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44

第44章 大跃进的年月(3)

各队食堂的案板架好,锅抬上炉灶,宛如七月古庙会的场面。公社书记白汝霖忙得满头大汗,他吩咐各个食堂要拿出特色饭菜,既要是代食品原料制作,又要富有营养,还要求色香味俱全。当各级评委与省城记者走到自己的摊位前参观品尝时,各家要大声报告出自己食堂饭菜的名目,不能做哑巴饭菜。

白汝霖是个好同志,热心肠,对上级领导和基层干部群众都肯负责任。当他把自己安排的情况向李顺达汇报后,李顺达不吭不哈,像没听见似的,脸色阴沉沉,像要下雨的天空。

有位厨师哭笑不得地说:“白书记,我看若不加上些米面,这饭可不好做!”白书记说:“上面要求是代食品,不许掺和好米面!”李顺达仍黑着脸,只当没听见。

锅碗瓢盆、菜刀、擀杖、案板一阵劈啪响,风箱咕嘟嘟拉得欢畅。过了些时候,白书记领着评委和省城记者来到现场,只听得各大队炊事员大声报告:

“菜疙瘩!”“葱油烙饼!”“榆钱‘不烂子’!”一行评委挨个儿品尝盛在盘里的各种吃食,炊事员双眼盯着众位食客咀嚼的表情,个个担心自己的饭食拿不上名次,对不起领导们推广代食品的一片苦心。

评委们品尝后交换意见,都说不出个长长短短。真正有点滋味的,炊事员如实招认:都掺和了米面。实打实的“淀粉”食品都拿不了名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白书记总结评委们的意见时,发现缺了个大人物李顺达。他到哪里去了?在这紧要三关的时刻,没有社长的意见,就没法排名次。

白书记屋里屋外找,就是不见他的影儿。

公社的小通讯说,他看到李顺达爬上地质队拉矿石的大卡车走了,朝沙底栈的方向走了。

“八成是回家了!”白书记望着那条滚滚黄尘路长叹了一声。他已意识到社长李顺达对这个食堂比赛很不热心。

李顺达确实回了家,回到了他的窑洞。吕桂兰到大队食堂去打饭,他渴得喝了一大碗水。

桂兰问:“龙镇不是在搞食堂比赛,你没去看看?”李顺达在社员大会上作总结讲话顺达没好气色地说:“看那干甚?”他想:又是自己哄自己,明明是用那些圪渣在填肚皮,还要搞什么比赛,搞出色香味!让我当评委,打分数,怎么打?打低了,伤了群众积极性,打高了,我也是在哄人哄自己。我不想做这些事,省下这时间不如到山上给松树整整枝。

这些他不会对妻子说,是他内心的活动。

他想到等深秋雨季过后,要鼓动社员上山采蘑菇。松树下的蘑菇一年比一年多,村里人唤它是松蛾,提上筐子不一会就采上满满一筐,这在城里人看来是实实在在的山珍,营养丰富,比起那树叶和“淀粉”疙瘩强一百倍!供销社没有收购蘑菇的营业项目,吃不完的蘑菇要上蒸笼蒸一下,然后晾在窑洞顶上晒干,要不然就会生虫子!

他正盘算着,桂兰拿出了食堂里领回的“淀粉”疙瘩递给他。他不由得百感交集,自从斗倒地主老财后,组织起互助组、初级合作社、又转入高级合作社,如今又改成了人民公社。生活本应是一年比一年好,不料平地一声雷,又出现大灾荒,据说是大面积的、全国性地缺粮。他真想不通,大跃进那年上面说粮食放了卫星,一天吃五顿饭也吃不完的粮食让人发愁;报上说站在人民公社的粮囤上凑近太阳吸袋烟,看来全是吹牛皮,说大话!种庄稼、种树一个样,要下苦功夫,自欺欺人要不得!

