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和小华在同一家公司任职,小南在一年的时间里得到了两次升职的机会,而小华却还停留在原来的职位上。小华觉得很不服气,就去找老板问理由。老板吩咐他说:“小华,你现在就到市场去一趟,调查一下今天早上有什么卖的东西。”小华欣然答应,没多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向老板报告说:“今天市场只有一个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一共有多少?”老板问。小华闻言又往市场跑,汗流浃背地回来报告说:“共有50袋土豆。”“那价格又是多少?”老板又问。小华只好又跑向了市场询问价格,并且还埋怨老板为什么不一次都问完。老板微微一笑说:“好了,现在你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老板把小南找来做同样的工作,小南很快从市场回来,向老板报告说: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一共50袋,价格是每公斤1元钱,土豆的质量很好,他还带回一个样品让老板看。并 且这个农民一小时后还要运来几箱番茄,价格也很公道。他知道昨天店里的番茄卖得很不错,供不应求,而这样便宜的番茄老板肯定会进货,所以就把那个农民带来了,他现在正等在外面呢。 这时老板对着坐在椅子上得小华说:“现在你知道小南职位比你高得原因了吧?”
职场中,只知机械完成工作的“应声虫”,老板会毫不犹豫地将他置于晋升考虑的范围之外。对于老板来说,只有那些能够准确掌握自己的指令,并主动加上本身的智能和才干,把指令内容做得比预期还要好的人,才是他们真正要找的人。
当然,这种人的主动只是体现在老板指令的基础之上的,还多少带有被动的痕迹。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这样做已经显得不够了,更进一步的要求是,不等老板的交 代,便主动去做自己的事情,并且还能出色地完成。这也是保住和巩固自己位置的好办法——永远保持主动率先的精神。
一家机械公司的老板的体会是这样说:“我们这一行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想办法增加‘能想又能做的人’。我们的生产与行销体系中,没有一件事是不能改进的,也就是说都 可以做得更好。我可没有说目前大家做得不好,大家确实很努力。然而像所有发展的大公司一样,我们也很需要新产品、新市场以及新的办事程序,这就要靠积极主动又能干的人来推进。”
美国成功学家格兰特纳说过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有自己系鞋带的能力,你就有上天摘星的机会!一个人对待生活、工作的态度是决定他能否做好事情的关键。首先改变一下自己的心态,这是最重要的!很多人在工作中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遇到的问题开脱,并且养成了习惯,这是很危险的。
超出老板对你工作的期望值
国外有一位著名的投资专家叫约翰·坦普尔顿,他通过大量的观察研究,得出了一条十分重要的真理:“一盎司定律”。他认为,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中等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所做出的努力差别很小,可以用多一盎司来形容。然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区别,却会让你的工作大不一样。
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
在日常工作中,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行动起来,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才能成就非凡的业绩。这一类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
玛丽琳在花旗银行的一家分公司工作。在基层网点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操作性的工作,在业务技能上,作为一名大专生,她做得并不比那些博士们逊色。她感到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但是,缺少一个能充分展示、实现自我的平台。而日子就这样在一天天默默无声的工作中匆匆而过。
虽然,除了才能、勤奋,还需要有让自己脱颖而出的机会,但是,日复一日的都是平常的工作,又怎么去创造机会呢?但玛丽琳还是很认真地对待工作、善待工作,把平凡的工作也做得非常出色。
