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900000069

第69章 被重视的小势力 (2)

可现在的李鸿章位高权重,手里还握有五万用洋枪洋炮武装起来的淮军,由他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再合适不过了。只要不走到起兵谋反这一步,勉强还说得过去。

关于李鸿章的品德问题,曾国藩已经无能为力了,事已至此,他的造化会怎么样,只有看天意了。再说,这次剿捻的主力还得要靠淮军,和自己的这个门生搞好关系,才是当前最重要的事情。

正如曾国藩所担心的,不甘寂寞的李鸿章看准了湘军元气大伤,剿捻非得淮军不可,他要在这场战斗中把淮军的声威大大提高,最后将湘军比下去,他自己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这就注定了曾国藩剿捻之路不会一帆风顺。

淮军姓李不姓曾

曾国藩好不容易才拼凑了五千湘军,这点兵力要剿灭来去如风的捻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于是,他奏调淮军五万,才组成了一个强大的作战兵团。

也许你会问,淮军不是在曾国藩的一手操办下才成立的吗?要借用淮军,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还用得着上奏?

的确,如果没有曾国藩,也许就没有历史上的淮军了,可淮军弟兄们自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跟着李鸿章混饭吃,所以,更忠诚于李氏兄弟。

如果湘军姓曾的话,那么,淮军这支军阀性质浓厚的私人军队自然就姓李了。所以,即使李鸿章买曾国藩的账,淮军也不见得买曾国藩的账,况且,李鸿章不见得就和曾国藩穿同一条裤子。

行军打仗就要令出如山,最忌讳不听指挥的行为。而这支内部矛盾重重、表面上看似强大的军队,偏偏存在这种危险的隐患。

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公元1865年6月18日),曾国藩奉命赶赴徐州,准备在那里建立“剿捻”大营。途中突然接到捻军南下安徽围攻雉河集的急报,于是改道临淮关,前去解雉河集之围。

曾国藩把他手下的三千兵卒交给刘松山统一指挥前去解围,同时急电刘铭传迅速从山东济宁回援雉河集。可电文却如同石沉大海,不见刘铭传的回复。

刘铭传就是那个台湾第一任巡抚,先来看看这个人。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祖上世代以农为业,他在兄弟中最小,排行老六。从小闯荡江湖,专门打抱不平、劫富济贫,有“乡间恶少年”之称。后来,厌倦了游荡的生活,想找个正经营生,便投靠了朝廷,在家办起了团练。

同治元年(1862年),刘铭传率所部加入李鸿章的淮军,号称“铭字营”。与淮军中的其他队伍一样,“铭字营”也是依靠宗族关系组织起来的,更容易驱使指挥。在和太平军的战斗中,刘铭传受到重用,由千总、都司,很快提升为总兵,29岁就擢升为直隶提督,成为淮军名将。他的“铭字营”也成为“铭军”,分左中右三军18个营,威震天下。

俗话说:有奶便是娘。虽然刘铭传此时归曾国藩调遣指挥,可他的根子还在淮军那里。所以,在接到曾国藩的命令后,他并没有马上执行,而是先向李鸿章请示,看看主子的意思如何。

原来,李鸿章表面上把淮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曾国藩,但一直都在秘密操纵淮军,他不愿意任何人对自己辛苦建起来的淮军指手画脚,当然包括自己的老师。

人都是有私心的,李鸿章的做法可以理解,但在瞬息万变的战场还玩这一手,确实不太恰当,弄不好就会葬送成千上万名士兵的生命。

可问题出现了,当时没有电话,书信都要靠快马传递,李鸿章又远在上海,一个来回下来,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无法完成的。等李鸿章的意思传给刘铭传后,别说剿杀来去如风的捻军,就是连捻军的一根毛也逮不着。

