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67300000119

第119章 20世纪敦煌汉文摩尼教写本研究述评(3)

马小鹤:《摩尼光佛考》,《史林》1999年第1期,11-82页;《摩尼教宗教符号“大法药”研究》,《敦煌吐鲁番研究》第4卷,1999年,145-163页;《摩尼教、基督教、佛教中的“大医王”比较研究》,刊余太山主编《欧亚学刊》第1辑,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243-258页。

芮传明《摩尼教文献所见“船”与“船主”考释》,《欧亚学刊》第1辑,223-242页。

孙修身先生年表(附着作目录)1935年6月26日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

1942年-1946年就读于河南省荥阳县方靳寨村小学(初小)。

1946年-1948年就读于河南省荥阳县长春观小学(高小)o1948年-1951年就读于河南省荥阳县马古中学。

1952年-1955年就读于河南省荥阳县六中(髙中)。

1955年-1959年就读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

1959年-1962年分配到西北民族学院历史教研室任教。

1962年-1963年先后被被下放到张掖地区临泽县进行劳动改造,先在中学当老师,后又在粮食局、水利局工作。

1963年调到敦煌文物研究所从事管理保护洞窟兼讲解工作。

1964年“四清”运动时被下放到敦煌县南湖乡搞帮教。

1966年-1976年管理洞窟,并收集资料。

1977年调入敦煌文物研究所考古室工作。

1981年发表论文《于阒媲摩城、坎城两地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自此至2000年1月16日逝世止共发表论文90余篇,专着3种。

1983年参加在兰州、敦煌两地同时举行的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与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

1985年参加在日本举行的国际交流美术史会议。

1987年参加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同年至1992年任敦煌市政协委员;《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有关问题考》获甘肃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1988年参加于北京举办的敦煌吐鲁番学学术讨论会。

1989年在敦煌研究院为美国学生讲演。1988年至1993年任文博专业副研究馆员。

1990年参加敦煌学国际讨论会,发表论文《试论瓜沙曹氏与回鹘之关系》。

1991年-1992年在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学习日本语。2月17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敦煌壁画乐器复制仿制鉴定会。

1993年赴日本参加学术交流,被东京艺术大学聘为客座教授,3月评审通过获文博专业研究馆员资格,7月任职石窟考古业研究馆员。

1994年参加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

1995年9月参加大足石刻研究会第四届年会;被聘为甘肃省文博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6年12月被聘为甘肃省文博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7年在延安大学讲演《从石窟艺术看佛教的中国化》;6月被西北大学聘为兼职教授。

1998年被西北大学聘为中外关系史专业兼职硬士生指导教师。6月为美国西北大学学生讲《报父母恩重经)。

1999年参与香港编辑出版的敦煌石窟全集之《佛教东传故事画卷10月,参加香港创价学会,获香港SGI奖。

附:孙修身先生论着目录专着1.(王玄策事迹钩沉),乌鲁木齐.新匿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

2.《敦煌石窟全集佛教东传故事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1999年9月。

3-《洒泉史话)(参编),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7年。

4.《敦煌与丝绸之路交通研究),即将由甘肃教育出版社出版。

二、论文

1《(瓜沙曹氏年表补正)之补正》(与贺世哲合作),《甘肃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第72-81页(收人《敦煌学文选)(上),兰州大学编印,1983年,第148-168页;《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历史卷)第1册,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90-502页)

