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43100000004

第4章 基督教的早期发展

一、基督教文化的起源

基督教源于中东地区游牧民族以色

列人的犹太教。犹太人的祖先希伯来人

由于长期处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产生了

浓厚的不幸意识。同时,由于反抗无

果,犹太人又产生了一种深沉的罪孽意

识。犹太教于是综合了两个相距较近、

独立起源的不同文化——两河流域文化

和尼罗河流域文化,从两河流域文化中

吸收了单一神概念,主神用 7天创造了世界万物,以及大洪水的传说;从尼罗河流域文化中吸收了世界末日和最后审判的传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论。在公元 1世纪初,一个犹太教的支派把加利利的拿撒勒人耶稣认作基督,他们在与耶稣讲道

耶稣的生平和传说

研究基督教起源的人,总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历史上的耶稣是否实有其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不可能当下就加以回答,下面归纳一下前人看法,供读者思考。

否认耶稣实有其人的学者大约持有下列几种观点:(1)认为耶稣只是基督教神话中的偶像;(2)耶稣是错误传说中的人物;(3)基督教中的耶稣实际上是历史上同名者的捏合杂糅;(4)在同时代的历史著作和考古发掘中找不到充分的根据。另外,教会中同样有一部分人否认耶稣有血肉之躯,他们认为耶稣基督是神,作为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的耶稣只是一种“幻影”,或者说是人的幻象。

主张耶稣实有其人的既有护教人士,也有非基督徒的学者,各种看法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1)全盘接受《圣经》的记载,维护教会传统,认为耶稣就是道成肉体的基督;(2)耶稣是当时犹太人“叛乱的首领”;(3)耶稣是一场革命运动的领导人;(4)耶稣是个大骗子;(5)耶稣是至死不悟的预言家;(6)耶稣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但后来的人们将他神化了。学术界对《圣经》中“拿撒勒人耶稣”这个名称展开过讨论。《新约》头 5卷称耶稣为“拿撒勒人(Nazarene)或拿佐拉派( Nazoraean)”。而在犹太教文献中,耶稣及其门徒被称作“拿撒利姆”(Notarim)。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些词都与加利利一个叫做“拿撒勒”(Nazareth)的城市有关。但也有少数学者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在《旧约》中找不到拿撒勒城的名字,可能它是一个小村庄的名字。近人罗伯逊( Archibald Robertson)引述 4世纪的有关文献后指出:公元前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境内就有一个教派叫“拿撒利派”(Nasaraens),并说:“另一桩奇事是,一个叫做曼达安派的教派,他们崇奉施洗者约翰为真先知,而斥责耶稣是说谎者和骗子,但是依然称他们的主要成员为拿撒拉( Nasoraye)也就是‘拿佐拉派’。”他因此得出结论说:“约翰和耶稣的信徒们被称为拿佐拉派。但是这个称号并不是源于拿撒勒的村名,却是源于希伯来语 Natzar一词,原是‘守’的意思,即指守秘密者或严的学者坚持拿撒勒派是基督教中的一个派别的观点,认为该派出现的时间应为 1、2世纪。“耶稣”在希腊文作 lesous,是希伯来文 Jeshua(耶书亚)。Jehoshua(约书亚),Joshu“基督。耶稣”就是“弥赛亚。约书亚”,同《旧约》中的先知约书亚有内在联系。但这种一家之言忽略了“约书亚”这个词本身的含义,也撇开了《马太福音》第 1章第 21节的解释,所以不能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

即使非常肯定耶稣实有其人的论者,对耶稣的生平仍存有种种疑点,比如耶稣的生卒年代。照教会的传统说法,耶稣生年就是公元纪年的开始,但是历史学家指出:《路加福音》第 2章第 2节所载“居里扭做叙利亚巡抚的时候”,应在公元 6— 7年,然而按《马太福音》第 2章第 1节的记载“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来看,生年应定于公元前 4年。不仅耶稣生年仍为悬案,卒年亦难以确定。

《圣经》中记载耶稣生平事迹寥寥无几,童年的事几乎未提到,只在《路加福音》第 2章讲到他 12岁时跟父母去耶路撒冷,在圣殿里坐在教师中间听讲发问的情景。然后就是第 3章第 23节说:“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 30岁。”此外,《福音书》记载的都是他传道以后的言行。所以黑格尔也不无遗憾地说:“关于耶稣(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这一有趣的问题,我们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最初出现时已经是在成年时期,那时他已经从犹太人传统旧俗念意识中解放出来了。”

综合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耶稣生平有下列几点我们可加以肯定:(1)耶稣是犹太人;(2)生活在公元 1世纪初;(3)30岁左右在加利利和犹太各地传教;(4)曾收 12个人为弟子;(5)遭到犹太教上层分子的嫉妒;(6)后以“谋反罗马”罪被钉死于十字架。

