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9300000027

第27章 着眼于意境,诗的三种类型

主观抒情的诗,直抒胸臆的诗,应是更为本色的诗。相信先民初创的诗歌就是主观抒情的,直抒胸臆的。今人推断为中国诗史上最早的一首诗歌,据说是禹的妻子涂山之女为等候南巡的丈夫早日归来所作的情歌“候人兮猗!”这首歌就这么一句,译为现代汉语,大约就是“等候我的人啊!”很明显,这是直抒其情而完全不用意象的。

但古人恐怕早就意识到了,直抒胸臆的表达有时会有“言不尽意”的缺憾,并且早就找到了“立象尽意”这一有效的补救方式。如果说相传为虞舜时代的《卿云歌》尚有后人伪托之嫌,《诗经》里的《鹤鸣》等意象诗的出现,却是确凿无疑的。此后,中国的诗歌背离主观抒情本色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并渐渐走出了一条客观化即意象化、意境化的道路。其中有一部分诗歌在客观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甚至拒绝抒情写意。但也有一部分诗歌恪守本色,坚持主观抒情,直抒胸臆,拒绝意象化。于是,着眼于意境,诗可以分三类:一是主观抒情、直言其意的诗;二是以象寓意的诗,其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相互依存,可谓主客二元结构的诗;三是客观地咏物写景或叙事的诗,即无所寄托的纯粹的景物诗或叙事诗。

以象寓意的诗,是将抽象的情思具象化,也就是将在时间坐标上流动的情思加以空间化、立体化,使诗中有画,其诗随之就有了意境;坚持直抒胸臆的诗,有点缀性的意象存在,可造成浅淡的意境,全无意象,则全无意境;纯乎客观咏物写景或叙事的诗,则境显意隐,一片空朗宁静。

承认诗的这三种类型存在,则不必认为意境是诗歌唯一的审美范畴,不必将意境之深浅或有无,作为衡量诗歌艺术品位的唯一标准,不至于认定“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诚如袁枚指出的:“严沧浪借禅喻诗,所谓‘羚羊挂角’,‘香象渡河’,‘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寻’,此说甚是。然不过诗中一格耳。阮亭奉为至论,冯钝吟笑为谬谈,皆非知诗者。诗不必首首如是,亦不可不知此种境界。”王国维更明确指出:“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一不足以言文学。”这里,“意与境浑”、“以境胜”、“以意胜”正好就是上述着眼于意境区分的诗的三种类型。其中“以意胜”应是“意浓境淡”,“以境胜”应是“境显意隐”。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直抒胸臆,一腔怀才不遇的狂放忧愤之情的尽兴倾诉,满腹报国无门的牢骚不平之气的痛快宣泄,通篇只有黄河之水和镜中白发两个意象,加上陈王曹植当年纵酒使气的一处借景,难以展开诗境,这是一首以“以意胜”的典型之作。与之异曲同工的是高适的《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

只言小吏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

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

悲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

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尽付东流水。

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日迟回。

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一向胸有大志,自诩“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的诗人高适,年近五十才得中进士,做了封丘县尉这样一个七八品小吏,不堪忍受“拜迎长官”、“鞭挞黎庶”的勾当,刚刚上任,就想归隐。满腔痴情怨气一吐为快,无暇顾及意象及“生于象外”的意境的营造,应是其“多胸臆语,兼有气骨”的风格的代表作。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忆秦娥》,由一西京女子于清怨的箫声之中独倚秦楼,见月残柳老而伤春怀旧,进而放眼咸阳古道、汉家陵墓,感受萧瑟秋风、夕阳残照,生出繁华难驻、青春不再、盛极不免其衰的无尽悲慨,其意境恢弘而苍凉,历来为诗家所称道。此种作品,便是“意与境浑”的典型。

诗在客观化道路上越走越远,走过了主观抒情的“意浓境淡”,走过了主客二元的“意与境浑”,便走近了纯客观的“境显意隐”。此时,诗人陶醉于模山范水美景风物之间,忘乎所以,其笔下山水景物只是信笔写来,并不在乎融情寄意,其诗已由表现性作品,一变而成为再现性作品: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刘禹锡《望洞庭》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宋]秦观《春日》

两两三三白鸟飞,背人斜去落渔矶。

雨馀不遣浓云散,犹向山前拥翠微。

——[元]杨载《宿俊仪公湖亭》

新诗之中,有思想锋芒,“以意胜”的作品很多,如柯原(1931~)作于文革初期的一首无题诗。既无题,也就无须做题解,稍有阅历的中国人应该是一看就懂:

