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425100000043

第43章 大跃进的年月(2)

办大学的风声传出去以后,群众很高兴,有的就跑来问长问短,还要求报名哩。当然会有个别人说风凉话,说什么“农村办大学是关住门起国号”,还有的说:“只有北京、上海、太原等大城市才能办大学,咱们山沟里一没洋楼、二没教授,办大学还不是瞎闹哩。”也有人说:“这年月瞎闹的事情多哩,闹个大学过过瘾也不赖!”当然这些没有使李顺达头脑发凉与发热,也没让他憋气与泄气,他们学习了毛选,毛主席敢想、敢干的做法,给他们壮了胆,于是决定试着办大学。

李顺达说:“上级让咱办大学,不办也不行。可咱们没有办大学的条件,又不能瞎吹牛,实事求是吧,咱们没法比城里的洋大学,咱李顺达在学文化们没有洋专家,但有土专家,我看就让有经验的老农、老羊工当教员吧。

比如方聚生懂得剪枝的技术,就可以当林业教员。”一位干部说:“有人说办大学是瞎折腾,瞎折腾的事多呢,折腾个学校也算话。”李顺达心里也清楚,管它大学不大学,叫甚也行,能培训几个技术人才就算。在支部会上,讨论了办学校的具体计划。金星大学是为生产服务的,就决定设立农业、工业、林业、畜牧业四个专业,从社员中间选拔第一批学员。教员采取能者为师的办法来解决,聘请有经验的老农、老羊工、老手艺人担任技术课教员,并定期请县里技术部门的同志来讲课,还和太谷农学院等七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函授关系。文化课方面,聘请了有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担任文化课教员。政治课教员,一般是由公社的党委书记和管区支部书记担任,有时候也请县委书记和部长来讲课。

计划研究好以后,又分了一下工:由李顺达担任校长,西沟党支部书记马河则担任理论班主任,专职教员刘梅松为文化班主任,四个科系主任由四个有经验的土专家担任。

腾出了几间房子作为大学的校舍,大家七手八脚粉的粉墙、扫的扫地,不一会工夫,就收拾得像个样子了,顺达还从他家搬来了四百本图书。这些书都是别人送给他的,他如今转送给大学的图书馆。

在举行开学典礼的那天,校门口贴上了红红绿绿的大幅标语,上面写的是: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知识化”“贯彻勤俭办校的教育方针”……

单从这些标语上,就能看出西沟人办大学的务实精神。

开学这一天,人气真是火得很,社员们都跑来看热闹,教员和学员的心里是又兴奋又紧张。

顺达上台讲话了,他说:“咱们没有办校的经验,条件也很差,但是,比起抗日时期的条件是好多了,抗日时期还能办抗日大学,据说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教员,如今不少内行支持协助咱们办这所大学。就学着办吧,试着办,办不成大学办个训练班也算。”顺达的话,给大家增添了更大的劲头。

开学典礼以后,就要准备分专业上课了。刚开始当教员的几个老农民有些紧张,校长和副校长就到教员办公室去看望他们。看见方聚生抱着他的笔记本在屋里直转圈,头上的汗水珠有黄豆大。校长在一旁给他打气:“你不要把教书看得那么神秘,学员都是咱公社的农民,说的有了差错,就改过来么,保证大家不会笑话你,别怕!”万事起头难,教员上课也是这样。方聚生上完两堂课,胆子就大了。他很钻研,就靠他扫盲班毕业的文化水平,再加上一本《新华字典》,把造林学和米丘林学说念完了。学了科学理论,他顿时觉得天地宽了,过去他自己只是瞎摸索,靠经验种树。如今他把多年来实践的经验都提高到理论上,并且一项一项的进行研究。然后,他开始著书立说了,他一共编出了从育苗栽培到嫁接管理的一套林业知识课本,还创造了治果树钻心虫的特效药,改良了三百余棵果树,让它们从隔年结果变为连年结果。又在野生的果树上接活了八百余棵李子树,他由一个有经验的能人,变成了有理论知识的林业专家。

张丑孩学习了水利技术以后,掌握了测量、绘图、施工等技术,做出了土水平仪,还设计了一段公路的施工方案与小东峪水库的施工工程,据检查,认为这些设计完全符合标准。

通过大学课程的学习,全校一百一十二名学员中,在文化班有二十四人进入高中,有八十八人分别进入初中二、三年级,在专业技术课程方面,有五十五名学员达到了中级技术人员的水平。另外还通过短期训练的办法,培养了初级技术人员四百七十八名,他们有的会开拖拉机、发电机,有的掌握了果树栽培、嫁接、防止病虫害等林业技术,有的学会了牲畜配种和兽医常识。

