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94200000040

第40章 严复和辜鸿铭的文化言说(4)

只可惜,正如我们一开始就指出过的,在真实的历史语境中,从来是落子无悔、驷马难追的,就算本人乃是那话语的发明者,后来如果看到势头不对,也只剩下徒唤“不幸风会已成……”的份儿了!

由此就不难推想,越是到了暮年阶段,如果让这福建三杰凑到一起,辜鸿铭就越可能恶狠狠地那样讲,而严复也就越会自知理亏无言以对。无论如何,中国当时那台热闹的大戏,总是有严复早年的推波助澜在,而且也正因此,在严复和辜鸿铭的社会地位之间,才形成了热闹与冷寂的强烈对比。既然如此,逐渐沦入穷困潦倒的一方,当然有理由口出怨言,——我们应当基于这种同情,来宽容辜鸿铭的出言之刻毒,更何况在他刻毒的戏言背后,还不乏一针见血的洞见。

还可以接着再往下推想,在辜鸿铭对严复的痛斥背后,又埋伏着这样的潜台词:唯我辜某人才真正了解西方!这让我们醒悟到,就言说的途径和对象而言,严复和辜鸿铭两人的文化言说,原本就有难度上的不同,因为他们一个是用外文说话,一个是用国文说话。——可让人无奈的是,不用母语写作的人,在本土当然就少受关注,而把风头留给了别人。更何况,正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他们一个专拿中国向外边说,说的是国人熟悉的事,而且必然要有所简化,由此一旦说得有点走样,肯定很容易被国人看出来;另一个则专拿国外朝国内说,说的是国人陌生的事,当然也造成了很多简单化,不过就算问题已是山积在哪里,一下子也很难被看出来。

正因此,对比着严复和辜鸿铭的文化言说,更有必要再去重温一位行家在当年发出的知言:

溯自吾国知道西洋留学生以来,留学生之能究心西洋文学哲学而探明西洋思想精神者盖鲜。严几道(复)晚年议论,颇多透辟精深之见解,然此实得自中国旧籍,而非得自西洋。严氏之于西洋思想,仅知旧世纪及19世纪之功利主义及进化论天演论。其所介绍传译者,为孟德斯鸠、斯密亚丹、约翰弥勒、达尔文、赫胥黎、斯宾塞等。此非西洋思想精神最精要之部分,不待详说。而其对于吾国之影响如何,亦不难判定。若辜鸿铭氏则有进于是。辜氏身受英国之教育较为深彻长久,其所精心研读之作者,为英国之卡莱尔、安诺德、罗斯金以及美国之爱玛生等。故其思想出严氏翻译西籍时之上。由吾人观之,辜氏一生之根本主张及态度,实得之于此诸家之著作,而非得直接之于中国经史旧籍。其普崇儒家,提倡中国之礼教道德精神,亦缘一己之思想见解确立之后,返而求之中国学术文明,见此中有与卡莱尔、安诺德、罗斯金、爱玛生之说相类似者,不禁爱不忍释,于是钻研之,启发之,孜孜焉,举此中国固有之宝藏,以炫示西人。此其中又以国家主义(爱国思想)为之动机。(吴宓:《悼辜鸿铭先生》,着重号为引者所加)

至此我们才真的大彻大悟:原来这两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学器物的、一个学文化的。也就是说,尽管严复本人——主要是在归国以后——确实在西学方面很下过工夫,然而这位所谓“近代西学第一人”,在文化观念上却只属于业余客串;而相形之下,倒是那位曾被极度丑化的辜鸿铭,曾经学过更加专深的文科学术,还是英国大思想家卡莱尔的正牌弟子!由此也就可知,在任何的一种文化历史中,“倾听”二字都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词,因为对于不打算或者来不及倾听的耳朵来说,再正确的言说也根本就不存在。

如果此刻再来回顾老年严复充满自疚的书简——鄙人早习旁行,晚闻至道。旧所纂箸,不皆折中。睹兹风波方深悔惧,而公等猥以输进哲理,启发人文目之,盖其过矣。(《与<;宗圣汇志>;杂志社书》,《<;严复集>;补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第309页)

那么,即使说他到后头有点儿倒向了辜鸿铭,恐怕也并不为过吧?

