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694100000024

第24章 国家传播战略模式(1)

本章要点

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

大众传媒发展过程中国家传播战略模式的发生和演进

第一节 印刷媒体与国家传播战略模式

一、印刷媒体时代

(一)印刷术的发明

早在隋唐年间,中国就已经出现了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但这种雕版印刷术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一般只用于印制宗教经卷,因此传播的范围十分有限。到了北宋时期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首创了胶泥活字排版印刷,以后又有人发明了木活字印刷。南宋时期中国还出现了锡合金铸造成的金属活字,但是由于没有广泛的社会需要,还没有把它应用于新闻信息的传播中。

中世纪后期,虽然中国的印刷技术逐渐传播到中亚和欧洲,但是公元15世纪中叶德国金匠约翰·谷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发明的、他称之为“神秘的艺术”的金属活字印刷术,更适合西方拼音文字的特点,而且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为现代的新闻传播“奠下了第一块基石”。

谷登堡使用单个的、可以多次组合重复使用的金属字模代替原先一张印版的做法,解决了金属平印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大量的铅字浇铸成型后再制成铅活字盘,印刷工作只需要移动字模就可以排出新版。活字模排成行或码成大致相等长度从而形成印页的直栏,行距则靠铅字条隔开字模形成。排好的字栏被固定成印模后施墨,再使用类似葡萄压榨工艺的方法印刷到纸张上。谷登堡用这种活字印刷术在公元1455年左右出品了著名的《谷登堡圣经》,每次印量在70至270册不等。此后,这种印刷术在欧洲各国的单次印量不断增加,到公元1500年前后已达到平均每次印刷1000册的规模。

谷登堡的印刷术在整个欧洲迅速扩散开来,1468年瑞士、1470年法国、1475年尼德兰与西班牙、1476年英国等先后引进了金属活字印刷。据统计,在1448年至1450年,欧洲联盟46个城市建立了1099个印刷所,印刷了4万种共1200万册书籍。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术后不久,恰好遇上新航路开辟和世界地理大发现,于是伴随着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殖民者向全球的扩张,这一技术在16世纪又传到了今天的墨西哥、美国等其他地区。正如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所说:中国很早便有了印刷术,但专为印刷而设计、并且只有通过印刷才可能制成的印刷品,特别是报纸和期刊,最早仅出现于西方。

马克思在1861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把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称为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阶级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为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的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条件的最强大的杠杆。”

从最直接的意义上说,谷登堡的印刷术首先推动了德国的宗教改革。《圣经》的印刷,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亲自研究《圣经》,这就打破了教皇和教会对《圣经》解释权的垄断。在此之前,官方天主教认为,信徒无权阅读和解释《圣经》,也无权决定自己的信仰,只有教皇可以解释《圣经》,教皇和宗教大会决定人们的信仰。信徒可以读《圣经》以后,教士就不再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介了。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公开宣布,信徒可以而且必须根据理性理解《圣经》,并用《圣经》上的话来反驳罗马教廷的教义。宗教改革的锋芒指向中世纪神权的黑暗,那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凌驾于世俗权力之上,对西欧各国的政治、经济、精神生活实行绝对的一元统治,征收名目繁多的教会捐税,并大量出售赎罪券,横征暴敛。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诉诸人的理性,极大地动摇了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使贵族的宗教变成了平民的宗教。马丁·路德的理性批判的精神,成为近代德国哲学——莱布尼茨、康德、费尔巴哈和黑格尔的哲学——的直接渊源,也成为欧洲整个文艺复兴时代人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渊源。

在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非常重视传播的作用,为了使更多的人能研读《圣经》,他把《圣经》从希伯来文译成德文,使有阅读能力的人都能亲自阅读和理解《圣经》。马丁·路德的德译本《圣经》语言规范优美,使当时还是四分五裂的德国有了一种语言上的统一。他还倡导把《圣经》译成各种方言,如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使更多的人能够阅读。从1522年到1546年,《圣经》和《圣经摘录》被印刷和翻印了400多次。被称为德意志民族独立宣言的马丁·路德的宗教论著《致德意志基督公开信》发表于1520年8月10日,到8月18日,4000本印刷的小册子就传遍全德各地。可以想见,活字印刷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成为最现实的推动力,如果没有《圣经》的普及,没有新教思想的传播,就没有宗教改革。