校长李顺达在大学学习以后,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他写出了三万余字的“西沟十年巨变”等文章。农民诗人郭聚法,写出了四本歌颂新农村的诗歌集子。虽然这所大学办了才两年多,一切设备都因陋就简,却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社员不是那只会耍土坷垃的庄稼汉了,他们都有机会到大学来接受培训。有几百名社员成了既有科学理论又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农民,理论和实践一结合,的确是起了变化,比方说,原先只会从茅坑里掏肥料,现在,会造一些有机肥和化学肥料了;原先只知道哪块地好哪块地赖,打不下粮食,现在,知道了如何改良土壤,还运用米丘林学说,嫁接了不少苹果树。

七八十岁的老人家吃着大红苹果,总要夸学校的学员有本事,说他们比前清时的秀才和举人有本事,还说过去的读书人就会念几本死书,如今的读书人是能文能武手脑并用,夸得教员和学员傻乎乎直笑。顺达对老人们说,这全是党和毛主席制定的教育方针好,老人们心里美滋滋的,不住点头。

幼儿园的娃娃们呀真乖,他们又从大人们那里学会了一首新歌,瞧见有人参观就一齐唱道:

西沟办起了大学校,社员跨上红专道,秀才举人真不少,能文能武本领高,劳动群众知识化,全靠党的好领导。

食堂比赛

水库大坝终于赶在雨季来临前修好了,西沟许多人在这个大跃进的年代,脱了一层皮,但终归解决了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蓄洪问题。

大跃进口号喊得震天价响,自然是鼓舞人心的,但李顺达这次总有点激动不起来,因为他不大喜欢喊口号,也不会说冠冕堂皇的大话。他看重的是实干,数十年不改老农民的本色。当那些权威性的报纸上登载这里、那里放卫星,说粮食亩产几千几万斤,小孩站在麦穗上稳稳当当,像踩在地毯上,麦秆不偏不倒……他感到很茫然。他想:咱们的报纸是从来不说瞎话吧?不过也许像上次《西沟没娘小块地》的作者,是因为没把事情闹明白就写了文章吧?如今大跃进年代怪事太多,他不相信有这种稀奇事。可是全国的大小报纸都是一个腔调,就有些不明白了。

顺达与纪兰、俊虎等几个社干部,在大队办公室对着桌上堆着的报纸发愣。从中央到地方的报纸都印着特大号的大字标题,都是让人震惊的报道。粮食高产卫星、南瓜、黄瓜也成了卫星满天飞。说超英赶美不用十五年,说一天等于二十年。他们几个都弄不明白,因为他们既不了解英国美国,也不知道一天等于二十年是什么意思。

大概是已经赶上超过英国美国了吧!一天等于二十年,两天就是四十年,三天便是六十年,早把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扔到后头了!果真这样自然是好事。但是李顺达心里不踏实,他说:“都是庄稼人,谁能哄谁?庄稼连穗带杆,一起过秤,能打多少斤?谁不清楚!”瞅着报纸上的大标题大家在议论:“听说有人欺上瞒下,欺上是可能的,哄个劳模当当,瞒下就做不到了,群众知根知底,连草根都刨起来也凑不起亩产几万斤粮哩,顺达哥,你说咱西沟应该咋办?”李顺达说:“俺不干那些哄人的事,种庄稼靠吹牛皮,害人又害己!”俊虎说:“可不是吗,有人说过,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准叫自己吃亏!”大炼钢铁的事情也把人心搅得乱糟糟,炼钢铁有钢铁厂,农民们跟着折腾啥?可是顺达到省城、长治去开会,看见各处建起的小高炉在冒烟。

“全民炼钢,家家献铁”,连小学生也组织起来拾废铁,找不到废铁就偷着把家里的铁锅送到学校去凑数。到处建起土高炉,炼铁炼钢,李顺达觉得自己有些跟不上趟了,他不时揉揉眼、拍拍脑袋,提醒自己这不是在发烧犯迷糊吧?他蹲在松树林下想,当年合作化的时候,许多人就想不通,但咱跟着走过来了。今天炼钢铁,咱虽然弄不明白,但跟上走,应该不会有错吧。他在不停地说服自己。咱是老农民,懂的东西少,见过世面的大领导哪个不比咱水平高?领导号召干的事情,不会有差错吧!咱是共产党员,只能跟党走。