十二、文化之合题

正如上文所说,其实包括我自己在内,以往都未能从悲剧的意义上去理解辜鸿铭,而只把他曲解成了一个喜剧人物。而现在,人们的文化心态已经平复了不少,已经可以平心而论严复的晚年,不再把它看成单纯的掉队和落伍,而把它看作自赎与回归了;那么与此同时,当然也应该可以平心而论辜鸿铭了,而不再只是说人家奇怪,倒看出真正奇怪的,反而是那些看不懂他的人。——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再来回顾对其“怪诞”的种种判定,就显得更加反讽和吊诡了: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候,其实所谓“正常”本身,反而更有些荒诞的意味呢!

归根结底,究竟应当怎样去认识他们共同从事的跨文化言说呢?——在我看来,这个有趣的案例再清晰不过地表明:在人类文化的交融进程中,正是对话性本身,才构成了自我性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只有在持续的、深入的和激越的对话中,很多潜藏的自我才能得到挖掘,很多无形的自我才能得到型塑。此外,激烈的和相争不下的跨文化争辩,虽然难免带来视线的变形,从而往往会造成视而不见,造成对于心智的遮蔽,但与此同时,它也同样会带来眼界的洞开,使幽深的问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哪怕只是暴露给了一个“片面深刻”的角度。——真的,即使只是为了在争论中占上风,也往往能调动主观能动性,于无意间道出很多真理,有时候简直不假思索就话到嘴边了!

接下来,正由于严复和辜鸿铭的文化言说,都是相对于和受限于某种特定的话语场,所以尽管严复到晚年深有所悔,并给家人留下了这样的遗嘱:“须知中国不灭,旧法可损益,必不可叛”,但我们仍然不能简单地说,在他们两人中间,哪一个就绝对正确,而哪一个就绝对错误。——唯一能咬定的是,谁要是无条件地倒向了他们中间的一极,而去湮灭了另一极,他这么做肯定是不对!

正因为这样,我们当然不会一俟可以平心而论辜鸿铭了,就非要为他的每一个具体论点去大肆辩护。比如,我们仍要记取林语堂对他的下述批评——夫以得化民,以政教民,孔道理论上何尝不动听?西洋法律观念之呆板及武力主义之横行,专恃法律军警以言治,何尝无缺憾?然中国无法治,人治之弊,辜不言。中国虽言好铁不打钉,而盗贼横行,丘八抢城,奸淫妇女,辜亦不言。《春秋大义》诚一篇大好文章,向白人宣孔教,白人或者过五百年后亦可受益,而谓虽过不需法治,不需军警,未免掩耳盗铃。(林语堂:《辜鸿铭》,载《林语堂集》,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218页)

真正重要的是,到了当今这个全球化时代,借助于对两位前贤的阅读,我们更应当时刻念想着,其实跨文化的对话性,更应宽广地收纳到我们自己心里,以便让这堵胸膛更加开阔与包容,也让各种曾被极化处理的人类认识,都逐渐走向它们在精神上的合题。——也就是说,在超越与护佑之间、改革与保守之间,应当注意保持某种张力;在批评自己和批评别人之间、自我认同与自我超度之间,应当注意保持某种平衡。我在刚刚发表的一番谈话中,又把这个文化使命大胆描绘为重新激活的、建立在“中-希文明”之间的“中体西用”:在如此复杂和空前严峻的挑战下,仅仅去调动中学或西学资源,都已经不足以救度我们,所以真正的转机毋宁在于文明对话,并且首先在于中西之间的文化间性。让我把这意思说得更具体一些。要知道,寻常所谓的“西方文明”,其本身也是多元的甚至分裂的,而真正能跟中国文明既相通又互补的,则首推所谓“两希文明”中的希腊文明。跟中国文明的基因一样,这种文明的基因同样既是理性的、怀疑的,又是现实的、审美的,还是人间的、乐观的;但跟中国文明不同,由于偶然发生的历史成因,它却发展出了科学文化与民主制度,而这两者都被五四先辈总结为现代文明的基本因子。在这个基础上,晚近以来我一直在思索着,应当重新阐释和激活“中体西用”之说。试想,如果我们未来的社会共同体,能够建立在“中-希文明”的文化间性之上,既保有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足以修持个人的道德心性,又能借鉴从希腊舶来的民主体制,来调节这些个人之间的关系,那么将会是一幅多么和谐又活跃的图景!进而,如果将来培养出来的年轻人,都能既有“慎独”的道德操守,又有“仁者爱人”的相互关系,还更能以喜悦静观的好奇心,去探究自然物理的奥秘,那将会是一种多么成功的教育体制!如此一来,我们就将在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诸方面,全方位地进入良性规范,——这将是一个多么健康的、生机勃勃的文明!(刘东:《关于“当代精神困境”的答问》)

