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225100000027

第27章 名人剪影(2)

1957年,丁聪刚结婚不到一年,就被打成****。后来妻子生孩子时,他只能隔着医院的玻璃望了望儿子,内疚地登上北去的列车。来到八五?e3ac农场云山畜牧场修水库、搬石头、推沙子,有时一天要干二十多个小时。不久,王震部长让人把他找去说:“你原来编《人民画报》,现在要发挥你的专长,要为修建云山水库的转业官兵出一本画册,给后人留点资料。”后来,丁老找到了曾在《人民画报》工作过的吕向全,一起来到云山水库,到10月底水库竣工时,画册也基本编好了。

此刻,当丁老再次登上这有两万亩水面的云山水库时,深情地写下:“云山是我到北大荒的第一站,五一、云山水库的坝上,都有我抬上的土。今日能重游故地,真是三生之大幸也。”

“三十六年如一梦,几生修得到云山。”吴老为云山农场写下这样的条幅。

岁月流长,人生苦短。这36年的巨变,变的是山河,不变的是秉性,是他们对北大荒的那一份特殊的情,真诚的爱。

1958年,丁聪和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杂文家聂绀弩,一同在当年日本关东军驻虎林机关的气象站改成的《北大荒文艺》编辑部工作。丁聪是刊物的美编,除了给作品画插图外,还要负责每期版式设计和校对。稿件送到印刷厂后,剩下的事就全落到他身上。每期刊物十万字,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直到装订成册送往邮局,他才松了口气。别人在《北大荒文艺》上发稿可以领到稿费,而他画插图不得一文。这一切都未使他感到不公平,因为只要允许他拿起画笔,就可以使他本来苦涩的生活变得充实。

到了80年代,丁聪的生活终于安定了。在漫长的艰苦岁月里,他始终没有停止作画,他为《读书》杂志画插图已15年了,他那具有特殊风格的人物造型和深刻内涵,在中国漫画界独树一帜。

生活中的屡经坎坷,没有使丁老这位画家对生活袖手旁观,他非常关心青少年的成长。7月6日《新闻出版报》发表了他的文章《为了跨世纪的一代》。他写道:“今天的少年,将成为时代的巨人。然而,巨人和巨人的时代的产生,永远不是轻松平坦的。”

五天的回访结束了,吴老和丁老就要返回北京了,天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还是这个车站,还是这样的早晨,可送行的人们却怀着另一样的心情:但愿二老与北大荒人一起,做着同样一个好梦。

文化名人在北大荒

在北大荒(黑龙江垦区)50年的开发历史上,除了10万转业官兵和50万城市知识青年外,还有一支被称为“特殊的垦荒队”,那就是1500名来自中央机关各部门的“反右”扩大化造成的一批“当代流人”,其中,有些是文化界名人。此文记述的是他们来北大荒后的逸事。

“扫盲教员”丁玲

1957年,丁玲作为“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被批判并开除党籍和公职,而她的丈夫陈明被戴上“****”的帽子下放到北大荒。丁玲虽已年过半百,但却要陪陈明同来北大荒。

王震将军把54岁的丁玲和其丈夫安排在靠近铁路线的汤原农场。

1958年7月3日,丁玲夫妇到了汤原农场。组织上考虑她年老体弱,只让她做些力所能及的轻活,但她却主动要求去喂鸡。剁鸡食、扫鸡场、刨鸡粪,丁玲干得满头大汗,手脖子都肿了。

第二年冬天,正赶上场里开展“扫盲”运动,农场决定让丁玲担任畜牧队业余文化教员。丁玲没有因为让她这个大作家当“扫盲”教员而怠慢,反而干得很认真。她根据家属妇女都是成年人的特点,自己编写教材。

