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66300000009

第9章 论语(3)

(十九)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23],无喜色;三已之[24],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25],陈文子有马十乘[26],弃而违之[27],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二十)季文子三思而后行[28]。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二十一)子曰:“宁武子[29],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3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二十二)子在陈[3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32],斐然成章[33],不知所以裁之[34]。”

(二十三)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35],怨是用希[36]。”

(二十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37],左丘明耻之[38],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39],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二十六)颜渊、季路侍[40]。子曰:“盍各言尔志[41]?”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42],敝之而无憾[43]。”颜渊曰:“愿无伐善[44],无施劳[45]。”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二十七)子曰:“已矣乎[46]!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47]。”

(二十八)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

[1]公冶长:孔子弟子,姓公冶,名长。[2]雍:

孔子弟子,姓冉,名雍,字仲弓。佞(nǐng):能言善谈。

[3]御:对付。口给:善于言辞,应对不穷。[4]漆雕开:孔子学生,姓漆雕,名开。[5]斯:此,指出仕。信:自信。[6]说:同“悦”。[7]桴(fú):小筏子。[8]材:同“裁”,裁度事理。[9]孟武伯:鲁大夫孟懿子之子。[10]赋:兵赋,古代兵役制度。治赋:治军。[11]求:孔子弟子,姓冉,名求,字子有。[12]千室之邑:春秋时大邑,只有卿大夫才有此采邑。[13]百乘之家:春秋时诸侯车千乘,卿大夫车百乘。[14]宰:大夫采邑之总管。[15]赤:孔子弟子,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也称公西华。[16]申枨(chěng):孔子弟子,姓申,名枨。

[17]欲:嗜欲,意为欲望多。[18]加:凌辱。[19]文章:指诗、书、礼、乐。[20]性:人的本性。天道:自然现象及其运行规律。[21]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文为其谥号。[22]子产:春秋时郑国大夫公孙侨,字子产,执政二十二年,使郑国力大增。[23]令尹子文:春秋时楚国大夫。令尹为官名。子文为名。[24]已:罢免。[25]崔子:春秋时齐国大夫崔杼,于襄公二十五年杀了齐君庄公。[26]陈文子:齐大夫,名须无。[27]违:离开,[28]季文子:鲁大夫季孙行父,文为其谥号。[29]宁武子:卫大夫宁俞,武为其谥号。[30]愚:意为韬晦装愚。[31]陈:周分封的诸侯国。其地在今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32]狂简:进取有大志。[33]斐然成章:文采斐然。[34]裁:裁剪,裁正。[35]伯夷、叔齐:殷封国孤竹君之二子。[36]是用:因此。希:稀少。[37]足:十足,过分。[38]左丘明:鲁人,与《左传》作者恐为二人。[39]匿:隐藏。[40]侍:立侍。[41]盍(hé):何不。[42]共:有断句在“共”之前,两意相近。[43]敝:坏。[44]伐:夸大。[45]施:表白。[46]已矣乎:算了吧。[47]内自讼:自责。

[鉴赏]

本篇与前四篇相比较而言,存在两个鲜明的特色:一是通过评论孔门弟子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臧否,来对“仁”的思想进行阐发。一是通过师生对话以及孔子自评,来抒发孔门的人生志向以及学术旨趣。由于前者有具体的实例,话语就较易捉摸;而后者则由对话者敞开心扉,通过生动的言谈来使人如入其境,领悟他们的智慧。

评论弟子是否贤良,往往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风尚,对某一弟子的言行进行分析,以此来解答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以本篇所列为例:

(一)“以佞为贤”。“佞”指的是能言善谈。在当时并不算是贬义词。例如,春秋时晋厉公自称:“寡人不佞”

(《左传·成公十三年》)。这里的“佞”即“才”。“有口才”与“有才能”是相通的。这在那样一种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是毫不为怪的。孔子十分推崇的弟子冉雍(仲弓)恰好不善言词,于是有人认为他“仁而不佞”,怀疑他是否真的有才能。孔子则认为快口利齿,反而会导致“屡憎于人”。他退一步说“不知其仁,焉用佞?”(第五章)虽然不能断定冉雍是否能够称得上为仁人,但并不是只有有口才的人才算得上人才呀!

