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81000000008

第8章 我是谁——教师的角色适应(1)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教师是什么?”

“我是一位老师,但是总找不到感觉怎么办?”

“我是一位老师,但是我仅仅是一位老师吗?永远是一位老师吗?”

本章将和老师们一起来谈谈教师的自我意识、角色意识、角色适应和调整,从教师角色特征主张教师自己要能够“进入”和“走出”,“进入”就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走出”就是不要随时把自己当成一个老师,避免角色冲突。

第一节我是谁?——教师角色内涵

一、角色的含义

角色定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处于一定位置时所执行的职能。任何一种社会地位或身份的人,都有一整套由其身份所规定的行为方式,当个体在执行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适应的社会职能时,其心理、道德品质、行为等要符合相应规范与要求,即扮演相应的角色。

教师角色指教师的社会身份、地位和作用。教师的角色行为应有较高的文化、道德修养,能够为人师表。个人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多方面的,个体身份也具有多重性,需在不同的关系环境中充当不同的角色。同一个人在学校,对学生他是教师;回家后,对家人是家长、丈夫、妻子;参加社团活动是文学社成员,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等。当然就社会职业劳动而言,他的基本角色是教师。

二、角色的分类

角色有很多分类法,根据社会期望和个体执行角色职责的情况,可以把角色分为三类:期待角色、主观角色和实际角色。

1.期待角色。这是社会、群体理想的或要求的角色,就是把社会,群体对角色的期待内容落实到个体身上。期待角色往往是理想化的角色。

2.主观角色。这是担任角色的个体对角色身份和行为模式的认识理解,是担任者执行角色的心理基础。对角色的职责、义务等要素认识理解得全面、准确,有助于执行中不断符合期待角色的要求。

3.实际角色。这是社会生活中个人实际表现出来的角色。这种角色是主观角色实践期待角色而产生的结果。

三种角色分别反映了客观要求、主观理解以及主客观作用下实践的结果,为角色实现和个体社会化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生活中,由于环境和个体诸多要素的影响,三种角色间常常存在差距。实际角色的实现,就是一个以主观角色为中介,不断使实际角色符合期望角色的过程。每个健康的人都应努力地使自己的这三种角色统一起来。如果三种角色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和抵触,就是通常所谓的“角色冲突”,我们会在下文和老师们讨论。

三、教师是什么——教师角色的内涵

教师角色职责是由社会规定的,即社会期望教师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也就成了教师的基本职责。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着名的教师角色论断。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说明教师至少有三种角色:传道、授业和解惑。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教师的角色有有了许多独特的内涵,相当于对于教师的基本职责进行了新的标定。

生活中,经常把教师说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渡工”……这些都表现了社会对于教师角色的期待。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会对于教师角色规定的内涵。

1.教师是家长的代理人

中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很多象对父母的态度,视教师为长辈,充满尊敬、依恋之情,希望教师象父母那样关心自己、爱护自己。家长也要求子女听从教师的指导,希望教师成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朋友、释难者、指导者、解困者。社会要求教师应理解学生和家长,承担起家长代理人的角色职责。

2.教师是学生的知识导师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受社会培养,具有教书育人的专业修养技能,能有效地把社会精神文化传授给学生,从而使社会文化的传播得以顺利进行。现代社会文化传播工具很多,而系统严密的道德、科技知识传播还得靠教师通过对信息的再加工来进行。教师的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导师。

3.教师是学生发展引导者

青少年的发展不是自发的、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有方向的。社会需要决定了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学习——发展,需要专门的人引导;社会越发达对这种引导者的要求越高,越专业化。教师,就是受社会委托肩负专门从事青少年学生发展引导职责的角色。

4.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在复杂社会条件下,人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当代社会运转节奏加快,竞争激烈,学业负担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巨大的压力会造成精神行为上的异常,如焦虑旺情、压抑悲观、暴躁莽撞,孤僻寡欢甚至厌世轻生等。这些问题不能全靠常规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还需要教师进行心理疏导和治疗,帮助学生自我调适,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5.教师是学生的榜样