他捏起一个淀粉疙瘩对桂兰说:“桂兰,你知道什么叫淀粉吗?”桂兰说:“洗山药蛋丝丝沉在盆底的粉渣是粉面,不就是念书人唤的淀粉吗?”顺达呵呵笑了:“你知道的还不少,淀粉就是细粮、精粮,而这个‘淀粉’疙瘩里哪有什么淀粉?明明是些玉米轴屑子,跟锯木屑差不了多少,掺和点玉米面,硬是捏成一疙瘩,叫什么淀粉疙瘩,其实哪有多少‘淀粉’?哄城里人可以,哄不了庄户人啊!”桂兰说:“可不是么,如今好像很时兴说假话、耍花招,你当劳模的也没办法啊!”顺达说:“我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龙镇搞的食堂比赛我就不参加,我溜了!惹不起还躲不起么?!”几个“淀粉”疙瘩下肚后,顺达在炕上躺了一阵子,那些疙瘩吃在肚里火烧火燎不好受。于是他起身,把毛巾往头上一扎,扛了那枝土枪上了山。

自从荒山秃岭变样以后,树林里草丛中出现了很多野兽和野禽,獾子呀狐狸呀,山猪、山羊、兔子和山鸡。顺达当民兵时,练就了好枪法,他用土造的猎枪打过不少野兽,给自己也给到他家参观的客人解解馋。这些野兽都是山害,作践庄稼,不属于受保护的珍奇动物。

顺达钻进了松林,心里格外舒畅。在松涛的声浪里,他像个快活的孩子。这些树木是他领着众社员一年又一年播种,才陆陆续续长出的。如今愈来愈密,在树下穿行如同和老朋友会面,好开心!

忽然,他瞅准一只灰灰的山兔在草丛里活动,于是举起土枪瞄准,只听得“砰”的一声枪响,那兔子挣扎了一会儿就不动了,他拾了起来挂在枪杆上。又往前走,他眼疾手快,一枪又打了一只正在飞翔的山鸡。

“好运气!”顺达自言自语,去拾起那只热乎乎的山鸡。

他边走边拾柴火,抚摸着他熟悉的松树,像抚摸自己的儿女,独个儿咧开大嘴嘿嘿地笑着。

他坐在松树下休息。见到山下的公路上一溜挑担的庄稼人,都担着锅碗盆笼,原来是龙镇的食堂比赛结束了。折腾了一番的庄稼人肚皮里装了些“淀粉”疙瘩和树叶野菜,按公社吩咐各回各村。

多好的庄稼人啊,把领导的话都当成了圣旨,不管想得通想不通,一律照着办。他想到这里,眼泪不由得涌了出来,挂在那黑红的脸庞上。他有些歉意,因为他没有参加这个食堂比赛,没有与他们分担忧患。

李顺达在傍晚时才回到沙底栈,他知道白书记他们一定会来西沟。他将兔子和山鸡都拾掇好,让桂兰在铁匠火上煮熟,拌了些蒜泥葱花椒盐,用一个大盆装着放在院子里苹果树下的桌上。旁边放了几双筷子,准备待客。当客人来到他那窑洞院,顺达便邀请大家尝尝这些野味。

这时秋娥放学回来,闻到了一股诱人的香味,她高兴了:“好香!是什么肉?”她问娘。

桂兰回答:“如今哪有别的肉,山兔么,山鸡么,你爹打的,我煮在一起了。”秋娥高兴了:“真好,鸡兔同笼,我会算出几只兔和鸡。”李顺达奇怪了,疼爱地搂着女儿问:“没看到怎么会算出来?”秋娥仰头看爹说:“你只要告诉我共有几个头,几条腿我就会算出来。”顺达一惊:“你有这本事?乖女。”秋娥瞧着爹说:“老师教的呗,这种鸡兔同笼的算术可好玩呢。”李顺达没上过学,如今知道女儿念了书,学了本领,自是喜之不尽。

“爹,我要吃肉,很久没吃过呢。”李顺达为难了,想了想说:“乖女,你别吃,留给客人吃。”桂兰也在一旁插话:“秋,你忘了你爹的老话,好东西自己吃了是浪费,给别人吃了大家高兴。”秋娥并没忘了爹的这番教导,只是肚子里油水太少,有点馋。当娘的心疼女儿说:“过来吧,秋,这是给你留的鸡爪子。”顺达松了手见秋娥高兴地跑去啃鸡爪子的身影,嘿嘿地笑了。

白汝霖书记领着各级评委和省城的记者来到他的院里,顺达给他们一人一双筷子。咧开大嘴说:“来,改善改善生活,这不是淀粉疙瘩啊!”于是人人兴高采烈地取过筷子吃着西沟的山珍,在那食不裹腹的年月,自然是一大享受。