他窝着一肚子的疑惑情绪,却不敢声张,也无处诉说。这是他跟随共产党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想不通的麻烦事,这是怎么了?自己越想越不明白了。于是他就钻进松柏树林去整枝剪叶,一边想心事。最后还是得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让村里的民兵与壮劳力去参加大炼钢铁。秋收时节,庄禾没人收,又逢雨季到来,都泡在水里了,顺达心里一阵剧痛。他看见婆姨和老弱病残在地里拾掇玉茭,便下地和他们一起抢收,毕竟人手少,大部分烂在地里,和全国农村一个样,1958年,本是个风调雨顺的丰收年,却变成了歉收的大灾年!他更想不明白了。

老天惩治人们了,紧接着前苏联向中国索取欠债,连续三年自然灾害,使全国各地农业全部减收。

当城市人勒紧肚皮过日子的时候,农民的肚子饿得更厉害,这是李顺达万万没想到的。但上级又发出指示叫办“人民公社办食堂”,指示是要执行的,人们敲锣打鼓庆祝人民公社成立,挂起了西沟金星人民公社的牌子。食堂也办起来了,公社的各生产大队、小队都办起了食堂。开了社员动员大会,通知不允许各家各户生火做饭,一律上食堂去吃。

那些摇笔杆的作家、记者写文章把办食堂说得天花乱坠。说食堂化砸碎了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解决了祖祖辈辈难以解决的吃饭问题,说吃饭不要钱了,天天大摆宴席,几大盘几大碗……光看报纸听广播,就以为中国人已进入了共产主义的美妙世界。

李顺达的妻子吕桂兰像所有农家妇女一样不再做饭,领着孩子上食堂吃。那都是什么饭呢?柳树上的嫩树籽叫柳谷穗,拌玉米糁的饭是高档饭菜,不能经常享用。平日时常是上级推荐的代食品“淀粉”疙瘩,野菜汤。

“淀粉疙瘩”是什么?磨房里社员将脱光玉米的轴棒,粉碎制成为锯粉末状的东西,收拾起来与少量玉米面掺和在一起,捏成一个个疙瘩在蒸笼里猛蒸一气,成了黑不溜秋的玩意儿,社员给它取名为淀粉疙瘩。李顺达吃过这种疙瘩,那味道还不如糠窝窝,吃到嘴里像沙子似的发出响声。

上边有人说话了,要提倡大家吃代食品。“淀粉”疙瘩被推荐为富有营养的好东西。不仅鼓励人吃代食品,连家畜家禽也不例外。社里的养猪场用这种“淀粉”喂养,猪瘦得像饿狼一般,鸡吃了这种“淀粉”,鸡毛都竖了起来,像个大毽子,模样怪怪的,母鸡倒也隔三差五下颗蛋,跟麻雀蛋差不多大小。

分散在四十四个山庄窝铺的社员为了上食堂吃饭,要翻山越岭在羊肠小道走好一阵子。按情理说,位置住这样分散的人家不适合集中到一起吃饭,自己在家往火灶里塞把柴火,凑合着做些吃食就行了,可是上头有指示,家家户户的烟囱里不许冒烟,非要把所有社员集中在一个大灶上来吃喝这种“淀粉”疙瘩。

人人都面黄肌瘦、无精打采,却还要上地干活,李顺达心里很不好受。他也和大伙儿一样成天饿着肚子,好在他年轻时从河南林县逃荒到山西,有过忍饥挨饿吃树叶草根的锻炼,这时候还能对付过去,何况不时到省里、县里开会还能吃几顿饱饭,比一般社员群众的日子好过一些。他并不因此而得意,他想的是群众。

李顺达不会编些好听的话欺哄大家,他拒绝了记者们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说淀粉疙瘩如何有营养,比正经粮食还耐饥。在公社办公院的公厕里,他看到粪坑里的粪便和驴粪蛋一模一样,人们吃进肚里的淀粉疙瘩与排泄出来的粪便是一个颜色、一个模样!这是什么代食品,能代替食品吗?

大家都在忍饥挨饿,日子苦不堪言,人们整天都在琢磨怎么找些吃食填肚子。可有人似乎饿着肚子还不省心,当然也许有些人压根没有吃过这些代食品,要不然,哪来那么多怪点子。1960年夏秋之交的日子,上面又安排要搞食堂比赛。让全公社各大队的食堂炊事员在各队队干部们的带领下,挑上锅碗瓢盆和代食品原料,到公社所在地龙镇来比赛,要求一律不许用粮食,全用代食原料做出花色品种不同的饭菜来评比。省城、县里、公社与大队的干部组成的评委会来品尝、打分、评出名次。

这天,龙镇热闹非凡,纸糊的彩旗,在风中哗哗乱响。眼中许久见不着色彩的山民们,兴高采烈像赶集一样。各条山路上涌来的扁担队,担着锅碗蒸笼等厨具,丁零当啷,给僻静的山沟增添了一股节日气氛。

