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900000068

第68章 被重视的小势力 (1)

咸丰三年,在太平军起义的影响下,河南、安徽等地捻党群起响应,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这股不起眼的小势力才开始被清政府重视起来。

趁着大好形势,各路捻军首领一百多人在安徽蒙城县雉河集聚集。为了给腐败的清政府以重击,会议决定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下设军师、司马、先锋等职。这个联盟以推翻清朝廷为目的,于是,捻军在安徽、河南、山东等地大张旗鼓地闹开了,无形中支持配合了太平军的军事行动。

可惜,在1863年春,张乐行却被俘牺牲了。虽然捻军一直坚持和清政府斗争,但仍保持着“居则为民,出则为捻”的习性,因为受到乡土观念、安土重迁等这些习性的影响,捻军还没有形成一支浩浩荡荡、足以让清政府胆战心惊的大军。

所以,最初的捻军都是以太平军帮手的身份出现,但当太平天国被绞杀后,捻军便赤裸裸地出现在了清军面前。形势的变化,促使捻军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成为了清政府新的强劲对手。

没有了太平天国这把保护伞,捻军必须要直面清军,真刀真枪地干了。以前小打小闹还可以,如今真要和大队清军对阵,捻军一下子没有了底气。

有一些人总会在关键时刻出现,捻军的救命稻草出现了。

太平天国败亡后,太平军将领赖文光、范汝增等率领残部来到捻军的地盘。赖文光,便是在恰当时候出现的恰当人,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人。

赖文光,男,生于1827年,死于1868年,广西人,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最初担任文职工作,1856年改做武将,之后一直跟随英王陈玉成转战大江南北,被封为遵王。

机遇只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文武全才的赖文光崛起应该也是一种必然。

捻军正愁着没有一个有经验和清军斗争的将领,他们看见赖文光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自愿接受赖文光的领导。赖文光也不客气,用太平天国的兵制组织捻军,还用太平军的兵法训练他们。

最终,根据实际情况,捻军形成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以走见长、行动飙忽的作战风格,确立了“以走疲敌、伺机歼敌”的基本战略战术。

在古代的战争中,骑兵向来是一种特别难对付的兵种,蒙古大军之所以能够迅速灭掉宋朝,就是因为蒙古骑兵又快又狠。

现在,捻军骑在马背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有便宜就占,没油水就跑,让清军望尘莫及,所以,捻军军事斗争形势逐渐地好转了。

此刻,清政府意识到捻军已经成为威胁清廷稳定的心腹大患,绝对不能让捻军也像太平天国那样建立一个和大清对立的天国,于是,慈禧太后决定对付捻军。

在剿灭太平军的战斗中,湘军出尽了风头,如果这次再让曾国藩抢个头功,那大清国也太没面子了。所以,慈禧太后决定派一支清军去剿灭捻军,派谁去呢?有一个人进入了她的脑海,此人便是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的胞弟哈撒尔的第26代孙,这位亲王为人刚愎跋扈、敢战好杀。在太平天国晚期,清政府害怕曾国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造成尾大不掉的隐患,蓄意扶植僧格林沁与曾国藩相抗衡。1855年,僧格林沁因为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有功,晋封亲王。他不仅功绩突出,而且最主要的是自己人,如果能在剿灭捻军中立功,那世人就不会认为我大清无人了。

于是,肩负着大清厚望的僧格林沁满怀希望地走上了剿捻的不归路。

虽然此前僧格林沁曾经打败过捻军,取得过一些成绩,但经过整顿后的捻军,战斗力空前提高,作战灵活机动,来去如风,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捻军了。

但僧格林沁却不把太平军加入捻军当回事,与捻军作战时,依然运用“蛮牛战术”,横冲直撞,试图寻找机会与捻军决战。但捻军偏偏避其锋芒,采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法挑战清军的耐性。僧格林沁恨得咬牙切齿,行军打仗也变得心浮气躁起来。

1864年秋冬之际,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在湖北被捻军牵着鼻子走,接连被捻军打得损兵折将。这无疑是扇了慈禧太后一个耳光,堂堂正规军竟然被一群毛贼弄得焦头烂额,这不是被天下人耻笑吗?大清国威何在?

不能再这么发展下去了,于是,慈禧太后准备给僧格林沁找个帮手,不用猜,自然是非曾国藩莫属。

可是消息一传到了僧格林沁的耳朵里,他是一万个不愿意,因为他和湘军向来不和,如今要靠湘军来给自己解围,还不如让自己撞死算了。

你那边不乐意,我这边还不愿意呢。

再说,曾国藩一向厌恶这个骄横暴虐的亲王,躲他还来不及呢,更不想去凑热闹了。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二日,曾国藩上书朝廷,以自己没有能力指挥剿捻清军为借口没有服从朝廷的命令。