“小黑猪,是个宝,猪鬃猪毛价值高,猪肉肥美喷喷香,猪多、肥多、多打粮。”就是她写过的叫《小黑猪》课文中的一段。

丁玲还把大家学过的生字或单词写成方斗,贴在大家工作、劳动、休息的地方,她说这叫“抬头见字”。

一个冬天下来,就有十多个原来目不识丁的家属妇女能读书看报了,有的还能提笔写文章写信了。场畜牧队为此被萝北县评为“扫盲”先进单位。

1964年冬天,组织决定丁玲和陈明返回北京时,丁玲却给王震写信,要求继续留在北大荒,到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农场“安家落户”,体验生活。最后,王震同意了她的要求,丁玲把“家”搬到了宝泉岭农场。

这位早年在延安窑洞里受到******亲切接见,并赠《临江仙》词一首的著名女作家,在北大荒的12年里,先后写下了《初到密山》、《杜晚香》和散文集《风雪人间》等。

北大荒人没有忘记这位作家。1986年3月25日上午,丁玲的遗体送到八宝山灵堂,北大荒人从千里之外送来了一面鲜红鲜红的红旗,红旗上由著名画家范曾劲书:“丁玲不死,北大荒人敬献”几个大字,这鲜红鲜红的旗帜,带着百万北大荒人的深情,轻轻地覆盖在她的身上。

为了纪念丁玲同志,她生活过的普阳农场,建起了“丁玲生平事迹陈列室”,陈列室里放着丁玲各个时期的历史照片、所著的各种版本的书籍,还有华君武、姚雪垠等名人的题词。

分场副场长艾青

著名诗人艾青,下放到北大荒后,王震将军再三嘱咐八五二农场领导:“政治上要帮助老艾,尽快让他摘掉帽子,回到党内来,要让他接触群众,了解农垦战士。”

身材高大,年近半百的艾青,在王震将军的关怀下,当时担任八五二农场林业分场副场长,他是当时来北大荒的1500名“****”中,惟一挂了领导职务的。

艾青当时住的俄式木克楞填锯末的房子,是八五二农场总场部最高级的房子。当时,总场部有四幢这种高级房子,党委书记李桂莲原是少将军衔,场长和副场长是师级干部,又是老红军,他们四家各住一幢。艾青每天早早起床,和他爱人高瑛,从总场部步行到示范林场上班,风雨无阻。

有一次,转业军官、他的浙江同乡孟达问他:“艾青同志,听说你在写长诗《老头店》?”

他警觉地问:“你听谁说的?”

孟达看了他那窘态笑道:“我不会告发,你放心。”

一天,艾青把新写的长诗《老头店》拿给王震将军看,王震看后对他说:“诗写得不错,但,目前还不能拿出去发表。”

长诗就此压了下来,诗人继续默默地****的活。1959年底,艾青把王震给他的一封信交给了示范林场的领导。王震在信中说他要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察,问艾青愿不愿意同他一起到新疆去一趟?

林场领导看艾青愿意换个环境,只好让他走了。

艾青虽然在北大荒才待了一年,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因为他用自己的稿费,给林场添置了发电机、圆盘锯、扩大器、话筒、电唱机等,每当人们看到林场里那通亮的电灯,听到高音喇叭传出的音乐时,都会想起诗人的笑貌。

打杂的美编丁聪

著名漫画家、原《人民画报》社副总编丁聪,40岁那年,当了“****”,后来到北大荒的云山农场。

丁聪来到云山农场后,先后参加了修五一水库和云山水库的劳动,他回忆当年在工地劳动时的情景时说:“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劳动强度相当大,铲土运土,抬土上坝,来往穿梭。好在我当时才40岁,身体比较棒,拼命干活,也就把心里苦闷的事丢在脑后了。”

为了不荒废时光,丁聪临来北大荒时,偷偷从家里带来一卷日本宣纸,卷得紧紧的,塞在箱里,生怕旁人、特别是领导发觉。空闲时,他就偷偷地画,或者追记工地劳动时的场景和人物。