家长是人生最先接触的榜样,进入学校后,社会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榜样——教师。教师随时随地为学生展示社会行为修养范例,折射或过滤着其他优秀社会形象的光芒,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树立明确的范例。教师的精神面貌、言谈举止是经常影响学生的无声命令。它或者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发展,或者以震撼心灵的方式推动发展的跃进,可以起到理论灌输起不到的作用。所以,教师应严于律已,为人师表。

6.教师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社会要发展必须积累和传播知识财富,教师是社会专设的文化传递的桥梁。因此社会不仅要求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同业也要求教师作为群众的先生,将科学知识与生产相结合,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7.教师是教育专家、教育科研者。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收到各种各样的“教育和影响”,比如在家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教育,年长的人要对年幼的人进行教育,但是这些教育往往是不自觉的。而教师有系统的对孩子施加最优的教育影响。因此社会期望教师是教育专家,要成为专家就必须研究教育中的问题,成为教育科研者。

我们看到,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些很高的要求并不一定能一次性达到,它往往也成为教师们努力接近的目标。

第二节教师角色的适应——我是一名人民教师

每个人一旦某一天成为了一名教师,就得想:“我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呢?”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师职业角色进行认真的理解。无论以前的理想是什么,兴趣是什么,也不管是否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只要还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就得顺应教师的职业特点,接受它,并积极的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喜欢它,最终你就会发现其中意趣无穷。

这正如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从“不知”到“知之”,再到“好之”,再到“乐之”。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它是一名教师终身事业的展开历程。我们这里首先针对那些刚刚进入教师行业的青年教师以及那些那没有适应“教师”角色的教师,来谈谈如何适应教师角色。

一、教师角色隐喻中的社会期待及调整

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往往会以各种比拟的方式出现,表达了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和角色期望。对于教师的角色意识有比较深刻的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其中一些隐喻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不利于教师有效的工作和健康的生活。下面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有关的四个重要隐喻。

1.“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隐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隐喻包含了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一方面,它表明教师从事的是一个非常崇高的事业,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灵魂。因为只有人才有灵魂,因此教师的职责是育“人”;注重学生的心灵发展,而不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能力。将教师比喻为“工程师”,反映的是一种工业模式,似乎学生是一块没有生命、任人摆布的钢铁,可以任工程师按照自己的蓝图塑造成产品。而与此同时,“灵魂”这个概念将教师提升到一个神圣的境地,似乎教师是一个万能的上帝,可以按照自己既定的方案塑造学生的精神。

从教育质量观看,工程师论似乎暗示了一种固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教育被作为一个大工厂,教师是工厂里的工程师,学生是被批量生产的、规格整齐划一的产品,教师在从事教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张事先设计好的蓝图。

从教师自主权考虑,工程师论也隐含有自相矛盾的地方。一方面,它似乎比较重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设计塑造学生,改变学生。而另一方面,它又表明教师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上级对产品通常有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工程师只能按照一定的工艺要求、方案和流程操作,不具备教师所应该具有的主动性。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教师的工作不能完全被规范,必须给予一定的想像和创造空间。

2.“园丁”隐喻

如果说“灵魂工程师”反映的—种工业模式的话,“园丁”这个隐喻反映的是一种农业模式。认为学生像种子,有自己发展的胚胎和自然生长的可能性,但需要教师来浇水、培土。与“工程师”相比,“园丁”更加重视学生的生长性,既考虑了学生发展的共同规律(可生长性),同时又照顾了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每一颗种子可能开出不同的花儿)。同时,这个模式也考虑到了教育的过程性,而不仅仅是结果。教育学生就像是培育花朵,需要经常、定时地浇水、施肥、松土。

