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0300000032

第32章 建筑(12)

麦积山石窟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0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现存时代最早的窟龛,经勘查,可以确定的达七八处之多。这些窟龛前部虽有不同程度的坍塌,但大体上仍能看出其窟型形制,主要为方形平顶窟,后壁多作弧形转角。个别是利用天然洞窟凿成的平拱敞开形窟。窟内三壁相接处,也加工成较规则的弧形转角型大洞窟。这些洞窟后壁左右高处多开有小龛。目前除了部分洞窟的塑像是经后人修补过的当时的原作外,其余洞窟的塑像全部为后代重塑,或只剩一空洞。由于后代重塑的造像仍是利用原作的台基和造像座,所以仍能看出原有塑像的布局是在凹字形叠涩的台基上塑以三佛为主的题材。正壁塑坐佛,两侧各塑胁侍菩萨,左右两壁各塑一坐佛,或者正壁塑交脚弥勒菩萨像,左右两壁各塑一菩萨立像。

麦积山石窟现保存最早的、比较完好的塑像,是位于西崖二层栈道南端的两个窟龛。自此向南是连接东崖一段40多米宽的塌毁的窟龛区。这两个洞窟当属西秦乞伏炽永康三年(414)国势强盛之时所造。两窟的窟形、造像布局以及风格也都相同,当为同时开造的姊妹窟。塑像为三佛、二菩萨。三佛像分别塑在正壁和左、右两壁,胁侍菩萨像塑在正壁主像两侧。两窟佛像的高度接近窟顶,所以背光的尖部延伸到窟顶上去表现。当时用这种形式来突出佛像的主题是与早期禅业僧人特地为坐禅观佛造窟像有关,也是早期窟龛造像的特点之一。

麦积山石窟中最著名的要数东崖的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七佛阁、牛儿堂、西崖的万佛堂和天堂洞。涅窟是北魏晚期的建筑,窟前有四根粗短的石柱,柱头饰以莲瓣浮雕柱顶为“火焰宝珠”浮雕,构思精巧。从涅洞沿栈道而上就到了千佛廊。32米的廊内,崖壁分上下两层整齐地排列着258尊魏代石胎泥塑佛像。出廊再向上走就到了散花楼七佛阁,它是麦积山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内两大石柱之间有佛龛,龛内一佛八菩萨,每尊塑像神态不一,面容平静安详。龛内壁画精美,每幅都有四身飞天,或相对奏乐,或散花进香。佛阁的天花板上还残存一幅车马人行图,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画上马走的方向也不同。七佛阁下侧是牛儿堂,三窟相连,走廊前有一位威猛的天王,脚下踩着一头“金角银蹄”的牛犊。通过栈道直接能从东崖到西崖,万佛堂开凿于北魏晚期,是麦积山石窟造像最多的一个石窟。跨进门,迎面挺立着一尊3.5米高的接引佛,双目微合,面容和善,双手作缓缓接引之势。窟内现存泥塑30余件,前壁左上侧留有影塑千佛千余身。窟内还有18块造像碑,刻有各种佛、飞天、弟子,每块碑上都布满贤劫千佛。出万佛堂走到栈道的顶点,就是两崖的最高石窟——天堂洞。正壁之上平列三浅龛,左右壁各开一龛,窟内全是大型魏代石刻造像。

