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8800000015

第15章 耿军:青年与马的绝望

1996年你来了北京。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

我的家乡在黑龙江的鹤岗,鹤岗往东北方向走两小时就是萝北,萝北对面就是口岸,离俄罗斯特别近。

我中学毕业之后没有考高中,父亲就问我想干点什么,正好我们那边隶属粮食局的一个中专招俄语专业,我们几个同学就一起去了,想着学完之后能做点生意什么的。等两年学业结束之后,我国的对俄贸易也变得特别差。我在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是属于前三名,但是包括前二名的两位同学,我们的专业到最后都没有用上。

1995年毕业之后,大家都没有选择继续上大专,我就想找一个月收入能有三四百块钱的工作干着,但是也没有太合适的。去煤矿的井下工作,我们家也不让,其他的自己也不感兴趣。

当时几个朋友就想来北京,我有个朋友是搞音乐的,弹吉他,我想自己不能空手而去啊,于是就写了一个剧本。第二年我就跟家里人撒了个谎,说去沈阳搞点采购,家里给了我600块钱之后就直接来了北京。

来北京之后,你从事过不少职业,速冻饺子推销员、宾馆客房服务生、台球厅老板、杂志社编辑、广告业务员等等。这些生活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底层人群对创作而言是一个特别有营养的人群。生活在那个层面会对那个人群更加了解,生活细节之类的也了解得更清楚。越底层的人们得精神疾病的机会就越小,因为他总能更直接地找到现实的出口。相反,知识分子阶层的人就藏得比较深,文明程度越高,防备心理就越强,容易憋坏。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拍电影?是出于什么想法或目的?

2001年DV普及之后,当时看到《青年周刊》上刊登了“实践社”在招兵买马,很多热爱电影的人,包括电影学院的学生,都加入这个团体。大家在一起就放放片子,讨论讨论。谁要是拍个片子,大家也都互相帮忙。我刚开始进去也不太懂,就听大家聊。

那时看了很多实验片,我最不喜欢实验片。不知道导演懂不懂,反正很多观众是看不懂。我对这些实验作品特别不满意,也很不服气,当时就想,我要是来拍,一定会比他们拍得更好。

后来因为生病离开北京在鹤岗待了小半年时间,写了一个剧本,在当地找了两个做婚礼摄像的人就拍了《山楂》。这个作品我自己也不太满意,基本上很少拿出来给人看。

《山楂》受《小武》的影响比较大,拍完之后有人说很差,也有人说不错。总之还是得到一些鼓励。后来也在电影学院蹭课,寻找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

你拍的短片《山楂》和《散装日记》,这期间你主要是依靠哪些电影的经验来拍的?

《山楂》主要是受贾樟柯的影响。《散装日记》是和几个朋友在一起侃了一晚上比较好玩的故事,第二天下午花了两小时就把剧本写完了。拍摄花了一个星期,我纯属为了好玩,为了戏谑。相对来说是比较自由的一种状态。

后来参加了一个影像展,认识了当时也在拍短片的万玛才旦、韩杰。张献民老师也是在那个时候认识的,他对我以后的创作很重要。

《烧烤》是你的第一部长片,为何选择这个题材来拍摄?

我在晨报上看见一个新闻,说两个哥们年底没有钱回家绑架了一个三陪女的案件。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把这个想法跟张献民老师说,他说这个题材很适合我,我就决定先拍这个。

影片出来之后大家评价怎么样?

影片出来之后,我挺没有自信的,包括里面的主演,我们俩都觉得和我们以前看的电影相比太沉闷了。

之后现象工作室看到这个片子就打算做一次放映。在北师大的一个阶梯教室,放映的时候有很多笑声,我以为那是嘲笑,感觉自己好像拍了一个大烂片。我特别害怕,腿一直在抖,上了好几次厕所。后来才知道,影片里底层人物的那种际遇和遇到这种事情的反应,反倒出来一种意外的喜剧效果。这是我没有想到的。

从短片过渡到长片,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我从短片过渡到长片还算自然,本身就是做着玩的态度。但是我做得很认真。

你想在影片《烧烤》里表现当下社会的道德焦虑和个体人物的无助,于你而言,你现在感到最焦虑和不安的是什么?

生存。就是你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你力所不能及,你想达到又达不到的那种状态,就会焦虑。

影片《烧烤》的结尾,女主角把善良、立场不坚定的男主角杀了。请问你如何理解善良和立场的?

