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27300000015

第15章 编辑文化学与编辑出版(8)

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从近年的实践和发展趋势看,应根据各自的条件和稿源情况开辟独具一格的民族问题研究专栏,办成半专刊性质。这个专栏在形式上应该是,既有宏观上的全方位研究(不限地域),也有微观的地域性的研究(学校所在的地区)。最能体现特色的还是学校所在的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应认真研究民族地区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和探讨。内容包括两大类。其一,整理和研究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史料,以突出民族特点。其二,挖掘和研究本地区的史志典籍、文物民俗、历史人物、山川胜迹、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史料,以突出地方特色。每一方山水,养育一方胜景,每一个民族地区,都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历史特点。如果我们民族地区学报,能抓住挖掘和研究并突出这些方面的内容,同时再借助本校的学科优势,那么,就一定能够将学报办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来。从发展趋势看,一些民族地区的高校学报正在向这个发展。如《新疆大学学报》“西域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湖湘文化研究”,《内蒙古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红山文化研究”等。

通常情况下,高校学报质量的高低、学科的选题与学报的外界声誉,无不与学报编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稿从筛选、编辑加工到面世这一系统工程,每个环节都显示了编辑的眼力、学识和水平。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编辑,便会有什么样的学报。编辑的素质与刊物的质量是成正比的。而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编辑更应在这些方面表现出他的特殊性来。就是说,不仅要具备一般编辑的理论修养和职业道德,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根基和学术眼光。既能处理普通稿件,又能熟练而准确地处理民族问题及与民族理论研究有关的稿件、区域文化的稿件,能有专有长。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编辑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更有其特殊性。那么,这些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据民族地区高校学报的特点来看:

首先,要学习和研究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了解和掌握有关马克思主义对民族及民族理论问题的阐述,同时,对民族史也应有相应程度的涉及。这些方面的内容,都是编辑从宏观上把握稿件质量的客观依据。

其次,要学习和领会《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一部地方行政法规,既涉及民族政策,也涉及民族理论问题和一些具体政策。同时,应了解和掌握与此相关的其他民族政策。这是编辑审稿的地方性依据。

第三,必须了解和掌握院校所在地的历史沿革、建置、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和演化过程,包括历史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兴衰等。这些方面是突出学报地方特色的主要内容和关键。

第四,要了解和研究院校所在地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既要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又要了解和研究他们的发展过程及现状。这些方面是编辑取舍稿件的直接依据。

第五,注意网络有关信息,收集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掌握本学刊的研究进展状况。也是编辑取舍稿件、提高刊物质量的重要关节。研究过去,是为现实服务。因此,还必须关注院校所在地区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提供可行的、科学的依据和方案。各校的科研能够抓住本地区的一些新科目、新课题加以研究和突破,在经济改革和文化建设方面能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并加以研究,也是形成自身特色的一个重要方面。

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学报建设

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在高教战线的反映之一,就是师范专科教育的蓬勃兴起,大批师专文科学报应运而生。师专文科学报的现状是:数量可观,成绩不小,问题很多。据1987年统计,在全国近四百家高校文科学报中,师专学报达139家,占三分之一强。师专文科学报在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学术发展与交流,全面推动学校建设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办刊时间不长,起点较低,加之人员紧张,经费短缺,致使刊物质量参差不齐,办出特色的不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少。我们认为,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就是对于师专文科学报自身的理论研究不够。它的职能和性质是什么?学报编辑部应当怎样建设?如果占高校文科学报界三分之一席位的师专学报界同仁都能来关注这些问题,在理论上求得共识,在实践上互相启发,师专学报就有可能摆脱困境而走上独立生存、健康发展的大道,为师范专科学校的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科学报的职能

作为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的学报,无论其从属于哪一个层次,其职能都有相一致的地方,这就是学报的共性,离开了这种共性,就不成其为学报了。但是,只有从师专的实际出发,去探求师专学报的个性特征,才能使其具有活力,显出特色。师专文科学报的职能:

(一)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阵地

社会科学的学术理论刊物,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宣传马列主义,一方面既可以是对有关哲学、政治等论题的论述,也可以是结合现实所进行的理论探讨,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培养目标的研究,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及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的研究等等。而另一方面是指在其他社会学科的研究和论述中,都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学报宣传马列主义这一职能问题上的“取消论”和“庸俗论”都是错误的。

