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67300000005

第5章 倾听心声

本文原载《音乐爱好者》2009年第4期。

——谈音乐鉴赏

我们为何聆听音乐?或者说,我们为何需要音乐?乍一看,这个问题似乎不值得询问。听音乐,只要按下开关,打开CD机(或者MP3,或者电脑,等等)即可,干吗还要费神去深究其中的道理呢?一旦美妙的乐声响起,通过空气飘至耳边,谁能不为之心动乃至陶醉?只要音乐带来了轻松的心情或惬意的愉悦,似乎也就完成了它应有的任务。至于音乐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还能从音乐中得到什么,一般人好像并不十分在意。的确,音乐,顾名思义,就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声音。所谓“乐(yuè)者,乐(lè)也”,我们中国的先秦思想家荀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音乐给出了恰当的定义。

于是,音乐就似乎意味着“音”的“乐”(lè)——通过声音达到快乐,在声音中寻求愉悦。总之,音乐与“快乐”甚至“娱乐”有脱不开的干系。这也是大家之所以喜爱音乐最直接、最基本的原因。音乐给人带来快乐乃至欢乐,令人兴致勃勃乃至兴高采烈,仅出于这一缘故,我们的生活中就不应该没有音乐。比如,好友相聚,有欢快的音乐作背景,顿时气氛就轻松许多;心情不好时,播放一段平日喜爱的乐曲,郁闷的感觉立刻会得到缓解;节庆假日,少不了愉快、热闹的音乐作陪;而在欢乐的舞会或晚会中,音乐更是充当着不可或缺的主角——没有音乐,舞会或晚会就不可能存在。

这样说来,音乐自然而然与快乐和欢乐的那个“乐”字有最紧密的关联。既然如此,聆听音乐,喜爱音乐,需要音乐,也就有了最正当不过的理由。毕竟,快乐和欢乐是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正面价值范畴之一,音乐因此也就成为人类最美好的伙伴之一。古人道,“何乐而不为?”——既然感到快乐,为什么不去做呢?于是,想要获得愉悦,希望得到快乐,一个方便而实际的途径便是聆听、鉴赏音乐。

不过,仅仅从快乐的角度规定音乐,未免看轻甚至贬低了音乐。不错,音乐,甚至可以说相当数量的音乐,其基本性质就是明亮欢快,其主要目的就是给人带来快乐,让聆听者心情愉悦。但是还有很多音乐,甚至可以说大多数音乐,其指向实际上远远超越了快乐、愉悦的范畴,而是触及人类精神生命和心灵生活的所有方面。欢快愉悦的表现功能其实只是音乐无限疆域的一小块领土,尽管重要,但并不是全部。

一个近在手边的例证是,波兰作曲家肖邦的音乐作品,绝大多数时候都并不表现快乐。相反,这些作品往往表达悲愁、悲凉、悲愤甚至悲痛的心绪,在极端的时候甚至达到痛不欲生的地步。更别提,有些音乐作品干脆就是人类最痛苦经验的直接写照,比如音乐中专门有一个特别的体裁类型叫“葬礼进行曲”——在“他人”丧失生命之后,活着的人的所思所想,就留存在“葬礼进行曲”的音乐塑造与刻画中。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瓦格纳以及马勒等重要作曲家,都写作过非常优秀的“葬礼进行曲”。在诸如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这样的“葬礼进行曲”中,音乐带领我们经历悼念、抚慰、抗争、宣泄等难于用语言表达的深刻内心感受,并最终将我们护送至升腾净化的崇高境界。显然,聆听这样的音乐,我们不仅仅是为了追寻快乐,而是为了更深广、更远大的目的——理解人性,体验生命。

说到这里,我们的话题似乎变得沉重起来。但音乐其实应该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礼物,而不是一缕轻飘飘的花絮。如果我们不仅仅把音乐当作生活的装饰背景,而是愿意花时间正襟危坐地面对音乐,并进而全身心地卷入音乐,我们就是带着自己的生命体验,在音乐中寻找生命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难以言传,但又意味深长;它不可捉摸,但又真实存在。它不能诉诸文字语言的表述,也不能转译为可见的视觉形象,更不能概括为理论性的抽象说明。它只能通过具体的声音鸣响,一次次在聆听者的内心中被活生生地捕捉。我们汉语中有一个奇妙的词汇,叫作“心声”——似乎不能将“心声”翻译成直白的“心灵的声音”,那会摧毁“心声”二字中所蕴含的诗意。不妨将“心声”看作那种深藏在人心和宇宙中最神秘处的感应与感触。音乐应该就是人和世界的鸣响性的“心声”。如此看来,聆听音乐,鉴赏音乐,就是倾听“心声”。

同类推荐
  • 课外雅致生活-魏晋,五代绘画艺术鉴

    课外雅致生活-魏晋,五代绘画艺术鉴

    我国古代绘画史上,第一批有确实的历史记载,以绘画的才能享有声誉的画家,出现在魏晋之际。他们不复是传说故事中的画家,也不再是文人而兼有画名。他们是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张墨和卫协。这一批画家的出现标志着绘画艺术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物语—民俗图案中的十二生肖

    生肖风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赋比兴文学手法的巧妙应用。了解十二生肖文化,有助于我们进入中国民俗文化的玄妙之门。愿沈泓编著的《生肖物语》这本趣味盎然的书带着你走进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精彩世界。
  •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仕女画艺术史