麦积山窟龛的塑像艺术形式,吸收了外来佛教的艺术特色,但都是在继承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简洁、生动、朴实的传统风格基础上,吸收外来造像艺术的有益成分,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崭新的形式。其艺术形式没有使人感到神秘,高不可测,敬而远之。相反,却给人以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感觉。在塑像技术上,我国古代的能工巧匠们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手法。在一般情况下,大佛像的主体躯干和双手采用木方为骨架,身躯的木方四周加捆天水一带所产的细竹,基本框架制作好了以后,再涂上加工了的杂有小砾石的粗泥为胎,初步形成佛的姿态和容貌。然后在粗泥之上再用细涮涂抹,接着就开始雕塑细部和敷彩,直至形成以色彩艳丽的壁画和华美的背光相衬托的彩塑。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吸收了西方印度传来的表现佛教造像的题材和形式,运用古代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塑造出的独具民族风格的彩塑佛像。塑像背光的制作,首先是在石窟壁上沿着需要塑造背光的轮廓线上凿出适当距离的小孔,然后在孔内插入橛子,再用手指粗的修长竹竿,围栓在橛上,围成竹框式的背光形,继而在竹框内填入加工后的细泥,直到掩住所围的竹框,然后再在细泥上面加工,绘制各种色彩的纹样,最后形成浮起一指多厚的平面浮塑背光,牢固地粘接在窟壁上。在后壁小龛中的小塑像,手臂和圆光使用加工成形的木骨,然后在木骨上上泥,为了使木板圆光上的泥层增强连接度,在木板圆光上锯出密集的浅线锯口。这些技术手法都是根据当地的物质条件所创造出的一种独特的塑造技术,对以后的泥塑雕像产生了重要影响。

石刻造像碑中,工匠们也是极尽其能。第一号碑仅高1.87米,宽0.59米,厚0.13米,在其上面却刻了1337身千佛,可称得上是“微雕”了。尽管形象多有雷同之处,但衣饰、五官、手印、坐式等均一一精雕细凿,错落有致,堪称精工。第十号碑是有名的佛传碑,全碑以释迦在仞利天发愿为中心,从燃灯授记到熙连若拔提河畔的婆罗林中进入涅槃止,共刻了乘象人胎、树下诞生、九龙灌顶、降魔、鹿野苑初转法轮、剃度、涅槃、文殊问疾、王舍城说法等12段佛本行故事图像,布局精湛,技术纯熟,形象生动,简直就是一本石刻连环画图。刻在第十六号谴像碑中间的说法图,也堪称一绝,曾被我国著名雕塑家刘开渠先生称为“北朝时代最好的作品之一”,“整个浮刻的高低支配的如此之妙,不管光线从哪边照过来,都让人像面对着一朵清晨中的玫瑰花”。

麦积山石窟,地处河西走廊,气候温和,阴湿多雨。在历史上,这里又是强地震的多发区,加之历代战乱的人为破坏。目前,各代开窟凿龛时的壁画,绝大部分都已剥落殆尽,或者模糊不清,难以辨认。现在,除了一些零碎的残片和散存在各洞窟中的干佛以及被烟熏火燎、模糊不清的壁画以外,相对比较完整或尚能看出具体形象的壁画,全部加在一起,最多也超不过60平方米。如此多的窟龛,却保留下如此少的壁画,确实令人惋惜之至。在现存的壁画中,那种绘塑结合的制作方法,严谨巧妙的构图着色,以及精细高超的绘画技巧,给人以奇特严谨、美不胜收、巧夺天工的美感。在残存的壁画当中,最引注目、最具特色的壁画,当然要首推上七佛阁的艺术壁画,尤其是上七佛阁前廊后壁各龛上面的五组“薄肉塑”的作品。所谓“薄肉塑”飞天,即:凡是飞天人物的四肢、腰身、脸面等裸露的肌体部分,都用一层极薄的优质细泥浮塑而作,其余部分,如飘带、衣裙、花饰、流云、香炉和器乐等,则全用绘画形式表现。这种绘塑结合和绘塑不分的制作方法,不光增添了这些伎乐天人物的立体效果,也给人以真实生动和脱壁欲出的感觉,同时,也使整个画面的主题更突出。在上七佛阁中的“薄肉塑”飞天像,约30平方米,分别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佛龛的上面。这七组飞天像,是按照各龛顶部的墙面直接设计构图绘制,每组各作飞天像四身,或奏乐、或拈花散香、或捧炉进供,均以龛顶为中心,相向而飞。无论是塑还是绘,均精工细作,造形生动优美,实为罕见佳作。

