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395400000019

第19章 妇科病(2)

十一、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是指妇女妊娠28周以前,出现****出血或下腹疼痛,子宫颈口未开,妊娠产物尚未排出,有希望继续妊娠者。在祖国医学文献中并没有此病名,只是根据不同症状予以命名,有胎动不安、胎漏下血、妊娠下血、胎动腹痛等,故以先兆流产一名统之。

妇人妊娠,胎动下坠,伴有腹胀、腹痛,甚者伴有****少量出血,或伴腰酸、腰痛而未堕胎者,称先兆流产。妇女受孕之后,赖气以载胎,血以养胎,且肾主生殖,胞脉上系于肾,如果气血亏虚,或久病大病损耗气血,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思虑过极,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乏源,均可致气血亏虚,而使胎失所养所载,则胎元动荡不安,形成先兆流产;或禀赋素弱,先天不足,肾气虚弱,或孕后不慎房事,损伤肾气,致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使胎元不固,形成本病。亦有因素体阳盛,或七情郁结化火,或外感热邪,或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而形成血热扰胎者。故本病病因一为气虚不载胎;二为血虚不奉养;三为血热扰胎;四为肾虚不主养。孟氏妇科认为,先兆流产须认真辨治,症状缓解后还应补其虚,养其胎,以固其本。这是治未病和保证胎儿正常发育的关键。临床上常分为气血亏虚、脾虚、肾虚、血热、气郁五证进行辨治。

1.气血亏虚先兆流产妊娠初期,胎动不安,腹中隐痛,****少量出血,色淡质稀,或有腰痛,神疲懒言,心悸气短,舌淡脉缓。气以载胎,血以养胎,气血亏虚,濡养不足,胎气不固,则腹中隐痛,****少量出血,色淡质稀,或有腰痛。气血不足,失于濡养,则神疲懒言,心神失养,故心悸气短。舌脉亦为气血不足、失养失充之象。治宜补气血以安胎,方宜胎元饮(《景岳全书》)加味:黄芪10g,人参10g,当归6g,杜仲15g,白芍15g,熟地10g,白术10g,陈皮10g,炙甘草5g。方中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等甘温益气,健脾调中,助生化之源;黄芪配少量当归使补血之力更雄;当归、熟地、白芍,滋阴养血补血;杜仲补肾安胎;配陈皮理气健脾,诸药同用可益气补血,固肾安胎,胎元内有载养,自无漏动之患。

2.血热先兆流产症见胎动、腹痛,或腰痛下坠,甚至时有出血,血色鲜红,心烦不寐,口干喜冷饮,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细滑数。体内热邪太盛,热伏冲任,迫血妄行,致使血海不固,故****出血,血色鲜红,腰腹疼痛下坠。热扰心神则心烦不寐。热邪伤津故口干欲冷饮,小便色黄。舌红苔黄脉数为热盛之症。治以清热凉血安胎。方宜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味:阿胶10g,生地15g,熟地10g,白芍15g,山药15g,续断10g,黄芩12g,黄柏10g,甘草5g。方中生地养阴凉血止血,熟地滋肾水益真阴;白芍配二地黄养血敛阴;山药益肾固精;续断补肝肾、固冲止血;黄柏制虚火、退虚热;黄芩清热泄火止血;阿胶养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壮水滋阴、泄火止血之功。

3.脾虚先兆流产症见妊娠胎动下坠,甚或****出血,脘腹胀满,面色萎黄,神疲无力,食少便溏,苔薄脉虚。脾虚中气不足,既不能升提以载胎,又可致冲任不固,故见胎动下坠,甚或出血。脾虚失于运化,则脘腹胀满,纳差便溏。脾虚生化乏源,气血不足,失于荣养,故面色萎黄,神疲乏力。舌脉亦为脾虚中气不足之象。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安胎。方宜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加味:砂仁10g,山药15g,人参10g,黄芪10g,甘草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10g,柴胡6g,白术10g。方中人参、黄芪、升麻、柴胡补气升阳,固气摄血;白术、山药安胎育胎;陈皮、甘草、理气和中;砂仁醒脾健胃安胎。全方共奏补脾益气、育胎和胃之效。

4.肾虚先兆流产症见妊娠素有腰痛,胎动不安,或****出血,腰腿酸软,头眩耳鸣,小便频数,尺脉弱或反而虚大。胞络者,上系于肾,肾虚则冲任不固,胎失所系,故****出血,腰腹疼痛。肾虚精亏,肾腑失养则腰酸腿软,髓海失充则头眩耳鸣。肾虚膀胱失约则小便频数。尺脉弱或反而大为肾虚之症。治以益肾安胎。方宜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党参5g,白术10g,山药15g,菟丝子15g,桑寄生20g,续断15g,阿胶15g。方中菟丝子补肾养精,益阴固阳;桑寄生、续断固肾强腰、安胎止腰痛;阿胶滋阴养血止血,加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育胎。诸药合用,共奏肾脾双补、安胎养胎之功。

5.气郁先兆流产症见妊娠胎动,胸闷腹胀,两胁窜痛,甚者胎漏出血,小腹胀坠,舌红脉弦。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胎失所养,胎元动荡不安,小腹坠胀,甚者胎漏出血。气郁肝气不舒,故胸腹胀满,两胁窜痛。脉弦者属气郁肝气不畅之象。舌红者乃气郁化火的表现。治以舒肝理气,清热安胎。方宜逍遥散(《和剂局方》)加味:黄芩15g,元胡10g,当归10g,白芍15g,柴胡6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5g,煨姜3g,薄荷3g。方中柴胡、黄芩疏肝解郁散热;当归、白芍养血补肝;茯苓、白术、炙甘草补中健脾;少许薄荷、煨姜助柴胡疏肝且和胃,元胡理血舒肝止痛。全方共奏舒肝理气、清热安胎之功。此外,孟氏妇科在辨证调治使病情稳定后,常以丸药善后,以养胎安胎,其基本方为:炒杜仲、川断、菟丝子、寄生、山药等量,随症加减,制成蜜丸,巩固疗效。

十二、子晕及子痫

子晕即在妊娠后期,出现头目晕眩,状若眩冒者。其主要体征是水肿、血压升高和尿常规化验有蛋白。子晕如未能治愈,在妊娠晚期,或正在分娩时,或新产后,出现眩晕倒仆,全身痉挛,角弓反张,手足搐搦,目睛直视,牙关紧闭,神志昏迷,口吐白沫,即发为子痫。如发病较重,持续时间长,反复发作,可引起孕妇和胎儿的死亡,这是妊娠期间危害最大的疾病之一,应特别注意。

