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7500000049

第49章 敦煌之藏,安西之远

敦煌是西夏人心目中的“世界圣宫”,西夏窟占敦煌石窟总量近1/6,中国最早的唐僧取经图就是西夏人留在敦煌的壁画。西夏军队最早攻取敦煌时,那里的僧人把一些重要佛经藏在了洞窟旁的山洞中。几百年后,这个藏经洞被著名探险家斯坦因发现,随之一批批外国人来到这里,他们将大量唐卡、佛经、壁画带到了国外,使敦煌成为国人的一部伤心史。

366年,当第一道斧凿声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响起时,这里就没有再停止过对一个“东方艺术明珠”的完善和补充,到宋代时,已形成一座内容丰富、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在党项羌——西夏统治敦煌近200年间(1032年~1227年),由于重视经济发展,使敦煌保持着汉代以来“民物富庶,与中原不殊”的水平,也相应地促进了这里的宗教文化发展。1028年,嵬名元昊夺取了河西走廊后,西夏政权一直没中断过对敦煌和安西一带的石窟群的开凿。这期间不仅政府出资操办,一部分信奉佛教的当地人也加入到出资行列。

1900年5月26日,著名探险家斯坦因带人来到了这里,走到了看守莫高窟的道士王圆箓面前。来自中原的王道士因避内地战乱而来到敦煌,在莫高窟安居了下来,他找来一位姓杨的先生在洞窟里抄写经书。这位杨先生有着当地人特有的一个习性,干活干累了,会抽从新疆传来的莫合烟,用当地的一种芨芨草点燃。他有个习惯性的动作,用芨芨草点完烟后,就插在身后的墙缝里。有一次,他发现自己随手扔的芨芨草从墙缝里掉了进去。这引起了他的兴趣,用手随便一动,墙内的秘室出现了,罕世珍宝出现了。斯坦因带走了12箱的文物、绘画、刺绣精品,其中就有西夏文物。

1908年4月27日,伯希和率领他的“文化探险队”从巴黎来到莫高窟后,被丰富的敦煌艺术所吸引。在那个北方大地仍然是一片风沙和寒冷的下午,他铺开纸张,拿出自己的鹅毛笔,给法国巴黎亚细亚协会会长塞纳尔写起了信。信中称,在莫高窟北一个洞窟中发现的13耀14世纪多种文字文书中有西夏文写本和刊本残片。后来,伯希和把自己在这里的发现写成了著名的《敦煌石窟笔记》。在现敦煌464窟(伯希和所说的第181窟)中发现有“至少属于四部不同的书籍”的西夏文刊本残书,又在今456窟发现的藏文写本残卷中找到“二三件刊本西夏文残书”。他把这些他当时并不认识的写本、壁画和刊本,运到了他的祖国,轰动了当时的巴黎。那些人对古怪的西夏文并不了解,但这也刺激了法国人研究西夏,而那些他们能看得懂并让他们折服的壁画和文献,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它们的国家,留在了巴黎国立图书馆东洋写本部,那里收留的莫高窟北区的西夏文文献有200余件。

1964年的夏末秋初,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会同敦煌文物研究所组成的敦煌西夏洞窟专家考察组,对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等石窟群中的西夏洞窟进行了专门调查。工作组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宿白先生的帮助下,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在莫高窟划分出77个、在榆林窟划分出11个西夏洞窟。经过3个月对洞窟的考察,发现在这里的492个洞窟中,西夏洞窟竟多达80多座。

1982年,敦煌文物研究所同安西县有关部门在甘肃安西县桥子乡东南35公里处的峡谷中,发现一座石窟寺,名叫“东千佛洞”。鉴定出西夏洞窟3个,又为研究西夏壁画艺术提供了新资料。遗憾的是,这些西夏壁画为数过少,零碎不全。相比之下,唯有敦煌莫高窟与安西榆林窟现存的这批西夏壁画,不仅数量多且规模大,而且时代涉及西夏历史的早、中、晚各个时期,系统相当完整。毫无疑问,这两座石窟是我国保存西夏壁画艺术最多的地方。