2.《于阒娘摩城、坎城两地考),《西北史地)1981年第2期,第67-72页3.《从(张骞出使西域图)谈佛教的东渐),《敦煌学辑刊)第2集,1981年,第128-131页4.(莫高窟佛教史迹画介绍)(一),《敦煌研究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32-353页5.《瓜沙曹氏与敦煌莫高窟》(与贺世哲合作),《敦煌研究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20-272页6.《莫高窟佛教史迹画介绍)(二),《敦煌研究)试刊第1期,1981年,第98-110页7-《施宝瑞像故事),《飞天)1982年第1期,第97-98页8-(张淮深之死再议),《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第33-41页9.《阿育王石柱),《阳关)1982年第2期,第52-53页10.《敦撞三界寺),《甘肃省历史学会论文集),甘肃省历史学会编印,1982年,第173-183页(收人《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第1册,第51-62页)11.《浅说胡腾舞),《飞天)1982年第11期,第91-92、96页12.《双头瑞像),《阳关)1982年第3期,第45-48页13.《从莫高窟的文物资料看中尼人民的传统友谊:),《兰州学刊》1982年第1期,第66-69页14.《莫高窟佛教史迹画介绍)(三),《敦煌研究》试刊第2期,1982年,第88-107页15.《莫高窟佛教史迹画介绍》(四),《敦煌研究》创刊号(总第3期),1983年,第39-55页16.《(凉州御山石佛瑞像因缘记)考释)(与党寿山合作),《敦煌研究》1983年第3期(创刊号),第102-107页17.《刘萨诃和尚因缘故事》,《阳关》1983年第1期,第71-73、79页18.《敦煌石窟(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写作时代考),《丝路访古》,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09-215页19.《谈与瓜沙曹氏世谱有关的几个问题》,会科学》(甘肃)1983年第5期,第113-118页20.《敦煌李姓世系考》,《西北史地》1983年第3期,第36-47页21.《古凉州番禾县调查记》,《西北民族文丛》1983年第3期,第147-154页22.《斯坦因(千佛图录)图版十三内容考释》,《西北史地》1984年第2期,第87-94页23.《斯2614号卷写作年代的考定》,《敦煌学辑刊》1984年第1期,第41-44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第2册,第138-142页)24.《莫高窟佛教史迹故事画内容考释》(五),《敦煌研究》1985年第3期(总第5期),第63-70页25.《敦煌遗书P.2992号卷(沙州上甘州回鹘可汗状)有关问题考》,《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第80-85页26.《刘萨河和尚事迹考》,《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艺术编)(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72-310页(收人《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第2册,第131-157页)27.《莫高窟(法华经观音普门品)研究》,《国际交流美术史研究会第六回夕)术夕了A-观音尊像匕变相》,神户,1985年,第18-26页28.《敦煌佛教艺术与古代于阒》,《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第52-59页29.《佛教史迹故事画介绍》(六),《敦煌研究》1986年第2期,第30-35页30.《肃北县一个庙石窟考察简记》,《敦煌研究》1986年第2期,第108-109、67页31.《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元代)》,《敦煌艺术小丛书》之13,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年32-《唐代瓜州晋昌郡郡治及其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3期,第8-17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地理卷》第2册,第341-352页)33.《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相)中现存四塔考》,《敦煌研究》1986年第4期,第37-46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第2册,第129-140页)34.《莫髙窟的佛教史迹故事画》,《中国石窟敦煌莫高窟》(四),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204-213页35.《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观音普门品)探讨》,《丝路论坛》1987年第1期36.《莫髙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七),《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第35-42页37.《瓜、沙曹氏卒立世次考》,《郑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15-22页38.《敦煌遗书伯三〇一六号卷背第二件文书有关问题考》,《敦煌学辑刊》1988年第1-2合期,第25-43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民族卷》第2册,第42-65页)39.《莫髙窟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八),《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第3-8页40.《从敦煌壁画谈“对镜帖花黄”》,《丝路论坛》1988年第1期,第51-53页41.《佛教史迹画内容考释》(九),《敦煌研究》1988年第4期,第26-35页42《跋敦煌遗书伯2992号卷背几件文书》,《新疆文物》1988年第4期,第45-54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民族卷》第4册,第30-41页)43.《敦煌遗书吐蕃文书P.T1284号第三件书信有关问题》,《敦煌研究))1989年第2期,第65-72、60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民族卷》第2册,第331-341页)44.《试论甘州回鹊在中西交通中的作用》,《北方文化研究》第2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497-521页45.《从凡夫俗子到一代名僧》,《文史知识》1988年第8期,第81-84页46.《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和中原王朝的交通》(卜3),《敦煌研究》1989年第3斯,第51-56、91页;1989年第4期,第65-69、90页;1990年第1期,第66-71、24页(收人《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民族卷》第3册,第318-331页)47.《伯4640号卷背归义军(布、纸破历)的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第275-284页48《五代时期甘州回鹘可汗世系考》,《敦煌研究》1990年第3期,第40-45、23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438

