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745700000029

第29章 纳米布沙漠

沙漠即沙质荒漠,是荒漠中面积最广的一种类型。沙漠地面覆盖大片流沙,广布各种沙丘。它既包括移动沙丘,也包括固定、半固定的草原沙地。目前全世界沙漠面积约有314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21%。沙漠的类型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沙漠和温带沙漠两种。

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62亿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30.3%,其中约1/3(4800万平方千米)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而且每年以6万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着。而沙漠面积已占陆地总面积的10%,还有43%的土地正面临着沙漠化的威胁。

纳米布沙漠,亦译那米比沙漠。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干燥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境内。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

“经典回放”

(一)

纳米布沙漠已有5500万年的历史了,它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干旱的沙漠之一。沙漠海岸又被称为“骨骼海岸”,海边至今仍零乱地散布着众多先前失事船只的遗骸,无言地述说着悲惨的往事。那些失事船只的水手们在最初登上这片海岸时,曾经因为获救而纷纷跪下来感谢上帝,可谁知他们又重入死亡境地,竟然难以穿越这片荒芜似禁区般的沙漠,最终只有在缓慢的痛苦中死去。如今,沿着这片沙漠海岸建起了斯克尔顿海岸公园。纳米布沙漠的地面上覆盖着大片的流沙,一些沙丘长达16~32千米,高60~250米。纳米布沙漠几乎处于无雨地区,年降水量在沿海地区不超过13毫米,大陡崖山麓也不过50毫米。维持沙漠地区生态系统的是一连串季节性的河流,它们从内陆的高地到海边形成了数百千米的河道。今天只有在东部高地有充分的降雨时才偶尔使这些河道流动起来,但这决非是每年都有的事,即使河水流动起来,最终的结果是在到达大海之前早就渗入沙土之中了。

本格拉洋流沿着海岸向北前进,带来了南极的水流。当远离海岸温暖的西南海风扫过凉冷的本格拉洋流时,就形成了雾,它是纳米布沙漠最主要的降水形式。在沙漠死一般沉寂的夜晚,海雾轻轻掠过像月球般忧郁和荒凉的沙漠平原和岩石坡时,树叶、岩石、草木、甚至一切动物的体表,都凝聚起了水珠,地衣泛现出一层淡绿色,那些无法等待滚过沙漠上空的雷声和流过干旱河床的洪流使无数生命因此获得又一次生存的机会。靠着雾,纳米布沙漠最不寻常的植物——稀奇古怪的百岁兰可以在沙漠严酷的生境中生活2000年。因此没有雾这股恒久的自然力,沙漠中众多的生命是无法生存的。

光秃秃的沙漠地表接受着强烈的太阳辐射,在夏天内陆气温可高达26~37℃,即使在春秋两季,当燥热的南非山风从东面吹来时,气温也可高达37℃。沙中的居民——甲虫、蜘蛛和蜥蜴等为了躲避正午的酷热、下午的余热以及凌晨的寒冷,而把自己每天的活动安排在早晨,黄昏以及深夜寒冷到来之前。

当太阳的光线洒在沙漠上时,沙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寒冷被驱走了,绝大部分的小动物们开始活跃起来。一只大型的掘沙蜥蜴小心地从沙中探出头来看看天上是否有苍鹰之类的猎食者,在感到没有危险时,才开始贪婪地呼吸着沙面上散发的热气。待身体暖和以后,它们爬出洞穴,让全身都沐浴在阳光之下,四处去寻找食物,只要一有不祥之兆,这只蜥蜴便立刻躲进它的避难地——温暖而松软的沙中。

沙丘的背风面通常是许多不能忍受强风吹袭的小动物聚居之地,除蜥蜴外,甲虫和其他昆虫也在这太阳烤灼的沙上爬进爬出调节体温和寻找食物。小动物们的食物为天赐之物,风挟裹着沙漠中的动植物残剩物——一粒种子,一条死苍蝇腿乃至一片叶子,越过沙丘顶部。这些残剩物变成了更小的碎屑物,然后聚集在沙丘背风面的底部,因此背风面也成为小动物们的“食堂”,在此可以美餐一顿。

早晨的温热过后,接踵而来的便是中午的酷热,已经活动了一个上午的小动物们此时已吃饱肚子,心满意足地在沙面上打个洞,钻进地下睡午觉去了。热浪滚滚而来,沙漠舞台上呈现出死一般的寂静。直到夕阳西下,黄昏降临,小动物才跳跃着重返地面。在这火星般暗红色的世界里,茶碟状的甲虫四处游弋,沙面反射的月光映照在翩翩起舞的白蜘蛛身上,呈现着怪诞的色彩,壁虎迈着桨状的宽足追捕昆虫,贪吃的金鼹鼠沿着沙坡滑行着……

(二)

