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518100000008

第8章 把持:安守清净,从容处世(1)

如果说一个人有所为是他能力与魅力的展现,而有所不为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与修养。正是:人生在世,当有所戒慎,有所把持。让内心欲望的尘埃悄然落定,让生命的本色尽然显现,我们就可以在一种泰然从容的生活中扎根下去,不再漂浮游移。

心歇处:种竹浇花,泰然无事

不为万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弘一法师

生活中到处都是些紧张而焦灼的人,他们只顾着忙忙碌碌,很难品味到宁静的清芬与愉悦。生存的压力、浮躁和焦虑影响着我们的心灵,细观生活中人,会发现很少有人能够放开胸怀,静下心来,享受生活的原味。唯有宁静的心灵,才能不营营于权势显赫,不奢望金银成堆,不乞求声名鹊起,不羡慕美宅华第,因为这些都是一相情愿的虚妄,只会加重心灵的负荷,让人与清净无缘。

禅宗里有这样一则著名的公案“吃茶去”。赵州和尚问新来的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来过!”

赵州和尚便对他说:“吃茶去!”

又问另一个僧人:“你来过这里吗?”

僧人答:“没有。”

赵州和尚也对他说:“吃茶去!”

在一旁的院主奇怪地问:“为什么来过的你叫他去吃茶,没有来过的你也叫他去吃茶呢?”

这时,赵州和尚就叫:“院主!”院主连忙答应了一声。

赵州和尚就对他说:“走,吃茶去!”

赵州和尚之所以让人“吃茶去”,不过是让人静下心来,在独自品茶的当下不被外物所扰。当你的心清净了,才能有心思吃茶,才能品味出茶的美好。一个想太多的人的心灵如同投进石子的湖面,失去了原来的平静。任何一个达到佛的境界的人,必定是内心清净的人,既不会想太多,也不会要求太多,就好像母体中的婴儿,时时刻刻都处于一种无可无不可的快乐无忧的境界。

义玄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即贵人。”这就是在告诉大家心歇下来,无事又无挂碍,就是一个自在的贵人。一个人,只要心中无事就能得太平,不会有冤家敌人,也不会有舍不掉放不下的人,或特别亲或特别恨的人。做人正是要有此种“歇念”,不 “无事”找事,行平常心,做平常事。人在无事时心能澄然,有事时心能断然,得意时心能淡然,失意时心能泰然,又会有什么烦恼呢?

唐朝时,有一位懒瓒禅师隐居在湖南南岳衡山的一个山洞中,他曾写下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心境:

世事悠悠,不如山岳,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心想,这首诗写得如此洒脱,作者一定也是一位洒脱飘逸的人物吧!应该见一见!于是就派一位大臣去迎请懒瓒禅师。

大臣拿着圣旨东寻西问,才找到懒瓒禅师所住的岩洞。他见到懒赞禅师时,禅师正好在洞中生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声说道:“圣旨到,赶快下跪接旨!”但洞中的懒瓒禅师毫不理睬。

大臣探头一瞧,只见懒瓒禅师正以牛粪生火来烧地瓜。火愈烧愈旺,整个洞中烟雾弥漫,熏得禅师鼻涕、眼泪直流。大臣忍不住说:“和尚,看你脏的!鼻涕流下来了,你赶紧擦一擦吧!”

懒瓒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工夫为俗人擦鼻涕呢!”

等到地瓜烧好了,禅师拿起热乎乎的地瓜就往嘴里送,边吃边连声说:“好吃,好吃!”

大臣凑近一看,惊得目瞪口呆,这懒瓒禅师吃的哪是地瓜呀,分明是像地瓜一样的石头!懒瓒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说:“请趁热吃吧!世事都是由心生的,贫富贵贱,生熟软硬,你在心里把它看成一样不就行了吗?”

大臣看不惯禅师这些奇异的举动,也听不懂他口中那些深奥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悻悻地赶回京城,添油加醋地把懒瓒禅师的古怪和肮脏禀告给德宗。德宗听后并不生气,反而赞叹地说道:“我们国家能有这样的禅师,真是我们大家的福气啊!”

故事中懒瓒禅师所达到的境界就是禅的境界,清净、快乐、解脱、他的心歇在一个空灵远旷的地方,不为任何俗务所扰。正是这种禅的清净沉淀出生活中许多纷杂的浮躁,也过滤出浅薄粗率等人性的杂质,并且避免了许多鲁莽、无聊、荒谬的事情发生。我们要修习的也正是这种清净从容,让心有所安置,不去主动生出很多的俗事来烦扰自己,自得一片天地。

凡所有相皆虚妄:钱财会空,名声会散

星月皎如此,风云任卷舒。

看渠齐食肉,似我合栽蔬。

丈室四时乐,启门万里余。

谁知天地外,别有远公尘。

——清·虚谷禅师《题扇面诗》

世间的热闹风光,说穿了不过“名利”二字,而现世中人唯有与功名利禄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超然物外,潇洒、通透、做个真正的快活人。纵观古今,多少人在混乱的名利场中丧失原则,迷失自我,百般挣扎反而落得身败名裂。司马迁说得好:“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名利本为浮世重,古今能有几人抛?”

