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85500000012

第12章 薛侃录(2)

先生说:“这是诚意,而非私意。诚意只是遵循天理。虽然遵循天理,也不能再添加一分故意。因此,有一丝忿恨与欢乐,心就不能中正。必须大公无私,方是心之本体。明白这些,就能明白未发之中。”

【故事】明代五朝廉吏王翱

王翱是明朝永乐年间的进士,他历仕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宪宗、景帝五朝。在他七十岁时,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历时十五年,直到去世。他身居官场几十年,尽管位高权重,但他始终保持公正、廉洁的品质。

王翱身居“铨衡重地”,却能用贤治国,深知官贤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他深知一事得人则一事理、一邑得人则一邑安的道理,所以他对选拔官吏极为慎重。在封建官场上请托之风十分盛行,吏部更是钻营的重点对象。但王翱却“以用贤报国为己任”,决不拿手中的权力作交易。对权势者的嘱托,他一向严词拒绝。为了防止别人登门拜谒,他在公务之外的时间常宿于官署,很少回家。所以在他任职期间,少有因个人私事登门造访的事情发生,也没有托人办事的风气。

王翱不但为官清正,而且治家有方。他身居朝堂,手握重权,但对自己要求却很严,经常穿破旧衣服。一次,明英宗召见王翱后,王翱转身走时,英宗看见他的衣服破损,便问他为何不叫家人补一补。王翱说是当天偶尔穿了这件衣服,刚才接到召命没有来得及换衣。对于钱财王翱更是“淡然无欲”,他曾与某监军太监共事,两人关系很好,后来王翱改任两广总督,临行前,太监要赠给他四颗西洋明珠,王翱坚决不收。太监哭着说:“这些明珠不是受贿所得,而是先皇将郑和所购得的西洋明珠赐给身边侍臣,我得了八颗,现将其中一半相赠作为纪念。”王翱只好收下,但却把这四颗西洋明珠缝在袄中。后来王翱奉命回到朝廷掌管吏部,此时这个太监已经去世了,王翱就找到这个太监的两个侄子,了解到他们生活困难后,便将从未动过的四个明珠珠转赠给了他们。

王翱对家人要求也很严格。他的一个孙子因恩荫而入太学。一年秋试,这位才华平庸的孙子也想一试科场,企图金榜题名。于是他拿着从有关部门弄到的试卷告诉了王翱,王翱坚决反对,说:“如果你确有才华,我当然不阻止你一试身手;如果让你一个平庸之辈中选,势必埋没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可你却强所不能,仅仅为了博取功名。”说完就撕了考卷扔进了火炉。

在原则面前,王翱对家属是寸步不让。王翱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在京郊做官的贾杰。王翱夫人十分喜爱这个女儿,经常接女儿回家省亲。每当妻子临行前,贾杰就在她面前埋怨,“岳父把我调回京城,易如反掌,还哪里有这么多麻烦。”女儿将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一次,王翱夫人乘王翱开怀畅饮之际,婉转请求将女婿调入京城。谁知王翱大怒,拿起案上物打伤了夫人脸面。到王翱去世,贾杰也没有被调回京城。

同朝的大学士李贤曾经对人说:“《尚书·皋陶谟》称,为政者有九种品德,王翱就具备了五种:头绪纷繁而能专心致志,遇上扰乱更加坚毅,生活俭朴廉洁奉公,性格刚强充实,好强而合乎道义。”这个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原文】

4.8伯生曰:“先生云:‘草有妨碍,理亦宜去。’缘何又是躯壳起念?”

曰:“此汝心自体当。汝要去草,是甚么心?周茂叔窗前草不除。是甚么心?”

【译文】

伯生(人名)说:“先生讲‘草有所妨碍,理应拔除’,但为什么又说是从形体上着眼呢?”

先生说:“这需要你在自己心中加以体会。你若要除草,是安的什么样的心?周茂叔不除窗前之草,他安的又是什么样的心?”

【原文】

4.9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能。只是未见得。”

【译文】

先生对求学的人说:“做学问必须有个主宰,如此功夫才有着落。即使不能无间断,应该像船的舵,关键时刻一提便明白。否则,虽然是做学问,但也只是‘义袭而取’,只能行而不明、习而不察,不是大本达道。”先生接着又说:“有了主宰,横说直讲都正确。如果此处畅通,别处不通,只是因为没有主宰。”

【原文】

4.10或问:“为学以亲故,不免业举之累。”

先生曰:“以亲之故而业举为累于学。则治田以养其亲者。亦有累于学乎?先正云:‘惟患夺志’,但恐为学之志不真切耳。”

【译文】

有人问:“为了父母而做学问,不免有科举之累。”

先生说:“由于父母的原因参加科举考试而妨碍了学习,那么,为了侍奉父母而种田,也妨碍学习吗?先辈认为‘惟患夺志’,只是担心为学的志向不真切。”

【原文】

4.11崇一问:“寻常意思多忙。有事故忙。无事亦忙。何也?”