(二)“好勇为仁”。好勇也是当时所流行的风尚。“勇”是武士与勇士所必不可缺的一种重要品质,也应该是文士所必备的基本素养之一。所以,孔子以“勇”与“仁”、“智”相提并论。他也肯定了子路的好勇,所以,对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的称赞(见第七章)。但是,孔子并不认为仅仅好“勇”即达到了“仁”德。这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孔子认为好勇固然值得赞许,但还是需要因时因事而有所取裁。

(三)刚者多欲。孔子认为“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他十分重视刚直、刚毅的品德。但是在当时,他难觅具有刚毅品质的人才。孔子说:“吾未见刚者。”有人举出了他的弟子申枨性刚。孔子则说:“枨也欲,焉得刚?”(第十一章)在一个动荡的社会之中,贫富贵贱变迁迅速急剧,一个物欲十分强烈的人,是很难抵制种种诱惑的。就算是生性刚烈,也不一定能养成真正刚毅、刚直的可贵品格。

从孔子对弟子以及历史人物的评价之中,不难看出,孔子对仁德标准的把握十分严格。春秋列国执政大夫之中,有几个口碑比较好的,孔子都未许以仁德。如那个三次当政、三次罢官都不喜不怒的楚国令尹子文,孔子认为他算得上是“忠”已经可以了,哪里能称得上是“仁”呢?(见第十九章)只有春秋时的大政治家子产,孔子对他的评价非常之高,说他共有四项“君子之道”,即“行己也恭”,“事上也敬”,“养民也惠”与“使民也义”(见第十六章)。因此孔子发出赞叹:“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雍也

(二)仲弓问子桑伯子[1],子曰:“可也,简[2]。”仲弓曰:“居敬而行简[3],以临其民[4],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5]?”子曰:“雍之言然。”

(三)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6]。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7],未闻好学者也。”

(四)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8],子曰:“与之釜[9]。”请益,曰:“与之庾[10]。”冉子与之粟五秉[11]。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12]。”

(七)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13],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14]。”

(十)伯牛有疾[15],子问之,自牖执其手[16],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17]!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十一)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18],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十二)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19]。”

(十三)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十四)子游为武城宰[20]。子曰:“女得人焉耳乎[21]?”曰:“有澹台灭明者[22],行不由径[23],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24]。”

(十八)子曰:“质胜文则野[25],文胜质则史[26]。文质彬彬[27],然后君子。)”

(十九)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28]。”

(二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十二)樊迟问知[29],子曰:“务民之义[30],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31],可谓仁矣。”

(二十三)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二十六)宰我问曰[32]:“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

[33],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34],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35]。”

(二十七)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36]!”

(二十八)子见南子[37],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38]:“予所否者[39],天厌之[40]!天厌之!”

(二十九)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三十)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4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42],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

[1]子桑伯子:春秋末隐士,鲁国人。[2]简:不烦琐。[3]居:居心,自处。[4]临:上对下之称,意为治理。[5]无乃:岂不是。大:同“太”。[6]贰过:重犯过失。[7]亡:同“无”。[8]请粟:求送养米。[9]釜(fǔ):古容量,一釜为六斗四升,合今量之半。[10]庾(yǔ):古容量,一庾为二斗四升。[11]秉:古容量,一秉十六斛,一斛十斗。[12]周:救济。[13]三月:言其久。[14]日月:指短时间。而已矣:如此而止。[15]伯牛:孔子学生,姓冉,名耕,字伯牛。[16]牖(yǒu):窗。[17]斯人:指伯牛。斯疾:指所患恶疾。[18]箪(dān):盛饭竹器。[19]女:同“汝”。画:中途停止。

[20]武城:鲁国的城邑。[21]焉耳:于此。通行本“耳”作“尔”。[22]澹台灭明:孔子晚年弟子,姓澹台,名灭明,字子羽。[23]径:小路。[24]偃:子游名。[25]质:质朴,未经文饰的自然状态。文:文采,指经礼仪的修饰。野:粗鄙。[26]史:虚华无实。[27]彬彬:两者相杂,配合适当。[28]罔:指不正直者。[29]樊迟:孔子学生,姓樊名须,字子迟。[30]务民之义:专用力于人道所宜。

[31]先难:先致力于解决难事。[32]宰我:孔子弟子,姓宰,名予,字子我。[33]井有仁焉:井中有人。[34]可逝:使之往救。[35]罔:迷惑,愚弄。[36]畔:同“叛”,背离。[37]南子:卫灵公夫人,名声不佳。[38]矢:发誓。[39]所:假若。否:不是,不对。[40]厌:厌弃。[41]尧、舜:上古二帝王,为孔子所推崇。病:有所不足。[42]能近取譬:就近从己身取例然后推己及人的修养方法。

[鉴赏]

本篇的前半部分紧接上篇,继续评论诸弟子。但是,讨论的重心渐渐移向了对人生价值的探求,并且一直延续到了篇末。

在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学派之中,所树立起来的人格品德典范,最高的就是“圣人”。但是在孔子那里,“圣人”却仅仅是一个虚悬的理想。除了历史上的尧、舜、禹、周文王、周公之外,基本找不到能称为圣人的人。当然孔子自认不是圣人。当子贡问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否能够称为已达到了“仁”的标准了,孔子回答他,这不仅仅是仁,“必也圣乎”(第三十章)。即便是尧、舜,在“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这一方面也有诸多不足。可见这一品德的崇高与伟大。

