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17200000070

第70章 小偷入佛门

在古代的某一座城市,小偷飞天鼠是个让官府和大户人家,个个恨得牙痒痒的头痛人物。尽管各处发下高额赏金的捉拿告示,却从没有人前来举发,因为根本就没人能见到飞天鼠的真面目,顶多只能看到这只动作矫捷的老鼠,在月下疾速闪掠的一点黑影。

但是捉拿不到飞天鼠的最主要原因,倒不是因为他的武功高强,而是因为个头瘦小皮肤黑褐的他,长得实在是太不起眼,所以没有人会怀疑到他头上。他走在街上的样子,就活像只饿到瘦出了一身骨头的小老鼠,出来翻找垃圾堆里残剩的食物。

对于城里寺院举行浴佛节的大日子,飞天鼠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下手好机会,所以便尾随着善男信女,假装到寺内参拜。当他随着民众,顺着法师的指引前去用斋饭时,眼尖的看到厨房里居然有个金光闪闪的大宝物,眼睛忍不住的也闪闪发亮。“天哪!居然会有金子打造的大锅子,若能偷到手,我这一辈子可是不愁吃不愁穿了。”飞天鼠这会儿简直乐得可以背起金锅,一口气就跳入月亮里头倏忽不见。但是他转念一想,这口大到可以双臂合抱的金锅子,可不像他平常偷的女人家首饰般轻盈,得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能不动声色地悄悄运出寺外。

不久,寺内多了位新剃度的法师,这位正是过去的飞天鼠,现任的寺院典座法师。当他一如寺院新披剃者,先分配到厨房工作时,内心的快乐自然不可言喻,因为正可以名正言顺地每天留在金锅旁边熬汤做菜。但是让平日昼伏夜出的小偷最难受的是,过去清晨三、四点,正是他宝物到手,可以回家睡大觉的时候,现在却必须起床煮饭。刚开始的几个晚上,他望着窗外独自发光的月亮,想到过去月亮一出来,就是他晚间活动的时候,心中有股说不出的孤寂。尤其他一进厨房就闯祸,因为他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金锅上,所以该加盐的放成糖,该放糖的加成盐,而那位煮了四十年饭的老典座骂:“你不要小看了做饭,历代的佛门大师可多是从煮饭做起的,如果用心,也能够与佛心相印。”老典座说的佛心,飞天鼠自然不懂,但他可知道大殿里的佛和他眼前的锅子,都是用他最喜欢的金子做的。或许是这样,每当礼佛时,他总是特别欢喜,希望佛菩萨快点把那口金锅布施给他,而他发愿要在他煮饭的这段日子,用心做出最好的菜来供众。一天老典座拿起汤勺,试了口飞天鼠熬的汤后,居然笑弯了两道白眉对他说:“嗯,煮得不错,味道出来啦。”从没有被赞美过的飞天鼠,当时的反应竟像是冷不防被捏起的小老鼠,害羞到全身发起抖来,而不住摸着自己的光头傻笑着。

那天晚上,他看到天空里的月亮,就像是圆口金锅里黄澄澄的高汤,清澈得可以看到自己倒映着的脸,禁不住笑了起来。而在随僧团念佛时,原本口中的佛号,就像滚沸的汤泡乱了板眼,日子一久,浮乱的心渐渐冷却成一锅透心凉的夏日冰点。这时的飞天鼠,已经不再想要背着金锅跳入月亮,但是他仍旧难改偷儿本性。过去凡是他想要偷到手的东西,从没有失手的记录,但是他怎么也没有办法去了解,每天口中所念的阿弥陀佛究竟是谁,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阿弥陀佛偷回家。就这样,他走路也念佛,做饭也念佛,做梦时也还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又快到浴佛节的时候,老典座告诉他住持法师将为信众开讲《阿弥陀经》,要好好准备一千人份的斋食。由于忙着准备大量的饮食,所以飞天鼠虽然很想聆听住持法师的精彩开示,告诉他阿弥陀佛究竟在哪里,但为成就大众听经,只好忍痛放弃。当众人都坐在大殿里听住持法师讲经时,飞天鼠正在闷热厨房里忙得满头大汗,虽然出了一身热汗,他却觉得像淋着雨般清凉,仍旧一边以汤勺搅动金锅里的热汤,一边念佛。因为要煮的菜量太多,飞天鼠忙碌到最后,心中清澈到连一丝菜渣都没有。就在熬好汤后熄火不久,飞天鼠从雾气渐散的金黄色汤面,看见自己的脸,当下他欢喜地围着金锅绕佛三圈。因为他终于知道阿弥陀佛就在这里,不必再到别的地方去偷了。