有一天,一位知识分子模样的中年男子来取一笔大额存款。玛丽琳发现那张定期存单没多久就要到期,如果提前支取将损失一大笔利息收入,于是就提醒了这位储户。但这位储户说自己实在没办法,因为他预订的住房已到了交款方式,以及相关的政策,为他设计了一套更合理的交款办法,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
这位储户惊异于她如此年轻,却有这么精明的理财头脑。而同时,她的态度乃至气质、风度,在他看来都近乎完美。他觉得这是一种值得推介的新型银行员工形象。后来,一家报社的记者采写的一篇关于她的报道上了报纸头条,原来,这个储户是那家报社的主编。银行经理趋势而为,利用她的知名度,组建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理财工作室,顺应了社会上开始出现在投资理财的需求,加上她的名字所产生的品牌效应,使这家理财工作室在全市储户中享有广泛的声誉。
玛丽琳在接待报社的主编时,并没有把他当作特殊的客户,更没有想到这是一个机会,然而这却成为她事业的转折点。可见,在现代职场之中,只有那些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每天都多做一点的人,才能抓住宝贵的时间创造事业的成功。
目前,在每个公司,个人的工作内容相对比较确定,并不一定有许多“分外”之事让我们去做。而且,当一个人已经完成绝大部分的工作,付出了99%的努力,再“多加一盎司”其实并不难。然而,我们往往缺少的却是“多一盎司”所需要的那一点点责任、一点点决定、一点点敬业的态度和自动自发的精神。
作为一名员工,“每天多做一点”的工作态度能使你从竞争中脱颖而出。你的老板、委托人和顾客会关注你、信赖你,从而给你更多的发展机会,终于成就不平凡的业绩。
伍迪·艾伦说过:“生活中90%的时间只是在混日子。大多数人只停留在为搭公车而搭车、为吃饭而吃、为回家而回家、为工作而工作的生活层次。他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做事情像流水账一样,做完一件又一件,好像做了很多事,但却很少有时间从事自己真正想完成的目标。就这样,很多人临到退休时,才开始问自己这一辈子究竟是为什么而活着。剩余的日子也在风烛残年的病痛中一点一点地流逝,一直到老死。
对此,举世闻名的哲学家冯·哈耶克认为,“如果我们多设定一些有限定的目标,多一分耐心,多一点谦恭,那么,我们事实上便能够进步得更快,而且还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我们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具有超越一切的智慧及洞察力,并以此为骄傲,那么我们就会反其道而行之,事倍功半。”
对于员工而言,对待工作仅仅一丝不苟、忠于职守是不够的,还应该更努力一点,还应该要求自己在做完本职工作后再多做一些事情,比别人期待的做得更多一点。这样才可以做得更好,给自我的提升创造更多的机会。
当然,你没有义务要做自己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自愿去做。率先主动是一种极珍贵、备受上司看重的素养,它能使人变得更加敏捷,更加积极。虽然每天多做一点工作也许会占用你的时间。然而,你的行为会使你赢得良好的声誉,并增加他人对你的好感。
此外,做完自己职责分内的事情,再努力干其他事情的初衷也许并非为了获得报酬,但往往会有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这是一个世人皆知的因果法则。或许你的付出不可能马上得到相应的回报,也不要气馁,应该一如既往地再努力多付出一点,回报可能会在不经意间,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出现,最常见的回报是晋升和加薪。除了上司以外,回报也可能来自他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来实现。
事实上,员工是否优秀的关键就在于:优秀员工无论做什么,无论做什么职业,都不会轻率疏忽,都力求达到最佳境地,每一天都很努力,丝毫不会放松;他们愿意每天多花5分钟阅读,多打一个客户访问电话,在细节上多努力一点点,表演上多费一点心思,多做一些研究,或在实验室中多试验一次……然而,那些普通员工每天甚至不愿意投资5分钟的时间来多做一点努力。
总之,对于每一名员工来说,优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每天多做一点点!只要你每天多做一点点,每一天都是一个阶梯,都是新的一步。换句话说,只有不断地追求才有不断的进步;只有不断地行动,才有不断的成就。今天比昨天更努力,每天多做一点点,日积月累,作为员工的你也能走向优秀,迈上成功的阶梯,获取满意的成果。
为公司提出合理建议
成功的职场人士都喜欢问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具有这样的问题意识,自然能够了解自己周围所欠缺的、不足的还有很多,这些可能正是公司今后的策略和方法。
看起来质疑自己的工作并不难,但大多数员工并没有这样做。
一位老板在他的回忆录上写道:
“事实上往往有些员工接到指令后就去执行,他需要老板具体而细致地说明每一个项目,完全不去思考任务本身的意义,以及可以发展到什么程度。
