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1200000004

第4章 短篇四则

圈惶

母亲说,她小的时候,她家的后院里颇多长虫。

后院是一小片果园,也还生有杂草。有些叫席芨胡的草密生在墙根儿里,也会长在墙上,风吹得它们俯仰着。有时候,似乎风从它们中间吹出来,使生在墙上的一丛席芨胡像孔雀开屏那样打开来。席芨胡的羽很长,可用来做扫帚的。而长虫也多是隐匿在这样的席芨胡里。席芨胡很密,是走不进去的,实际也不敢走入。母亲说,从席芨胡边上走过,有时会看到长虫的尾巴在外面,有时会看到长虫头,似在那里埋伏和盘算着什么。借着劲风吹掠过的一瞬,会看到更多的长虫在席芨胡丛里,它们在劲风里一动不动,身子有些发紧,像一些硬硬的粉条在水里浸着那样。它们还会爬到墙上的席芨胡里去。母亲说,一次看到风吹开一大丛墙面上的席芨胡,立时看到那么多的长虫盘缠在郁暗的席芨胡中间,就像豁开了一个牛肚,看到了许多的肠子似的。虽然席芨胡可以做扫帚用,但它是一种让人觉得衰败和阴森的植物,里面会藏污纳垢,会藏许多令人不安让人骇惧的长虫在里面。一些人家,还会把垃圾倒入里面去。狗也喜欢对了它们撒尿。狗似乎是不轻易撒尿的,为着将一泡尿撒出,它们有时候要把尿憋了,颠来颠去寻找一个可撒处,要是有一丛席芨胡,它们就会终于找到了似的,支起着后腿,满意又坦然地撒起来。因此连成一片的席芨胡总是给人一种阴气深重的不祥感。秋冬时节,一些人家会放起火来,将席芨胡烧掉。也是很容易烧掉的。烧过后垃圾倒在的,粪便啊、破衣烂袜啊、死鸡剩骨头啊等等,都在的,但是长虫却一个也不见了,只是留下许多余味,在大火焚烧过的地方缭绕不绝,使人心生困惑,捉摸不透。然而烧也只是烧去能看到的那部分席芨胡罢了,它们的根还在的,而且它们的根系庞杂又结实,就像一个个顽石生在了泥土里那样,很不容易被挖出来。春来的时候,它们又卷土重来,很快就把自己长成焚烧之前的样子,像没受过任何伤害似的。正是这样一些你欲除之而后快的东西,往往有着令人惊诧的生命力。没有人种过席芨胡的,还常常用火烧,用镐头铁锹去挖它们,但总是不能灭绝了它们。这世上没有一丛席芨胡是栽培出来的,都是它们自己带着一种凶巴巴的样子长出来的。长出来好像就是要让这世界显得荒寂、破败,就是要庇护那些长虫,要给它们做窝用。

母亲说,长虫有时候会爬出席芨胡,在后院里爬来爬去。有时会爬到果树上去,在一个柯杈上盘缠了休息。树叶再密也是遮不住长虫的,因此长虫在树上容易被看到。经见得多了,走到一棵果树下时,总是先要小心着看一看树上有没有长虫。风吹来的时候,枝摇叶动,长虫随同了动着,自身却是硬硬的一动不动,像多大的风也不能把它们从树上刮脱似的。但是长虫并不吃果子。长虫在树上时,就会看到无数蚂蚁在黑幽幽的发汗似的树干上跑上窜下,像有着极重大的事情,使它们慌不择路似的。麻雀总是在邻近的树上鸣叫个不已,声音仓皇细碎,无数的小剪子在虚空里乱剪着那样。母亲说长虫是会吸麻雀的,即使远在对面的树上,也可以吸得它们过来,那时候麻雀已不像是麻雀,已经像是一小团乱毛。很多人都见过的。母亲说她没有见过长虫吃麻雀,但长虫吃黄鼠她见过的,黄鼠的头已经被吞入去了,但尾巴还在外面的,后爪还在外面的,还在动着的,像一个盲眼的游鱼在石缝里被卡住了那样。那时候长虫似乎累了,在休息着,鼠头也像是在它的脖子那里死死地卡住了,再不能动得分毫。但是看见长虫又一次的用力了,它的尾部僵僵地卷回来,像在全力地准备着打一个喷嚏,像是要借助这个喷嚏将满塞在嘴里的东西一并喷出去,忽然间就见它那重甸甸的大脑袋剧烈地摇晃了几下,就像一块顽石和一个布团之间迅速地互相变化着那样,等静下来看时,留在它嘴外面的又少了一些。这时候黄鼠的爪子已软下来,尾巴也失去了某种联系似的不再动。它的内脏会从后面溢出来一些。母亲说看长虫吃黄鼠太痛苦了,一个黄鼠总有两个老鼠大,长虫为了吃下一个黄鼠,自己的脑袋都像是被胀破了。看过长虫吃黄鼠后,接连好几天,人会恶心得什么也吃不下。