1988耀1995年,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北区的248个洞窟进行了6次发掘清理,其中在莫高窟北区的37个洞窟内发现西夏文文献整页、残页、残片共计179件。西夏文献的内容有佛教典籍和世俗文献。文献形式有写本、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本。佛教典籍有《金光明最胜王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种咒王阴大孔雀明王经》《地藏菩萨本愿经》《金刚经》《诸密咒要语》《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高王观世音经》《千佛名经》《无量寿经》等,以及尚无法定名的佛经残页残片。新发现的西夏文献中有《碎金》《三才杂字》《番汉合时掌中珠》以及籍账、社会文书、诗词、散曲、咒语与道经等,西夏文文献装帧有经折装、蝴蝶装、卷子装等,而且,这些佛经中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和《诸密咒要语》都是西夏文活字版印刷。

在莫高窟北区挖掘的伯希和藏品、张大千藏品(法国巴黎图书馆藏品和日本天理图书馆藏品)和敦煌研究院新发现的B159窟西夏文《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残页上,都盖有汉文压捺印记“僧录广福大师管主八施大藏经于沙洲文珠舍利塔寺永远流通供养”。据日本善福寺所藏元代平江路碛沙延圣寺刊印《大宗地玄文本论》卷三记载:“钦睹圣旨,于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刻西字大藏经板三千六百二十余卷,华严诸经忏板,至大德六年完备。管主八钦此胜缘,印造三十余藏,及《华严大经》《梁后宝忏》《华严道场忏仪》各百余部,《焰口施食仪轨》千有余部,施于宁夏、永昌等路寺院,永远流通。”说明元代管主八曾施河西大藏经于沙州及宁夏、永昌路等处寺院,那里至元代时西夏佛教仍然盛行。

西夏进行长期武治后,当疆域面积固定、国内形势稳定后,对文化的重视也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这个时候的各个品类的文化都得到了发展,壁画是其中一支。如今,见证这些壁画的最重要的实物,基本上都集中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的80多个西夏洞窟中。在甘肃武威下西沟岘2号窟、内蒙古阿尔寨石窟、甘肃永昌千佛阁遗址以及银川西夏帝陵8号陵墓室和内蒙古黑城遗址等地也发现了少量的壁画。这些西夏石窟寺壁画以佛教内容为主,除了描绘各种净土变、说法图、千佛和供养菩萨外,还出现了十六罗汉、儒童本生、炽盛光佛、水月观音、曼荼罗五方佛等新的壁画题材。

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后,使后来的读者通过它了解到唐僧师徒一行前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其实,在吴承恩之前300多年的西夏时代,也有一部从主要人物到故事情节再到艺术风格都与吴著类似的“西游记”,这就是榆林窟第猿窟西壁南侧和东千佛洞第圆窟的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也是迄今发现最早有关唐僧西天取经的绘画。这些壁画一共有6幅,分别绘于甘肃安西县榆林窟第2、3、29窟和东千佛洞的第2、5窟,它们形象地展现了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和取经东归的传奇经历。目前,这些壁画中画面较为清晰完整、人物逼真生动的有2幅作品。一幅是榆林窟第2窟的《水月观音图》;另外一幅是榆林窟第3窟的《普贤变图》。《水月观音图》刻画的观音神态自若地端坐在金刚宝座上,碧空中彩云环绕,山石与修竹相互掩映,色彩艳丽。对面的河岸上,唐僧面容丰腴,身披袈裟,双手合十朝观音膜拜,神态沉静而端庄;孙悟空猴面人身,一手牵红马,一手遮额首,好奇地举目眺望。整幅画面观音形象占据了较大部分,唐僧师徒形象渺小,但给画面增添了不少神异色彩。从人身、马背上均不见经包、经盒之类的情况来判断,这应该是玄奘一行从本土出发前往西方的求法图。《普贤变图》刻画的是唐僧师徒二人与白龙马站在河水汹涌的河岸上面向菩萨肃然而立:唐僧略显疲惫,面向观音施膜拜之礼;孙悟空腰系经包,肩荷锡杖,上挑经盒,白龙马昂首天外,背负莲花,内置经包,光芒四射。这应该是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拜别观音、普贤菩萨的东归图。