在现在这个社会,光有善良是不够的,一个人的立场、态度很重要。当多数资源掌握在少数的当权者和有钱人手里,在少数的资源里面,大家都像蚂蚁一样漫无目的地转,像何勇的《垃圾场》里唱道的那样“人们就像虫子一样在里边你争我抢”。

如果在这个里面还有一些清醒的人,对事物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和态度,那还会有所改观。如果大家都没有态度和立场,那这个群体就活不下去了。活不下去的不仅仅是肉体,还有精神。

电影《烧烤》想给观众传达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烧烤》表达的是一个民愤。

影片的结尾女主角杀了那个人是作为一个事件的了结,作为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一方,她的报复不在这个人身上就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和《农夫与蛇》还不一样,在寓言里,揭示的是蛇的本性和本质。《烧烤》是被迫的,对伤害自己的人进行报复,隐藏着最底层的一个爆发力量。

《烧烤》的结尾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男人死没死,女人跑了没有?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所表达的意义仅仅是指,女主角达到了报复的目的。

《烧烤》一共花了多少钱?在什么地方拍摄的?影片拍摄和后期用了多长时间?

不到五千块吧,机器是借的,演员就是负责吃住行。

影片在北京石景山的一个平房里拍摄。

影片实拍拍了18天,后期做了小半年。我找的一个朋友帮忙,他平时接一些商业的活儿,等空闲下来就剪我的片子。

《烧烤》后来入围了几个国际电影节。

入围了三个电影节,法国南特电影节、荷兰鹿特丹电影节、印度喀拉拉邦电影节,但这三个电影节都不负责来回路费,所以我本人都没有去参加,就让电影自己去了影展。

现在来看,你对自己的处女作满意吗?

还算满意吧,当时我把所有的能力和劲儿都用上了。《烧烤》算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没有太大的毛病,尽管形式有些简陋,整体比较糙。电影做出来之后观众的反响也都还可以。

《烧烤》是怎么做的音像发行?

发行是张献民老师给联系做的。那时北影厂里面有个北影天地音像发行公司,正好想做一批市面上少见的片子,《烧烤》于是做了DVD的正版发行。

DVD的封面做得挺恶心的,但是能发行就不错了。

《青年》里的故事,和你的个人经历、周遭朋友的故事有多大的吻合度?

在北京十几年,每年回家的时候,家乡总是发生很多的变化。这两年家乡在不断地拆迁,市中心是新房,旁边是废墟。

我每次回去都发现“少了人”了,有考学走的,有做生意走的,有拆迁搬家走的,有得病死了,有的恋爱不成自杀的……基本上《青年》都是有原型人物的。

《青年》里的人物众多,事件也很多,影片按说应该有一个“史诗”的结构,可最终影片对很多事件都一笔带过,停留在表面,不知道你是怎么考虑的?

任何一部作品都有局限性。《青年》里的生活是东北的一个局部,电影里的“青年”也只是局部的一些青年。

我想在故事情节里面加入一些“状态”,这种状态在刘金宝的身上的体现就是:刘金宝的哥哥自杀后,他经常出现在饭局上,结尾的时候,他和他的女朋友因为买纸钱的事吵架,吵完之后两人继续行男女之事。我觉得关于这个人物说到这几个点就够了。

或许就像东北菜一样,我给你准备的是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再整点白酒、大米饭,能管饱,但合不合你的口味不是我所能决定的。

但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应该像《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那样,能在华语地区引起共鸣和一致的认同。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和《一一》是华语片里面的精华,也是他最牛逼的两部作品。《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影片表现出来的氛围、状态、情绪等,我特别的喜欢。《独立时代》和《麻将》里面通过演员的口来控诉社会,显得太过于直白。

你听过盘古乐队的《一支枯草》吗?歌词的大意是说青年像一支枯草,对过去的事要烦恼,对未来的事又要烦恼。我觉得《青年》的主题和这首音乐的主题是一样的——“青年死得特别早,青年变成了枯草”。请你谈谈《青年》的主题。

我听过。在你说这首歌之前,我倒没往这方面想,不过现在想想却是挺相似的。枯草旁边有青草,枯草死了又会长出新的青草,青草也慢慢变成枯草……

《青年》的主题就像影片的结尾一样,高铁英坐在轮椅上,看见马路上被关在卡车上的马。无论是马还是青年都不在他们应该的地方,青年与马的绝望,都是无用武之地,有劲无处使。