“我认为这种员工是不会有出息的,因为他们不知道思考能力对于人的发展是多么重要。
“不思进取的人由接到指令的那一刻开始,就感到厌倦。他们不愿动半点脑筋,最好是能像电脑一样,输入了程序就不用思考把工作完成。”
所以,不断思考改进是你必须要做的事。在你对既有工作流程寻求改变以前,必须先努力了解既有的工作流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然后质疑既有的工作方法,想一想能不能做进一步改善。
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于他是否做任何事都力求最好,成功者无论从事什么样工作,绝不会轻率疏忽。因此,在工作中就应该以最高的规模要求自己,能做到最好,就必须做到最好。这样,对于老板来说,你才是最有价值的员工。
有个刚刚进公司的年轻人自认为专业能力很强。有一天,他的老板直接交给他一项任务,为一家知名公司做一个广告策划方案。
这个年轻人见是老板亲自交代的,不敢怠慢,认认真真地搞了半个月。半个月后,他拿着这个方案,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恭恭敬敬地放在老板的桌子上。谁知,老板看都没看,只说了一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方案吗?”年轻人一怔,没敢回答。老板轻轻地把方案推给年轻人,年轻人什么也没说拿起方案,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年轻人苦思冥想了好几天,再修改后交上。老板还是那句话:“这是你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年轻人心中忐忑不安,不敢给予肯定的答复。于是老板还是让他拿回去修改。
这样反复了四五次,最后一次的时候,年轻人信心百倍地说:“是的,我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老板微笑着说:“好,这个方案批准通过。”
通过这件事,年轻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持续不断地改进,工作才能做好。从这以后,在工作中他经常自问:“这是我能做的最好的方案吗?”然后再不断进行改善,不久他就成为了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员。老板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后来这个年轻人被提为部门主管,他领导的团队业绩一直很好。
工作做完了,并不代表不可以再有改进。在满意的成绩中,仍抱着客观的态度找出毛病,发掘未发挥的潜力,创造出最佳业绩,才是优秀员工的表现。
自觉维护公司形象
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自觉维护公司的良好形象!尤其是作为公司对外交往重要窗口的业务部门,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你们的言谈举止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还会牵扯到公司更大的利益。
一家国际著名快递公司招收新人,成千上百的应届毕业生趋之若鹜。经过几轮笔试和面试,招聘主管反复筛选比较,把几乎同样出类拔萃的小李和小王留了下来。招聘主管通知他俩,如果明天通过了最后的一道测试题,他们中的一人可以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主管出的测试题是这样的:假如就在本市,城东的客户有一个紧急包裹要送到城西指定用户手中,时限为一个小时,所利用的交通工具不限,你如何保证包裹安全准点地送达到?
正式测试的那一天,小李比小王提前了两分钟出发。从公司拿到包裹后,小李很快上了一辆出租车。上车后,小李紧紧地护着包裹,不停地催促司机快走。由于司机选择了一条错误的路线,耽误了小李不少时间。
机灵的小李赶紧跳下车来,在路边迅速地找了一辆载客的摩托,改换了行程,风驰电掣地赶往目的地。
当他气喘吁吁地爬上六楼,将包裹交到“客户”手里时,尽管比规定的时间还多出一刻钟,但在一旁的招聘主管只是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尽管小王比小李晚两分钟“上场”,但他的投递方式竟出奇地简单:拿了包裹后,填了一份送货单,接着向公司要了一辆送货专车。由于小王事先清楚地了解了该市的交通情况,他选择了与小李不同的另一条行车路线。乘坐在印有公司徽记的投递车上,小王只用了半个小时就把包裹送到。
公司最后录取了小王。
招聘主管的理由是:小王充分利用了公司已有的工作条件,维护了公司外在的专业形象,这是公司尤其看重的一点;二是小王根据受聘公司的业务特征,对其“管辖区域”的交通现状有了透彻的了解,选择的路线合理,从而使发送工作高效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