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61400000029

第29章 祭祀禁忌

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恭敬的态度和友善的心愿,民间百姓常常用向神灵供献食物的方式来讨好他们,并且以请神灵吃喝享用或在神灵面前自己吃喝玩乐等形式,表示对神灵的崇拜和与神灵保持一致的意味。有时民间还会以一种人类“自惩”的方式,希望以此来向神灵邀宠示诚,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人类社会中下对上讨好的某种折射式的反映。历代统治者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大力提倡各种祭祀神灵的活动,而且加以规范化、模式化,定期进行,作用不外乎以此来强化其统治。在中国古代,祭祀仪式相当丰富,这些历史悠久的祭祀仪式,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甚至于相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域,都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在祭祀过程中,出于对神灵的敬畏和恐惧心理,人们唯恐触犯神灵,招惹灾祸,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禁忌。如果人们遵守这些禁忌,神灵就会保佑一方民众平安无事、健康长寿,否则就可能招致不祥,引祸上身。这些禁忌分别表现在祭祀的各个环节中,具体可从祭祀的人、时间、地点、祭品、祭器、祭仪等诸方面加以阐述。

对于参加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有着相当明确的规定。首先是在级别上加以区分,一般而言,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上得以兼下,而下不得以僭上。《礼记·曲礼下》说:

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遍。诸侯方祀,祭山川,祭五祀,岁遍。大夫祭五祀,岁遍。士祭其先。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

以上这段话的意思是:除祭祀宗庙外,天子还要祭祀天神、地神,祭四方神,祭山神、河神,祭户、灶、门、中霤、行五神,一年之内祭遍。诸侯就其所在地方举行方祀,祭山神、河神,祭户、灶、门、中霤、行五神,一年之内祭遍。大夫祭户、灶、门、中霤、行五神,一年之内祭遍。士祭祀祖先。凡祭祀的对象,有的早已废止,那就不敢举行祭祀了;有的仍在举祭,那就不敢擅予废止。不应当祭祀的而去祭祀,那叫做滥行祭祀。滥行祭祀是得不到神的赐福的……主持祭祀的嫡长子叫宗子,其他儿子无论嫡子、庶子,都叫支子。支子不主持祭祀,出于特殊缘故而主持祭祀,那也必须事先告诉宗子。关于古代祭祀祖先宗祠的具体情形,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其名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描写得相当详细而精彩:

且说贾珍那边,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房,以备悬供遗真影像。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

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宁国府从大门,仪门,大厅,暖阁,内厅,内三门,内仪门并内塞门,直到正堂,一路正门大开,两边阶下一色朱红大高照,点的两条金龙一般。次日,由贾母有诰封者,皆按品级着朝服,先坐八人大轿,带领着众人进宫朝贺,行礼领宴毕回来,便到宁国府暖阁下轿。诸子弟有未随入朝者,皆在宁府门前排班伺候,然后引入宗祠。且说宝琴是初次,一面细细留神打量这宗祠,原来宁府西边另一个院子,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是: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亦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月台上设着青绿古铜鼎彝等器。抱厦前上面悬一九龙金匾,写道是“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

俱是御笔。里边香烛辉煌,锦幛绣幕,虽列着神主,却看不真切。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毯,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着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贾荇贾芷等从内仪门挨次列站,直到正堂廊下。槛外方是贾敬贾赦,槛内是各女眷。众家人小厮皆在仪门之外。每一道菜至,传至仪门,贾荇贾芷等便接了,按次传至阶上贾敬手中。贾蓉系长房长孙,独他随女眷在槛内。每贾敬捧菜至,传于贾蓉,贾蓉便传于他妻子,又传于凤姐尤氏诸人,直传至供桌前,方传于王夫人。王夫人传于贾母,贾母方捧放在桌上。邢夫人在供桌之西,东向立,同贾母供放。直至将菜饭汤点酒茶传完,贾蓉方退出下阶,归入贾芹阶位之首。凡从文旁之名者,贾敬为首,下则从玉者,贾珍为首,再下从草头者,贾蓉为首,左昭右穆,男东女西,俟贾母拈香下拜,众人方一齐跪下,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内外廊檐,阶上阶下两丹墀内,花团锦簇,塞的无一隙空地。鸦雀无闻,只听铿锵叮当,金铃玉微微摇曳之声,并起跪靴履飒沓之响。一时礼毕,贾敬贾赦等便忙退出,至荣府专候与贾母行礼……