“基督”一词在希腊文作“ Christos”,意为“受膏者”,即希伯来文“弥赛亚”

的对应词。在《新约》中,常同耶稣连用或换用。但近代研究者常将耶稣同基督分开。有的还将“历史的耶稣”和“信仰的基督”加以区分。

基督教将犹太教从一种民族性宗教扩展为一种跨民族的宗教。基督教文化是属于扩张型的,其哲学观念认为时间是有始有终的,而空间是无限可重复的,所统治和利用。基督教徒将说服或压服全体人类信奉他们的上帝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要抓紧时间,在世界末日到来之前,使全体人类成为上帝的选民,不断地向其他民族派遣传教士或十字军,征服“异教徒”,掠夺自然资源。传教士们每到一个新的文化范围内,都积极地学习当地语言,为没有文字的民族创造文字翻译《圣经》,目前《圣经》已经成为世界上翻译文字种类最多的一本书。

二、基督教与犹太教

基督教被尊为罗马帝国国教之后,进而在中世纪凌驾于王权之上,成为主宰欧洲的唯一力量。

基督教与犹太教本属同源,两教均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教(即今之天主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犹太教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在巴勒斯坦“先知运动”过程中开始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多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神教。崇拜耶和华(雅赫威)为犹太人的“独一真神”,宣称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公元前后几百年间,又宣扬将有“救世主”[汉语音译为弥赛亚(Messiah)]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传说犹太教的创始人是摩西,他一手制定了犹太教的教义、教规和约法。它的教义是信奉“独一真神”耶和华,不崇拜偶像;教规是“摩西十诫”;约法即《旧约全书》,简称《旧约》。犹太教伴随其民族被征服、被驱赶而流传于世界各地。

犹太教的历史,反映了犹太民族的物质精神文化,是犹太人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公元 1世纪 30年代,原属犹太教的一个分支派系,逐渐从犹太教中分离出去,形成基督教。基督就是弥赛亚,即救世主,也是耶稣的尊称。公元前 2世纪,罗马统治者取代希腊人成为地中海和近东的征服者,犹太民族便成了罗马帝国的臣民。但不屈服的犹太人对罗马统治者进行了长期的反抗斗争,于是基督教便成为以色列穷人、无权者和被罗马压迫与驱散的人们的精神信仰。因此,早期基督教具有比较浓厚的犹太民族的色彩,它的成员和骨干分子大都是被罗马征服的犹一种新教派,可是从总体上说还是继承了犹太教的核心一神信仰,以及全盘接受了犹太人的经典《圣经》和救世思想。关于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犹太史学家曾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犹太人的历史对所有的基督徒都具有伟大的意义。基督教应感谢犹太教关于除耶稣外,还有独一的神、活的上帝、《圣经》《旧约》(它为《新约》铺平了道路),以及阐明生活目标和历史意义的历史观。《新约》中的《福音书》是有关一世纪之初居住在犹太和加利利的犹太人生活的写照,其主人公是生活在自己家乡的犹太人。客观的历史学家必然会把基督教看做是犹太人智慧的结晶。

长期以来,由于犹太教和基督教信仰一神教,反对偶像崇拜,因此同样受到罗马统治者的歧视和迫害。早期基督教的信徒主要成分是劳苦大众,反对罗马帝国尤其激烈,所受的打击也最严重。基督教的救世主耶稣,就是因为不满罗马当局的暴虐统治,四处宣传一神教教义,而被罗马派驻巴勒斯坦的总督彼拉多(约于公元 14— 37年间)处以极刑,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公元 2世纪后,许多富人加入了基督教,并逐渐夺取了教会的领导权,使基督教发生了性质上的改变。教会开始奉行温和路线,把耶稣描述成卑微恭顺、逆来顺受的代表,极力宣传不抵抗主义,号召信徒:“爱自己的仇敌”,“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胁的话”。罗马统治者看到基督教已经失去反抗性,再也不会对其统治造成威胁,于是也改变了对基督教的态度,逐步由迫害转变为扶植和利用。 392年,罗马统治者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同时下令禁止异教信仰,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也皈依了基督教。这样基督教一跃而成为统治者的宠儿,迅速发展为全欧洲,乃至世界性的宗教。而犹太教此后仍局限于在犹太人中发展教徒,变成地道的犹太人的宗教。宗教势力上的彼消此长,决定了犹太教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受到愈来愈严重的迫害。

