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825200000014

第14章 尽人事,听天命

◎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

◎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有“良心”,能“反身而诚”,这很好,但不一定就能做成事情,因为它们还只是内在的、你的、主观的。可还有许多外在的、非你的、客观的因素,那是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儒家看来,以上诸多的外在客观因素中,“天”和“命”无疑是最重要的。

中国人缺乏宗教精神,但中国人信“命”。从古到今,从帝王将相到平头百姓,从学富五车的大学者到目不识丁的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流,信“命”者比比皆是。因此,诸如好命、坏命、长命、短命、富贵命、贫贱命、皇帝命、乞丐命、命该如此、命中注定、命里带来、命途多舛、命宫摩羯、听天由命……这类话语,对中国人说来稀松平常。而“算命”在旧时也算个合法的行当,不少人(尤以瞽者居多)还赖此谋生。

“命”由“天”赋。“命”的观念是从周人“天命”思想中引出的。中国古代的“天”有两重含义,一指自然存在,即与地相对的天;一指有人格意志的最高主宰,它更重要。周人推翻殷人统治,认为这是“天”的眷顾,提出了“有命自天,命此之王”的说法,以后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天命论”。天命论认为:“天”命其“子”(这叫“授命”)在人间代行权力,让他护佑四方、替天行道。“天子”统治人间既是受“天”之命(这叫“受命”),因此他必须有德。“受命”的天子要革去前一个天子所受的命(这叫“革命”),因为那个“天子”表现不佳,祸国殃民,已不能替天行道了。“天命论”以后根深蒂固地保留在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生活中。

“命”的观念虽从“天命”中引出,但两者有别。“天命”的落实处是政治的、道德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命”是通过帝王或圣贤的道德权威和杰出的施政能力来展现的,而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天命”又是可以受影响甚至改变的。“命”则不同,它是指决定人一生吉凶、祸福、贫富、贵贱、寿夭等的一种机械的力量。每个人都有“命”,它生而注定,并不因为人的主观努力、品德操行、贤愚如何就能改变的。所以,“命”是超政治伦理的、无法抗拒的异己力量。设定这种力量的当然是“天”,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受命于天”。

对“天”和“命”应该采取什么态度呢?孟子认为,人首先应该“知命”;第二是应该“事天立命”。

孔子就讲“知命”,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孟子接过了这个话题。孔、孟讲“知命”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必须明白有许多事情不是光靠主观愿望就行的,更主要还得看“天意”和“命运”。如孔子以“天生德于予”自居,但游说诸侯,仆仆于列国而其道不行,无法扭转“礼崩乐坏”的时局,只能归因于“命”:“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在这一点上,孟子与孔子的差别也只在“几希”之间,他周游列国推行“仁政”的时间比孔子还长,但结果一样,最后离开齐国时孟子无奈地慨叹:“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其二,“知命”就是应该懂得爱惜生命,如孔子讲“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孟子讲“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都是这个意思。后儒讲“珍生务义”,认为只有珍惜生命、保有生命,才能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尽自己的义务,这都是从老祖宗那里承继来的思想。

“知命”并不是消极,更不等于可以无所作为。一个人发达与穷困与否虽然有“命”,但做人原则还是在我自己。所以,人还是应该依法度努力地去做事,至于结果如何就不必太计较了,这就是“事天立命”。那如何做呢?按孟子的意思,一个人通过内省,穷尽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懂得人性;而懂得了人性,就是懂得了天命;存养自己的心性,就可以事奉上天;一个人无论能活多久,只是培养身心,等待“天命”。“天命”不是个人所能左右的,长短难定,但不必怀疑。人只能尽力去做到“知天”、“事天”,即尽心、知性和存心、养性,这就是对“天”和“命”的基本态度。当然,再从“知命”的角度来说,当你发达之时,就尽量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多做点贡献;当你困顿之时,没有能力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做贡献,就更应该努力在自己身上用功,培养自己的德性。这就是“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的“知命”和“事天立命”思想,也可视为儒家关于“安身立命”的基本态度。这是一种非宗教的、达观的人生态度,长期以来对中国人影响很大。

原文

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孟子·万章上》)今译

不是人力所能办到却办到了,那是天意;不是人力所能招致却自然来了,那是命运。

原文

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岩墙:危墙。

今译

人无不受命运支配,顺应命运就是承受正常命运;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会站在将要倾倒的墙下面。

原文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公孙丑下》)

今译

一个有德之人是不埋怨上天,不责怪别人的。

原文

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尽心下》)君子行法以俟命而已矣。(《孟子·尽心下》)