子晕的病因为孕妇素体脾肾虚弱,脾虚者,生化乏源,营血不足;且运化失司,水湿停聚,精血运行受阻,复因孕后阴血聚以养胎,精血更虚,肝失所养,致使肝阳上亢而致子晕。肾虚者,多由平素肾阴不足,孕后血以养胎,精血益虚,肝失滋养,肝阳上亢,遂致眩晕。故脾肾虚弱均可导致本病发生。孟氏妇科认为,子晕者其阳虚在脾,阴虚在肾,如能抓住有利时机,认真治疗,即可提早防止子痫危候的出现。针对脾肾阳虚辨治如下。

1.脾阳虚症见妊娠中晚期头昏头重如眩冒状,面色苍白,下肢浮肿,甚兼面浮,气短懒言,畏寒便溏,胸胁胀满,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虚。脾虚运化失司,水湿溢于肌肤则面浮肢肿。脾虚湿浊挟肝阳上亢则头昏头重如眩冒状。脾虚肝郁则胸胁胀满、便溏。中阳不振则畏寒。舌淡体胖有齿痕,脉虚亦属脾阳虚弱之象。治以温补脾阳,利水消肿。方宜白术散(《全生指迷方》)加味:防己15g,党参10g,砂仁6g。白术15g,茯苓15g,大腹皮10g,生姜皮6g,橘皮10g。方中白术、党参、茯苓健脾利水;砂仁、生姜皮温中补气;大腹皮下气宽中行水;橘皮理气和中;防己消下肢水肿。全方健脾理气,温中行水,使脾阳虚之水肿消除。还可配服食疗,即乌鸡鲤鱼汤:鲤鱼一尾,公乌鸡一只,砂锅同煮,淡吃特效。

2.肾阴虚症见面红头晕,耳鸣眼花,失眠盗汗,烦热心悸,便燥溲赤,血压升高,舌红苔黄,脉弦细数。素体肾阴不足,孕后阴血养胎,精血愈亏,空窍失养,则头晕面红,耳鸣眼花。阴虚生内热,故烦热盗汗。阴液不足,虚火伤灼,则便燥溲赤。舌红脉弦细数属肝肾阴虚,虚热内盛之象。治以滋阴潜阳,利水消肿。方宜孟氏“潜阳防痛经验方”:茯苓皮12g,女贞子12g,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旱莲草12g,首乌12g,白芍20g,寄生15g,泽泻10g,苏梗6g。方中女贞子、生地、山药、旱莲草、首乌补肾滋阴、育阴潜阳;山萸肉、白芍酸涩收敛,使肝肾虚阳得以潜伏;泽泻、茯苓利水渗湿消水肿;寄生补肾强腰膝;苏梗一味醒脾开胃防滋腻碍胃,全方合用,大补肾阴,潜降虚阳,利水消肿,如临床再行辨证加减,则子痫可防。血压升高者加石决明20g,钩藤15g;小腿抽筋者加木瓜15g。

子痫的病因一是血虚筋脉失养,二是肝热生风,三是痰瘀夹热上扰脑窍。治以养血熄风,育阴潜阳。方宜“孟氏子痫急症经验方”:钩藤15g,羚羊角(先煎)3g,白蒺藜10g,寄生15g,白芍12g,阿胶10g,龟板(先煎)20g,石决明(先煎)30g,牡蛎20g,龙骨15g,黄连6g,菊花12g。方中阿胶、龟板滋阴潜阳;龙牡收敛虚阳,以消风火之根;石决明、白蒺藜、菊花降压清头部肝火;白芍敛肝阳;黄连清心,配羚羊角、钩藤去肝风、开脑窍。诸药合用,共奏养血熄风,育阴潜阳之功效。随症加减再配以针灸等疗法,则子痫可除。

其加减方法为:痰火盛者去阿胶、白芍,加天竺黄10g,菖蒲10g,竹沥1瓶;昏迷不省人事者,速冲服安宫牛黄丸,每次半丸,每日2次;抽搐、牙关紧闭者加天麻10g,僵蚕10g;血虚明显者加当归15g,鸡血藤20g;兼恶寒发热、呕恶者加葛根15g,防风10g。

急症针灸治疗方法为:牙关紧闭者针刺下关(双)、颊车(双);昏迷者针刺人中、百会、风池(双)、涌泉(双);抽风者针刺风池(双)、承山(双)、太冲(双)。

同时临床应注意子痫与癫症和脑中风的鉴别诊断。后两者依据脑地形图、CT即可确诊。

十三、产后恶露不绝

妇人新产后,胞宫里的余血和浊液通过****排出体外,中医称恶露,一般在21天左右应当排尽,如果超过此时间界限,仍然淋漓不断者,称为“恶露不绝”,如不予治疗,常可因失血伤阴而引起血虚阴竭,若复加感染外邪等可变生他症。“恶露不绝”病因常有气虚、血热、血瘀三个方面。其气虚者,多因体质素弱,正气不足,产时又失血耗气,正气愈虚;或产后过早操劳,劳倦伤脾,气虚下陷,以致冲任不固,不能摄血,从而出现产后恶露不绝。血热者,因素体阴虚,复因产时失血,阴分更亏,而致阴虚生内热;或因产后过服辛温助阳之品,或感受热邪,或肝郁化热,均可导致内热炽盛,热扰冲任,迫血下行出现恶露不绝。血瘀者,常由产后胞脉空虚,又摄生不慎,使寒邪乘虚入胞,与血相搏,寒凝而血瘀;或产子不顺,胞衣残留,影响冲任,血不归经,均可产生恶露过期不净。

在三证的辨证方面:色淡量多,质清无臭,为气虚;色紫质稠,气味腥臭为血热;色黑夹有血块,为血瘀。治疗应以“虚则补之,热者清之,留者攻之”为原则。孟氏中医妇科具体辨治如下:气虚恶露不绝:症见恶露过期不止,色淡量多无臭气,神倦气短,小腹下坠,舌淡脉缓弱。气虚冲任不固,胞宫失摄,故产后恶露过期不止而量多;气虚则阳气亦虚,血失温煦故恶露色淡无臭气;气虚下陷,则小腹下坠,神倦气短;舌淡,脉缓弱亦为气虚之症。治以补气摄血。方宜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味:黄芪15g,炙甘草15g,人参10g(或党参15g),当归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白术10g,阿胶15g,白芨15g。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辅党参、炙甘草、白术益气健脾,合主药益气补中;佐以陈皮理气和胃;当归养血;少遣升麻、柴胡助主药以提下陷之阳气。孟氏中医妇科加阿胶、白芨固涩止血。诸药合用,使脾胃强健,中气充足,气陷得升,则血可止,恶露可定。