好,既然你本人不愿意北上剿灭捻军,那么,派几个手下去,总可以吧。

朝廷便又命曾国藩派湘军部将到河南接受僧格林沁的调遣,曾国藩却借口湘军经过裁撤后,缺少能征善战的将士而不派一兵一卒,他要坐看这个骄傲亲王的失败。

同治四年四月二十四日(1865年5月18日),曾格林沁率一万多清军追击东路捻军赖文光、张崇禹部,追到山东曹州菏泽县高楼寨。由于追得太猛,与清军大部队失去了联系,陷入捻军的伏击圈,清军全军覆没,僧格林沁也阵亡在疆场,终年55岁,一代蒙古将星就这样陨落了。

在这场战斗中,捻军大获全胜,缴获战马、军械无数,声势空前浩大,纵横山东、河南,威逼直隶、津京。

眼中钉被拔掉了,曾国藩发自内心地高兴,可僧格林沁败得如此之惨,却出乎他的意料,他做梦也没想到捻军会有这么强的战斗力。

死了的人可以永远地安息了,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活下去,继续僧格林沁未完成的事情。曾国藩很快意识到,这其实对他是很不利的,因为僧格林沁一死,与捻军作战的任务很可能就会落在他的肩膀上。

被迫北上剿杀捻军

僧格林沁的部队在山东曹州全军覆没的噩耗震动朝野,朝廷下令辍朝三日,为满蒙亲贵眼中这颗殒落的将星致哀。

这次惨败对清政府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如果再出现第二个洪秀全,那还了得。在惊恐之余,清政府又想到了被裁减的七零八落的湘军,也许只有这员打败太平军的老将才可以剿灭捻军,保证大清长治久安。

正如曾国藩所料,僧格林沁死后不到十天,清政府便火速命令两江总督曾国藩携带钦差大臣关防,督军北上“剿捻”。还命他督办直隶、河南、山东三省军务,三省八旗、绿营及地方文武官兵都归他调遣。两江总督由江苏巡抚李鸿章署理,为曾国藩指挥的湘军、淮军筹办粮饷、军械。

面对朝廷的调令,曾国藩有些为难了。和僧格林沁较劲归较劲,可真要让他再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他还真的不情愿。

因为湘军陆师经过一番裁撤后,流失了不少能征善战的将士,湘军如今的战斗力和往日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分驻江南的湘军只有几千人,也不太愿意跟随自己北上“剿捻”。而捻军发展却如火如荼,官肥兵壮,况且捻军的马队很强大,湘军却没有骑兵,再说长江水师也不能北上守黄河。

此外,捻军活动范围极广,遍布湖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五省。若想剿灭捻军,就必须与五省督抚搞好关系,协同作战。官场不比战场,五省督抚能否和自己一致对抗捻军,还是个未知数。

曾国藩也知道自己一生鼎盛时期已过,即使打败捻军,功劳也不能和攻克天京相比,根本不会给自己再带来什么大的利益,况且,战场上的事情,胜负难料。如果剿杀捻军失败,真是丢人丢到家了。

可是,王命难违,如果一再推辞,惹火了慈禧老娘儿们,自己也没好果子吃。于是,他最终还是决定北上“剿捻”,不过,他也不会那么痛快,还是要拖上一拖,以表示自己对这次北上的不满。

于是,曾国藩上奏:湘军、淮军过去在长江流域作战,缺乏马队,现在到中原地区作战,必须添练马队,添练马队要到口外采购良马,练习骑术。所以,以添练马队不是短时期内能办到为由,延缓了北上的时间。

可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拖延时间只是希望能有转机出现,可慈禧天后丝毫没有改变主意的意思,她就认准了曾国藩和他的湘军。

虽然曾国藩很不情愿北上,但当他真正要做这件事的时候,就一定要把他做好。太平军都被自己打败了,小小的捻军又有什么可怕的。

当时,捻军在山东曹州杀死僧格林沁后,士气大振。清政府担心捻军趁机渡过黄河,北上骚扰北京,所以,才急切地催促湘军北上,可曾国藩的确是没有做好北上的准备。

于是,有一个人冒了出来。

为了稳定慈禧太后一干人的情绪,李鸿章从上海派出了一支淮军走水路北上,在天津驻防,以确保把捻军堵在天津以外。这颗定心丸让慈禧太后满心欢喜,这就是做事给领导看,要做就做到点子上。

虽然李鸿章很会讨人欢心,但说心里话,曾国藩还是很不情愿把两江总督的关防交给李鸿章。因为当李鸿章听到朝廷要让他署理江督时,便兴高采烈地从苏州赶到江宁,恨不得马上得到两江总督的大印。

此时,曾国藩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这位学生竟然有如此大的官瘾,权欲心也太重,所以对这几年来把他作为自己的传人,有意进行地栽培,觉得有些不妥。

曾国藩用人,向来主张德才兼备,但更偏重于德。他认为德而无才,则近于愚人;才而无德,则近于小人,二者不可兼得时,他更情愿用有德而无才的人。李鸿章是个有才之人,但问题却出在德上,曾国藩为自己在选传人的这个最重要关头上失误而感到隐隐心痛。