先生曰:“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兮。’若无主宰。便只是这气奔放。如何不忙?”

【译文】

崇一问:“平时,心意多忙乱,有事时固然忙,无事时也忙,这是怎么回事?”

先生说:“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不断变化,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会不忙呢?”

【原文】

4.12先生曰:“为学大病在好名。”

侃曰:“从前岁。自谓此病已轻。此来精察。乃知全未。岂必务外人为?只闻誉而喜。闻毁而闷。即是此病发来。”

曰:“最是。名与实对。务实之心重一分,则务名之心轻一分。全是务实之心,即全无务名之心。若务实之心如饥之求食、渴之求饮,安得更有工夫好名?”又曰:“‘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去声读,亦‘声闻过情,君子耻之’之意。实不称名。生犹可补,没则无及矣。‘口十五十而无闻’。是不闻道,非无声闻也。孔子云:‘是闻也。非达也。’安肯以此望人?”

【译文】

先生说:“为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好名。”

薛侃说:“自前年起,自感好名的毛病已经减轻许多。最近仔细省察,才发现这个毛病并未彻底除去。好名仅仅是指外争名声吗?只要闻誉而喜、闻毁忧郁,就是好名的毛病在发作。”

先生说:“十分正确。名与实相对。务实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轻一分。若全是务实的心,就没有一丝求名之心。如果务实的心犹如饥而求实、渴而求饮,哪来好名之功夫?”先生又说:“‘疾没世而名不称’,‘称’字读去声,亦即‘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的意思。实与名不相符,活着尚可弥补,死了就来不及了。孔子认为‘四十五十而无闻’,是指没有闻道,并非指声闻。孔子说:‘是闻也,非达也。’他怎么会用声明来对待别人呢?”

【原文】

4.13侃多悔。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译文】

薛侃经常悔悟反省。

先生说:“悔悟是去病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里,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原文】

4.14德章曰:“闻先生以精金喻圣。以分两喻圣人之分量。以锻炼喻学者之工夫。最为深切。惟谓尧、舜为万镒。孔子为九千镒。疑未安。”

先生曰:“此又是躯壳上起念。故替圣人争分两。若不从躯壳上起念。即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九千镒不为少。尧、舜万镒。只是孔子的:孔子九千镒,只是尧、舜的,原无波我。所以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只要此心纯乎天理处同。便同谓之圣。若是力量气魄,如何尽同得?后儒只在分两上较量。所以流入功利。若除去了比较分两的心。各人尽着自己力量精神。只在此心纯天理上用功。即人人自有。个个圆成。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不假外慕。无不具足。此便是实实落落。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却去求知其所不知。求能其所不能。一味只是希高慕大。不知自己是桀、纣心地,动辄要做尧、舜事业。如何做得?终年碌碌,至于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译文】

德章说:“曾听说先生把精金比喻圣人,用分量的轻重比喻圣人才力的大小,用锻炼比喻学者的功夫,这些喻义很深刻。只是您认为尧舜是万镒,孔子是九千镒,这种说法似乎不恰当。”

先生说:“这是从外形上着眼的,因上替圣人争轻重。不是从外形上着眼,那么,尧、舜万镒不为多,孔子的九千镒不为少。尧、舜的万镒也就是孔子的,孔子的九千镒也就是尧、舜的,彼此之间本来就没有区别。之所以称为圣,只看精一与否,不在数量多少。只要此心同样纯为天理,便同样可称之为圣。至于力量气魄,又怎么会完全相同呢?后世儒者只在分量上比较,所以陷入功利的泥潭之中。如果剔除比较分量的心,各人尽己之力与精神,只在此心纯是天理上下功夫,就能人人知足、人人功成,如此就能大的成就大的,小的成就小的,不必外求,无不足具。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明善诚身的事。后儒不理解圣学院,不懂得从自身的良知能上体认扩充,却还要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掌握自己不会做的,一味好高骛远。不知自己的心地宛如桀、纣,动不动就要做尧、舜的功业,如此怎么行得通?终年劳碌奔波,直至老死,也不知到底成就了什么,真可悲啊!”

