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02800000004

第4章 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1.1.早期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

关于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理论,可以一直追溯到现代意义的经济学创立之初。那时的古典大师们就已经通过他们提出的劳动价值学说,确立了人的劳动在财富创造中的决定性地位,这实际上已经确定了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他的主要继承人李嘉图,把这些思想推到了他那个时代经济学家可以达到的最高点。

西方经济学从研究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提出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并看到了人力资源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力图通过人力的投资来取得更大的效益,促进其经济的发展。亚当·斯密在他的名著《国富论》中提到,人的能力是一种“资本”,人们经过学习得到的有用的才能,可以变成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他在书中认为,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所有后天获得的有用的能力是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获得能力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费用,所以,这可以被看作是在每一个人身上固有的、已经实现了的资本。当这些能力成为个人能力的一部分时,也就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一个工人技能的提高如同一部机器或一件工具的改进一样,可以节约劳动,提高效益。虽然提高工人的技能要投入相当多的费用,但它能生产出更多的利润,足以补偿费用的支出。

马克思继承和发展了古典经济学大师们的劳动价值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马克思将其科学地区分为劳动和劳动力两个范畴,揭示了价值的来源。马克思指出,劳动力“是一种创造价值的力量,是一种产生价值的源泉,并且——在适当使用的时候——是一种能产生比自己具有的价值更多的价值的源泉”。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及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核心。马克思从哲学的角度阐明了人是劳动的主体,自然资源是劳动的客体,资本资源是连接主体与客体的媒介。而且,资本资源实质上是劳动主体的延伸,是人对自然的控制的表现。

早期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基本观点可归纳为以下四点:

[1]有技能的人才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

[2]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益大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效益;

[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成分;

[4]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大问题。

1.2.现代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西方的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开始形成,并获得较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条件的发展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人力资源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经济学家对于诸如总投资、总收入、总储蓄和总消费之类的总量关系的分析日益深入,这种经济的总量分析揭示出的一个重要现象是:对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来说,相同的实物资本总投入量会带来差别悬殊的收益增长。对这种差别的进一步研究揭示出导致这些差别的主要因素,已经不是一国拥有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这类传统经济因素的多少,而主要是一国人力资源质量的差异。因此,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有其客观的必然性。

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人力资本理论学者。但人们通常认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两位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而对人力资本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则首推丹尼森。

1.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

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早年投入美国农业经济研究,是一个农业专家,他研究美国农业发展50年,曾发表了一个引起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即在美国农业的发展中,人的投资起了更大的效应。他认为,人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一种资本,叫作“人力资本”,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力资本学说。他在1960年出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时,发表了就职演说《人力资本投资》,该演说精辟地阐述了他关于人力资本的观点。他的观点概括起来有以下4点:

[1]人力资本体现在人的身上,表现为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和熟练程度,即表现为人的体力、智力、能力等素质的总和;

[2]人力资本通常用人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计算;

[3]人的能力和素质是通过人力投资而获得的,因此,人力资本又可以理解为对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从货币形态看,它表现为提高人力的各项开支,主要有学校教育和在职教育支出、保健支出、劳动力迁徙的支出等等;

[4]既然人力是一种资本,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其投资必然有收益,即人力资本可以带来利润。

人力资本概念向经济学的引进,使资本理论呈现出新的面貌。在此之前,人们通常认为投资于物力资源其收益最高。但在此以后,人们开始转变观念,认为对人的投资收益最大。这个观念改变了世人对投资的看法。

2.加里·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

加里·贝克尔(Gary S。Beeker)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最有创见的学者之一。舒尔茨曾称“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是一个里程碑”。贝克尔的著作《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是“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贝克尔和舒尔茨同在芝加哥大学执教,并成为著名的芝加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芝加哥学派坚持认为,关于“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标准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作为最小理性单位的个人的必然选择。从这一点出发,不但能够解释人类的经济行为,而且能够解释人类的一切行为。

