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809300000011

第11章 情感的品质

我们知道,人的情感分为两种,先天情感和后天情感。先天情感是自然天赋的,与生俱来的,也是从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三大需求派生出来的:为了生存的需要,孩子饿了、冻了就会哭,寂寞了就会伤心,生命受到威胁就会恐惧或愤怒;为了繁衍的需要,到了青春期就会萌发情欲,就会思恋异性;为了发展的需要,就有对名利地位等的占有欲。先天情感属于人的本能范畴,本能是不理会社会道德的。后天情感是先天情感经过社会熏陶和教化的结果。

作为正面的结果,它可能是对人的自然天性的克制或升华。譬如,为了某种崇高的目标,人会克制寻求温饱的本能,会跳入冰河,攀登冰山,走向极地,忍饥挨饿,甚至绝食;为了道义和名节,会不惜放弃求生本能,面对刑具或屠刀,舍生忘死,取义成仁;而当性渴望、性苦闷时,不愿放纵情欲,而倾向于让生物层面的情欲升华为社会层面的情爱,让性原欲转化为追求人生的崇高目标(如艺术、事业)的动力。

作为负面的结果,它可能是对人的自然天性的扭曲和恶化。例如,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满足某种欲望,人们渐渐学会了说谎,学会了讨好,学会了故作姿态,包括故作谦恭、故作超然、故作高雅、故作憨厚等。由于某种利益驱动,人们可能疏远亲情,抛弃友情,背叛爱情,出卖良心和人格,甚至认贼作父,与祖国人民为敌。

而艺术的基本夙求是真善美,以情思表达为内容的艺术,只有真的,善的,才是美的。以情入诗,我们对入诗之情不能不作出甄选和限定。诗所抒之情,它的两项基本要求就是真与善,或者说真实与高洁。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何谓“无邪”?程颐说,“思无邪,诚也。”将无邪解释为“诚”。朱熹说,“得其性情之正。”将无邪解释为“正”。我们不妨认为,程颐、朱熹的解释,各得要领之一。合程朱两家的释义,则可以说:无邪者,诚也,正也。而诚和正,恰恰与真和善相对应,恰恰可以认为是对诗之情的真实和高洁的品质要求。

情感应该真实

诗必须说真话,抒真情。“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只有为真情所动,才可能写出动人的诗篇,只有你自己流着泪写出的东西,才可能让读者为之流泪。

所谓抒真情,就是要诗中所抒之情,符合人的自然天性,无悖于人的天赋秉性。因为人的心灵是相通的,读者是敏感的,如果你诗中抒发的是虚情假意,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而矫情、伪情,那是不大可能有人为之感动的。

汉末女诗人蔡文姬于战乱之中为胡兵所掳,做匈奴左贤王之妾12年,生下两个孩子。待曹操平定中原,遣使前来赎她归汉,在民族大义与骨肉亲情两者之间,蔡文姬陷入深深的矛盾痛苦之中,终于拖着沉重的步履踏上归途。《胡笳十八拍》相传就是她这时所作,但北宋以来就有人怀疑是后人托名之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郭沫若与他在日本的妻儿不辞而别,毅然返国,“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与历史上的蔡文姬有着类似的情感经历。20年后,郭沫若创作话剧《蔡文姬》,认定《胡笳十八拍》就是出自蔡文姬之手,剧中人物蔡文姬于归汉途中在月夜一字一泪地弹唱《胡笳十八拍》的情景分外感人。郭沫若还撰文六谈《胡笳十八拍》,考据之余,他认定,这实在是一首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没有亲身经历的人,写不出这样的文字来。如果有过这么一位诗人代她拟出了,那断然是一位大作家。他不相信这是拟作,认为就连李白也拟不出,李白还没有那样沉痛的经验。以情之真伪推论作者真伪,固未必尽然,却也可见论者对诗之真情的推重。《胡笳十八拍》为组诗十八首,前十首写蔡文姬入胡的原因和经过,后八首,首首不离南归故国骨肉分离的哀痛。即便是后人伪托,对蔡文姬流落异域继而抛舍儿女的惶惑痛苦之情表现得如此真切,亦足以乱真矣!试读其第八、第十六首: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

我不负天兮何配我殊匹?