诋毁和迫害犹太教的开始

盾愈来愈尖锐。为了争取更多的犹太人脱离犹太教,改奉基督教,同时也为了讨好罗马统治者,基督教便竭力诋毁和攻击犹太教,为大肆迫害犹太教制造舆论。

基督教创始人为了淡化犹太教对基督教的影响,首先就把犹太人的《圣经》称为《旧约》,而将基督教添加部分称为《新约》。其言下之意是,上帝与犹太人订约的事已成过去,现在上帝已同基督徒订立《新约》。就这样,基督教创始人在肯定犹太人《圣经》的同时又否定了它,在应用它的同时又取代它。他们通过宣扬旧的契约实际上已被新的契约所代替,而证明上帝已经唾弃了过去认定的选民犹太人,而把他对人类的爱转向了基督徒。《新约》是耶稣死后百年,由基督教会编写的经典,集中地记载了基督教对犹太教的种种诋毁与攻击。在《新约》的《马太福音》《马可福音》《约翰福音》中,多处指责犹太人是与魔鬼有关联的人,是受恶魔驱使的人,又是恨上帝的人,是杀害先知的人,是死不改悔的人。因此作为“上帝选民”的犹太人已被上帝抛弃,被逐出了天国。

当时基督教对犹太教发出的众多指责中,影响最为深远、攻击最为恶毒的为指责犹太人是杀害耶稣的凶手。这是《新约》中反犹言论的最核心部分,成为日后基督徒仇恨犹太人的最主要原因。《新约》中的四大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都把耶稣的被害归罪于犹太人。归纳起来,四大福音书大体上是这样说的:耶稣原为犹太教徒,但不按照犹太教的传统布道,他修正摩西戒律,甚至向人们宣传他具有显示神迹的能力。因此招致正统犹太人的不满和嫉恨。这一年逾越节的前夕,他按照古代先知预言过的方式,骑驴进入圣城耶路撒冷。入城后,他洁净了圣殿,并在殿中宣讲福音。由于叛徒犹大的出卖,耶稣就被犹太祭司捉拿,押往犹太教公会受审。受审期间,耶稣不仅遭受侮辱,还被毒打。为了置耶稣于死地,犹太祭司和长老把他捆起来交给当地罗马总督彼拉多处置。彼拉多本想释放耶稣,却遭到犹太人的坚决反对。不得已,彼拉多下令判处耶稣死刑。

从“末世论”到“救赎说”的发展,是基督教最终摆脱犹太教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世界性宗教的重大标志。具有社会解放意义的弥赛亚运动被基督教改造为一三、基督教与希腊哲学

如果说犹太教为基督教提供了圣教历史的“肉身”,那么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则为基督教提供了唯灵主义的“精神”。这种唯灵主义最初以朴素直观的形式表现在希腊民间神秘祭(奥尔弗斯教)的轮回转世说中,然后在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人的哲学中得到理论上的提炼和表述,并通过斐洛的“隐喻”神学和普罗提诺的神秘主义最终汇入基督教,成为一套严密的、系统化的神学体系。

如果没有希腊文化,基督教的产生是不可想象的。基督教思想的产生得益于希腊哲学,基督教思想的系统化,同样是希腊哲学征服基督教世界的结果。希腊哲学对基督教所做的贡献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智者关于好公民的讨论和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对于好人的讨论成为基督教定位人的信仰的重要参数。

第二,善的理念为基督教的上帝论提供了道德的形而上学蓝本。

第三,毕达哥拉斯和新毕达哥拉斯派以及柏拉图的灵魂不灭与轮回思想,为基督教爱的理论和末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四,斯多亚学派的世界主义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拓清了道路。

基督教得以立世的基础是世界主义。世界主义是斯多亚学派最突出的贡献。大卫。施特劳斯高度评价了这种思想。他认为,斯多亚学派对于基督教有两个贡献。一是德行就是唯一的善;二是世界主义。不仅在犹太人中,就是在希腊人和罗马人中,在世界大帝国建立起来以前,其古代思想方式,由于民族的孤立的情况所致,都具有排它和局限于本民族的特点。西方世界普遍认为,基督教有两个重要来源:犹太教与希腊文化。但是,这犹太文明具有民族主义的色彩。希腊文化直到亚里士多德时代,依然不能走出小国寡民的意识。犹太人认为只有亚伯拉罕的后裔才是上帝的百姓,而希腊人认为,只有希腊人才是真正的人,或者说才有被称为人的完备资格,至于野蛮人……就连像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那样的哲学家,也还不能完全摆脱民族偏见。希腊化时期的斯多亚学派首次突破了这种狭隘相联系的。斯多亚学派首先把所有的人,都看做是一个伟大共和国的公民,这个共和国的每一个州对于全国的关系,就像一个城镇的各所房屋与全城镇的关系一样,像一个生活于共同的理性法令之下的家庭一样;世界主义思想作为亚历山大南征北战的最美好的成果之一,是首先从斯多亚学派那里产生的。斯多亚学派首先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斯多亚学派的世界主义对于基督教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客观地说,对于整个西方世界的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为基督教成为世界范围的宗教,奠定了理论基础。