据史书记载,当时的统治者,为了在这14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开窟造像,供养诸佛,每次开窟造像都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令征发来的民工,上山伐木,然后运到这里,一层层地堆叠起来,一直堆到开窟的地方。然后在悬崖上镌凿龛室佛像。凿完之后,把薪材也一层层地拆下。为了让人们到达佛龛之地,观佛拜神,又凭空搭梯架险,从下向上,架设栈道。栈道曲折通达,高十二层。经过历代的凿修,栈道已四通八达,游客可以到达山崖的任何一个地方,但栈道陡窄,险象环生,行于其间令人胆战心惊。游客来到这里,首先在瑞应寺下塌,然后从瑞应寺开始登山,由东侧开始,一层层地欣赏、参观、瞻佛,最后由西侧下山,仅此一次就可以把麦积山的整个石窟全部观赏一遍。

如果您能赶上蒙蒙细雨之日,别有一番情趣。山下溪水潺潺,山上云雾缭绕,山光水色,褚石白云,相伴相宜,妙趣横生,真可谓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令人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对于这样的世外佳境和如此绚丽多姿、气势磅礴的洞窟,凡到过这里的游人,无不被优美的景色所陶醉。文人墨客,挥毫弄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佳作。

南京灵谷寺

灵谷寺地处南京紫金山东南麓,是古代钟山70多座南朝佛寺中惟一留存至今的寺院。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无梁无椽的穹顶石结构的佛寺。灵谷寺的前身是南朝创建的开善寺。南朝天监十三年(514)梁武帝为安葬名僧宝志和尚,在独龙岗建开善精舍和志公塔。唐代改称宝公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太平兴国禅寺,明初改为蒋山寺。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后,选择钟山西边为皇家陵园,于是下令将这一带的所有寺院都迁往紫金山东麓,合为一寺。因为迁移后的蒋山寺位于“左群山右峻岭”之间的一片谷地上,所以朱元璋赐额“灵谷禅寺”。

灵谷寺山门灵谷寺初建时,规模宏大,殿宇林立,佛塔矗立,除无梁殿外,还有金刚殿、天王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禅堂、客室、方丈室等建筑。可惜后来因遭兵火劫难,只有无梁殿得以幸存。现在寺内主要有放生池、金刚殿、天王殿、无梁殿、五方殿、毗卢殿、观音阁等殿堂,寺后有宝志公塔,十分巍峨壮丽。灵谷寺大门是一座三拱门的门厅,中门上题“灵谷胜境”,两侧偏门各书“松声”、“泉涛”。

进入大门,穿过雨道就能看到无梁殿。无梁殿原名无量殿,因供奉无量佛而得名,又因整座建筑全用砖石砌成,无梁无椽,故俗称“无梁殿”。无梁殿是灵谷寺仅存的一座古建筑,建于明洪武年十四年(1382),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正统年间(1436~1449),曾在殿内藏经,中立3尊大佛,两旁塑二十四诸天像。清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均修过。虽几经重修,主要结构始终未变。殿平面为长方形,高22米,宽53.8米,纵深37.85米。殿顶为重檐九脊琉璃瓦,大屋脊上竖有3个琉璃制小喇嘛塔。殿前是宽敞的月台,殿后有平坦的甬道。外部是仿木结构,檐下有挑出的斗拱,立面还设有门窗。内部是前后回旋的涵洞,正面5开间,每间一券,每排5券。正中一间券洞最大,横跨11米余,高14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建筑出现最后一个高峰,呈现出形体简练、细节繁琐的形象,加上制砖技术的提高,此时期用砖建的房屋猛然增多,并出现了砖建的“无梁殿”。无梁殿的建筑结构改变了我国古建筑梁柱结合框架式的建筑传统,整座建筑找不到梁柱,全部用砖砌造而成。虽说在我国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无梁殿建筑,如浙江宁波保国寺、山西五台山显通寺、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及苏州开元寺等,但在建筑结构和技法上,灵谷寺的无梁殿更显独特、完善。该殿的建造工程十分艰巨复杂,采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造方法,由基层用砖先砌5个券洞,合缝后连叠成一个大型的拱形殿顶,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艺术。