《红楼梦》中的描写,虽然是小说笔法,但可以说是宗族进行祭祀活动的真实反映,这种隆重而奢华的场面一般都出现在官宦之家和富族门第,一般宗族都是在程序上相似而在铺张方面尽力而为,而如今在祭祀地方神灵的活动中,规模还是相当隆重而盛大的。

在祭祀中,还有专门从事祭祀的神职人员,古代称为“祭司”、“巫师”、“萨满”等,如今在民间,如果是在寺庙中进行祭祀,一般都有专门从事祭祀的法师和礼宾,而在宗族或一个家庭之内,一般都是由本族中辈分较高的长辈或者父亲、兄长担任主祭。祭祀人员,除了一些专职的神婆之外,通常妇女和具有特殊情况的人员禁忌参与祭祀。《礼记·曲礼下》中就指出:“居丧不言乐,祭事不言凶,公庭不言妇女。”意思是说居丧期间不谈乐事,祭祀的时候不谈凶事,办公的场所不谈妇女。在甘肃绝大多数地区,禁忌不洁净的人如月经期的女子、孕妇、产妇、婴儿、服丧有孝在身的、受到刑罚的参加祭祀。如在陇中地区,就禁忌戴孝的人参加祭祀。在祭祀的时候,禁忌人们随意走动和做出一些不雅的动作如抓耳挠腮之类,禁忌在祭祀场合和过程中说话、咳嗽,禁忌在祭祀场所随意大小便,而且便后必须洗手。如在陇中地区,就禁忌大小便后不洗手者参加祭祀。在祭祀期间,男女之间不能幽会,禁忌任何形式的性生活,禁忌吃荤腥,否则不但亵渎神灵,使敬奉神灵的活动失去诚意和效果,而且还会招来灾祸。如在陇中地区,就禁忌不忌房事者参加祭祀。就性别而言,一般参加祭祀的人均为男性成年人,禁忌女性参加仪式。民间有各种各样这样的俗语,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男不玩月,女不祭灶”、“男不愿月,女不祭灶”等。在陇中地区,禁忌食用过葱、韭菜、肉、蒜、姜等辛辣食物的人参加祭祀、庙会等敬神活动,认为会触犯神灵,导致祭祀失效。在参加祭祀尤其是作为主祭时,一般要求事先沐浴,但在民间卫生条件受到限制时也可从简,但必须清洗脸面和手足,修理胡须,有条件的还应洗头洁身,换穿上干净衣服,禁忌戴帽子。

