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69600000021

第21章 有清一代官场如市场

官可以用钱去买,官可以标价出售,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简直无奇不有。

《红楼梦》第13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中,写贾珍在儿媳妇秦可卿出殡前,为了灵幡经榜上写时好看些,使丧礼风光些、体面些,与贾府这高门贵族相称些,趁着大太监戴权前来吊孝,向其说要给儿子贾蓉“捐个前程”的话。戴权见有银可得,随口卖了人情。贾珍于是送了1200两银子到戴权家去,为贾蓉捐了个“防护内廷紫禁道御前侍卫龙禁尉”。“龙禁尉”一衔,顾名思义,即皇帝的近身保镖,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贾珍虽然花钱买来的仅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职,但却有了面子,自认为还是值得的。

一部《红楼梦》,有不少地方写到“捐官”,如贾琏身上的“同知”、赖尚荣的“知县”等,也是捐来的官。荣国府的文字辈老大贾赦说:“咱们这样人家,原不必寒窗萤火,只要读些书,比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儿的。”这话告诉我们,那时除了读书应举之外,还另有做官的门路在。

“捐个前程”,就是捐官,又称捐纳、捐班,指向朝廷缴纳钱粮买官做。买官,先得有人卖官。这个不合法制的产物,自秦代始,《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时,有一年国家赋税收不起来,皇帝下诏全国,“百姓内(纳)粟千石,拜爵一级”。这大概是中国古代最早明确的卖官制度性规定。以后历代沿袭,到了清代,捐官成了政府公开推行的一种制度。按清政府的有关规定,一般人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到官职。出钱少则买小官,买虚衔;出钱多则买大官,买实衔。既然是一种制度,中央卖,地方也可以卖;皇帝卖,太监也可以卖,戴权答应贾珍为儿子贾蓉买个官的请求,就是“代权”卖。清初康熙时还仅限于文官,至雍正时捐纳武职也推行开来,乾隆时已可以递捐参将、游击、都司、守备等。由于捐官之制泛滥,用钱买官,成为当时重要的晋身之阶;而卖官鬻爵,也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康熙时,有一年光卖知县,就收入白银200万两白银;乾隆时,每年卖官收入300万两白银;嘉庆时则达到400万两白银。而贪官污吏也乘卖官之机钱权交易,中饱私囊。

清朝实行捐官制度后,大量谋官者用钱买到了官,但买到的仅仅是一个职衔,并不是实职。要想得到实职,必须等有官位空缺出来才能递补上。这就是说,得先买个衔,排队等着。这种时时巴望着补缺的官叫做候补官。《红楼梦》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就是写贾雨村被参革职后通过贾政谋得复职后补金陵应天府之缺的事。由于买官的人多,候补的官也多,“补缺”者有如今天的医院挂号看病,有关系者先上。时人讥讽“过江官员多于鲫”,就是说这种官实在太多了。《官场现形记》中说:“通天下十八省,大大小小候补官员总有好几万人。”

有清一代,官场如市场,又如一个大贿赂场,官职的买卖和索贿受贿缠在一起,或公开交易,明码标价,露骨地进行;或偷偷摸摸,装扮儒雅,暗地成交。捐官靠的是钱,钱能通神,靠钱铺路,大量有钱而不学无术的财主少爷、纨绔子弟、酒囊饭袋都可以捐个官,过过官瘾。

不过,像贾珍这种图虚名买官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破财买官还是为了发财。谁也不愿意做赔本的买卖,清代“捐官”者认为,买官投入的资本能够创造出远远超过资本本身的价值,买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发财。因为他们知道,“遍天底下买卖,只有做官的利钱最好”,“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旦得到官,以权捞钱,在为官任上不但可以将这个钱“补”回来,而且还可以以本求利,积财致富,靠手中的官职捞回白花花的银子。由此,清代衙门逐利风之盛,超过以往任何朝代,“千里为官只为财”,不是清代衙门中人的个体行为,而成了一种整体取向。

进入20世纪,买官鬻爵现象依然存在。1902年,秋瑾的丈夫王庭钧买了个户部主事的小官,秋瑾也得以夫唱妇随来到北京。这看起来似乎极不合理,但不合理的未必不合法,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有个信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都是君主的私有财产,更何况大大小小的官职!既然官职可以授予,为什么不可以作为商品出卖?