“教师是园丁”一方面似乎没有充分肯定教师的形成性作用,但另一方面又没有意识到教师的作用其实是十分有限的。种子没有园了的培育也能自己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虽然这种生长可能质量不高。学生没有教师的帮助也会自行发展,虽然这种发展可能“误入歧途”。但是,如果教师不能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帮助,也有可能阻碍学生的发展。学校本身便是一种社会机构,如果学校办成了一个封闭的、“关押”学生的场所,学校教育就成了对社会不公的一种复制。这种教育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成长,反而会给学生的心灵造成危害,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正义感。

3.“蜡烛-春蚕”隐喻

“教师是蜡烛”这一隐喻使人感到既喜又忧。一方面,它体现了教师行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但另一方面,它又反映了一种重要的师生关系,即生重于师。光是有方向的,光总是朝着一定的目标照;而作为教师的光只能跟着学生走,围着学生转,教师的自身发展没有得到重视。而事实上,教师作为蜡烛,不仅要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教师也有自己的生命,需要与学生“教学相长”;在燃尽自己、照亮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光彩照人。教与学其实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发展了自身,而教师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也就发展了学生。

“蜡烛论”给教师的定位太高,几乎将教师抽象为一种“圣人”。它反映了社会普遍对教师这个职业所抱有的崇高期待,似乎教师可以解决学生的一切问题,可以为其“传道、授业、解惑”。而实际上,蜡烛的光是十分有限的,只能照亮学生的—部分;有时甚至还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因为它的光太微弱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作用估计得那么高,不必一味顺从社会的期望,将其作为巨大的包袱背在背上;不必像蜡烛那样牺牲得那么悲壮,把自己全部燃烧尽了。教师也是自然的人,也要重视自己的生活和发展,也可以生活得有滋有味,有自己的情感和兴趣爱好。如果自认为是蜡烛,一味燃烧,蜡烛会越烧越短,终有熄灭的一天。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光照到需要光的地方,而且需要自己不断充电。因此,有的老师认为,与其把教师比喻为蜡烛,不如比喻为长明灯,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充电,于人于己都受益无穷。

4.“桶水-碗水”隐喻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隐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有人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不管要多少水,都可以哗哗地流出来。在教育理念上,“桶论”强调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要有—桶水,这使人立刻想到“灌输”的形象。似乎教师的作用就是要“给”学生“灌”知识,而且这种”灌”采取的是从上往下“倒”的姿势。教师的桶和学生的碗里装的都是“水”,教师倒给学生的知识没有经过学生本人的处理。“桶论”反映的是一种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被当成被动的容器,被教师注入知识,然后在考试的时候再原样倒出来。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中华传统医学养生精华)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为189,其中9卷名为《素问》,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该书非一人一时之作,是集众人智慧编写而成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该书注重整体和谐的观念,既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断与治疗。书中强调了人体在正常情况下的阴阳平衡,强调精神与社会因素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反对迷信鬼神。
  •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早饭

    在自己曾经梦想的生活中梦想另一种生活。60个“厨室机密”。60种“美味关系”。从今天开始,动手为自己或所爱的人做一份早餐吧。有爱的早餐让每个清晨都变得美好。谨以此书献给即将长大成人的少男少女。献给即将远行的游子。献给所有心中有爱的人们。好时光不可辜负。这世界,会好的……
  • 向红丁谈肥胖与糖尿病

    向红丁谈肥胖与糖尿病

    本书内容包括:到底什么叫肥胖、肥胖有几种类型、糖尿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糖尿病并发症是什么、怎样及早发现糖尿病等。
  • 每天一个健康箴言

    每天一个健康箴言

    均衡的饮食、充分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心理的健康、良好的居家环境、健康的职场生活、科学的防病治病、有效的排毒、开心的旅游等都是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每天学点健康知识,既能打开视野,又能帮助您获得健康生活的经验。对于珍视健康的您来说,每天读一个健康箴言能受益一生。
  •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本书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按照我国丰富的中医药典籍和大量的科研资料,系统介绍了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二十四节气变化息息相关的防治病、运动健身,科学饮食等知识,同是阐述了与二十四节气有关的传说、典故、诗词、趣闻、轶事。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效果显著,适合广大读者,尤其是中老年朋友阅读参考。
热门推荐
  • 百尸群中过