1928年,国民政府将无梁殿改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祭殿,名日“正气堂”。殿前有一座五楹带顶的阵亡将士牌坊,中间坊额刻“大仁大义”,背面刻“救国救民”。坊前置一对汉白玉雕成的貔貅。墙上书刻孙中山的《总理遗嘱》,并嵌有“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题名碑”110块,铭刻了33224位阵亡将士姓名。建国后,在殿内建造了“辛亥革命名人蜡像馆”,以“中华之光”为主题,塑了十组辛亥革命中影响最大的革命事件。

无梁殿后是阵亡将士第一公墓,当时由于阵亡将士之多,公墓无法全部容下,故采取以师为单位,用抽签方法,从每一军阶将士中抽一名代表安葬。墓地北侧墓墙东、西两端各有一碑柱,分别是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弧形墓墙后是松风阁,阁高10米,宽41.7米,重檐九楹,双层建筑,钢筋水泥结构,为后代所建。外有回廊,四周红柱环绕,二楼为中空式,登阁静坐,看松冠如海,听松涛阵阵,别有一番情趣。阁西有宝公塔,是宝志禅师迁葬之处。塔南有“三绝碑”,也为灵谷寺著名古迹。碑上刻有唐大画家吴道子画的宝志像,大诗人李白作的赞诗,以及书法家颜真卿的题字,三大名家杰作集于一碑,为世所罕见,世称唐贤三绝。后来碑、塔亦相继毁坏,清乾隆时按原拓片仿刻了一块立于塔前,清同治时复建石塔。塔旁有八功德泉,传说这泓泉水是古代西域高僧悬隐从西域引来,早在梁朝时,寺院僧人就用泉水为人治病,使之名扬天下。

西藏布达拉宫

红山是西藏首府拉萨市西北部的一座小山,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们心中,它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因而藏语称之为布达拉(“布达拉”是普陀的译音,意即菩萨住的宫殿)。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就耸立在红山之上,最高处海拔3700多米。布达拉宫是建筑艺术与佛教艺术的完美结合物,是雪域高原上举世无双的西藏古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看布达拉宫,这座雄伟的宫殿都不失壮丽巍峨的气势。1994年,作为文化遗产,布达拉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定都拉萨,建立起强大的吐蕃政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王朝联姻,文成公主远嫁西藏,藏汉和亲,松赞干布“别建宫室,以居公主”。当时修建的宫殿有999间,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间,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布达拉宫东门外还有松赞干布的跑马场。但后因雷击和战乱,宫殿遭到严重破坏,今尚存法王修法洞和观音佛堂两处早期建筑。

同类推荐
  • 菊与刀(精华版)

    菊与刀(精华版)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 诗性的寻找

    诗性的寻找

    本书在作者实际课堂讲课的基础上,以散文式优美的语言,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的多角度解读,和对作家创作秘密的深度发掘,多方位阐释文学的魅力。登堂入室,引领读者全方位进入文学的殿堂;启迪智慧,打开看文学看人生的多种视角。以专业的眼光、新颖的角度解读二十多部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文学经典名著,点评十多位经典作家的多彩人生,建立文学与多种学科领域的联系,拓展文学理解的空间和视角。
  • 文化民生论

    文化民生论

    本书围绕文化民生主题,梳理现代汉语文化精神内涵,辨识纷乱的文化现象中对于文化的种种错觉和误解,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支撑提出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难题及其解决路径。全书分为“文化精神论”、“决策咨询篇”、“生活体验说”和“人文随笔录”四个部分,辑录作者近年来参与上海市及部分区县一些重大文化咨询调研的方案策划和经验体会,尤其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剖解社区文化民生建设中的是非与得失努力寻求现代化从作为奋斗目标,到只能作为一种方式手段的转换轨迹,积极思考如何实现国家有主张、人民有尊严的文化民生理想。本书融理论辨析于案例分析,接地气,讲人话,文字鲜活生动,理论性、可读性、操作性兼备。
  • 吃茶去

