正的精进。

什么是精进?专一不杂谓之“精”,不断往前谓之“进”。无论是穿衣、吃饭、上厕所、睡觉,都不可以离开法的用功。希望大家不要把我们现在教给各位的修行方法打成两头。如果在禅堂里很用功精进,回家后却又与生死、尘劳、欲望等相应,这样就是打成两头、不精进了。

第四“发恒常心”:专修一法,恒常努力

接着,还要有“恒常心”。要知道学佛不是三两天的事,也不只是这一辈子或下一辈子的事,而是生生世世无穷无尽。所以,你不必担心何时才能成就佛道,只要你的方法正确,若能一念顿断,当下这一念,你就具足正觉。

但是,如果你念念都在生死里攀缘,你就念念都在生死里流转。而且,并不是要等到你一口气没了,这辈子的生命结束了,你的生死才开始流转,而是当你念念都在妄想执著里生灭,你就是时时刻刻都在生死里流转,这就是“变异生死”。

我真的希望大家要做到专修一法,而且要认认真真地恒常努力,等到你对一个法门有所成就的时候,再去旁修其他的法门,自然也就很容易上手。

第五“发悲愿心”:我来做!

最后,要发“悲愿心”。我们的修行,并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也不是只为了让自己离苦,而是知道自身的苦很可怕,知道自己修行是如此的困难,但是,世间有多少众生,却还在苦海沉浮迷惘而不自知,甚至连一点儿修行的概念和想法也没有,因此,我们责无旁贷,应该努力地帮助他们。

我师父常说“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只是责怪别人不知道佛法,或者责怪怎么没有人去传播佛法给这些不知道佛法的人,而是要努力并脚踏实地充实自己,让自己更有能力、更有智慧,发愿“如果别人不做,那就由我来做!”这就是一种悲愿的实践。

即便大家在禅堂里用功,仍然要想到还有多少的众生(包括我们最亲近的家人),因为没有佛法的帮忙,而常常处于烦恼、颠倒、痛苦的境界里。在座的各位或多或少都还有一些佛法的认知和修行,所以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去帮助他们。

不仅要帮助我们的亲人,也要帮助所有一切的众生。若能济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法自然就不会衰落,因为当一切众生实践佛法时,圣教就必然能康复、健全。所以,真正的菩提心,并不是为个人得离苦,而是要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修行要发大心,有了大心,才能行大行,不怕苦、不怕累,并以真正的生命投入到修行中。当你行大行而能成就时,你的大悲愿才会显现,否则都是空口白话!

同类推荐
  •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读《论语》(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

    小学生为何读经典?小学生怎样读经典?孔子研究院国学课堂精彩呈现!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孔子大学堂主讲李文文执笔,教你通读、系统地读《论语》,读出新意,感悟成长,与经典携手相伴相行。
  • 中华旅游文化

    中华旅游文化

    本书从多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性质、特征、内容、发展及其建设与开发。内容充实、实用,结构新颖,可读性强,理论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上)

    本书共收录民歌二百多首,根据歌词内容分为“生活类”、“传说故事类”、“爱情类”等。
  • 孔子原来这样说

    孔子原来这样说

    品读孔子,让你学会如何在事业上再添辉煌,更进一步;品读孔子,让你懂得如何在人生中体现价值,更有意义;品读孔子,让你知道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孔子是中华文明的璀璨明星与圣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姜正成编写的这本《孔子原来这样说》针对孔子中庸、修身、齐家、孝悌、仁爱等思想,借助于古今之生动实例,准确严谨地予以分析解读,给读者以思考空问,心灵的共鸣。相信你捧读《孔子原来这样说》,定会感到心灵神往;合上书卷,亦能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与女老板谈恋爱

    与女老板谈恋爱

    有一个动漫公司,公司是三个堂姐妹组建,她们招聘了三个男员工,分别是程序设计师罗迩,美术师兼动漫设计高歌,编剧兼策划人章法。几个月后,大姐钟红和罗迩相爱了,二姐钟紫和高歌相爱了,三妹钟蓝和章法相爱了。她们自以为也是恩恩爱爱,甜甜蜜蜜的,可是,一天,动漫公司倒闭了,那些平时逆来顺受的男友们,竟然一反常态,于是,真正的喜剧就来了。
  • 丞相是女人!

    丞相是女人!

    简介:夏侯明曦:“皇上臣以为摄政王管的太宽了,前几日臣选地方修建丞相府,可是摄政王直接把摄政王府隔壁的改成了丞相府。”摄政王墨君修:“那是因为本王隔壁是空着的。丞相有现成的府邸,为何还要浪费银两从新修建府邸呢?”夏侯明曦:“那敢问摄政王为何总是半夜翻墙进入我的房间!”摄政王墨君修:“本王听说最近京城不太平,我担心丞相,所以才翻墙到丞相府去保护丞相的安全。”绝对宠文,一对一腹黑上演。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中外微型小说精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中外微型小说精选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浮生拈花辞

    浮生拈花辞

    流年花香折枝雪,多少面靥笑无声?卿本佳人珠泪挂,终成葱茏忆无痕。“南止央,你以下棋者的身份,操控着所有人,却因她而失了天下,值得吗?”“为何不值?若是连她都离开了,我要天下还有什么意义吗?”
  • 僵尸的逆袭

    僵尸的逆袭

    僵尸怎么了?僵尸就不能后宫佳丽三千,纵横八荒六合了吗?我是僵尸我自豪!再敢废话我就吃了你!书友群:255135252欢迎各位前来吐槽!
  • 长生:黑白书

    长生:黑白书

    他从藏区退伍不久,刚刚恢复了抽烟喝酒玩游戏的宅男生活,还没来得及投入碌碌无为的众生洪流之中,就被一张人皮征聘。从此,自诩文盲半个胸无大志游手好闲的云崇阳,变成了四处奔波衣食无着捡拾人间故事的见习刀笔奴。它话锋机变,是一张能说会道言辞刻薄的金黄色人皮。它滔滔不绝,却对自己的身世绝口不提。它只告诉他一个故事,长长又长长的故来之事,这世间有一个存在叫做‘长生’。
  • 大星海

    大星海

    待那爱哭、爱闹、爱撒娇的小萝莉长成外表风华绝代,内里骚气无边之时。作者不会写简介,还是看文吧注:女主不淡定、不苏、不玛丽,不冰霜、不冷酷。
  • 修罗天命

    修罗天命

    众生自古畏死,多盼传说中长生不死之道。然而仙道难求,修行者如过江之鲤,得道者却聊聊无几,他们皆是资质逆天、悟性过人之辈。这个故事,却是从一个资质低下的弟子说起的。
  • 斗魔荡

    斗魔荡

    穿越者,穿越后比异界中人多了前世的意识。拥有不可估量的优势。但却不知道,在与异界同存的逆界里,存在着一种不知名的力量,对入侵异界的人的意识进行束缚。这种束缚仅仅是对入侵者的意识的一种引导,使其像这世界的规律靠拢,从而变得懦弱,变得狡黠,变得傲慢,变得冲动,变得嗜血,变得欲望。变成一个彻底的异界中人。这里充满狂野的斗气,玄幻的魔法,同时,充满了异界之人。外来者,在斗气与魔法的动荡中,在原始意识与逆界中,你能否守住自身的神灵,成就真正的自我!
  • 清冷的午后

    清冷的午后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