食堂比赛是抵制了,但大家在食堂吃饭,饭的质量太不像样,老百姓受不了呀!上面的指示不能违抗,但怎么让大家填饱肚子,也成为李顺达这个社长不得不操心的事情。

一次顺达从县里开会回来,他一边走,一边谈食堂的事情,看到路边上有野菜,便动手挖起来,不一会,就挖下一大堆,他脱下外边的布衫子,把野菜包好了,继续往回家的路上走。

回到家里,已经快到晌午时间了。他把野菜送到食堂,特地到厨房看了看:炊事员正拿着锅铲子在锅里圪搅,走过去一看,是玉茭圪糁糊糊饭。这是食堂的家常便饭,老李接过锅铲子在锅里圪搅开来,饭很稀呵,社员们在地里动弹,又担担子,又抡镢头,老喝稀糊糊可不耐饥,想着,半天没吭声。

李顺达问炊事员:“你说咱们的饭能变变花样不能?”炊事员用勺子在锅里舀了两下,才说:“咱也想变个花样哩,可是咱们没有那白面大米,也没有豆腐粉条,一天就这么点粮食,做的稠了不够吃,稀了又不顶事,这个饭难做呵。”说罢,又笃笃捣起蒜疙瘩来。

两个炊事员做二百人的饭,从清早到擦黑,放下这样,就拿起那样,成天手里就没闲过,这些大家都知道。当炊事员的,谁也想把饭做好,叫大家吃得饱,吃得满意。就比方这个炊事员马俊召吧,在饭做得不够吃的时候,她宁可自己饿肚子,也要把饭让给别人吃。单是凭这些,炊事员马俊召是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可是现在,全党全民抓农业的时候,公社的公共食堂办得好不好,社员们吃得满意不满意,这就直接关系着农业增产的问题。不仅需要能吃苦的炊事员,更需要的是主意多、办法多的炊事员,在没有白面大米和豆腐粉条的条件下,也能做出各种各样的饭,要叫社员们填饱肚子。

顺达认为把食堂交给纪兰负责最好,她和俊召都是女人,性情相投肯定能好好合作,再说应该有机会让纪兰挑重担。劳模和领袖在一起顺达把自己的想法和纪兰讲了,纪兰立即到了厨房,她帮着俊召开完饭,收拾好锅盆桶碗,已经下午一点了,纪兰叮嘱俊召躺躺,休息休息,还对她说:“俊召,你不用着急,顺达哥交代了,咱们一同想办法把食堂办好。从今天起,我就在食堂和你一起做饭!”纪兰发动学生上山去挖野菜,还给孩子们记工分,挖四斤野菜顶一分,挖下的野菜真多,堆了半个院。

有了菜,纪兰和炊事员马俊召商量:“咱们明天改善生活吧!”俊召是个实心人,她没见过就靠些野菜也能改善生活,心里确实有些奇怪。见纪兰一心一意洗野菜,她也过来洗,见纪兰切菜,她也切菜。等到把菜煮好、团好,天色已经不早了。纪兰笑着问俊召:

“你说说看,社员们爱吃甚的饭?”俊召说:“那还用说?不烂子、捞饭呗!”纪兰说:“好办,咱们明天就做一顿不烂子!”第二天,纪兰进得厨房看好了火,等锅里的水滚了,下了玉茭圪糁。她知道,离平日做饭的时候还早一些,她是要让玉茭圪糁在火上滚一下再捞起来。锅里水哗哗地滚着……

一会儿,厨房里蒸气腾腾,不烂子做成、菜汤熬好。开饭的时间也到了,纪兰提着那面铜锣“当当”地敲响了。社员们成群结队,从地里回来进得食堂,大家端碗吃不烂子、又吸溜菜汤。

大家吃得很高兴,那年月能吃上干饭,便很知足了。

纪兰对大家说:“大家要求经常改善生活,也不容易。不过嘛,粮食短缺也真难……给大家提点要求,希望大家尽可能支援食堂。

支援什么哩?野菜、蘑菇。没有菜,单靠几颗粮食,没办法填饱肚皮。

今天咱们吃不烂子,过几天吃捞饭,都得要野菜。”李顺达满意地笑着说:“再给大家提点建议吧,上地捎上一担肥,回家捎上一担菜。利用歇晌的时候,到山坡上挖野菜去,菜越多越好,毛主席他老人家让我们吃代食品,党报上号召吃饭要瓜菜代粮。一边吃鲜菜,一边晒干菜过冬。”那时西沟没有种菜的条件和习惯,谈到菜都是指野菜。