柏拉图哲学是古希腊神秘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构成了基督教神学理论的主要来源。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基础是本质与现象、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相对立的二元论。柏拉图认为,可感觉的现象世界是虚假的世界,它只是唯一真实的世界即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基于这种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柏拉图在神学观点上必然宣扬一种鄙夷肉体的灵魂不朽论。既然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肉体和现世的物质生活当然也就不值得留恋,灵魂或精神可以达到理念世界,但是只有在摆脱了肉体束缚后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柏拉图对基督教的重要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一种系统化的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灵魂与肉体相对立的二元论,这种二元论后来成为基督教神学最基本的内容。

“基督教的真正父亲”

斐洛试图把犹太教的重要经典《创世记》提高到希腊哲学的思辨水平,他构建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道成肉身”——的理论雏形。斐洛从希腊哲学的“逻各斯”(即“道”)出发,认为在物质世界出现之前就有一个无形体的世界存在于神的“逻各斯”之中,神的“逻各斯”构成了理念世界,它是作为感觉对象的那个世界的原形,而后者则是前者真正父亲”。

四、基督教与罗马帝国

苦难的历程

自从尼禄初开先河之后,罗马统治者们就一次又一次地对基督徒进行了极其残酷的迫害活动。到了公元 2世纪末叶以后,随着一度辉煌的安东尼王朝时代的结束,更为残暴的罗马统治者们又开始对基督徒展开了新一轮大迫害。

基督教的合法化与国教化

3世纪末基督教已成为一支相当显著的社会力量。尽管教会的基本群众仍多属中下层平民和奴隶,但领导成员的成分却在逐渐上层化。几次大规模的迫害过后,帝国统治阶级见基督教非但未被消灭,反而更加壮大,因此开始改变手法,对基督教进行安抚、拉拢,目的当然仍是为了巩固其摇摇欲坠的统治。

公元 303年,戴克里先( 284— 305年在位)因宫廷纵火案对基督徒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镇压。

公元 313年 2月,罗马帝国西部皇帝君士坦丁和战败的东部皇帝李锡尼在米兰达成协议,结束对基督教的迫害,联名发表“宽容敕令”(史称“米兰敕令”),宣布帝国境内所有宗教同等自由,不受歧视。从此,基督教成为官方认可的合法宗教。君士坦丁战胜李锡尼,并进一步扶植、利用基督教,于 325年在帝国东部尼西亚召开了基督教“普世主教会议”,史称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世俗政权直接插手干预教会内部事务和教义,即由此开端。到 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亚公会议为止,罗马皇帝在帝国东部共召开了七次“普世主教会议”。东部教会此后的发展历史,便同拜占庭帝国的政治和宫廷斗争交织在一起。 392年,狄奥多西一世正式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在西部,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后,法兰克王克罗维仿效君士坦丁,于 496年皈依基督教,将教会作为其扩张政治势力的工具。

西两个部分。基督教从 3世纪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到北非迦太基一线和以西地区,通用拉丁语,故亦称拉丁教会,中心在罗马。东派教会通用希腊语,也称希腊教会,开始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耶路撒冷等地为中心,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一线和以东地区。 330年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庭,改名君士坦丁堡,又称“新罗马”。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同西部的罗马教会两相对峙,埋下了日后东西教会大分裂的种子。

4— 7世纪,东部教会各派势力间争斗激烈,西部教会也时而介入。这种争斗在神学上的反映就是关于“三位一体”和基督的“神人二性”问题的教义之争。东部教会在这旷日持久达三个多世纪的争论中,形成了以亚历山大里亚和安提阿为中心的两大神学学派,最后通过公会议,产生“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和“迦西敦信式”作为这两项教义的正统标准,后为多数基督教派别所接受。当时东部教会借助世俗政权将拒绝上述两项信仰标准的各派斥为“异端”,将之逐至帝国边陲地区。这些“异端”派别有:(1)阿里乌派( Arians),流传于哥特人和汪达尔人地区;(2)阿波利拿里派( Atpollinarians),流行于叙利亚一带;(3)聂斯脱利派( Nestorians),被逐至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 7世纪时经由波斯传入中国内地,称为景教。此外,被斥为异端的还有优迪克派(后来发展成一性论派)和一志论派,先后被排挤到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等地。

帝国西部则于 4— 5世纪间常受北方异族的侵扰。公元 410年西哥特人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5世纪中叶,罗马主教利奥一世向入侵的匈奴王阿提拉媾和,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于是强调罗马主教是使徒彼得的继承人,应位居众主教之首,为后世确立教皇制提出了理论依据。 6世纪末,格列高利一世任罗马主教时,恰逢伦巴德人侵扰意大利,他因而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其统辖范围,提高了罗马主教的权威。至此,东西教会剑拔弩张的对峙之势,已成定局。