母亲说后院里到处是长虫洞。长虫洞在地上直直地下去,有大拇指那么粗,看上去黑森森的,真不知道有多么深。有人会往里面灌开水,一汤瓶倒入去,又一汤瓶倒入去,还是不见洞里有水,更不见长虫被烫得出来。有人会把一根长长直直的棍子捅入去,小小心心地往下捅着,捅着,这样子长虫即使往上走,也会被棍子顶着的。但棍子只余了一小截时,还觉不出有什么被捅得。但是大人们告诫说千万不能把眼睛对住长虫洞看,好像是一个很大的禁忌似的。有时候会捉一些小虫子丢入长虫洞里去。提防它们跑上来,用一块石头或别的什么在上面覆压着。过后去看时,那石块什么的已被顶得歪斜在一边,显然不是那些小虫子所能为。

母亲说,那时候后院里多长虫,使她们很觉得怕。但外爷说家里有长虫是好事情,什么样的好事情呢?外爷似乎也说不上来。但是很坚持这样的说法。一次一条白长虫被三姨(不知为什么三姨却不很怕长虫,使母亲觉得简直不可思议)绕缠在棍子上,带去扔到了山里,很是遭到外爷的一通恶骂,好像三姨平白无故丢了一块金子似的。

因为家里多长虫,就使母亲记住了一些关于长虫的事,不想则已,想起来总不免心有余悸。

暴雨

母亲说一次家里给外太爷举念了一只芦花大公鸡,等外太爷的忌日到了好使唤。回族人家,举念了的牲灵是不能再胡乱饮食的,担心大公鸡吃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把它拴系在火房里。

一天中午,一家人正在地里劳动,忽然下起暴雨来,忙忙往家里赶,回来时吓了一大跳,只见火房里竟进了水。屋地上的水已高得漫出门槛去。芦花大公鸡几乎淹没在水里了,却一直努着全力将头伸出水面来。母亲说大公鸡将头伸出水面的样子使她难忘,它似乎连叫的力气也没有了,嘴张了像不够呼吸似的。水面上浮漂着它的一些羽毛,在说明着它此前曾有的拼力挣扎。外爷很受安慰,说看来就这个公鸡的举意是端庄的,不然这么大的水,早就淹死了。实际上再迟来一会儿公鸡也就淹死了。水已经淹没了门槛,向门外流着。院里也积了不少的水,使院子像一片挨着一片的小湖。把公鸡救到蜂房上去让歇缓着。把院子里所有的水洞眼都捅开。接着外爷就赤了脚进屋去往外舀水。然而水舀不尽似的。一直舀到点灯时分,水还能淹住外爷的脚后跟。那么水是从哪里进来的呢?一定是有洞通向了外面,一定是黄鼠打了洞。外爷一时把黄鼠恨得要死。但是只要有水,就不能看出洞在哪里。一定是在很隐蔽的地方。

