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47000000017

第17章 《春秋》决狱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中,大搞人才战略,兴办太学。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将儒学经义运用于法制建设中,从而在司法领域推出了一种新的审判方式——『《春秋》决狱』。

上一讲讲到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政治建设和文化教育中,大搞人才战略,兴办太学。除此之外,汉武帝还将儒学经义运用于法制建设中,从而在司法领域推出了一种新的审判方式——“《春秋》决狱”。

汉初的法律制度,主要沿用的是秦朝的法制,学术界有“汉承秦制”的说法。由于当时的立法技术不高,制定的法律数量虽多,但质量却较为粗糙,很多规定不近情理、不通人情,如果机械地不加变通地执行,会出现背离情理的判决。汉武帝还在当太子时,就接触到这样的案子。

汉武帝十四岁那年,廷尉给当时的汉景帝上报一宗案子,请他审批。这是一桩凶杀案,凶手名叫防年,因继母陈氏杀死了防年的生父,防年就杀死了继母陈氏。廷尉的意见是:“依律,杀母,大逆论。”按照汉朝法律,杀死母亲的,应该定大逆罪。景帝对此案究竟如何处理也拿不准,就叫在一旁的太子刘彻谈一谈他的看法。

刘彻侃侃而谈,说“夫继母如母”,继母之所以叫继母,就是要表明他和亲生母亲不同。只是因为父亲爱她,所以叫继母。此案中的继母不讲情义,亲手杀了父亲。其下手之时,儿子已和她恩断义绝,她也不再是儿子的继母了。防年的行为,应该和一般的杀人行为等同,不能以杀母的行为定大逆罪。

景帝觉得刘彻说得对,只按照一般的杀人行为处防年以弃市之刑。在场参加讨论的大臣无不称赞刘彻见识不凡。(《汉武故事》)

刘彻能说出这一番道理来,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当时法律和情理之间的冲突。依照汉律,只要是杀母行为,不问原因、不管动机,通通定为大逆罪;大逆罪的罪犯当处腰斩之刑。腰斩是用斧头将犯人拦腰斩断,斩断之后,犯人的上半部分还有知觉,非常痛苦。防年杀人事出有因,在情理上是值得同情的;如果机械地按照法律规定判防年大逆罪,处腰斩刑,势必和老百姓的情理发生冲突,法律制度就很难得到民众的信服。所以刘彻依照常情、常识对其进行了变通,将防年的行为定性为一般的杀人行为,而一般的杀人行为只是处弃市之刑。弃市就是砍头,没有腰斩那么痛苦。

刘彻继位为皇帝后,自然想改变法制中的这些理法冲突问题,但一直没有特别好的办法。有一次,廷尉张汤给他报上来一个案子,无意间带来了改良法制的契机。

那么张汤是何许人也?他上报的案件,又怎样成了改良法制的契机呢?

先来介绍一下张汤。

张汤是汉代著名的酷吏,打小就是个法学奇才。

张汤他爹是长安县丞,帮助县令审理狱讼官司的副手,恐怕相当于副县长。从小耳闻目染,张汤对司法程序很熟悉。一天,他爹外出办事,叫他一个人看家,结果家里的肉被老鼠给偷走了。老爹回来就一通臭骂:“没用的东西,叫你看块肉都看不住!”还揍了他一顿。张汤心想自己给老鼠背了黑锅,也太冤了,一气之下挖开老鼠洞,捉住老鼠,找到没被吃完的肉。

然后他开始煞有介事地对老鼠提起公诉;再进行刑讯逼供,同时做法庭记录;再依法审理,最后还写成了判决书对老鼠宣判,处以“磔”刑。磔是汉代一种酷刑,用小刀将罪犯一一肢解。张汤自然也用这种方法对老鼠予以立即执行。他父亲偷看到全过程,大吃一惊,这完全是个经验丰富的老狱吏的手法呀!他怎么不学自通呢?我儿真是个天才儿童呀!就让他到县衙去做实习书记员,专门抄写和记录狱讼材料。父亲死后,张汤就在县衙里当了一名小吏。