东西教会在神学思想上的见地也不甚相同。东部受希腊哲学影响,较重视要争论人的罪、自由意志和教会的性质等神学问题。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354— 430年)主张“原罪论”“恩宠论”与“预定论”,影响了后来西方正统派神学。反对这些观点而主张自由意志说的贝拉基( Pelagius,约 360—约 430年)则被斥为“异端”。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对后来西方文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他的《论上帝之城》则更是中世纪西欧教会教权至上论的一种理论依据。这时期另一拉丁教父哲罗姆(约 315— 419年),奉罗马主教达马苏一世( Damasusl)之命,整理校订《圣经》的拉丁文旧译本。他的新译本后称“通俗译本”(Vulgate), 16世纪中叶被天主教特兰托会议定为法定本,一直沿用至今。

基督教与异教文化

公元 380年,狄奥多西皇帝发布了一道敕令,要求全体罗马人民“遵守神圣使徒彼得带给罗马人的信仰”。至此,历尽艰辛的基督教终于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基督教的合法化以及教产的迅速增长很快就产生了负面效果:一部分基督徒在财富和权力的诱惑下开始堕落,另一些较严肃的基督徒则发起了矫枉过正的修道运动。

五、修道运动

把繁华的世俗生活和肉体欲望当作魔鬼的陷阱的观点,驱使许多向往崇高道德境界的基督徒隐遁到人迹罕至的荒野中去苦修,结果就导致了独身、贫穷、禁欲和修道运动的出现。

修道运动的创始者是公元 3— 4世纪的埃及人安东尼(主后 250年—主后 356年?),出生于埃及中部的 Koma,为科普特( Coptic)人。他原是农民,因领受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 9章 21节中,耶稣对寻求永生的少年财主所说的话:“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而舍弃一切,在他所生长的村庄发愿过禁欲生活(约主后 270年)。十五年后,他离开社会人群索居于沙漠洞穴(故有隐士之称),过着禁食、祷告、读述为:“经常禁食……既不用水洗澡……也不洗脚。”他从 275年开始过了 25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仿效安东尼修道方式的人多了起来,有些人独自隐居,有些人则结成团体,其中最大的团体位于尼提亚( Nitria)和思西提斯( Scetis)的旷野里。 305年时,安东尼广收门生。他将这些跟随者组织起来,誓言舍弃一切跟随基督,只过贫穷与祷告的生活。

影响

对阿里乌教派争论有影响力。在君士坦丁大帝悔改后,教会涌入人潮,而面对世俗化的冲击,此时许多人同安东尼一般,隐居于沙漠,成为苦行修士。

西方早期修道运动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本尼狄克(约 480— 550年),本尼狄克是一个群居式的修道士,刚开始加入别人的修道院时,他发现那里只修道不学习,于是,就以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修道院叫“本尼狄修会”,并为该院起草了“本尼狄克教规”。

本尼狄克注重知识和灵命的平衡发展,他的院规是很严格的,除了灵修、敬拜神之外还学习知识,还要花时间进行劳动,要求修士必须勤劳。所以,西方的修道院不像和尚庙,都是自给自足的,注重解经和神学。

六、基督教与日耳曼蛮族

日耳曼人的起源

476年,苟延残喘了半个多世纪的西罗马帝国,无奈地迎来了其生命的终点。

这一年,日耳曼蛮族雇佣军首领奥多亚塞( Odoacer)举兵废黜了年仅 6岁的帝国末代皇帝罗穆路斯( Romulus)。摇摇欲坠了三个世纪的西罗马帝国,终于轰然倒塌。

巧合,或者说诡异的是,千年辉煌的罗马帝国,其缔造者,传说中野狼喂养大的首位罗马国王,名字也是罗穆路斯。始于罗穆路斯,终于罗穆路斯,曾经以在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的巨著《全球通史》

“永恒不朽”自夸的古罗马,从此退出了人类历史舞台。里,如此写道,(在几乎同一时期)“亚欧大陆的古老文明中国、印度、波斯和拜占庭帝国,均遭受了南下的蛮族侵袭,但是都以不同的方式幸存下来。唯独在西欧,古典文明被砸得粉碎,无法复原。恰恰是这一独特性,使西方在近代跑到了世界的前列。”

以 476年为划分,西欧从此进入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古罗马中央集权的帝国模式,连同欧洲的古典文明,从此彻底消失了。在旧帝国的废墟上,一个全新的制度,全新的观念,简言之,全新的文明——中世纪开始了。

中世纪历史的开始者和书写者,是以蛮族的形象,出现于欧洲历史舞台上的日耳曼诸族。

在这里,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日耳曼人的历史。

如同文明的古中国人,把异族称作“四夷”“蛮夷”;古罗马人,则把文明形态低于自己的周边各族人,称作“野蛮人”“蛮族”。日耳曼诸蛮族,是罗马人对日耳曼人的称呼。

据现今可考证的历史,早在公元前 1700多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古日耳曼人就已经生活在今天瑞典南部、丹麦半岛和德国的北部。大约是从公元前 8世纪起,因着人口的增长,为了寻找更多的食物来源,古日耳曼人开始四向外迁,向南进入今天德国南部和奥地利、匈牙利一带,开始与原本居住在此地的凯尔特人发生冲突。