15、16世纪是欧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伟大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德国人称之为“宗教改革”,法国人称之为“文艺复兴”,意大利人称之为“五百年代”(即16世纪)。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哥白尼的“日心说”,哥伦布和麦哲伦在地理上的发现,伽利略在数学、物理学方面的创造发明,这些科学上的新发现在人们眼前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繁荣离不开信息的传播,任何一个孤陋寡闻的人都不会单独地完成任何一种科学发现,他只能在分享别人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前进。而所有这些大幅度增长的信息传播,包括思想的交流和文化的普及,都是谷登堡印刷术这个传播技术带来的。

谷登堡的印刷术被公认为是15世纪最伟大的发明。这一技术一直沿用到20世纪,没有重大改变,在500年间成为欧洲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

(二)大众传播的开端

大众传播的真正开端是报纸的出现。“报纸”是指以刊载新闻和新闻评论为主,通常散页印刷,不装订、没有封面的纸质出版物。它的特点是有固定名称,面向公众,定期、连续发行。现在多数报纸每日出版一次或数次,也有每周出版几次或每周出版一次的。这种意义上的报纸只出现在现代社会。报纸的出现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

印刷术发明后,对政治消息的狂热在整个欧洲兴起。印刷时代前由游吟诗人以民谣形式传播四方的消息,被印刷在大幅纸张上。这种大幅印刷品是单面印刷,上半部饰有木刻印版的说明图案,其内容与现代报纸十分相似:包括新闻、娱乐消息和用布道词形式写就的社论。尽管早期“报纸”已经存在,但仍远远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欧洲人使用的还是手抄稿形式的“新闻信札”。到16世纪末期,新闻信札在整个欧洲都已普及。不过在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才实现了新闻信札的定期出版。此后英国政府成为主要出版方,国务大臣利用驻外信使提供消息,建立起自己的新闻机构,通过邮递员和各地官员来收发消息。这种由英国政府垄断新闻的局面一直延续到17世纪80年代末,经核准印刷的新闻信札兴起后才有所改观。

报纸的另一个前身是新闻小册子,一种评述单个新闻事件的出版物,它在16世纪后半叶风行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小册子上面的文章有时迎合公众口味,追求轰动效应,加以俏丽的木刻印刷版图解,吸引潜在的读者购买。

现代报纸的蓝本于17世纪早期出现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在17世纪上半叶成为全世界的“新闻前沿”。大约在1618年前后,名为《科兰特》的报纸在荷兰出版。《科兰特》仿效了当时德国和比利时商界的新闻信札,荷兰人做的改动是在其中增加了一些地方新闻。

严格说来,新闻信札、新闻小册子及《科兰特》都不算真正的报纸,它们大多数不能定期出版,还有很多只出版一期就不见了。

世界上第一张日报诞生于德国。1660年《莱比锡新闻》创刊,最初为周刊,后改为日报。1665年11月16日,一份双面印刷的单页报纸在牛津大学城创刊,每周发行两期,创刊人和编辑是亨利·穆迪曼(Henry Muddiman)。这份周二和周五出版的《牛津公报》(Oxford Gazette)完全充任英国政府的喉舌。1666年,《牛津公报》迁址伦敦并更名为《伦敦公报》(London Gazette),继续刊登为政府服务的新闻。尽管发行量很小且受政府控制,它仍然作为第一份现代意义上的报纸而在英国大受欢迎。

在报业的发展中,美国报业在提供大众兴趣信息服务方面的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它的报业发展大致分为殖民地时期(1690—1765)、独立革命时期(1765—1783)、政党报纸时期(1783—1833)、便士报纸时期(1833—1861)、南北战争时期(1861—1865)、工业化时期(1865—1883)以及报业垄断时期等。特别是19世纪30年代,伴随着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型的廉价报纸每份仅以一便士价格出售的“便士报”在美国出现,此后,廉价报纸大量出现,很快在西方国家普及。