在此期间,他遇到了命中的贵人。此人名叫田胜,法律身份是长安监狱中的罪犯;血缘身份则是当时汉景帝的小舅子,王娡夫人同母异父的弟弟。别的狱吏不待见他,张汤却觉得他必有翻身之时,对他特别好。公元前141年刘彻即位当了皇帝,母亲王娡就成了皇太后,咸鱼终于翻身了,田胜作为汉武帝的小舅,被封为周阳侯。田侯爷对张汤这位旧日恩人涌泉相报,给他介绍了很多达官贵人认识,还把他推荐给自己的哥哥武安侯田蚡,此时田蚡是朝廷丞相。朝中有人好做官,从此张汤在仕途上一路顺风,到元朔三年(前126年),当上了廷尉。廷尉是朝廷九卿之一,最高审判机关的长官,相当于今天最高法院的院长。

一天,张汤碰到了一桩十分棘手的案子。正是这个案件,成了汉武帝运用儒家经义改良法制的契机。

这桩案件,史书上没有记载具体细节,估计就是情理与法律相冲突的这类案件:按照法律规定判,就会和情理相背离;依照情理进行变通,又会违法,所以才把张汤搞得头大。换了一般案件,张汤这个司法老手还不轻易就搞定了呀!他左思右想,都想不出好办法,只好依律令提出处理意见,写了一个结案报告。上报之后,汉武帝一看,怎能做出这样离情悖理的判决呢?很不满意,给打了回去。张汤回头经过重新讨论后,再写成新的结案报告上报,武帝看了,又给打了回去。

张汤一想:事不过三,要是第三次还被皇上驳回,俺这廷尉恐怕就当不成了。张汤叫大家想办法,但所有的老狱吏都摇头,那就是和尚的脑袋——没法(发)。正在无计可施之时,一位儒生帮他解决了难题。那么这位儒生又是谁呢?

欧阳生

字和伯,西汉千乘郡(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幼习经学,以伏生为师学习《尚书》,后将《尚书》二十九篇分解为三十一篇,著有《欧阳章句》《欧阳说义》,是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说的开创者。

此人名叫兒宽,千乘(今山东高青县东北)人。师从欧阳生,学习儒家经典《尚书》。元朔五年(前124年)公孙弘办太学,兒宽被当地政府推荐为太学生,成为儒学大师孔安国的博士弟子,也是中国最早的太学生之一。由于家里太穷,兒宽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经常帮其他博士弟子煮饭烧菜,或者帮别人当佣工耕田,为了不耽误学习,他只好“带经而锄”,带着儒经去锄地,别人休息时他就读书,非常用功。一年后,到元朔六年(前123年)十月,第一批太学毕业生纷纷走向工作岗位。兒宽因为考试成绩好,被分配到廷尉府来当“文学卒史”,即主管文书抄写送达的小吏。

张汤长期从事司法工作,喜欢“法律之吏”(《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廷尉衙门里用的都是这种法家学派的人才。兒宽作为儒生来到这群人中间,很孤立,受排挤。张汤认为他不懂府中事务,也不安排他管理某一官署,连办公室恐怕都没给他分,最后把他派到北地(在今甘肃庆阳西北)去管理畜牧工作,长期和畜牲打交道。

正在张汤和那帮老狱吏因结案报告而焦头烂额时,刚巧兒宽从北地回来呈报管理畜牧的文簿。大家以前瞧不上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问他该怎么办。兒宽就用儒学理论来分析了案件,提出新的处理意见。大家觉得眼前一亮,说得对呀!干脆叫他起草奏章。奏章写成后,张汤认为写得好,就上报给了汉武帝。汉武帝看后大为满意,第二天就召见了张汤,问他道:“你昨天报来的奏折,可不是一般俗吏所写呀!他是谁呀?”张汤说是兒宽。汉武帝说:“这个人我已经听说很久了。”把兒宽大大称赞了一番,对张汤的工作也大肆表扬了一番。