注释

行法:依法度而行。

今译

君子依法度行事,(结果如何)就等待命运安排罢了。

原文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注释

事:奉。殀:短命。不贰:没有二心。

今译

能够尽人的本心,便能知晓人的本性。知晓人的本性,便能知晓上天。保持人的本心,培养人的本性,这就是事奉上天的方法。短命、长寿都不三心二意,修身养性以等待天命的安排,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原文

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注释

嚣嚣:自得无欲的样子。得己:自得。见:通现。

今译

尊崇德、乐于义,就可以悠闲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丢失义,得志时不偏离道。穷困时不丢失义,所以能自得其乐;得志时不偏离道,所以百姓不会感到失望。古代的人,得志,便把惠泽施于百姓;不得志,自修德性以表现于世。穷困就做好自身的修养,得志便把善普施于天下。

同类推荐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笛卡尔的智慧

    笛卡尔的智慧

    而在本书中,我们将对笛卡尔在哲学研究上所取得的硕果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主要内容包括:方法论,笛卡尔认为,方法论本身就是一门具体的科学,并提出了笛卡尔“方法论”里的第一个内容——“普遍怀疑”。在“普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进一步叙述了“直观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归纳与枚举”等具体的方法论原则。
  •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子未语:半部《论语》在民间

    三基五学,三强五行。三基五学即前八篇,三强五行即后八篇。其中:三基:爱亲,阐述孝道是立身之本。五学:每个人都要“明德、守中(道)、行正(直)、知礼(仪)、通变(化)”,讲个人的基本素质。三强:强学习、强交往、强行止。五行:人要做到“为公”,“循法”要加强法制,“垂范”要有颜回一样有良好的人格,“能行”是像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学好知识,服务社会才叫“有为”。
  •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语文新课标必读-庄子选译

    本书内篇包括《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七篇。各篇均有自己的中心思想,但又具有内在的联系,反映了庄子的宇宙观(自然观)、认识论、人生观、道德观、政治观、社会历史观。其中《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三篇最能集中体现庄子的哲学思想。
热门推荐
  • 深海蓝爱

    深海蓝爱

    爱情,是海枯石烂的承诺?还是天荒地老的骗局?
  • 向北向北

    向北向北

    不言语,却暖人心。不谄媚,却万人喜。向北是光,是信仰。
  • 寞道

    寞道

    祈神衍生作品————————————我想有一座山,一座属于我的山,我想要一个人,一个懂我的人。少年在青山之巅说了一段话,没人听见,受尽挫折,感受过世态炎凉,如果有机会,找到前世的记忆,他会干嘛?一张铜片,一段记忆,一个本该是他却不属于他的他。————恒阳无渡版简介
  • 网游之盗气冲天

    网游之盗气冲天

    黄天不负有心人,前世悲催的被车撞但回到十年前,能干吗。能勾妹纸吗?能赚钱吗?这些都没问题。跟哥混。你不想牛都不行。就是这么高调·
  • 囚困温存:PERSONA与你

    囚困温存:PERSONA与你

    整个社会生活本就是一出持续不断的喜剧。思想丰富的人觉得无聊而凡夫俗子在其中如鱼得水
  • 银蛇商会

    银蛇商会

    两年前恐怖组织“乌鸦旅”被CIA摧毁,但那只是迫于现实的谎言。如今政局已变,局内人决定利用银蛇商会这条连接多世界情报网络的间谍之桥,不惜一切代价逆转潜在的信仰危机。但阴霾之后谍影深重,商会中年轻的杀手科尔·莫贝也将因此走向寻找救赎的末路......
  •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

    《六祖坛经浅析》相传为慧能所说,除大梵寺说法,弟子的问答机缘,都是晚年所说,由门人法海记录而成。这是一部由我国僧人六祖慧能大师的传教记录,而破例地被尊之为“经”者,这不仅是中国佛教史,亦是世界佛教史上绝无仅有的事,足见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六祖坛经浅析》除逐段注释外,另加“提示”。所提示的内容可加深读者对《六祖坛经浅析》的认识外,更显示出从宗教实践的角度去阅读、体验《六祖坛经浅析》,是《六祖坛经浅析》的特色。
  • 变身在火影

    变身在火影

    不喜误入——嘛——觉得好看就登个账号给我加点会员点击。我也多一点动力。啊——有可能是个坑。具体能写多少章不知道。尽量完结(要完结还是比较轻松的)。
  • 友谊之星

    友谊之星

    这是一部从冤家到情人的言情小说,女猪脚只是一个平凡的高中生女孩,却跟校草一见钟情,后来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囧事
  • 天使之墓

    天使之墓

    她知道自己的力量会毁灭世界,所以,她自我毁灭。可是不曾想,她以另一种方式重生,重生的,还有她那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遇到他,她告诉自己不许心动,却还是忍不住情动。为世界,她准备再次死去,却在他的深爱面前退缩,因为他会带着她一起度过难过,迎向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