19世纪末,美国首先出现了报业集团。1892年,斯克里普斯家族在中西部的五个城市拥有五家报纸。1895年,该集团制定向外发展战略,派人到外地办报,规定如果办报成功,将49%的股权给予创办人,如果经营失败,集团承担2.5万美元的损失。20世纪50年代以后,报业集团开始由家庭型向公开上市型的公众公司转变,在美国涌现了一大批现代化的报业集团,如道琼斯报业集团、纽约时报报业集团等。这些现代报业集团除了在公司性质上有别于传统的报业集团外,也从事广播电视、书籍出版、通讯服务以及其他相关行业的经营服务,成了跨媒介经营的传媒集团。不仅如此,由于这类超大型的现代报业集团拥有巨额资本,实力强劲,它们除了在国内经营以外,也向海外发展,形成跨国传媒集团。如今,美国有一百多个报业集团,控制着全国1500多家日报中的75%,以及8000多家周报的80%。

在中国,报纸的前身是汉代官府用于传递朝政动态、政治情报的手抄文书“邸报”。最初邸报只用于官方互通信息,后来由于社会对新闻的需要,邸报就开始对公众发行,内容大多是政令和一般地方政事等,不定期发行。这一形式一直延续到清代。但从西汉到清代,邸报始终不脱“公报”的形态,既没有发展成类似西方的“新闻信札”,更没有发展成为近代的报纸。

明清时代,我国出现了一种在我国新闻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报纸《京报》,它是以公开合法的商品买卖形式存在的,属于官报范畴。《京报》之所以在当时能合法出版,主要是因为它们报道的内容是以抄录官方准许发行的内容为主。《京报》的内容基本上分为宫门钞、上谕和奏章三部分。《京报》为民间经营,具有合法地位,其特殊性决定了它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报纸由原始形态向近代形态发展的一个过渡。

近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具有现代大众传播意义的报纸。从1815年到1840年,虽然当时的中国政府禁止外国人在中国办报,但外国传教士却以各种变通方式在我国广州、香港等沿海地区出版中文报刊,约有六七种。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获得了办报特权。到19世纪末,外国商人及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报刊数量迅速增多,著名的《申报》就是英国商人安纳斯脱·美查于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到1949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长达78年,为中国近代报刊发行史之最。

(三)现代报刊得以在欧洲起源的条件

现代报刊是现代新闻传播的第一种载体,最早出现于欧洲,然后缓慢地推向全世界。为什么报刊会最早出现于欧洲?对此我国新闻学界曾经长期有所讨论。20世纪50年代的主流意见是:阶级斗争的需要产生了报刊,而且是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阶级斗争产生了对报刊的需要。80年代初的主流意见是:当时的社会需要产生了报刊。前者显然过于片面,而且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是王权联合资产阶级(平民)与割据的地方诸侯进行斗争。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的主要代表——王权的斗争,是在报刊出现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后者是对前者的拨乱反正,应该说是正确的,但表述过于笼统,适用于说明任何社会性新生事物出现的原因。

恩格斯在分析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后欧洲形势时的一些要点,对于综合分析现代报刊的起源很有借鉴意义。由于拜占庭帝国首都的陷落,堵塞了欧洲通往亚洲的陆路交通,迫使欧洲商人找寻通往亚洲的海路,而找寻世界交通通道启动了世界地理大发现,使得欧洲的商业和工业逐渐转变为全球性的商业和工业。加上当时欧洲各国先后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王权与地方诸侯的斗争等等,多种因素促成了科学的兴盛与传播。报纸正是在这个时期从最初的“新闻信札”逐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媒介的。

同类推荐
  • 站在常识一边

    站在常识一边

    腾讯思享会主持人、记者杨子云在5年的时间里,对60多位来自实业界、法律界、思想界、文化界的影响力人物进行深度采访,直面当下问题,大胆设问,话锋凌厉。被访者大都坦诚相见,坦露肺腑之言。本书精选的21篇访谈,内容涉及当下众多热点议题,比如:政商关系、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法治专业主义VS专制主义、民办教育的空间、房价、政府公信力与社会信任、公益事业与社会发育、儒家传统与现代文明的张力、以及“上帝崇拜”的宗教信仰,等等。被访者以他们自己独特的阅历、渊博的学识、坦荡的良知,回应这些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他们的深入思考与洞见,无异于迷雾中的星星烛火,照亮前路,引领人们寻见有益于社会、让未来变得更好的共识。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应试教学是指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教学。应试教学不是对我国现行中小学教学的概括,而是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单纯以应考为目的而产生的教学弊端的概括。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忠心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健全人格”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迷思为何存在