张汤回来,立马提升兒宽做奏谳掾(掌奏报与定案文书的属吏),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汤由是乡学”,从此张汤向往儒学,常常仰仗兒宽用儒学经义来处理疑难案件,每次都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汉武帝知道这一情况后,觉得用儒家经义来变通疑难案件,确实是解决理法冲突的好办法,对张汤的做法大加肯定,还指派他去向儒学造诣更高的董仲舒请教。“仲舒在家,朝廷如有大议,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其对皆有明法。”(《汉书·董仲舒传》)

此时董仲舒赋闲在家,朝廷遇到重大疑难案件要讨论商议,汉武帝就派使者或张汤去向董仲舒请教,每一次董仲舒都能把法律与情理的关系说得明明白白。

说到这儿,还得对董仲舒的情况做个交代。

前面讲到董仲舒被公孙弘排挤到了胶西国去当国相,胶西王刘端又是个杀官成瘾的变态狂。董仲舒来到胶西国本来是很危险的,没想到这位变态的刘端,听说董仲舒是个大儒,居然对他恭敬有加,根本没有要害他的意思。看来再古怪的人,也懂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啰!

董仲舒在胶西干了几年,害怕时间长了会出事,就以生病为由,辞职回家了。他潜心做学问写文章,从来不过问生产劳动和家务事,估计油瓶子倒了都不会扶一下,过着“读而不耕”的恬淡生活。

现在,朝廷使者和廷尉张汤经常代表皇帝来向他请教如何用儒学来办案,他心里十分兴奋。心想:这儒学渗透到了司法领域,独尊儒术的局面将更加稳定。对张汤的问题有问必答,“动以经对,言之详矣”

(《后汉书·应劭传》),动不动就会引用儒家经义来对答,而且讲得特别详细。

由于董仲舒经常运用儒家经义帮朝廷分析处理疑难案件,时间一长,他就专门写了本名叫《〈春秋〉决狱》的书,书中汇集了232个案例,用来指导司法人员在实践中办案。

那么,什么叫“《春秋》决狱”呢?用这种方法来办案,在实践中该怎么搞呢?

简单地说,“《春秋》决狱”就是用儒家经典《春秋》来指导办案。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首先,《春秋》决狱是用来审理疑难案件的。

只有碰到疑难的案件,单纯用法律条文处理,很可能会违背常情常理,才用《春秋》决狱。简单的案件,用法律能够轻松解决的案子不采用“《春秋》决狱”,因为《春秋》毕竟是一本历史书,而不是法律。

例如私为人妻案。

甲的丈夫乙乘船遇到风浪,船翻被淹死,无法下葬。后来,甲的母亲丙就把甲嫁出去了。有关部门认为:按当时法律规定,丈夫死后,要等到尸体下葬了,做妻子的才能再嫁,如果丈夫还未下葬就再嫁的,要以“私为人妻”论处弃市之刑。

本案事实是:甲的丈夫死于海难,葬身******,显然无法收尸安葬。所以强求甲安葬丈夫后再嫁,简直与强迫男人生小孩一样,那是办不到的。

如果生搬法律条文判甲以私为人妻罪,处弃市之刑,显然是背离人情常理的。不追究甲的私为人妻罪,又不符合法律规定。怎么办呢?有关官员只好去请教董仲舒。董仲舒就拿《春秋》来变通,说:依照《春秋》之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可以改嫁,这是第一。第二,“妇人无****之道”,以“听从为顺”,女的自己不能做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即“三从”。现在是长辈把她嫁了,怎么算是“私为人妻”呢。因此,甲和丙都不构成犯罪,“不当坐”。

(《太平御览》)

这就是《春秋》决狱的大前提,就是用来处理不好处理的案件;好处理的就不用《春秋》决狱了。

其次,《春秋》决狱在审理时要做到“本其事,原其志”“《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春秋繁露》)

“本其事”。就是要把事情搞清楚,相当于今天法律上说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原其志”就是看行为人有没有犯罪故意和过失,这是刑法中犯罪构成理论的说法,不好懂,通俗点说就是看一个人的主观心态,是不是想干坏事。“志”就是指主观心态。

