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7500000054

第54章 西夏的命门:蒙古人的一击

驻守在阿拉善的西夏大臣阿沙敢不在成吉思汗远征西域前向西夏征兵时,就公开讥讽成吉思汗,给成吉思汗西征回来征讨西夏埋下了祸根。成吉思汗的致命一击,结束了一个精彩亮相于公元11耀13世纪中国历史大视野的王朝,西夏迎来了终结时的仓皇。

连续7年的征战,使只要骑在马背上就不知疲倦的成吉思汗在64岁高龄时,将征伐的脚步再次踏进西夏的疆土内,这是史料中记载他对西夏的第六次进攻。

远征西域、东伐金国取得胜利后,成吉思汗以22年前西夏接纳了蒙古仇人桑昆、迟迟不送质子去蒙古、西夏大臣阿沙敢不讥讽成吉思汗没能力称汗、西夏拒绝在蒙古军队远征时征调兵力且在西征期间图谋联合漠北蒙古各部联合反叛等理由,于公元1226年秋冬之际,发动了对西夏的最后一次亲征。成吉思汗兵分两路攻击西夏。西路大军由阿塔赤带领,重点放在祁连山东麓的河西走廊地区;东路大军则由成吉思汗亲自带领,以黑城为首要攻破对象,然后向东移动,自阴山地区南下,试图摧毁西夏国都中兴府,一举消灭西夏。

西路蒙古军队将攻取的第一个目标锁定为沙洲。蒙古军队的围攻遭到沙洲守军的再次抵抗后,蒙古大将忽都帖木儿见无法以武力取胜,便写信招降沙洲守将。沙洲守将接到信后,针对当时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使用诈降计,派使节前往蒙古军营请降,并准备了牛羊和酒肉犒劳蒙古军队。忽都帖木儿率军前往纳降时,遭到西夏军队的伏击,混战中几乎被西夏军队擒获。这次诈降激怒了阿塔赤,他集结大批蒙古军围攻沙洲。沙洲在力量悬殊、外援不继的情况下,成为这次蒙古伐夏战役中西夏首先失掉的城池,这个西夏的英雄之城也自然没能逃过蒙古军队的血洗。

沙洲被攻克后,肃州成了西路蒙古军队的第二个攻占对象。遭到顽强抵抗后,蒙古军采取了诱降策略,西夏守将举立沙献城投降,但蒙古军队还是因为久攻未能取下而怒气未解,依然决定屠城。先前就投降成吉思汗的党项人昔里钤部是举立沙的兄长,他害怕屠城时自己的家人遭到杀戮,就向攻城的蒙古军首领求情。因此,在蒙古军队屠城时,仅仅有昔里钤部的亲族106户被赦免。西路蒙古军队继续沿着祁连山南下,攻取西夏在河西的城池、草场、村落。蒙古军队的厮杀和西夏军队的抵抗,构成了1226年冬天八百里祁连山下的景观。

成吉思汗从漠北开始南征,黑城成了蒙古军队攻取的目标。汉代以来,一代代戍边人在黑城一带修建了一条条水渠,把黑河水引入耕地。黑城和它所在的居延,是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边防要塞,也是连接漠北和中原地区的重要驿站。争战和农耕成了这一地区的重要特点。当时的西夏王国共有12个监军司,黑水燕镇军司所在地就在黑城。这里驻扎的军队平时屯田练兵,战时或开赴前线,或守卫黑城。从出土的西夏文献来看,这里的居民不仅有党项人,还有汉人、契丹人、鲜卑人、吐蕃人和回鹘人等,他们共同居住在黑城,互相通婚结亲,共同繁荣着这个西夏的边塞城市。然而,随着蒙古军队的到来,这里持续多年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了,巨大的危险正悄悄地向着黑城逼近。

此前的几次抗争中,居住在黑城中的党项男人甚至其他种族的男人都被编入了军人序列,党项人大多被编入“正军”(早在西夏开国之初,元昊定制西夏军制时就有“正军”。正军是“抄”的主力,“抄”是西夏军事组织中最小的军事单位,由两到三个人组成。正军通常由英勇善战的人担任,正军之下还有一个副手替正军的位置。正军和辅主之下,还有一名杂役,叫做“负担”,保证正军的后勤生活。西夏法律规定,一家两个年满15岁的男人中,就要有一个成为正军或辅主,而另一个成为“负担”;有女性的家庭必要时还要参加地方军队,这就是西夏全民皆兵的原因)。黑城一带的党项人和其他族群的人一起被征调入军,守卫黑城。