从《玄奘取经图》来看,唐僧去往西天取经骑的是一匹枣红色的马,不像《西游记》所说骑的是白龙马。白马是回来的时候换乘的,马背上驮满经典,玄奘法师的头上已经出现了和菩萨一样的光环。

《西游记》成书几百年来,学者们对孙悟空的原型一直有争议。学术界曾经有两种主流意见:一种说法以鲁迅为代表,认为孙悟空是土生土长的“国产货”,主要采自唐代传奇《古岳渎经》中的无支祁(无支祁是“淮涡水神”“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趠疾奔,轻利倏忽”。被大禹制服后,颈锁大索,置于淮阴之龟山下。其形态、神通、命运均与孙悟空有相似之处)。另一种说法以胡适为代表,认为孙悟空是从印度来的“进口货”,他主要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子国大将哈奴曼(他能在空中飞行,拔起并背走喜马拉雅山,在被吞进老母怪肚中后,伸缩变化,又从其耳朵中钻出,其神通更与孙悟空接近)。

通过对安西榆林窟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的研究,发现壁画中一位紧随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正是孙悟空的原型,而这个胡人应该就是石磐陀。据此进一步推测,孙悟空的老家应该在今甘肃省安西县的锁阳城。

从《玄奘取经图》来看,西夏人也热衷于传播唐僧取经的故事。说明西夏立国后推行崇拜佛教的政策,举国上下都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依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叶舒宪在他的《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一文中写道:“西夏的西游故事壁画,表明古代羌(藏)文化的猴神崇拜如何接引印度的猴行者叙事,并早在《西游记》问世前300年就展开了图像叙事的孙悟空辅佐唐僧取经故事,从而改变汉族叙事文学中以《白猿传》为代表的淫猴形象,为吴承恩的小说中的正面猴神形象塑造开辟了道路。近10年来国内的《西游记》研究发生了‘西移’现象,是诉求于羌汉之间文化互动之中的重要新线索。”(见《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中枢,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从汉到宋的1000年间,这条路上一直延续着西行求法和东渐弘法的活动。这里的民众经过长期的佛教文化浸润,潜移默化地形成了一种浓厚的佛教氛围,并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经验和理解,试图对佛教的因果报应和劝善惩恶思想作出他们的理解和阐释。

在传承性上,西夏早、中期的佛教壁画继承晚唐、五代和北宋的画风;在创造性上,则体现在了晚期佛教壁画上。其创作多以大面积的石绿作底色呈现着清丽的色调,使土红色线条勾出的轮廓更加明显。在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中,一幅唯一以山水为主的画面,一反许多西夏壁画以人物和宗教内容为主,实地描绘了西北地区山岭树疏高旷的风貌,反映出西夏山水画的一些特点。

现存的西夏石窟寺壁画中,还有大量的供养人像,刻画了国王、官吏、妇女、武士、平民、侍从和不同人物的各类形象。壁画中以党项人为主体的供养人像,为上窄下宽的长圆脸形,直鼻,体型较高,较鲜明地描绘了党项人的特征。

如果说,西夏壁画是西夏中期的产物,那么,见证西夏晚期文化的另一种品类就是艺术彩绘木板画。甘肃省武威的西夏博物馆里就收藏有西夏彩绘木板画的实物。这些彩绘木板画共发现30幅,均为小幅画面。最大一幅为墓主人肖像,长28厘米,宽10.5厘米。木板画主要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有墓主人、男女侍从、武士、牵马童等,还有龙、金鸡、狗、猪、日、星等图像。画法较精细,设色淡雅,基本上用平涂法,人脸等重要部位则施用晕染法。然后用墨线勾勒,外廓线较粗,衣纹线条用折芦描,起笔重,转折陡直,给人以劲挺的感觉。1997年,甘肃武威西郊林场西夏墓出土的木板画中的墓主人像,画板侧面墨书汉文“蒿里老人”四字,画面生动地描绘了称作“里蒿老人”的墓主人的老态特征。

