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18100000006

第6章 仁爱智慧(3)

【译文】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明辨是非、成就道德。孔子回答说:“为人尽忠守信,行事遵从道义,便是成就道德。如果心无主见,喜怒无常,别人顺从自己,自己便高兴,希望他生活幸福。反之就厌弃他,希望他早死。这种一会儿要他生,一会儿要他死的做法便是心无主见的困惑,实在是很奇怪呀。”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许多不同的困惑。有时人们会显得盲目自负,过于相信自己的选择。结果就是先入为主,排斥异议。或者斤斤计较自己的蝇头小利,不识大体,每每陷入名利荣禄的纠葛之中,困惑不已。《庄子》一书中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偷了。于是他观察邻居,越看越像个贼,却怎么也找不到证据。不用说那几天他的日子很难过,整天在琢磨这事。后来有一天,他自己在家里找到了那把斧头,再看邻居就什么事都没有了。这说明这个人完全是以一己之好恶来判断价值对错,根本不管事实如何。这样的人难免自寻烦恼,陷入困惑之中。

还有一件事,古代历史上,楚国有人丢了一支箭。丢东西自然不是好事情,但分怎么看。有人说:楚人丢箭,楚人得之。这是一层境界,不局限于某个人,想开一点了。有人说:有人丢箭,有人得之。这又是一层境界,打破了国界。还有人说:得之失之。这意义就广阔了,已经不局限于丢箭一事上了。到后来有人又说:什么丢箭不丢箭的,不过得失二字。这两个字下的好!因为这层见识已经超越了具体的事物,而看到了天下万物无非造化变动而已。哪里有什么可以长久不变的东西啊!

一得一失,万物变化而已。世间的人们各自悟性不同,各自分别处于这几层境界之中。困惑不困惑就看他能在什么程度上来摆脱自己的贪欲了,而要想做到这一步就需要在内心确立仁者天人一体的贯通的道德原则,实现与他人、天地万物间的贯通、和谐和真诚地交流。假使偏执自我、自私狭隘、鼠目寸光,自然闭塞不通达,对他人万物不了解,妄生结论,又如何能不困惑呢?

有时人生的困惑还来自于心无主见,偏听偏信。历史上敌我双方作战,常常使用反间计。反间计针对的对象就是这种自己没准主意的人。楚汉相争时期的霸王项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空负勇力,却是一个混人。在他身边,大量人才流失。混到后来,连仅有的一个谋士范增也被刘邦用反间计,最终让项羽气跑了。这种人内心没有一个一贯的原则,加之又多疑,所以遇事翻过来掉过去,取舍不定,或者朝令夕改,自然很困惑,当然他自己也很痛苦了。究其根本在于他没有建立仁德,不能以诚信待人,待物,而是随意猜忌他人,结果他与他人、与万物的关系是彼此隔阂的。由于不能形成相互理解,因而也就产生了种种人生困惑。

人的活法比活着更重要

【原文】

【15.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卫灵公第十五》)

【19.11】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子张第十九》)

【译文】

孔子说:“志善之士,仁爱之人不会为了求生而伤害仁义之道,反而为了维护仁义之道,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子夏说:“人的德行有大小之别。德行大的人随心所欲不违规矩;德行小的人则有时会违背法则,不过能够及时回归正道而已。所以不求全责备地说,也还可以。”

一艘轮船在海上航行中遭遇风暴即将沉没。船上的旅客们争先恐后地逃生。而一位哲学家这时发现船上装载的一头猪在窝里悠闲自在,满不在乎,浑然不觉。于是哲学家深有感触地说:“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呀。”

这个故事的真正含义在于让人们不要过于被生命的死亡恐惧所牵累,而要经历一种超越的生活。即每个人的人生中生死问题总是无法逃避的。对于死亡,我们除了不必有意地找死以外,还能再做些什么呢?它就像日出日落一样自然,它就像四季更迭一样从容,它就像草木荣枯一样真实而平静。一个人如果认识到这一步,那他也就获得了一种对于生活本身的超越性理解,也就算是真正想得开了,变得从容而不是患得患失了。他会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遭遇,细细体会生活的乐趣。这是一种打开的贯通了的人生智慧和人生境界。

孔子称其为仁者境界,就人而言,这是理想人格。西方称其为哲学家。人有思想,有灵性,这种智慧的不断进步与积累使人不断认识自己并超越自己。反思生活,超越自己正是人类的使命,也是人类不断前进的动力。