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末世”,中国几千年封建制度到了清朝就到了尽头。清朝的灭亡原因多多,有人说是封建制度的没落,有人说是闭关锁国拒绝进步的结果,但政治上的腐败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对老百姓而言,最大的腐败是司法腐败;对社会而言,最大的腐败是吏治腐败。这两种腐败,在《红楼梦》中都有反映。

世事就是这样荒唐,在新中国成立已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跑官、买官、卖官现象不但没有绝迹,而且在一些地方还愈演愈烈,所谓“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山西省翼城县原县委书记武保安在主政的短短八个月期间,玩弄权术,大肆卖官索贿,29次非法收受贿赂88.8万元,案发后被检察机关扣押冻结的财产共计人民币781万元、美金89591元;陕西省商州区原区委书记张改萍利用职务之便先后卖出27顶“乌纱帽”,被百姓称为“卖官书记”;黑龙江省绥化市原市委书记马德因卖官收取17人贿赂603万余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全部个人财产,被媒体称为“新中国最大的卖官者”。

官职能成为一种商品,官场也就成了一个市场,则买官就是一种投资,投资是要求回报的,更何况金钱与权力之间有所谓的“法理之淫”:金钱可以使一些人获得权势,权势又可以使一些人获得更多的金钱。买官卖官,是以钱买权攫钱的赤裸裸的权力与利益的交换关系。作为卖官者,这种非法交易使其直接得到钱财利益;作为买官者,虽然钱用掉了,但所买到的职位,即手中的权力,能使其今后赚到更多的钱,创造更大的利润。上述黑龙江绥化市原市长马德在向原省委副书记韩桂芝支付了80万元买官投资升任市委书记后,逐年受贿,回收的“投资”回报共603万元。从价值上说,“官帽”市场成为一种特有的“高成长”、“高回报”的买卖。

近年来,买官卖官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一是有些买官者已不局限于向直接领导人行贿,而是向上一级、乃至上几级的领导行贿,由他们出面施加影响,从而买到官职,被称为“越级买卖”。二是有些买官者披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幌子,运用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的“手段”,开辟自己的运作空间,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合法”任用,更具欺骗性、隐蔽性,被称为“合法买卖”。三是有些地方的任命制官位,缺哪些官,要多少钱,需送给谁,成为公开的“秘密”。有些地方的选举制官位,明目张胆地向投票人打招呼、拉票贿选,被称为“公开买卖”。四是有些地方一次三个五个地卖,甚至成批地卖。过去是有了空位才卖,现在是创造空位卖。每逢换届,大量调整干部顺理成章,职位空缺多,操作空间大,求官者多,往往可见到“批发买卖”。

由于买官卖官,各种各样的怪事常常出现。有真才实学者原地不动,无才无德者青云直上;真干实干者坎坎坷坷,奉承拍马者春风得意;生性耿直敢于指责时弊者被冷冻在一边,喜欢虚吹“政绩”报喜不报忧者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有昨天还在会上大讲廉政建设,而今天就被“双规”的。真如《红楼梦》所说“你方唱罢我登场”,“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说句实话,现实生活中那些买官卖官的人所玩的“把戏”,恐怕连戴权、贾珍之流也自叹弗如呢!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卖“龙禁尉”给贾珍的那个太监头儿戴权未见受到什么处理,而我们上面例子中的卖官者却都被绳之以法,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治国必先治官,治官务必从严。明初,朱元璋吸取元代末期官僚腐败,法制无存,导致灭亡的教训,肃正纲纪,亲自主持制订《大明律》,以“重典治吏”,“罪之不恕”,严惩贪官污吏、严惩朋党为奸、严惩官吏失职。这种严法治贪,对贪污腐败的官员施以重刑的做法,很值得今天学习和借鉴。

有识之士深刻指出,只要买官卖官现象还存在一天,就说明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有关规定还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执行,用人不正之风依然存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制度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毛泽东同志对吏治的腐败是深恶痛绝的。新中国成立不久,他在一次谈话中就指出:“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这一段话振聋发聩,深刻阐明了治理国家的首务是要把官吏管理好,使官场风气得到匡正,使官员能够起到表率作用,老百姓就会不令而行,国家就会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道理。否则,任凭官员滥用权力,颐指气使,营私舞弊,贪污腐败,其结果只能造成民怨国衰,“四维不张”,“人亡政息”。当我们重温这一段话的时候,会深切感受到:一个国家,吏治的清明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存亡的大事。吏治腐败,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足以导致天下大乱和社稷的倾覆;吏治清明,才能民富国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同类推荐
  • 长生殿故事:英文

    长生殿故事:英文

    ThePalaceofEternalYouthisoneofthemostimportantclassicrepertorypiecesofKnnOpera.ItisaboutthetragicloveslotyofTahngEmperorLiLongjiandhisimperialconcubineYangYuhuanoneofthemostinspiringbeautiesinChinesehistory.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茨威格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时光印痕

    时光印痕

    盖闻文章之道虽千变万化,但究其蹊径,唯天趣与学力二端耳。以学力胜者,冶铸百家,下笔高古,然非老成宿儒不办;以天趣胜者,则自出机杼,情见乎辞,虽不能核综群籍,其自然之妙,亦别有心会,令人于霁月光风中,有蓦见惊鸿之慨。
  • 青春无悔

