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65600000100

第100章 隋唐以降最有影响和最有争议的几部经论(16)

由此可知,制服的对象与制服的觉悟必定共生共灭,智慧与无明相依为命——对立即存在于统一中。这好像是辩证法,但在表达上,或者在实践上,却只有统一而无对立,故曰: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得念、失念无非解脱;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痴通为般若;菩萨、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无明、真如无异境界;诸戒定慧及淫怒痴,俱是梵行;众生、国土同一法性;地狱、天宮皆为净土;有性、无性齐成佛道;一切烦恼毕竟解脱;法界海慧照了诸相,犹如虚空——此名如来随顺觉性。如果说,作为至上法王的心性或如来,是无分别的,这还说得通;但用于混世的佛徒,也完全合适,其与世俗凡夫的唯一区别,就是前者视世间为虚幻不实,后者视之为真实不虚而已。《华严经》提出,佛与诸众生,无别无有异,《圆觉经》则作了如此发挥,由此指导实践,就成了这样一种处世哲学,是之谓“随顺觉性”的“一切种智”: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佛说是人名为成就一切种智。最好是不起妄念,一旦有之,随其自然;对待妄想境界,则不知不辨。这可以是《老子》的“大智若愚”,可以是《庄子》的无是非观;清代士大夫发出的“难得糊涂”,近代文人追求的“无差别境界”,也都可以从中引申出来。

“循诸性起”是《华严经》所论“性起”最简明的概括,也是华严宗核心宗旨所在。它以心性“不生不灭”为本体,与瑜伽唯识系规定心体本为生灭杂染区分开来;它用无明贪爱依圆觉而生世间出世间一切法,说明世界缘起之根由,则受到宋代天台家主张一心即具善恶之所谓“性具”说的挑战。要想把握瑜伽唯识新旧二译的区别,华严与天台二宗以及反映在天台内部山家与山外之争,了解“循诸性起”是极重要的一方。

在众生由“圆觉性净”转变为污染世界时,经文还有另一番解释。

一是以憎爱为二妄,等同流转与涅槃之因。经文载净诸业障菩萨问:“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其后还有大段陈述,兹不备录。

二是用爱憎作为“我”见的根底,觉悟的障碍。经文载世尊言:末世众生不了四相,虽经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为,终不能成一切圣果,是故名为正法末世。何以故?认一切我为涅槃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以贼为子(《楞严》语),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何以故?有我爱者,亦爱涅槃,伏我爱根,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爱者真生死故,别憎生死,名不解脱。云何当知法不解脱?善男子:彼末世众生习菩提者,以己微证为自清净,犹未能尽我相根本,若复有人赞叹彼法,即生欢喜便欲济度,若复诽谤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则知我相坚固执持,潜伏藏识,游戏诸根,曾不间断。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若知我空,无毁我者,有我说法,我未断故。众生寿命亦复如是。善男子:末世众生说病为法,是故名为可怜愍者。虽勤精进增益诸病,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末世众生不了四相。以如来解及所行处为自修行,终不成就,或有众生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见胜进者心生嫉妒,由彼众生未断我爱,是故不能入清净觉。善男子: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瞋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人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由此现示,《圆觉经》把爱憎情感因素视作左右世俗人生最重要的成份,比之于善恶、是非等道德观念和认识问题,在决定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更为强烈。

三、 “顿悟”与“渐修”的觉修论

如果世界以及众生皆是幻化,立马就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尽灭,则无有心,谁为修行,云何复说修行如幻?若诸众生本不修行,于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云何解脱?世尊就此答道: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这是再次复述无明幻化依圆觉而起的道理:圆觉犹如虚空,幻化犹如空中之花,花灭空不灭,幻灭觉不灭。但此说只是客观陈述,并非肯定圆觉是有是无,是幻是真,因为圆觉本质不动,没有任何差别,也不能作任何规定。故曰:依幻说觉,亦名为幻。若说有觉,犹未离幻;说无觉者,亦复如是,是故幻灭名为不动。据此,解脱的根本任务就是远离一切幻化境界: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譬如钻火,两木相因,火出木尽,灰飞烟灭,以幻修幻,亦复如是。这里的远离以及远离亦须远离,相当般若所谓的“无所得,无所得亦无所得”。此既可作一切皆无所执著解,亦可解作对“远离”或“无所得”的否定解,所以又说:“诸幻虽尽,不入断灭”。

至于“远离”的方法,重点在“知”: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离诸幻。“知”字当头,则远离诸幻,不须方便;离即是觉,亦无渐次。这是《圆觉经》最具特色的修行理论。禅宗荷泽神会系提倡“言下便悟”的顿悟说,宗密所谓“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在这段经文中就可以找到痕迹。