在祭祀的时间上,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相当严格的规定。由于当时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足,往往担心自然界的威力会对自己的生存构成威胁,因此常常通过祈求神灵保佑这种形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时间的规定方面,对于一方乡土的守护神或者特定行业的祖师神等的祭祀,通常是以这些神灵的诞生日或神仙得道成仙之日为固定的日子,或者是在农历节气中的一些特别时令如清明、端午、冬至等;对于家族神灵的祭祀,大都是在固定的日子进行,通常如活忌日、死忌日以及农历节气中的一些特别时令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或者春节等等;有的则是临时性的祭祀,其时间需要阴阳先生通过具体占卜才能确定。不论如何,在祭祀的时日上,大都遵守一个原则,即严格遵照执行,而且要坚持不懈,禁忌“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讲究持续的供奉效应,俗话说“大开庙门不烧香,事到临头许猪羊”,那也是不行的,是得不到神灵的保佑的。在祭祀时,不但讲究时日,而且要准时,禁忌误时或推迟。在具体时辰上,向前移数日是可以的,但不可以向后延迟,尤其是禁忌推后至三日举行祭祀,这与“事不过三”这种观念是有关的,人们认为祖先神灵等候享用生者供奉的饭食已经三日,还不见的话,就会对后代儿孙们大失所望,而且会叹一口冷气而离开。正是这口冷气会使儿孙的家沾上“穷气”,再也没有发达兴旺而只有贫穷凶灾。在祭祀时日方面,禁忌时间超过夜里子时,而据说午夜子时是白天和晚上交替的时刻,也是祭祀的最佳良辰,一般要在此时达到高潮,过早和过晚都是不吉利的。在进行较大规模的集体性祭祀如庙会等活动时,一般禁忌属于这一范围的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经商等,而是要全心全意地敬奉和侍候神灵,不干任何与祭祀无关的事情,否则就会受到神灵的惩罚。

对于祭祀的地点,民间也有许多禁忌。祭祀是与神灵之间的沟通与对话,祭地也就具有某种神秘色彩而带有相当的神圣性。由于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和视女人为不洁物的观念普遍存在,因此祭祀场所一般都禁忌女性进入,尤其是对孕妇,禁忌更严。除此之外,禁忌外族、外姓和外地的人进入或闯入祭地和神堂。有的地方,在祭祀场所和宗庙还悬挂有鲜明的标志,以禁止外人不巧进入。除人之外,任何动物也禁忌进入,而且也禁忌听到猫或狗的叫声。祭祀场所禁忌随意动土、砍伐和砸镶各种钉楔,否则就动了此地的太岁,不吉利。民间的风水先生认为,神龛和供台上方正对的山坡和土坎,都是“龙脉”所在,不可侵犯,禁忌在此处随意动土和砍伐树木,更禁忌在此处大小便。否则会得罪神灵,会使整个“社”中的人都受到灾祸的困扰。