    青春无悔

    对于爱情,人人尝到的滋味不尽相同,然而讲出来,欢喜是众人皆同,无外乎皆在欢喜;悲伤却是泪落如雨,却又哽咽难言。这其中的喜怒哀乐一时也说不清,本书便把它们集结成册,那悲欢离合的结局早已端端正正摆在末尾,让人一眼看尽,而其中的爱情,无论喜剧收场,悲剧伤情,总会有那么一些,能与你有一丝丝共鸣……
  • 侠骨柔情

    侠骨柔情

    人各不同,这也许是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事情。相貌、习惯、气质等种种不同,还不过是表面,人心之不同,才是根本。金庸小说中的《天龙八部》,就是写入心不同的名著。王语嫣人美情美,是天人中之女子。萧峰豪迈磊落,如同神龙。貌美而善妒之秦红棉当然是阿修罗……种种人的不同在其不同的心,而种种人的命运也无非是他们自己的心做造作的后果。“既种业因,必有业果”,叶二娘哭求无用,虚竹刚刚知道谁是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就受罚并自杀,这一切的事情的前因,实际上不仅仅是早埋伏于山洞偷情时刻,而是早埋伏于那和尚和少女的心中了。
热门推荐
  • 凤临异世之天顾红颜

    凤临异世之天顾红颜

    (亲爱的宝宝们,谢谢你们的支持!但这本小说已经无法再继续,对此我深表遗憾,到现在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人很喜欢它。不过子柒已经开了新书,欢迎大家支持哟!。。。)本该逃过义兄围杀的墨倾月,却由于计算失误牺牲在了自己设计的炸弹中。奈何天顾红颜,她重生在了同名同姓东安大陆墨家小天才墨倾月的身上,爹爹疼爱,祖父看重,没有惹人厌的庶母庶子。本应美美哒生活却因为娘亲的失踪而被打破。为求真相,进学院,学炼丹,学炼器,养神兽一步一步朝着真相逼近....谁知却遇到冷酷霸道又无赖的某人,某人轻抚着墨倾月如墨般的发丝,邪魅的声音悠悠传入她的耳中:‘一切有我,安心..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乡野高手横扫都市

    乡野高手横扫都市

    从未进过城市的他,未曾想,初次进城,就卷入到各大世家的争斗中。他想回农村过小日子,可有人不让他回,既然你们让我过的不愉快,那你们也别过的舒坦了。且看林立如何从一个山村小子成长为都市各大世家惧怕的存在。
  • 鼎尊

    鼎尊

    修仙,有时候是一种寂寞;杀戮,有时候是一种无奈!当天再也遮不住我的眼,我要洪荒逆转唯我独尊!
  • 天才宝贝霸情爹

    天才宝贝霸情爹

    一次意外的错诊,一时心动的一夜情,她,李梦儿,职业杀手,搞出“人命”了!他,银河集团的总裁,识不出天天见面的丑小鸭,却对她念念不忘。她对他的多情失望离去,却因为一个小机灵鬼儿,又重新搭上他!啊!爹地!接招!
  • 我愿倾尽一生找你

    我愿倾尽一生找你

    两个人在一起,会面对着家世,地位,财富,思想等诸多问题的困扰,而男主利桥陌,女主艾歌在各个方面都配,绝配,都以为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对,然而,世事难料,一次巨变,让他们彼此分别这一世不会再相见,本应该悲剧收场,但是几年后,李雯一的出现打破了看似平静的昆市那一汪湖水。
  • 神兵诀

    神兵诀

    一个性格开朗的孤儿——龙昊,从小在一位老头的调教下修炼绝世功法《神兵诀》,当从他修炼《神兵诀》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注定只有“杀戮”二字。因为修炼之中必须要集齐二把神兵一刀一剑,从此他踏上了寻兵之路与世间的高人展开了一场夺兵之战……杀戮并不是他所愿意的,但世事却又由的他不用杀戮解决……当他飞升天界时又将会掀...
  • 天驭苍穹

    天驭苍穹

    重生异界,弱肉强食之地。选择妥协,将永远被控制。选择造反,他将尸骨无存。别人的穿越,为何可以这么屌,而他刘禹就得忍气吞声。为毛别人穿越一身武功,家族偌大,而他刘禹就是个苦逼。这一切难道都是骗人的不成???………………
  • 致命身份

    致命身份

    主角迈斯陷入了一个双重身份的谜团中,那些莫名邮件,那些破碎的记忆,还有一位位身边的人似乎都隐藏着一个不可告人的惊天秘密。被谜团困扰的迈斯试图拨开这层层迷雾,却不料惹上了杀身之祸。那些似曾相识的陌生人为了他惨死在家中,那些昔日的亲朋好友如今反目成仇。随着一位叫贝娜的女人出现,似乎一切谜团都明朗起来。迈斯跟着那些莫名邮件给下来的线索,在贝娜的陪同下向事情是真相一步步走去……
  •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十不二门指要钞详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