以下颂文,对本经的整体世界观有极明晰的表述,文义浅显,无需再作解释:一切诸众生,无始幻无明,皆从诸如来,圆觉心建立。犹如虚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复灭,虚空本不动。幻从诸觉生,幻灭觉圆满,觉心不动故。此谓之“修习菩萨如幻三昧方便,渐次令诸众生得离诸幻”。

然而“顿”是仅就“知”或“观”而言的。为了保障幻灭与圆觉的完满,持戒与禅定等传统的修习方法还是必要的,这属于“渐”。问题是这样提出的:所谓“菩萨修行渐次,云何思唯,云何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佛答: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欲求如来净圆觉心,应当正念远离诸幻。先依如来奢摩他行,坚持禁戒,安处徒众。宴坐静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此等禅观,相当于传统佛教“四念处”中的观“身”和观“心”,不同的地方在于,以观“身”为“四大和合”,取代了原有的“观身不净”;以“六根四大”、“积聚缘相”为“心”,取代了“观心无常”。这种取代的实际意义,在于用身心的自然结构发明本经经旨,抵消了用佛教教义界定身心性质的武断。此中对“心”形成的机制的说明,颇有特色:按照它的逻辑,四大和合有身,身则表现为“六根”;六根乃司认识的官能,又与外部之四大统一(中外和合),于是就有了“缘气”——“缘气”是本经独创的概念,意指能够对外攀缘境界的“气”;此气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产生了能够反映境界相状的功能,“心”即由此而生。

我们知道,关于意识(精神)的起源,始终是科学和哲学企图解决的问题,但至今还在探讨中,没有定论,《圆觉经》的“缘气”说,固然有些神秘,但毕竟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指出了意识(精神)源于物质这个正确的方向,比之上帝吹口生气给人,人就有了灵的解释,更有意义。

由四大六根缘气积聚而成的“心”,当然不是与圆觉同位的心,而是“虚妄心”,经云: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譬如磨镜,垢尽明现……当知身心皆为幻垢,垢相永灭,十方清净。认识达到这种程度,算是修习的基本完成。但具体说来,由于“圆觉净性现于身心,随类各应”,愚智不同,五种性有异,在修习的方便手段上也必有差别,总括起来,略有三种:

1. 奢摩他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取静为行。由澄诸念,觉识烦动,静慧发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寂静故,十方世界诸如来心于中显现,如镜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奢摩他”与“三摩地”在含义上没有区别,都可意译为“止”,但它特别被用于对特定的佛教观想,所以多与毗钵舍那(观)并用,所谓“止观”、“定慧”。这里则特指依据悟解了本有圆觉的“净觉心”,澄除杂念,以达到物我两忘的“寂静轻安”心理状态,由此显现遍于十方的内在“如来心”。

按佛教通行的说法,这相当对“真如”的实证,此处则指作为“至上法王”圆觉的证得。在整个修习过程,这是由“解”悟向“证”悟的一种飞跃,完成了认识上的根本转变。

同类推荐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禅悟:与佛对话

    禅悟:与佛对话

    与佛对话,其实也是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自己一时失意的时候,求得心灵上的解脱。其实一切看似无法取舍的问题,皆因自己的心尘而起。而《禅悟:与佛对话》中一些关于佛理的小故事,引人深入地让你对平时想不通的问题瞬间觉悟,让你通过对心中所疑惑的问题更透彻地看到自己的心,抹去你心中的尘埃,擦亮自己的心去看世界、想问题。世间没有永远的快乐,就像世间没有永远的白天一样;世间也没有永远的痛苦,好似这世间没有永远的黑夜一样。只有用一颗平常心去对待生活,才能对生活有所领悟,感受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献给:珍惜美好生活、追求幸福、热爱生命的您!在你彷徨无助的时候,送上一份宁静的开导,与您共享生活。
  • 佛度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佛陀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问。”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的,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是用来愉快地过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一分禅心来解救。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一颗禅心。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是加措活佛首部作品,也是他首度公开分享生命沉淀的轨迹与感悟。本书完成之后,受到《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和北京大学哲学系楼宇烈教授的大力赞赏,并被谢娜等人列为必读书。全书共分九个章节,以人生、情感、信念、生活、爱、快乐、幸福、智慧、情绪为主题。教我们如何对待生命中的困惑与迷茫,增强面对世事无常的内在力量。
热门推荐
  • 3岁方案

    3岁方案

    本丛书主要介绍了胎教、产期生活常识以及产后变化、产后保健、新生儿的生理特征、新生儿的营养和照料、1至3岁婴幼儿的卫生保健、智能训练、疾病防治等知识。该丛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使用性,非常易学、易懂和易用,是广大孕妇用以指导饮食营养、日常生活、保健预防和用药医疗的良好读物。
  • 藏妖之通灵密码