给神灵所奉献的供物称为祭品,是在祭祀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否则便不能表达祭祀者对神灵的真诚敬意,而神灵就会降罪于祭祀者。对于祭品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名称,古代就有着严格的规定。《礼记·曲礼下》说:“天子以牺牛,诸侯以肥牛,大夫以索牛,士以羊、豕。”意思是说祭祀要杀牲享神,天子用毛色纯正的牛,诸侯用经过挑选而精心饲养的牛,大夫用届时在牛群中选求的牛,士用羊或者猪。这是在说祭祀的规格,不同级别使用的祭品也就不同,而一般来说,上级可以使用下级的祭品,而下级绝对禁忌使用上级的祭品,否则视为僭越,是大不敬的,要受到严厉的惩罚。《礼记·曲礼下》又说:“凡祭宗庙之礼,牛曰一元大武,豕曰刚鬣,豚曰腯肥,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犬曰羹献,雉曰疏趾,兔曰明视;脯曰尹祭,槁鱼曰商祭,鲜鱼曰脡祭;水曰清涤,酒曰清酌;黍曰芗合,粱曰芗萁,稷曰明粢,稻曰嘉蔬;韭曰丰本,盐曰咸鹾;玉曰嘉玉,币曰量币。”意思是说:凡宗庙祭礼,为了敬神,特把种种祭品都改个比较典雅庄重的名称,这些名称专用于庙祝所宣读的祭辞当中。牛称作一元大武,猪称作刚鬣,小猪称作腯肥,羊称作柔毛,鸡称作翰音,狗称作羹献,野鸡称作疏趾,兔子称作明视;干肉称作尹祭,干鱼称作商祭,鲜鱼称作脡祭;水称作清涤,酒称作清酌;黍米饭称作芗合,大黄米饭称作芗萁,糜子米饭称作明粢,稻米饭称作嘉蔬;韭菜称作丰本,盐称作咸鹾;玉称作嘉玉,长短宽窄合乎制度的丝织品称为量币。由此可以看到,在古代,祭祀中所用物品的种类还是相当丰富的。在古代祭礼中,把所用来祭祀的纯色全体牲畜称为“牺牲”,并且在规格上还有“太牢”和“少牢”的说法。所谓“太牢”,就是指祭祀时用牛、羊、猪三牲作为供品,也指专用牛作为祭品。所谓“少牢”,是指只用羊和猪作为祭品。《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记载:“祭以特羊,殷以少牢。”杜预注:“四时祀以一羊,三年盛祭以羊、豕。殷,盛也。”《礼记·王制》上说:“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大夫、士宗庙之祭,有田则祭,无田则荐。庶人春荐韭,夏荐麦,秋荐黍,冬荐稻。韭以卵,麦以鱼,黍以豚,稻以雁。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庶羞不踰牲。燕衣不踰祭服,寝不踰庙。”意思是说:天子祭祀灶神和谷神都用牛羊猪三牲,诸侯祭祀灶神和谷神都用羊猪二牲。大夫、士祭祀家庙,有田地的才能举行祭祀,没有田地的举行荐礼,即摆下酒食供奉。一般民众供奉先人,春季荐献韭菜,夏季荐献新麦饭,秋季荐献新黍米饭。荐韭菜要配上蛋,荐麦饭要配上鱼,荐黍米饭要配上小猪,荐稻米饭要配上鹅。天子祭天地的牛,要用刚长出角的牛,牛角要小得像蚕茧、栗子;祭宗庙的牛,要用牛角才够一把长的。宴饷贵宾的牛,用牛角一尺来长的;礼越是隆重牛越小,这是根据以小为贵的礼规行事的。诸侯没有祭祀或宴饷的事是不宰杀牛的,大夫没有祭祀或者宴饷的事是不宰杀羊的,士没有祭祀或者宴饷的事是不宰杀狗和猪的,一般民众没有荐献先人的事是不吃比较珍贵的食物的。人们为了敬祖,平常吃的菜肴不要超过祭祀用牲,平常穿的衣服不要超过祭祀时穿的礼服,自己居住的寝室不要超过先人的宗庙。可见,在祭品的档次和规模上,先民就因地制宜地根据祭者的身份和情况进行制定,这一方面体现出等级制度的森严,但另一方面也对于制止奢侈浪费、盲从跟风、劳民伤财有积极意义。如今在民间,一般来说,凡是人们通常在生活中食用的肉类、谷类、水果、酒和油等,都可以作为祭品供献给神灵。而那些人们不能食用的,禁忌献给神灵。在民间,由于牛和马等可以为人耕田犁地、运送物品,由此一般都不作为祭品;而狗可以为人看家护院,因此也不能作为祭品。有些物品,虽然人可食用,但神却不食用,这些物品是要禁忌的。据说观音菩萨食素,因此人们给她献的祭品一般都禁忌腥荤。有的地方的神灵,在食物方面有特别的嗜好,那么人们在供奉祭品时也尽量投其所好,依照趋利避害、趋吉避凶的原则。在供奉祭品的数目方面,禁忌单数,而讲究用双数,一般都为八样或六样,并且要对称摆放。有的祭品,常人在食用时需要加些佐料,那么在献给神时也要加上相应的佐料,同时也要摆放上相应的匙或筷,而且方向还要正确,禁忌摆放倒置。祭祀神灵的供品在制作方面都相当考究,一般而言要最好的上等食物,禁忌用一些低廉普通的物品充数上供。祭祀上供的物品,禁忌先被人食用。对于祭品的处理,如果是在家中供奉自己的祖先的菜肴,收来后总要放在灶上放一放,然后才能食用。如果是供奉在庙宇里的,有些物品要由专管的人收拾起来,用来轮流交换地摆放,以使给神灵供奉的物品经常是新鲜的,有些也可以由神职人员食用。祭祀的供品禁忌买卖。

