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61200000001

第1章 序言

此次回国参加母校厦门大学九十华诞的纪念活动,又见到比我年轻的老朋友杨健民。人是会变的,但健民似乎什么也没有变,仍然是那样一见面就讲学术、讲书本、讲刊物,仍然是二十多年前那一副深度眼镜和那一种让人信赖的书生气。见面时,他提到海峡文艺出版社将再版他的《艺术感觉论》,请我作序。我想了想,便答应下来了。

所以答应作序,第一原因是《艺术感觉论》写得好,二十多年的岁月激流竟然没有冲走我对这部著作的好印象。第二原因是此书与我有关。一九八五年我担任文学研究所所长之后,想做点实事,就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室,命名为“新学科研究室”,由董乃斌担任室主任,由程麻担任副主任,并由我作为主编(董乃斌、程麻担任副主编)着手组织编辑一套“文艺新学科建设丛书”。丛书的内容一部分是翻译,一部分是研究专著。翻译方面有罗曼·英伽登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陈燕谷译),杜夫海纳的《美学文艺学方法论》(朱立元等译),巴赫金的《文艺学中的形式方法》(邓勇等译),海德格尔的《诗歌、语言、思想》,洛特曼的《艺术本文的结构》,伊塞尔的《阅读行为》,威奇的《元小说》,玛莉·伊格尔顿的《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舍斯塔可夫的《美学范畴论》。而学术专著则有杨春时的《艺术符号与解释》和《系统美学》,赵毅衡的《文学符号学》,程麻的《文学价值论》,陈植锷的《诗歌意向论》,畅广元的《主体论文艺学》等,还有一部就是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

这套丛书的名字特别用上“建设”二字,是为了与破坏性的文化性格相区别而突显建设性文化性格,在此宗旨下,我和董乃斌、程麻收到杨健民的《艺术感觉论》时,都感到惊喜,觉得这部专著非常符合我们的学术诉求,它有中心范畴,有学科形态,有概念系统,自成一座带有体系性的思维建筑。读了《艺术感觉论》初稿,我独自寻思,如果能再产生十部到二十部杨健民似的论著,我们的“新学科研究室”,就不怕人家说三道四,就真的能立足于学术之林了。

我让程麻向杨健民约稿,自然是对杨健民的学术水平和思维能力十分信赖,而这种信赖感最初是产生于读了他的论文《论艺术发现》。以往只知有科学发现,经健民点破,才意识到,文学艺术的创造也来源于“发现”。艺术发现不是来自理念,而是来自作家的感觉体验、感觉反射和意象直觉等等。尽管我对论中的“发现本质、规律”等说法有所保留,但还是被健民的新鲜论说所启迪。读了国内的无数文学论,多数是读了就忘,但读了杨健民的这篇论文,“艺术发现”便积淀在心中了。无论是写散文还是写论文,我都会想到,有发现才写,没有发现就不写。我曾劝告作家不要阅读国内的所谓“文学理论”,因为这些自己也昏昏然的理论八股只能扑灭作家的灵性悟性。但健民的理论不属于此列,它倒是会启发作家去体验,去感觉,去发现,去悟前人所未悟。

健民的《艺术感觉论》实际上是“艺术发现”的进一步提升和系统化。但是经过一番精心建构之后,此书却成了二十世纪下半叶少见的高质量的理论著作了。我真希望从事文学批评的人能读读这本书,读了之后,将会更明确,文学批评的关键就在于它一定要从“艺术感觉”出发,而不可从什么“标准”、“主义”即理念出发。倘若天生没有“艺术感觉”,最好早一点离开“文学批评”这一行。伟大的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不到四十岁就去世了。但他的文学批评却影响和造就了几代俄国作家,这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别林斯基天生有一种艺术感觉器,他凭艺术感觉从事批评,从未作过“标准”与“主义”的俘虏。杨健民的论著抓住了文学批评的要害。穴位点中了,整个理论系统也活了,这大约正是《艺术感觉论》值得再版的理由。

刚刚返回美国的落基山下,时差尚未克服,只能匆匆说些话,算是共鸣吧,与故乡的一颗质朴而有才华的心灵产生一点形而上的共鸣。

刘再复

二〇一一年七月九日

于美国Colorado

同类推荐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感恩的心

    感恩的心

    在每个人的一生里,中学时期是最重要的积累时期,蓄势待发。在这个阶段不能拘囿在课本之内,要把目光与心胸投射到课本之外,多读好书,读让自己成长的文字,尽可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人生!
  •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

    青春是一首诗,雅丽奇秀;青春是一个谜,让人永远猜不透,青春是蕴藏于心中的一种信念,她充满着无限的创造力,充满着蓬勃向上的生机,她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片绿叶。青春,就意味着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意味着有超越羞涩、怯懦和欲望的胆识和勇气。《隽永清新的时文选粹》讲述青春的自信、美好、青涩、纯真、执著……让行走于青春路上的我们手拥此卷且歌且行吧!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世上最美的感悟:父爱母爱全书

