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2-23页。
[8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8页。
[86]〔德〕C.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13页。
[87]〔英〕齐格蒙·鲍曼:《对秩序的追求》,《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第40页。
[88]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页。
[89]陆贵山:《文学与先进文化》,《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10页。
[90]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96页。
[91]〔法〕费尔南·布罗代尔:《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见顾良等编《资本主义论丛》,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2页。
[92]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1页。
[93]黄克剑:《东方文化——两难中的抉择》,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页。
[94]鲁迅:《摩罗诗力说》,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5页。
[95]鲁迅:《文化偏至论》,见《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6页。
[96]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见《胡适文集》,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15页。
[97]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页。
[98]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8页。
[9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0-321页。
[100]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50-751页。
[101]参见薛培松:《四个现代化战略决策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4期,第31-35页;徐高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形成与完善》,《党史文汇》,1998年,第9期,第21-23页。
[102]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103]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文汇报》,2008年1月13日。
[10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12月19日。
[105]费孝通、张岱年、季羡林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7页。
[106]参见〔美〕迪思·C.蒂普斯:《现代化理论与比较研究的批判》,谢立中等编《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17-230页。
[107]参见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2-25页。
[108]〔法〕法朗索瓦·于连:《迂回与进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页。
[109]〔法〕法朗索瓦·于连:《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前言”。
[110]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26页。
[111]单世联:《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开放时代》,2004年,第1期,第34、47页。
[112]程文超:《“两个西方”与本土文学参照系》,《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第14页。
[113]〔美〕弗·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1页。
[114]〔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88页。
[115]王富仁:《时间·空间·人》,《鲁迅研究月刊》,2000年,第1期,第8页。
[116]王一川:《审美现代性的革命颜面》,《浙江学刊》,2004年,第3期,第25页。
[117]陈嘉明:《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解释框架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3页。
[118]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6页。
[119]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文汇报》,2008年1月13日。
[120]〔英〕特里·伊格尔顿:《文化之战》,见王宁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121]蔡江珍:《中西之辨:中国的现代性视界》,《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152页。
[122]〔美〕哈罗德·布鲁姆:《影响的焦虑》,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30页。
[123]蔡江珍:《中西之辨:中国的现代性视界》,《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152、157页。
[124]陈德述、张岱年、季羡林、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9页。
[125]陆扬:《杰姆逊沪上演讲论争再起:是西方霸权还是‘现代’迷思》,《社会科学报》,2002年11月7日。
[126]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127]金耀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第23、26页。
[128]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第22页。
[129]参见费孝通:《费孝通文化随笔》,群言出版社,2000年版,第242-243页。
[130]方李莉:《费孝通晚年思想录》,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9-10页。
[13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16页。
[132]徐贵权:《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价值理性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2期,第97页。
[133]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134]季羡林、张岱年、费孝通等:《21世纪中华文化专家谈》,《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1年,第5期,第16、17页。
[135]参见杨春时、宋剑华:《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学术月刊》,1996年,第12期,第85-87页。
[136]〔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137]姚新勇:《现代性言说在中国》,《文艺争鸣》,2000年,第4期,第5-6页。
[138]〔英〕齐格蒙·鲍曼:《现代性与矛盾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10页。
[139]李培林:《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经验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26页。
[140]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141]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六次全代会、中国作协第五次全代会上的讲话》,《文艺报》,1996年12月17日。
[142]参见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见《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6页。
[143]参见林宝全:《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点思考》,《河池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第9-10页。
[144]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第95、96页。
[145]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10页。
[146]张法:《走向一种研究现代中国的新范式》,《中华读书报》,2002年7月17日。
[147]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2页。
[148]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18页。
[149]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4页。
[150]〔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5页。
[151]〔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6页。
[152]〔英〕恩斯特·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53]〔美〕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2页。
[154]王宁:《浪漫主义、〈镜与灯〉及其“乌托邦”的理论建构》,《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4期,第106页。
[155]参见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54-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