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8800000022

第22章 旅游翻译(2)

The chain of underground karst caves stretches like a string of pearls.The.first exploration of Yellow Dragon Cave reveals a length of 11 kilometers.Wulingyuan is known in the world with the following five outstanding features-spectacular peaks,unique rocks,secluded valleys,serene waters,and karst caves.

6.1.2文化渊源不同

汉、英旅游作品写作手法上的这种风格差异,反映出来的是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这与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审美思维习惯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中华民族的写作美学一贯强调“意与境混”的上乘境界,追求那种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高度和谐、融为一体的浑然之美:“有意境而已矣。”(王国维语)因而,人们常常将景物的内在意蕴依附于其外在的表象之上,使具象的景物获得抽象的人格和情感,做到情与景相融、虚与实相生、意与境相谐,在描绘外界自然美的同时无时不在传递一种内在的情感美,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种意境美实际上是审美主体在“观物取象”、“意中列象”过程中主观营构的艺术形象。因而,其语言表达常常人文色彩浓郁,物我一体,具有一种超越现实,虚实不定的朦胧、变形之美,所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一景一物,皆有灵性,主观色彩极浓。例如,用“灼灼”形容桃花之明艳,用“依依”曲尽杨柳之轻柔,其景物刻画常明晰不足而含蓄有余,多带模糊思维的痕迹(普颖华,1988)。加上汉语的行文用字历来有四六骄体、行文用字宜双不宜单的习惯,讲究四言八句,平行对偶,声情并茂且诗情画意盎然,这种风格几乎成了汉语景物描写的常式。山之嶙峋,海之波澜,大漠荒野,幽谷深涧,夕阳古道,长河落日,春花秋月等,无不可供人纵横驰骋其审美之真力而妙造自然。中国历代山水田园诗词这方面可谓发挥得淋漓尽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鹤雀楼》),意境超然,于渺然中见阔远;“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意境幽深,恬淡静美到极致;“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冉冉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氛围苍凉,于萧瑟中见哀婉(可谓汉语“铺叙”手法之经典!)。而这一切都是作者妙入景中、拟容取心而营构的意象,是“虚”与“实”的巧妙结合,无不充满了意境美、色彩美、音韵美和情感美,极大地迎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也对后世游记一类的散文作品风格产生了极大影响。

从英语写作的审美角度来看,汉语渲染的这些意象会过于笼统含糊而显得失真。西方传统哲学在主观与客观的物象关系上,主张“客主分离”,更多地强调模仿和再现,在描绘外界自然美时,总是“站在自然之外”去欣赏自然之美,语言表达客观实在,景物刻画直观明了,不像汉语那样“物我一体”,客主不分。亚里士多德就主张美学的最高境界便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去模仿”,这一“模仿论”早已渗透到了西方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并且一直成为西方传统艺术和美学的基本立场,以致西方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艺术流派,其本质都源于这一模仿论(刘长林,1990),反映出西方传统哲学思维“天人各一”,偏重理性、突出个性,主、客观对立的特点。这种趋势反映到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表达客观、简约的风格,语言上追求一种自然理性之美,行文用字最忌重复堆砌。而另一方面,又十分讲究句式结构的逻辑层次和有机组合,语法规则十分严格,表现为一种严谨的空间搭架式立体结构,反映出英语表达逻辑严谨、思维填密的美学特点。要加强语义、扩展信息,英语不是单纯靠词汇的添加,而往往是通过句型结构的上下递迭、前后呼应来实现,其深层意蕴在很多情况下常常就隐含在句子的上下文之中,这与英语形态表意的特征不无关系。因而,同义重复、用词累赘是英语表达之大忌,词汇的过多堆砌只会使结构臃肿松散,语义啰嗦零乱,反失其自然流畅之美。英语的这一特点,通过下面几则散文写景片段可见一斑。

(9)Then came the twilight colors of sea and heaven,… the wine pink width of water merging into lawns of aquamarines,the sky a tender palette of pink and blue.

——“No Signposts In The Sea”,张汉照《高级英语》第一册

整个描述都采用了直观的暗喻,通过与具体的景物相组合,加上严谨的结构,不需作者抒发,读者自会领略文中那“暮霭沉沉,海天一色,红浪翻涌,碧波横流”的落日黄昏的绝美景色。

(10)The shoreline unobtrusively divides into low islands fringed with black lava boulders and overgrown with jungle and the grey-green water slips in between.

——“The blue Nile”,by Alan Moorhead

这段文字的表达言简意赅(参见文中黑体字部分),整个行文结构严谨,搭配错落有致,特别是两个-ed分词短语(“fringed with”和“overgrown with”)的妙用令“岛上丛林茂密,黑岩贴水一线”的景象活跃于读者眼前,再加上“四周碧水缓流”的衬托,显得意境不俗。

(11)The harbor looked most beautiful in its semi-circle of hills and half-lights.The color of a pearl gray and a fairy texture-soft,melting halftones.Nothing brittle of garish.