贝克尔对人力资源理论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人力资源的微观经济分析上。他通过对家庭生育行为的经济决策和成本效用分析而提出的生育、培养孩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概念,家庭时间价值和时间配置的概念,家庭中市场活动和非市场活动的概念,都令人耳目一新。他在人力资本形成方面,在教育、培育和其他人力资本投资过程的研究方面,都具有开创意义。

3.爱德华·丹尼森的人力资本理论

爱德华·丹尼森(Edward F。Denison)是美国经济学界中的一位人力资本经济分析专家。他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通过精心的分析计算,论证了1929~1957年间的美国经济增长中,有23%的份额要单独归于美国教育的发展,即人力资源方面。

美国国民收入增长中,增加投入量的比重在下降,提高产出率的比重在上升。投入方面的比重下降,主要在于物力因素(即A3“资本”);产出方面的比重增加,主要在于人力方面(即B1“知识进展”)。这一结果表明,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潜力正是在于人力资源方面。

学术界普遍认为,丹尼森的计算方法要比舒尔茨的更严密精确。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的世界各国教育经费的激增,在相当程度上应归功于丹尼森和他的一大批追随者。

1.3.近期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理论

从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国外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巨大的潮流。英国经济学家哈比梁在1973年发表的《作为国民财富的人力资源》中指出:“人力资源是国民财富的最终基础。资本和自然资源是被动的生产因素;人是积累资本,开发自然资源,建立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并推动国家向前发展的主要力量。显而易见,一个国家如果不能发展人民的技能和知识,就不能发展任何别的东西。”哈比梁的这段论述,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学界思想观念的变化。据统计,关于人力资本的论文和专著,在1940年以前只有14种;1950年增加到98种;1960年增加到283种;1970年增加到1358种。这表明,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经历了一个指数式增长的过程。

随着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的深入,一些新兴的经济分支学科正在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和“人力资源会计学”等等。如“教育经济学”是把教育投资作为生产性投资来研究其分配和经济收益的科学。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者探索的内容无不涉及教育。舒尔茨在1962年发表的《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计算出美国教育的收益率为17.3%,并得出教育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国民收入增长额中占33%的结论。目前,教育经济学已经成为范畴独立、门类齐全,并有自己的特定对象和方法的比较成熟的经济分支学科。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发展,使国际上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机构不断建立。这些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国际劳工组织认为:人力资源开发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主要内容是指企业培训、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总之,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与形成,说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了人力要素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他们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力图通过人力的投资来取得更大的收益,维持其经济的增长。

同类推荐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本身自发性的弊端,导致在资源配置和利用中的盲目性,公共部门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要干预这种盲目性,因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首先要做到前瞻性和战略性。同时,公共部门的低效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今天的公共组织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强调竞争与效率,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在企业实践中被证明是高效的,因而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对此予以吸收和借鉴。
  • 把“卖”高手

    把“卖”高手

    本书是“影响时空管理丛书·顶尖销售系统”之一。本书分为入门篇和实战篇。入门篇讲述顾问式销售的基本概念,顾问式销售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以及成功运用SPIN技术的4个关键和4个阶段等。实战篇详细讲述销售行为7阶段和方案营销法。本书内容注重实战;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不仅可以作为销售人员提升销售力的指导工具,而且也可以作为企业内部培训销售人员的培训教材,同时也是大、中专毕业生进行职业化训练与学习的辅导用书。。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

    本书从企业打造品牌入手,分析了造成中国品牌目前状态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企业品牌经营的多种方法;针对弱势品牌的发展壮大,提出了品牌发展的三智学说,并重点阐述了三智学说的具体内容。
  • 主管越当越自信

    主管越当越自信

    当上主管。踌躇满志却又惴惴不安?“主管必须魅力无敌”,“主管的业绩必须胜过部下”,“主管必须对部下无微不至”,这些都是新主管容易陷入的误区。由于过于追求万能的领导者形象,他们对自己是否能胜任这一职位抱有怀疑和不安,有人甚至宁愿因此放弃晋升的机会。《主管越当越自信》由永礼弘之所著,针对这一现象,日本资深领导力顾问通过本书告诉新主管们,拥有领导力是为了自己决定自己前进的道路,而不是实现别人的期待或对他人施加影响力。读完《主管越当越自信》,你一定会喜欢上管理,迈出成为自信主管的第一步。
热门推荐
  • 王源,薄荷之夏