我们再看甲误殴父致死案。

甲的父亲乙与丙争言相斗。丙用佩刀刺杀乙,甲即以杖击丙,误伤乙致死,甲当何论?有的认为该定“殴父”,处枭首之刑。董仲舒认为,父子至亲,儿子看见父亲处于危险中,哪有不救的道理?甲虽然误伤了父亲,并不是要害他。《春秋》之义,许止的父亲病了,许止给他吃药,结果父亲吃了药就挂掉了,“君子原心,赦而不诛”,许止的心是好的,为父亲治病,所以不予治罪。这就是“许止进药”的典故。本案中甲打伤乙的行为,不是法律中的殴父,“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太平御览》)

由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到,《春秋》决狱,就是在碰到疑难案件时,机械地用法律来判案会出问题,才运用儒家经典《春秋》来进行变通,既要讲法律效果,又要兼顾社会效果。

有了董仲舒的《〈春秋〉决狱》这本书作参考,处理疑难案件就方便了,张汤在廷尉衙门里大力推行这一审判方法。其实张汤早已经意识到了儒学的重要性。当时在朝廷混得最牛的就是公孙弘,公孙弘的学术底子是“文法吏事”,和张汤差不多,但人家现在混得很风光,先做御史大夫,后当丞相,主要就是因为他会“缘饰以儒术”,以儒学作为自己的门面。张汤很聪明,也能摸透汉武帝的心意,他想效法公孙弘,可自己没学过儒术,如何才能在判案决狱上做到“缘饰以儒术”就成了难题。如今通过兒宽、董仲舒等人,他终于明白了,原来儒学可以这样用于司法审判。于是一向以法家学说为能事的张汤从此热衷于儒学,并选拔一大批儒生为助手帮他办案,其中还有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张汤用这种方法来审案,在司法上做到了“缘饰以儒术”,所以越来越为汉武帝所赏识,元狩二年(前121年)公孙弘死后,他升官为御史大夫,跻身“三公”之列。

上行下效,廷尉作为最高审判官,他这样做,地方的郡县衙门自然也跟着学,《春秋》决狱迅速在全国的司法领域流传开来,成为一种新型的审判方式。

综合起来看,“《春秋》决狱”的审判方式,正是汉武帝将儒家思想运用于法制建设的必然结果。其目的就是要用儒家经义来改良法制,防止机械执法,减少法律和情理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推进司法进步,在中国历史上流行七八百年,直到唐朝才退出历史舞台。

讲到这儿,我们有必要对汉武帝推行儒学治国的方略进行小小的总结。自他二十三岁(前134年)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大约到他五十岁(前107年)以前,二十多年间,他大搞人才战略、举办太学、推行《春秋》决狱,儒家思想已从政治建设、文化教育、司法审判等各方面深入到社会生活之中,儒术独尊,人才荟萃,一个辉煌的“文治”时代已喷薄而出。

那么,在如此良好的社会背景下,汉武帝又是如何运用儒家的主张,来应对自汉初以来积淀而成的诸侯坐大、豪强横行、匈奴犯边这种种危机呢?又怎样缔造出辉煌的“武功”呢?

同类推荐
  • 华夏风云五千年

    华夏风云五千年

    历史很复杂我来把它简化历史很乱我来把它梳理历史很枯燥我来让它有趣起来
  • 女王万岁万岁

    女王万岁万岁

    跨越千年的相遇到底是巧合还是命中注定?风华绝代的太平公主,风流婉约的上官婉儿,娇艳如花的安乐公主。。。做不完的大唐梦,说不完的大唐情且看现代青年的一段大唐行记
  •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帝国的分裂:1618-1648三十年战争史

    本书描写了1618年至1648年欧洲历史上的首次大规模国际战争,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来。旷日持久的惨烈战争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巨大灾难,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通过这本书,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这场大战,更能从中领略到席勒独特的文学魅力。
  • 掌控盛世

