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5100000003

第3章 人生五味(3)

写了一段时间的诗歌后,我感到提高一步很难。1984年总局举办“在先辈开垦的土地上”征文,我觉得自己诗写得不错,于是,就在发表过的诗中选了三首;又写了一篇散文一同寄去,这也是我的第一篇散文。结果诗歌落选了,散文却得了一等奖。这一年,我加入了黑河地区作家协会。第二年,我的散文诗《霜花赋》、诗歌《一家一座小银行》被同时收入《九三农垦志》,我被郭力老师介绍为北大荒作家协会会员。

自己的梦自己圆,在九三农管局工交党委工作这几年,我一边搞新闻报道,还兼过武装干事、团委副书记,不论让我干什么,同时兼几项工作,我都没有放弃写作。

为了圆好作家梦,我在1981年3月8日制定了个人发展计划:

3年后(1984年),经常在地市级报刊发表作品;

5年后(1986年),在省级报刊发表作品,加入北大荒作家协会,达到大学毕业(中文刊授)水平;

10年后(1991年),在国家级报刊发表作品,加入省作家协会,出一本个人作品选;

15年后(199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多出作品,出版第二本书。

12年过去了,今天看当时制定的计划,还是有一定根据的,并没有想一口吃一个胖子,也没有推着干,基本没有偏离拟定的方向。

如鱼得水

常常发表点儿作品,在管局渐渐我有了点儿小名气。1986年8月,我被调到《九三报》编辑部,编“沃土”文艺副刊。

小报的编辑,要求具备新闻工作“全天候”的本事。从组稿、改稿、编稿,到画版、写言论,全是一人干,我在把主要精力用来为他人“做嫁衣裳”之余,挤出时间,自己也写一点小散文、小小说什么的。

《九三报》是1977年复刊的农垦企业报,企业报副刊要求依靠广大作者。因此,我倡议组织了“九三垦区文学联谊会”,把全局八个文学社团的一百三十多人组织起来,我担任理事长和“沃土文学丛书”主编,编印了诗集《最初的旋律》、散文集《早春的鹅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觉得零星发几篇作品已不解渴了。从1990年,我就开始筹划着第一本散文集。

其间,我的一些作品陆续获奖并被收入集子。散文诗《藕荷色的……》收入《散文诗选萃》(北方文艺出版社);散文《龙江水滔滔》获全国首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后,被收入《生活的彩照》(中国工人出版社);散文《特殊的缘分》获全国首届微型文学作品大展三等奖后,收入《夏日的梦》(甘肃人民出版社);报告文学《嫩江的骄子》获全国第二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报告文学《筑路歌》,收入《黑土地的情怀》(**************)。

新的困惑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1991年3月,我从九三农管局党委宣传部调到黑龙江省国营农场总局党委宣传部。在第二届北大荒文代会上,我当选为北大荒作家协会理事,北大荒文联副秘书长;在首届北大荒文艺创作大奖中获三等奖;散文《除夕的思念》获全国第三届报纸文艺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我的传略分别收入《黑龙江垦区人名录》(上海三联书店)、《中国文艺家大辞典》(香港中国和世界出版公司);报告文学《炉火正红》收入《黑土新葩》(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2万字的《北大荒的传说》,被总局史志办选入资料丛书;报告文学《大荒情》收入《北大荒英雄谱》(人民中国出版社)……

这一切一切,也掩饰不住我新的困惑,这种困惑是因自己冲不破自己而造成的。

自己的梦,还得自己圆。当然,更离不开师长们的鼎力相助。

可怜的书

从识字开始,我就非常喜欢书。借书、买书、读书、写书、藏书,可以说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书了。

那天,我突然接到姐夫打来的电话:“你马上来一趟,你装书的仓库门被人撬了。”

我放下手里的工作,匆匆地骑上自行车,一个劲地猛蹬,不放心我那一千多本书。这三十多箱子书,是我三十来年勒紧裤带,一本一本买的,而且是经过一次次筛选,从千里之外的故乡搬运过来的。尽管我已搬过六次家,可都没舍得大批淘汰。因为这些书是我全部家当中最宝贵的财富,也是我整个生命的一部分。当然,这些书也是我每次搬家最头疼的。

前几年搬家时,因为还是住临时房,只好把天天伴我成长的“伙计们”包装好后,寄存到姐夫单位的仓库里。

这些伴随我多年的书离开我后,我也因为用书时找不到它们而想它们。一天,正在念初中的孩子放学回来,闹着要买高尔基的文学名著,我说不用买,咱们家都有,他说马上就要看,这可把我难住了。