    王源,薄荷之夏

    离去,让事情变得简单,人们变得善良,像个孩子一样,我们重新开始
  • 波粒世界

    波粒世界

    曾志扬是一个太空事故的难民,双亲去世后,他就想通过高科技复活他的父亲,在他的工作进展顺利时,却被迫卷入一场星际战争中······
  • 都市纪元

    都市纪元

    德国在搞工业4.0,美国在搞互联网联盟,哥就趁机在中国发动科技革命。泡妞?弄权?金钱?都不需要!哥都是被泡!哥赚钱,是要把钱废掉!至于弄权?哼!哥是低调,哥低调不是逃命,而是逃婚!为了找到回家的路,项临找了26年。他本想老实打份工,独自体验镜湖村的平静生活,打工归来,却鬼使神差交了个“鬼上身”的少妇女友;重返城里,却意外收到神秘人送的一套硬件和软件都近乎科幻的系统,这是一个系统,也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计划,一个足以改变世界的惊天计划……既然该来的都要来,那么,照顾好她们,顺便改变一下世界吧!
  • 极限武尊

    极限武尊

    武者,罡劲雄浑。气修,变幻莫测。陆凡,一名武道与炼气同修之士。我本平凡之人,奈何造化弄人。左手阴阳,右手乾坤。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 小女逃腹黑总裁老大

    小女逃腹黑总裁老大

    颜故是个不喜欢麻烦,固执又倒霉的女生。三年前她对爱情失去信心,让爱成全别人。三年后遇上低调总裁,梁宽。梁宽的温暖,他的手段让颜故措手不及,深深地爱上他。随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全了解爱人,颜故无法接受爱人的做法手段。颜故的黑骑士成仁一路上默默地守护颜故,尊重与照顾她。颜故却想…逃!
  • 仙者天下

    仙者天下

    两世为人的杨天得天下之至宝,修天下之大法,取天下于囊中。得天独厚的运气人品,对朋友的慈悲善良,对敌人的不择手段,最重要的是超人的实力使他每每逢凶化吉。修真大界的道法对垒,法器战敌,血流成河,荣登仙道。天下万财我收割,亿万美女娶多个。九幽助我夺宝藏,仙树为我明大道。一切都在《仙者天下》!首先我得告诉大家,本书一般一周三章!不定时间更!
  • 何甘渠生寂寞

    何甘渠生寂寞

    分离或者相许,岁月回不去从前,感伤我们的青春和无知;我想喝干每一滴眼泪却多么无力的拿不起岁月的酒杯。没办法离开你爱的人没办法放下她的温暖眷恋每一分每一秒突然就萌生了活了这么多年就是为了等他一样,等他,走向你的世界。拉住她请别让她离你的世界太远太远
  • 红姬

    红姬

    她甩手间,红尘翻转。他立尘世之巅,冷眼观世间万年。他对月长啸,只为那古老的誓言。世间他玩弄遍,却看不破自身的情缘。展开白锦素卷,她挥墨,画下梦里容颜。高山苍茫,寂寞无边,只为那梦魇。青丝挽,琐事繁,此情绵绵。朱唇无言,唯愿此身与君相伴,坐看流年……
  • 冠宠男宫:王的美夫如画

    冠宠男宫:王的美夫如画

    或淡如雅竹,或清冷如玉,或热情如火,或魅惑如妖……美人如斯娇美如画,江山如此多娇却不及美夫嫣然一笑,风云动荡之际,这场江山与美人的争夺中,她该何去何从?
  • 鬼王携妻夜家小姐拐回家

    鬼王携妻夜家小姐拐回家

    有一张银白色的面具是他的标志,一双冰蓝色的异瞳是他被人们排斥的原因。他把自己放到黑暗之中,没有情绪。人们口中的花痴,无能的夜家大小姐,可是姓尤,却不姓夜尤。她亦是人们口中所嫌弃的废物。当现代女王穿越到她的身上,会有什么样的传说呢?当他遇到了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