    掌控盛世

    这是一本讲述清穿男的故事,主人公曹磊从现代意外的穿越到了清朝,并以假太监的身份掌控着整个康熙王朝,最后建立属于自己盛世帝国。除满贼鳌拜,平汉奸三藩,收宝岛台湾,抗外侵沙俄,杀噶尔丹,定西藏。且看五品太监总管曹公公在天下豪杰协助下如何建11,治河运,斩贪官,破奇案。。。。最后龙袍加身。康熙:“小磊子,你为何夺我江山,抢我女人。”曹磊:“夺你江山,因为我是汉人,江山本姓汉,抢你女人,因为我是男人,我爱她们”
热门推荐
  • 原来,这就是大学

    原来,这就是大学

    是谁说上大学就很轻松的?刚开学几个月,大一新生只想说,好想回高三休息一下。QAQ这篇文不分先后顺序,想写什么就写什么,随心随意,纯属分享大学日常~
  • 丧尸女友

    丧尸女友

    黄小宵被女友杨小双甩了。甩以后的黄小宵可耻的宿醉了,也可耻的像以往一样迟到了,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此时的城市里,居然已经开始大量扩散丧尸病毒。满街游荡的丧尸随时会夺去无辜者的生命把他们变成下一个传染者。黄小宵拼命地跑回家,却忽然想起,杨小双住的地方,正是丧尸已经占领的区域……
  • 超级电力强国

    超级电力强国

    一度电,可以让节能灯发光100小时,笔记本电脑开机10小时,采煤27千克,生产15瓶啤酒,创造10元的GDP。那么,60000亿度呢?这是一个电工重生的故事,有关电的故事。
  • 故里梦她

    故里梦她

    为了一个女人,他努力奋斗了三年,终于成长起来了。当他以为可以骄傲的站在她面前的时候,才发现现实总是充满了戏剧性。故事该怎么演,现实又该怎么办。
  • 非正常文明发展物语

    非正常文明发展物语

    正常版:刻在康德墓碑上的是这样一句话: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那么,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触摸到头顶的星空?胡说八道版:妹子(雾)刘涵在异世界顶着死亡的压力(大雾)开水晶宫的故事(雾霾)
  • 混世魔王战场转移

    混世魔王战场转移

    她,21世纪混世魔王。一朝穿越,成为月音有名接生婆!他,月音庙堂佼佼者,林家堡备用当家人,众多女人的梦中情人。第一次相见,他正调戏良家妇女。她为救她们脱离苦海,扬言:“此人断袖,良家妇女,勿进。”并送他昵称“小受”第二次见面,他抢走她手中的内裤……至此后,.正式上演猫和老鼠的故事。至于谁是猫,谁是老鼠“嘘……”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 王爷你够了

    王爷你够了

    他南宫琰乃南慠国一代战神,她夏喻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两人第一次见面,一头大波浪卷发八公分高跟鞋,黑色超短低胸装管家:“姑娘这身实有不妥还请姑娘移步厢房换身衣服吧”换完衣服出来的夏喻再次亮瞎了大家的眼,九分裤,运动鞋加T恤他让自己再大雨里跪了一夜,只是因为自己和他那个以嫁为人妇青梅竹马拌了两句嘴,当自己浑身是血的躺在冰凉的地上时,他却和别的女人在房间里寻欢作乐她心已死要离开的的时候他南宫琰却还是的说“不可以,我可以负尽天下人,却唯独不能负你”听到这的时候只是感到可笑“心却平静的如一潭再也反不起波浪的水而她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为了他南宫琰可以付出生命的女子了”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 最后一次说再见

    最后一次说再见

    他,温和,博学,花了千年时光,只为等她再度回头;她,可爱,善良,数次轮回仍只爱他一人。但无法摆脱的命运,无法挣脱的枷锁,这一切都已无法挽回了.........
  • 遇见你我终将于你

    遇见你我终将于你

    他对我来说也是一件衣服但不同于其他衣服的是它是一件礼服却是一件沾满了红酒的礼服再也无法穿
  • 创业怪招

    创业怪招

    本书主要内容有:买个好主意、后发制人、名人效应与流动广告、文化佐餐、边界贸易、自动降价法、贷款炒股、科学武装经营、准确定位市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