从这座西夏墓中出土的《童子驭马图》以奔动的气势再现了童子执鞭驭马飞奔的情景,是西夏绘画中的杰作。

西夏晚期,也出现了反映西夏艺术种类丰富性的木刻画,莫高窟附近的元代塔墓中出土的3部西夏文佛经上有刻印的佛教故事画。其中有一部完整的佛经,经文在下,与经文相应的画面在上,共有60多幅情节前后连贯的佛教故事画,是中国早期连环画中的珍品。西夏木刻画中有的作品构图复杂繁丽,应是壁画的缩本。如西夏文《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中的《西夏译经图》等木刻画,人物众多,场面浩大,刻法流畅,显示出精湛的木刻技艺。

同类推荐
  •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历史从来由“大人物”与“小人物”构成,“小人物”早已湮灭,留下“大人物”任人评说。《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中的每一个人——九五之尊的帝王、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亦有宵小之徒,都是所谓“大人物”。但这些“大人物”在主宰他人命运的同时,却无从把握自己的跌宕浮沉。
  • 隋唐之无限召唤

    隋唐之无限召唤

    隋唐时期,江湖纷争,英雄辈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猪脚穿越到了隋末,带着系统召唤历史人才争霸,于是,历史进入了另一条河流。人生,只是一场游戏,天下,不过是手里的玩具。他高高在上,漠视一切!
  • 盖世英雌

    盖世英雌

    我受够了欺辱,只求得到我应有的尊严。我不愿争天下,却只有这条路能拯救我。我名沐雨,是个女子,欲成霸业。因我曾是男人,因我要证明,无论男女,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要活的堂堂正正!
  • 九天雏龙

    九天雏龙

    想进华夏最高学府“燕京大学”深造的高考状元姜文龙,偏偏被父亲逼着进了第一军校——“国防大学”;男女感情上属于弱智的人,又偏偏有省委书记女儿的追求;被雷电劈击后大难不死,还偏偏拥有了超越时代高科技知识的大脑。使他从一个普通青年到崭露头脚,叱咤风云,走向颠峰。
  • 龙踞美洲

    龙踞美洲

    悲摧穿越到十六世纪的美洲大陆。然而这里还是一片莽荒。好吧,这位刁民,最看不惯欧洲那些殖民者肆无忌惮,更不愿意见到未来的霸主美国崛起。凡事讲究先来后到,老子先来,不好意思,美洲就是老子的了!背倚太平洋,自然高枕无忧;面朝欧洲大陆,怎能不滋生野心?坚船利炮,给我轰;玛雅帝国的子民,给我冲!我来,我战,我征服一切。不,我同化一切!
热门推荐
  • 异世穿越之邪女王妃艳刹众美男

    异世穿越之邪女王妃艳刹众美男

    潘朵,21世纪世界顶尖金牌女杀手,兼“暗”宫宫主,她不强则矣,强则所向披靡,没有人能和她抗衡,她素来以冷血著称,淡漠,无情,狂妄邪魅,这些词用在她身上有过之而无不及,绝艳!她注定是所有人眼中的焦点。但是,一次执行任务,她自信的以为万无一失,谁知返回途中飞机却被人放了定时炸弹,不是别人,就是她培养了五年的“妹妹”!她冷笑,红唇妖冶,贝齿微启,侧首,“瞳,告诉我为什么?”身旁的身体微僵,瞳一脸惊恐的盯着她,“你怎么知道?”“除了你,你认为还有谁可以在我身上,在我飞机上动手脚呢?”她笑开了,美中更多的是痛!身体已经开始失去意识,“你递给我的纸巾上也涂了毒药吧。”
  • 爱情不是泡影

    爱情不是泡影

    她,是哈佛的高材生,家里富可敌国。他,同是哈佛高材生,家中钱财多多。她和他,经历相同,法国的一次偶然以后,他们在一起了。——爱情,不是泡影
  • 仙姑,你的妖性哪儿去了?

    仙姑,你的妖性哪儿去了?