(二)展示本校教学科研成果的橱窗

“高等学校学报是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这一定义,对于一般老院校并不存在多加阐述的必要性。它们有办学报的传统,“没有学报,便没有学校”(陈从周教授语)。但是对于师专来说,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这一职能,却是师专学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有这样几种情况:一是有些同志认为,有没有这个“窗口”,对师专关系不大。他们对办学报并不十分热心,即使办起来了,也是要评职称了就热闹一阵子,经费紧张了就想先从学报“砍”起。因此,出版周期不稳,正文页码不定,文理混杂,拼集凑合,很难称得上是一种正规的刊物。二是盲目追求高水平、知名度,将向外向上作为自己的编辑方针,广约名家,各组外稿,照样忽视了本校“窗口”的职能。由此产生的生存危机,也自在情理之中。三是坚持“闭关锁国”的方针,把本校“为主”变成了本校“唯一”。这种方针又往往伴随着对“教学科研成果”的亵渎。他们不管外稿如何有质量而唯“外”是拒,也不管内稿怎样无价值而唯“内”是用。这样的刊物往往平平庸庸,精芜掺杂。

(三)引导本校学术研究的航标,培养本校学术人才的摇篮

本校的学术研究是学报植根的土壤。没有本校蓬勃发展的学术研究,学报就不可能茁壮成长。有的同志认为,师专的任务只是教学,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去开展科研,致使本校的学术研究还停留在“散”,“乱”的状态,没有组织、没有计划,谁愿稿就搞,谁想搞什么就摘什么,学校没有管理科研的机构,教师缺少开展研究的目标。总之,对于“结合教学搞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认识是并不一致的。这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也是一个非短期即能改变的现实。根据这种现状,师专学报的职能就不仅是“载体”和“中介”了,它必须以引导和组织本校科研为己任。在这里并不存在行政职责上的侵权,因为它并不能对哪个系科、哪位教师去发号施令。它的手段只是“组稿”与“发稿”。通过组稿去发现和扶持本校的学科优势,去联系本校的优秀作者,把本校的科研力量紧紧团结在学报的周围。通过发稿,使精神产品得以“成型”,得以传播,既是对作者的激励,又是对全校科研的促进。在这方面,师专学报尤其应该将注意力放到对青年教师的扶持上,把学报当作他们的摇篮和阶梯,帮他们成长、送他们高飞!另外,作为校内的一个学术机构,也还可以发挥其行政的职能去协调某些部门的关系而对促进本校的科研起到直接的作用。例如在参与学校科研规划的制定,学术委员会对学术成果的鉴定,对学术职称的评定等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四)开展学术交流的园地,形成地区学术的中心

在全面开展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应该突出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与同层次学校的横向交流。同是师专,所设系科相同,人员结构相近,这种交流就更具有相互推动的现实意义。师专学报之间应该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这种交流,把人有我无、人强我弱的成果引进来,把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集中起来,形成同层次的学术大网络,无疑是很有价值的。另一个重点是反映本地区的学术成果。师专是地区性的学校,学报则往往是该地区唯一的学术理论刊物。师专学报应该把地区社科研究方面的力量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宣传他们的研究动态,组织并发表他们的研究成果。这种开放性将使师专学报拓宽视野,增加活力。把师专学报办成地区学术的中心,应该是其特色之一。

二、师专文科学报的性质

既然是学报,就必须有学术性,既然是属于师范院校,就必须有师范性,既然是生存于某一地区,就必须有地区性,这就是我们对师专学报“三性”的总结。

(一)学术性

学术性是学报赖以存在的前提,是评估学报质量高低的首要条件。目前,有两种偏颇值得注意:一是有些同志习惯于从抽象的定义出发去规定学术性,把标准定得很高,校内无人,只好用“外援”来装潢门面。二是放弃学术性,有什么登什么,甚至把学报变成了介绍普及知识和中学教学内容的参考读物。这都是不可取的。