当一段炎热干燥的天气来临时,土地伸开了裂缝,雾消失了。在热浪消退,海雾重返的第一个夜晚,沙漠又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繁忙之地。黑色的甲虫从背风面上爬到沙丘顶部,迎着浓雾,将头向下顶在沙上,身躯几乎是倒立着。当潮湿的雾气碰到甲虫的背甲时,就凝成水滴,并向下流入了甲虫的嘴里。沙丘蚁往往是白天活动而夜晚呆在洞中的,可此刻它们也按捺不住地爬出洞中。当海雾开始形成时,沙丘蚁站在沙上一动也不动,让雾珠慢慢地在它们身上聚集起来,然后相互饮用着对方身体上的水珠。这些都是在沙漠中生存的独特方式。

除了在西非撒哈拉边缘的大象外,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象生活在纳米布沙漠这样严酷的环境中。在斯克尔顿海岸公园中的大象比其他非洲象有更大的脚和更长的腿,虽然它们不是一个亚种,但一些科学家相信这些象属于一种生态型,它们在对沙漠生存环境方面有着特殊的适应方式,如这些沙漠大象在干旱季节时每隔3~4天才需喝水一次。

尽管纳米布沙漠的生存条件非常严酷,但它也并非从来就是人迹罕至之地。在斯克尔顿公园外围的沙漠中,当地的赫雷多人,须巴曼人和达马拉人常常在野生动物饮水的干旱河床中放养牛羊,这是他们唯一的财产。当海边食物稀少时,狮子就沿着河床向上游走去,往往碰到正往下走的牲畜,有时是一头牛死掉,但有时却是狮子死去。当地法律规定在公园外如果狮子或其他动物危及到人和他的牲畜时,人们可以杀死这些捕猎动物。

澳大利亚动物学家和摄影师德斯·巴特莱特第一次见到斯克尔顿公园的那头雄狮是在1986年2月9日,当时它在霍纳布河的南端活动。5月15日的深夜这头狮子又光临了他们的露营地。这头狮子的前辈,也是先前该公园内唯一的一头公狮,在1985年3月沿海岸向南走到公园外面的娱乐区时被人们击毙。因此动物学家在1986年初第一次见到这只新来的雄狮时非常高兴。

公园内另有一头雌狮,她是在1981年4月在霍纳布河口出生的,喜欢在沙漠中漫游,或者在海滩边捕猎。当动物学家看到她的踪迹时,她已杀死了一头海豹,并拖了3千米至内陆美美地饱餐一顿。人们希望这头霍纳布河口出生的雌狮能与新来的雄狮配对。果然,1987年6月它们配对了,此时这头雌狮已带上了无线电发射器。6月4日动物学家乘飞机巡视时得到了她的信号,发现它们聚在一头已被杀死的驼鸟身边。5天以后又发现这对狮子在公园外面杀死了另外一只驼鸟。但此后动物学家就永远失去了它们的信号。7月17日,一个牧人杀死了雄狮,杀伤了雌狮。这头雌狮拖延了5天之久,直到保护官员找到她,才结束了她痛苦的生命,检查时发现她已怀孕了,将在几周之内产下四头幼狮。

悲剧仍在继续,1988年8月7日,动物学家在公园内看到了第3只雄狮,可到次年的7月4日它在远达100千米以外的内陆被击杀,而4个月前找到的另一头雌狮也被杀害了,伴随她的还有一只幼狮。

失去狮子的悲哀笼罩着野生动物保护者,人们希望这种悲剧能被一些建设性的东西所代替。狮子固然会危胁牲畜,但它也会吸引旅游者,尽管是在这遥远的纳米布沙漠。

1907年德国殖民政府宣布在埃托沙和考克维德的部分地区建立禁猎区,1970年南非政府取消了禁猎区,以便为在沙漠中生活的土著居民提供家园。这样沙漠中的野生动物只有在沿海岸狭长形的斯克尔顿海岸公园内得到保护,然而狮子的悲剧已表明这显然是不够的,为此纳比亚政府已同意在此建立一个面积更大的禁猎区,由须巴曼人帮助管理和保护这个区域,通过旅游收入,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人狮之争有望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让野生动物的悲剧永远成为历史吧!

“相关链接”

纳米布大象

南非动物学家P·J·维琼,花了5年时间跟踪纳米布大象。他说:“天气非常干,但大象一点也不烦恼,它们有秩序地快速向一个目标走去。尽管它们已有一年多没有去了,但它们知道那儿有一处水源。当我跟着它们走到目的地时,大象差不多已走了56千米。”

在一个大沙丘的斜坡上考察队员发现了数条深沟,这是大象滑下沙丘直到下面水塘去喝水的证明。为了能看见大象的再次来临,动物学家等了足足18个月,才终于等来了这一天。在尘雾飞起的地平线上,两头巨大的雄象出现了,它们匆忙地穿过沙丘,一头紧跟在另一头后面,两头大象走近斜坡边缘时,平时那种端庄威严的外表不见了,只见两只象隆隆地跨进斜坡,后腿弯曲,前腿直立朝下滑行。到了沙丘底部它们冲向水塘,就像孩子们那样互相戏水,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情景。

同类推荐
  •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中国最新校园德育建设丛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选编