这种再造文明的努力,当然也是在继承着辜鸿铭帮助建立的话语传统:

我们坐着谈论新式的信条和古老的学说,还有那现代的主义,从古至今滔滔不绝地谈个不停。

你渴望的是最优和最优者的组合,要打破那东方与西方的畛域。

(辜鸿铭:《怀念赫尔曼·布德勒,已故德国驻广州领事》)

惟其如此,就本文的论域而言,我们才能借助于严复与辜鸿铭的写作,来窥探和体会在激烈的文化冲突中,人们是如何发挥出选择的主动性,来建构出自我认同和文化论说。——也唯其如此,在不断走向文化基因之合题的过程中,中国人的自我认同才会不断向前迁移,而我们身上的中国性才是灵动的和充满生机的,才会印满我们的持续努力。

(本文为作者在浙江大学“浙大东方论坛”上的讲稿,题名有改动)

[作者简介]刘东(1955-),男,1981年毕业于南大学哲学系,1985年考入中国社科院,师从著名思想家李泽厚,2000年至2009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2009年7月到清华大学工作,现任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国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

我曾于1982-1983年任教于浙江大学,时沈善洪先生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常有请益,遂成忘年交。今值沈先生八十寿庆,谨以本文致贺。

同类推荐
  •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

    《从辉煌到平淡》。实实在在。写数学家,就是数学家的成就。写记者,就是记者的嘴脸。而且,在一定范围内的坐标上能找到。行文朴实,节奏稳定,不时有文采飞来扬去养人眼目,不时有趣味横生愉悦身心。能够高山仰止脖子还不疼地认识这么多大师,可资证此书写作功力。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乾隆皇帝是我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关于他的出身,历来说法不一。一种是浙江海宁陈氏。据《清朝野史大观》所称,康熙年间,皇四子雍亲王胤禛与朝中大臣陈阁老很相善,王妃钮祜禄氏生得非常美貌,深得雍亲王宠爱。
  • 天子家奴

    天子家奴

    清朝太监虽没有东汉、唐代、明代太监那样专权跋扈,但也出了几个著名的太监,广为人知。主要介绍了四名清代太监的故事,他们分别是:慈禧心腹、趾高气昂、被斩于山东的安德海;处世圆滑、背地人称“九千岁”的李莲英;性格忠直、为变法勇于献身的寇连材;靠唱戏改变命运、后成了宫中大总管的小德张。此外还专设一章,介绍清宫太监生活及官廷轶事;有些材料来自清官太监、宫女的晚年回忆,十分真实,历史感很强。相信通过《天子家奴》,读者朋友可以对清代宫廷文化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
  •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京剧奇葩四大名旦

    徐城北任公明耀是我的前辈,为任公这本书写第一篇序的马老少波,更是我的前辈。有马老的序在前“开路”,应说一切都已尽善尽美。为此,我曾坚辞数次,然而任公不许,一定要我写一写我对于四大名旦的看法。余生也晚,只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看过梅、尚、荀三位很少的几场戏。即使如此,也还约略感受到京剧盛期中的那种峥嵘气象。当时的我,并来因此形成进入梨园工作的打算,但却萌生了去“做”一番传统文化事业的决心。“文革”之后,我调入中国京剧院,最初只想当一名好编剧。但事与愿违,“承包风”把国家剧院的正常生产秩序刮得七零八散。
热门推荐
  • 风秦云咏