世间众生,有几人能够在钱财面前淡然处之,泰然自若?

“人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这是《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这一首《好了歌》似乎在诉说繁华锦绣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诫人们提防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看似消极,实则是对生活的真实写照,即使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世人总是被欲望蒙蔽了双眼,在热闹风光中奔波迁徙,被名利这些身外之物所累。

那些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总是想将所有财富收到囊中,将所有名誉光环揽至头顶,结果必将被名缰利锁所困扰。

一天傍晚,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中散步。这时,有位小和尚从林中惊慌失措地跑了出来,两人见状,忙拉住小和尚问:“小和尚,你为什么如此惊慌,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和尚忐忑不安地说:“我正在移栽一棵小树,却突然发现了一坛金子。”

这两人听后感到好笑,说:“挖出金子来有什么好怕的,你真是太好笑了。”然后,他们就问:“你是在哪里发现的,告诉我们吧,我们不怕。”

和尚说:“你们还是不要去了吧,那东西会吃人的。”

这两人哈哈大笑,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怕,你告诉我们它在哪里吧。”

于是和尚告诉他们金子在哪里,两个人飞快地跑进树林,果然找到了那坛金子。好大一坛黄金!

一个人说:“我们要是现在就把黄金运回去,不太安全,还是等到天黑以后再运吧。现在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先回去拿点饭菜,我们在这里吃过饭,等半夜的时候再把黄金运回去。”于是,另一个人就回去取饭菜了。

留下来的这个人心想:要是这些黄金都归我,该有多好!等他回来,我一棒子把他打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回去的人也在想:我回去之后先吃饱饭,然后在他的饭里下些毒药。他一死,这些黄金不就都归我了吗?

没多久,回去的人提着饭菜来了,他刚到树林,就被另一个人用木棒打死了。然后,那个人拿起饭菜,吃了起来,没过多久,他的肚子就像被火烧一样痛,这才知道自己中了毒。临死前,他想起了和尚的话:“和尚的话真对啊,我当初就怎么不明白呢?”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财”这只拦路虎,它的毛发确实美丽诱人,一旦骑上去,又无法使其停住脚步,最后必将摔下万丈深渊。

星云大师说,好名之人必将被名枷捆绑,好利之人也会被利锁缚住。名利,就像是一座美丽豪华舒适的房子,人人都想走进去,只是他们从未意识到,这座房子只有进去的路,却没有出来的门。枷锁之所以能束缚人,房子之所以能困住人,主要是因为当事人不肯放下。放不下金钱,就做了金钱的奴隶;放不下虚名,就成了名誉的囚徒。

古人言:“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追求钱财的人往往会因钱财积累不多而忧愁,贪心者永不满足;追求地位的人常因职位不够高而暗自悲伤;迷恋权势的人,特别喜欢社会动荡,以求在动乱之中借机扩大自己的权势。而这些人,正是星云大师所说的“想不开、看不破”的人,注定烦恼枷身。权势等同枷锁,富贵有如浮云。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持手一双。莫不如退一步,远离名利纷扰,给自己的心灵一片可自由驰骋的广袤天空,于旷达开阔的境界中欣赏美丽的世间风景。

知足常乐:让觉知之光照耀心头

一食知止足,二修业勿怠。

——《长阿含经》

我们常听佛家劝诫世人说:“知足常乐。”然而,人类内心的欲壑如黑洞般难填,根本不是几句偈语能点拨的。人们不仅追求当下的娱乐享受,还想拥有更多的资产,以备日后可以永远享受,这样反而让自身陷于欲望的泥潭难以自拔,承受无尽的烦恼和苦痛。

“知足”一事不止佛家在论,道家老子也在《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意思是说一个人最大的坏处就在于他不知足,奉劝人们要知足。儒家孟子也有论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这些大圣人们说的都是知足常乐的道理,都想让我们明白,一个人,活在世上,首先要学会知足,一个不知足的人将永远与快乐无缘。

生活中,差别无处不在,于是一些人在差别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了攀比和虚荣的心理,盲目的攀比和过度的虚荣让人们习惯性地将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人的很多烦恼都是因自己觉得不如周围的人而徒生出来的。其实世上本无事,实是庸人自扰之。在人世间,从来没有任何人是永远的赢家,也没有任何人是绝对的输家,正如自然界中,常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所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人各有其长、各有其短,我们都要试着去除自己的差别心,攀比心,而保有知足心,对自己拥有的一切充满感激和满足。