“仁者”是孔子所倡导的较为具体、在社会中能追求的理想人格。“仁”正是孔子一生身体力行所体现出来的,也是他一直循循教导弟子去实践的最高理想境界。这个境界的标准也相当的高,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能一下子理解。于是孔子在诸多的弟子之中,物色了一个最为满意的弟子——颜回,以他作为实践“仁”的道德精神榜样。归纳起来,颜回的思想品格具有如下特点:

(一)“安贫乐道”。对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曾先后两次叹曰:“贤哉,回也!”由此能够体会出孔子对这位高足的满意之情,几乎达到了赞不绝口的地步。

(二)“好学”不倦。在孔门七十二贤弟子中,自然有许多的好学者。然而,在孔子看来,颜回却是独一无二的。否则,孔子怎会在颜回死后忧伤地说:“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而且,颜回的好学,并非师云亦云,而是十分善于思索的。在《为政》篇中,曾记述过孔子说颜回看起来似乎有些愚笨,然而“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

同类推荐
  • 望雁行

    望雁行

    本书为一部杂文集。汇集了作者近几年来创作的各类散文、杂文、工作论文等数十篇,这些文章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对事业、对亲情友情等的感悟和思索。《望雁行》文字流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有一定的可读性和出版价值。
  • 人生不过如此

    人生不过如此

    我们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应该可以有一种态度,一种不必客气的态度。谁都想好好的活着的,这是人情。怎么样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说了。我们几个人之间有了下列相当的了解,于是说到“吾庐。”一是自爱,我们站在爱人的立场上,有爱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们之间,这不是一个梦。三是前进,惟前进才有生命,要扩展生命,惟有更前进。四是闲话,“勤靡余暇心有常闲”之谓。在此,我们将不为一切所吞没……
  • 中华对联(第六卷)

    中华对联(第六卷)

    本书是一套中国关于对联的作品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普及读物。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

    《云起在他乡》收录了谁持彩练当空舞、心恋、往事并不如烟、假如一个人,在冬夜、五月的繁花、秘密、狗眼、梦中梦、那一朵山花的烂漫、紫色睡莲、散文、秋之况味、龙年踏雪、光阴似弦、随笔四则——四季物语、苍耳、沙漏——时间的旅行等文章。
热门推荐
  • 剑武开天

    剑武开天

    在这个世界,一把王者天兵可以让诸天武者疯狂,一株神药可以创造一位旷世王者,然而……一本至尊武学,却能掀起诸天劫乱,让诸圣陨落!这个世界,是武学的世界,强者们在这里,武乱苍穹。
  • 游戏中的思维世界

    游戏中的思维世界

    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思维包括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过程。我们应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等培养思维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到知识,还要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 至尊候

    至尊候

    上古世界,武者以力显圣,巫师以法称尊。被人称为书呆子的家族废物,落魄之际,相恋三年的女友弃他而去,他发誓,要出人头地。当他晋升为书法大师的那一刻,也是他命运逆转的开始。从此踩天才,打恶少,被美人倒追,一路势不可挡……在风光的背后,却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一尊邪恶的黑巫,更是黑暗中的王者。(绝对的爽文,值得收藏!)
  • 邪帝盛宠:逆天七小姐

    邪帝盛宠:逆天七小姐

    她,25世纪最神秘,最年轻,最绝美的王牌首席特工,同时也是毒医世家的继承人。她,将军府的嫡女,拥有着令所有女人都嫉妒,所有男人都为之倾倒的绝世容貌,倾国倾城,祸国殃民,却是性格懦弱的废材一枚。他,神秘莫测的邪帝,一个宛如神邸般的男子,却独独宠着她,惯着她,将她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片段1:某女咬牙切齿地无奈道:“妖孽,你喜欢我哪里,我改,我改还不行吗?!”“哪里都喜欢!”某妖孽赖皮地抱着某女,蹭啊蹭,笑意满满。某女:“……”片段2:某妖孽衣衫不整,魅惑妖冶的面容可怜兮兮:“娘子。”某女欲哭无泪:说好的不近女色,高冷禁欲呢?!这只妖艳贱货是什么??(绝对是宠文)
  • TFBOYS宠爱

    TFBOYS宠爱

    男主角TFBOYS,人不但长得帅,而且温柔女主角李珍雅和张溪雨,人长得漂亮,有礼貌
  •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

    修药师仪轨布坛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是重庆市居于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底,人选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松溉建镇历史悠久,镇史辉煌,律动的建筑遗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遗址以及独特的码头文化奠定了古镇的历史价值和今天的旅游发展地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介绍了松溉古镇名字的由来、区域、沿革、经济、人口以及其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况,从山水格局、空间布局、街巷肌理及环境景观等方面来解析古镇形态,在建筑特色.
  • 都市之鬼愿师

    都市之鬼愿师

    他,因为意外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名鬼愿师,开始了新的人生旅途。这个圈子里,他只在小说里听说过,没想到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圈子里的人。但是,世上有那么多意外吗?他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阴谋?
  • 梵语千字文之二

    梵语千字文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画骨令

    画骨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