感悟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任何外因必然通过内因才能发生作用。对于我们而言,佛就是外因,他确实度不了无缘之人。好比我们溺水,有人伸手救我们,我们不相信他能够救我们,死活都不愿将自己的手伸向他,结果我们必不会得救。佛心是信任,也是一种信念,有了这种信念,便离成佛不远了。

著名寺院红螺寺

红螺寺(位于北京)始建于东晋,扩建于盛唐,原名“大明寺”,明正统年间易名“护国资福禅寺”,因红螺仙女的美妙的传说,俗称“红螺寺”。

红螺寺始建于东晋咸康四年(公元338年)。当时中国北方正处十六国时期后赵的统治时期。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西域高僧佛图澄东来中国传教,受到后赵皇帝石勒、石虎叔侄的优礼,遂在后赵国境内弘法授徒,广建寺塔。他是经国家正式批准在中国授徒(中国人出家为僧)的第一人,后赵石虎建武末年(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卒于邺宫寺。据《高僧传》记载,佛图澄在后赵弘法30余年,先后建寺达893所,红螺寺即其中之一。

红螺寺为十方常住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佛教丛林,千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寺院内历届主持多有皇家命派,高僧频出,佛法超凡。金代有著名的佛觉禅师,元代有云山禅师,清代际醒(梦东)大师主持红螺寺,创建红螺净土道场,佛教更为兴盛。光绪年间(1875-1908),印光僧人来红螺寺修学净土法门,后去普陀创建净土道场,所以世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

历史上的古寺拥有300多倾耕地,号称“一天吃一顷地”,在怀柔县境内和北京其它区县内有数处下院。康熙帝于公元1694年驾临红螺寺。历史记载,红螺寺曾数次扩建重修,名扬海内外,香火旺盛。

红螺山红螺寺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名山古刹。它的开山缘起,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中国佛教初兴的东晋时代。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浸润,奇妙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一方完美殊胜、绝尘脱俗的净土佛国。今天,作为北京地区最具魅力的休闲旅游胜地之一,它那深静典雅、高古幽邃、揣摩不尽的三昧深韵,继续滋养着大众信仰的福田,开启着人们智慧的灵光。

红螺山属燕山余脉,地处北方都市古幽州城东北方100里。背倚万里长城北京段;南襟华北平原京北腹地;东西距万里长城居庸关、古北口两大关塞各60公里,雄峙于左右两大肘腋门户之间,为帝都北京的江山翠屏。山巍峨雄武,领袖群峰,不露危耸险怪,而以庄严恢弘、大气磅礴为胜。红螺山一山双峰,比肩矗立。西峰海拔812.9米,体魄雄健,威武凛然,其两侧余脉展开,酷似一双长臂,将整个红螺山谷揽入怀中。东峰海拔811.9米,紧依于西峰身侧。其东侧余脉不入红螺山谷,而是甩袖飘然向东,迤逦潜入雁栖湖底。双峰之间弧形凹处的正中,有一漫圆的小峰,峰尖如喙,锐意深蓄,其形宛若须弥妙高之顶。红螺双峰两翼舒张,引带群山,拥托着中间的小峰。三峰并峙,其外形轮廓,酷似舞动双翅盘旋护卫于如来头顶的大鹏金翅鸟。红螺西峰下侧的胸部,有一似峰非峰的馒头状山岗,浑圆丰满,大而不显。由岗下分出五条岭脉,微曲着伸至山麓。这五岭的形状,酷似自然垂伸的五只手指。这一景观,早在晋代就被佛图澄指认为佛祖释迦牟尼成道时所施触地印的印相。