办食堂和搞生产一样,李顺达和社员们也都在想方设法把食堂办得让大家能填饱肚子,不让得了浮肿病,至于说要办出点高水平是不可能的。那是三年困难时期,国家集体个人都要承受缺吃少穿的苦头。由于缺粮,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新指示,让农民闲时吃稀、农忙时吃干,很具体,让广大农民感动得鼻子发酸。此时各个村的食堂都相继出现了问题,县委和公社的同志到西沟来参观,管理区各生产队食堂的事务长在这里开现场会,炊事员们到这里来取经,仿佛西沟又成了办食堂的先进单位。公社办食堂问题太多,不是西沟这个先进单位能解决的,没过多长时间,一阵风刮来,食堂便纷纷关门解散。

西沟的四十四个山庄窝铺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又冒出袅袅炊烟。

可是有许多人家把铁锅卖掉或捐献出来炼钢铁去了。这怎么办?顺达正为这事发愁。谁知妻子桂兰从炕洞里摸出一只铁锅,她说:

“你放心吧,各家都担心食堂长不了,每家都悄悄藏了一只呢。”李顺达咧嘴笑了,他有几分不好意思,这算不算对党和毛主席不忠呢?他实在不明白。

为了弄清楚先进单位的粮食产量,遏制浮夸风,上级派来人核实产量。正逢李顺达外出开会,队干部让会计保管将粮食亩产量向来人汇报,可能是为了便于统计,四舍五入,多报了五斤。李顺达开会回来,听说这事,顿时黑青着脸、皱着眉头对俊虎说:“上边来的人呢?”“走了。”李顺达不含糊地说:“去追回来!”社员们田间表决心“怕是去了长治吧!”“去了北京也得追回来。”“追回来做甚?”“让虚报的人去改正,把多报的五斤减下来。”有人认为这是小事,才五斤嘛,四舍五入嘛!

李顺达粗声大气地说:“别说是五斤,五两也不行!”李顺达的二女儿秋娥在旁边插话:“五两小米能焖一小锅稠饭呢!”李顺达支走不懂事的女儿,让俊虎立马爬上过路车去了长治,为的是纠正虚报的数字。

同类推荐
  • 毛泽东与蒋介石

    毛泽东与蒋介石

    本书作者运用比较政治学的手法,对毛泽东与蒋介石以平视的角度看待,不断将他们进行比较,比较他们的思想,比较他们的功过。从他们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识,比较到七十年代他们相继去世。
  •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描写了魏晋时期前后达70余年的一长段历史故事。主人公是一群在改朝换代的巨大变迁中选择了不同道路和士大夫,史称“竹林七贤”。在当时风云变换,危机四伏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斗争中,他们或成为上层贤达,或成为一代宗师,或成为高官显贵,或成为富商巨贾,或成为云门卧客,或成为绿林英豪,但总的说来都是蔑视礼教的性情中人,身心兼修的时代巨子。其中尤以一身傲骨,万种风情、放浪形骸、文武双秀的嵇康最具代表性。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介绍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又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名人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一切历史剧都是现代剧,一切历史人物都折射着当代人的影子。我们现代人应从古人的成败得失中学到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让人生少一段弯路,让弱者强、强者勇;从成功中吸收有益的经验,让生命多一分精彩,让勇者智、智者成,做到明史达变,鉴往知来。要达到以上目的,阅读、学习和研究古代名人传记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好的人物传记,能够系统全面再现传主的人生历程,是写的很细的历史,能给我们丰富的人生启迪。
热门推荐
  • 左脸的微笑

    左脸的微笑

    本书采用全新的文本方式,以六个中短篇关联下的长篇形式深度呈现当代白领在都市生活表象下的迷茫、困惑、抑郁和精神诉求。小说在虚构的女作家笔下扇形展开,故事中的故事,每一折都余韵长留。佩琳在距沙上的席子数步开外陷入绵长的回忆;韩建业在大雨滂沱的人间泥泞中安然去往天堂;苏颖在勇士的鲜血淋漓中找到了刺穿暗夜的剑;步新与朱珠以传统瓦解时尚以坚守对抗堕落;小茜在费诚与阿瑞的内省中出演了一幕缺席的在场;叶子凄美悲凉的爱,坚决而彻底,破碎而坚固……
  • 爱情魔方之爱情一把火

