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0400000034

第34章 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1927—1949)(10)

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好莱坞摄制实力的羡慕,也兼带提出了中国电影的不足。对好莱坞影片,这一时期的《电影画报》没有进行全盘否定,但是在评论中不忘以批判的口吻提醒观众注意其脱离现实的一面。

在这一时期的《电影画报》上,好莱坞和中国电影是对立的两面,尽管很快“中国之部”和“外国之部”这种过于泾渭分明的划分版面方式被以主题划分内容的图片版面、文字版面所取代,但编辑者这种审慎的态度,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刊物的趣味性,因此第十期的“编辑后记”中,郑伯奇回应读者的意见:

本报以提倡国片为主旨,从来取材亦偏重国片。近来过片又近陷于沈(应为沉)滞状态,使人感到要打破这气象,应该多取材外片,予以(?)。现本报已和华纳、狐狸、联美、麦高梅等各公司取得联络,以后常有许多新鲜的材料,贡献给读者。

并提到下一期恢复彩色封面,文字与图片完全融合,具有“高尚而有实益的趣味。”

诚如其言,第十一期增加了许多趣味的部分,开始以漫画小传方式介绍好莱坞影星(这一期介绍的是嘉宝和卓别林);并增添了“好莱坞通讯”,介绍好莱坞近闻;刊登电影故事《亡命者》和《娜娜》(皆为华纳公司出品),陈炳洪更写了一篇《范朋克和璧克馥婚变记》的文章,以三页版面描写两位当红好莱坞影星的私生活。这期仅仅在“电影故事”一栏中刊登了《到西北去》、《女人》和《渔光曲》的三部国片的故事改写。

时值“软硬电影”论战期间,作为左翼影评人阵地之一的《电影画报》顺应读者需求的同时,依然需要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第十二期(1934年7月),《电影画报》转载了罗浮(即夏衍)的文章《所谓软性电影的正体》,与之相呼应的,在同一期的“好莱坞影讯”中,刊登了一幅好莱坞电影中穿着纱裙,抬起大腿的舞女照片,下面注释为“软性的好莱坞”此外,对好莱坞的讽刺,还可以从该刊刊登的漫画中一窥。,前后对应,不仅揭示了何为“软性电影”,更将好莱坞定性为“软性”的,这就是《电影画报》在郑伯奇主编期间,对好莱坞的基本定位和观点。这些旗帜鲜明的言论,在读者中引起反弹,郑伯奇遂在十三期的“编辑后记”中以少有的激动情绪写道:

本刊的改大篇幅,扩充内容,都是在读者的鞭策之下决行的。

今后还希望读者好意的指导!

……

从来,电影刊物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种:

有的注重影业状况,像美国的FilmHerald;有的专作理论研究,像英国的Closeup;有的只是追逐观众兴趣,像美国的Photoplay,FilmFun等许多杂志。第一中是从事电影事业的人所不可缺的资料,而一般读者觉得干燥无味的;第二种是电影艺术很好的参考书,一般读者会觉得难理解;因此第三种杂志遂成了影迷最心爱的读物。

……

……因为本刊既是画报,研究理论的堂堂大文往往反会被读者抹杀。因此,本报的性质决不能超越第三种的范围以外,就是,要成为一般影迷所希望的读物。

不客气地讲,迎合影迷趣味的刊物,往往容易流为低级。记者不才,对于这一点,还不肯苟同。我们很想提高影迷的趣味,增加观众对于电影艺术的理解,间接地促进中国电影的前进。所以本报的性质是以第三种刊物为本位,但在可能范围有以内也参加第一种第二种性质的文字,而对于理论的浅易的文章,我们更为注意。

……

今后还希望读者好意的指导!

