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参照依据
我们在设计城乡一体化指标时考虑到三个参照依据。
第一,参照马克思经典作家关于“城乡融合”思想中提出的有关标准和西方城市学家提出的观点。恩格斯关于“城乡融合”有两个标志: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和人口分布不均衡现象的消失。斯大林把“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标志。英国城市学家霍华德用“城市”、“乡村”和“城市——乡村”的三块磁铁同时作用于“人民”来说明“城乡一体化”的观点。美国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推崇亨利赖特的主张,主张通过分散权利来建造许多“新的城市中心”,以致最终达到把城市与乡村两者的要素统一到一个多孔的可渗透的区域综合体,并作为一个整体运行。这些思想可以作为我们制定指标体系的参考。
第二,考虑城乡一体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等概念的重叠性,因此,建立指标体系首先要理清这些概念间的关系。我们认为,现代化指标侧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横向比较;工业化更加关注生产力、生产方式、产业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强调人口的空间分布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城乡一体化是城市、乡村现代化的交叉和融会,它应该包括城市现代化和乡村现代化的内容,按照我们对城乡一体化四个层次的界定,城乡一体化进程应该与基本现代化同步,但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更应该强调城乡体制、制度、机会和权利的协调与公正,强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参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和《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与指标选择》提出了人均GDP(美元)、农业增加值比重、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非农就业比重、人口城镇化率、成人识字率、大学普及率、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平均预期寿命、人口自然增长率、基尼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国家信息化指数和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系数等14项指标。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成立的联合课题组制定的《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共6个方面18项指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低于35%,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35%,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90%,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4人,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0.4,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9年,平均预期寿命75岁,恩格尔系数0.4以下,居住质量指数75%,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7%,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60%,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85%,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森林覆盖率23%,万元农业GDP用水量1500立方米。我们认为,这两个指标体系是我们制定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参照依据,但是,按照“三步走”战略构想,“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建设……”因此我们认为,“全面小康社会”是“第三步战略”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中间的一个目标。城乡一体化目标应该高于“全面小康目标”而与“基本现代化”等同。
2.4.2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及指标选择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并能采用量化手段进行量化的指标因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根据城乡关系融合的终极目标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反映城乡关系发展程度和水平的指标集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能够全面、准确、科学地反映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状态并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体现城乡相互融合、发展的水平。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有:
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全面准确地反映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克服因人而异的主观因素的影响,以求对城乡一体化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从系统整体出发,能够真实反映各地区城乡关系的各个方面及其主要特征,各指标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不能过于复杂,力争简明实用,用较少指标反映较多的实质性内容,设计的指标便于收集和量化,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范围。
可比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反映城乡关系的共性特征,既能测度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一侧面,又能进行地区间的横向比较。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对众多相关指标进行选择,确定城乡一体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有5个类别18个单项考核指标。
2.4.3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解释
2.4.3 。1城乡经济融合度
(1)城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在城乡一体化整个指标体系中是一个根本性、标志性、综合性的指标。这是因为一个地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客观相关性。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当人均GNP为820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30%~39%;人均GNP为1087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40%~49%;人均GNP为3621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50%~59%;当人均GNP为6424美元时,城市化水平为60%~69%。因此,可以看出城市化水平随经济发展而上升,但是提高的速度随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越来越平缓。我们还考虑了城乡一体化与基本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系,基本实现现代化或城乡一体化实现期的人均GDP应该达到当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按照目前国际评价体系,下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761~3030美元,上中等收入国家人均GDP为3031~9360美元。2003年浙江全省实现生产总值9395亿元,人均GDP20147元(按照8.27的汇率折算为2436.15美元)。2003年农村人均GDP要比城市低,今后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采取更多的倾斜政策,农村经济增幅将更快,农村人均GDP将突破3000美元,城市人均GDP将达4500美元。我们以此作为城乡居民人均GDP的标准值。
(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此指标反映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协调性。收入差距是造成城乡居民生活差别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有失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同时也不符合全面小康社会的特征。打造公平,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的发展思想和“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得到贯彻落实,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有望缩小。2003年,浙江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18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31元,两者之比为2.43:1,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均衡发展的要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应在2倍之内。