血热恶露不绝:症见恶露过期不止,色紫质稠,气味臭秽,面色潮红,心烦口干,舌红,苔薄黄或少苔,脉细数。产后阴血耗损,虚热内生,热扰冲任,迫血下行,故恶露过期不止,且色紫质稠,气味臭秽;热邪上扰,则面色潮红;热扰心神故心烦;热伤津液则口干;舌红少苔、脉数均为虚热内盛之象。治以养阴清热止血。方宜保阴煎(《景岳全书》)加减:生地15g,熟地10g,白芍15g,山药15g,川续断15g,黄芩10g,黄柏10g,生甘草5g,焦地榆15g,茜草根10g。本方生地养阴凉血止血;熟地滋肾水益真阴;白芍配地黄养血滋阴;山药益肾固精;川续断补肝肾,固冲止血;黄柏清相火退虚热;黄芩清热泄火止血。孟氏中医妇科又加入经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消炎、凉血止血作用的地榆炭、茜草根二味,其功专于清热固涩止血。全方壮水滋阴,泄火止血,宜于血热恶露不绝之证。

血瘀恶露不绝:症见产后恶露不绝,量少,涩滞不爽,色紫黑,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胸闷腹胀,舌质紫,脉沉弦。血为寒凝,或胞衣残留,以致瘀阻血脉,新血难安,故产后恶露过期不绝,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黑,夹有血块;瘀血阻滞,胞脉不通,故小腹疼痛拒按;胸闷腹胀乃瘀阻气机不畅之表现;舌紫、脉沉弦亦属瘀血阻滞之象。治以活血化瘀。方宜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益母草15g,三七粉2g(包冲),当归10g,川芎6g,桃仁6g,炮姜6g,炙甘草5,黄酒、童便为引。方中桃仁、益母草活血缩宫化瘀,以祛宫内残留瘀血;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止痛;炮姜温经止血;甘草缓急和中,黄酒、童便增强活血化瘀止血之效。孟氏中医妇科除用益母草外,又加入三七粉以止血止痛。全方共奏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功效,则血瘀恶露不绝之症可除。

另外对恶露多而三证不典型者,则按家传“产后恶露方”加减治疗,疗效亦佳。基本方为:当归10g,川芎6g,赤芍10g,熟地15g,香附10g,延胡索10g,干姜6g,泽泻6g,白芥子6g,木香6g。加减方法为:气虚者去熟地,加黄芪10g;血热者去干姜,熟地改用生地;血瘀者去熟地、泽泻,加桃仁10g,丹参10g。

十四、产后发热

妇女产后一二日,常有轻微发热现象,多由新产后阴血骤虚,阳气易于外浮所致,不属病理现象。如在产褥期内出现发热持续不减,而以发热为主的病症,称为产后发热。本病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外感、伤食、瘀血、血虚、劳伤、蒸乳、实火七种。其外感者,由于产时或产后失血伤气,百脉空虚,腠理不密,卫阳不固,以致风寒、暑热之邪,乘虚侵袭,营卫不和,因而发热;伤食者因为产时耗伤气血,脾胃失养,运化失司,若产后饮食不节,结于肠腑,郁而发热;瘀血者,乃产后感受寒热之邪,凝滞营血成瘀,或胞衣残留致瘀,瘀血停滞,阻碍气机,营卫失调,亦可发热;血虚者,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阴血暴亡,阳无所附,虚阳外越而发热;劳伤者,多因产时耗气太过,气虚而发热;蒸乳者,多由恚怒伤肝,肝气不疏,气机郁滞,乳络不畅,郁积蕴蒸而发热;实火者,可因过食辛温,或外感热邪入里,内热炽盛,积于胃肠不得外泄,以致出现产后发热。临床上,孟氏中医妇科具体辨治如下:

外感发热:症见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口干不渴,无汗,苔白脉浮。产后气血亏虚,卫外不固,调摄失宜,外感风寒,正邪交争,则恶寒发热;外邪袭表,首及太阳,故头痛身痛;寒闭腠理则无汗;口不干及苔白脉浮,均属风寒袭表之症。治以祛风解表,方宜小柴胡汤(《伤寒论》)加味:芥穗15g,当归10g,柴胡10g,黄芩15g,人参6g,炙甘草5g,生姜3g,大枣3枚。方中柴胡散邪解表,使半表半里之邪得以外宣;黄芩除热清里,使半里之邪得以内散;半夏降逆和中;人参、甘草扶正和中以祛邪;生姜、大枣配甘草以调和营卫。孟氏中医妇科加芥穗一味,祛风清头目,共奏和解少阳,补中扶正,养血祛风解表之功。

风热遏卫:若高热,微恶寒,有汗,恶露不绝,溲赤便秘,苔黄脉数。证属风热之邪乘虚侵袭肺卫,卫气被遏,开阖失司所致。治以辛凉散表,清热解毒,方宜银翘散(《温病条辨》)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0g,竹叶6g,荆芥穗6g,牛蒡子10g,薄荷6g,桔梗6g,淡豆豉10g,甘草5g,芦根10g,生石膏30g,知母10g。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清透表;荆芥穗、薄荷、淡豆豉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牛蒡子、桔梗、甘草合用,能解毒利咽散结,宣肺祛痰;竹叶、芦根甘凉轻清,清热生津止渴。孟氏中医妇科加生石膏、知母,使辛凉泻热之力更雄。全方共奏辛凉透邪,解毒清热之效。

伤食发热:症见胸膈饱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呕吐泄泻,发热时作,苔腻脉滑数。产后气血亏虚,脏腑失养,脾胃不足,若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积于胃肠,蕴蒸而热;食积阻于中焦,升降失司,则胸膈满闷,嗳腐吞酸,不思饮食,呕吐或泄泻;苔腻脉滑数亦属积食发热之象。治以消食和胃,和解表里。方宜柴平煎(《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加减:柴胡6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半夏10g,柴苏10g,黄芩10g,枳实10g,大黄3g,姜枣为引。本方柴胡使半表之邪得以清宣;黄芩除热清里,散邪透表,使半里之邪得以内散;半夏、陈皮降逆和中;苍术燥湿醒脾;紫苏散寒和胃。孟氏中医妇科主要病因加枳实、大黄破气通滞。诸药共奏消食和胃,和解表里之功。