外爷实在是有些累了。这时候外奶奶、母亲她们已蹚着水开始做饭。外爷就打算上炕休息一会儿。外爷靠炕墙坐着,将双腿伸开来,手闲闲地搭到叠在一边的被子上去。但是他的手刚落到被子上就触电似的跳开来。原来被子上竟盘着一条长虫。外爷看它时,它正往更紧里盘着。这真是吓得人不轻。外爷在炕上站着,手指着它说不出话来。这时候长虫忽然松开身子,从被后面溜下去不见了。

好久了没人敢动那被子。还是三姨,将被子缓缓拉开来,拉到一边,这才看到被子也湿了一些。看到炕与墙的接缝处有着一个小洞,也就比大拇指稍粗些,明显的一个长虫洞;明显的长虫就是从那里进来,又从那里出去了;明显的水也是从那里进来的。这么着水也免不得流入炕里面去了。果然到后半夜的时候,受到雨水浸泡的土炕终于一声闷响,塌了下去。

炕自然是很快就盘好了。长虫洞里也塞了沙子,泥住了。但是已搞得人心惶惶,没人敢在伙房里睡。即使在别的房子里,当拉开被子的时候,穿衣服的时候,揭开水缸面缸的时候,也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害怕看到个长虫盘踞在那里。

外奶奶为此和外爷吵得厉害,说这究竟是长虫的家呢还是人的家呢?但外爷也有外爷的说头,他说长虫它要在这里,我有什么办法呢?又不是我请它们来的。

这个倒也是实话。

而且我们这里还有一个说法,说是长虫这个东西,你不要理它,不要犯它,那么也就能相安无事;你要驱赶它,反倒是越驱赶它越多,这方面的故事是很多的。说那个谁家就是不小心驱逐了长虫,结果弄得长虫在家里到处都是,叫你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你吃饭的时候,它们就爬到你的饭桌上来,在你的菜碟里一盘;你要是穿鞋,它正在你的鞋里面睡大觉呢。

总之是不能赶它们走。

那么怎么办呢?

但愿它们只是生活在后院里,不要进到屋子里来吧。

剪掉的嘴

母亲说,外奶奶那时候常常孵鸡娃。我们这里叫抱鸡娃。说到许多抱鸡娃的细节,听来是有些意思的。譬如母鸡只有劳窝时,才可以抱鸡娃。所谓劳窝,就是说母鸡到了一个哺育期。这时候母鸡不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而是显得随便和邋遢,正如大着肚子的女人不很收拾自己了一样。它们会显得心事重重,有些厌倦户外的活动了。会寻一个隐蔽处,草房里啊、麦垛上啊等等,悄悄地卧下来,一动不动。这时候就知道它们可能是要哺育了,于是拿些蛋放到它们身子下面去,它们也就得到责任和义务似的,全心全意地给你哺育起来。母亲说,母鸡抱鸡娃是很劳苦的,三天才能从窝上下来拉一泡屎。母亲说那一泡屎会拉得很多,显见得是积累的结果。为了抱鸡娃,它们忙碌到连方便都会落到这样子。拉了屎,再到鸡蛋上面去时,它们会用嘴头拨拉着,换一换鸡蛋们的位置,把外面的拨到里面去,把里面的调到外面来,为什么呢?这样子可以使所有的鸡蛋都能被它体贴到,都能抱出鸡娃来。要是一个蛋老是在外围,得不到应有的温暖与呵护,那么,因为这个冷遇,它便会成为水蛋的,水蛋是抱不出鸡娃的。然而这样调来换去的,母鸡们能盯得住么?毕竟鸡蛋在我们看来都一样的。母亲说,它们认得很准的,不知凭什么辨认着,总是不会出错。这样子把鸡蛋调拨好,它们就趴上去,将翅膀打开,寻摸一般动作着它们的翅膀。这是在找寻着翅膀与鸡蛋的最佳位置和最好关系。有时已经卧下去了,但又不嫌麻烦地起来,将翅膀动几动,再动几动,好像怎么卧也不能称心如意似的。总之这个卧势是很重要的,在它们是一门很大的经验和学问。母亲说卧下去的时候,为避免爪子压了蛋,为使鸡蛋能熨贴在自己的身子下面,母鸡会将两爪置放在鸡蛋的外围,这就像我们不管吃饭还是睡觉,老是将两腿尽力叉开着一样,是很别扭很难受的。就这样子抱鸡娃,抱到第十九天,外奶奶就挪开母鸡,开始过蛋了。什么叫过蛋呢?就是将抱过十九或二十天的鸡蛋放在一只铁箩里,如果鸡蛋在箩里微微动,就说明有小鸡娃,已经在里面按捺不住跃跃欲试了;要是不见动,那么就可能是个水蛋,摇一摇,会听得响声,打开来一看,果然不见小鸡娃在里面,只是一包水罢了。一般孵满二十一日即可,小鸡娃会自动啄破蛋壳出来。