【故事】安贫乐道的陶渊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人尽着自己的力量精神,便能大以成大,小以成小,这便是明善诚身的事。很多人却不不了解自己,去求其所不能,一味希高慕大,一生不得其所。东晋陶渊明就是位知道自己追求和价值的人,他不为绝不为高官厚禄而折腰,最后回归田园。他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影响了无数后人。

陶渊明又名陶潜,东晋人。陶渊明的曾祖父是东晋名将陶侃,虽然做过大官,但不是士族大地主,到陶渊明出生的时候,家道早已衰落。陶渊明的父亲在他八岁时就去世了,剩下孤儿寡母,生活颇为艰难。陶渊明受其做学官的外祖父孟嘉的影响,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儒家经学功底。他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

陶渊明开始以教书为生,他喜欢闲时吟诗作赋,这时他的文才也渐渐地显露出来。一篇《闲情赋》被友人抄去流传开来,传到了当时的江州刺史王凝之手里。王凝之看了《闲情赋》以后,很欣赏他的文笔,就让他到江州来做别驾祭酒。别驾祭酒管的事情多而繁杂,有人不断向他讨好送礼。陶渊明是个洁身自好、不慕虚荣的人,总是不收人家的贿赂;但整个衙门上上下下一直来收受贿赂,只有陶渊明一个人清正廉洁,大家就都看他不顺眼。陶渊明不愿与府衙的贪官同流合污,觉得自己又不能为百姓造福,于是辞官回了老家。

当地官府听说陶渊明是名将之后,又有文才,就推荐他在刘裕手下做了个参军。但没过多少时候,他就看出官员之间互相倾轧,心里很厌烦,又要求出去做个地方官。上司就把他派到彭泽去当县令。

彭泽原本是个小县,久经战乱后人口更稀少,吏治近乎废弛。陶渊明一上任,二十多天的工夫,就把县衙各方面的事情处理得都有些起色了。当时做个县令,官俸是不高的。陶渊明一不会搜刮,二不懂贪污,生活过得并不富裕。可是陶渊明,安贫乐道,忙完公务,写写诗,与家人共享欢乐,日子过得倒也惬意。

在任彭泽县令还不到三个月,一天早上,手下禀报说三日后郡里要派督邮下来巡视县务,并暗示陶渊明以往县令都是亲自到驿站迎接督邮,还奉送上一份大礼孝敬。陶渊明这时才明白这些脑满肠肥、媚上欺下的官吏都是一样的。陶渊明想:要我卑躬屈膝对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卑躬屈膝,巧颜令色,我怎么能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这种事,毁了自己一生的名节?陶渊明主意已定,当即将官服、印绶都挂到屋中大梁上,连同妻儿星夜兼程赶回柴桑老家。经过这段官场波折,陶渊明终于彻悟:生他养他的故乡田园,才是他生命的最终归宿。一旦明白了今是昨非,他就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官场,义无反顾地回归田园。

陶渊明归隐以后的日子虽然非常困苦,有时甚至遭受“旧谷既没,新谷未登”的饥馁之患,但他矢志不渝,再也不想去理会官场上的事,怡然自得地过他的隐士生活。

陶渊明不因困厄而弃追求,不因喧嚣而慕富贵,不因穷达而失气节,其身心恬然自得。从此,中国吏治史上少了一个小吏,文学史上却多了一位大家,成就了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美名。

【原文】

4.15侃问:“先儒以心之静为体。心之动为用。如何?”

先生曰:“心不可以动静为体用。动静。时也。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源’。若说静可以见其体。动可以见其用,却不妨。”

【译文】

薛侃问:“先儒说心的静是体,心的动是用,这样讲是否正确?”

同类推荐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故事全集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应选取一些有意义有内涵的故事来引导他们对世界对人生的认知。这本书可以成为家长们家教的好帮手,快来打开看一看吧。
  • 产前产后宜与忌实用宝典

    产前产后宜与忌实用宝典

    本书内容详实、科学、实用,从生活的各个方面给准父母们以提醒和建议。全方位呵护您产前产后生活的每一天!翻开本书,也许您会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甚至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 孕期营养一点通

    孕期营养一点通

    本书对女性整个怀孕周期需要了解的营养知识、营养方案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力求简单完整,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给每一位孕妈妈以贴心、细心的呵护,并呵护腹中宝宝健康成长。本书内容全面,通俗易懂,科学性强,实用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向专家学习孕产经验的绝佳选择。
  • 与女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与女孩有效沟通的108个细节

    和女孩沟通绝对是父母很喜欢“拿捏”的事,因为父母们怕稍不注意就可能伤害到女孩,或者给女孩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女孩相对男孩来说,更敏感,更脆弱,更感性,也更易受到伤害。所以这本《与女孩谈话,父母要注意的100个细节》就是告诉父母如何从女孩的角度,女孩的心理,有效的、快乐的与女孩进行沟通、引导,从而打造完美的女孩。
  •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我给孩子当秘书: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