黑城外围有一片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的地域,当地牧民称为“额尔古纳”(汉语的意思是“幽隐神秘的黑沙包”)。西夏在此驻扎了不少军队,旨在切断契丹和吐蕃与回鹘等少数民族的联系。历代西夏王朝的苦心经营,使黑城成了连接西夏和西域的区域商贸中心、文化宗教中心和西夏北部军事重镇,自然也就成了蒙古军队征伐西夏的一个障碍。一旦攻破这个重要的军事重镇,整个丰饶的河西走廊就像一盘丰盛的大宴摆在了蒙古军队眼前,吃完这道盛宴后,蒙古军队会形成东西夹击,把西夏国都夹在中间,为彻底灭绝西夏提供最后的便利。所以,失去了黑城,对西夏而言,就意味着砍断了整个王朝的一只脚。

黑城在西夏历史上发生过多起饥荒。史料中关于干旱、虫害、绝收的描述,比比皆是。政府不得不从别的地方调来粮食,赈济这里的灾民。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是黑城生活最困难、防守最薄弱的时候,因此,也是最危险的时候。早在1205年春天,成吉思汗就借口西夏收留了蒙古仇人,在3月粮荒时首次袭击了西夏,从此开始了长达20年之久的对夏战争。黑城是每次蒙古人进攻西夏时都要攻击的要塞。1224年,蒙古军队进攻黑城时,西夏守将仁勇在写给西夏皇帝的信中,忠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景:“黑城缺粮,唯仁勇原籍司院不准调运鸣沙窑粮,远边的人,贫而无靠,唯恃食禄各一缗。所不足当得粮无着,今食粮将断,恐致羸瘦而死。仁勇不辞冒犯,以怜念老母等乞加恩免除守城事,别遣军将来此……”后来的黑城到底发生了什么呢?为什么文书到这里突然中断了呢?史料中找不到任何线索,却为人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那时,黑城如同它的国家一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大兵压境的情况下,黑城开始了一场空前悲壮的全民抗战,他们准备与敌人殊死一战。

最后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发生在1227年春天,越来越多的党项男人战死,女人和牛羊被征虏者带走,农田牧场被踏毁。全城军民抵抗了3个月,10万将士几乎全部战死。城池沦陷后,西夏军民的奋力反抗同样给这个城池带来了被血洗和屠城的命运。黑城,这个相伴西夏王朝200年的城池,以1227年春天时的悲怆陨落在了历史的视野中。关于战骑踏过黑城后被血洗的史实,至今没有发现任何详细的记载。在那场战争发生以后的近50年中,这里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与沉默。

屠城带来的是一片死寂,但蒙古人对这里的军事地位和重视并没有放松,很快便在这里继续调集军队和移民,使这个边塞城池恢复了繁华。1275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这里,看到的已经是一个绿洲之中生气盎然的城市。几百年后,人们在勘探黑城的时候,发现城墙遗址中竟然还嵌套着一个更古老的小城,原来这才是西夏时期的黑城,而套在它外面的是元代时修建的亦集乃城。从1372年开始,由于黑水河改道,致使古居延海急剧萎缩,黑城渐渐变成了一座废城。

黑城之战后,带着胜利者的笑容和血洗西夏北方重镇后的快感,成吉思汗迂回向东,走进了今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关于这次进军西夏的路线,目前所见的史料没有详细记载,但在今天内蒙古鄂托克旗境内的阿尔寨石窟有着描述这次出征的壁画。阿尔寨石窟,离鄂托克旗旗府所在地乌兰镇130多公里,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西部的阿尔巴苏木(乡)境内。从乌兰镇向西北方向驱车100多公里,在棋盘井镇再向西北方向行驶,突然会发现兀然屹立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的一座高约80米、宽约300米,状似平台的红砂岩小山,这就是苏默图阿尔寨山,沿山体周围凿有众多石窟。这组集寺庙、石窟、岩刻为一体的佛教建筑群,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草原地区规模最大的西夏石窟建筑群。石窟间的岩壁上刻有大小浮雕塔24座、楼阁式塔1座。浮雕塔大的约高6米,小的仅约30厘米,雕刻年代从西夏至明代。石窟目前仍有近1000余幅留存的壁画,是石窟中最有价值的文化艺术遗产,很多是西夏时期的佛教艺术壁画。