    男男风?师徒恋?对咱来说,这些都是小儿菜!我得瑟着,笑了。且不论为何身为一株女草我会亲身经历断袖之灾,就论当年仙帝激奋扬言要将自己小儿婚配与我,我便幡然醒悟,一世为仙,这日子注定没法平凡!当我毅然摇头的那一刻,仙帝和蔼慈爱的将我叫到身边,他笑着说:“如此,你便滚到凡间做枚妖精去吧!”只是仙帝呀,您封我记忆干嘛?更重要的是您为啥要封俺的法力!?那岂不是要处处受人欺负?“可不就是!”我眼睛一眯,恶狠狠的赏了那卖萌讨嫌的维扬鸟一记小刀眼。果不其然,被这个小混蛋一语戳中………………………………“看目儿你这般幸苦的模样,没有三百个周期,这身上的阵法怕是解不开了。”夙尘一双清眸笑的欢快,将我扶正摆好,心细如他,还好心的帮我摆了个漂亮的修炼指法,绝尘而去。这个我跟随了十余年的人尚且如此,那别人岂不是……当夫颜类抱着我的那一刻,他大声向小胡子掌柜哀求:“您就看在我家娘子身不残却智残的情分上,将那玉树卖于我吧~”这时,我便痛心疾首的大彻大悟!
  • 琴舞风云系列之天地风云

    琴舞风云系列之天地风云

    一把魔琴害得他家破人亡,没有爹娘,没有了银两,他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过着不是人的生活。幸好老天不欺善人,让他遇上了两个一生都往不了的恩人--海善神僧、铁鬼脸李百变。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极大的转机。这十来岁的人生让他经历了从天堂掉下地狱,又从地狱飞上天堂,太玄妙了。十年后,为了报仇,他练就神功,最终为死去的父母雪恨。但是在爱情里他却遇上了难以下手的选择。是听义父母的遗训,还是选择自己的挚爱?有谁可以帮出某测略?
  • 单色凌

    单色凌

    关于爱恨情仇的道理,关于人生的感悟,我们说了那么多,也听了那么多,最后又如何?
  • 暮色旋律

    暮色旋律

    这是个全新的世界,它不讲规则,或者说,它不讲我们世界的规则,所以说,它既是无序,也是有序的;这是个黑暗的世界,为了利益,一切都可以变得理所应当,黑暗也可以亮得耀眼,正义从此成为了欺骗;这是个鲜红的世界,毕竟,它一直被鲜血所浸染,杀戮,也仅是为了活下去,或者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而,改变这一切的,却是一条……杂鱼。好了,正经话说完了,让我说点不正经的吧,这本书只是新人的试验品,当然我还是会努力写好的,只是更新……以后再说吧!因为部分特殊原因,本书从经典修仙转为了都市异能,不喜……想喷就喷吧!好了,就这些吧,反正也没人会看简介的,就算看也不会看到这里。
  • 素为朔风

    素为朔风

    听戏人永远不懂说戏人的痛,就好像你们听她的故事却感受不到她的痛,不过,她也有爱,她在痛和爱之间生存,但这却让她生不如死,那就这样吧。
  • 我的百合小娇妻

    我的百合小娇妻

    她精明却火爆,懒惰却妩媚。可是却被可恶的霸道男很设计了。真是大意啊!算了,她白薇也不是省油的灯。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偏偏有人要往枪口上撞,那也不要怪她不客气咯结婚?未免太夸张了吧,两个月都还没到呢?感情不深厚真的可以吗?算了,结婚就结婚,我怕你啊!可是却在开心的时候出现了不想见的人。还要在一起待上那么久。他放荡不羁,曾一度是花边新闻的主角。却在遇到她时就想据为己有。骗他!耍他!愚弄他!看日出!一切都因为她而改变了想法。可是却在结婚后突发状况。离家出走!他孟昊天从和她在一起都没有偷过腥了哎!事事总是如此弄人,怀孕?她竟然敢挟子夹逃,看着吧。就算天涯海角都要找到她。然后不准她离开自己的视线一步,但是她在哪呢?
  • 灭世歌

    灭世歌

    是谁踩在谁的头上嚣张狂笑,是谁踏过谁的躯壳收割了最后的麦苗,是谁抢走了谁嘴里最后的晚餐?南城已毁,亲友已亡。少年天夜带着无尽怨念,去寻找母亲口中那――不同的世界。
  • 欲念的仆人

    欲念的仆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感而写的,是一部想给大家带来正能量的文。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希望大家能明白其中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