    爱情魔方之爱情一把火

    有人说爱情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爱情进展到最热烈的阶段时,通常被称作“热恋”,无可置疑的,爱情,是炙热的,狂热的,如火的,能在寒冷的冬天给你春天般的暖阳,能让你绝望冰冷的时候给你送来温暖。但是,爱情的这一把火,要是控制的好,生活会如火如荼;否则,将会让一切灰飞烟灭……
  •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女人这样最聪明:改变女人一生的八堂课

    同样是女人,为什么有的人能一帆风顺,而有的人却步履艰辛?个中原由不尽言说,但唯有一点却可概括,那就是女人的聪明与否。聪明的女人应该是智慧与从容并存的,具备这种特质的女人才能从内向外雕琢,透出一种让人信服的气质。魅力是女人至尊无上的风韵,总是与高贵、温馨、精美的气质联系在一起。女人是一件华丽的饰物,一份优雅的心情,一种精致的生活,一种永不褪色的魅力……
  • 冰莲重生

    冰莲重生

    她,表面上是世界顶级的至尊杀手中闻名远扬的零度☆魔鬼蕾丝,她,暗地里是一代魔医,第一歌姬等等绝世身份的零度冷酷少女,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弹指间灭敌,无人可挡,无人可敌,她,美若天仙,美若妖精,一笑倾城,乃造世主之绝世杰作,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却失足落水至死,闭眼睁眼,却死而复生,这具身体的仇,我报定了!曾经贬低过、伤害过这具身体的人,便要接受我的报复!她一度以为自己不会有情,可老天爷却······
  • 恶魔游荡者

    恶魔游荡者

    诡异的都市怪谈。游走在黑暗的游荡者,寻找着一位又一位交易的客人。他是死神的化身带来死亡又带来生命。“交易吗!和我交易吧,我能给予你想要的一切。”
  • 自由民

    自由民

    意外让崔举来到了这个世界。可能是穿越。可能是到了一个蛮荒星球。总之崔举一辈子都没弄明白。其实他真的来到了唐朝。不过在这里。放马种地,打猎杀敌。该做的一样不少。不该做的偷偷摸摸也敢干。总之这是一个边疆自由民的故事。
  • 驱魔师传人:薰衣草秘密

    驱魔师传人:薰衣草秘密

    她是失忆的墨氏千金,又是驱魔慕家的传人,见鬼杀鬼,零失误,从小深爱的娃娃亲对象记忆却又因为失忆抹去,11年后,两人再次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即近又远的梦

    即近又远的梦

    本文原名《看不见的忧伤》我,寒冰夏天,从刚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父母抛弃,从小生活在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迷雾森林”里,在那里,与各种动物、昆虫相依为命。四岁时被闺蜜背叛,害死了很多的“家人”,发现了她只是为了利益才和我在一起。十四岁时失去了爱宠“寒冰”和记忆。十七岁时被人陷害,意外之中找回记忆,可迎接我的却是无尽的伤痛。十九岁时,我回来复仇了……却不料,谜团一个接一个地笼着,我万万没想到梦境之谜的答案竟是这样的……
  • 一花一世

    一花一世

    一条宁静城郊马路,两棵青绿银杏小树,人潮涌动大小事故,过分追逐是否疏忽,欢欣鼓舞骄傲满足,心中惊喜脸上严肃,失落扮酷悄然止住,什么让你光彩夺目,所求一切都有定数,若是你的就会拦路,时光流转从不虚度,太阳总会穿过迷雾,只此一生新鲜旅途,众多人影似有若无,倔强不肯关怀付出,心中欠下一个认输。一条繁华宽阔公路,两棵隆重梧桐大树,人潮涌动大小事故,过分追逐是否疏忽,忘记严肃放轻孤独,热闹舞步烘托陌路,坚强不哭原来错误,什么才是万众瞩目,所求一切都有定数,不是你的不会拦路,时光流转从不辜负,眼角眉梢无需多读,只此一生新鲜旅途,众多人影似有若无,七彩岁月浪漫自助,复杂世界和平共处。
  • 困龙求索

    困龙求索

    一个遗失了过去的少年,一座镇压万物的监狱。当少年从监狱中走出时,世界将会以怎样的姿态迎接他?……面对着重重阻碍,他将作何选择?当他寻回过往之时,他又能如何?其实,命运早已在他走出监狱的一刹就已经悄然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