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46100000033

第33章 光明的玫瑰 (2)

老实巴交的木匠约瑟,看着大腹便便就要临产的妻子马利亚,看着那头精疲力竭就要倒下的毛驴——木匠约瑟因为被拒绝,站在小客店的院子里一筹莫展!因为,客店早已人满为患,被希律王逼迫回故乡的人太多。约瑟与妻子马利亚无处住宿,而夜幕四合……

他必须为妻子找一个容身之处。从山区拿撒勒,长途跋涉,来到祖先生活的山地旧城,几天来他们没有歇脚地匆匆赶路,实在是人和毛驴都疲倦了。而希律王要求人们回祖籍地登记的法令不容耽搁。

一直生长在拿撒勒的穷木匠约瑟,并不熟悉故土,虽然抵达故土,仍然不能安居,一路上走得肿胀的腿脚无法休息下来。

妻子的情形更糟。驴背上的颠簸,对一个即将生产的妇女,简直就是最滑稽的折磨。她的不舒服已达极点。于是当人家手指一指:那边有个闲置的旧马厩,可以暂时歇息。约瑟和妻子不能犹豫了,马上趔趄着前去。一会儿,他们就在马厩里把疲乏的身体安放好了。夜晚已经深沉,子夜即将来到!

伯利恒,被称作“大卫的城”。因为它的光荣历史,早已传颂了数十代人。这里距离耶路撒冷只有八公里,城外是可以牧羊的山地草原。英勇的大卫,少年时曾经在这里放羊;著名的好女子路得,随同婆婆返乡,曾经在这里重新开始富有意义的幸福生活。这里,也是以色列祖先雅各妻子拉结埋葬的地方,被雅各(以色列)所纪念。这回,这个地方又要迎来万代最有影响的一个人物,使它的地位可荣登神圣。圣哉,伯利恒!

子夜的空气变得清澈,城外草原吹来的微风,使马厩里寒凉阵阵……

马利亚的产前阵痛,一遍遍使她疲累的身子经历着陌生的撕裂。昏暗寂静的马厩,晃动着木匠约瑟不知所措的身影,晃动着毛驴凄然求助的身影。妻子的哎哼声,催促木匠约瑟想办法使必来的新生命降生落地……

这个离奇的夜晚啊,对马利亚来说,它平安吗?

一对从未生育一无经验的贫苦夫妻,一个只有牲口和草料气味、再无任何援助的破旧马厩,怎样生下崭新的孩子?婴儿可放置哪里?产妇如何得到产后的照顾?吃什么喝什么?嗷嗷待哺的婴儿,在十二月的深夜有什么样保暖的襁褓?

今天我们看马槽故事,仿佛是品味最美的诗篇。马槽和光明如此诗情画意地融为一体!

但在两千多年前伯利恒的马厩里——

冰凉的马槽权且当婴儿床榻,产妇的疼痛哭叫,震落马厩墙壁的尘沙;小毛驴也哀伤主人命运的悲戚;最亮的一颗星在伯利恒上空,看着这孩子在如此荒凉的情形下英勇地降生……既无诗情画意,也没有可美化的温暖。

是最美的诗篇吗?

是的。是苦涩之诗。

是大地与穹苍泪光晶莹的受难诗篇!

小耶稣也是在拿撒勒村庄长大的。

与母亲马利亚、养父约瑟一样。

我们无从知晓从幼儿到少年耶稣成长的个中详情。福音书里记载寥寥。但有一两件事证明耶稣自小就体现出了上帝之子的身份。

我是否有理由再一次加以想象,使读者权且可以看到马利亚作为女人,她的劳苦与她的幸福?