对于刘铭传的做法,曾国藩心知肚明,是李鸿章对自己不放心,否则刘铭传不敢公然违抗军令。

万幸的是,捻军看到清军大队人马前来救援,尤其是湘军的到来,让他们心有余悸,便主动撤围了。从此,捻军尽量避免攻坚,发挥骑兵的优势,加强了“以走疲敌”的战术运用。

虽然有惊无险地解决了雉河集之围,但必须牢牢掌握对淮军的调遣权,否则,这仗还怎么打?再说,不见得下次还有这么好的运气。

于是,曾国藩借机向李鸿章发牢骚,指责他不愿把淮军的指挥权交给自己。面对老师的训斥,作为学生的李鸿章也觉得不能太过分,毕竟曾国藩是主帅,这事儿要是闹到朝廷上,自己铁定是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暂时把淮军的调遣权交给了曾国藩。

表面上看似相安无事了,但当真正触及到李鸿章的利益时,他是绝对不会让步的。

为了和捻军的骑兵对抗,曾国藩把僧格林沁的残余马队调到徐州和鲍超队的800匹战马组成一个骑兵队,并且任命李昭庆为队长。这个时候,在幕后的李鸿章站了出来,坚决反对这个队长的任命。

按说一个三军统帅,任命一个队长的人选,根本就不算个事儿,不该出现问题,可偏偏就出问题了。

原来,李昭庆不是别人,正是李鸿章的亲弟弟,这个骑兵队队长铁定是打先锋的,刀剑无眼,没准就因此送了小命了。李鸿章便给曾国藩写信,希望能换个人选。

身为统帅,岂能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如果答应换人,自己的威信何在?还如何带兵打仗?便明确拒绝了李鸿章的换人请求。

淮军是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力,是姓李不姓曾的。和李鸿章闹得如此尴尬,曾国藩的处境注定越来越难,北上剿捻也是困难重重。

四十章 一场灾难便降临了

雉河集解围后,曾国藩继续北上徐州。

一向都擅于谋略的曾国藩总结了僧格林沁覆没的原因:僧格林沁统率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步兵为辅,步兵和骑兵相辅作战。但僧格林沁亲自带领骑队追击捻军,与步兵分割开来,结果被敌所乘,战死疆场。

目前,曾国藩统领的这支军队正好相反,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军行缓慢,每日不过二三十里或四十里。而要想追赶来去如风、飘忽不定的捻军,那是妄想。所以,必须改变作战策略。

经过一番研究后,曾国藩制定了重点设防的战略决策,重点设防的地区是捻军经常出没的苏、鲁、皖、豫四省十三府州(十三府指江苏的淮安、徐州与海州;安徽的庐州、凤阳与颍州;山东的济宁、兖州与沂州;河南的归德与陈州);同时,又确定以临淮关与周家口为重中之重,在这些地方设立大营,驻扎重兵,屯集粮草。一省有难,三省支援。

曾国藩的重点设防改变了清军“尾追”的局面,“以有定之兵,制无定之贼”,这种类似于守株待兔的决策能剿灭捻军吗?在这里还得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自从曾国藩重点设防以来,捻军照样东征西讨、纵横自如,防线如同是一个摆设。毕竟曾国藩的兵力有限,在四省的广阔大地上设防,根本没有优势可言。

事实证明,重点设防并不能限制捻军的马足,曾国藩“以静制动”的方略没取得什么实质性的效果,但他不信这个邪,他认为只要设防合理,还是有希望成功的。

后来,刘铭传提出了河防之策,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曾国藩觉得可以考虑,因为凭借黄河、运河、淮河等天堑把捻军围堵到一个较小的范围,再对他们进行围歼,便可大功告成。

1866年5月20日,负责剿捻的曾国藩便提出了“聚兵防河”的方略,企图进一步遏阻捻军的流动。经过与直隶总督刘长佑、山东巡抚阎敬铭商议后,确定了运河、黄河的设防部署。在捻军渡过沙河进入豫西南后,曾国藩又设沙河、贾鲁河防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跨鲁、豫、皖三省的三角形防线。此外,为了攻守结合,又命鲍超、刘秉璋等部为“游击之师”,跟踪追击捻军,密切注意捻军的活动动向。