在古代的西欧,除了说拉丁文、黑色头发的罗马人之外,在今天的西班牙、法国、不列颠群岛和爱尔兰,以及更北的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一带,居住的原住民是说凯尔特语、红色头发的凯尔特人。由于长时期处于被征服的地位,以及跨族群的通婚,今天只在爱尔兰、英国和北美,还零星可见红发的凯尔特人。只有“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以及英格兰的“斯通亨治”巨石阵遗迹,还会偶尔让我们想起,这一曾经遍布西欧各地的凯尔特族群。

凯尔特人把这些金发飘飘、身材高大的异族入侵者称作“日耳曼人”,其确切的意思,后人有的猜测是“令人生畏的战士”,有的说是“邻居”,因为年代久随着日耳曼人的南下迁移和罗马人的北上拓域,日耳曼人逐步进入了罗马人的视野。

公元前 1世纪,恺撒率军平定高卢行省的凯尔特人叛乱,并跨海西征不列颠尼亚,在这个过程中,恺撒亲身遭遇了这些手持标枪、战斧,身材高大,作战勇猛的蛮族战士,并借用凯尔特人的称呼,把这些居住在莱茵河以东的蛮族称作日耳曼人,记录在《高卢战记》里。

恺撒的《高卢战记》和曾任罗马执政官与元老院元老的塔西陀书写的《日耳曼尼亚志》,留下了详尽的记录,让后人得以了解古日耳曼人的情况。

此时的日耳曼人,尚处在氏族部落的阶段,没有奴隶制度。不同于崇拜万物有灵的德鲁伊教的凯尔特人,日耳曼人所崇拜的是奥丁战神。虽然日后随着日耳曼人皈依基督教,异教的崇拜习俗不再,但是在后世的星期制度里,我们还是能看到些许旧日对奥丁崇拜的印记。

比如在日耳曼语系的英文里,星期二写作 Tuesday,是战神提尔之日;星期四 Thursday,则是“雷神之锤”农神索尔之日;星期五 Friday,则是奥丁神的妻子爱神弗里嘉之日;而星期三 Wednesday,则是“众神之神”,独眼的奥丁主神之日。

而给当时的罗马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日耳曼社会特征,主要是两点:

其一,日耳曼人的领袖,他们的权威地位,并不来自于他们拥有的职位,而是来自于他们在战场上的勇猛表现。交战中,冲锋在最前的,必须是他们的首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武,是他们领袖权威的来源。(王者必须是战争中的英雄这一传统,在日后整个欧洲中世纪,都是贵族的衡量标准。)其二,则是日耳曼人所恪守的古板的道德传统。罗马人征服了希腊人之后,不仅从古希腊人那里继承了包括古希腊神话在内的诸多文化知识,同时也继承了古希腊放浪不羁的男女关系,即通奸乱伦,甚至鸡奸的古希腊“文明”时尚,在古罗马得到了“发扬光大”。喜爱西洋油画的朋友们,应该在不少经典油画作品里,见识过纵情宴乐、集体行淫的古罗马生活画面。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耳曼蛮族恪守一夫一妻制度。在部族生活中,女人地位崇高,每逢部族的重大历史记载里,不只一次地记录到,当日耳曼战士败于罗马大军之后,面临被掳为奴命运的日耳曼妇人,要求战胜的罗马人,保障其贞洁不被玷污。当此要求被罗马人拒绝之后,数以千百计的日耳曼妇女,选择了举剑自尽。无怪乎塔西陀是如此评价日耳曼妇人的:“她们非常可敬,但是一点也不可爱。”

罗马的文明发展,一方面是对内压榨人数庞大的奴隶使之从事日常的生产劳作;另一方面,则是依仗强大的武力,对外扩张,征服异族,索取贡赋,甚至直接将战败的异族人掠为奴隶,作为战利品,激励奖赏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

希腊人,以色列人,迦太基人,希斯班尼亚人,埃及人,高卢人,不列颠人……一个又一个地被征服,沦为二等人,一部辉煌的古罗马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对外征服扩张的历史。

经过多年的战争,到 1世纪,在伟大的屋大维统治下,罗马帝国达到了其巅峰时期。在帝国北面,在屠杀灭绝了人口众多的辛布里人(Cimbri)、条顿人(Teutons)和安布若人( Ambrones)组成的日耳曼部族同盟之后,剩余的人数稀少的各日耳曼部族,已无力对抗帝国的军队。罗马军团逐步征服从莱茵河以东直至易北河畔,北至波罗的海的广大疆域。帝国于 5年,设置日耳曼尼亚行省。