有些小鸡娃身坯大,在里面蜷缩得紧,使它无法喙到蛋壳,这样子死掉的小鸡娃也有的。外奶奶她们把这个叫圈惶,圈在其中,不得出来,因此一筹莫展,惶惶难安,是这个意思么?这样子思去想来是有些可怕的,可见小鸡娃在蛋壳内把自己长得太大并不是什么好事。要是二十一天过了,还不见小鸡娃破壳出来,可能就有着圈惶的事了,这时候有些是死了,多数却还是活着的。就需人工助产,怎么办呢?将鸡蛋磕破一点,使它的小脑袋先露出来。这时候,万不可将蛋壳整个敲破,像小鸡娃尾部的蛋壳就绝不能先敲破的,那里正如同我们的脐带还连着母体一样。等小鸡娃将尾部的蛋黄纳入屁股里去,它自会将蛋壳用小爪子蹬脱的。母亲说,看着小鸡娃一个一个湿淋淋地从蛋壳里出来,真是不能自禁地就有一种喜悦感和奥妙感。那一刻,劳苦功高的母鸡们对一个个小鸡娃简直是惜疼得不行,用一种异乎寻常的声音呼叫着它们;头一探一探的,像总是在不停地清点着它们的数目;一侧的翅膀禁不住就展开来,似乎总是企图要庇护它们。一句话,它好像一时节不知道怎么样疼它们才好了似的。母亲说,一次家里有两只母鸡同时劳窝了,外奶奶就放好了一窝蛋让它们去孵。它们就轮换了去孵,看来它们都是喜欢干这个的。其中一只显得霸道些,总是把另一只正孵得惬意的母鸡赶下窝来,它自己装模作样地跳上去孵。等二十一天到了,一窝蛋,只孵出不足一半的鸡娃来,更多的成了水蛋。看来一窝鸡蛋最好是由一只母鸡来孵,多了倒不好了。想想也是,这一只刚刚把蛋孵热,那一只过来又把它赶开,就像蒸着的一锅馒头被频频揭开着漏气那样,势必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母亲说那只霸道的母鸡什么模样,到现在她也是想得起来的,它蓬勃着一身鸡毛,迈着公鸡似的步子向那只母鸡逼近去,似乎一旦交手,就绝没有好果子给对方吃的;有时候它那里刚出现,这边的母鸡就已认输地从蛋上跳开来,一路唠叨着出草窝去,大概是在抱怨它的霸道,但它已成功地谋得了自己欲望的位置,正展开着翅膀感觉着怎样来卧才是,已经不计较谁的唠叨不唠叨了。实际上那一窝蛋,相当程度上是那只霸道的母鸡孵出来的,这一点从它的样子上也可以看得出来。抱鸡娃实际上是很辛劳的,那母鸡虽然身体胖大,精力也显得足,但一窝蛋抱下来,也完全地使它换了一个样子,像是不小心掉入了脏水里,正站在一边被风干着似的。那只总是显得怯懦的母鸡,也只有在它跳下来拉屎的间隙,才见缝插针地跃上去,过瘾似的卧上那么一卧罢了。