祭祀所用的器具一般包括神灵的偶像、祭祀的用具和法师的法衣法器等,它们都是在举行仪式时要用的,因而都具有神圣的意义,属于禁忌物品,不允许随意抚摸或者接触,也不能随便乱动或者把玩。在陇中地区,禁忌用未洗过的手接触神案上的法器。在民间,一般立在家里主房供桌上的祖宗牌位是禁忌随便挪动的,只有到了该动的时候,才用双手捧上,禁忌随意拿着,否则被认为是对祖先的侮辱和不敬。祭祀前如果没有洗手,是禁忌接触神案上的香炉、烛台、花瓶和杯盏等祭器,更不能随意去触摸司祭人员专用的龙角、摇铃、法索、剑符以至道袍等法器法衣。否则,不但会导致祭祀时的灵验效果失去作用,而且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祸。在祭祀时,禁忌跨越祭祀所用的一切器具,否则就如辱骂神灵一样,是对神灵的大不敬,神灵不但不会领祭者的情,而且还会降罪于人,惩罚人们。

对于祭祀所用物品的处理,民间禁忌随意丢弃,而通常采用掩埋的办法。人们认为这些物品同样带有某种神秘意义和煞气,如果随意处理,势必会给人们带来不祥。这种禁忌由来已久,《礼记·曲礼上》说:“临祭不惰。祭服敝则焚之,祭器敝则埋之,龟荚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凡祭于公者,必自彻其俎。”意思是说:身临祭祀不要懈怠。祭服坏了要烧掉,祭祀用的器具坏了要埋掉,占卜用的龟板和蓍策坏了要埋掉,供祭祀用的牲口死了要埋掉。凡在国君宗庙里助祭的低级官员,礼毕一定要自己撤下自己用过的盛带骨熟肉的肉案。

祭祀的仪式多种多样,名目繁多,但都是有章法的,禁忌胡来乱做。《礼记·曲礼下》说:“凡祭,有其废之,莫敢举也;有其举之,莫敢废也。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意思是说祭祀也要讲究一定的章法,不能想祭什么就祭什么,不能想什么时候祭就什么时候祭,不能想在什么地方祭就在什么地方祭,更不能想让谁祭谁就可以祭,想怎么祭就怎么祭。在祭祀过程中,一定要使祭祀显出其必要性,不能事事都依靠祭祀神灵的办法,同时在祭祀中讲究发自内心的虔诚,注重“心诚则灵”,所谓“祭神如神在”,禁忌对祭祀活动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或者敷衍了事,那样不但会使祭祀本身失去原有的意义,而且在更大程度上显得不诚心诚意,这种态度是绝对禁忌的。《风俗通义》说:“淫祀无福,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谄也就是献媚、有意巴结的意思。尽管祭祀祖宗神灵,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存在着祈求它们保佑生者的意愿,通过供奉物品是想用这种手段促进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这都有讨好的企图,但是却不能做得过分露骨,而要讲求含蓄,点到为止,所谓人神共知,这才是人类进行祭祀的真正目的。

在祭祀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民间也有相当多的禁忌。首先,在行为上进行约束。禁忌用手指对着神像指指点点,人们认为这是大不敬的表现。如果不慎犯了这个禁忌,就一定要立即焚香点烛,跪在地上磕头,向神灵谢罪,祈求恕免罪过。禁忌在寺庙里随意乱走动和转悠,也禁忌随意越过警戒线进入禁区。其次,在语言上,除祭祀专职人员以外,禁忌任何其他人员随意说话,尤其禁忌在祭祀场所大声喧哗,禁忌说一些对神灵不恭敬的话语,禁忌发出笑声,更禁忌放屁。