    藏妖之通灵密码

    这次动笔前,我在整体内容的编写上徘徊好几天,毕竟78捉妖我是按老叔日记改写的,而藏妖这本书,我要根据大家提供的素材来编写,这次收集的素材,有苗疆的、重案的、捉鬼的,也有西藏的,最后我被西藏来的素材深深吸引,一方面那里是个神秘的地方,尤其雅鲁藏布,堪称“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也是地质工作少有的空白区之一,另一方面,那里的文化也让我连连叫奇,鲜为人知的原始苯教,诡异的妖鬼事件,更有藏地虫蛊的存在。新书大纲构思一个月零四天,也感谢助手格格,跟我一起熬了三十多天,本书还走捉妖的路子,以悬疑诡异为主,另外,也把西藏及原始苯教的东西介绍给大家,像登龙坎、通灵术、意念控制、厌胜、驱兽法、转世等。
  • 暗黑之末世降临

    暗黑之末世降临

    这是一个围绕着九千年前就灭亡的亚特兰帝国所写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废材主人公,经过生与死的磨难,洗礼之后,逐渐成长的故事、一场光明与黑暗的较量正在来临。
  • 逼我成魔

    逼我成魔

    人善被人欺,马上被人骑!看他把年华酿成一壶烈酒,看他将青春谱成一首豪歌。他本不是魔,却被黑暗的世界逼成了魔。他曾经很天真,却正是输给了可笑的天真。他不是没有仁慈之心,只是他知道好人没有好报。他的青春带着血泪,他的年华携着痛苦。他曾经遭人唾弃,他曾经是人们眼中的渣滓。他不低头,他不流泪,他要将命运倒转玩弄手中。他要将委屈化为前进的动力,他要将痛苦变成手中的利剑。他要上九天揽月,他要下五洋捉鳖。他狂到敬酒不喝,他傲到不见棺材不流泪。他就是……
  • 英雄联盟之众神之伤

    英雄联盟之众神之伤

    2014年,巴黎全明星赛场上,上百万观众呐喊着,‘皇座!皇座!皇座!’亚当,放弃吧,我们要走了。一金发少年道。不,为什么?为什么要走,你们都忘了我们说过的要登顶神坛么?吉斯,别说了,我们和亚当,是两个世界的人。。。我再问你们一次,战!还是散?四人相视一眼后,齐齐转身,离开这个竞技者心中最神圣的竞技场。亚当看着离去的四人,他笑了,笑的很牵强,但却无比坚毅。
  • 花开半夏,叶落秋霜

    花开半夏,叶落秋霜

    她是岛上无忧无虑的女孩,他是不小心闯入的神秘外来者,一句“等我”伴她到碧玉年华,一个离开他却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她是鱼,他是人,当他遇到她,一切的故事都从这里开始,也从这里结束。---玄幻之旅从这里开始。新文新人,欢迎大家慢慢入坑,因为是作者是学生一枚,所以更新是不定期的。
  • The Bravo of Venice

    The Bravo of Veni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大乱斗

    超大乱斗

    在这个城市阴暗的角落里,总会有些异兽潜藏,每当夜深时,血色红纱弥漫在空气中,这是一个妖魔鬼怪纵横的年代,也是个现代科技人类并存的年代,而主角是一只猫,误食九天玲珑丹开启灵智,为他所爱之人战斗,为保护他重要的人战斗,在这个魔鬼世界,看主角化身为猫,撕裂邪恶吧!
  • 暖爱时代

    暖爱时代

    为了他的事业,她花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最后却被他提出用自己身体公关生意的要求。她对他说:“没想到,你竟混蛋到连我对你的爱都利用。”他反驳:“我爱你是真的。”“真的爱我的利用价值,对么?”被纨绔富二代霸道追求的时候,她拒绝他说:“爱情是一场势均力敌的博弈,我承受不起如此的实力悬殊。”他问:“你指的是财富?”她说:“是尊严。”见闺蜜失恋,她说:“男人都自私,根本不会全心全意的在意你。”“那苏凡算什么?”闺蜜固执的让她措手不及。***苏凡说:“第一次见面,你把我当成了马桶,吐了我满嘴。你打算怎么补偿我?”林果果说:“小气鬼。你那东西,老娘可是天天替你装。”
  • 王爷已到货:王妃请签收

    王爷已到货:王妃请签收

    【简介无能,欢迎跳坑】她,和他,有着世仇,刻意接近他,只为复仇,只是没想到最后失心的不仅是他,更是她……死前,她看见他手中紧紧握住的戒指盒,醒来时发现穿越,自己已是身怀六甲的孕妇……尼玛,作孽啊……小包子:娘亲,我是从哪里来的?某女:那日艳阳高照……某包:娘亲,大白天你……某女:别打岔,我还没讲完呢……被宝贝儿子坑到跟陌王成亲,而外人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她与他的契约,各取所需,期限一年,一年后各不相干……她没有想到,从她出生开始,从她穿越开始,从她遇见他开始,这一切的一切,早已经是另外一个人计划好了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