瘀血发热:症见产后发热时作,恶露不下,血色紫暗,挟有血块,腹痛拒按,口干不欲饮,舌紫脉涩。由于产后恶露不下,以致瘀血内阻,营卫失调,寒热时作;瘀血阻滞故恶露血色紫暗,挟有血块;瘀阻胞中,故小腹疼痛拒按;瘀血阻滞,津液不得上承,故口干不欲饮;舌紫脉涩亦属瘀血之症。治以活血散瘀。方宜生化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当归10g,川芎6g,桃仁6g,炮姜10g,炙甘草5g,牛膝10g,丹参15g,黄酒、童便为引。为抓主因,孟氏中医妇科在生化汤中加丹参活血化瘀通络,更加牛膝引血下行以助瘀血排出,使原方桃仁破血之力倍增;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止痛,炮姜温经止血,甘草缓急和中,黄酒、童便增强活血化瘀止血之效。

血虚发热:症见产时下血过多,身有微热,汗出不恶寒,头昏眼花,面色苍白无华,手足发麻,舌淡脉虚微数。产时失血过多,阴血不足,阴不敛阳,虚阳外浮,故身有微热汗出;血虚清窍失养则头昏眼花,面色苍白无华;血虚不能濡养筋脉肌肉,故手足发麻;舌脉亦属血虚之象。治以养血益气。方宜地骨皮饮(《和剂局方》)加减:生地15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地骨皮15g,丹皮10g,桑寄生15g,首乌10g,青蒿10g。方中四物养阴益血,地骨皮、丹皮退虚热。孟氏中医妇科加桑寄生、首乌、青蒿增强养血益阴、清虚热之功效。

劳力发热:症见产后发热,恶露量多色淡,精神疲倦,呼吸短促,舌淡脉数。产时耗气太过,故产后气虚发热;气虚阳气虚弱,营血失于温煦则恶露色淡;气虚冲任不固则恶露量多;精神疲倦、呼吸短促,舌淡脉数均为气虚之症。治以补气养血除热。方宜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加减:人参10g,柴胡6g,黄芪15g,白术6g,茯苓10g,甘草5g,肉桂6g,当归10g,川芎6g,白芍15g,熟地15g。方中采用四君加黄芪补气,四物以补血,肉桂温阳散寒。孟氏中医妇科加柴胡一味,和气透热,以正胜邪,达甘温除热之目的。

蒸乳发热:症见产后发热,乳房膨胀,按之有块,乳汁不通,舌质淡红,脉弦数。产后情志内伤,肝气不舒,则致乳络不通,故乳房膨胀,按之有块,乳汁不通;乳汁郁积乳内,蕴蒸则见身热;脉弦数为肝郁化火之象。治以行血通乳解热。方宜祖传经验方“瓜蒌佛手汤”加减:全瓜蒌20g,当归15g,川芎10g,黄酒,童便引。方中全瓜蒌通络散结,消痈凉血;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消肿通络止痛;黄酒发散,童便清热。全方可活血散结,通乳清热。

实火发热:症见产后发热,小腹疼痛,恶露不畅,或有臭气,口渴心烦,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脉滑数。感受热邪,内犯胞宫,则产后发热;热瘀互结,故小腹疼痛,恶露不畅,或有臭气;热邪内盛,热扰心神,则心烦、神昏谵语;热盛伤津,故口渴、便秘、尿黄赤;苔黄、脉滑数亦为内火炽盛之症。治以清热通便。方宜祖传经验方“解热承气汤”加减:大黄6g,厚朴10g,当归10g,枳实10g,薄荷4.5g,玄参20g,炙甘草5g,水牛角10g。方中大黄、厚朴、枳实为调胃承气,能清泻肠胃实热,通腑泻热;玄参养阴润燥,清退虚热;当归养血,薄荷清透表热,水牛角清热醒神开窍;炙甘草调和诸药以缓中。全方共奏清热、通便、养阴透热、开窍之效。

十五、产后乳汁不行

产后在哺乳期内,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乳汁不行”或“缺乳”。本病常由气血虚弱或肝郁气滞血瘀所致。乳汁乃为营血所化,且赖气运行。气血来源于水谷精微,若脾胃素弱,化源不足,复因产时、产后失血过多,以致气血亏虚,无以化为乳汁,因而乳汁甚少或全无。若产后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经脉涩滞,则出现肝郁气滞血瘀,就会阻碍乳汁运行,则致乳汁不行。本病辨证时应首先分清虚实,乳房柔软无胀痛为气血双虚;乳房胀硬憋痛伴身热为实证,多气滞血瘀。在临床上常分以下两型予以辨治。

1.气血虚弱乳汁不行症见乳汁不行,乳房不胀,面色萎黄或白,皮肤干燥,头晕耳鸣,气短乏力,舌淡脉虚。气血不足,化乳无源,则乳汁不行;乳内无乳故乳房不胀;面色萎黄或白、皮肤干燥、头晕耳鸣、气短乏力等均属气血不足失于荣养之象;舌淡脉虚亦为气血不足之症。治以补气益血通乳。方宜通乳丹(《傅青主女科》)加减:王不留行18g,巨胜子15g,人参10g,黄芪15g,当归10g,麦冬10g,通草6g,桔梗6g,七孔猪蹄两个。方中当归、麦冬养血滋阴;猪蹄为血肉有情之品,补益滋养通乳;人参、黄芪既能补气健脾生血以化乳,又能补气行气以通乳;通草加王不留通络下乳;桔梗载诸药入胸乳。孟氏中医妇科在古方的基础上除加王不留行外,又加巨胜子滋补肾阴,通络润燥,使乳泌旺盛。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增液通乳之效。

2.肝郁气滞血瘀乳汁不行症见乳汁不行,乳房胀痛,甚觉发热,胸胁胀满,情志抑郁不乐,食欲减退,脘闷便秘,苔黄厚脉弦涩。肝郁气滞,血瘀乳络,乳汁积于乳房,则乳汁不行,乳房胀痛;乳汁郁积蕴蒸,则见发热;肝郁气滞,故胸胁胀满,情志抑郁;肝气犯胃则脘闷纳差;便秘,苔黄厚,脉弦涩均属肝郁化火、气滞血瘀之象。治以舒肝散气,通络活血下乳。方宜家传经验方“舒肝通乳汤”:当归15g,川芎10g,柴胡6g,瓜蒌15g,花粉15g,郁金10g,穿山甲5g,通草3g,王不留行10g,丝瓜络10g。方中柴胡、郁金舒肝解郁;当归、川芎两味方名佛手散,功专活血理肝解血郁;通草、王不留行、花粉通乳窍、促泌乳;瓜蒌、丝瓜络理气通络下乳;穿山甲破血通乳窍。诸药合用,共奏舒肝散气、通络活血开乳窍之功效。