还有就像电影里,青年在查询手机费,被告知“你的余额已不足,请及时充值”。潜台词是:青年最好的生活已经没有了,等待着继续遭遇尴尬、继续碰壁,继续寻找……

《青年》里面死了很多青年,没死的也没赶上个好着落,感觉影片的调子比较压抑。这种压抑一方面是来自社会和父辈的,一方面来自青年的内心。我认为这是中小型城市青年普遍的心态,有想法,缺少勇气;有能力,缺少动力,总之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渐渐沦为平庸,从青年变成中年到老年……

这就是人生,我们也是这样。比如我们在北京,也时常处于困境之中,有想法,但是不一定有那样的机遇;有那样的机遇,也不一定能把握住,你会受挫,你会变得安静,渐渐地失去锐气,渐渐地衰老……

你认为你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青年”?

我对那些有创造性的行业、职业心存敬意。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事情。

你个人的性格是如何体现在电影里面的?

我成长阶段不同的性格体现在电影里不同的人物身上,但或许不是那么直接和明显。

你怎么评价东北人?

东北人热情、单纯,也经常义气用事,具有粗犷、豪放的性格。

《青年》用了多少资金完成?这些资金是怎么筹备的?

一共花了大约十万块钱。我自己攒了几万块钱,设备由影弟工作室提供。这个片子是影弟工作室和耳目传播联合出品的。

算不算一次小型的商业行为?

差不多吧。我认为独立电影也应该是商业的,因为一个作品出来之后,终究会成为一个产品。产品如果没有卖出去,将会对你下一个作品产生不利的影响,你很难进行下一步的创作。

发行一般有哪些渠道?

国内只有DVD和网络,国外的渠道可能多些。

你接下来的计划?

手上有一个别人的剧本《佳木斯》,讲的也是东北的事儿。我自己也有一个比较荒诞的剧本《东北虎》。剧本的寓意是说曾经凶猛无比的东北虎,现在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供人观赏,是一个悲哀的事情。东北虎的这种窘境和现代人的处境差不多。

你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我有时做一些副导演的活,有时也做些与电影无关的事儿来挣钱吃饭。

你平时都看些什么电影?国产电影会看吗?

什么都看,买碟看。国产电影基本都看。

你如何理解国内的独立电影的?

国内独立电影比较像卡拉OK,比较自由,没有什么限制。想拍就拍,想表达就表达,就像农民在自家后院里,想种什么就种点什么。

你怎样看待第六代的电影导演,比如张元、贾樟柯、王小帅等等。

贾樟柯的独立精神、电影形态探索多一些。第六代导演离独立电影人更近,出现的频率也高,对我们的影响也多一些。

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作品和观众交流的机会太少,观众很难有渠道得到观影的机会?

有机会放映就争取放映,电影不是日记,电影需要由观众来完成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附文

《烧烤》导演阐述

“烧烤”是我在报纸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新闻报道,这个报道吸引了我,于是把它改编成了现在的影片。“烧烤”在中文里我想把它用作形容词,可以解释为焦虑、不安、受煎熬的意思,正好反映片中人物的现实状态。这部影片中,三个底层人物和他们发生的故事是当今社会现实的一种。里面所呈现出的道德焦虑和人物个体的无助、无力,及人性的显露,都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和周围。

《青年》导演阐述

马被卡车拉走,有些青年还在街上。

刘金财为了女人服毒自杀,临死时他说:“我还什么都没干呢!”

汪国庆为了友谊而遍体鳞伤,死在医院。

高铁英没有钱就失去了胆量,只有挣到钱才有勇气去见喜欢的姑娘。

刘金财的弟弟刘金宝偶尔会想念死去的哥哥,而更珍惜自己的生命,他知道:“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影片以三个悲剧段落作为小结尾,但过程是喜剧化的。这是一部充满生活质感的悲喜剧。从细节出发,我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生活状态和个人欲望。

在我的家乡黑龙江省鹤岗,人们因为工厂裁员和煤矿危险而奔走他乡,有更多人因为留恋家人和没有勇气去面对陌生的世界而留在那里,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他们的生活。