下面就说到长虫了。

母亲说一次抱鸡娃时,出了怪事,就是窝里的蛋一天天少着。不多不少,一天总会少去一只。哪里去了呢?外奶奶一次次眼神阴沉地打量着那只抱鸡娃的母鸡,搞得它很不自在,又显茫然,好像不能明白外奶奶这样子盯着它是为什么。抱鸡娃的时候,总还是独自一个不被打扰,静静悄悄一门心思的好。

蛋还是一天一天地少着。

外奶奶终于忍不住了,她怀疑是那只抱鸡娃的母鸡将蛋偷吃了。这样的事也不是没有。有些母鸡,不知怀着怎样一种诡异的心思,装模作样地来抱鸡娃,实际却是在偷吃鸡蛋的。这个说来真是有些可怕,其中似乎有着某种不可测度的玄奥似的。

鸡蛋还剩三个了。满满一窝鸡蛋,竟只剩了三个,外奶奶怎么也压不下她的火气,于是就拿出剪子,将那母鸡的嘴剪去了一些,痛得它直叫唤,血从它的嘴角一滴一滴掉下来。它一边痛苦地叫着,一边还是趴在那三只剩下来的蛋上,好像即使它的头被剪落,它也不会离开那里一步似的。

这也是我们这里的一种习俗,要是抱鸡娃的母鸡不恪尽职守,好好地抱鸡娃,反而祸心包藏,暗地里偷偷地吃鸡蛋,那么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把它的嘴给它剪上一剪,让它再馋馋看。因此那只母鸡的嘴头被外奶奶剪脱了,剪得有些深,于是流下血来。

好像立时便要给外奶奶一个答案似的,就在外奶奶剪落了母鸡的嘴,让三姨用汤瓶给她倒着洗手时,她无意中发现了全部的秘密。

只见一条麻青色的长虫卧在院子里的粮囤后面,它的咽喉处有着大大的一个圆包,还没来得及消化了去。三姨就拿了一把木锨打它(三姨的胆子可以大到不怕长虫,但是母亲说她虽不怕长虫,却是怕老鼠,真正不可理喻)。长话短说,长虫肚子里有货,使它跑起来不很方便,只是顺墙根儿受了伤那样动着,突然地把嘴张了几张,像是呐喊着却喊不出声音来。三姨只觉得眼前一恍惚,过去看时,见蛋已经被吐出来,湿漉漉的,磕破了一点皮,蛋清正犹疑地往外流,长虫已经是不见了踪影。

算是找到了根源。

但是母鸡的嘴已经是被剪掉了。

余的三只鸡蛋,外奶奶用箩儿过了,都动的,后来果然是都抱出了小鸡娃。外奶奶望着那只母鸡的秃嘴,它看上去显得不幸却又滑稽,像被捉弄成了一个小丑似的。外奶奶不便说剪它嘴巴的事,只是说,长虫一次次来吃蛋的时候,这只母鸡,它不知怎样地被惊恐了一场,这样子说着,外奶奶竟似乎要抹起眼泪来。

惊痨

长虫不仅是偷吃鸡蛋,还打洞,到处打洞。屋子里有着不少长虫洞,泥都泥不及。一次,母亲说,一条长虫就钻入风匣里去了。

长虫钻入风匣里去时,家里还不知道,只是觉得风匣杆有时候硬硬的不好动,但很快又会好。其实是里面有一条长虫,挂在风匣杆上了,或者是盘缠在鸡毛板上了,这样就会在拉动风匣时觉得不畅。但当时想不到这些,因为风匣的滞涩也是常有的事,风匣杆受潮了啊、鸡毛少了啊等等,都会使风匣拉起来像老牛喘气。后来大概是受不了风匣里时不时就有的闹腾,里面的冷气也一定使它不快,长虫于是从风匣嘴出来,顺势就爬入灶洞里去了。由风匣嘴里爬出,说来也只有灶洞一条路可去,那当然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也许它爬入的时候不是做饭的时候,灶洞里正好还没有火。等火真正烧起来它想逃时,在一片火海里自然也就慌不择路了。母亲说那时候过几天就要取下风齿,把风齿下面的灰烬掏出来,那一天是二姨掏灰烬(要是三姨就好了),二姨刚把风齿取下,灶灰就像瀑布那样扑将出来,一同扑出来的还有一条长虫,但是已经被烧焦了。