    中国古代仕女画从产生到近代,在风格上出现了诸多样式,从六朝的秀骨清像、面短而艳,到唐代的丰肥腴丽,再到宋代的端严秀丽,延及明清的弱不禁风,可以说风格各异,各有特色。这种风格上的变化既是艺术自身内驱力的推动,也是世风变化的影响所致。《中国仕女画艺术史》着重从社会学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探讨艺术风格的变化,通过对各个时期社会风气、对女性的审美态度,以及由此导致的绘画美学思想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社会的因素如何对仕女画的审美发生作用,导致其风格不断发生变化,继而对仕女画风格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等进行深入探讨。
  • 大戏剧论坛.第5辑

    大戏剧论坛.第5辑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纪念周贻白先生一百一十周年诞辰专辑、精神之自由与天壤同久——纪念我的父亲、论恩师在中国戏剧史学科上的建树、发凡起例:周贻白戏剧史研究的历史意义、周贻白先生与戏曲文物、简论周贻白先生曲艺、小说、诗词研究学术成就、周贻白先生对中国戏剧史学的贡献、周贻白与中国戏曲学科体系的建构等等。
热门推荐
  •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欧洲:最神秘的教堂

    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堂遍布城乡各地,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历史久远。到欧洲,教堂是必须参观的,也是值得参观的。这些教堂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欧洲政教合一的年代,教会有着至高的权利。不仅有权,而且有钱。从这些教堂的规模和豪华程度,可以看出其耗费金钱之巨大。豪华的教堂实际上也是权贵们展示财富的一个方式。去除政治的因素,教堂所展示的建筑技术实在令人惊叹。不少这样大型的教堂始建于11到14世纪。这时的欧洲人就能建造上百米高的建筑,并且使用至今仍旧辉煌不减。
  • 九龙啼血

    九龙啼血

    上天都不让你好过,你还能干嘛呢?敌人都不让你生活,你就这样死去?单家人都没有放弃,你愿意独自走?我们是一家人,说好的一家人。
  • 帅哥别乱来

    帅哥别乱来

    她是江湖中最神秘的帮派长欢门逍遥楼楼主,此生三个好:敛财,多管闲事,看美男洗澡。而他此生也有三好:拐她的财,管她的事,逼她看自己洗澡。他说:“光姑娘,我占你便宜了,要对你负责。”她撒腿就跑,“帅哥别过来,您可百万千万不要对我负责啊。”看极品色女调戏皇宫美男!
  • 青春期万岁

    青春期万岁

    不知道为什么,班主任总是喜欢刁难我,同样是犯错,别人没事,我总是叫家长,我忍无可忍,决心报复……
  • 拾夕

    拾夕

    故事讲述了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面对爱情,亲情,工作,世俗的经历,或许现实中的你就曾与他相识,或许你就曾与他擦肩,但他的故事却是能让每一个读者都有颇深的感触。。
  • 护道仙童

    护道仙童

    世人常言“孝感动天”,能动天则表明天可感、天有情。此情非彼情,不仅男女之情亦有儿女之情、亲情、孝行、友情等等种类。只是俗人不知的是“天道”乃一称号,能长存于恒古,不变于苍穹,是因为撑控者不断再转生,他的下一世可能是你,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他。“天道”转世重修就是为了完善天地长存的法则。(如果您喜欢本作品,请收藏、推荐、签到!如果您有好的建议,请留在书评区!作者认为合适的一定修改!)
  • 糊里糊涂爱上你

    糊里糊涂爱上你

    什么?你是医生?是医生了不起啊。什么?你是我姑妈的主治医生,那可不得了。什么?不过是撞了你一下,就要我卖身?这买卖真好赚。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管怎样,有爱就行了
  • 九品芝麻仙

    九品芝麻仙

    好书《全职天才》推荐,书号:1914427,萝莉看似声萌体柔、童言小巧;御姐喜欢装扮性感,偶偶吃吃嫩草;全职天才应该卑鄙、无耻,关键时刻装装B好。~~~~~~~~~~~~~~~~~~~~~~~~~~职业:仙人等级:凡仙九品(又称“芝麻仙”)工作:修仙加泡妞!小说群:(1)108898234骷髅提供(2)30651527(3)32758966(4)33180039(5)44793317由狼少爷友情提供(6)9501436(7)17217093)(8)23268919欢迎大家入群讨论,很多群已满,大家多换几个加。
  •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补气血的保健智慧

    “气”、“血”、“精”是我们健康的根本,它们充盈,则人健康、长寿;它们亏虚,则人会经常出现所谓亚健康的症状,甚至疾病缠身,过早衰老。书中描述了气、血、精三种能量在人体中的作用和意义、三者的关系、这三种能量亏虚时人体的生理表现,以及弥补这三种能量的方法,希望能为读者打开一扇通往健康的大门。
  • 徐凯晶讲鬼故事

    徐凯晶讲鬼故事

    只想写纯粹的恐怖作品,没有佛理道法,没有人鬼爱情,没有玄幻飞龙,没有给力精灵,没有挖掘盗墓。有的只有恐怖,单纯的恐怖,纯粹的恐怖,发生在大家身边可以看到、感觉到的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