孔子始终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按人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去实现仁者的境界,即爱人、爱物。人性就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当一个人真正能够理解、尊重、诚爱他人,善待万物的时候,那么他就真正实现了一个人的人性,承担了他的人生使命。这是人之为人的意义、价值和责任。相反,猪就没有这方面的使命。猪有猪的活法,狗有狗的活法,人有人的活法。至于各种生活琐事,行动坐卧走那是所有生物共同的特点。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这方面的追求上,那就很难与猪狗分得清楚了,不是吗?所以孔子反复强调人要有仁德,有人性,才好做人。

这样我们回过头来看,也许就会发现,死亡原是生命中的季节,无法逃避。反思后的生活体现出一种智慧的选择——坦然面对它,既不恐惧也不轻生。恐惧生命的失去只会给生活本身带来失去后的巨大痛苦,轻生又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逃避。当我们认识到生命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是宇宙中的一个过程的时候,我们对于生死也就无所谓喜悦和恐惧了。只有真正的仁者才能坦然地面对它们,贯通整个生命历程。

同样,在每一个人所经历的生活过程中,要树立人的活法。生死从根本上讲,是所有生物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既然如此,它也就不是衡量具体事物价值的根本标准。就人而言,人的意义就在于人的活法——人生使命的完成,道德修养的成就,而不是他的寿命长短、饭量大小、经济收入、服装新潮与否。为人即便是死,也要成就自己的人生使命,维护仁道,这就叫:舍生取义。

历史上有许多名臣名将,仁人志士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仁道而不畏生死!古代一个大臣正直敢言,总是不断地向皇帝提意见,纠正皇帝的错误。搞得皇帝十分不悦。这真是一个不怕死的仁者。不过他运气很好!遇上个好皇帝。但这个皇帝是一个明君,知道这个大臣说的都有道理。别人就没他那么幸运了。比干进忠言,被殷纣王杀了。伍子胥也是如此。就他们自身而言,却是完成了其人生使命,成就了仁道。这是他们作为人的意义所在。当然并不一定都要去舍生取义,维护仁道的做法也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特征而有所区别的。

生命是宝贵的,并不是因为只有一次,而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无限可能使人本身变得生机蓬勃。倘若以终极的眼光看待生命,就会发现生命的两端是如此苍白和脆弱,但贯穿其中的无限可能却是那么地让人向往和留恋。这就是活法比活着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对于活法,古人有这样一个故事:井方和井圆两个人向一位知名的画师学艺。学成后井圆顺时而为,社会上流行什么就画什么,从花鸟到士女,从山水到神怪,总是紧跟时代步伐,很快就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画家,并拥有了良田美宅,块块乐乐地度过了一生。井方则相反,离开老师后,他饱览群书,提供自己的艺术涵养,刻苦钻研画技,不断提高对事物的感知程度。然而他的画却不被人们接受,无人问津。虽然穷困潦倒,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画风,最后在茅草屋里清冷地离开了人世。

若干年后,它的画大放异彩,被人们认为是划时代的艺术品,甚至对未来的艺术创作有非凡的指导意义。而井圆的画早已和他的墓一起找不到了。井方选择的是艺术,井圆选择的是生活,这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究竟哪一个是好的,或者究竟哪一个是正确的?不同的着眼点有不同的答案,在孔子看来,井方的做法是正确的——舍去一生的幸福去追求对艺术的忠贞。但孔子也一定认为他的做法不是好的:为什么不先解决好自己的生计,然后再研究艺术呢?倘若他能多活几年,那么他的画一定会达到更高的水平。

同类推荐
  •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

    《非洲常识》为一本介绍非洲各方面基本知识的百科全书,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从文化、交通、经济、生活、旅游、教育、政治、历史、地理、人口与科技11个方面,以通俗易懂、由浅入深的文字详尽盘点了关于非洲方方面面的百科知识,勾勒出非洲的不同侧面,让读者对非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书还为读者提供了非洲旅游、生活、社交等基本的常识和实用知识等,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真正的非洲面貌。除此之外,《非洲常识》还是一部真正解读非洲之秘、全方位认识非洲的百科全书,这里有奇特的艺术之作,有惊奇的文化内涵,有刺激的时空之旅。
  •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金融雏形:当铺与质库(文化之美)