    迷思为何存在

    如同人类生存的压力可能是自然生态恶化的原因,但不能成为人类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一样,激烈的商业竞争可能是新闻一时无顾伦理的原因,但不应该成为新闻伦理道德肆意缺失的借口。
热门推荐
  • 长生战国

    长生战国

    女友遭遇空难,傅寻川只身前往日本,完成女友心愿。怎料2012突然到来,可恶的日本瞬间沉没,傅寻川却在福岛遇到了大爆炸,穿越到了一个全新的修仙世界。这个新世界里,宝物多多,奇遇多多,艳遇嘛收藏推荐上去了也会多多,在傅寻川追求长生境界的历程中,既有快意恩仇的爽快,也有儿女情长的纠结,既遇到了义薄云天的好汉,也碰到过猥琐卑劣的小人,到底这世上有没有长生不灭的人--且看《长生战国》!----------------------------------新书刚出炉,请大家多多照顾,如果看书有了快感,何不呻吟一下投上他几票,来个痛快。。。
  • 地理辨惑

    地理辨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谁也不许撒娇

    谁也不许撒娇

    如果得不到爱,那就付出爱。单亲家庭长大的她,从小便见证了情伤的残忍。离开相爱的人,嫁给不爱的人。恋上闺蜜的男友注定只是苦恋。默默陪伴着她的男闺蜜她却无力去爱。金钱纠葛着爱恋,仇恨纠结着亲情。一直被人恐吓着的她,探寻到最后,幕后黑手却是那个大出意料之外的人。善良如她,却“亲子缘薄”,最后连孤独终老都难以办到。唯有投入到积极助学中去,但求以已薄力,努力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 武极剑尊

    武极剑尊

    前世今生,杀伐亦魔道,只求踏上无上仙途,成就无上剑道。过往,仙魔已逝,孤身一人,血泪无痕,征战何妨。凡尘种种,求道只为自保,世道险恶,穷尽一生,只为守护一把孤剑,一段过眼云烟……
  •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研究

    本书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来源及概念的认识着手,论述了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回族化。本书的其他章节包括伊斯兰习惯法的特征、主要内容、功能、与国家法功能的调适等几方面。
  • 阴阳鬼探

    阴阳鬼探

    卢龙,一个私家侦探。在一个离奇的扒皮案中,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于是卢龙带着助手,寻找凶手。终于,解开了一个阴阳两界,买卖灵魂的神秘案件。也从此展开了卢龙和恶魔的争斗。
  • 曙光死灵师

    曙光死灵师

    一束光,拂过厄土;一把剑,斩断规则。罪恶的身躯,承载无数怨念。我便是血帝!血狱大帝!“我的命运不由天而定,只会永远握在自己的手中!”“世界会被我改变!强大的人将会因我而颤抖,弱小的人将会永远祈求于我。”“我的征服之路,无人可挡!”
  • 鸦片事略

    鸦片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盛宴

    恶魔盛宴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名为“恶魔”(Devil)的生物。名字虽然拉风,但理性看待也不过就是一帮不杀死同类就活不过26岁的苦命鬼罢了。TheDevilFeast,“恶魔盛宴”,提供给恶魔们进行战斗的规则系统。通过指定特定的“盛宴引物”(FeastVehicle),披着人皮的恶魔举行“转生仪式”(ReincarnationRitual),就能够实现一定范围内除灵魂与性别外的“身份改换”(IdentityChange)。我——廉非彦,恰恰也是恶魔之一,并且处境极度糟糕。我被自命“君王”的恶魔奴役,却连任何反抗的资本也没有。不知道有谁对我的大脑做了什么手脚,我的记忆大量缺失,甚至……我连自己的祭礼都不记得了!
  • 伊江集载

    伊江集载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