红螺山显现的佛祖成道印的瑞象,五指舒长饱满,关节毕现。不但外形惟妙惟肖,尤其契合佛经记述的是,在山麓五指所指处,有一古潭,名珍珠泉。据寺碑记载,古时此“潭中有二螺,夕吐光焰,绚辉林麓。”其他古代史志中也有相同的记载。此二螺正是证明释迦牟尼成道真实的地神。红螺山的名称也即由此而来。

红螺山的地形地貌,是一幅具足佛教一切威仪的释尊成道的形象,这一自然神力造化的奇迹,历来受到佛教信仰者的敬仰,使红螺山成为中国佛教的圣地。

现在,红螺山苑林已形成一山二寺三园的环境格局。山上山下,寺内寺外,古景新意、春华秋实,无处不体现着:“青青翠竹,俱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的妙趣,景区规划本着一切为游客方便的净土宗旨,把最美的景观,最佳的视角奉献给人们。游人可以登高望远,临风高歌,也可以漫步林间,小憩松下,尽情领略感悟休闲的乐趣。可以走进古刹,瞻仰庄严佛仪,也可以焚香顶礼,参悟自身心性,祛除诸多烦恼而获得平静的愉悦。

佛禅故事不播种就没有果实

从前,一个穷汉每天都在地里劳作。有一天,他突然想:“与其每天辛苦工作,不如向佛祖祈祷,请他赐给我财富,供我今生享受。”

他深为自己的想法得意,于是把弟弟喊来,把家业委托给他,又吩咐他到田里耕作谋生,别让家人饿肚子。交待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后顾之忧了,就独自来到一座寺庙,为佛祖摆设大斋,供养香花,不分昼夜地膜拜,毕恭毕敬地祈祷:“佛祖!请您赐给我现世的安稳和利益啊,让我财源滚滚吧!”

佛祖听见这个穷汉的愿望,内心暗自思忖:“这个懒惰的家伙,自己不工作,却想谋求巨大财富。倘若他在前世曾做布施,累积功德,那么,方便给他些利益也未尝不可。可是,查看他的前世行为,根本没有布施的功德,也没有半点因缘,现在却拼命向我求利。不管他怎样苦苦要求,也是没有用的。但是,若不给他些利益,他一定会怨恨我。不妨用些方便,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于是,佛祖就化作他的弟弟,也来到这座寺庙,跟他一样祈祷求福。

哥哥看见了,不禁问他:“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吩咐你去播种,你播下了吗?”

弟弟说:“我也跟你一样,来向佛祖求财求宝,佛祖一定会让我衣食无忧的。纵使我不努力播种,我想佛祖也会让麦子在田里自然生长,满足我的愿望。”

哥哥一听弟弟的祈愿,立即骂道:“你这个混账东西,不在田里播种,想等着收获,实在是异想天开。”

弟弟听见哥哥骂他,却故意问:“你说什么?再说一遍听听。”

“我就再说给你听,不播种,哪能得到果实呢!你不妨仔细想想看,你太傻了!”

这时佛祖才现出原形,对哥哥说:“诚如你自己所说,不播种就没有果实。想要得到,你必须先要付出!”

同类推荐
  • 降伏其心(下册)

    降伏其心(下册)

    学佛必须要看清自己的心动念,修行先要降伏自己的身心,历世炼心即是福慧双修,守住真心胜过所有法门,激活能量打开心量,没有过去未来就是当下,每一个当下都能觉悟那就是佛,众生成就了你,没有众生就没有无上菩提,冤枉你就是成就你,修行就是转外境而不是被外境所转。
  • 往事百语(二)

    往事百语(二)

    回想我的一生,曲折多变,苦难连连,往往因为长辈的一句话,或是师友的一句话,若有所悟,牢记在心,继而活用,成为我一生待人处世的格言,从其中得到了无尽的般若宝藏。即使面临山穷水尽的困境,仍能坚忍不拔,无怨无悔。令我深深体会一句话所散发的力量。
  •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