书不在身边,我也觉得很不方便。一次,我在办公室写个材料,要查一下《辞海》,回到家里我找了好半天也不见,这下我可急了。这套三卷本的《辞海》,是当年我花了一个月的工资买的,如果真的丢了,那损失可就大了。《辞海》找不到了,害得我一连几夜睡不着觉。一闭上眼睛就觉得《辞海》在我眼前晃动,甚至做梦还在找《辞海》。

匆匆来到我存书的仓库,一查装书的箱子不少,我就放心了。可这一夜我却翻来覆去睡不着,盘算着把书运回来放在哪里。现在住的这个小屋,除了放下这两张床外,仅有的一个小书架,都挤到书桌上,顶天立地了。要想取最上层的书,就得踩凳子。这一夜,我梦见了我有了一间像样的书房。

第二天,是个难得的休息日,我雇了两个人力车,把这几十箱书运到家。邻居们围了过来,看到这些装书的食品箱,有人以为我是批发小食品的呢。

虽然还未找到这些书的归宿,先给这些几年未见阳光的书放一放风,除一除尘。我和孩子一箱子一箱子打开,选择出必备的书往屋里床上抱,有保存价值的重装箱,没有保存价值的干脆淘汰。

孩子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后,一摞一摞往屋里抱,我一箱一箱往里装。妻子从屋里喊着:“屋里装不下了。”我又进屋再次筛选往外抱。

翻着翻着突然我眼前一亮,终于找到了我朝思暮想的《辞海》,不用商量,我直接把这三卷大书抱到屋里书桌上。心想,以后再搬家也不能让它离开我,只要有我住的床,就有放这《辞海》的地方。

傍晚,我们都精疲力尽了,终于在邻居家找到了一个仓库。人家同意我把这些书存放在那儿,可又告诉我们库里的老鼠像小猫那么大,我们把这些书摆上后,我又赶紧上街买回老鼠药,撒到书箱周围,可心里还是怕老鼠光顾这里。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今虽然交通工具很发达,可行万里路的人毕竟是少数。我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只有读万卷书。因为读书可称为“卧游”,山川如指掌,古今如对面。

今天,我已经离不开这些书了,真正体会到莎士比亚说的:“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没有翅膀。”

看着这些书,我突发一种可笑的念头,这些为我立下汗马功劳的书,有时像一群围着我的孩子,我作为它们的主人,尽管为它们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可它们毕竟跟我遭了不少罪,想来怪可怜的。

记得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在《藏书忧》一文中写到:书房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双向占有。让你占领世间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让这些精神成果占领你。

我觉得这些书已不是普通的纸张了,好像是一群充满活力的,任我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生灵。在它们中间,我俨然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但愿任我调遣的不光是它们的躯体。

我想总会有一天,我会拥有一间梦中设计的书房,把这些书籍摆到应有的位置。

害怕过年

小时候我非常愿意过年,从每年的腊月就开始盼,一直盼到大年三十。我那时盼过年,一盼穿新衣服,二盼吃好饭,三盼开心地玩,四盼给人拜年时挣压岁钱,更重要的是过一个年,我就又长一岁,个子就又长高一点。

冬去春来,时光穿梭,不知不觉我在过了一个个年之后,已步入了“不惑之年”。从此,对过年就另有一番感觉了。起初,是对过年不感兴趣,渐渐地对过年开始反感,尤其是从今年春节后,我就害怕回家过年。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自从我把家搬进城里后,每到春节前,还未等孩子放寒假,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就打来电话,或托人捎来口信,希望我们全家回去过年。接到家人的电话后,我们既高兴又发愁。高兴的是家里的人们时刻在想念我们,我们也很想回去看看老人,看看亲朋好友。愁的是钱,是回一趟家的全部开销。虽说近些年家庭的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可需要支出的地方越来越多。

回一趟家开销最大的是路费,三人往返就是六百多元。再给老人买点补品,也不能忘了亲戚家的十几个孩子吧,总得给每人买一份小食品表示表示。还有孩子们的压岁钱和一些想不到的地方也需要花费。名目繁多的礼尚往来,还不完的人情债。国人这种死要面子活受罪的陋习,使我也毫无例外地一次次打肿脸充胖子。

最让人心疼的,是我那宝贵而有限的时间。时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人的一生,不管处在哪个年龄段,时间都是有限的。说句实话,我真不忍心让那大块大块的时间无端地耗掉,平时忙起来常常是废寝忘食,可过年这几天则是另一番景象,整天不是泡在麻将桌上,就是耗在宴席上。庄家一圈一圈地坐庄,酒后的车轱辘话一遍一遍地重复。别看没干正经事,好像比平常还忙。

最让我发愁的是坐火车,每次回家过年,总是赶上铁路客运高峰。真是像人们说的那样,买得起火车票遭不起那个罪,在哈尔滨中转倒车,也得先托人订票。过完年往回返时,因为老家那个火车站是个中途小站,即不提前预售票,又无始发车。上车时就是拿着熟人给列车长写的条子,也得拼命地挤一阵,常常是挤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想起来真让人后怕。上车后气还未等喘匀,我下了很大决心,跟妻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明年说啥也不回来过年了”,妻子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赞成。