全文语言朴实,句式简洁,文中“半明半亮”、“珍珠灰色”、“柔和的照相铜板”(暗喻)等表达十分直观精细,一景一物,栩栩如生,若按汉语的行文方式译出,则显得越发音韵和美,意境交融:

只见海港被环抱于半圆形的小山丛中,煞是好看,朦朦胧胧,一片银灰,宛若仙境--它浓淡交融,光影柔和,清雅绝俗。

——陈廷佑“英汉笔译技巧”,《翻译通讯》,1980

(12)For me this landscape was always a magical prospect,the austere countryside stretching away with the sharp definition of an 18th-century aquatint 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Mt.Battle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

—— The Last Hill,by Francis Russell

英语景物描写中特别擅长使用暗喻(尽管也还采用其他类似的修辞法),这样可使对景物的刻画显得更加直观、鲜明、可感。文中“stretching away with the sharp definition of an 18th-century aqua- tint …outlined against the horizon”这一短语充满诗情画意,意境深远,令人遐想。作者用词如此的简洁,充分展示了英语的独特魅力,不妨把它译成汉语:

我总觉这儿的山野风光格外迷人,乡间淳古浑朴的原野绵延伸展,跨过小山;越过森林,一路延伸到遥远地平线上赫然矗立的巴蒂山--好一幅轮廓鲜明的18世纪铜版风景画!

(13)On one of those sober and rather melancholy days,in the later part of Autumn,when the shadows of morning and evening almost mingle together,and throw a gloom over the decline of the year,I passed several hours in rambling about Westminster Abbey.There was something congenial to the season in the mournful magni- ficence of the old pile;and,as I passed its threshold,seemed like stepping back into the regions of antiquity,and losing myself among the shades of former ages.

——Westminster Abbey,by Washington Irving

严整的结构,精当的措辞,整段文字读来朗朗上口,余味无穷。对照一下夏济安先生的译文,可谓珠联璧合,相映生辉,原文字里行间的余韵在译文中得以充分展示(但英语的这种用词简约、结构严谨的风格,恐怕是现代汉语永远难以企及的):

时方晚秋,气象肃穆,略带忧郁,早晨的阴影和黄昏的阴影,几乎连在一起,不可分别,岁将云暮,终日昏暗,我就在这么一天,到西敏大寺去散步了几个钟头。古寺巍巍,森森然似有鬼气,和阴沉沉的季候正好调和;我跨进大门,觉得自己已经置身远古,相忘于古人的鬼影之中了。

——夏济安译,“西敏大寺”,《名家散文选读》,1976

6.2英汉旅游翻译过程与策略

鉴于英、汉旅游文体特征和表达风格上的差异,在翻译的理解与表达过程中,如何采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是旅游翻译能否实现功能对等、有效达到交际目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必须准确理解原文实质,把握原文与译文间的社会、文化差异,综合考虑各种语境因素,根据旅游文体的特定功能,对原文信息和内容进行判断和取舍,在译文表达上顺从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突出读者效应,用符合译语规范和文化标准的语言来准确传达原文的信息和内容。

6.2.1理解原文实质

根据认知语用学的观点,要确定话语意义,就必须充分考虑说话人的意图或语用用意、交际场合以及听话人的背景知识、信念、态度等语境因素,而语境因素往往又不止一个,它“可以是语言语境(上下文),也可以是具体语境(交际场合),也可以是认知语境(记忆和知识结构)”(熊学亮,1999:172),说话人正是通过这一系列语境信息来传达他意欲表达的话语意义。例如,当我们听到“Will you come in?”和“Will you sit down?”这两句话时,同样是“Will you”句型,但由于具体语境上的差异(“come in”和“sit down”分别限定了各自的交际场合),各自的语用用意往往会大不一样。前者表示一种邀请,因为语境中的社交和文化背景知识告诉我们,在西方,未经允许不可随便进入他人房间,听到这句话时,其意义便十分明显:这是劝人不要客气--“干吗不进来?”“不要老站在门外,请进来吧!”而后一句则表示一种反感:“你给我坐下好不好?”--“干吗老站着?”语气很不耐烦,因为已知的语言知识和交际常识告诉我们,英语“请坐”的正常的表达不是这种语气,这是语境因素给我们的启示。

同类推荐
  • 档案信息检索

    档案信息检索

    本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档案信息以及相关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尤其关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检索的现状与实施。
  • 公民道德要遵守