在这前后反复提出的“希望读者好意的指导”中蕴涵了许多的深意。一方面,郑伯奇相当注重读者的意见,经常刊登读者要求改进的来信,在坚持《电影画报》保持较高的趣味的同时,对刊物的内容已经进行了许多的改进,这番苦心经营仍被少数读者恶意指摘,其中的无奈和不快可以想见。另一方面,读者的不理解可能与上一期刊发的《所谓软性电影的正体》一文有关。

《电影画报》雄心勃勃创刊的1933年,正是左翼电影取得辉煌成就的时候,左翼电影人早就意识到要开辟意识传播的新阵地,就要争取到更多的报刊杂志,《电影画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见《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北京,第186页相关表述。然而,思想意识领域的斗争此起彼伏,从1934年开始,随着艺华电影公司被捣毁和接踵而来的更严重的白色恐怖下,左翼电影运动进入了低潮,在这样的局势下,从1934年8月开始,左翼电影人的名字逐渐离开了《电影画报》,“软性”好莱坞的报道和讯息又占据了画报的主要版面,一些无伤大雅的影迷文章成为画报的主体。《电影画报》并不是当时唯一一家发生转变的电影刊物,事实上,在当时复杂的政治背景下,许多报纸刊物的立场都曾发生转变,或者摇摆不定,或者“左右逢源”同上,第398页。,这是当时斗争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1935年,郑伯奇“因故”离开《电影画报》也在所难免了。

在1935年1月1日出版的《电影画报》上,郑伯奇向读者恭贺新春之禧之余,最后一次表达了对中国电影界的希望:

第一,《姐妹花》、《渔光曲》在一九三四年,先后打破了记录,我们希望今年出品的片子,更能打破去年的记录。第二……我们希望成功的新人更有伟大的成功,并希望许多未露头角的人物能出现在电影这新开拓的园地。第三,外资侵入中国影业的消息,在一九三四年的末尾,传进了大家的耳中,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我们希望这不幸的传说,在今年只成为一种传说,永远不要实现。

后期《电影画报》的好莱坞呈现

1935年2月2日出版的《电影画报》改由“良友三巨头”之一的陈炳洪主笔。在他的编辑下,《电影画报》成为了以报道好莱坞电影为主的影迷刊物,批判的色彩减淡,取而代之的是对好莱坞的热衷,以及对中美电影交流的热情渴望。陈炳洪主编了13期《电影画报》,1936年他去美国游历4个月,陈嘉震和马翠贤先后代理主编陈嘉震,著名摄影师,仅主编两期即因病过世;马翠贤代理期内基本延续陈炳洪的办刊风格,因此笔者认为这两位对《电影画报》的风格定位起到的作用不大。。

陈炳洪是《良友》创始人伍联德的同学,也是华侨中拥有良友股份最大的陈爵信的儿子。1927年,陈炳洪带着资金进入良友,身兼副经理,其时《良友》在国外销路有增无已,他最初的工作就是为《良友》的图片写英文说明,方便海外读者。陪伍联德在美国游历,是他第一次去好莱坞参观,与好莱坞明星范朋克、旅美中国女演员黄柳霜都有接触。参见《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马国亮著,三联书店2002年1月,北京,第30页)第33页中的相关表述。1936年,他重游好莱坞,回国后在《电影画报》上连载《重游好莱坞》,介绍好莱坞近况,但是并未继续做主编,而是由马翠贤一起代理到四十一期。

陈炳洪给《电影画报》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让好莱坞女影星登上封面。封面是读者了解刊物的首要途径,也是刊物表明风格特色的窗口,《电影画报》在郑伯奇离开后,没有马上改变这个“窗口特色”。第一个出现在《电影画报》封面上的外国女星是丽达莲·哈惠(第23期),但那是一张她和胡蝶一起拍摄的照片,那期《电影画报》正是“胡蝶返国特辑”,两人的合影单纯是为了表现胡蝶在好莱坞的游历。

第一个正式登上《电影画报》封面的好莱坞影星,是红透半边天的童星秀兰·邓波尔。1936年5月1日出版的这期《电影画报》破天荒地用秀兰·邓波尔做封面,同时配以大量的文字介绍和剧照,说明秀兰·邓波尔当时在中国极为受欢迎,用她做封面,可以说是一种尝试,更多是一种试探,获得成功后,从第三十期开始,几乎全部使用好莱坞女星照片作为封面(除了第三十二期),从里至外,都确定了以好莱坞相关报道为主的编辑方针。