    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真不少,但翻览过后,真正具有可操作性的还是不多。而可操作性,又是与细节密不可分的。只有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都基本掌握了,才会具备可操作性。做父母的,在“应该帮助孩子”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并无异议,更为关注的是“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哪怕是吃什么、喝什么这样的小事,只要是人家做了,且收到效果了,就应该老老实实向人家学习。或许,正是这么一件很小、很具体的细节,你做了而别人没做,从而会改变孩子的一生!本书精选了助学指导中父母应知的135个教育细节,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全方位服务。
热门推荐
  • 龙天战记

    龙天战记

    一个路人甲在地球穿越到天战星,一次偶然的事件,遇到了迷迷糊糊迷路了的一个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到达其世界的一个王都,与其世界最强者进行了一场战斗,结果却是那个人赢了,而那个人是谁,故事主要就是讲的过去他的一些故事,在结尾将出现常理无法解释而又能够理解的剧情
  • 千金重生,异能暗黑女王

    千金重生,异能暗黑女王

    前世为孤儿,偶然被好闺蜜顶替千金身份,重回豪门尽招白眼讽刺,身为亲身千金,却不如误认的闺蜜,亲手被闺蜜推入地狱,竟得重生,获得异能,拽霸上天,定不会活的此番痛苦,你爱装白莲花,我比你更会装,必将当年的痛苦全部施加在你身上,我是黑暗的统治者,只是,那神秘的男子莫名其妙的话有何意思,自己到底是谁?身负使命,到底该何去何从?
  • 网游之嗜血狂神

    网游之嗜血狂神

    一位冷血杀手闯进游戏世界只为一个女人。会发生一系列奇妙的事情吗?
  • 那一年,你也18岁

    那一年,你也18岁

    每个人仅有一次的18岁,就是让你张扬的笑,也给你莫名的痛。
  • 银心战记

    银心战记

    “坚持下去,我还不能死”孔河的的信念一直支持着他,从懦弱到坚强,在地狱战争中磨练,在银河战争中成长,想成为一个英雄必须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是你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 幻剑羽章

    幻剑羽章

    这个世界有个学院叫幻羽学院这里从洪荒之初到世界大战一直屹立不倒,这个世界的英雄据说都是在这个学院毕业的而我讲的就是这个学院的一个个悲惨传说......
  • 昨日黎明

    昨日黎明

    人们像发条一样拼命工作学习,为了遥远的将来,那如果没有将来呢?当强大无比的博格维文明盯上蔚蓝色星球的时候,人类还能否能像上次熬过冰河时期一样,这次也活下来?当紧绷的卷紧片状钢条停止了运转,当死寂的黑夜终于归于死寂。他再也记不得她曾经哼唱过的歌,手机里也终于没了那个人的联系方式。一切都没了,不过那些记忆的确真真切切的存在。只不过再也没了草长莺飞,也没了孩童心性。“我爱你,晚安。”
  • 梦里见

    梦里见

    我是你的美梦,你是我的真实,我们梦里见。我没有显赫的背景,没有惊人的面貌,我是一个叛逆的初中生我喜欢当老大的感觉,却也喜欢当妈妈的乖宝宝所以我要学会好好隐藏我自己,包括我喜的人我不知道我的未来会怎样你想知道吗?爱做梦的你,我们梦里见
  • 强强联手:诱拐总裁爹地

    强强联手:诱拐总裁爹地

    母子联手,天下我有!夏宝贝第一次见到爹地,他居然在和漂亮阿姨约会?!“妈咪,爹地欠管教!”“我也觉得。”夏小百答。某宝邪笑,首席总裁爹地VS黑道女王妈咪!妈咪,果断完胜!“妈咪,大半夜的,你要去哪儿啊?”某宝睡眼朦胧。“去调教你爹地!他居然说你漂亮迷人的妈咪是小三!”“哦,妈咪快去快回……”……“妈咪,你收拾行李做什么?”某宝疑惑。“跟你爹地去夏威夷度假呀!”“我爹地愿意?”某宝难以置信。“没问,反正被我绑架了,现在在飞机上……”夏小百一脸的阴险的笑答。“夏小百!夏九天!你们给我站住!”终于某总裁发怒了……
  • 谢谢你带来幸福

    谢谢你带来幸福

    短篇爱情小文。失恋的周蒙,结识了调皮如精灵的少女林雁,且看他们从相识、相吸到相爱,一步步寻求爱的真谛。爱情与幸福都不是等来的,如果相互喜欢,就争取在一起,并坚持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