进入21世纪了,2001年、2002年……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青年》中的故事就发生在2004年至2006年之间,这些跨世纪的青年在这段时间里因为爱情、友谊与金钱而受伤和死亡。我认为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一种宿命的压力和选择,同时又很无奈、无力。这些人物不是我虚构的,他们都是现实生活中我的熟人,但他们互相并不认识,是故事把他们编织到了一起,呼吸着近距离的空气,充满戏剧性。我相信现实远比虚构更加荒诞和离奇!很多青年们仍在奋不顾身地追寻着金钱、友谊、爱情;很多青年已经自醒,变得逐渐麻木,混入中年。

人如草木一样,到了秋冬就会枯萎,而下一个春天一来临就会有一批新的成长起来,也会如此茂盛。在120分钟的片长里,我希望以简约的镜头语言、自然的写实风格和生活态表演来完成这个作品。

街上很难见到马了!但青年越聚越多。

卫铁

1979年出生于湖北黄石市。200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学士),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史专业硕士)。2002年,举行《贾樟柯韩杰卫铁三人作品展》。现在广州暨南大学艺术学院任影视系教师。

作品年表

2001:《黄石大道》(短片)

2004:《东风破》(短片)

入围2004年第2届韩国首尔韩亚国际短片电影节

2005:《长江上的人》(纪录片)

入围2006第3届中国纪录片展

2006:《远离》

入围2006年第11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单元

入围2006年第31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7年第25届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7年第31届巴西里约热内卢国际电影节

2009:《人间童话》(纪录片)

入围2009年第14届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

入围2009年第31届法国真实电影节

2010:《语路》(纪录片)

入围2011年第35届香港国际电影节

《远离》(2006年)

影片档案

中文片名:远离

英文片名:Distance

出品人:张会军

总监制:籍之伟

监制:谢晓晶、徐祥云

编剧:李云雷

导演:卫铁

主演:胡源、李建、黄晶晶、谭文盈

制作统筹:马晓文、蔡全永、吴之弟、向往

摄影:关乐观、董建

美术:宋小虎

录音:吴铮

剪辑:汪鹄

作曲:张扬

制片主任:黎莎莎

摄制: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北京市北电青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片长:93分钟

电影介绍

《远离》是卫铁的第一部独立长片电影,讲述的是高考失利的朱明来到城市找他的表哥朱昆。在表哥的帮助下朱明开始找工作,但屡次都以失败告终,然后朱明与表哥朱昆的同居女友晶晶的关系也越来越差。找工作时朱明还被人家骗了,朱明觉得这个城市在拒绝他,他决定回乡下,更让他伤心的是表哥朱昆也越来越疏远他。影片的风格更像是一部纪录片,贴切地反映了中国的现实状况。

就像贾樟柯的《小武》、韩杰的《赖小子》在家乡拍摄一样,卫铁的几部作品也都是在家乡湖北黄石完成的。这也似乎验证了几乎每个电影导演都有一种“家乡情结”,都想在家乡拍摄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讲述自己的年少青春和遥远的梦想。

同类推荐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舞蹈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舞蹈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真正的文化艺术和哲学总是一方面保持着它与自身历史和社会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保持着它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本质。只要在这一脉络中继续努力,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期待一个“文化艺术哲学”王国的出现。为了帮助广大青年朋友提高艺术修养,特别是为了帮助广大文艺爱好者报考各类艺术院校,或者参与各类电视选秀活动(包括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主持人大奖赛等),我们组织全国部分艺术院校、媒体及文艺团体的相关专家、学者和教授共同编写了这本《艺术类专业高考应试必备·文艺常识》。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生行书字帖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生行书字帖

    写字教育不仅可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手段,还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个性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品·西方最著名的50幅画

    本书从名画的宏伟殿堂中,精选出50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力求将复杂的绘画术语,转化成可以和读者沟通的语言,将经过提炼的思想融于叙事之中,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热门推荐
  • 原来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原来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

    在人类世界里,一位名洛晓萱的,看似平平常常的,其实背负着重大使命的人,降临在这个世界里。晓萱怎么想都不会想明白自己会是暗黑继承者。誓死要灭掉墨紫铭,但是最终她下不了手,为什么?她反复默念着,自己的姐姐被墨紫铭杀害,自己却......为了让晓萱找回真正的自己,她的死党安忆雪做出了最大的决定......
  • 超极品法神