十六、产后病总括

妇人产后,血气大亏,体虚易病。若稍摄生不慎,可引发诸疾病,甚至遗憾终身,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故从古到今历代医家对产后疾病都非常重视,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护理经验。

产后病因,归纳起来,不外三点:一是血虚火动,由于产时用力出汗,产伤或出血过多,使阴血暴亡,虚火内生,变生诸病;二是败血内阻,产后瘀血浊液易生瘀滞,或胞衣残留,或感染邪毒,均可致瘀血内阻,败血为病;三是外感六淫,或饮食房劳所伤。其根本原因是新产之后,血气俱虚,抗病力弱所致。

产后病种类繁多,多达四十余种,约半数与内科病治疗相同,只需兼顾产妇特点即可。前面所述14种疾病,皆为常见病、疑难病,故以家传之经验予以阐述。关于产后发病,医圣张仲景曾做了高度概括,在《金匮要略》中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关于这三种病,孟氏中医妇科在临床上逐步形成如下治法。

痉病:治以疏风解痉,方宜愈风散(《流传华佗单方》)加当归10g,愈风散由焦芥穗一味组成。方中焦芥穗疏散风邪,炒焦应用,减缓疏散之力,适于产后表虚,又可固涩行血。孟氏中医妇科在古单方上加当归养血活血,符和产后血虚之特点。二药共奏养血疏风解痉之功效。若抽搐甚者,可加全蝎3g,天麻6g。

郁冒病:治以和解表邪,慎发汗,牢记“血家忌汗”诫。方宜柴胡愈风散(孟氏家传经验方)。方中柴胡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治产后郁冒,汗出恶风,配以焦芥穗疏风防痉,故郁冒可除,表邪可散。

大便难病:治以养阴润便,方宜产后四仁通便方(孟氏家传经验方),其组成为:火麻仁30g,柏仁30g,杏仁12g,郁李仁15g,陈皮10g,当归12g,大云15g,姜枣为引。

孟氏中医妇科在长期的妇女产后病的治疗中,针对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总结出了产后第三天始服生化汤三剂,后继服“产后神方”(经验方)至满月,促进子宫复旧,一月后服用“产后十八症方”共50天,使气血复原,以后服用祖传“培坤丸”“滋血健脾丸”,使元气复位的产后三步康复法。

一月内子宫复旧:即产后第三天始服加减生化汤三剂,后以“祖传产后神方”为基本方加减服用一月,使恶露在20天内干净,小腹如常,无胀无痛。“加减生化汤”组成为:当归10g,川芎6g,桃仁6g,炮姜6g,益母草15g,焦芥穗6g,生姜为引。气虚者加炙黄芪15g,腹痛者加元胡索10g。

“产后神方”组成为:当归10g,川芎6g,红花6g,赤芍10g,元胡索10g,防风10g,芥穗6g,益母草10g,炙甘草6g,大枣为引。恶露较多者可改用祖传“产后恶露方”;气虚腰痛者加生黄芪10g,桑寄生15g,山茱萸10g。

50天气血复原:以祖传“产后十八症方”为基本方加减运用。“产后十八症方”组成为:当归、川芎、白术、茯苓、砂仁、六神曲、红花、蒲黄、莪术、木贼、肉桂、炮姜、枳壳、炙甘草。气虚者加黄芪20g,党参15g;血虚者加阿胶15g,枸杞子10g;未哺乳者去六神曲加炒麦芽20g;白带多者加鹿角霜15g。

百天内元气复位:全身性表现恢复正常后,用祖传“培坤丸”早晚服用,中午服“滋血健脾丸”至百天即可。

十七、妇人不孕症

婚后夫妇同居两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者,称原发性不孕症,又称全不产、无子。曾生育或流产后又两年以上未避孕而不再受孕者,称为继发性不孕,又称断绪。

关于受孕的机理,祖国医学认为:若妇女肾气旺盛,精血充沛,任通冲盛,月经如期,两精相搏,方能成孕。而导致不孕症的因素很多,祖国医学传统上有所谓螺、纹、鼓、角、脉五不女者,大多属于女子先天性生理缺陷,非药物所能奏效,故虽有不孕的表现,但不属本节所讨论之范畴。其发病机理常分为:肾虚、肝郁、痰湿和湿热四类。孟氏中医妇科对不孕症的辨治近百年来形成了四步四证十法的治疗方案。四步:即查、分、辨、治;四证:即热瘀证、肝郁证、痰湿证和肾虚证;十法:口服、肌注、输液、****、针灸、热敷、清洗、手术、佩戴、调势。其根本在于:调经为根,补肾促孕为本。临床具体辨治如下:

第一步查:运用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收集疾病的病史、症状、体征等,为不孕症四类证型的辨证收集分辨的依据,以便辨出四证,并结合现代医学的各种检查方法,如妇科检查、B超、化验、内窥镜、CT、造影等,大约可查出约20种病症。

第二步分: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即先天在肾,并剔除生殖器官先天畸形等,以药物为主无法治疗之病人。对能够治疗之病例,则应明确其病因。继发性:即后天在病,分感染型和分泌不足型两种。

第三步辨:现代医学辨病:现代医学常见的病因有****炎、慢性宫颈炎、宫颈黏液异常、子宫肌瘤及子宫息肉、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功能不全、输卵管疾病、卵巢疾病、下丘脑——垂体——卵巢内分泌轴功能失调、习惯性流产、免疫因素、性功能异常等,即通过各种检测方法分辨鉴别导致本病的近20种疾病。

中医辨为四证:热瘀症:婚久不孕,月经先期,量多色紫,经行不利,腹胀疼痛,或月经错后,渐至经闭,皮肤干燥,目眶暗黑,舌紫暗,苔黄腻,脉滑数或沉实。宿有湿热内蕴,流注冲任,阻滞气血,胞脉不通,两精不能相合,则婚久不孕;热扰冲任,迫血妄行,则月经先期量多、色紫;瘀阻胞脉,故经行不利,腹胀疼痛,或月经错后,渐至闭经;皮肤干燥,目眶暗黑,舌紫暗,苔黄腻、脉滑数或沉实,均属湿热壅盛或瘀阻之象。治以清利湿热、活血逐瘀。方宜三妙散(《医宗金鉴》)合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少腹逐瘀汤》)加生地15g,益母草15g。方中苍术、黄柏、怀牛膝清胞宫湿热,坚固胎元;官桂、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元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化瘀止痛。孟氏中医妇科加入生地平血逆,养血清热,另加益母草化瘀种子,从而使疗效更佳。全方共奏清利湿热,活血逐瘀,温经种子之功。