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

制此八拍兮拟俳优,

何知曲成兮心转忧。

十六拍兮思茫茫,

我与儿兮天各一方。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

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对萱草兮忧不忘,

弹鸣琴兮情何伤。

今别子兮归故乡,

旧怨平兮新怨长。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

胡为生我兮独罹此殃!

1957年以诗罹祸的流沙河,于十年浩劫之后痛定思痛,有《故园九咏》,其中《哄小儿》一首这样写道:

爸爸做了棚中牛,

今日又变家中马。

笑跪床上四蹄爬,

乖乖儿,快来骑马马。

爸爸驮你打游击,

你说好耍不好耍?

小小屋中有自由,

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莫要跑到外面去,

去到外面有人骂。

只怪爸爸连累你,

乖乖儿,快用鞭子打。

鲁迅说得好,“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20年名列另册忍辱偷生,也许并不是在劫难逃,而是咎由自取,谁让你不识时务,述什么怀,讽什么喻,发什么癫呢?察言观色谀上媚俗或装痴作傻行尸走肉不也是一辈子吗?可是孩子何辜,竟错投娘胎,跟你受尽屈辱?流沙河因在《星星》创刊号上发表《草木篇》组诗,被钦定为右派,然而“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坏透了的男人竟赢得了一场生死之恋。但现实又是如此之严酷,一抹玫瑰色毕竟抹不去无边的黑暗,我们不能想象诗人是怎样挈妇将雏走过那艰难时世的。身为人父而不能尽人父之责的深深愧疚和懊悔,加上对专制恐怖的愤恨和无奈,使此诗格外感人,“只怪爸爸连累你,乖乖儿,快用鞭子打”,结尾两句,更催人泪下。

情感应该高洁

诗要抒真情,但并非一切真情都可以入诗,即便是先天情感。先天情感属于人的本能范畴,固非原罪,不必受道德谴责,但先天情感中,基于生存、繁衍和发展需求的人的自私,和对金钱物资、异性灵肉、名利地位等的占有欲,极易膨胀起来,为社会道德所不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的自然天性可能与低俗、卑污划等号,而与诗美风马牛不相及。今日商家常常标榜“纯天然”,其实,纯天然的东西不一定都是好东西,纯天然的树叶、兽皮不会是最好的衣物,纯天然的山洞不会是最好的住房,纯天然的河豚鱼含有毒素,吃了甚至会死人,纯天然的情感也未必就是美好的情感。人之初,天性原本无所谓善恶,以社会道德衡量则善恶兼备。诗中所抒之情,应该是经过社会文化净化和升华过的高洁之情,而不是人的一切自然天性,更不待说被污染被恶化了的情感,诸如贪婪、势利、狠毒了。

“发乎情,止乎礼义”,这是诗的千古不变的抒情原则。变的,只是“礼义”的具体标准。诗的社会功能之一,是陶冶读者的情操。诗要发挥陶冶情操的功能,它所抒写的情感必须是美好的。

洛斯金说:“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一个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失去的钱财。”这无疑是一个精彩的论断。但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失恋的少女的歌和倒霉的守财奴的歌,不都是出于真情吗?为什么有的真情可以歌唱,有的真情就不能歌唱呢?这里,真情与真情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不在情欲或物欲,而在于前者是源于人的自然天性,源于人的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后者则是源于人的过分膨胀的欲望,已经大大超出了人的基本需要。前者是必需,后者是贪婪。对生活必需品的歌唱会赢得同情,对过分膨胀的占有欲的歌唱只会招致反感。因此,饥者可以歌其食,饱者不得歌其嗝;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那份纯真的爱情,一个帝王却不能歌唱他将天下美女尽收后宫的淫欲;一个守财奴不能歌唱他失去的金币,一个穷苦女人却未必不能歌唱她赖以养家糊口的最后一枚铜板。同理,一个奴隶可以歌唱他对民主自由权利的渴望,一个政客却不能歌唱他囊括四海独裁天下的权欲和野心。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洋溢着北宋改革家王安石的豪迈气魄和必胜信念的《元日》诗,在1976年初却遭逢了一次不幸的“误读”:据说文革新贵张春桥在得知自己觊觎已久的总理宝座另有归属之后,不禁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借抄写此诗,发泄他这块“新桃”未能如愿“换旧符”的怨毒,以及来日新桃再把旧符换的野心。有此一回借用,使得那几年的人们面对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名作都不免感到别扭。