日耳曼各族并不臣服于罗马人的统治,从建省之日起,各地反叛不断。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日耳曼尼亚的问题,8年,屋大维。奥古斯都,委派瓦鲁斯( Varus)为日耳曼尼亚总督,出兵平定叛乱。

踌躇满志的瓦鲁斯于 9年春率领第十七、十八和十九三个罗马军团,两万五千大军,越过莱茵河北上平叛。时年 55岁的瓦鲁斯,是个标准的罗马贵族精英人士,精通哲学法律,能言善辩,学识渊博,也如同一个标准的罗马精英人士一样,其生性风流豪放。所谓上行下效,在瓦鲁斯的统领下,罗马大军所过之处,大批罗马妓女随军北上,妓女们莺莺燕燕,烟行媚视,淫乱不堪。

这一切,越发激怒了日耳曼人。蛮族各部族奔走联络,决定组织统一的联军,对抗强大的罗马人。日耳曼人所推举的联军领袖,是切鲁斯科( Cherusker)的部族领袖赫尔曼( Hermann)。赫尔曼的父母曾经作为人质,在罗马生活多年。乏盾牌盔甲等护具,而且缺乏罗马人的大规模军团协调作战的训练,如果在开阔地带和罗马军团交战,难有胜算。

赫尔曼决定把战场选择在茂密的森林腹地。在树木丛生的森林里,罗马人无法有效地组成盾牌方阵发挥其集团作战的威力,而缺乏盔甲护具,习惯于单兵厮杀的日耳曼战士,则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近罗马人展开近身肉搏,以免被罗马人的弓箭大规模射杀。

当年 9月,一路寻找日耳曼叛军作战的罗马军团,北上进入条顿堡森林。由于森林里道路狭小,罗马大军只能像长蛇一般,列长队行军,据说整个队伍延绵 15公里,而在广袤的森林深处,日耳曼战士们正等待着发起致命一击的时刻。

那一天,电闪雷鸣,暴雨倾盆,赫尔曼认为发动伏击的最佳时机已到,因为瓢泼的大雨,使得罗马人的战弓失去了威力。一声令下,日耳曼伏兵从树林背后,手举阔剑和战斧呼啸而出,而仓促遭遇伏击的罗马军人,无法组成盾牌方阵迎战。在一波又一波山洪般的蛮族士兵的强力冲击之下,失去阵法保护的罗马士兵被迫各自为战。经过两天一夜的激战,包括主将瓦鲁斯在内的三个罗马军团,最终被日耳曼蛮族战士屠杀殆尽,仅有不足百人生还。

罗马与蛮族的战斗

当三个军团全军覆没的噩耗传到罗马的时候,屋大维如雷轰顶,撕烂自己legiones redde!)

一夜之间,当时罗马帝国十分之一的常备军力,化为灰烬。从此之后,元气大伤的罗马人基本放弃了征服统治日耳曼尼亚的企图,改为在莱茵河西岸屯重兵防守,与日耳曼人划河而治。

条顿堡森林之战,为日耳曼人赢得了独立和自由,从此直到 4世纪起的民族大迁徙时代,日耳曼人基本独立于罗马影响之外。或许是出于对这场战役历史意义的追念,大约是在公元 10世纪,中世纪的文人们,开始把日耳曼人也称作“条顿人”。从此,日耳曼诸族和条顿诸族,开始交替出现在历史记录里。

发展到公元 19世纪,欧洲民族主义思潮兴起,当时谋求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德意志人,更是把赫尔曼追封为民族英雄。从 1841年开始兴建到 1876年完工,一个高达 53.46米的巨型赫尔曼纪念雕像( Hermannsdenkmal),矗立于代特莫尔德市西南郊茂密的条顿森林里,长达七米。直指云霄的阔剑上,刻录着这样一段铭文:

日耳曼的合一,是我的力量;我的力量,使日耳曼强壮。

在罗马共和国后期和罗马帝国创立伊始,日耳曼人就与罗马人在边境发生了摩擦。到了公元 1世纪中叶以后,罗马帝国在日耳曼蛮族面前采取守势。

410年,西哥特人洗劫了罗马城; 455年,以“文化破坏者”而著称的汪达尔人再度攻陷罗马; 476年,蛮族雇佣军首领奥多维克废黜了西罗马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罗慕卢路,罗马帝国从此灭亡。

蛮族的皈依

公元 3世纪末,在西哥特人居住的地区出现了最初的教会组织西哥特人、东哥特人、汪达尔人、勃艮第人和伦巴德人等,都在入侵罗马帝国之前就先后皈依了阿里乌派基督教。在粗俗不堪的日耳曼蛮族王国里,基督教会充当着一个文明日耳曼诸王国(493— 526年)