据当地史料记载,成吉思汗率部下在阿尔巴斯山围猎野马,坐骑受惊,成吉思汗不幸坠马受伤,在阿尔寨石窟养伤。阿尔寨石窟东南侧的10号石窟被当地学者认为是成吉思汗养伤时的住所。该石窟门口竖有代表成吉思汗战无不胜的威猛神勇的苏勒德神矛,门西侧壁上有一座西夏风格的佛塔浮雕。门前的石崖边上,凿有两道竖壕,据说是为方便成吉思汗养伤时坐着射箭所凿的。关于这个说法,《蒙古秘史》里有着补充性的记载:进军途中,成吉思汗围猎野马。忽然,一群野马迎面撞来,成吉思汗乘坐的那匹马惊叫跳跃,将成吉思汗掀下马背。成吉思汗因此受伤,当天夜里就发起高烧来。第二天早晨,他随身带的也遂妃对诸子、诸臣说明了这个情况,建议他们商议军队的进退问题。晃豁坛氏的脱仑扯儿必说:“唐兀惕(西夏)百姓,有筑就之城邑,有不动之营地者也。盖不能负其筑就之城邑而去,盖不能负其不动之营地而去乎,俺且退去,俟合罕肤凉,却再征焉可也。”(朱耀廷:《成吉思汗传》第511页)但成吉思汗不甘心无功而返,说:“唐兀惕百姓其谓我心怯而归乎!”主张暂时就地扎营,派使者去探听西夏人的态度,然后撤兵。

成吉思汗派去的使者到了西夏国都,对西夏君臣转达了成吉思汗对他们的质问:以前你们的国王曾说过,西夏愿为我的右手。当花剌子模挑起争端时,我要征讨时派使者希望你们从征,你们国王却不实践自己的诺言,不但不派出从征人马,反而用恶言恶语讽刺挖苦。我当时就说过,等西征回来后再与你们算账,今天我们来与你们“证其言来矣”。此时,西夏的皇位已经由嵬名德旺继任,他听了这段话后说:“我未尝出言相讥。”大臣阿沙敢不立即站出来承担责任:“相讥之语,我尝言之。今汝蒙古若以惯战而欲战,则我有阿剌筛(今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之营地,有褐子之帐房,有骆驼之驮焉,可趋阿剌筛山奔我,在彼战之。若需金、银、缎匹、财物,则可奔额里合牙、额里折兀。”意思是说,西夏有贺兰山做营地,有银川、凉州这个财物富足的后方,欲战欲抢,悉听尊便,我们不怕。已临暮终时期的西夏,强敌压境时能有如此骨气的大臣,确实是西夏晚期的奇迹。嵬名德旺在阿沙敢不这样的鹰派人物鼓励下,坚持和蒙古交战。蒙古的使者返回后,向成吉思汗汇报了西夏方面的反应,当时成吉思汗尽管还在发高烧,但仍然坚持继续进军,说:“听彼出此大言,曷可退耶?即死也,亦应就其言而行之。长生天汝其知之。”后来对军队下令:“每饭则言殄灭无遗?以死之,以灭之。”意思是让兵士在吃饭前要诵念灭绝西夏的誓词,对西夏王朝进行灭绝性的政策此时已经出台,成吉思汗决心将西夏的百姓直至他们的子孙屠戮尽绝。

随即,成吉思汗的大军绕过贺兰山北部的沙漠地带,直抵贺兰山西部的阿拉善地区,和驻守在这里的阿沙敢不交战。成吉思汗集结的精锐之师,使阿沙敢不开始为自己的豪言埋单:西夏军队战败,阿沙敢不战败被俘,西夏军队的营帐、军需物资、骆驼等都成了蒙古军队的战利品,俘虏中强壮者全部遭到屠杀,瘦弱者被分发给蒙古军士做奴隶。攻取阿拉善后,随着天气炎热,草原上生活的成吉思汗无法忍受伤情的折磨和贺兰山西侧沙漠天气的炎热,只好选择屯兵避暑,等待与西路军会师。