其实,生活的意义很简单,只要开心就好,只要感觉对了就好。他可能比你漂亮,但未必有你健康;他可能比你温柔,但未必比你活泼;他可能比你节俭,但未必比你会赚钱……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别把目光总放在别人的身上。不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不懂得欣赏自己的拥有的,不懂得知足的人注定与人生的欢乐无缘。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欲望是海水,越喝越渴。不但人有此缺陷,动物也难逃欲望这道陷阱。

在动物王国中,狐狸和狼是死对头,一直在为权力明争暗斗。这次狼比狐狸走运,狼被提拔,而狐狸什么也没得到。

怎样搞掉狼呢?狐狸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一条计策。

狐狸去拜见狼,诚恳地说:“狼大哥,过去我有对不起你的地方,是我错了,你一定要原谅我。”

狼见狐狸登门认错,心里得意,就摆出大仁大义的样子说:“没什么,过去的事情就别提了,咱们团结一致向前看。”

狐狸与狼倾心长谈,为狼出谋划策,临走时还留下了小礼品。

从那以后,狐狸隔三差五就来狼的住处,每次都送上薄礼,狼见礼不重,每次都欣然接受了。

有一天,狐狸对狼说:“现在羊和猪在争一块草地,羊跟我关系不错,你看能不能帮羊说句话?”

狼见不是什么大事,就替狐狸办了,之后,狐狸就送给狼更多的礼品作为答谢。

如此一来,狐狸求狼办的事越来越多,礼也越送越厚,终于有一次,狐狸让狼办一件超出原则的事,许诺事成之后定有重谢,狼不不想担风险。狐狸就取出一个小本,上面记着狼每次受贿的时间、事由等,各种证据俱全。没办法,狼只好答应狐狸。

但,这次狼东窗事发,只能在狱中度过自己的余生。

贪婪如同海水,喝得越多越口渴,最后人们甚至会让自己命丧于此而不自知。故事中的狼为自己的贪欲付出了沉重代价。虽然这是个寓言,但现实生活中,从来不乏这样的例子。欲望是魔鬼免费赠送的一剂穿肠毒药,谁能免疫?然而饮鸩虽暂时能止渴,但却让我们身中剧毒。所以我们应当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让自己跌倒在自己的欲望上。

人到死也离不开欲望,欲望是生命得以生存的动力,适当的欲望存在是合理的,怕只怕我们让欲望主宰了自己。对于一个不知足的人来说,天下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当欲望过多,不加节制,就会变成贪婪,最终陷入“越喝越渴,越渴越喝”的恶性循环。

少欲少为:一箪食,一瓢饮

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

——《佛遗教经》

现世的人们常常囿于种种的贪欲,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多方面地造作恶业,就产生了种种的苦恼。正如《法华经》中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意思是说,我们为什么会感应到轮回六道的苦果,也是因为贪欲。因此,佛家提倡人们要去除内心滋生的欲望,这就要求我们懂得安贫乐道。生活有时是一个圈,无论得到了多少,最终都会回到原点,由此看来,安贫乐道未必就是不思进取。《后汉书?杨彪传》中谈到:“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说,颜回每天仅吃一箪饭,喝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品质。颜回这种清心寡欲的高尚品质才是值得世人深思的。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图章》中也说过:“安贫乐道的精神之可贵更难于用三言两语向唯功利是图的人解释清楚的了。”在佛家看来,能安贫乐道,独守一份内心的清净,是修行的一种境界。我们平时做人也能够如此的话,必将有所收获。

下面是一个渔夫与银行家的对话,其中也隐含着深刻的佛学哲理。

同类推荐
  • 感谢折磨你的人全集

    感谢折磨你的人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遭遇折磨:要守住好心态”、“忍字头上是把刀:有肚量才能有前途”、“在折磨中韬光养晦:知屈伸才能做大事”、“约束也是一种折磨:约束可化作福心根本”、“在困难中执著:在执著中寻找出路”等。
  • 女人智慧书:聪明女人最好命

    女人智慧书:聪明女人最好命

    智慧是女人最宝贵的财富,它能帮助女人获得真实的幸福,即使年华渐逝,青春貌美不再,心灵却永远年轻,活力不减。做智慧女人是所有女人的梦想。本书之所以敢称“智慧”,是因为书中内容大都是生活中的智慧女人经营和享受人生的经验和心得。聪明的女人要学会运用“拿来主义”,巧妙地向别人“取经”,并“拿来”为我所用。只要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你就是智慧的女人。这是一本聪明女人的心经,希望在本书的陪伴下你能在人生的舞台上倩影娉婷,在平淡的生活中点石成金,每一天都精彩无限!
  •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