在伯利恒登记上册后,她抱着婴儿随同丈夫返归拿撒勒。他们仍是牵着或骑着毛驴,做了一次尘土扑面的长途旅行。

丈夫是木匠,成天要忙乎的体力活很多;马利亚安于家务,尽力使三口之家过得舒适些。

哺乳期后学步的小耶稣,自然愿意常常跟在爸爸约瑟身前身后,看着爸爸把木材变成各种各样的器物。他闻惯了木料的气味,墨线的气味。飞舞的刨花子在他眼里相当有趣。平整的木板子会成为他玩耍的安全地方。他还不懂得大树怎样从山上被采下来,但他看见一根根木头变成了箱子柜子,或者成为精巧的勺子和擀面杖。爸爸休息时,还给他制作几个木玩具,一个小木人,一只木鸟,一个能拉动盖子的木盒……

马利亚幸福地看着丈夫和儿子在一起。这时她是否依稀想起天使加百列那神秘的预告?

但是,耶稣需要抚养长大,马利亚每天的辛苦,与普天下其他母亲一样,是数不清的繁杂之事。年复一年,青春的容颜退却,代之以主妇与母亲的坚强腰身。

所不同的是,马利亚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莫名的期待难免不断地冲击她。儿子将为犹太王的那些预言,对母亲来说是福音,也许更是格外的压力。照料这个儿子成长起来,似乎需要她双重的耐心。

读者啊,我想问一问:若你们身为母亲,抚养孩子成长,有一天孩子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若是有一天你的孩子不认你为母亲,且口出冷淡的话,你是否伤心生气呢?

我曾见过多少母亲叱责孩子、抱怨孩子,言必“白养你了”这种气话。她们说时,自己已陷入愤怒和沮丧!

一个孩子不听话,不听从父母的意愿,尤其是自行其是,远离父母,多少都会让父母亲的感情受到伤害。

耶稣对马利亚情感的挫伤,也是那么难以理喻、不可思议。

一次是耶稣十二岁那年,母亲带他去耶路撒冷过逾越节{1}。庆节结束后,人群纷纷回家,马利亚夫妇原以为儿子夹在乡亲中,不必理会他;但要寻他却不见踪影时,他们着慌了,立即按照原路返回城中。他们在圣殿里找到了耶稣,只见他正出神地听几个长者谈论道理,而且不断发问。为找他又急又累的马利亚,自然会责备他擅自留在这里,使父母亲焦虑!

可是,耶稣顶撞母亲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

这话不仅令人费解,也会被认为是有意与父母相悖。“我父”并非指约瑟,而是上帝。

另一次不谐,发生在耶稣离家开始传道后。一天,马利亚独自去距离拿撒勒十四公里远的一个村子迦拿,参加亲戚的婚礼。她与儿子及其门徒不期而遇。当婚宴上的酒喝光了,马利亚自言自语“他们没有酒了”,是替人家焦急,随口说了一句话。我想她没有让儿子做什么的意思。

不料想,在一边的耶稣脱口而出,“母亲,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的时候还没有到。”

如果马利亚脆弱,这句话足以让她哭泣!

或者,如果马利亚不另有思考,这句不恭的话,足以令母亲喘不过气来。

还有一次,发生在耶稣讲道的会堂里。当时耶稣正在讲道,马利亚前去探望他,要见他。

有人告诉耶稣:“看哪,你母亲和你兄弟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

这不是快乐的相会吗?按照推断,耶稣会马上停下讲道,高兴地迎出去,见见母亲和自己的兄弟。或者,耶稣应告诉旁边人,让母亲安心等等自己,正做的事情做完后,他就出去看他们。

可是,事情根本没有这样进行。

平常人是多么难以度量耶稣的言行啊!

耶稣的反应是:他停下讲道,转而对告诉他消息的人说话——说的却是:“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这句话显然不是疑问句。因为这不属于打听询问的范畴。

所以,跟下来的情形是,他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耶稣三次这样莫名其妙地对待母亲,岂不是让马利亚心里发凉了?

这样“否认”与父母的关系,还在耶稣钉到十字架上的时候。当时耶稣奄奄一息,突然他低头对十字架下的马利亚和门徒约翰说话,叮嘱他们将来要互相照顾。而他的话竟是:“妇人,看你的儿子!”