    我们将天下最美的有关父爱母爱的感人文字汇集成篇,希冀青少年朋友能在一篇篇文字的述说中感受到爱的流淌,体会到父母养育的艰辛。向爱致敬的同时,更加珍爱自已的生命,善待父母陪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就让我们写下一笔笔感恩的寄语,给父母送去一丝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希望这些美文带给你感动的同时,也将教子的智慧一并赠予你:用爱培育孩子!爱是远胜于金钱千百倍的馈赠。
热门推荐
  • 黄石公语录:素书

    黄石公语录:素书

    “西晋时,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时有盗墓贼掘西汉留侯张良之墓,在玉枕中发现黄石公著《黄石公语录(素书)》,从此,《黄石公语录(素书)》》流传世间。《黄石公语录(素书)》仅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字数虽少,但字字珠玑,语语精华。内容融汇儒、道、兵、术、势诸家之精,重德、崇义、讲谋略。书中语言精炼,人性把握精准,处世谋略独到。史传,张良得此书,遂辅佐刘邦,成就霸业。”
  • 玄座封神

    玄座封神

    异世纵横,临座为神!天才世家弟子何风,失踪多年,再次现身!为了心中的人儿,宁愿放弃所有,宁愿与世为敌!十二玄座临世,天下群雄并起!且看,在这个英雄争锋的世界里,一人临座为神,一手覆雨翻云,一代疯道玄神。(PS:如果有真正喜欢本书的,可以加作者QQ:2984345352。本作品为冲签约作品,签约失败后,不能确定作品会稳定更新。)
  • 大感染

    大感染

    一场莫名的变异。一群柔弱的学生,没有神奇的魔法,不能打怪升级。他们该怎样生存?
  •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月经期妇女宜吃食物

    本书简单介绍了月经的基本知识,详细叙述了月经期的饮食调养,以及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前期综合征、绝经期综合征5种月经病宜吃的食物和600多个食疗验方。
  • 万寿王座

    万寿王座

    掌控生死,主宰寿命!诸天俯首,万物跪服!我是无上的真王,我是唯一的主宰!匍匐王座之下是赐予尔等之荣耀!虔诚信仰奉献一切是尔等之宿命!从我苏醒那一天起,注定要踏着诸神的尸骨,沐浴众生的鲜血,在无尽的赞颂与恐惧中屹立巅峰,仰望星空!
  •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最后的最后还是悠悠南去

    某一天某人会对你一见钟情他会用颤抖的声音表达爱意你汹涌的泪水不仅是感激他还有命运有些人会对你一见钟情当你第二次在遇到他的时候记住要勇敢地握住不放手才知道有时经历过的人才不管多么深的友谊,再次见面却也是先风淡云轻的相视一笑,这部小说讲的并不是死去活来的爱情,更不是多么伟大的人物,只是这世上再普通不过的几个学生间的故事,不再轰轰烈烈,不再震撼天地
  • 紫极傲世

    紫极傲世

    前世的她,是绝世天才,恣意张扬,狂傲不羁,为了家人,她倾尽一切,却惨遭背叛,身损,魂飞异世!他,是强大的君主,冷若冰霜,却因为她的出现,改变了一切。他护她爱她,只想让她无忧无虑,傲然于世!
  • 兵团岁月

    兵团岁月

    一九六九年,北京知青、小提琴神童乔海洋满怀豪情来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不料命途多舛,屡受打击,心爱的人离他远去,师傅意外身亡;北大荒的风雪锤炼了他的筋骨,他在逆境中不甘沉沦,勇敢地向命运挑战,最终实现了心中梦想。作者还塑造了郑红梅、刘北上、叶晓帆、樱桃、老车以及乔梅尘、云燕、郑云光、大嘴连长、冼大牛等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那个年代、深切地体味到人问真情。十年风雨,百态人生。真情大爱,感人至深。
  • 仙噬

    仙噬

    神秘浩瀚的宇宙星空,从来都不会缺少天才,然而,当最为逆天的吞噬灵根现世之时,所有的天才都只能黯然失色。你是天才?地灵根?天灵根?看我吞了你的灵根,天才变废柴!凭借着逆天的吞噬灵根,韩飞羽步步为营,努力朝着天道的最顶端靠近着!!!
  • 绝色美人戏美男

    绝色美人戏美男

    一个不知道自己名字的人,随意的为自己取了个名字。个性豪爽,放荡不羁,天不怕地不怕的的女子,公然的挑逗美男美女。周旋在众多男子的身边,她该如何选择。当解开水忆的身世之谜,她又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