过年,虽说吃得好喝得好,可平时养成的饮食起居规律全部打乱了。玩起来一宿可以不睡,一天就吃一顿饭。每餐必有鱼肉,每餐必备酒水。吃不香,睡不好,胃肠消化功能紊乱。

没写完寒假作业的孩子们,也搓上了麻将,偶尔有一两个家长出来制止,别的孩子家长都同来讲情,都说是过年了,就让孩子们玩吧。就连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孩子,在妈妈怀里一边吃着奶,一边回头看着妈妈手里抓的麻将牌,便喊出了“一万、幺鸡”,真令大人们哭笑不得,大有“兵家子弟早识刀枪”之势。

在闹闹哄哄的节日里,我向往平时宁静而有节奏的生活;面对摆满大鱼大肉的酒席,我却没有食欲,向往平时的粗茶淡饭;听着“哗啦哗啦”的洗牌声,吸着呛人的浊气,我恨不得一下子回到我的千里之外不宽敞的小家。

突然我觉得,更可怕的是每过一个年,我就又虚长了一岁,又向着人生的终点迈近了一步。

体味甘苦

人生五味,酸甜苦辣难以准确描述。每当我在事业或生活上遇到坎坷时,我都会真正体会到人生的甘苦。

其实,人生本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人生的一切感受都是苦,即使乐也不过是苦的特殊表现。据说佛教认为,一切快乐都是建立在痛苦之上的。什么快乐?解除痛苦即是快乐,除此之外,并没有所谓的快乐。这种事例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比如,一个病人长年忍受着病痛的煎熬,偶然得到一种特效药治好了病,使他恢复了健康,于是,这个人就会感到无比地快乐。又如,某下岗工人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其欢乐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假如没有下岗之苦,当然不会有就业之欢乐。

一切快乐也是相对痛苦而言。我之所以落笔写这个题目,只想仔细体味一下人生美好的处境和艰苦的处境里的心态。俄国作家契诃夫曾在《生活是美好的》一文中这样写道:

“生活是极不愉快的玩笑,不过要使它美好却也不很难。为了做到这点,光是中头彩赢20万卢布,得个‘白鹰’勋章,娶个漂亮女人,以好人出名,还是不够的——这些福分都是无常的,而且也很容易习惯。为了不断地感到幸福,那就需要:一、善于满足现状;二、感到很高兴:‘事情原本可能更糟呢。’”

人活在世上,除吃睡之外,不外乎做事情和与人交往。然而,在看得见的行为之外,还有一种看不见的东西,那是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就是做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幸或不幸,而是不论幸福还是不幸都保持做人的正直和尊严。

佛教认为,人生的本质就是苦。在人生道路上,不仅要遭受生、老、病、死等生理上的痛苦,而且还要历尽社会的痛苦。苦不仅是皮肉身体之苦,而且更指精神逼迫之苦。据说,苦有内外两种。内苦之一为身苦,如种种疾病缠身之苦;内苦之二为心苦,指烦恼、忧愁和嫉妒等种种心理情感上的痛苦。外苦指来自外界的各种灾祸,它也分两类,一类是有生命的众生对生命的侵害,豺狼虎豹对生命的侵害,也包括了人类相互间的战争;另一类属于自然的力量,如地震、火灾、狂风暴雨等对生命的伤害。释迦牟尼出家动机就在于发现人生“生、老、病、死”这四大苦。

同类推荐
  • 青草课本

    青草课本

    本书收录散文约40篇。其中包括:9月8日下午五点;听一听马勒;弗罗明高;白马新娘;让高贵与高贵相遇;美丽的哈瓦那等。
  •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八卦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八卦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喃喃

    喃喃

    行者多多继续她漫长而美好的心灵旅程。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多多将视角放在旅行途中那些不经意的人和事上,虽然不经意,却让人久久不能遗忘,也许,这就是佛教所说的缘分。
  •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慕士塔格文丛)

    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相逢如初见回首是一生

    追思家乡的亲人挚友、灵山秀水、民俗风情和童年趣事,以唯美的语言寄托浓浓的乡愁,既有对回不去的年少时光的感叹,又有对自然纯朴乡风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小院竹篱,春水秋月,一切还是初时模样。外婆于花荫里闲穿茉莉,外公于厅堂独自饮酒,母亲在菜圃打理她的蔬菜瓜果,父亲则背着药箱,去了邻村问诊。而我,坐于雕花窗下,看檐角那场绵长得没有尽头的春雨。原以为星移物换的岁月,只老去那么一点点沧桑。
热门推荐
  • 护花兵王归都市