一百个聪明人,

回答不了

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

一根棍棒

却能够回答

一百个聪明人提出的问题。

——柯原《无题》

“意与境浑”的新诗,也多以思想性见长。例如,弘征(1937~)于文革动乱结束、右派冤狱平反之后写下的这首即景之作,便是以社会解冻之意,寄托于自然雪融之境,洋溢着“冬去春来”的欣慰和希望:

一尊尊美妙的雕塑

被温暖的手指抚融

一缕缕灼热的情思

融化了一幅庄严的意境

从飞檐下滴落

珍珠般的泪水涔涔

溪流举托着一朵朵白莲

渐渐地消逝了它的踪影

零乱的挽幛点缀参差的屋顶

冬天的葬礼正在进行

用不着悲哀吧

失去的只是一个冰冷的梦

褪去你一身缟素

裸露出来的是五彩缤纷

孩子们纷纷跑出来

心的欢歌在阳光下流动

从嫩尖上探出头来的小鸟

啁啁地传来春天呼唤的声音

——弘征《雪晴》

近些年来,诗的主题有“向内转”的倾向,一些“意与境浑”之作,其意不在社会政治、道德关怀,而在人生体验。例如,作为其拥抱自然“神与物游”的一个意外的收获,在风流才子李钢(1951~)的下面这首近作里,社会之意就已淡出,惟余一缕人生感悟附着于物境:

这山色

因你的善绣而多变

树红着那种蛊人的红

天蓝得足以让汉子掉泪

还有随处的草

卧一会儿就能将全身染绿

连风也是很斑斓的

像独行的山侠

冷不丁地从灌木丛中跳出来

一下子就掠走我所有的往事

那你就收留我在此

过仙一样流浪的日子

和你仙一样地聚会

仙一样地散

这山色原是很可人的

可餐、可听、可穿戴

可以搂着共眠

——李钢《桃园》

而新诗问世之后,面对多灾多难亦多希望和幻想的时代家邦,20世纪的中国诗人曾经有过太多的入世济世的政教激情,无暇关注社会现实之外的自然造化,流连景物忘情山水“以境胜”的新诗作品,过去一直很少见到。刘大白(1880~1932)这首小诗就算是片刻偷闲的一个例外了。归鸟、斜阳、清江、白苇,向晚不期而遇,一帧风光小品,自是可人之境: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

同类推荐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斑色如陶》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朴实|智慧的语言,记述了往日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我们这一代读书人

    书中集中收录季羡林对陈寅恪、郑振铎、胡适、冯友兰等师友的回忆文章,勾绘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群像,揭示他们各自或张扬或内敛、或率性或周正、或持正坚守或隐忍委曲……的人生性格及因此遭际的不同命运。每一个学者身影的背后便是一段20世纪中国文化变迁的历史。这些百年中国栋梁之才,与季老一道构成了20世纪中国学术和文化的风景线。那一篇篇温馨感人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了季老的识人之术与交友之道,并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老一代读书人的家国情怀和兼济理想提供了一份最真实的知识分子心路档案。
  • 做一条拒绝沉没的船

    做一条拒绝沉没的船

    如果你想超越目前的成就,那么在做任何事之前,先提升你对自己的信任。唯有自信的人才会有所成就。自信,是启动心灵深处巨大潜能的力量!这是一本生动鲜活的生命教科书,它将教你如何拥有走向成功的力量,并从中获得希望,让自己阳光、快乐、不凡。
  • 感悟父爱

    感悟父爱

    本书由上百篇催人泪下的中外情感散文所组成。 爱可以悄无声息,让繁忙的世界不易发觉。
热门推荐
  • 暴力冥神

    暴力冥神

    回家陷入了继承人风波,为了反抗,谁曾想,引狼入室导致父亲的死亡,家族的毁灭。心中一直复仇,却不知道自己卷入了神与神之间的斗争,凭借着自己的拳头,在这充满阴谋的旋涡中不断挣扎。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尘缘两世

    尘缘两世

    惜年之约,难忘相守时,却不晓飞鸿于洋在海,天涯咫尺,心不坠。流年乱了浮生,轮回空间的序,辗转尘埃两世,却不知到头得索,无悔是一魔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唐宫美人夺天下:武媚娘传