肝郁证:多年不孕,月经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期先后不定,经前乳房胀痛,面色苍黄,头胀目眩,胸闷不舒,精神抑郁,周身沉困,夜寐不安,舌红苔腻,脉弦数。情志不舒,肝失条达,血气失调,冲任二脉不能相资,故多年不孕;肝郁气滞,血行不畅,则经前乳胀,月经量少,色暗有块;肝之疏泄失常,血海蓄溢失度,则经期先后不定;精神抑郁、胸闷不舒、夜寐不安、眩晕乏困等,均属肝郁或肝血不足之象。治以疏肝解郁。方宜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加减:当归15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0g,丹皮10g,香附15g,花粉10g,柴胡10g,益母草15g。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茯苓健脾培土;丹皮凉血活血;柴胡、香附理气、解郁、调经;花粉清热生津。孟氏中医妇科除加柴胡增强舒肝理气作用外,又加益母草调冲活血种子。全方共成舒肝健脾、养血种子之效方。

痰湿证:婚后久不受孕,形体肥胖,面色淡白,月经后期甚或闭止不行,量少色淡,头晕心悸,口腻不饮,痰多喜唾,白带量多质黏,舌淡苔腻脉滑。肥胖之因,多痰多湿,痰湿壅塞气机,胞脉闭阻,不能摄精成孕,则婚久不孕,月经错后,甚至闭经;痰湿下注,损及任带,则白带量多质黏;痰湿内阻,升降失宜,清阳不升,故面色淡白,头晕心悸,口腻痰多,苔腻脉滑亦属痰湿内盛之症。治以燥湿化痰,益气健脾。方宜启宫丸(《经验方》)加菖蒲15g,三棱10g,莪术10g。启宫丸组成为:半夏15g,苍术10g,陈皮10g,香附15g,六神曲15g,川芎10g,茯苓15g。方中半夏、陈皮、苍术、茯苓运脾燥湿化痰;神曲消积化滞;香附、川芎行气活血、调理冲任。痰湿必阻血成瘀,故孟氏中医妇科加入三棱、莪术软坚化痰祛瘀,菖蒲开窍。全方共奏化痰、调气、活血、种子之功效。

肾虚证: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晦暗,腰酸腿软,****淡漠,小便清长,小腹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或沉迟。肾虚冲任失养,血海不充,阳虚不能温煦子宫,子宫虚冷,以致不能摄精成孕,故婚久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肾虚命门火衰,则面色晦暗、腰酸腿软、****淡漠;肾阳虚不能温养胞宫则小腹不温,不能温化膀胱则小便清长;舌淡脉沉迟,均为肾阳虚衰之象。治以温肾养肝、调补冲任。方宜毓鳞珠(《景岳全书·妇人规》)加鹿茸10g,蛇床子10g。该方组成为:人参10g,白术10g,白芍15g,川芎10g,炙甘草6g,当归10g,熟地25g,菟丝子15g,杜仲10g,鹿角霜15g,川椒10g,茯苓10g。方中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先安气血之本;菟丝子、杜仲、鹿角霜补肾强腰壮骨,孟氏中医妇科加入鹿茸,其力更雄,并兼补冲任;川椒温肾助阳,孟氏中医又加入蛇床子以助之。全方既温养先天肾气以生精,又滋补后天脾胃以生血,使精血充足,冲任有养,胎孕自然易成。

第四步治:孟氏中医妇科临床采用分证调经、十法消病、补肾促孕三阶段以治之。

第一,分证调经:根据临床症候,辨证分出中医四种证型,对月经不调者,以各型方药用汤剂冲服祖传“调经方”丸药,服至月经调和,各症痊愈。

“调经方”基本组成为:当归30g,川芎15g,香附20g,元胡索15g,蒲黄20g(生蒲黄和炒蒲黄各10g),黄酒适量。上药研细末,用黄酒水泛为丸。每次冲服丸药10g,每日2次。共为100g中的各药比例,方中当归养血活血为君,配川芎为佛手散,血中行气而血更旺;香附专调十二经之郁,舒肝理气;元胡理气化瘀止痛;蒲黄生炒各半,化中有止,止中有化;配以黄酒增强调气活血之力,使诸药如虎添翼,疗效益彰。

第三,十法消病:按照现代医学查出的阳性体征,对第二步分出的原发性能够治疗的和继发性病例,采用孟氏中医妇科总结的中西会通治疗十法,消除各种不孕病症。

具体的十种方法分别是:口服给药:是给药的主要形式,中药以汤剂为主,配合祖传丸散,并适当配合现代医学制剂,少而精,适时口服治疗。

肌肉注射:对口服药有困难、吸收障碍及某些肌肉注射、穴位注射疗效好的药物,采用此法。

静脉输液:各种急、慢性的下焦湿热,气血瘀阻,痰湿阻滞等证,即现代医学各种急、慢性炎症,均可以静脉输液给药治疗。

保留****:对妇女子宫、盆腔、附件急慢性疾病,均可在口服、肌肉、静脉用药的同时,以适应辨证的中药汤剂配合抗生素药物等保留****,一般在晚间临睡前、排便后给药,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基本方(孟氏经验方):红藤20g,公英20g,艾叶10g,凤眼草10g。方中红藤活血,艾叶通络散寒,蒲公英清热散结,凤眼草理气化湿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清热化湿、散寒通络之目的,妇科各种症状皆可望痊愈。加减:湿热盛加败酱草15g,苦参15g;气血不和,瘕者加丹参20g,苡米20g,三棱15g,莪术15g;子宫虚寒、小腹不温加吴萸15g,香附15g,益母草15g。

针灸:各种症状均可配合针刺、艾灸,但亦要辨证取穴治疗。月经不调者:三阴交(双),血海(双),艾炷温针及神阙拔罐;气滞血瘀者:三阴交(双),太冲(双),血海(双),气海,泻法;子宫虚寒者:阴陵泉(双),关元、子宫(双),艾炷温针。

热敷:对胞宫及小腹热、湿、痰、气、血、虚等因素引起的各种症状均可采用,对中医诊断的热瘀证、肝郁证、痰湿证、肾虚证适应的汤剂,煎水热敷;或用与以上各症相适应的药末缝包,置脐下上加热水袋,热敷。每日1次,半个月一疗程,用以活血通瘀,调整胞宫及周围气血,促进疾病恢复。

清洗:对湿毒、湿热引起的外阴、****瘙痒疼痛、干燥等疾病均可采用。可采用家传熏洗方清洗治疗,对****内的还可用不同的消毒药液进行深部冲洗。

手术:对影响孕育的部分生殖器官发育畸形,部分肌瘤、息肉,药物及其他疗法不能治疗者,均应介绍病人到有条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再进行调治。