    德育的短效,已成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极为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德育效能,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来源于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一个主体主动的、不断深化的建构过程。学生的道德养成同样也是由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不断建构的过程。学校德育应紧紧把握这一特点,构筑德育的网络体系,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持续教化。
  •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孩子究竟需要什么?本书告诉我们:生命最需要的是最精神的能量,亦即心灵温度;教育之道在于心灵,温暖心灵是教育的核心,因为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是温暖的,他的大脑潜能就会自然激发与拓展。说有温度的话,做有温度的教育,上有温度的课……
  • 美育

    美育

    全书共分8章,第1章通过绪论部分全面介绍了学习美育的重要意义,让学生首先认识美育;第2章是美学理论部分,从美学与医学美学的概念上进一步介绍美育;第3章至第7章从美的不同领域范畴,对美的每一个分支分别进行介绍,让大家学会审美;第8章从医学生专业出发对其提出审美要求。
  • 语文新课标必读-谈美书简

    语文新课标必读-谈美书简

    新中国成立后,提出了“美是主客观的辩证统一”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的实践观点”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美学思想,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美学流派。粉碎“四人帮”后,朱光潜先生又“怀着舒畅的心情和老马伏枥的壮志”,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资本论》、《自然辩证法》等进行系统研究,对一些译文提出了有重大价值的修改意见,写了《谈美书简》等著作。他为我国现代美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科学体系贡献力量。
热门推荐
  • 起源与未来

    起源与未来

    人类是如何诞生的?宇宙到底有多大。如果说神创造人类,那么谁又创造了神?谁又创造了创造神的XXX。
  • BOSS来袭:纯情娇妻萌萌哒

    BOSS来袭:纯情娇妻萌萌哒

    她一个平民小市,上着不入流的大学,男朋友是豪门少爷,却为了一场赌局披着平凡的外套闯进她的生活,他是A市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佬,夜亦辰,却时常眯起清冷危险的眸子注视着那个他认定的小丫头走向他给她设的专属的情人陷阱中,目的实现,可是,他却觉得他签的更像主仆契约....白天,上午他是禁欲总裁,下午装上蓝色美瞳,戴上无度数眼镜,西服换上黑衬衫,他又摇身变成了她的语文教授,当她发现他的双重身份后,他却又邪魅一笑,"白天教知识,晚上教姿势。"
  •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名人传记丛书——孔子

    “圣人出而黄河清”,孔子带着这样的祥瑞之兆出生于山东曲阜,他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却聪敏好学,20岁时已是鲁国有名的学者。他为政之时,鲁国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百姓知礼守法,安居乐业。他盛年时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思想主张,虽不被当世所接纳,却不改初衷。晚年回归故乡之后,理诗书,制礼乐,著春秋,为后世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他一生广收弟子,桃李满天下,他的教育思想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 明月哥哥的异国

    明月哥哥的异国

    明月薰芳醉碧树乱人凶公子不识人呼作白骨精~想用最艳丽最绚烂的笔尖将你留住
  • 书法离钩

    书法离钩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阴阳继承者

    阴阳继承者

    《阴阳继承者》写的是一个叫萧云风的少年,意外的找到了当年用禁术封印九尾而被不死神明封印的安倍晴明的封印之地,并且阴差阳错的解开了封印。从此,他便继承了晴明的阴阳之术。言灵吟诵丶式神操演丶驱邪缚魅丶阴阳符咒丶结印解印丶封印之术.......萧云风家里出事了,百鬼围家。萧云风闯荡社会,带着一身的阴阳术,驱邪缚魅....重庆红衣男孩事件,蓝可儿事件等奇异事件,看萧云风如何解决?!
  • 超级召唤领主

    超级召唤领主

    在遥远的亿万光年,有一个星系叫做亚特兰瓦罗兰星系,简称亚兰星系,其中最中心最发达的星球便叫做亚兰星球。星球的开发,在星系里诞生了无数占据大星球与小星球的领主。罗玉在地球上辛劳工作十余载,本本分分的他在结婚当天,洞房花烛之时,马上风而死。却因祸得福的穿越到亚兰星系的一个小领主身上,而且还拥有了领主召唤系统的金手指。“没想到俺黄鱼村山旮旯出来打工的屌丝也有今天……”——罗玉。
  • 情定三生:天才倾城妃

    情定三生:天才倾城妃

    他与她今生的相遇,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缘分使然。前世,他与她在桃花树下约定三生三世,来世定不负君;今生,她穿越而来只为遇见他,一生一世一双人足矣。
  • 一品皇女太妖娆

    一品皇女太妖娆

    啊喂,本姑娘可是西岑的大皇女哎!你要不要这么无视我,要不要这么高冷啊。不要忘了,你可是本姑娘的皇夫哎。还夜不归宿??哼~~不听话,本姑娘分分钟休了你。某男一个杀气腾腾的眼神丢过去,我就静静的看着你,不说话!呃……你不要用这么深情的目光望着我好吗?本姑娘害怕
  • 锦墨花开

    锦墨花开

    他,本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富二代,但是却因为一个跟他毫无干系的人,扰乱了他的生活,从此他的生活发生了逆天的转变。未知的旅途已经来临,看他该如何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