二姨一下子就惊坐在地上。

这件事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不幸,二姨受此一惊,竟成了惊痨,这里那里的看了有半年,不见效果,二姨竟就这么着过世了。当然二姨身体一直就不好,还有肺结核,但吃那一吓是很要命的,那长虫当时从灰里扑出来,一下子就扑到二姨的手上,完全像活着一样。

有个人来给二姨看病,让二姨吃掉那条烧焦的长虫。在家人的威逼下,二姨吃了它,但没有什么效果,二姨吃过它不几天就撒手去了。母亲说二姨苦了脸吃长虫的样子她还记得的,就像逼着她吃碱土那样。

这件事后,即使外爷,也觉得家里有长虫不能算是一件好事了,他想怎么着不冒犯它们,又能把它们给弄走。有人出了个主意给外爷,让他养猫,养上二十只猫。外爷就养了一些猫。过了大约半年,长虫果然不见了。将席芨胡小心着一丛丛用棍子挑开来看,一时意味殊深,但是长虫却是一条也不见了。原来外爷家的后院那里紧临着一大片苜蓿地,其中有不少黄鼠的,长虫主要是吃它们,这也正是多长虫的原因。猫吃什么呢?正好也是黄鼠。那么黄鼠被猫吃了,就使得长虫没得吃,只好迁徙搬家,一走了之。

这真是一着高棋。

母亲说,家里的猫和长虫似乎能相安无事,它们好像是互相怕着对方的。互相间怕着,就不大会有什么明显的冲突。

但是一次不知为什么,一只猫和一条长虫似乎要打起来了。母亲说她们远远地看着,永远忘不了那一幕。

长虫从一棵果树上爬下来,在一个低矮的柯杈那里盘住,却将头探伸下来,硬硬地翘向一个角度去,盯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只黄猫,口里不停地喷出威慑的火星来。

那黄猫有一只小羊羔大,它卧伏在一个小土堆上,将自己缩紧成一团,像一只用尽全力握着的拳头,它龇了牙,发着暗火一样的声音,两边的胡子钢针那样直竖着,由于一种张力而微微颤抖,它的尾巴也在后面一根棍子那样直竖着的,像是有无数的信息经由它的尾巴尖儿,不停地迅疾地递传下来。那一刻觉得它真是一只小老虎,而不是猫。它们互相紧张地盯了看,一动也不动,似乎谁不慎稍稍地动动,就会给对方造成可乘之机似的。那时候要是往它们身上投石头,一定会发出硬邦邦的声音来。但是人们屏住呼吸,没人敢投什么过去。黄猫的眼睛微眯着,像是在眼缝的深处盯着长虫似的。有时候,眼前会一花,似乎它们互相向对方跃出去了,但定睛一看,却还是老样子。看见长虫缠着树的部分很紧,这样它即使想扑出来,也似乎不很容易的。像棍子的一头探进水里时那样,它的脑袋别扭地歪拧着,某种痼疾似的。有那么一瞬,它似乎受不了长时间那样子,于是观察风向或调整角度一般,将脑袋硬僵着在空中动了几动,这时候,应和着一个节拍那样,黄猫的脑袋也僵僵地一动一动,好像有一个机关同时操纵着它们似的。一会儿又完全地安静了,它们又进入了那样一动不动的对峙。