月儿弯弯照窗纱,牙床横卧玉琵琶。

有心上前弹一曲,又怕琴声传外家。

上面这首诗,据说是一位公公用来挑逗儿媳的。从艺术角度看,其意象优美别致,语言流利畅达,比兴手法的运用十分娴熟,具备抒情诗应有的一切素质。其起承转合,结构亦工整自如。首句以月亮起兴,起得自然得体,因为月亮与爱情总是有缘,“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亮代表我的心”,“都是月亮惹的祸”,月夜笃定是属于爱情的。次句以琵琶喻人体,有着某种不可言传的神似,现代美术作品就有用小提琴琴身作女人胴体变形的。三、四句顺应琵琶的取喻,进一步推进,可谓妙语连珠。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无疑是真实的,真实的情欲,真实的爱慕,但由于它有违人类社会现行的道德规范,不免显得格调低下,情感污浊,便注定只属于地摊文学,不登大雅之堂。

当然,以道德规范判断情感高洁与否应该审慎。记得当年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同时恋着的两个女友,他常常不无得意地炫耀他与她们的爱情故事。有一次,我忍不住打断他说,你那怕是算不得爱情,只能算作奸情!没想到,他回我一句,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在旁观者看来是奸情,在当事者就是爱情。”我感到他说的不无道理,又搞不清这道理究竟何在。后来终于想明白了,所谓爱情与奸情,其区别只在于当时当地的道德评判,只要避开了道德评判,两者的区别就消失了。

而道德原则,作为社会人的行为规范,有它自己的定义域,一般都只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适用。道德原则变化或道德谴责淡化之后,某些表现奸情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倒可能成为别具一格的爱情诗。明代有一首民歌,题为《偷情》:

结识私情弗要慌,

捉着子奸情奴自去当。

拼得到官双膝馒头跪子从实说,

咬钉嚼铁我偷郎!

以三从四德、从一而终的妇道衡量,这红杏出墙的男女之情当然是奸情。可是如果这女子为封建礼教所迫,陷在不幸的婚姻中,不甘让青春一天天枯萎,而冒死寻求一份真爱,这偷情又何尝不是一种可歌可泣的爱情追求呢?

以性爱为主题,表现性压抑、性苦闷、性体验之类的诗,情形也比较复杂。一方面,异性相吸是人的自然天性,性是爱情的生物学基础,没有性爱,就没有情爱。不承认这一点,就不免虚伪。因此,我们不能规定爱情诗只能写到社会层面的情爱,不能表现生物层面的情欲,不必在这里给艺术设禁区,也不能说禁区里面无艺术。另一方面,爱情毕竟是对情欲的升华,自有其超越生物层面的优雅高洁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承认这一点,又不免粗鄙。一味沉溺于性渴望、性体验的表现,如这么一首老和尚的《叫春》诗:“春叫猫儿猫叫春,听它越叫越精神。老僧也有猫儿意,不敢人前叫一声。”又是格调不高的。

人性,乃兽性和神性的二元组合。色情诗、性爱诗侧重表现人的自然天性,即兽性,爱情诗则应侧重表现人的社会教养,乃至神性。我想,性爱诗不是可不可以写,而是怎么写。在表现性爱,表现这种生命的渴望和体验时,诗应该是端庄的,而不是轻佻的,应该是笼罩于一派神性之光,而不是兽性的淫邪和歇斯底里。