我们对学术性的理解,首先是承认它的“层次性”,师专是高等师范教育的一个层次,无论培养目标,学科设置,师资构成等,都有其不同于其他层次的特征。这些特征必然极大地制约和规定着师专学术研究的特点。可以看到,在师专,无论是科研方向的确定还是课题的选择,乃至成果的反映,普遍会带上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与基础理论相关联这样两个特点。这正是师专学报学术层次性的具体显现。正确掌握这种层次性,可以避免学报的拔高和降格。其次是承认它的“局限性”,应该承认师专这个层面学术研究“起点低”、“范围窄”的现实。但是只要在理论上是“真”的,是“新”的,就应该承认它的学术性。所谓“真”,就是指对客观事物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对论题的科学阐述。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从“实事”中求“是”的原则。所谓“新”,就是指无论在材料上,在方法上、在结论上,某一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不是因袭前人的陈说。对“真”、“新”结合的要求,仍然不能高,只要不违背客观事实和真理,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即使是一得之见,一孔之明,也应该承认它的学术性。

(二)师范性

师范性是师专学报的本色。教育科学的研究自然是师范性最集中的体现。师专学报反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史,教学法等学科的成果是自己的优势,对此,必须抓紧。关于师范性还涉及两个问题值得讨论。

第一,其他学科的论题是否能具有“师范性”?我们认为,如果只把开辟“教育研究”专栏作为“师范性”的表现,那是一种狭隘的认识。师专不少科研是从教学实际出发的。对从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更高层次的探讨,是教学内容的深化,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规律的总结。这是无论对中外文学、古今汉语、历史政治等具体学科都可能进行的研究构思。事实上这是目前师专学报所大量反映的现象,而这才正是学报师范性的最普遍的反映。学报必须在优化选题,帮助提高上下工夫,以突出师范性的本色。

第二,“面向中学”的口号对不对?我们认为,师专是“面向中学”以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为目标的,但是让学报也“面向中学”就不对了。学报可以反映中学教师有关教育、教学的优秀成果,也可以辟出一定版面去研讨中学教育的问题,但必须坚持:一是对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的探讨,二是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果把刊登一些个人经验总结、中学教材分析甚至教案设计当作“面向中学”的表现,进而将“面向中学”作为办刊宗旨,这就偏离了师专学报的办刊方针。

(三)地区性

地区性是师专学报很重要的特色。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诸如区划沿革,文物古迹、历史人物、地方史志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史迹,都是可以重点研究的对象。这些研究可以独得地利之便,往往是其他科研机构所鞭长莫及。这些地区性文化成果的价值不仅是拾遗补阙,甚至可以填补某些领域的空白,而丰富全民族学术文化的宝库。即使是对于本地区当代现实问题,诸如文化教育,资源环境,人口方言等方面的研究,也会对于促进当地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而增加学报的社会价值。“三性”虽各有其内涵,各有所侧重,但其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最突出的就是无论师范性还是地区性都必须以学术性为前提。毫无学术理论价值的师范性和地区性将使学报贬值。

三、学报编辑部的建设

学报编辑部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很多,最重要的一是人员,二是制度。

(一)建立一个精干而健全的编辑部

对于编辑部的构成,1978年以来原教育部的几个文件曾有过明确的规定。近期,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布的《期刊管理暂行规定》又指出:创办期刊,应当“有健全的编辑部,有符合本专业要求的专职编辑及一定数量的专职编辑”。师专学报编辑部怎样才算健全?我们认为:

1.要有一个称职的主编。主编负责对刊物的全面管理,从办刊宗旨的把握到稿件的审评签发,从刊物的印制出版到内外关系的协调,都负有全面的责任。主编不仅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主编应该是“学者型”与“能力型”的结合体。有些学报在校内外打不开局面而步履维艰,往往与主编仅具学者气质而缺乏实际管理能力有关。

同类推荐
  • 穿越文坛30年

    穿越文坛30年

    张石山以中短篇小说名世,上世纪70年代中期登上文坛,至今笔耕不辍。他见证了文学界的兴衰荣辱,目击了作家群的世相百态。《穿越——文坛行走三十年》细节鲜活。文笔洒脱,让人切实感受到了当代文坛的时代脉动,填补了诸多历史记载的空白。在中国当代作家的回忆录中,可称独树一帜。
  • 欧洲:博物馆传奇

    欧洲:博物馆传奇

    从某种角度上说,了解一个地方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从小里说,这是源远流长的地方,是历史的重要见证:从大里说,这是维系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博物馆不单纯是一个市民文化补习的地方,更重要的,它应该成为市民休闲的主要场所之一,获得多少知识是次要的,享受一下难得的静谧、幽雅气氛,并在这个气氛中放松心弦,成为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
  • 中国台湾文学史