    《禅学指归》收录了胡适论述中国佛教及禅宗的文章。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说到对佛教和禅宗的研究,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大学者,胡适先生的通彻见解,是无人能出其右的。他的开创之功,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研究佛教禅宗的学者们。全书对于佛教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于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研究。
  •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本书包括:绪论、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的“人间化”、当代中国佛教思潮、人间佛教的诞生与太虚思想、人间佛教的崛起与印顺思想等11章内容。
  • 修行即修心

    修行即修心

    引领都市禅修风潮,慰藉心灵的灵修之旅。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林中,心不动则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则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热门推荐
  • 王牌校草专属甜心

    王牌校草专属甜心

    儿时,她偷跑出家,一个人来到海边,遇见了他,度过了愉快.美妙的一天。她和他约定每个月的9号都在那儿见面,她想他倾诉自己的伤心,分享自己的喜悦,而他则默默地做她的倾听者.....可是后来她和父母.哥哥搬去了国外,她因此伤心了好久,而他仍旧每个月9号都回去海边,可都不曾遇见她.....她从当初的懵懂女孩变成了如今的腹黑少女,再回Z市,寻找当初的那个海边遇见的男孩....
  • 混世魔神传

    混世魔神传

    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同时,通臂白猿打碎了离恨天上的摄魂珠,导致里面的无数妖元四散三界。元始天尊为此定下了一个万妖图集的对策,要找一个绘图人,用封魔笔封印下界妖魔,以示天威。他让白猿将功补过,与二郎真君一起,辅助绘图人完成封妖大业。一路,白猿运用天生神通缩千山、拿日月、双锤舞动,披荆斩棘。然而,暗中有一群神秘人,准备借着这次事件,策划一件翻天覆地大大事……
  • 一壶清茶伴老酒

    一壶清茶伴老酒

    皇甫剑祖籍北京昌平,幼年时家遭天火,,因生活贫困所迫,父子离散,流落江湖。学得一身绝世武艺,做了和尚又还俗,仗剑走江湖,风雨几十年,他成为了最神秘的传说,让世人仰望、铭记和怀恋!
  • 前腰

    前腰

    无论是刚接触法术世界时的新奇和神秘,还是最终超越众神后的至高和无上;无论是第一次遭遇袭击时的害怕和慌乱,还是同无尽敌人战斗的自如和洒脱;
  • 村官没有编外

    村官没有编外

    主人公初入职场,是新新人类,小说中既有对主人公成长过程中,那种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有深刻的描写。读者阅读后对生活、工作充满信心,又对处在不同层次的官员们的官场斗争的描写。希望读者从中看到一个不服输,为了希望,而不断奋斗的自己的影子。
  • 仙门传说

    仙门传说

    起点二组签约作品游戏程序员天明来到自己创造的世界,本想在游戏的世界逍遥快活一番再回到地球,可谁曾想这里竟然如此的不太平。身为世界守护者的天明笑傲修仙界,重开仙门。就让天魔邪修滚回老家去吧。既然来到自己创造的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容玷污。
  • 绯闻女主角

    绯闻女主角

    说着“永远的爱”而离去的人,是因为爱的放弃,还是对爱的背叛?“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写这首诗的人,早已经琵琶别抱了。章晓凌已经自己就会这样孤独地过一生,可是偏偏很多人都不愿意放过她。好吧,既然这样,趁机都拿来炒炒剩饭,增加一点公司的知名度也不错。绯闻吗......还不就是那样?真真假假,谁在乎?
  • 君寻

    君寻

    稚嫩的少年,真挚的诺言,最终换来的却是阴阳两相隔。再一次的相遇,奈何天意弄人......挣脱不开的命运枷锁,缘是否就此而断......
  • 魔教圣父之极品僵尸

    魔教圣父之极品僵尸

    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得到了僵尸王蒋元化的传承,和西方的黑暗协会(吸血鬼、狼人、、、)奋战。看看到底是东方的僵尸厉害,还是西方的吸血鬼狼人厉害。美女茅山道人,把我们的主脚开始就给JJ了,我为猪脚蛋疼。一部经典的小说
  •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洪恩灵济真君事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