耶稣没有称呼马利亚为“母亲”,而代之以“妇人”。

当然,福音书里阐明这些事件时别有深意。耶稣的拒绝、反问及强调与血缘亲人的距离,都是出于他人子身份的另有隐情。亦即:他是上帝的独生子。

而作为耶稣的母亲,必须把这些事件理解性地消化掉,从而支持儿子去体现他特殊的使命,必要母亲也有一颗大心。

是的,平凡家庭的母亲,也能够做到尽可能地理解和支持儿女的选择。但是,这种支持在母亲一方义无反顾,而在儿女一方则是心怀报答和报恩之念的。

耶稣的言行,却十分容易引起亲情的隔膜。似乎是两者无关,或者有关,也未必紧要。

马利亚消化儿子耶稣的话,确实需要另外的理解力和更为特殊的爱。

做耶稣的母亲,势必受到考验。

儿子离开家乡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母亲想见到他并不容易。儿子的所思所想,儿子身体力行的事情,也并不和母亲沟通和商量。母亲常常因为儿子杳无音信,只能自己闷葫芦一样依靠揣测,担忧,或是牵挂,都无济于事。

当初听说儿子在旷野深处独自徘徊,什么人都不见,四十天独处沙漠,在狂风与寂寞中一个人沉思,马利亚是多么心疼儿子、挂记儿子啊。

——有没有野兽袭击他?沙荒之地的强烈干旱会不会使他倒下?他带的食品能吃多久?四十天来,他靠什么维持健康?儿子日夜冥思苦想处于绝对的孤寂,他的神经会不会受到损害陷入疯狂?

马利亚在这四十天里,寝食难安,虽然晨昏都身体在家——心,却已经去寻找儿子了。她想要知晓儿子究竟怎样,恨不得把儿子唤回自己的身边!

然而,她晓得儿子决定的事情无法改变。自己只应该默默让他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她不能干预。

富有传奇的消息不断传来——

儿子使瞎子复明能够看见,使麻风病人身体光洁恢复健康,使已经病死的青年死而复生。甚至,儿子能从一个人体内驱逐魔鬼,等等。

他这些本事在家时没有显露啊,现在做母亲的听到后,也不能不感到惊奇。

但她也目睹了儿子的尴尬:

耶稣回到家乡拿撒勒传道,遭到乡亲们极大的不信任。他们几乎对他动粗,推推搡搡,把他赶出了村子。

马利亚却分明看到了儿子的变化。她觉得儿子出息了,他很有讲道的能力,他也很善待乡亲,即便他们对他不好。儿子没有反抗和回击乡亲的无礼,他谦和端方,不舍又无奈地离开故乡。

在母亲眼里,儿子并没做错什么。他宣讲上帝之道时,表情是那么美,那目光和神态令母亲多么喜欢!她多么为儿子骄傲!

儿子脚步匆匆,只留一个背影,离开家乡越来越远……

耶稣传道时光,是否马利亚在身边照顾他,我们不得而知。那些时候,已经有不少人围绕在耶稣身边,男人和妇女都自动跟从他。耶稣到处行走,随时讲道,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处。有时,他睡在山上,有时,他睡在船上。他像一只飞鸟把种子带到贫瘠或者肥沃的土地上,风餐露宿。他和他的一行人,不求自己安逸,一心传播上帝的道,救助贫病的人。

福音书上那些耶稣一路上散发的言论,多么精辟发光!听者,仿佛渴饮沙漠之泉……

儿子身上发生的奇迹,是那为王道路的铺垫吗?

事情的发展,远远不是人们预期的那样。

只有耶稣一人,洞晓自己何种必然的牺牲。其余的,都是局外人。似乎人们的一腔盼望都落空了。

耶稣进入耶路撒冷,广受欢迎的那个场景,如此激动人心!