顺着公路各大队的炉灶依次砌好,大块大块的煤炭烧得通红。

同类推荐
  • 明清的那些皇子

    明清的那些皇子

    本书以传略的形式,选取明清时期有影响力的皇太子,描摹当时波澜壮阔的重大社会背景,再现他们宫廷争斗的历史片段。
  • 书立方4-曾国藩家书

    书立方4-曾国藩家书

    《书立方·第4辑: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书立方·第4辑: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官场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冶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1891年的冬天,这个年轻波兰女青年只身踏上了去巴黎的旅途。虽然这时天气很冷,但这位女青年的胸中,蕴含着一股渴望的烈火,因为,她马上要到著名的巴黎大学学习,这是她多年梦寐以求和为之奋斗的理想。现在,她的理想就要变为现实,怎么能不激动呢!
  •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为政干事做人:向杨善洲学什么

    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的重要指示之后,神州大地迅速掀起了学习杨善洲同志的思想热潮。本书立足于把学习杨善洲同志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结合起来,分为政、干事、做人三个篇章,围绕杨善洲同志的光辉事迹从理论到到实践、从党性修养到个人品行,用生动可信的文字语言阐述了杨善洲精神作为我党宝贵精神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从而对于引导基层党组织履职尽责创先进、党员立足岗位争优秀、干部示范引领作表率,用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奥本海默

    奥本海默

    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我很瘦弱,但我的心很坚强;选准努力的方向会使成功更容易些;随意做的事有可能会成为你一生的负担;不要做你不喜欢的事,那是在浪费时间;如果你身边都是科学家,那也许有一天你也会成为科学家。
热门推荐
  • 山炮少年混都市

    山炮少年混都市

    身怀以毒行医绝技的郝剑从雪窝大山里一脚踏进山外的花花世界,安身在女子医院里,横闯都市,从此快意人生风生水起。女老总说:你能不能签个卖身契给我?女院长说:今后你就是我的人,别再乱送秋波。女空警说:你占据了我的心窝,还要再占我被窝?郝剑大手一挥说:我谁的都不是,我是世界的。
  • 双剑绝

    双剑绝

    纨绔子弟为得女欢心,买古书,不料坠崖穿越,穿越异世,他是否还能纨绔?是否会霸气恒生!且看下文!
  • 微型狂潮

    微型狂潮

    蔚蓝色星球上的人类忽然间缩小,故事从此开始。人类再也没有资源危机,没有土地住房危机,没有饥荒的危机,没有人口压力的危机等等。但是人类将要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那就是被人类忽略的其他生物的致命威胁和挑战。请大家多多支持西瓜!
  • 我的彼岸,你在哪里

    我的彼岸,你在哪里

    从现代城市去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失去了记忆,也没有亲人,她该怎样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活下去,是好还是坏?
  • 亲子启智游戏

    亲子启智游戏

    《亲子启智游戏》针对0-3岁孩子的智能发育情况,以三个月为一个成长周期,共划分了12个成长阶段。分别对语言能力、动作能力、情感发展、习惯养成等进行了分析讲解。
  • 豪门利诱:首席大人请签字

    豪门利诱:首席大人请签字

    他是市首屈一指的年轻富豪,而她则是市某集团的千金小姐。这样的两个人的结合,在市绝对算得上天作之合了!一场刻意相遇到底改变了两个人的什么?敬请关注正文……本文,有点小诙谐,有点小虐,有点小浪漫,更有点小幸福!走过路过的,千万不要错过哦!
  • 我可不可以留住你

    我可不可以留住你

    “为什么突然离开...”他虽然恨她的不辞而别,可实际心里却是满满的担心她这几年一个人是怎么过的。“苏楠,我很想你...”这一句话仿佛是解释了他太多的问题,那些问题都变成了无谓的存在,所以“走,回家吧...”
  • EXO的血族公主

    EXO的血族公主

    她,为逃避婚约,毅然决然离家出走,女扮男装,加入一个奇葩花美男组合——EXO;他们,被突然闯入生活的她,亦是他,勾走了灵魂,命运就是那样巧妙,经历甜蜜与苦涩,期待她与他们的结局。
  • 妖孽帝鸢:十二星月逆天记

    妖孽帝鸢:十二星月逆天记

    十二星座转世为人,十枚徽章散落各地;前世故事,今世为人,十二个人无意中形成的组织,却是在未来人人口中逆天的传说。护短、腹黑、逆天,是他们独有的标签!帅哥美女正太萝莉组合,让人前所未闻!
  • 世界侦探故事

    世界侦探故事

    故事似三月飘落的丝丝细雨,带着你们走进侦探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