没有尺子,他就把皮带上面划上一道道的刻度,用时就解下来,挺方便,旁人也发觉不了。

一天,王震将军找到他说:“你要好好地发挥你的专长,把复转官兵开发北大荒、抢建北大荒‘人工湖’的事迹,用图片形象地记载下来。人手不够,由你亲自挑选。”

丁聪愉快地接受了编画册的任务,挑选了原《人民画报》社的记者吕向全——一个从小参加八路军的年轻记者,由于受了他的牵连也被打成了“****”,做他的助手。云山水库竣工,丁聪就把编完的《云山水库画册》画稿,交给农垦局有关部门。

后来,丁聪同聂绀弩一样,当做一名戴“****”帽子的特殊编辑,调到由当年日本关东军驻虎林机关的气象站改成的《北大荒文艺》编辑部,负责封面设计、插图、刊头补白、画版样等所有美编的活,另加跑印刷厂,搞发行。他每天都有条不紊地忙着。每期十万字,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校对,直到装订成册送往邮局,他才松口气。

当时印刷厂设在密山,刚建成的密虎铁路行驶着已淘汰的闷罐车,冬天不保暖,生着火炉。他穿着棉袄,头戴狗皮帽子,风尘仆仆地在密山与虎林之间穿梭。

丁聪为《北大荒文艺》画了不少插图,笔名不叫“小丁”,改为“学普”、“阿农”。但,熟悉他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丁聪画的。别人在《北大荒文艺》上发稿可以领到稿费,而他画插图不得一文。这一切都未使他感到不公平,因为只要允许他拿画笔,就可以使本来单调的生活更充实。

“纵火犯”聂绀弩

当代著名的文学家、杰出的杂文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兼古典文学部主任聂绀弩,被文化部当成“****”揪出来后,于1958年7月30日坐火车从北京到达虎林,分配到八五?e3ac农场四分场二队。正是“八一”建军节前夕,这位已过了“知天命”之年的老人就磨刀霍霍,随大队人马下地割麦子了。

后来,大家看到他人老体弱,没让他下田干重活,安排他经管宿舍,为大伙烧一烧坑。当时气温零下三四十度,这位老眼昏花的书呆子,竟无意中把宿舍烧掉了,结果被关进了虎林监狱。

当时蹲在班房里的聂绀弩心里直发毛,他托人给老伴周颖捎了封信。周颖虽然也是个“****”,但当时却还挂着一个全国政协委员的头衔,她匆忙赶到北大荒,营救监中老聂。农垦局党组织的领导同志既照顾全国政协的面子,又颇有需要承担“包庇****兼纵火犯”的风险的勇气,相信革命几十年的聂绀弩虽然在政治上定为****,还不至于去放火。不久,聂绀弩被放出来,并且调到了《北大荒文艺》编辑部。

聂绀弩干瘦,高个,好抽烟,沉默寡言,性子倔强而又诙谐。整天坐在案前,抽烟喝茶,伏案看稿。

有一次,大伙谈到他因烧炕起火进了班房的事,七嘴八舌,说他坐过国民党的牢,也坐过日本鬼子的牢,又坐了共产党的牢,感慨万千。聂老听了,幽默地说:“还是共产党的好!”大伙不解地说:“为啥?”他笑吟吟地讲:“他进虎林监狱那阵,正赶上新年、春节一起过,每人发100个冻饺子,作为两个节日的伙食改善。他年老体衰,食量很小,这100个饺子使他连续改善了好几天伙食,所以,还是共产党的监狱好嘛!”