    激励一生的名人名言

    关于人生、理想、事业、家庭、教育、爱情、人际交往、道德修养、伦理、个性、命运、科学、艺术、健康等人类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经典名言、名句,“句句价值连城”。翻开《激励你一生的名人名言》,你将与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对话,你的人生将因此而改变、升华、圆满和成功!
  • 阳光总在风雨后

    阳光总在风雨后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存在着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困难或挫折,这些麻烦会挫伤我们的自信,扰乱我们的心灵。本书用一个个充满坚强与智慧的故事,在滋养人们心灵、启发人们智慧的同时,也为生活中充满挫折感的心灵注入更多的鼓励和勇气,帮助人们重新振作,再次扬起生命的风帆。本书共分为6个章节,围绕“风雨后的阳光”这个主题,通过朴实的叙述,真人故事的再现,向读者传达着“风雨后的阳光”这样积极的人生信条。在这本书里,你能体验到生活的感悟、心灵的历练、战胜挫折的勇气、发人深思的人生智慧,让你的心灵在故事的洗礼中,品味着意想不到的智慧与快乐。"
  • 让行动为梦想导航:阳光家教助力成长

    让行动为梦想导航:阳光家教助力成长

    中学阶段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人性格、习惯、品质养成的重要时期。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的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偏激行为明显增强,若不能及时给予疏导与调节,就会对个人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热门推荐
  • 紫漫鱼:雨初的印记

    紫漫鱼:雨初的印记

    “紫,你说我们的爱情会像夜空中的星星那样亮眼吗?”“傻瓜,星空中再亮眼的星,一闪过也会坠落,但我们的爱情可是一生一世!”
  • 奇妙的重生

    奇妙的重生

    李天,来自一个神秘大陆,被自己弟弟暗算,坠入崖底,来到了地球,他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来看小说吧
  • 爱情里的蝴蝶效应

    爱情里的蝴蝶效应

    都说男女的恋爱周期是不同的,女人可以通过时间的积累让感情越发深厚,而男人的感情则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少。但其实所以恋爱男女的终点,都会落在一个爱得少但是爱得久的亲情上,谁都想牵一只手,爱一个人,走一条路。
  • 至少走得比你早

    至少走得比你早

    当我们把青春挥霍在校园里,即将离别的时候,种种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把此书送给正在挥霍青春的自己,同时祭奠那些前辈们。时间是不等人的,珍惜才难能可贵,也希望每个人都能热爱生活,珍惜时间生命。
  • 霸游仙路

    霸游仙路

    四个死囚被当作探路白老鼠送上仙路。学霸流氓黑老大腹黑女如病毒一般入侵仙侠世界。你的地盘我做主,挡我者黑之。。。
  •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疑难杂症诊治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既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和运用各种病证的辨证规律,又是临床中医生对疑难杂病诊疗的指南,是一部有特色,有实用价值的中医著作,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药爱好者、广大患者及家属参考。
  • 落日蛮荒

    落日蛮荒

    由于某位天神的不屑与鄙视,让赖章湛所在的乡村中学全体穿越到了傲世大陆。赖章湛本是一个普通的学生,但由于现状所迫和受入之托,他不得不站起来领导大家。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怪事接踵而来,一只传说中的神兽,一双鲜红神秘的血瞳,一个身份不明的少女,一位莫名其妙的老师……
  • 正太别烦我!

    正太别烦我!

    犯罪分子冷冷地说:看吧,这就是你以前的艳照,别以为忘了就完了,准备倒霉吧!犯罪分子愤怒地说:报警?你就是个白痴吧?他妈的我现在就把那些警察的眼睛都抠下来!犯罪分子阴险地说:没钱给掩口费是吧?那就给我儿子免费当保姆,顺便钱债肉偿吧,哼!犯罪分子终于受不了了,掀桌子说:靠!你个大妈,我是谁?我是咱儿子的老爸!颜晓白委屈地说:……可是我什么时候有的儿子?什么时候认识你这种犯罪分子?还有……我只喜欢小正太,绝对不会喜欢你这种带着小正太的大正太!
  • 旋风少女花未央

    旋风少女花未央

    呃.......我看过很多小说.....然后.......就把这些小说中的段子合成一本小说...........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作品介绍完成了,谢谢大家............
  • 倾城恋:只羡鸳鸯

    倾城恋:只羡鸳鸯

    医女穿越,习得一身武艺绝学,却惹上一个大麻烦。“不论你跑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会找到你!”太子太奸诈狡猾像只狐狸,且看狐狸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