曾国藩自信地认为:各分汛地,层层布置,或渐逼渐紧,然后把捻军驱逐到豫西山多田少贫瘠之处,加以歼除。

其实,建立这个防线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沙河、贾鲁河,沿河两岸都是沙土,质地松软,缺乏黏性,很难设防。河南官绅认为设防贾鲁河、沙河是劳民伤财,所以一致反对设防。曾国藩不顾舆论的反对,强行在贾鲁河、沙河沿岸构筑堤墙,经过再三修补,堤墙才勉强建成。

曾国藩企图运用重点设防和“聚兵防河”点线相结合的办法打击捻军。问题是用有限的兵力千里设防,这种一字长蛇阵很容易被一点突破,只要捻军乘虚而入,突破一点,整个河防战线便全盘崩溃。虽然曾国藩的设想很好,但战局却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河防堤墙建成大约一个月光景,对自己的杰作,曾国藩还没欣赏过瘾,一场灾难便降临了。

1866年9月24日,正是中秋时分,月朗星稀,大队捻军开始冲击曾国藩苦心经营的防线。无奈曾国藩的兵力有限,而设防的地区又太多,顾头顾不了尾。结果,沙河、贾鲁河、运河防线,都被捻军冲破了。捻军闯到豫东、山东,纵横驰骋,湘军对捻军却防不胜防,疲于奔命。

1866年冬,曾国藩在军事上连遭失败,他不得不承认自己对剿灭捻军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

国人一向都喜欢落井下石,看不得别人好。曾国藩的失败无疑又给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制造了口舌。

朝野上下一时议论纷起,指责曾国藩剿捻一年多,毫无建树,反而捻军却越来越猖狂。捻军突破贾鲁河、沙河防线的军事胜利,地主官僚的嘲讽,使曾国藩寝食难安,有些撑不住了。

本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如果朝廷能说句公道话,曾国藩心里也许会好受些。偏偏清政府也申饬曾国藩剿捻不力,曾国藩内心相当不服,他认为僧格林沁“剿捻”四年多,结果全军覆没。自己“剿捻”还不到两年时间,只是一时受挫,根本没有大败,就要受到严厉的申饬,太不公平。这根本就不是人干的活,曾国藩便决定借口病重难痊,奏请开缺,让朝廷另找高人。

同类推荐
  •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风雨太行:张德善回忆录

    本书是一部纪实、资料、教育、故事性颇强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位老战士的坎坷一生,折射了民族百年历史风雨。全书精心选编了80多幅珍贵图片。
  • 帝王主沉浮

    帝王主沉浮

    本书介绍了26位皇帝的帝王术,重现了君王的宿命人生,在字里行间找寻着他们往日的雄风和智慧。
  •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名人传记丛书——岳飞

    他生在乱世,背负收复河山的梦想,带领岳家军驰骋沙场,尽忠报国。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正当壮年,却首奸臣迫害致死。本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收复失地、匡复国家而奋斗的精彩人生,让青少年了解岳飞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树立学习的榜样。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当一个人失去视力,成为盲人的时候,那么似乎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辈子了;当一个人不仅看不见世界,而且又失去了听力,成为聋人的时候,那么这世界上一切美妙的声音似乎都与他无缘了;当一个人又聋又瞎他将会怎样活在世上呢?然而,有人向这种命运发出了挑战,她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与拿破仑齐名的女人,这便是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一个双目失明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热门推荐
  • 遨世苍穹泯万界

    遨世苍穹泯万界

    当一位懦弱胆小平庸走过一生的青年为一位不离不弃陪伴了他十二年之久的女友能够幸福时,他毅然选择了救一名中年妇女而被歹徒杀死获得一些赔偿金为他的女友今后的生活能过得更好一些。没有丝毫意外,主角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成功的担任了拯救宇宙的sss超级大任务,并且成功的重生回到了自己16岁的时候。
  • 妃来横祸之弃妃很贪财