不知过了多久,母亲说记不清是那条长虫,还是黄猫,主动地作了让步。母亲说她记得好像是长虫。它忽然僵僵地将脑袋收了回去,高举在树柯杈上,像是以其余光看着下面的黄猫。黄猫也终于得到了一个间隙那样,迅速撤转身,回去了。虽然在阳光下走着,但它走在暗道里似的,身子塌得低低的,像被谁压服着,尾巴依旧殿后一般直竖着的。

走了几步,不能完全放心似的,它又回头望了一眼,长虫已经循着一根树枝爬上高处去了,使那树枝显得沉甸甸的。这时候猫举着它的尾巴,加快了脚步,很快就走得不见了。

母亲说,那之后有好多天,那只黄猫都卧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不很吃喝,像在某种沉痛的往事中一下子不能出来似的。

没有了长虫,外爷家的那些猫便都陆陆续续送给了别人。因为这许多的猫,一旦黄鼠不够吃时,也就会显出为害作歹的一面来。

写于2006年5月三岔河

刊于《人民文学》2006年第7期

同类推荐
  • “刘巧儿”传奇人生

    “刘巧儿”传奇人生

    本书的起源是40年代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发生的农家女子婚姻诉讼案,书中的主人公是《刘巧儿》的艺术原型,时间已过六十多年,她一个平凡的农村妇女,演绎了人生道路上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
  • 一只绣花鞋(II)

    一只绣花鞋(II)

    这部手抄本写的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秘密成立了梅花党,使命是打入中共内部,伺机配合反攻大陆。梅花党人的党规是单线联系,每个梅花党人身上都有梅花标志,用药水才能显现,一只绣花鞋是梅花党人接头的信物。“五朵梅花”是5个如花似玉手段高强的冷血佳人。我党地下工作者龙飞与梅花党主席白敬斋的二女儿白薇同窗相恋,以后知道她的身份,于是潜入南京紫金山梅花党总部,企图偷取记载梅花党人名单的梅花图,失败以后逃遁;从此,梅花图音信杳无。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介石叫嚷反攻大陆,潜伏在大陆的梅花党蠢蠢欲动。虹市潜艇设计图纸外泄,老虎滩出现一个伪装的女奸尸;火葬场“闹鬼”,看门老头的假腿里发现发报机。
  • 女生寝室4(最新修订版)

    女生寝室4(最新修订版)

    七星夺魂,鲜血的芬芳唤醒沉睡的的恶灵,邪恶的力量在黑暗中蔓延。匪夷所思的密室谋杀、神秘恐怖的人体自燃、娇异诡谲的苗蛊、令人心碎的爱情降、美妙动听的杀人音乐、高深莫测的摄魂术、充满怨气的巫咒……究竟,连环死亡事件的背后隐藏着什么?种种生死考验的背后,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渐渐显露。揭开女生寝室惊魂的真相,却发现,原来,所有的一切竟然是为了她……
  • 小王子

    小王子

    《小王子》是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 异能少女宠物馆

    异能少女宠物馆

    南风语2014年华丽转型,首度挑战悬疑治愈向少女小说,用温情欢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感动人心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文风幽默,人物形象俏皮生动深入人心,是一本绝对值得一看的少女读物,精彩不容错过!
热门推荐
  • 重来一次的幸福

    重来一次的幸福

    香草上辈子就是个渣,做什么都是垫底的,一次意外,却让香草回到了中学时代,香草开启了他学霸之路,学霸路上的各种逗趣,和男神约会,等等奇妙的故事
  •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

    这本书带读者做一次量子之旅,从神话时代出发,沿着量子发展的道路,亲身去经历科学史上的乌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辉光,穿越重重迷雾和险滩,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并肩作战。除了回顾基本的历史背景,还将向着未来探险,去逐一摸索量子论面前的不同道路,闯入人迹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们一起开疆扩土。
  • 逆天召唤:嚣张废材三小姐