    公民道德要遵守

    所谓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和形成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的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精典教育-卡尔·威特的全能教育法

    本书记载了卡尔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教子的心得和独辟蹊径的教育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我的儿子并非天赋异禀、我的教育工作进展顺利吗、我对儿子的教育完成了吗、我儿子是怎样成为少年学者的、我具备把儿子培养成学者的技巧吗、人们对卡尔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我的儿子真的受益于早期教育吗等。
  • 习惯重于方法

    习惯重于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终身积累了丰富的读书治学经验,并对此问题颇有研究。他关于如何读书,如何选书,如何做学问的不少精辟见解,值得今人学习、借鉴。本书收入胡适关于读书治学的文章、演讲稿二十多篇,力求全面、准确反映反映胡适的读书治学观点和方法。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孝亲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热门推荐
  • 穿越成公主

    穿越成公主

    她出生的时候,父母就因为车祸而去世了,她的童年都是在孤儿院里面长大的,别人的童年都是要什么有什么,可以无休止的在父母的面前撒娇,可是小沫的童年印象里面只有严厉的管理员不断地训斥,还有饿着肚子瑟缩在薄薄的被子里不能入睡的悲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傲战霄汉

    傲战霄汉

    天地分阴阳,阴阳相济,方为天道。胸口封印着赤炎神剑的林问天,在寻找着身世之谜的同时,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烽火不断的四大帝国,隐世不出的四大皇族,看护严密的封印之地……世界的终极,林问天一步步为我们揭开!“力量是用来守护的,即使逆天也在所不惜!”
  • 字卷风云

    字卷风云

    因为一次意外,吴奈发现掌心多了一个字,从此他被卷入一个又一个的全套中,而他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
  • 魔瞳濒临:紫女向前冲

    魔瞳濒临:紫女向前冲

    她,二十一世纪的一缕孤魂,重生于异界。前世身为一名杀魔,却因生活所困。今世身为一名玄者。注定走上玄修之路。穷山僻壤,她顽强地成长,一头紫发一双紫眸,加上一枚魔印。便注定了她一生的不平凡。肉弱强食的世界虽可怕,但只要心坚定,梦想不移、恒心不变、路再难也能过。只要向前冲!光明是属于自己的!
  • 在伍风中拾雨

    在伍风中拾雨

    这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无论是人还是事,都是最真实的!伍风拾雨,真的存在,他们只是一个学校里。一个班级里,平凡的一组。六个人的世界,是真实的。此文章没有虚假,没有欺骗,只是世界中最真实的故事。
  • 瓶邪之暖

    瓶邪之暖

    吾乃新人,兼学生党,如有不好之处望望多多指教,不喜勿喷哦~~十年之后,小哥会从青铜门后回来么,吴邪是否平安无事的如期等候小哥呢?解语花和黑瞎子又会怎么样呢?胖子是否还沉浸在云彩的死亡中?自由想象的盗笔故事,一切尽在想像中进行。一眨眼过去,十年了,不,还有十天,是呀小哥终于要出来了,我倒是要问问他他给我怎么解释,明明已经30多岁的男人还是当初天真无邪的样子,难道老天也想让我继续天真无邪么?可惜为了他,已经回不去了。在最青涩的年华遇见他,他不再纠缠于宿命,而我依旧天真无邪,我不再执着于迷局,而你还未看淡生死,这样的我们虽不再传奇,但至少我不用再害怕会错过你。
  • 洪荒白衣圣人

    洪荒白衣圣人

    现代修真者被自己哥哥算计,回到混之中,自己练功。见识盘古开天地,见识龙汉大劫罗睺威,见识鸿钧老道传道统,见识三清也有吃憋时。洪荒大能满天飞,其中尤以巫妖二族威,帝俊太一掌天庭,十二祖巫控大地,二族争斗几多时,白衣却是见证人。
  • 笑傲星元

    笑傲星元

    一个先天不足,天生修炼缓慢的清秀文弱少年,和他的伙伴能否创造奇迹,能否笑傲星辰,能否笑傲宇宙,能否笑傲无数纪元!大陆,星辰,银河,宇宙,人,妖,魔,鬼,神,圣,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群魔乱舞,光怪陆离。且看这少年如何走向万世巅峰得以笑傲星元。
  • 气渡云天

    气渡云天

    天地悠悠,气存于其间。上者为阳,下者为阴:万物生灵皆命系之于气,气升则生,气竭则亡。造化异者,体可纳之于内,化为形,散之于外也,是为妖也,是为气师也。
  • 故乡的路

    故乡的路

    本书收录了胡定宋散文50余篇,主题为“过去的事情”,有作者生命中过去的人和事,以及最刻骨铭心的,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本书同时收录了作者的游记、报道文学以及小说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