聂绀弩就在编辑部这座虎林郊外日本鬼子当年扔弃的冷屋里杯酒作歌:“北大荒,天苍苍,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苇塘……”写下了真实反映北疆黑土地的原始风貌,豪放浓郁的千古绝唱——《北大荒歌》。

《北大荒人》的“助产士”吴祖光

著名剧作家吴祖光,1958年3月告别了妻子新凤露,随同******直属各部、委、局的六百多名老“右”,乘坐“专列”来到了北大荒。

吴祖光分到八五三农场二分场六队参加劳动。后来,农垦局成立了文工团,要写一个反映十万转业官兵开发“北大荒”的大型话剧。剧本初稿由业余作者写出来后,因为不懂戏路子,就从“****队”借来两位名人,其中就有吴祖光。

平时少言寡语的吴祖光,早就从事戏剧事业并卓有成就。曾任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导,北京京剧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作家等。当他看完了《北大荒人》(当时剧名叫《雁窝岛》)初稿后,曾提出了几条很不错的建议,可是这些建议在集体讨论中被否定了。有人说:“搞不好会有‘人性论’、‘人性味’的危险。”

当时作为剧本执笔者的范国栋,看到吴祖光那天挂在嘴角的一丝苦笑,心里只有遗憾。虽然他脑中也有“怕”字,但修改剧本时,还是采纳了吴祖光的一些意见。

剧本几经修改,《北大荒人》在首都正式公演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给予了高度评价,北京电影制片厂还将它拍成电影,向全国发行,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反映北大荒的故事影片。

三年的北大荒特殊生活,为吴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北大荒他与人共同创作过大型话剧《卫星城》、《光明曲》,还为牡丹江农垦文工团写了京剧剧本《夜闯完达山》。

胡耀邦与青年垦荒队

在北大荒的开发历史上,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壮举,我国第一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开发北大荒,就是其中辉煌的一页。

1955年4月,北京共青团市委召开了第三届团代会。会议中心内容是: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团中央书记胡耀邦同志亲临会议并作了报告。他说:

“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30亿亩土地可发展农业。但是有一半还没有开垦,这些沉睡的土地大部分在边疆。青年人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开发边疆,建设边疆,在那里安家落户。”

毛主席的号召,胡耀邦同志的讲话,在全国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具有光荣传统的首都青年首先响应。由杨华、庞淑英等五名同志发起并组织了我国第一支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

同类推荐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冰海荣光--“雪龙”号南极救援脱困全纪录

    本书全景式地再现了"雪龙"号船在严酷的南极冰海上演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幕:"零经验"救援--身陷险境--抓住时机--脱困突围,在大片式展现的同时,将事件置于人类南极探险史、中国30载南极科考史、中国海洋战略发展成就和对南极科学考察的巨大贡献等宏大背景下,较好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思想性、知识性、可读性于一体。全书汇集280张极其精美的相关图片,让本书极富现场感、震撼感。
  •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智者喜宴:第三条道路经典诗人作品集

    本书收录了致母亲;秋声小赋;蝴蝶敲门;画堂春我们叫它词牌名;蝉鸣心更幽;雾锁西山;阳光下的残雪;母亲;乱雨;照破山河万朵等内容。
  • 素怀诗草

    素怀诗草

    我与高升同志相识已经多年。最初,他给我的感觉是气质儒雅、为人谦和,后因工作关系接触多了,感到他勤于思考干事练达。近日有幸读到他的诗作,让我对他又有了新的认识,感到他才思敏锐、心存高远,大气荡然。这部《素怀诗草》小诗集,是他发自心底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知感悟。内容涉及较广,既有从政从经的体会、对当代人情世故的诠释,也有对世事国事家事的观察和理解。特别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化的讴歌和赞叹,表达了对祖国、对事业、对家乡及对朋友的深厚情感。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热门推荐
  • 莫玄传奇

    莫玄传奇

    盛世风云,群雄争霸,安逸享乐的少年,被逼踏上逃亡之路,是认命还是反抗,执手天下,他不屈于命运,千古江山,美人多娇,他要碾压群雄与日月同在。
  • 重生之盛世朝堂