年文库民族卷》第3册,第342-349页)49.《敦煌石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相)》,《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编》,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215-246页(收人《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第2册,第388-406页)50.《伯3718(李府君邈真赞)有关问题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第69-76页51.《莫高窟的缘起说话画》,《敦煌艺术图典》(林葆尧主编),台北:艺术家出版社,1991年,第618-629页52.《跋伯3931号卷甘州回鹘致中原王朝两(表本)》,《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第20-29页53.《伯2155(曹元忠致甘州回鹘可汗状)时代考》,《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第27-32页54.《莫髙窟296窟(佛说诸德福田经变)研究》,《北朝研究》1991年上半年刊,第100-107页55.《西夏占据沙州时间之我见》,《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2期,第37-42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历史卷》第1册,第545-553页)56.《敦煌莫高窟296窟(须阇提故事)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第1-10页(收入《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考古卷》第3册,第52-61页)57.《日本文殊五尊像研究》,《博古研究》(日本)1994年第1期58.《唐朝杰出外交活动家王玄策史迹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第17-32页59.《甘州回鹘与北宋的交通》,《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41-54页60.《试论瓜沙曹氏与甘州回鹡之关系》,《1990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史地语文编》,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98-117页61.《从观音菩萨造形谈佛教中国化》(与孙晓岗合作),《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第7-15页62.《(道德经译)唐为梵考——试谈对玄奘大师的一点批评》,《北朝研究》1995年第1期,第67-73页63.《曰本佛教t中国佛教仍关系》,《博古研究》(日本)1995年第9号,第14-24页64.《(佛说报父母恩重经)版本研究》,《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第239-249页65.《日本奈良市药师寺佛足迹石有关问题的研究》(与孙晓岗合着),《考古文物研究——纪念西北大学考古专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1956-1996》,西安:三秦出版社,1996年,第436-447页66.《中国新样文殊与日本文殊三尊五尊像之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第44-58页67.《大足宝顶与敦煌莫高窟一佛说父母恩重经变相的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7年第1期,第57-68页68.《四川地区文殊菩萨信仰述论》,《敦煌研究》1997年第4期,第73-91页69.《山东成武白浮图村(父母恩重经)碑校记》,《敦煌研究》1997年第2期,第128-133页70.《唐敕使王玄策使印度路线再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85-104页71.《成武本(佛说父母恩重经)之意义》,《北京图书馆馆刊》1998年第3期,第80-81、24页72.《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第1-11页73.《唐初中国和尼泊尔王国的交通》,《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0-109页74.《唐初中尼交通四题》,《中国藏学》2000年第4期,第64-74页75.《王玄策在中西交通中的贡献》,《98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41-657页。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学在民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道养性2,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思想课堂-战争笔记

    思想课堂-战争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桥风云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桥风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细说中国服饰

    细说中国服饰

    本书是一部集知识性、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理想读本。内容丰富,服饰文化小辞典以密集的信息对正文进行补充和延伸;图文契合,用丰富精美的图片,深入再现中华服饰文化的灿烂辉煌;每章标题、导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正文主旨,同时使读者以一种轻松便捷的方式快速形成信息体系。本书应用“细说”理念,通过编写体例、图片和艺术设计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从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艺术特色、等级制度、文化内涵等多种角度,全面地,深层次地解析中国服饰,让读者在提高阅读效率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人文熏陶。
热门推荐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勤俭节约

    尧之“宫殿”,君子以俭德辟难。学会勤俭节约,从历史学起。勤俭节约是青少年应该学会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 离人泪痣

    离人泪痣

    离人愁、伤别离。碎碎念、深深思。凋零落、吟空悲。续繁华、又何处。她眼角的泪痣,注定了她今生多泪,经历了许多,她回家了。然而主子回过头,笑着对她说:“你看,我有能力照顾自己了,多加上一个你也没关系。”“回家就好。”
  • 现代女魔头化身冰山王妃

    现代女魔头化身冰山王妃

    富家小姐意外穿越,怎想这身体的原主有着种种纠葛。
  • 陌上花开异界

    陌上花开异界

    天资聪颖,却被父母推上手术台;天真活泼,却被现实抹去了童年。昔日黑暗无边,只有彼此四人相依偎,逃出囚牢,却意外来到异界。狂修炼,拼强敌,集异宝,攀高峰……姐控女主表示来到异界最重要的当然是找姐妹啦!^O^
  • 斗气至圣

    斗气至圣

    一代内家拳、超级杀手穿越异世,来到了斗气的世界。内劲与斗气,到底哪一种力量强?宗师之后,又是否有更高的修为境界?
  • 末日之召唤宝典

    末日之召唤宝典

    带着召唤宝典来到十年前末日没有发生的时候,面对即将开始的末日,陈荒又将如何前行?凰蝶,恶魔巨人,泰坦,比蒙……一切,都在召唤宝典。
  • 江山画卷

    江山画卷

    五年为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终究回归,朝堂之上却风起云涌。在涌动的暗流中抽丝剥茧,揭开重重迷雾,他在成长,也在蜕变。
  • 异能高手都市录

    异能高手都市录

    这里有肆无忌惮的青春。这里有豪情壮志的热血。还里有眼花缭乱的异能。当贪婪占据理智,一场种族之战拉开了序幕。一切都这《异能高手都市录》中........
  • 腐仙朽神

    腐仙朽神

    日本天才武功高手被卑鄙的华夏低手围攻,纳尼。这么无耻。不过还好,重生到了一个华夏学子身上。看现在的田村一,不是现在的张浩,叫张浩宇也可以。如何修炼到巅峰。纯粹娱乐。不必较真。
  • 谁"偷"走了你的好睡眠

    谁"偷"走了你的好睡眠

    本书全面介绍了失眠的原因、危害以及如何治疗失眠的各种知识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