    为救初恋李牧,14岁的少女武如意入宫,在净初池畔畔遭遇当朝天子李世民,武如意的一句话竟改变了李家王朝的江山,从此她成了霍乱宫闱的妖女。死亡、酷刑笼罩着她,疏离、谎言包裹着她。她被赐名武媚娘,一步步在宫中行走,韦妃的残酷、杨妃的伪善、徐慧的背叛、长孙无忌的忌惮、李世民的选择……这一切差点将她逼上绝路。和当朝天子分分合合的虐恋让她明白爱情不能保护自己,要活下去,唯有权力,从此,她走上了不归路。但她忘了,身边还有一个守护她多年的李治。再次遭遇爱情,如今,要在江山和真爱中做出选择的是她自己,武媚娘该何去何从!
  • 雪飘人间悲还在

    雪飘人间悲还在

    当她出现在江湖后,江湖第一世家南宫家一夜之间毁灭,到底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她下得去如此的毒手。他,京城名捕,无意中认识了她,却卷进了这场风波中。随着武林大会的召开,她成为了全武林的公敌,身为四大高手的他,努力找真相!却发生了一系列莫名的事件…
  •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盛宠田园之锦绣农女

    前世,她被扔下万丈山隘,只因为成亲十年未能为相公生下一儿半女!再睁眼,她重回到过去。她发誓,这一世就算是终生不嫁,她也绝不会再入那个家!当年他还是落魄的闲散王爷,遇见拥有一双灵动眼睛的垂髫少女,自从情根深种。上刀山下火海,他豁出一身尊贵下泥潭采藕,也只为了佳人一笑。我有万里江山在怀,却只愿脚踩山花手持云霞,为你妆扮窗棂。
  • 乱世闲人

    乱世闲人

    “这乱世,总归会结束,无论人也好,妖也罢,总归都是这天地之下的生灵,打生打死,打死打生,又有何意?”“所以,这就是你偷懒的理由?”“确切的说,我只是这乱世一闲人,何来偷懒呢。”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这是对近年来底层写作和乡土叙述的一个总的巡览,也是对它们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其中所选各位,既有一直从事底层写作并以此闻名的“专家”,也有成名已久偶涉底层的名家;既有后起新秀,也有文坛宿将;既有位居显要而念念不忘底层艰辛并能保持一个永远的赤子之心的,也有自底层脱颖而出并始终对自己的故土念兹在兹的;既有以自己的立场角度驰骋对底层的想象的,也有取自底层的视角同其中人物呼吸与共的。正因为这种色彩斑斓,故而就有了底层多样面貌的呈现,既有挣扎于苦难和血泪中的底层惨象,也有不为苦难所迫而能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底层群像,既有源自人性邪恶狡黠之底层,也有沉溺苦水中而能表现人性之光的底层。
  • 天才狂妃三小姐

    天才狂妃三小姐

    落云曦,龙廷大陆赫赫有名的废物三小姐,自小与梁家堡梁少爷订有娃娃亲,殊不知,十二年后,梁家生悔意,一场风波自此掀起。她,本是世界顶尖特工,心狠手辣,擅长伪装,代号“美女蛇”,因一次追杀误入陌生国度,成为落家三小姐。爹爹不疼,大娘不爱,嫡姐欺凌,未婚夫挑衅,她冷然一笑,都放马过来吧,老娘奉陪!三年隐忍,十年伪装,一朝重生,颠倒天下!翻云覆雨,指鹿为马,斗得人仰马翻哀嚎一片,这……当真是那废物???落云曦:我信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我绝不小心眼,你不惹我,我不动你。这是一个风华绝代、智谋无双、狂而不野、能屈能伸的女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和亲殿下

    和亲殿下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知性女性,顾城欢就算是穿越了也要活得潇洒。老妈是一个女帝,生下来就是一国太子。她用先进的思想改变了一个陈腐的大陆,却没有想到被一个恶狼盯上了。她以为凭着自己两个世界加起来四十多岁的灵魂可以在这个大陆横着走,却不料有人比她还要狡猾。她以为狡兔还有三窟,却不料有人总是要死缠烂打。“顾城欢,既然你这么不想嫁给我,那我就嫁给你好啦!”“……”无语中……
  • 修真实记

    修真实记

    弱肉强食的修真世界;独树一帜的修炼体系;千奇百怪的灵器法宝;玄妙无比的功法秘术;晦涩难懂的符箓阵法;闻所未闻的妖兽精怪;……一次巧合之下的相遇,出生平凡的他踏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修真世界,在这里人心难测,强者为尊。走向巅峰不过是触不可及的幻想,如何活下去才是亟待面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