    中国台湾文学史

    本书介绍了台湾文学的开创,移民文学和移民后代文学,台湾新文学运动,台湾现代派小说群的崛起,台湾通俗文学创作,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等。
  •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我读故我在:胡适论读书

    胡适研究已成为一门学问,作为一代“文化圣人”,他是如何读书治学的?他如何把读书、治学与做人连在一起的?本书作者在解读胡适原文的基础上,注重历史背景和资料的钩沉,注重对胡适思想做历史的分析,以期客观了解胡适,择善而从,向读者打开一扇了解胡适这位民国大师的求学之门,引导读者走近大师、学习大师、敬仰大师。
  •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历史文化(十一)

    兰州是甘肃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居南北之中,扼东西要塞,黄河横穿境内,地势沿河起伏。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化,形成了集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于一身的兰州历史文化。这种文化结构,不仅奠定了兰州人民纯厚朴实的文化基质,而且影响着一代代兰州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她的文脉传承。挖掘整理、弘扬光大使其绵延不绝,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兰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但由于种种原因,保存于地面上的历史文化遗存并不多,因此,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历史记忆显得尤为重要
热门推荐
  • 缈愿

    缈愿

    她生于乱世,死于乱世,于天地,不过是沧海一粟,她的生命很久,久到连她自己都不清楚了,她因愿而生,亦因愿而灭,她有执念,执念让她沉沦,自她存在的那天起,便注定了一世孤独。他是她的愿,是她永远无法企及的幻想,他不过是她漫长生命中的匆匆过客,存在与否,谁都说了不算,在他仅有的生命中,陪她度过,没有谁对谁错,命运早已注定了彼此的错过。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守护甜心之最美的回忆

    守护甜心之最美的回忆

    一个原本幸福的17岁少女日奈森亚梦因朋友和男友的不信任,陷入了仇恨的沼泽之中。当得知自己是世界首富的亲生女儿,但养育了自己时间年的父母离奇被杀,她又将如何面对?她在复仇的过程之中不断成长,懂得了人情世故、悲欢离合,终于悟懂了“人生”,学会了宽容,与她的真命天子一起坐等夕阳西下。可是,正当幸福来临之际,他们又会面临什么样的挫折呢?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疤神

    疤神

    张宇豪偶然穿越了时间隧道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他没有记忆,被世人称做"宠"一段曲折离奇的神秘经历,一幕荡气回肠的异界之旅,永不停息的死亡争斗,并不强大的他何以在异世界里功成名就,轻松并幽默着...一切尽在《疤神》中...
  • 九重异世

    九重异世

    一位酷爱文学的学生,再去学的路上,被一个不靠谱的猫,软硬兼施的忽悠进了异世,称霸异世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异世中活下去。
  • 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逐破苍穹

    逐破苍穹

    ?流萤飞,纸鸢追,问君天涯在何方?沧海舞,明月歌,唯盼今朝不相忘。忆青丝,笑红尘,百年一梦终需醒。凝眸间,意万千,但求千年长相望。
  • 在一起的三年是缘分,更是命运

    在一起的三年是缘分,更是命运

    hello,各位读者宝宝们,我呢,冯大宝,当然这只是外号,习惯了,一个十足的神经病,哈哈哈,女汉纸,初三的学霸?还是学渣,自己傻傻分不清,不过,认识了就是缘分,来到我的地盘,就是我的人,我会保护你们的,哈哈哈,好啦,咱们保持联系
  • 总裁的六年宠物

    总裁的六年宠物

    新年夜,多热闹的日子。可惜男人只是回来的一下。匆忙的要了我,然后提着包消失在我装扮的温暖的家里。心刹那间恍如脚下的地板一样冰凉。家?这里能算一个家吗?或许这又是我一厢情愿了。我既不是男人的妻子也不是男人的正式女友。我是一个卑微的宠物,一个依靠他而活的宠物。我在他眼中到底是什么?我不知道.男人回来的时间永远匆忙的就像一个过客。那脚步中丝毫没有一丝爱意的感觉.让我一天比一天绝望,沉默.
  • 九阴武侠

    九阴武侠

    明朝初期,白玉扬,杨天,王洋,李文等为了《九阴真经》与锦衣卫展开争夺战。共33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