    护花兵王归都市

    热血兵王回归都市,本来只想做个奶爸,但是没想到微风轻起,蝴蝶自来,从此生活被打乱。天哪,谁能帮我把这些烦人的女人从我身边赶走……
  • 济癫

    济癫

    济癫疯,疯济癫,济癫无求于名。道法通,他心通,彼通,我通。弘佛门,扬佛法,道法玄通。千里盾,万里名,籍籍无名。少林寺,济癫封,坐拥千里乾坤掌,万里传播济癫名。然吉吉五成。
  • 只能活一个

    只能活一个

    无面尸、冤死者、棺材佬、邪降术……发生在东南亚神秘小国最离奇诡异的故事!特别提示:这是一本非常紧张、刺激、惊悚、恐怖的书。胆小与心脏病患者请勿进!
  • 唐诗风物志

    唐诗风物志

    在世风开放、文化繁盛的唐朝,以诗寄情、叙事、言志是一种风尚,诗歌在唐代空前绽放。与其他朝代相比,唐人似乎生活得格外热情,他们热进取、爱美妆、轻规训、喜游耍,热衷精神愉悦,也沉醉于世俗生活。本书从唐人的行、婚、花、梦、欢、衣、妆、食、戏九个方面,娓娓细叙唐人的世俗百态,文字讲究而带有活泼之意,徐徐展开一幅唐人生活的画卷。
  • 奉子时代

    奉子时代

    【出版精品频道】当80后的爱情刚刚展露头角,他们必须要面对这个侍奉票子,房子,车子,孩子,老子的时代。为了追求新生活,享受二人世界,怀揣梦想的一对小夫妻选择不婚不育,却在重重压力下,不得不重新抉择,一步是深渊,一步是沼泽,面对压力阻力,最终败在现实与传统之下。生活的压力,父母的阻力,小三的插足,曾经鲜美的爱情已经摇摇欲坠。他们会克服重重困难得到最终想要的幸福吗?他们会最终达成自己的理想走向成功吗?
  • 空战魔导士的注意事项

    空战魔导士的注意事项

    公历1804年,由西方推动的魔导革命使得魔法师们完全改变了魔法的解释和使用方式。自带魔力的魔法装备、多达17系的元素魔法、甚至是长久可以悬浮于天空的空天母舰都不再是小说中的幻想。前所未有的力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龙族和魔物的反噬把人类从世界霸主的美梦中打醒。二次魔界战争后,各国开始重新思考魔导究竟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百年后,一个普通的少年带着寻找自身价值这种普通的梦想走上了人生的道路,或许是天生倔强,或许是性格太差,好好的阳光大道被他走成了悬崖峭壁。然而这又算得了什么?万代朝、弹指灭,不如壶酒醉花间。—————欢迎加入交流群:342536192,以及百度同名贴吧。
  • 降妖老师伏魔警

    降妖老师伏魔警

    何炎,本想做一个悠闲的体育老师,上课时坐在操场的阴凉处看着自由活动的学生,没事的时候还能跟女老师聊聊人生。自从他撞上了一个会捉妖怪的警察之后,麻烦事是一件接着一件让他无法安生,女鬼、女魅、女妖精全都找上门来,让立志成为一个禁欲男神的何炎苦不堪言。走开,你们这些邪恶的颜如玉,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本书交流群:184299705
  • 俺的异能小农民

    俺的异能小农民

    没有金手指。没有BUG。你问我有什么?我告诉你,哥们拥有系统自带异能。纯净无污染。而且。。。好吧没有而且了。余天大叫:俺只是一个小农民而已啊!
  • 猎魂手札

    猎魂手札

    隋末唐初,天下大乱,佛道争锋正值如火似荼。终南村民朱尔旦阴差阳错的换上了一颗七巧玲珑心,自此踏上了一条以人身修鬼术的奇异之路……
  • 前夫入情太深

    前夫入情太深

    (婚姻三年,丈夫爱的那个却不是我。)穆媛终于认清了现实,在席景严的心里根本没有她的位置。看着别的女人登堂入室,就差她‘退位让贤’了,她最终决定离婚,结束掉这无爱的婚姻。但是离婚协议书扔给男人的时候,却被对方撕的粉碎。“穆媛,婚是你要结的,离婚,我说了算!”性感的嗓音透着霸道,不给她一点否绝的机会。穆媛看着无耻的男人,只能咬牙,说道:“不离婚就不离婚,但你妨碍不了我找男人!”却被对方扔在大床上,席景严冷笑:“找男人?我不是男人?娶你这样的人,也就我能勉强受得了!”穆媛:“……”穆媛本以为自己有意成全他们席景严会高兴的,但他,怎么越来越暴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