    超极品法神

    奥斯大陆,一个神奇的高科技玄幻大陆。这里有毁天灭地的强大魔法师,有斩破苍穹的强大武者;更有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高能机甲。在这样一个三强争霸的世界里重生,姜焱这个不速之客,又当如何?打破古老禁锢,不按常理出牌,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势要成为超越一切的极品法师!这才不枉他异世重生,再活一次!
  • 闪婚总裁的口袋小娇妻

    闪婚总裁的口袋小娇妻

    作为娱乐圈的当红小花旦,沈慕青生活也算是滋润。谁知有一天“不小心”睡错了人,人生的篇章从此改变。强势的苏子墨,温柔的霍绍筠。两个美男对她穷追不舍,沈慕青表示,真的很难抉择。直到有一天,才发现原来一切都仅仅是甜蜜的骗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漂浮上了水面。身世谜团,重生困境,一一向她招手。文笔不好,新人,望谅解。
  • 名门独宠:司少的专属宝贝娇妻

    名门独宠:司少的专属宝贝娇妻

    他,是ZH国至高无上的存在,掌握着两国商业经济运行命脉。她,是沐氏千金,是身为小提琴家母亲的得意门生。一次舞会她遭人陷害却与他云翻雨覆......从那之后她是他天价的独宠宝贝娇妻...“司御麒,你独裁上瘾啊,你信不信....”沐沛菡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的嘴唇给严严实实的堵住。许久眼前的小女人憋得不行了,他才贪婪又不舍得放开她果冻般的粉唇“唇彩的味道很好,下次还用这个。不过原味的我更喜欢。”
  • 六界清平录

    六界清平录

    很久很久以前的一天,大概是一千多年前的一天吧,哪个朝代也无从考究了。一个刚出生没有两天的弃婴,在这一天被一位大罗金仙在东海的岸边收养了。因为这位上仙有着无边的法力,完美的谋略,显赫的身份,大略的雄才。从此这个孩子与三教的相争、六界的恩恩怨怨有了斩不断理还乱的纠缠。
  •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最有趣的民俗知识

    民俗文化是社会文化中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也最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部分。作为历史延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民族礼仪等等,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呼志强、刘瑞才编著的《最有趣的民俗知识》是一本浓缩中国民俗文化知识精粹的趣味问答读本,《最有趣的民俗知识》以全面丰富的知识和史料,讲述各类事物的由来典故,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将近千个基础的中国民俗文化常识辑录在一起,让读者用最少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全书涵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婚丧寿诞、姓名称谓、崇拜信仰、民谚俗语等400多则趣味民俗文化常识。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休闲读物。
  • The Children

    The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人仙伏魔录

    人仙伏魔录

    300年前,魔界与天界发生一场大战,魔尊龙炎发誓要占领天界,一统三界。不料,魔尊却被天界至宝苍穹圣剑打败,仅残留一丝魂魄附身于一新生婴儿体内……十六年后,婴儿已成为一少年,而体内的魔炎魂魄也渐渐苏醒,神魔大战将再一次上演……
  • 末日尸王,女人晚上见

    末日尸王,女人晚上见

    即使是重生一次,她依旧逃离不开命运之轮,末世的到来,无疑给了她喘息的机会……她只是想安安静静的报仇打打丧尸,不想被一个老僵尸给缠上……“据我观察,先生,你和丧尸没区别!”某女慎重揣摩着。“怎么没区别?为夫可以做丧尸会做的事情,也可以做丧尸做不了的事情,比如……你懂得……夫人要不要试试?”某僵尸王朝某女眨眨眼。“无耻!”某女恼羞成怒。“夫人错了,无齿的话,这满汉全席怎么吃?夫人不要告诉为夫,你想歪了?”
  •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在如今的人类看来,已经无异于神话传说。虚拟永生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长生不老梦想;虚拟世界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穿越梦想……甚至于创造生命,改变物理法则等等无异于神灵的能力,人类真正成为了天地主宰。凭借着生物、虚拟、能源、物质这最顶尖的四大科技,人类坐在那宇宙的至高王座,畅想着最终自由的实现。进化,是人类乃至全宇宙永恒的主题,是实现最终自由的阶梯。为了推动人类的终极进化,各位创世神界的大科学家们,开始了他们的计划。而华夏龙族少年南轲,正好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知道他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