    重生之盛世朝堂

    世人皆知,这莫家二小姐莫枭枭是个傻人,头脑不灵光,最后在及笄之年,失足坠湖落下一身病根,最后郁郁而终。重回到十二岁,莫枭枭立下毒誓,此生再无莫家二傻!既然隐忍与退让换不来她母家的安康,那么如今,靠自己展露风华。嫡庶到底还是天壤之别,区区一个庶女,凭什么想要踩在我的头上!
  • 大明逍遥游

    大明逍遥游

    企业高管徐修成穿越至明嘉靖年间,因一时贪念混入大户人家当起了书童,原本只想潇潇洒洒生活在明朝,谁料却是被稀里糊涂一场阴谋之中。交徐渭、斗严嵩、震倭寇、平土司、镇边关、剿淫贼……这些都不在话下,真正让他感到头疼的倒是家里的几位夫人。我是心又急来,心又苦,几个老婆如豺狼饿虎,别人当我是享尽齐人福,谁料……跪求推荐、收藏,业界良心保证,更新有保证!(本书阅读办法,具体参加星爷的N部电影,向传奇致敬)
  • 青春日记:我的高中生活

    青春日记:我的高中生活

    花朵,落叶,雨滴,清风。爱情,奢靡,纠缠,郁闷。总是逃不开一些东西,青春就这样冗长地往复在生命中最最纯粹的年纪。
  • 花锦

    花锦

    重生后的康妍发现有些人和事并非自己上辈子所认为的那样单纯,比如父母的双亡,比如她的昙花中困住的魂魄。女:这位爷,虽说你借我的花重生,但我们已经两清了好不?这辈子我只想好好养花,烦请您不要这么黏糊好嘛?男:不行,爷从你的花中来,定然要还你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其实,这就是一个以花为媒,一对重生男女并肩奋斗的故事!
  • 星道记

    星道记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公元2020年,有陨星自太空飞来,降落在人间,带来强大的能量,道家隐士观陨星而悟道,人类自此进入武道时代。十五岁的少年李墨凡,为给妹妹治病,为了家庭责任,踏修道一途,开启了逆天强者征战星空,追寻道之本源的路。道起源于宇宙,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起源虚无,道之一途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 中华旅游文化

    中华旅游文化

    本书从多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旅游文化的性质、特征、内容、发展及其建设与开发。内容充实、实用,结构新颖,可读性强,理论方面具有独到见解。
  • 绝武巅峰

    绝武巅峰

    白发少年从小就失去父母,被无终山收养,但是他从来就没有向命运低头。在某时某刻,身体之中的雷火本源突然觉醒,天赋被完全激发了出来,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强者之路。在这万族林立、强者如云的大千世界中,少年将逆天崛起,主宰天下!无数上古种族重新显露于世,人族衰弱,新兴势力不断崛起,乱世将至,少年又将如何抉择?是时势造英雄,还是在这乱世中成为炮灰,只在一念之间!
  • 绝世不独立

    绝世不独立

    一朝梦醒,人人唾骂叫打,让她来展露风华,看谁还敢欺辱她。却不想遇到了他,竟强行做了她的师父,“小幽幽,你知道什么修炼最轻松吗吗?”她两眼放光,“不知,师父,你请指教。”他倾城一笑,“为师听说双修最为轻松呢。”令她头痛至极。前世错过,今生是否能再续前缘?高处不胜寒,她却一步步登巅,只为在世间最高处与他绝世而立。可身旁那两小只又是啥(⊙o⊙)?
  •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凤凰斗:蛇蝎帝后谋天下

    重生前,她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长公主,却被自己的娘亲当作夺权的筹码扼死在软榻之上。重生后,她沦落为冷情王爷身边低贱侍妾,他却一反常态宠她入骨。这看似无边的恩宠,实则却是将她推向风口浪尖。想害她?照单全收。想阴她?放马过来。想除她?有胆便试。拆阴谋,除异己,迫亲母,诛皇兄,纵使十恶不赦,血染天下,她也要逆天复仇,在所不惜!【支持正版,支持作者劳动果实,谢谢各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