同类推荐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心随舞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本书内容包括:性感,何为性感?:性感是一种欲望的表达、头发乱了、什么是男人的性感?不平等的性感、和老公一起看美女、财物与祸水:男性中心社会里的女性。无处不在的性感——商业与风化;无处不在的性感——出版中的性;无处不在的性感——色情文艺;无处不在的性感——性感的药物;性爱与革命;让我们享受健康、坦荡、明快的性。
  •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对话美国:谈天说地看细节

    本书是一本中美两国两个普通人之间的民间对话集,对话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并对中美之间的异同进行了各个角度的对比。对话者的平民身份使得对话也更具平民意味,也更具采信度,其识见多是源自各自的生活领悟,所以反映的是中美大众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及观念。
  •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吸血鬼的前世今生

    千百年来,各种神魔鬼怪一直在人们的幻想中肆虐。“吸血鬼”这种不死的猎食者,这个源自于西方的神秘形象是其中最神秘,也最吸引人的一种。无论在宗教,科学还是文化等领域,“吸血鬼”现象都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
  • 民俗实用对联(下)

    民俗实用对联(下)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民俗对联则是最具实用性的对联。本书从工商百业中选取名联,又选取一些妙联趣事以飨读者。
热门推荐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轮回传世梦

    轮回传世梦

    穿越轮回,转世重生,征战天下、
  • 铁血霸王枪

    铁血霸王枪

    少林,丐帮,玄清,明月各门各派交织而成的中原武林,这里有着绝世武功,少林易筋经,丐帮乾阳掌,玄清无极剑,明月移花功,且看将门遗子张子羽,如何以一杆长枪,搅动风云,成就铁血霸王枪!
  • Rambling Idle Excursion

    Rambling Idle Excurs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渡船

    渡船

    铁与火的年代,他踏上战场,她千里回到丈夫老家苦苦守候。浅浅一湾海峡竟成为两人数十年的天堑。新千年,他终于回来,而她还在守候。
  • 三界御天道

    三界御天道

    前尘已逝,赴黄泉,轮回梦醒,英魂终复还。古界天荒,河山莽莽。仙峰渺渺,御空穹苍。神魔隐现,谱三界华篇。红尘一曲,歌倾世之恋。问寰宇谁主沉浮?唯我佛道。只手擎万千金殿,梵音齐唱,道法齐舞。勇武幻象,展斗神之威,翻手间,日月倒转,金光可耀世界。少年意气,绝代风华。傲行天下,谈笑,走天荒……在天荒世界里有可裂天地断山河的幻象,诸多武者为修到更强而进行着无休无止的杀伐。一个诞生在这个世界的少年一步步淌过血与歌,为生存而战。时刻陷入逆局,瞬间决定生死。问苍茫三界,谁主沉浮!唯有一人。罗天。传说由我来写,传奇就此展开。一个少年从天荒古界中走出……且看他如何御得天道,凌驾于三界之上。
  • 现代洪荒穿越记

    现代洪荒穿越记

    林平凡就像他的名字一样一位新世纪的芸芸众生中很不起眼的一员但他也有着自己的梦想虽说前十八年幸运女神没有眷顾过他但当世界上最大的机遇选择到他时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爆发出来的潜力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
  • 走上正途

    走上正途

    本作品是写一个年轻狂傲的富家子弟经受了一番波折最终走上了修仙正途
  • 重生之再证仙道

    重生之再证仙道

    林薇薇无法相信自己眼前看到的场景,这个场景太过熟悉,她曾经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里回想了无数遍,是心魔幻境?还是回到过去重新得到生命?前世就是在这个秘境,她得到了一枚空间规则戒指,她以为自己就是坊市小说里的女主角,有空间有神兽有功法,从此一飞升天,谁知一开始就是一场阴谋,断绝了她的成仙之路。仙路漫漫,重走一遍。曾经错过的这次要仔细欣赏,曾经丢弃的这次要好好珍惜,曾经的错误,这次要睁大眼睛看个清楚。。。
  • 星外逆袭

    星外逆袭

    ~~~~~~~~~~科幻频道签约作品,放心推荐收藏~~~~~~~~~~地球联邦,银河帝国,星外文明,三者将在宇宙中碰撞出怎样的瑰丽火花,而罗远程率领的远征小队又将如何在其中周旋获利,黑暗的现实逐渐揭露,真相永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黑暗之中的毒手才刚刚摸索过来。来自星外的逆袭,从未结束……这一切都将由我为你们演绎~*************************o0星外逆袭元老群o0(感谢罗远程提供--、):96420391*************************第一卷结束,第二卷‘资格试炼’展开。第一卷因为后边的剧情需要所以显得有点压抑,第二卷将会在这种压抑中全面开始爆发激情,不喜欢第一卷风格的书友也可以直接从第二卷开始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