同类推荐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木卡姆举世飞旋的抢救者:万桐书

    小说以宏大的篇幅着重描写了上世纪50年代初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高材生的万桐书,被周恩来总理派往新疆抢救十二木卡姆古典音乐的动人事迹,讲述了万桐书与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家生死与共、情深似海的民族情谊和灵魂交融的艺术生涯。
  • 中国古代贪官传

    中国古代贪官传

    古今中外,治阮大铖国之道,治吏为要。吏治清则国脉旺,吏治浊则国势颓。毋庸置疑,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诸多腐败的源头,为害最烈。而吏治腐败的基本形式是贪污受贿。
  • 指鹿为马的赵高

    指鹿为马的赵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4位画家,包括他们的档案、历史评价,还有其光辉灿烂的创作历程,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这些艺术大师的多彩人生。
热门推荐
  • 白衣总裁:傲娇媳妇跑不了

    白衣总裁:傲娇媳妇跑不了

    她因为一杯RIO将第一次送给了一个腹黑毒舌的医生兼总裁,也因为这杯RIO与白衣恶魔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恶魔却浑然不知的被另一个比他还要毒舌腹黑的恶魔偷走了心。是白衣恶魔屈服,还是蛇蝎恶魔胜利。“宝贝,怀里墨家的种还想跑。”他邪魅一笑的说,而女恶魔却对他莞尔一笑的说道:“这个种我不要了。”······曦的新书,大家多多支持!
  • 疯魔神豪

    疯魔神豪

    疯:疯狂的,魔:着魔了。他叫陈小虎,他是一位着魔的疯狂的神豪
  • 民国旧忆之潇雨

    民国旧忆之潇雨

    那年的寒冬很长,因此院里的梅花也多开了一会。与他相遇是寒冬后的春天。在这几年内,大清、不,中华发生了太多事了。广州起义,武昌起义,随之辛亥革命成功,袁世凯上位......动荡的年代总是如此。民国二十年,似乎已是一片祥和,尘埃早已落定。只是一切都背不过命运的齿轮,让我遇到了你。——————————————————学生,军官,歌女,民主战士,作家,名门。以民国时期为背景,形形色色的人物编织成的故事。
  • 我若有意

    我若有意

    初遇是在寺庙的午后,那天闷热得很,她站在波光粼粼的池水边,风吹过,带着山涧泉水的清凉。忽然被拉进的偏殿,嘴巴被捂得死死的,眼前的人有一双美丽的眼睛,风华绝代却不阴柔。其实自从她进了王城,很多事都不是偶然了。可这一次偏就是。“朝歌,嫁给我吧。”她看着他,眼中皆是震惊,继而她抱歉的笑笑:“褚乔,对不起,我不想离开姐姐。”她的姐姐,她的双生姐姐。七岁便分别,十七才又再见的姐姐。可是...“姐姐要进宫?”整个瑾王府,她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也不要一个人留在瑾王府了,她要去找褚乔!“朝歌,你不能走。”她正趴在围墙上,要外翻的姿势猛然停住。“你若走了,弋阳她便孤立无援了。”
  • 你与我的青葱岁月

    你与我的青葱岁月

    幼时的娃娃亲,高中时的相恋,大学时的分离。两年岁月,究竟何去何从?
  • 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课堂教学反思

    本书从“理想的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等几个方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所遇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与指导。
  •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惊世狂妃:废柴九小姐

    她,顶级特工,穿为废柴九小姐,面对欺凌、嘲笑,她以牙还牙。当她展露风华,重塑辉煌,必是光芒万丈、紫霞冲天。众美男倾尽一生,只为博她一笑。“你必是我的女人,我唯一的妃”男子那旷世绝美的容貌下,认真的说着。“呵呵,我可不想从一个比我还漂亮的男人,别扭!晚上到底谁睡谁?”她撇嘴哼道。“那就晚上试试喽?!”男子的笑让天地失色、让精华陨落、让空气凝结、让万物泯灭。天元大陆,一个新的传奇,由此拉开序幕!
  • 无上魔仙

    无上魔仙

    自身的疾病、外来的伤害和时间的流逝,是死亡的根本原因。想长生?那么就要无惧于疾病、无畏于伤害和无视于时间!长生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无悔而求索!!!
  • 灵术记

    灵术记

    在这片大陆,是“术”的文明,没有科技,没有魔法,更没有斗气,只有“术”人们不休仙,不练气,修的只有“术”。就在这术之文明中即将展开一场惊心动魄,波澜起伏的传奇故事。
  • 锦绣凰图

    锦绣凰图

    前世,她是他的死士。刀光剑影间,谈笑了无痕。终是厌了,这光怪陆离,魍魉横行的人间。最终,以血荐轩辕。今生,她成了他的妾。海棠春意暖,弹指度流年。且看,这场以爱为名的漫漫凰图,谁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