    妃来横祸之弃妃很贪财

    她,一朝穿越,举目无亲,还是王爷不得宠的下堂王妃。她的豪爽大气不做作,还非常好色,没有那时代女人的保守温婉。快乐的笑容吸引着身边的一个又一个人。虽然见了帅哥走不动路,可是她却只是对他情有独钟,不论他变成什么样子,不论他还记不记得自己,他都是自己的老公,是……孩子的爹……
  • 朽歌

    朽歌

    人生或是一场戏、梦醒了、戏也散了、再也没有重复。“在这红尘中、我不知道什么是对错、只知道活着比什么都强、那怕如“小强”般,那么的弱小、那么的卑微、那我就卑微的苟活下去...”“这、只不过是一个人的战斗、那就为了自己战下去。”人生、就像一曲子、活着,只不过为了找寻一种意义、一个执着、为了活着而活着、在生命的最后、我只不过演绎一个动听、唯美、悠长、而又耐人寻味的曲子、这首曲子、我给它命名为..朽歌!
  • 表演系

    表演系

    无数想学表演的年轻人寄望将来成为明星,一夜成名、万众瞩目、如日中天?表演系的人们总觉得自己头顶耀眼光环,因为他们的命运随时可能发生质变。
  • 异世神眼

    异世神眼

    让异界颤抖的一只左眼。气质独特的少年白无恨意外来到神魔大陆,却偶然发现这个世界和原来的地球的种种联系以及上古遗留下来的谜团,还有那预言中的大战。且看白无恨如何慢慢的寻找线索,最终让封尘的历史露出水面。最终面对神魔大陆与地球的共同敌人!什么叫率性而为?如何用眼神杀人?可爱的猫女萝莉,刁蛮的巨龙公主,以及各色各样的美女纷纷登场,白无恨和他们又将发生些什么有趣的故事?
  • 雪花乌云刀

    雪花乌云刀

    他本可以隐匿世外桃源,却因一场雪重出江湖,爱上了她。她本以为已经没有了爱,却因一段情重走中原,因爱杀他。他笑着说:“我爱你……”她哭着说:“等等我……”
  • 花千骨之封印的记忆

    花千骨之封印的记忆

    花千骨失去了前世的记忆,只记得自己在神界的记忆。白子画会如何让花千骨恢复记忆呢?
  • 变身最强女演员

    变身最强女演员

    一次,我去应聘群演,影视公司居然让我演主角!我心里激动地不行。“什么你们让我演的是女主角?可特么老子是个男人啊!”是时候说明一下了,本文披着轻小说的外衣,其实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故事。第一卷《玩转儿情感》只是开始,相信细心的朋友就已经发现端倪,其实在欢乐恶搞的同时还充满着悬疑元素。
  • 时间不老我们不散

    时间不老我们不散

    冷媛:天下之大,我无处可去。顾彦寒:小时候的身影是你,你为什么要躲我。冷逸:媛媛,你在哪,你还恨我吗?出来好吗?我在找你。凌浩轩:媛,你还记得吗,那天,你的样子虽然在我脑海里已经遗失了,但我还记得你那清澈的眼眸……楚昕儿:我好像误会什么了,原来一直都是我傻、、、、顾清芸:在这个世界上,我要什么有什么,她哪里比我好了,她哪里值得你等那么久啊……林语:假如时光倒流,你会不会爱上我,我们一起考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媛媛,如果可以,忘记吧,仇恨一个人是痛苦的,忘记仇恨吧!刘浩:当年,我走错了一步,就落到如今这地步,你是我的属下,我是你的上级!愿我们时间不老,我们不散。
  • 风中的诺言

    风中的诺言

    他是她心里的一颗刺,软软的,不痛不痒,想起青春就想起,胀胀酸酸酥酥麻麻的,还有甜蜜、朦胧和遗憾……他是她唯一的一次暗恋,也是第一次爱恋,从未开始也就无从结束,她从未想过,百转千回,这一生,她们还会有交集……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一个小芳,她伴随着青葱岁月长进了他的心底,长出了一颗肉芽,和心脏融为一体,想起青春就想起,心中长满了甜蜜和惆怅……曾经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每当他想要靠近,却一次一次从他眼前溜掉。这次他不打算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