同类推荐
  •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中华国粹智慧金典

    本书主要是精选我们所熟知的国粹经典,比如古典图书典籍,种类不同的戏曲,诗词歌赋和书法绘画及酒文化,还有武术、中医和民间艺术,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服饰和烹饪等。然后根据与之相关的故事或者它本身的特点,发现国粹中所蕴藏的传统智慧,发掘它对现代人的智慧启示。
  •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玩意儿之画外烟云:收藏背后那些事儿

    本书通过以物讲史的模式,围绕一些传世绘画作品而展开,用大众化的视角追忆它们流传的历史,体味它们蕴含的文化,评述与它们相关的传说与典故,同读者聊一聊文玩字画的收藏及背后的那些事儿。
  •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经典印作技法解析

    吴昌硕是我国近代驰誉海内外的艺术大师。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均有高深的造诣,并能融会古今,博采众长,破旧立新,各具面目,成为我国近代艺术史上开创一代新风的典范。这四者中,人们公认他篆刻艺术成就最高,只不过印为小道,到晚年反被他的书画名所掩,他自己也曾说过“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本书为“历代篆刻经典技法解析丛书”中的一本,分析了吴昌硕经典印作的技法和创作思想,旨在启发和帮助篆刻爱好者正确认识吴氏印风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精华之所在,把握吴氏印风的本质特征,从而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
  •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宋元绘画艺术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梵·高

    梵·高

    本书收录了后印象画派的代表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众多油画作品,其中有部分水彩,该书从梵高早期的画作到后期的风景画作都有收录,题材包含了人物肖像、风景、静物,是梵高现存600多幅画作中的精华部分。
热门推荐
  • 恐龙召唤

    恐龙召唤

    常武本是一个大学生,在一次参观地质博物馆时,看到了一个侏罗纪的恐龙头骨化石,但就在这时,光芒一闪,眼前一黑,他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吧,貌似很多小说里的穿越男都混的不错,那么我是不是也是一个……嘿嘿。经过几番挫折和努力,他成为了一个召唤师,于是召唤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幻兽,等等,这是?霸王龙?缩小版的霸王龙?会喷火的霸王龙?而且是一只头上长角的霸王龙?
  • 入党培训教程

    入党培训教程

    《入党培训教程》是为广大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学习党的知识而编写的教材。本书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党章和胡锦涛同志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为依据,结合高等学校党校教学的实际而编写。本书编写大纲由易传英、张大能拟定;汪亚芬负责附录的收编工作;各章完稿后,由易传英负责全书统稿、修改和定稿;由代家惠负责全书的校核工作。
  • 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因为昔日同伴的胁迫,天宇不得不进入一款充满着神秘与危险的游戏去寻找真相。他是否能寻找到游戏的秘密,摆脱昔日同伴的威胁?一切尽在上古世纪之神之遗产。
  • 恶魔校草吻上瘾:诱捕小甜心

    恶魔校草吻上瘾:诱捕小甜心

    “嗯……你,不要过来!”她被吻到快要窒息,晕过去前,看到了恶魔的坏笑。因为一句:“冥少喜欢笨的。”顾眠眠被爸妈送去了富可以敌国的苍家,成为了苍家少主的未婚妻。“苍冥,既然你不喜欢我,我们能不能……解除婚约?”顾眠眠小小声地问。“利用完我就想逃?”冥少冷哼一声推倒她,“你是我的人,一辈子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有人欺负你?”冥少将那个人踩在脚下,“顾眠眠,给我过来扇他耳光!”“其实……欺负我最多的人,是你自己。”顾眠眠继续小小声。【这是一个,恶魔大人将平民少女宠成了小公主的故事。】
  • 时间裁决者