    吃茶去

    本书内容包括茶史、茶叶、茶道、茶艺、茶馆、茶具、茶叶的多用途、高山茶与平地茶等。
  • 人生礼俗

    人生礼俗

    所谓人生,就是人这种特殊动物的生存与生活,生存是生命的保存,往往被认为更多地带有自然性;生活则是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更多地被赋予了社会、文化的色彩。人类未必是惟一对死亡有清醒认识的动物(据说大象也有类似人类葬礼的行为),但却是惟一能对死亡有所思考有所作为的动物。人类可以在他的生命之轮的前行运转中为自己安排种种的活动,帮助自己生存得更好,从而也使自己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人生礼谷(民俗学的规范术语为人生仪礼,鉴于“礼俗”一词更容易为大众接受,故而书名使用“人生礼人俗”)正是人类安排的使自己的生命有内容、有价值的活动之一。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暗黑战神

    网游之暗黑战神

    公元2222年,天逸国际虚拟网游公司推出了历时五年研发的终极虚拟网游:《天意》高考结束后无所事事的叶翔决定玩一玩这个游戏。他却不知道,他因此成就了一段传奇!兴高采烈的新手之路,青春靓丽的美女玩家,热血沸腾的PK战斗,实力恐怖的终极BOSS.....见证他一步步走向巅峰.....
  • 我的狐仙女神

    我的狐仙女神

    一个普通大学生意外卷入一场争斗之中,之后他发现,原来狐妖,蛇精···都没那么善良···
  • 缉爱逃妻:求爱99次

    缉爱逃妻:求爱99次

    她穿越了。不仅换了个时空,还摊上一个总裁做情人!只是,这身体居然是个专写种马文的作者?!OTL,她是女频大神好吗!不过,既然有个笔名,那她就重拾旧业吧!至于那个总裁,呵呵,就是个脑残粉,千万不能嫁给他!
  • 晓之花落

    晓之花落

    蓦然回首,你我初次相遇,由一场雨相遇,相识,相恋。
  • 华严经要解

    华严经要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迷了眼眸

    迷了眼眸

    我不知道我身边的哪一个人会成为我生命中的过客,你是否与我相似:用尽力气、想尽法子、使尽手段——只为让我们以为认定的那些人;留在身边久一点,更久一点......
  • 我家的人鱼大人

    我家的人鱼大人

    意外收养了一个宠物,不是猫,不是狗,是人鱼?从此赖在她家不走了,为什么,这到底,是谁家?他居然还霸占了浴室,有本事,你和我,一起洗?举手扬言这里的东西,是他的,可为何,包括她?
  • 时光阴彩

    时光阴彩

    从小时候,她便被冷落,受人欺负,唯有他,无时无刻的照看着她,伴随着她的成长,却终究不能抵挡分开的命运,我爱你,爱的只是一个曾经,带着希望与爱,一起走在刚刚遇到的那个时空
  • 大师的忠告

    大师的忠告

    本书从修身、交流、财富、创业、经营、竞争、生活、说话、习惯、心态等10个方面入手,引领你走向大师们成功的阶梯。
  • 泡沫链人

    泡沫链人

    从今天开始,1314521就是你的编号,你就是我江宇臣第一百个链人。我的命令你不能反对,只能服从。除了我,没有人可以解开你手上的“链人手镯”。若曦不小心得罪了英皇高校的江宇臣,为了报复,江宇臣硬是给她戴上了“链人手镯”。无论用什么方法她都摘不下这只手镯,为了家人的安宁,她不得不听从江宇臣的命令。就在若曦适应“链人”这个身份的时候,公主回来了,并要她离开王子,她说童话里王子永远都是属于公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