西路的蒙古军队继续向南推进,目标是甘州。甘州的西夏守将曲也怯律的庶子察罕,早在10多年前就投奔了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认作养子并多次立功。有着远见卓识的成吉思汗早在10多年前就密布的这枚棋子,在围攻甘州的战役中开始发挥它的作用,随同作战的察罕被授意给曲也怯律写信劝降。《元史》卷一二〇《察罕传》记载:“察罕射书招之,且求见其弟,时弟年十三,命登城于高处见之。且遣使谕城中,使早降。其副阿绰等三十六人合谋,杀曲也怯律父子,并杀使者,并力拒守。城破,帝欲尽抗之,察罕言百姓无辜,止罪三十六人。”这封信被甘州副将阿绰发现,便联络军中的36名将领,杀死了蒙古使者和曲也怯律全家,带领甘州军民力守甘州。成吉思汗率军从阿拉善赶赴甘州,两路蒙古军队合力攻取甘州,双方展开激烈的攻守战,阿绰和其他36名将令带领众多将士全部战死,甘州失陷。成吉思汗本想继续下令血洗甘州,因为察罕的极力劝阻才使得这个西夏佛都幸免被屠城。

蒙古军队继续沿着河西走廊向南推进,河西走廊最南端的大城市、西夏陪都凉州,迎接来的是蒙古军的全力攻城。西夏守将斡扎篑在强敌攻城的情形下,献城投降,整个河西走廊全部从西夏的版图里消失了。这个消息也让西夏献宗嵬名德旺更加惶恐,史料记载他是惊悸而死。他的侄子南平王睍在西夏最后的残局下,被仓促推上帝位,这也是西夏最后一个皇帝。

同类推荐
  •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

    有的人失足摔断腿,有的人失足进了牢房,还有的人失足发了财。赵兵的失足偏偏与众不同,他穿越到了宋朝,成了一位皇子,皇帝的备胎。但他却没有赶上繁华富裕,可以醉生梦死的好时光,此刻蒙古人的铁蹄已经踏遍欧亚,大宋已经名存实亡。乱世求生,他身不由己的卷入朝廷的纷争,投身于充满悲怆的卫国之战中,搅动山河,改天换地……
  • 玄鸟志

    玄鸟志

    ????????一个只有40户人家,170口人,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庄。却因它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闻名南北,传遍东西。???????玄鸟村比南部的县城高180余米,比北部的沿途村庄高120余米,是南北交通的交汇点,是南北区分的分界岭,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南北行人,客商和过往车辆经过一次玄鸟村而终生难忘。玄鸟村地处四周沟壑纵横。玄鸟村庄的形状十分特别,由东圪梁,西圪梁,沟底街,新院街,大窑垴等处组成,其状特像一只展飞翅翅翔的鸟,东西戈梁为鸟的两个翅膀,其余为鸟的身价。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文肇创一方文化,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玄鸟村民,一代代传承发展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生
  • 南宋那些事儿

    南宋那些事儿

    南宋就像一个软弱倒霉的人,跟别人打又打不过,求饶又不甘心……可窝里斗得厉害,一个小权臣刚铲除一个大权臣,就像大权臣那样作恶;一个小坏蛋刚消灭一个大坏蛋,自己就变成了一个大坏蛋。斗到最后,都是一个死,包括朝廷。本书文字生动、故事精彩、分析点评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读者不仅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更可以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的深度点评中提高自己的智识和判断力。
  • 俺要当八路

    俺要当八路

    这是一个人性沦丧的时代。这是一个抵抗日军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开始。日本侵略者无耻的侵略中华大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三光政策更是令人发指!中华这条巨龙终于愤怒了,龙游逆鳞处置必死!雄天本是一个乡下的小伙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氓也是个一身正气血性汉子。他偶然间加入八路军民兵队这也是命运的指引踏上了抗日征程……故事开始了。
  • 闹清

    闹清

    我的命咋这么苦呢!人家穿越,要不妻妾成云,个个如花似玉,貌美如仙;我可好,家里有三个老婆,也算妻妾成群吧,可就是每一个能看的;要不王八气加身,浑身一震,众人扑地拜倒,我也好有王八之气,结果浑身一震,奴才欺我!看刘广绪穿清,如何大闹清帝王朝。
热门推荐
  •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