    我国的当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千年以前的汉代,典当就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到了宋代,由唐代的专营与兼营并立,逐渐向专营发展,正式成为了一种行业。这是中国典当业发展史上的又一大变化,虽然它们曾经备受争议,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它们以超前的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管理模式,最终促进了现代金融业的发展。
  •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历代经典文丛)

    《观人学》中介绍了“古代六戚观人法、观诚法、观色法”等等方法,而“古代六戚观人法”是指用六戚之法察人,人的忠孝爱敬便可一目了然。父、母、兄、弟、妻、子,称谓六戚。而“观诚法”是指观诚之法是从人与他人的关系中考察人。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州民间故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肃州民间故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热门推荐
  • 幸福的大明生活

    幸福的大明生活

    得到系统的韩志平穿越到了一个被穿越者改造过的大明。什么?体制已经改革了,没有造反空间了。酒精,香水,银行,都有了?那还怎么致富。大航海已经扬帆起航,东西文化蓬勃交流。简体字,标点符号,几何都有了?我的天,穿越装逼的套路全被开发了,那我穿越过来搞毛?
  • 谁的浅笑,乱了浮华

    谁的浅笑,乱了浮华

    有这样一种爱情,叫做你不爱我,我等你爱我!有这样一种感情,叫做你弄不清自己的心,没事我等你
  • 与君长嫣

    与君长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校园稚初

    校园稚初

    一个名为“高志”的高中新生,由于在初中遇到些许挫折,最后只能上了上海一所普通的高中,他在高中结识了很多朋友,并在军训期间对一个叫宁愫的隔壁班女同学产生了好感,同时也对班级任课老师白潇潇产生爱恋,或许是出于年龄的问题,内心的怯弱,高中三年始终无法表达自己对心仪的女孩的爱恋。懵懂的高志处于青春期对异性及其好奇喜欢的时期,却是一个失败的爱恋者。最后白潇潇老师也跟他敞开心扉聊着心声,让高志打开自己内心的枷锁。
  • 卤水点豆腐

    卤水点豆腐

    唐公子,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娘子吧。唐昊阳沉思:“嗯,嗯……”我们可以跳过了,下一位。唐夫人,请用一种植物形容一下你的相公吧。谢青乔掩面而笑:“兰花!”有如翩翩君子,兰之猗猗,扬扬其香?谢青乔:“错!是与野草为伍,无论酷暑寒冬皆自然,好养!”在谢青乔卖了十年的豆腐后,终于明白:爱情不过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 穿越之庶女为妃

    穿越之庶女为妃

    昨天晚上临时接到一项紧急任务,到这里追捕某个境外恐怖分子的成员。没想到一到就遭到了对方的埋伏,显然有人出卖了他们的消息。于初秋同去的所有队员都没有能活着出来,她却仗着高人一等的搏斗本领和敏捷准确的枪法得以幸存,不过也身受重伤,她在获救之前就昏了过去,结果穿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王俊凯放肆爱你

    王俊凯放肆爱你

    内容保密,要有神秘感嘛,但是我会让四叶草小螃蟹们满意滴,但是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写的不好也不要说我哈。
  • 倾世惊鸿太子妃

    倾世惊鸿太子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手握北燕军事全权的太尉府嫡长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一次中毒,让她成为这世上唯一拥有冰火双系异能的女子,也是唯一拥有异能的女子。一朝风云,一场有名无实的战争,让她成为北燕的和亲公主。于是重重的迷雾开始弥漫,父亲被诛,母亲失踪,大哥颓然成伤。在父亲灵前,上官云樱一字一句的咬牙发誓。此她化身修罗,所有的明争暗斗,阴谋诡计,犯了她的,尸骨不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千落叶

    三千落叶

    刺客和杀手不同,杀手是为钱而刺,刺客是为道而刺。且看主角如何在这个风起云涌的异世界追逐自己的刺客之道。
  • 阴阳魔修

    阴阳魔修

    天下之术,何分正邪,因我功法噬魂,便称我是魔?我若是魔,天下谁来镇我!牧潜偶然学到噬魂之法,抓邪魔,吞魂魄,解奇迷,破阴谋。上斗天神下斗邪。左拥鬼妃右拥仙,睥睨天下纵阴阳,可灭妖佛可噬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