这张充满了张力的床,像海绵一样席卷了这一对恋人。他们像礁石与海浪,在冲撞中平息,在平息中冲撞,全然不知今夕何夕。生命欢乐的乐章,就这样掀起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清醒时分,他们有时会相拥而泣,他们中的一个太小,一个又太弱,命运的风筝线不在他们的手中,他们因为孤独无助所以才相依为命。那时他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为爱而爱,为此,他们耗尽了自己一生的热情……

——郭翠华《杜拉和她的枙情人枛》

读这种诗化的文字,我们会有一种生命的感动,诗美的感染,会感到一种冥冥中的神性的召唤。

至于今天的所谓“下半身写作”,我则无言以对。人家声称:“回到肉体,追求肉体的在场感,意味着让我们的体验返回到本质的、原初的、动物性的肉体体验中去。让所谓的头脑见鬼去吧,我们将回到肉体本身的颤动。”“畜生”,“如果有人这么评价我们的诗歌,那将是最高的褒奖。”跟这些用阳具写诗、以畜生自命者,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情贵高洁。诗在表现情欲、物欲、权利欲时,要格外审慎,尽管古往今来这种表现并不罕见。诗要使人贤达,就不能用市侩之语,“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可能只是一个例外。诗要使人良善,就不能用厚黑之语,如“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沉溺于某种颓废情感,津津乐道于“管它虚度多少岁月/何不游戏人间/看尽恩恩怨怨/何不游戏人间”,也是不大可取的。

情感的杂质与非理性

情感必须净化,方可入诗,这是无疑的。但情感的净化也不是绝对的。“水至清则无鱼”,情至纯怕也无诗,诗中情感至清至纯,有时反而显得不够真实,难以感人。保留情感的某些杂质,包括人的天性中的某些欲念,有时可能还是必要的。也就是说,在情感的真实和高洁两者之间,应该把握一个适当的度,不可强调得过了头。诚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指出的:“‘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壆轲长苦辛。’可谓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鄙词者,以其真也。”

你睡着了你不知道

妈妈坐在身旁守候你的梦话

妈妈小时候也讲梦话

但妈妈讲梦话时身旁没有妈妈

你在梦中呼唤我呼唤我

孩子你是要我和你一起到公园去

我守候你从滑梯一次次摔下

一次次摔下你一次次长高

如果有一天你梦中不再呼唤妈妈

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

啊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

妈妈的期待是惊喜和忧伤

——傅天琳《梦话》

面对睡梦中的孩子,诗人的思绪从眼前跳到将来,将来有一天女儿长大了,恋爱了,梦中不再呼唤妈妈,而呼唤一个陌生的年轻的名字,那是妈妈的期待,妈妈的期待除了惊喜,怎么还会有忧伤呢?是不是出于一种妒意或占有欲,不愿见到另一个人侵入这情感空间?做母亲的,难道不应该以女儿的幸福为幸福吗?也许,母爱也并不是完全圣洁的,没有杂质的。此诗的感人之处,正在于对并非绝对无私的母爱之情的如实抒写。

情感的另一特征是它的非理性。理是冷的,情是热的,情与理相对,本来就带有几分非理性因素。诗中情感的抒发也就不必总要恪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中和原则。有时明知某种情感可能失之偏激,也不必做更多的理性处理,而不妨让它就以一定程度的非理性的原生态发泄出来。

1998年,我写《长恨爪哇国》就是这样。明知不该因为一次反华排华事件,就去仇恨一个国家,去诅咒一个民族,但我还是忍不住要这样写。面对自己的同胞兄弟遭人杀戮、同胞姐妹遭人强暴的残酷事实,我无法理智和冷静。一如岳飞为国都被破、国君被俘的靖康之耻而怒发冲冠时,直欲“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冷静的、克制的表达,此时已经不足以发泄满腔的悲愤之情。我们的流落海外的同胞正在被人残杀、凌辱,从媒体里听到同胞凄惨的呼救,看到同胞绝望的目光,我们却不能披坚执锐前往援救……此时此刻,作为诗的情感宣泄,偏执也好,非理性也罢,都只好由它去了:

那时候祖国积贫积弱/众多的儿女,母亲无力养活/忍看一只只小船悄然离岸/五里一徘徊/载着泪水和一线渺茫的希望/流落南洋/一直流落到爪哇国

那个国度何其遥远/那片岛礁何其蛮荒/要在那里求生是何等艰难呀/在瘴气包围中/在荆棘挤压下/在苦难的日子里/水土不服的儿女可也曾抱怨母亲/把自己忘到了爪哇国

儿女却从未忘记自己的母亲/为母亲的每一次劫难而哭/为母亲的每一缕笑容而歌/当哀鸿遍布华夏大地时/游子们哪一次不曾慷慨解囊/当敌寇的铁蹄践踏神州时/更有多少热血男儿毁家纾难/效命疆场血染山河/心系祖国母亲呀/海外赤子/何曾把自己忘在了爪哇国

有根却没有泥土/梅兰竹菊还是顽强地生存下来/不肯在瘴气中倒毙/也不肯为荆棘所吞没/华文学校被砸/砸不烂华人的语言岛/华文报刊被封/封杀不了华人心中的诗云子曰/一代代华裔子弟/硬是通过不间断的家教/顽强地传递着中华文化的薪火/最是印尼华人血脉纯正呀/尽管他们流落在爪哇国

哪有母亲不牵挂自己的儿女呢/无论她的儿女怎样众多/当反华排华的噩耗再一次传来/噩耗就像利刃/深深地刺进了母亲的心窝/你的儿女在遭人杀戮/你的女儿在遭人强暴呀/祖国啊母亲/马嘶于厩/剑鸣于匣/昆仑泰山怒气冲天/长江东海惊涛裂岸/又奈疯狗何/祖国母亲红肿的眼睛/痛苦地凝望着/那地狱般的爪哇国

同类推荐
  •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爱是与水和星同行的旅程

    是关于爱情和婚姻的散文集。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以圣经创世纪的笔触,写下了自己与爱人的相遇;第二部分为两人在婚前、婚后生活中的琐屑小事(如洗澡、床、生病等),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悟;第三部分是作者与爱人的通信记录,鸿雁传书中展现了两人的恩爱甚笃、缠绵悱恻;第四部分收录了作者为爱人创作的几篇爱情故事。全书贯穿了作者与爱人的爱情历程,展现了作者对爱人的深情,对爱情与婚姻的理解和感悟,文风细腻、文笔流畅,嬉笑怒骂、有庄有谐。
  • 天下晋江人

    天下晋江人

    本书收录的均为晋江市海外联谊会与《晋江经济报》联手开设的“天下晋江人”版的人物专访和文章,介绍了晋江的港澳台同胞及海外侨胞发挥聪明才智、发扬爱拼才会赢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为家乡人民谋福利,为家乡建设尽心尽力的感人事迹。旨在更好地宣传和展现海内外晋江人昂扬向上的风采,展示“爱拼、善拼、敢赢”的晋江精神。
  • 温暖的芬芳

    温暖的芬芳

    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一生必读的文学经典,名家荟萃,精彩纷呈;以小见大,耐人寻味。《当代中国手机小说名家典藏:温暖的芬芳》分五辑,分别为“永远的妈妈”、“眼里有泪”、“春光美”、“咱们的孩子”、“想象病”。
  • 万物有灵皆可师

    万物有灵皆可师

    百篇经典自然美文,尽写生命和爱的光芒。万物的真实样貌,比起诗人所能描摹的境界,不知要美多少倍。所以,就算你什么都不爱,也要爱自然,爱万物。作者华姿作为“当代散文十家”,最受读者欢迎的女作家之一,她的散文,被称为“经过大自然的朝露夕岚漂洗过”,“有一股浓烈的植物和大地的气息”。读起来,是一种与自然与外物身心结合的享受。
  •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2010年中国时文精选

    本书精选了2010年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时文。这些文章反映了2010年度我国时文这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在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等方面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雅俗共赏。
热门推荐
  • 不更了

    不更了

    命运,终究会改变。当再次卷土重来,可迎来的是灭亡。我倒要看看穹岖一族有什么能耐。平行宇宙有意思,我要去闯闯。(本文主角为布莱克)
  • 总裁大人,棒棒哒!