    《财富的规则》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章政治是分配财富、经济是创造财富;第二章历史不可重现、人性亘古不变;第三章增长不等于发展;第四章财富不等于幸福;第五章一切从“头”开始;第六章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第七章勤俭与奢靡: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第八章公平与效率: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第九章市场的帝王:诚信法则;第十章树与草:人治与法制;第十一章消费商品化;第十二章商品的品牌等。
  •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散文-人物卷

    张中行以他独有的思想家的头脑,哲学家的智慧,国学大师的底蕴去勾勒人物,带有一种“史”的眼光,简单几笔就写出了人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勾魂摄魄。
  • 爆萌小青梅,竹马手到擒来

    爆萌小青梅,竹马手到擒来

    今日,徐妈妈成功生下一女,在众人的大肆夸奖下,徐妈妈得意的给自己的女儿开了一次选婚宴,习露露含着奶嘴,傻不啦叽的看着这一排男孩,圆润润的手一指,指向柳言志,奶声奶气地叫道,“老公!”徐妈妈在一旁有忧伤又高兴,高兴自己女儿眼光不赖,选了一个俊秀的男孩,忧伤的是这男孩比习露露小两岁,柳言志生气了,为什么这么丑的姐姐要做自己老婆?他不干了!习露露15岁时,开始放弃柳言志,准备重新备选,不料,被柳言志按在墙上,霸道地宣誓,“习露露,你,是我的!”靠,谁能告诉她,为神马柳言志才13岁,个子就咋么高呢?
  • 破灭记

    破灭记

    冷心,中国古修家族江南冷家少主,因一次泰山行而得一唐刀,一道金光冷心带入了一奇异空间,这里没有绚丽的魔法,也没有强横的斗气,只有阴阳灵气修炼者........天灵大陆
  • 邪皇宠妻:腹黑大小姐

    邪皇宠妻:腹黑大小姐

    杀手之王璃月,出行任务被男友和敌人陷害而死。而穿越,在这个世界璃月感受到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什么极品丹药、神宠美男拿到手软。人们从以前的冷眼相待,变成对璃月的崇拜与敬畏。
  • 温暖的故事--寒冬里那丝暖意

    温暖的故事--寒冬里那丝暖意

    《寒冬里那丝暖意》从作者孙瑞林已发表的故事中精选出45篇,每篇作品都以灵动的笔触和质朴的语言,讲述一个洞彻人心灵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把深奥的人生道理,融入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之中,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心灵得以滋养,情感得以温暖。本书的故事中有你、有我也有他,只要你翻开它,就会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寒冬里那丝暖意》的每篇作品都犹如一杯咖啡,让你从中品味出幽香深远的韵味。
  • 觅梦他乡

    觅梦他乡

    一场大火把刘灿的家烧的支离破碎,怀着满腔的怒火,他不得不提前辍学外出务工。小城市出生,大城市奋斗,这是一条心酸的回家路。走得再远都是为了回家
  • 天下人无双

    天下人无双

    一部半架空的日本战国史,感受不一样的文化与历史
  • 沉沦:少年血

    沉沦:少年血

    从懦弱无能的懦夫,到傲气凌天,欲气吞山河的自信者。经历的太多,得到的太多,失去的也太多……
  • 亡灵之戒

    亡灵之戒

    守护的骑士,神秘的魔法师,遗世的魔物,地狱的恶魔,幻之精灵,戮之魔兽,神灵执笔下的孤寂大陆,是罪恶的牢笼还是远古的密谋?远古时期,巫师与神灵展开了一场大战。巫师被神灵打败,永远消失在了大陆上。然而,巫师使用巫术从地狱召唤来的恐怖生物“魔物”却遗留在了大陆上。世事推移,魔物渐渐被大陆上的人们杀死,然而仍有几个区域遗留下了大量的魔物,这些区域被称为“禁区”。拉尔村,禁区内的一个由普通人构成的村落。没有人知道这个村子为什么而存在,只是有人隐隐地听说,这个村子维系着远古的一种“契约”。非洛是拉尔村的一个普通小男孩。一次意外,他违背了长辈的话而离开了村子,进入了魔物纵横的区域。幽深的亡者之森中,他遇见了一个神秘的小女孩,他的命运也因此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