    逆天召唤:嚣张废材三小姐

    一代女帝重生为废材三小姐——姐妹算计,家族恩怨,灵力尽失?召唤能力回归,多系元素觉醒,神兽主人,炼药奇才!他是天辰国万千少女的梦中情人——天才辰王爷,却独独为慕容府的废材三小姐而倾倒。邪魅一笑,他将她拥入怀中:“收了我的玉佩,就是我的人。”慕容翎无语,这世上竟有如此无赖之人!只是,她身为女帝,又岂能落了下风?挑衅一笑,堪堪划过男人的唇角。“娘子,想不到你竟如此主动。”沈慕辰嘴角勾起。下一刻,便攻城掠池般占有了那甜美的唇。“为夫的服务,娘子可满意?”沈慕辰看着怀中满脸通红的女人,眸中满是笑意。
  • 浮生若梦,为之何

    浮生若梦,为之何

    她脖子上的血,染红了他的双目。她的一句话,让他跌落谷底:“我死后,你不要在我坟头上香,我怕脏了我轮回的路”。她难道看不出来他是爱她的吗?这个世界没了她,他还怎么活下去。这是个关于一个情爱的故事,一场浮生之梦。
  • 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前朝虐恋之还君明珠
  • 超能奋斗

    超能奋斗

    每一个人都是这个世界的主角,每一个人都有他们成功地方式,有人光明;有人黑暗,每个人都有自己成长的方式,你的不属于别人,别人的也变不成你的。独立的一条路才真正属于自己。有人说我有一个好的父亲就可以了,其实并不是,好的父亲只能说你比别人有高的起点,而不是你自己的成功。“每个人心中都分两面的,我不知道我该选择哪一面,也许我选择黑暗才是正确的,可是我却选择了光明”雷恒想着。
  •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有一种态度叫细节

    细节无处不在,细节隐藏玄机。尊重细节才能扭转人生,做好细节才能实现梦想。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有一种态度叫细节(经典珍藏版)》总结出决定人一生成败的七大细节。指出其对感情、生活、工作、处世等发挥的重大作用,并结合大量经典实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握这些细节的方法和窍门,使读者不仅能深刻地认识细节,提高人生境界,还能更好地抓住细节,最终达到成功。
  • 祸害在江湖

    祸害在江湖

    简介与一个大魔头决战的前夜,“逍遥仙侣”自知必死,就将刚满月的孩子托孤于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带着孩子隐居在一个小镇上。为了不让这个孩子再做英雄,老人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了一个祸害。老人不让孩子做英雄,自己却做了大英雄。面对亲人的离世,那个孩子说“:我要笑着活下去!奸笑着活下去!”老人的意外离世,把这个孩子(祸害)推向了江湖……
  • 吃的真相

    吃的真相

    矿泉水致癌是传说还是事实?豆浆和鸡蛋同吃导致可怕的后果吗?大家热捧的犬豆蛋白有没有传说中的保健功效?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能否让我们不再担心安全问题?阿胶是营养丰富的美容圣品,还是品质很差的蛋白质?对有问题的食品和企业毫不留情穷追猛打;对广泛流传的错误观念、饮食偏见以及别有用心的虚假宣传进行纠正,作者并不像很多“权威”那样提出“能吃”或“不能吃”,而是告诉大众怎样在了解食品的益害之处和未知风险的基础上理性比较和选择,怎样分辨假象与真相,怎样破除自己的偏见和误解。
  • 顾夏沫年

    顾夏沫年

    顾年第一次当着夏沫的面说话,傲娇的不要不要的。第二次见面,领着人家就进了酒店,再次的傲娇差点换来了擦肩而过。傲娇如他,在面子和老婆面前,他选择了后者:“夏沫,我喜欢你,嫁给我吧。”浪漫温柔的告白迎来的是拒绝。夏沫说她自己是个不幸的女孩,她只相信命运是由上天来安排的,她心底唯一想改变的事让顾年放弃她...[这篇文宠虐都有,我相信它会给你们带来快乐与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