在民间,汉族和其他许多少数民族都有在祈求神灵后还愿的讲究,禁忌在神灵保佑或信守了诺言后信徒不守信用和诺言。还愿也可以视为是祭祀礼仪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自己祈求神灵保佑的愿望得到解决之后,按照当时的许诺在事后对神灵进行报答和酬谢。向神灵许愿时,可以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经济情况,既可以许大愿,也可以许一般的愿,只求诚心诚意。还愿的形式也有很多,有的可以奉献牲畜如羊、猪或鸡等还愿,有的可以娱乐神灵如唱戏、说书等还愿,有的还可以通过出钱或粮食供寺庙中建立庙宇或塑造神像等,不一而足。有的地方的不生育的夫妇,到寺庙中求子,如果通过祈求神灵确实生了孩子,就要抱着孩子或者带着孩子到寺庙中来还愿,有的还让庙祝给孩子拴上长命锁等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吉祥物,如果违背了诺言,或者错过了时间,就会受到神灵的报复,会将孩子收回去即中途夭折,因此还愿之风在民间还很盛行。

有的民族在祭祀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禁忌。如生活在甘肃的满族,在祭祀祖先时一般都以血缘族姓为单位进行,分小祭和大祭两种。小祭是在年节或家里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时举行,如除夕之夜或家中有人要出远门、儿女订婚之类。大祭则相当隆重,每年举行一至两次。因其耗资较大,一般家境不太宽裕者也可以两三年举行一次。两次大祭的时间是春天和秋天,一次的则大都选择秋收之后至过春节之前这段时间。无论是大祭还是小祭,都有禁忌。在祭祀期间,禁忌孕妇、疯癫者即精神病患者、戴狗皮帽子的人、身穿孝服的人和身体不洁如处于经期的女性参加,禁忌借债、讨债、还债,禁忌争吵打架,尤其是禁忌随意打闹和开一些不严肃的玩笑,禁忌周济乞丐。满族祭祖时,在宰杀牺牲方面的禁忌规定相当严格而细致,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忽视,如作牺牲用的猪要毛色纯黑而没有杂毛的公猪。杀猪时用的绳子必须在西炕上搓,杀猪用的刀也必须在西炕上磨。捆绑猪的绳子的系扣都要向着猪头部位。杀猪人必须用左手持刀进行宰杀。宰杀时不许将猪放倒在地。刀尖禁忌朝天。

同类推荐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 精忠报国

    精忠报国

    本书主要指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包括对祖国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最质朴的情感和品性,她作为一种“千万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是爱亲人爱家的情感升华,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维护祖国利益的崇高品德。精忠报国、保家卫国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
  •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龙图公案》与中国古代公案小说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风生水起: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本书为作者多年从事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探索,记录了浙江多年来走在前列的非遗保护历程和实践,是读者了解浙江非遗工作的一个窗口。全书主要分为四讲:第一讲为学法讲义,第二讲为论坛讲演,第三讲为会议讲话,第四讲为市县讲评。
  • 取名

    取名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良名。姓名,传承了人的情、意、志,姓名,蕴涵了人的精、气、神,姓名,传达着天地之玄机。姓名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一生命运,但好名字透着时代的信息,凝聚着深刻的寓意,寄托着人的理想、抱负和志向,助你树立人生的追求目标,激励你奋发向上,努力进取,在心理上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影响人的一生。如何为孩子取一个好名字?当名字成为自己人生的阻碍时,如何去改名?当你打算筹建一个公司或企业时,又如何为它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热门推荐
  •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爱那么真,爱那么美

    紫陌红尘,为何偏偏与你一生幸福相约?难道是那冥冥的注定?抑或是千年的修行?柔肠寸寸的爱,侠骨铮铮的爱,明明白白的爱,说不清楚的爱……都在沿着今生的美丽,走向来世的美丽。
  • 书江湖之尨羲珠