    风秦云咏

    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却有着许许多多为大秦帝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才,他们文采飞扬,武艺绝顶,可惜生不逢时,在这么一个混乱的朝代中一眼流转,已是生死离别一念俱灰,已是黄泉相知……
  •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佛说顶生王因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遗忘国度之亡灵德鲁伊

    遗忘国度之亡灵德鲁伊

    ——为什么是亡灵?“因为在我成为德鲁伊的那天,就已经死了。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由半具僵尸,半个构装体,以及半只蜘蛛拼凑出来的……东西。”——那像你这样一身负能量的德鲁伊,究竟能干什么?能治疗吗?“不能,但是我可以反转治疗术给对手造成伤害。”——那你能召唤动物吗?德鲁伊都会召唤动物的。“我不会,但是我能招出那些只在你噩梦里才有的怪物。”——植物呢?植物总能催生吧?“植物?能是能,但那都是靠血肉浇灌,才能愈加艳美的……魔性之花啊!
  • 腹黑神医大小姐

    腹黑神医大小姐

    她是二十四世纪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而且身怀异能,有着世界尊王之血脉。懂动、植物语言,一夕穿越,成为王府人人喊打的大小姐。没有戒灵、骄横无能,身为王府嫡脉却被未婚夫带着新欢欺上门来?本是天之骄子,岂容尔等放肆!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绝世神医叫你知道什么是打脸,什么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天玄地宝尽在她手,绝世功法信手拈来。辱我者死,信我者永生!九色戒灵教你们做人!神医到处,魂断九霄。不曾想,却救起了一只跟屁虫。他绝色妖异,手段狠辣,却对这个偶然救他一命的小家伙,情有独钟。“我们不熟。”某神医横眉冷对。他作势脱衣,无赖道:“莫非穿了衣服就不认得了?要不我脱了衣服,你看还熟吗?
  •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女人不狠,地位不稳

    世界上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如果你想成为富人,就要像富人一样去思考和行动。本书通过一些经典案例,为你揭开富人的秘密,让你了解富人的财富是怎样创造的。富人与穷人的差别何在?希望本书能成为一把钥匙,帮广大读者打开财富之门。
  • 造物主之共魂

    造物主之共魂

    我生在一个名叫造物大陆的地方,它没有灵魂,没有情感,一切都冰冷的可怕。因为这是造物大陆,所以列如人,有一半多都是造出来的,也导致这里有一个最热的职业——造物主。而我却犯了造物主一条致命的错误—爱上了自己造的人。他没有灵魂、温度,没关系,我愿意割让我的灵魂,来成全你。
  • 末世之炮灰的成长

    末世之炮灰的成长

    高考前夕,丧尸来袭,世界秩序崩溃。面对父母惨死,不断炮灰,张琦不得不让自己坚强起来。因为她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好好的活。让那些丧尸都去死,把不听话的野兽全部杀了挖脑核!和佣兵们一起厮杀,和大哥一块升级,异能咱最早有,野兽,咱挑好的留!一路,爱犬相随,伴侣寻来,杀丧尸,卖野兽,在末世,炮灰照样活的逍遥自在!这是一篇先苦后甜的丧尸升级爽文!喜欢就收!坑品绝佳!
  • 不做你的竹马

    不做你的竹马

    青梅竹马是大多数人都很羡慕的感情,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青梅竹马都理所应当的在一起。爱情需要追逐,总有人付出,总有人承受。无论如何,请相信爱情,它一直都在你的身旁不曾离去。
  •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股票投资忠告

    沃伦·巴菲特是当今股票市场最著名的投资大师,他在股市中创造了永不破灭的神话,成为全世界投资人仰慕的财富之神。他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11岁的巴菲特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1947年,巴菲特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财务和商业管理。两年后,巴菲特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拜师于著名投资理论学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门下,巴菲特如鱼得水。1956年,他回到家乡创办“巴菲特有限公司”。196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达至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灵之启示录

    灵之启示录

    圣灵师:吸收天地灵力转化为自己的力量,然后通过自己的修炼来实现各种能力的一种奇迹般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