    时间裁决者

    意外穿越到法努大陆已经两年,刘沙这个“奴隶”在爱莎尔城堡里成为了最低等的“死士”。或许是运气,许多次战争之后他这个必死也应该死了无数次的家伙却总是能够活着离开战场,当然,那些战斗中爱莎尔城堡的军队都取得了胜利。他成了有福气的“死士”。于是这次他得到了新的任务,那就是和一支城堡里最强的尖锐战队护送一批贡品前往区域管理者的城堡。而这批贡品当中居然有法努大陆神级的宝物——龙神印。这也就招惹了无数人贪婪的欲望,战队接连受袭死伤惨重,而战队中的高级魂斗士哪里会照顾垃圾一般的“死士”?当再一次袭击过后,死士里只剩下了刘沙一人。然后他才发现罗蒂加西亚伯爵居然也在这支战队当中,而且,他居然是个女孩!——罗蒂索菲娅不过,索菲娅的身体却被奇怪的咀咒锁困,如果得不到“斗魂吟”的帮助不久即将死去。而斗魂吟在管理者的手里!而这时,新的敌人的进攻开始了……
  • 如果爱情不出轨

    如果爱情不出轨

    如果爱情不出轨,可他们的爱情却出轨了。一场爱情,一身伤;一张婚纸,至爱,为人妻;一张契约,孽爱,为情人;宋荣轩她深爱的爱人,沈峻熙深爱着她不放的恶魔,究竟谁才是她一生的依靠?究竟又是谁把她推进这无边无尽的痛苦深崖里,无力挣脱?爱情与婚姻;爱人和情人;出轨与忠诚;隐瞒的身世,意外的死亡,一场场说不出口的伤在她心口慢慢堆积,直到无法承受······沈峻熙你就是一个魔鬼,彻彻底底的恶鬼,你已经把我害到家破人亡到底还想怎么样啊?求你把儿子还给我,求你了!嫁给我,只要你答应嫁给我!一个情字引起的爱恨情仇,如果都只是为了一个情字,哪又是谁错了呢?如果非要找出一个错,那就是爱上了一个不应该爱的人。
  • 神往界

    神往界

    三件神秘的宝物:倾城之心——一朵神奇的花、永恒之心——一个神奇的戒指、轮回之爱——一条神奇的项链,隐藏的一个魔法的惊天大秘密,卷起整个天下的阵阵波澜……
  • 步雨

    步雨

    下雨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撑着伞,提起裙摆,一小步一小步的走着。春天的雨很细,质地柔软。夏天的雨很急,风风火火。秋天的雨很慢,温婉纔蜷。冬天的雨很冷,寒气扑面。我不太清楚雨的味道,可我却了解他们。因为雨中有诗,有故事,还有你
  • 冷君索爱:王爷的弃妃

    冷君索爱:王爷的弃妃

    龙真真,一抹异世幽魂莫名穿越时空附在备受欺凌和冷落的五王妃的身上,她天性淡然,随遇而安,不料一场赌注却将她推往宿命的深渊……一场可笑的赌注,却赌上了她的真心,在她向他表白真心的时候,他却和青楼艳妓打得火热,还以冷漠的话语嘲讽她的真心!是可忍孰不可忍,作为一个现代人,一片真心遭人践踏,她也不是非他不可,一纸休书,断绝与他的关系!经历了背叛和绝望,她封闭了自己的心。
  •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全球公民社会引论

    本书不仅要说明国家虽然受到来自全球公民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但其程度却是相当有限的,这种状态还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即使是在全球公民社会与全球资本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国家在可以预见的历史中不会消亡;不仅要说明在今天仍显赢弱的全球公民社会具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它必将成为与国家和资本相平等的全球治理的三大基础设施之一;本书更要说明的是,虽然在未来的全球政治中,全球公民社会、全球资本将成为与国家相平等的治理主体,但这仅仅是否定了目前存在的国家作为“唯一的”(only)治理主体的地位,而不是要否定国家作为“主导性的”(primary)治理主体的地位,国家虽然不再是“家长”,但它应该拥有“兄长”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