同类推荐
  •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说儒

    牟宗三先生终生不做官,不取财,不搞华而不实。对于平凡的世界,他更强调不平凡的人生学问,“这学问不为自己,专为我们中国文化做一点点贡献。”在这位最具“原创性”的“智者型”哲学家,当代港台新儒家中的重镇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儒者的真情真性与一份儒家的生命力量。
  •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

    世界上最好的道理,就是一个人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如果他刚好是法相庄严俊美,又有诗意的智慧、传奇跌宕的身世的圣域之王仓央嘉措,那这个道理,就是他用出世者的眼光望着俗世时显露出的智慧。如果向我们传达这一智慧的作者,又刚好是一位在伊拉克的巴格达经受过战火、在耶路撒冷见证过巴以最激烈的冲突,去过北极,重走过“丝绸之路”,内心有过深度挣扎和痛苦、最后又归于宁静的人,那我们读这本书,得到的就是双重智慧,摆脱浮躁心境、回归心灵安宁的双重通道。读仓央嘉措,我们读的不仅仅是诗歌,而是他走过的路和他活出的人生,以及他用出世者的智慧解世情之种种。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圣严法师开释人生

    大忙人的清心咒,听佛学高僧揭秘不忙碌的智慧,老百姓的草根禅,随禅宗大德参悟不烦恼的人生。谈佛论禅,于五行方外观自在;修心养性,在红尘俗世悟禅机。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热门推荐
  • 妖孽邪相公的绝色妻

    妖孽邪相公的绝色妻

    谁说仙魔势不两立,某女把那高高在上的魔君,吃干抹净又会是怎样了,嘿嘿,·········
  • 为了这天地

    为了这天地

    侠之小者,乐善好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神圣者,为了这天地努力变强,只是为了可以更有能力,来守护自己所在意的。
  • 沈氏女科辑要

    沈氏女科辑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绝代妖孽:溺宠呆萌小神偷

    绝代妖孽:溺宠呆萌小神偷

    【不定时更新】莫小小睁眼,发现自己竟然狗血的穿越了。虽然狗血,但原主人生活环境还不至于太差。可让莫小小没想到的是,原主人竟也是个偷儿!!没错,莫小小是在阿曼德金库偷盗时不小心触发了一个机关,才会穿越的!!机关竟会让她穿越到了古代。莫小小不仅是个偷儿,同时也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世界三大超级特工的一员。作为一个特工,最基本的技能就是可以随遇而安,随机应变。天降美男子!!莫小小扶额!!我的妈呀,这老天爷怎么还掉人肉馅饼!?还是立体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 二手皇后太嚣张

    二手皇后太嚣张

    皇上很帅很英明么?切,纯属一个大变态!反正,她,不稀罕!冥域圣子很厉害吗?她,不鸟他!咦,这个像妖孽一样美艳的男人竟然是第一国师?好!她要他当她的跟班!乌龙穿越又如何?过气皇后又如何?她风琉璃可不是好欺负的,吼吼!哪管它歌舞升平还是乱世浮华,我自轻狂红尘任逍遥
  •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

    《超越感悟》中150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积极的成功处世哲学,温馨的亲情爱情故事,您只需要静静阅读五分钟,就能学会把握一念之间的幸福。
  • 夏秋凉已遗忘

    夏秋凉已遗忘

    这是一个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只是希望不被时间掩盖。早已过了抒情的年纪,可是依然如旧,还是很感性。春去冬来。喜欢的依然是秋天,爱的依然是夏天。愿我们都好!
  • 无尽密境

    无尽密境

    不同的密境产出不同的资源。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密境是一个势力的立足之本。
  • 逆爱

    逆爱

    何禾要的爱情,从来不是轰轰烈烈,生死相许。她要的,是细水长流,是白首携老。经历过一次痛彻心扉的背叛,她变得更加敏感,也越发小心。冯景年的出现,的确是一场始料未及的意外。她无法抗争,亦顾不上思考。当她双手绕上他的颈脖,沉醉在他的柔情之中,这才蓦然惊觉,一颗心,早已沦陷。然而,始终还是心慌。或许,杯弓蛇影,她害怕这又是一场水中月,镜中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红楼梦的物质与非物质

    从对日常生活的物质感觉开始,渐渐走向情感、走向思想、走向心灵,从具象走向抽象,从物走向人,走向人的想象,从对《红楼梦》的解读走向对解读的再解读。就像《红楼梦》曾有的一个书名《石头记》告诉我们的,从最物质、最质实的一块顽石,变成一块散发出灵光的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