(3)三次产业结构比及农业增加值比重。城乡产业融合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要从根本上改变乡村长期单纯搞农业,城市单纯搞工商业的局面,必然要求在省域范围内将城市工商业和乡村工商业合理布局,加速发展乡村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发展。另外,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持续降低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是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2003年浙江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7/52.6/39.7,这个比重比长三角15个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比(4.97/54.49/40.54)高。我们认为,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实现期的三次产业结构应该接近今日长三角15城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形成“三、二、一”的序列结构。农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降低到5%以下。
(4)农村非农产业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比。加速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对农村、农民现代化至关重要,是衡量城乡资源整合、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三次产业结构和农业增加值指标之外,我们还增加了这一指标。2003年浙江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1165.23亿元,农村工业企业(17454个)总产值为7357.41(工业增加值1572.87亿元),仅农村工业企业产值就是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31倍。2003年浙江省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1138.92亿元,其中农林牧渔业收入为1102.63亿元,工业收入为17382.48亿元,建筑、运输、商饮、服务及其他收入为2653.81亿元,农村二三产业合计收入20036.29亿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94.78%。我们可以将这一指标确定为≥95%。
2.4.3 。2城乡人口融合度
(5)人口城市化率。这是反映社会结构变化的最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指标。对于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我国,这一指标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按公安口径统计,2003年末户籍总人口为4551.58万人,其中农业户籍人口为3394.08万人,非农业户籍人口为1157.5万人(按此计算的城市化率只有25.43%);按常住口径统计,浙江省2003年末常住人口为4679.5万人,其中农村人口为2199.4万人,占47%,城镇人口为2480.1万人,占53%。一般认为:当城市化水平低于3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与城市化率是同步的;当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渐加快向农村渗透和传播;当城市化水平达到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长趋势,将达到70%,城乡融合步伐加快;当城市化水平达到70%以后,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将达到100%,即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因此,我们认为,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城市人口应超过70%。浙江省从1998年到2002年,全省城市化水平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2010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将超过60%,2020年超过70%。
(6)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非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也是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指标,同时,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不对称,就业结构相对落后,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困难之一。这指标不仅能反映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程度,而且能够进一步反映农村非农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水平。2003年,浙江农村劳动力为2219.90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872.96万人,占39.3%;第二产业劳动力为778.26万人(其中工业为647.21万人),占35.1%;第三产业劳动力为568.68万人,占25.6%。农村非农从业人员合计达到1346.94万人,占农村实有劳动力的劳动力总数的60.7%。从全社会从业人员产业结构看,近年全国平均非农就业人口比重为50%,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我国目前非农化发展水平及其未来可能的变动趋势,浙江城乡一体化非农就业人口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不低于85%。
(7)城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这是衡量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综合性指标。以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已超过了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与1990年普查数据相比提高了2.85岁。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要比2000年继续提高2岁,2020年再提高1岁,分别达到73.5岁左右和74.5岁左右。分城乡看:2000年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9.5岁,也接近世界中上等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农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平均每10年增加2.5岁,为此,我们将此指标的城乡一体化标准确定为城市75岁以上,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达到73岁。
(8)城乡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及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该指标反映医疗卫生事业对城乡居民健康服务的保证程度,是评价居民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2000年,我国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已达20人,超过中等收入国家18人的平均水平。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每万人拥有的医生数应分别达到32和22人。按照卫生部的调查与推算,2000年全国农村合作医疗参与率只有10%左右。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农村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农村合作医疗滑坡的状况有所改变。我们估计,到2020年,全国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人口比重达到90%是有可能的,浙江应该超过这一指标而达到98%的水平。
2.4.3 。3城乡社会发展融合度
(9)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一指标就是指社会保障的人口覆盖率,它是体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更是体现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及社会公平性的主要指标,是反映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度的关键指标。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来看,社会保障覆盖率越高越好。但目前城市的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及企业职工基本实现了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广大农村由于经济落后,企业经济实力不强以及历史传统影响等原因,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目前仅在个别市县建立。我们采用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办法,统一计算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人口的覆盖面,可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来体现。全国“2010年这一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2020年进一步提高到80%以上”。结合浙江省的实际,参照国际经验,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应在98%以上。