    总裁大人,棒棒哒!

    一次突然的偶遇,他让她怀上了他的孩子,没想到家庭破败,也因这件事她才发现了自己的未婚夫出轨于自己的闺蜜,已经整整有2年了,面对亲人的背叛,父母的惨死。她发誓,5年后必定要报仇!…………五年后,她带着身旁的小包子,准备完美逆袭!
  • 南有寒风

    南有寒风

    我和众多人一样,怀着一颗迷茫和朝气蓬勃的心,从一个安静的南方小镇,前往了北方那个偌大的繁华的城市,但是又和众多人一样逃离了那个城市,最终还是回到了我那个安静的南方小镇,阐述起了我所遇到的和听到的故事。
  •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蠢萌姑娘被校草盯上了

    “哎我去,咋就看上了你这么个吃货。”“大不了你把我休了。”“才不要!”
  • 太阴神帝

    太阴神帝

    在远古的蛮荒时代,人像蝼蚁一样苟活在神的规则之下,无法摆脱被戏耍的命运。在命运的规则下,生命的开始本就是一场苦难的伊始。姜青,一个凡人,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超越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成就万神之帝,仍不甘心就此被圈养在神界牢笼中,遂破虚而去,寻觅万物之主,最后...
  • 小妖的逗逼之路

    小妖的逗逼之路

    九天之上,炼河之中,因不堪忍受亿万年的孤独和寂寞,他用自己的真元造就了一株六界最美的花,伴他踏遍九州,畅游天上人间。途中结识一群少年损友,天帝共主,四海之王,魔界圣君都凑到了一起,立志吃好,玩好。典型的一群败家公子在逗逼之路上越走越远。
  •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探究式科普丛书-干旱缺水的荒漠:沙漠

    本书从各方面对世界各大沙漠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更全面地了解沙漠。
  • 莱缪尔十平面书世界扉页的自述

    莱缪尔十平面书世界扉页的自述

    全名莱缪尔十平面书世界扉页的自述。凯旋历723年9月:凯撒王下令凯撒骑士肃清黑魔导士,告捷。扉页大陆处于莱缪尔十平面书世界的前端,是为了保护其页下所有世界而创的前端世界,亦称扉页世界!分战争篇、地域篇、王国篇。每个人物都是主角,讲的是扉页大陆勇者的热血故事。轻轻轻小说,整体比较偏向日漫风格。
  • 修魔成神录

    修魔成神录

    一个失去亲人的少年,失去了修为,会怎么想样?面对着各大势力的追杀,他的命运会如何?异世中他会怎么继续生活下去>
  • 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

    享受简单和谐的人生

    不看电视、不上网、不住大房子、不大规模购物、不驾车等等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压力,甚至跑到没人的山野,除了吃饭、睡觉、享受自然风光外,什么也不做……这种复杂之后的简约、华贵之后的淡雅,却比华贵更华贵,它已变成了一种时尚而幸福的游戏。为什么还在为工作的千头万绪和复杂的办公室关系而不堪其累?记住,只要你愿意,就能开始享受“简单工作”:为自己设计一个工作区域图,在这个区域里,确定最优先应该完成的工作,以第一速度将它做好,而其他工作就先放一放吧,你需要歇口气了。学会拒绝同事的无理要求,坦然地回绝自己不愿意参加的应酬。不要把精力放在如何处理办公室友谊上,专心做你自己要做的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