佩戴:对慢性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痰湿瘀阻者,均可采用药末缝袋后佩戴于脐下胞宫位置,进行外治,以配合治疗。基本方为:吴萸15g,冰片15g,艾叶20g,香附20g,细辛10g。方中吴茱萸温肝经、暖血海、调经之源;艾叶、香附温经通络,疏解郁气;细辛辛香散滞,冰片辛香走窜,助药发散。诸药共使药力渗透小腹,发挥外治特效。加减:肾虚宫寒加阳起石20g,小香10g,良姜10g;气滞血瘀加苏木15g,没药15g;湿滞痰阻加生南星15g,生半夏5g,去冰片。

调势: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根据诸如排卵期单方或双方存在抗体,或双方最佳状况、治疗配合等情况,对性生活时间进行合理的指导;二是根据人体特殊的解剖位置,如子宫前位、后位等问题,科学指导其****前后的姿势。

第三,补肾促孕:在经调症消的基础上,采用祖传的“加减调经种玉汤”治之:当归身12g,川芎12g,熟地12g,白芍9g,茯苓9g,陈皮9g,白附子18g,丹皮6g,元胡索9g,吴茱萸6g,甘草6g,水煎服。

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陈皮、茯苓健脾化湿;吴茱萸温下元、暖血海,专功宫寒之证;丹皮清热郁,元胡索化瘀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白附子一味暖宫孕子。诸药合用,共奏调经和血、温宫散寒、补肾促孕之效。另还需检查男方身体状况并配合调治。

十八、脏躁

妇人精神忧郁,烦躁不宁,哭笑无常,频作呵欠,称为脏躁,现代医学称为癔病。病因一是素体虚弱,心脾受伤;二是病后伤阴,五志动火,上扰心神。临床一般症见多疑善虑,情绪激动,心中烦乱,哭笑无常,不能自主,睡眠不安,舌红脉细弦。治以甘润滋补、养心益脾,方宜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合逍遥散(《和剂局方》)。

孟氏中医妇科常以逍遥散加减,每方加入小麦30粒,大枣10枚为引,水煎服,并配合针灸、暗示等中医综合治疗取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尤其当归之芳香可以补气,味甘可以缓急,更是肝郁血虚之要药;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配以甘麦大枣汤之小麦养心神,大枣滋血健脾。诸药共用,甘润滋补,养心益脾。孟氏中医妇科临床体会再按心火、狂躁、神呆、气滞四症加减服药;再配以针灸、精神心理治疗,脏躁症一般即可治愈。

方药加减:心火亢盛加朱砂3g,黄连6g,山栀10g,以清心火宁神;狂躁者加生铁落15g,磁石20g,以镇静安神;神呆不清者加菖蒲12g,郁金10g,礞石15g,以开窍清神;肝郁气滞者加郁金15g,佛手12g,以舒肝畅神。

十九、乳痈

妇女产后或哺乳期间,乳房忽然红肿疼痛,发热恶寒头痛,日久肿大,溃烂流脓,这种疾病称为“乳痈”。本病按妇女生育时段分为哺乳期新产妇发病的哺乳乳痈和妊娠期即6~7月发病的内吹乳痈。病因病机多为肝气不舒,肝胃失和,胃热久滞化热,乳汁积聚所致。治以理气活血,清热散结,消肿止痛。孟氏中医妇科临床常以家传“神效瓜蒌散”加减治疗。

神效瓜蒌散基本方组成为:瓜蒌一个,白芷10g,元参10g,升麻10g,当归10g,桔梗10g,金银花10g,连翘10g,柴胡6g,青皮10g,花粉10g,穿山甲3g,川芎6g,知母6g,木通6g,元胡索10g,红花6g,蒲公英24g,乳香6g。方中柴胡、青皮、木通舒肝理气;当归、川芎、红花、元胡索活血化瘀止痛;金银花、连翘、公英清热散结解毒;白芷、升麻、桔梗散结排脓;元参、知母养阴清热;瓜蒌、花粉宽胸散乳痛,瓜蒌整用疗效更佳;穿山甲、乳香破滞散结。诸药合用共奏理气活血、清热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服药同时再以药渣热敷乳部。若体温增高,实验室化验白细胞增高时,可配合抗生素治疗。

二十、黄褐斑

中青年妇女颜面部及眼睛周围较多出现的黄褐色或灰黑色斑片或斑点,多见于妊娠期、月经期及有子宫疾病者,多发和明显者称为肝斑,即现代医学的黄褐斑。其病因一为血滞,气机不畅,肝郁化热;二为脾湿,脾失健运,浊阴不降,痰湿内停。现代医学认为属女性激素失调所致。

在中医辨证上,孟氏中医妇科经临床实践后体会到一要分阴阳,二要进行五辨。先分阴阳:阴证必兼月经后期,白带色白,脾肾双虚;阳证必兼月经先期,黄带量多,多属湿热证。再要进行五辨:辨年龄:分青春期,一般多肝热;发育期,一般多血滞;更年期,一般多肾虚失养。辨经产:生育期多气血不和;青春期及更年期多肾虚失养。辨病程:病程短者多见血瘀证;病程长者多为气血亏虚。辨兼证:即痰、湿、郁、实、火、风六邪所致之,病症分为心火旺、肝肾阴虚、肝脾不和、肺脾气虚四证。辨部位:按面部五脏分区,眼周属肝,唇周属脾,两颧属心,人中部属肾,鼻部属肺。在相应部位出现斑点多者,即以该脏腑为调理重点进行治疗。

在治疗方面:孟氏中医妇科近年来在治疗上逐步形成经期和经后期分治法。即经期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使瘀血有出路,驱而下之;经后益脾滋肾,并按年龄、经产、病程、兼证分而调之,以达治本除斑之目的。

经期多用清宫化瘀汤(孟氏经验方):当归15g,赤芍15g,川牛膝15g,丹参15g,郁金15g,白芷15g,枳壳15g,茜草根15g,香附10g,益母草15g,炙甘草5g,姜枣为引。方中当归、赤芍、丹参养血活血;川牛膝引血下行,使子宫瘀血外排;益母草收缩子宫,活血通络;香附、郁金、枳壳舒肝和血;茜草根一味可防下血过甚;白芷发表驱风、增白;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清宫化斑之功效。