(10)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这是测定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按国际惯例,基尼系数取值的一般判断标准为:0.2以下高度平均,0.2~0.3之间为相对平均,0.3~0.4之间表示相对合理,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2003年,全省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4,由2002年的0.3560扩大到0.4013.其中农村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由2002年的0.3560扩大到0.3635;城镇居民的收入基尼系数又2002年的0.2804扩大到0.3046.这说明浙江省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已经处于差距较大范围。使基尼系数处在合理区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收入基尼系数应降到在0.35以下。
(11)城乡高中入学率和大学普及率(大学生占18~22岁年龄人口的比例,也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衡量高中教育的普及程度,总体上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受教育情况和人口素质。高中入学率全国平均为45%,浙江约60%,实现城乡一体化,浙江省城乡高中入学率应在95%以上。十六大提出要在普及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高等教育入学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30%时,由英才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目前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超过40%。按照全面小康指标,我国高等教育要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大学普及率要达到25%以上,2020年达到35%以上。2003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5%,实现城乡一体化,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应该达到35%以上。
2.4.3 。4城乡生活融合度
(1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该指标反映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根据国际经验,恩格尔系数0.6以上为贫困,0.5~0.6为温饱,0.4~0.5为小康,0.3~0.4为富裕,0.3以下为最富裕。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时,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均在0.3上下。专家估计,2020年,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可以降到0.3以下,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可以降到0.4以下。2003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0.366和0.382,已低于0.4全面小康的目标值。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继续下降,低于0.3/0.4的水平。
(13)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和农民居住质量指数。该指标反映城乡居民的居住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住房面积,改善居住条件,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另外,全面小康社会对农民居住质量总的具体要求是:80%以上农户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5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达到95%,基本消灭土坯房;80%以上的农户饮用自来水;70%以上的农户使用清洁能源;70%以上的农户享有卫生厕所;80%以上的农户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按照饮用水状况、卫生厕所状况25%的权重,清洁能源和居室外道路条件15%的权重,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结构各赋予10%的权重。根据各单项标准和权数,计算综合居住质量指数为78%,考虑各地区差异情况,把75%定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农民居住质量标准。2003年,浙江省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21.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为50.73平方米,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将有所增加,居住条件有更大的改善。
(14)城乡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的比重。该指标衡量居民家庭生活消费中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物品与服务支出所占的比重,反映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提高程度。按照联合国《国民核算年鉴》资料,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的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7.6%;其中亚洲国家的文化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比重平均值为9.7%。根据抽样调查资料计算,近三年,浙江省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1.7%、4.5%和3.7%,城市高于农村,实现城乡一体化,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应大于等于7%。
(15)城乡居民信息化实现程度(城乡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该指标反映居民获取信息能力的强弱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程度,是评价一个地区进入信息社会步伐快慢的标志,它由彩电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和计算机普及率三项指标组成。按照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与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联合课题组的农村全面小康指标,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由三个子目标合成:①2020年彩色电视机普及率为98%;②电话普及率达到80%以上;③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为20台。将彩色电视、电话和计算机三个普及率按层次分析法给定的权数加权(权数分别为0.2,0.4,0.4),得到农民生活信息化综合指数60%的目标。2003年,浙江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分别为159.39和109.67台,拥有移动电话分别为130.64部和73.48部,拥有计算机分别40.23台和2台。实现城乡一体化,城市居民信息化实现程度平均在80%以上,农村居民信息化实现程度平均在60%以上。
2.4.3 。5城乡生态环境融合度
(16)城乡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使用安全水源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国际上,用能够使用经过改善的安全水源的人口的比重即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作为评价居民用水状况的指标。居民饮用水问题是重要的水环境问题,根据世界银行《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2000年我国安全饮用水普及率为75%,世界平均水平为81%,上中等收入国家为87%,高收入国家为100%。根据国际经验,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居民的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应达到100%,这显然也是浙江城乡一体化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
(17)城乡森林覆盖率。该指标是反映森林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生态平衡状况的重要指标。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世界上11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国平均森林覆盖率35.7%。一般来讲,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对当地气候有较好的影响。近年来,浙江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以建设绿色浙江为目标,加大环境生态建设的力度,2001年森林覆盖率已接近60%,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城乡森林覆盖率应在60%以上。
(18)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我们将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提出的此项指标移植过来,作为城乡一体化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指标。现代国家资源环境要素组成模式=土地+水+矿产+生态环境。尽管国家间的资源环境基础不尽相同,但国家持续发展对资源环境要素整体保障的需求是一致的。文献资料表明,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系数在1.73左右,在全世界10个人口过亿的人口大国(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孟加拉、日本和尼日利亚等)中列倒数第二,仅次于日本,属于次安全国家之一,濒临于完全不安全国家之列。若按现有的开发技术水平,即便在严格的人口控制的条件下,我国的国家资源环境安全系数也将呈不断下降趋势,但必须控制在经济社会发展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到2010年要控制在1.45左右,2020年要控制在1.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