    书江湖之尨羲珠

    南宋绍兴十八年,高宗皇帝赵构年号建炎四年即为绍兴,迁都临安。临安府中,一夜皇后吴氏临产,却没想到天明后年幼的麟儿离奇失踪,赵构却隐藏真相下诏麟儿病逝离去,吴氏的家传尨羲珠也随之不见。时光流逝,十七年后宋孝宗赵昚登基三年即为元乾道,金陵寺惨遭灭门,虚胤凌姣困入密洞,灵鹫宫少主上官阙卿意外相救,与其三人结拜!而后又相识天墉城弟子百里河图。相识后,结伴同行临安!看失踪十七年的麟儿百里河图与灵鹫宫少主上官阙卿及金陵寺小和尚虚胤还有如花似玉的凌姣如何保护尨羲珠送上长留山。期间四人引乱江湖世事,各大邪门正派争相抢夺尨羲珠寻知至阴童子。
  • 我的校花好难追

    我的校花好难追

    姓名:赵子墨。别称:全能王子。……主要成就:绘画天才、世界级记忆大师、世界级钢琴大师、世界武道宗师……代表作品:初恋序曲(钢琴)、梦幻国度(绘画)……
  • 快穿:玄月泉

    快穿:玄月泉

    一个心理学教授,一座玄月泉阁,玄月泉里住着三个成员,百一,黎月,浅言,心理疾病患者都前来解结。一劫道破一尘缘。每一次任务都面对着无法想象的挑战,是化缘?还是尘封?孰来解救?
  • 都市中的感染者

    都市中的感染者

    RIV感染者在这个时代就是过街老鼠一样的名声。在一次事件后,初逸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居然是RIV感染者。想着要隐藏其身份来度过这一生的他,却踏上了一条与普通感染者不一样的道路。
  • 爱情魔法

    爱情魔法

    在一次被迫的情况加入了黑社会,自己凭着自己的毅力改变了这个接近黑社会的帮派,在这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玲玲。他们很相爱,但是好景不长,在一次车祸中,阿华穿越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而玲玲却穿越在一个神秘地方,日久天长阿华在另一个世界里爱上了另一个女孩美玲,他们也很相爱……
  • 总裁蜜爱,小娇妻逃不掉

    总裁蜜爱,小娇妻逃不掉

    蓝若惜与陈逸北厮混三年,她以为不过是场交易,却没想到失了心。陈逸北大婚在即,她想逃,却被他禁锢在身边,“惜儿,这场交易我不叫停你就别想逃。”她放弃了一切,终于逃离他身边,她以为自己都能忘。再相遇,她手挽新贵,母凭子贵,却听闻他当初舍了婚礼为了她将整个滨城翻了天。陈逸北宠她入骨,让所有的女人都慕羡,哪怕她肚子里怀着别人的种。他霸道,他占有,为了她不顾一切,一如当年初遇,将她抵在墙角,“惜儿,这场游戏,你终究还是逃不了。”
  • 重生之冷王癫妃

    重生之冷王癫妃

    她,大楚左丞相府庶女,原本天真无邪,却毒杀了相府所有人,也用那绝望却凄美的一跃结束自己短暂的生命。一朝重生,竟被告知自己是仙灵血的承载者,自此上天入地永无宁日。他,大楚杀伐果决的冷傲王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世人都道他惊才绝艳,却冷心冷情、高不可攀。怎料,他冷得了天下繁花却独独冷不了她。上部:《千金女医》链接:http://www.*****.com/?bk/gdyq/755476
  • 迷棺

    迷棺

    一口青铜棺材的出土引发了一件件的血案,这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件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让我们以侦探的视角一同探索这世界灵异之谜。“阴风刺骨,百鬼夜行,冥阴之地,怨戾横生!”
  • 血族之再度崛起

    血族之再度崛起

    掉落在正义之路的9件宝物,无不拥有强大无比的力量!集齐它们,我的族群又能回到当年的盛状。当小艾,这个从未走出过血族的女孩,在人界会发生什么呢。在正义之路的冒险中,她又能否集齐宝物,挽救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