经后期多用补肾益颜汤(孟氏经验方):山萸肉10g,白术10g,生地15g,熟地15g,旱莲草10g,鸡血藤15g,当归10g,赤芍10g。方中生熟地、山萸肉、旱莲草补肾养容;白术健脾固气;当归、赤芍活血化瘀消斑;鸡血藤补血养血通经脉。全方共奏补肾养容、补血活血、化瘀增白之功效。

外搽七****(膏):白芷、白芨、白芥子、白藓皮、白蒺藜、白姜蚕、白薇。上药各等分,研细末外搽,或用白蜜调涂。

同类推荐
  •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

    《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以问答形式,分中草药基础知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和附表三部分,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知识。其中,中草药基础知识重点介绍了中草药的基本性能及其使用方法、贮藏保管等用药常识;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简要介绍了50余种临床常见病的中草药疗法;常用中草药用附表形式作了简单介绍。《常用中草药百问百答》通俗实用,可供家庭、基层中西医药工作者以及中医爱好者参考使用。
  • 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姚树锦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当代中医世家系列丛书》是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稿,郭教礼先生带领的中医专家群体组织编篡的一套丛书。作者群体拟计划推出全国祖传四代以下的中医世家50余位,足见内容之宏富;积淀之深厚。每们中医世家分为余位,足见内容之宏富,积演之深厚。每位中医世家分为余位,足见内容之宏富,积淀之深厚。每位中医世家分为开篇家传史略;上篇学术研究;中篇临床经验,下篇医案医话来编写,体例较为合理。尤其以“医案医话”为载体辐的射其学术研究尽成查与推广其临床经验,做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确是一份有意义、有力度的工作。
  •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

    《神奇的针灸疗法》主要内容分为针灸的起源、针灸的发展、针灸面面观等章节。究竟谁是第一个发明针灸的人,已经无从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针灸学是古人从自卫、谋取缓解痛苦的种种动作中逐渐掌握的。由无意识的动作到有意识的解除痛苦,经过了不知多少尝试,是若干年的经验所积累而成的宝贵财富。
  •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血管年轻人长寿:心脑血管疾病的防与治

    本书采用问答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心脏、血管及循环系统的基本知识;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脏瓣膜病、心肌疾病、先天性心脏病、脑血管病和外周血管疾病的知识以及血管性疾病形成的影响因素;重点阐述了血管疾病的病因、症状、临床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知识。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方便阅读和查询。本书适合医疗保健人员、中老年朋友,尤其是患者朋友阅读和参考。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本书以临床实用为宗旨,精心辑录了近200种常用中药的名老中医应用经验和心得体会,以作为第一辑的补充。不仅有对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新经验,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用药思路。
热门推荐
  • 混沌之书

    混沌之书

    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无奈遭受到无情世道和卑鄙之人的迫害,含恨而终。涅槃重生之后,他决定弃文从武,在这个强者才能说话的世界重新闯荡。巅峰之路,为他开启!
  • 傲娇鲜妻,腹黑未婚夫

    傲娇鲜妻,腹黑未婚夫

    本是连理姊,相煎何太急。她们是青梅竹马,却因爱,终不得,反目成仇。
  • 常见眼病一本通

    常见眼病一本通

    本书介绍了眼睛保健与眼科检查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眼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 冰火修罗录

    冰火修罗录

    少年生于仙界,却因杀死天道之子,而受到天道以及自己亲生父亲的逼迫而自杀。本以为一切皆已逝去,却不想灵魂又在凡间重生!是上天的锤怜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尔等迫吾而亡,那就等吾灭世而回!
  • 待卿归来日

    待卿归来日

    自古美人乡便是英雄冢,爱恨纠结,难分难解。命运的齿轮转动,痴男怨女,沉沦其中,无法自拔。不杀伯乐,伯乐却因她而死,是前生逃不过的缘,亦是今生躲不过的孽。在错的时间里,遇上对的人;摆脱不了命运的纠缠捉弄,人生篇章展开,谁主沉浮。我是穆兰儿,我忘了我是泉州钟家的二小姐,忘了与我许下海誓山盟的人叫彦演,忘了家中双亲看我远走的悲痛,我只知道我是大金皇宫内的婢女,是达海送入皇宫的棋子,我不甘心臣服他人,更不甘心沦为可悲的棋子,我只能步步为营,只求安全逃离;待我忆起往事,已物是人非,我痛恨从未正眼看我的人,狠心利用痴心爱慕我的人。且看慕兰儿如何在后宫中生存。
  • 日光系统

    日光系统

    一个孩子从8年前失踪并在三年前回归当上了宅男,而三年后的今天他被选上了。真是本人的第一部作品,虽然做不到日更,但是我会尽量的更新。
  • 灵魂的美丽邂逅

    灵魂的美丽邂逅

    崔幸琪,这一个在婚后过得并不幸福的女人,在一次偶然意外的灵魂出游之后,邂逅相遇了特别的灵魂美丽爱情……只是,什么?平凡无比的黄脸婆灵魂出窍竟然还有任务?拯救‘灵困死角’的魂魄?究竟,人界、鬼界、灵界,特别的灵界世界生活,将会如何改写崔幸琪的命运呢?是喜是悲是无奈?幸琪: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都醒了,你会怎样?华文: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会去接你走……===========================================================心作对关注本作的读者朋友们致歉!最近因在修改前面的一些章节及添加章节,所以停止了后面的更新。现在已修改完毕,以后会继续更新的了。同时感谢对本作提出宝贵意见的朋友,有了你们的支持,心佳会继续加油的:)另: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制做封面。
  • 全球追爱:女人,还敢逃!

    全球追爱:女人,还敢逃!

    “夜白,不要告诉我,你爱上我了!”“是,我爱、‘上’、你了。”为了查清当年的真相,颜夏夏潜入到了夜白身边。让她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开始的有意接近,却变成了一场占有的游戏。夜白的冷酷残暴,让她唯有一逃再逃。终于在被无数次抓回来以后,颜夏夏把枪抵上了自己的额头:“放我走,或者我死。”夜白抱着小奶娃轻笑一声,枪声响起,子弹穿透的却是他的胸膛:“放你走,除非,我死。”这是一场赌心的战局,谁更狠,谁赢。
  • 新生之繁花现世

    新生之繁花现世

    纳兰瑾:“世界中,几度轮回,万千人生,只瞬间的回眸,注定了这一世的相守。”纳兰易:“陌生的世界,熟悉的人,似乎一切都值得。”墨子昱:“孤独一世,不如一双人世世情。”内容清新,主人公们腹黑,诙谐------想知道都发生了什么吗?看一下喽
  • 独勾

    独勾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时逢修行盛世,一个携带着灭世大劫降生的废材少年如何在九死一生的修行界混的风生水起?且点开本书让我为你一一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