    百尸群中过

    墨晨一觉醒来一切都变了,到处都是食人的疯子,正当他感到绝望时,他遇到了她。
  • 武魄玄仙

    武魄玄仙

    这是一个修炼武魄的世界——吸收天地元力,练元化精,练精化魄是为武魄!
  • 女人靠什么获取幸福

    女人靠什么获取幸福

    福,始终是女人最大的守候。没有女人会拒绝幸福,也没有女人会放弃幸福,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幸福,不同的女人追求不同的幸福。无所事事的穷人说,有钱就是幸福;而匆匆忙忙的富人说,有闲就是幸福。在女孩的眼里,幸福是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骑着白马的王子带着她飞到遥远的森林,手里拿着玫瑰花,嘴里说着甜蜜的话;在结了婚的女人眼里,幸福就是和孩子、丈夫在一起,其乐融融,周末全家一起出去旅游,丈夫下班回家后坐在一起聊聊天。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女人对幸福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公主鬼谷夫人

    公主鬼谷夫人

    鬼谷后代竟然是位美人?他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唯一想做的就是娶她为妻,他能夙愿以偿吗?天下之争,风云色变,英雄各起,皆为美人折腰,终究是天下逐鹿,霸者称王!乱世美人,红颜祸水!她于乱世浮沉,最终又能否携手心爱之人,看云卷云舒?--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鬼婚难逃

    鬼婚难逃

    她梦里与男子在棺木中洞房而不自知,醒来发现床单上有血迹。她在古墓遇到一颗死人头,从此便被缠上,有了个死人头夫君。后来才知道,现实中会说话的死人头,就是梦里的古代男子。他带着目的出现在她面前,最终却为她放弃执着,改变故事最后的结局。鬼婚难逃,逃得掉的是婚姻,逃不掉的是什么?
  • 刻在碑上的铭

    刻在碑上的铭

    人死了,会去哪里?或是去了地府,转世投胎?或是穿越到异界,称雄称霸?我呢?我算什么?
  • 坑漫之旅

    坑漫之旅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坑爹的世界把宅男们宅女们丢到其他动漫去坑爹的故事嘻哈至上,x圣出品
  • 护短老公

    护短老公

    初始,她与他相遇于昏黄路灯下的小区公园,便注定了她以后的生活与这个失忆的男子有着最亲密的联系。害怕,逃避,彷徨,最终,是温暖的渴望与感情的沦陷驱使着她坚定决心与他走在一起。纵然真心相爱,纵然曾说不会放开,无奈现实的手强硬的将他们隔开。带着锥心的痛,带着对他刻骨的爱,她逃离了那个让她绝望的地方。一逃离,便是三年。带着他与她之间亲密的牵连,再次回到那个城市。她虽怕找了他出现当年的结果,却依然是坚定的爱他。再次相遇,他们已经相爱得胜过对方生命。只是,这次命运之手是否还会伸向那个痛恨它的女子?
  • 超级掠夺

    超级掠夺

    成绩超级差、长相忒猥琐的胖子楚源,为救班花,被从天而降的超级掠夺系统砸中!从此,楚胖子的炸天生活开始了。成绩差?没关系,系统在手,分分钟成就超级学霸。长的丑?也没事,基因药水,保证让你变成型男。班花、老师、女警、总裁,各种美女纷至沓来!花都生活,肆意逍遥,楚源坐拥天下,逍遥一笑。
  • 君临,创造世界

    君临,创造世界

    谁人可以君临寰宇,俯瞰万物苍生又有谁可创世,修行路漫漫,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