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8000000038

第38章 八戒

引语

喜爱富有的人,不会把金钱送给别人。

羡慕显达的人,不会把名誉让给别人。

醉心于权势的人,别指望他轻易将印把子给予他人。

这种人,印把子在握的时候,他害怕失去;一旦失去他便非常悲伤。他从来不思前想后,老是一双眼盯着自己不能善罢甘休的权势。这种人,人不打败他,天必打败他。

正,就是正好,知足常乐亦常安。

那种心里总以为不是这样,总没有满足,就是贪。贪,天道必不容。

——庄子《天运》语译

1.人生

人们常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一件麻烦事出现,大家都说自己有理。

其实,做学问的人,做一番事业的人,谁不说自己是在追求真理?

真理在哪儿呢?

无处不在。

成功与正确的方法在哪儿呢?

内有人的天生的聪明,外有顺其自然发展。天生聪明的人,成功率必高于平常人;顺其自然的人,必少勉强而为的挫折。

这里有五种人——

不偏离自然规律的根本,这就是能得到自然宠爱的自然的人。

不忽视自然规律最微妙的暗示,及时修正自己,这是智慧的人。

能主动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方向,促成事业成功,这是完美的人。

效法自然,可为者则努力,不可为者则决不贪功生事;遵守人生道德原则,预测事物兴衰败亡过程。这样的人是圣明的人。

用人道主义精神关心他人,用道义的是非标准来分析事物道理,用道德规范约束他人与自己的行动,用音乐与诗歌来陶冶自己的性情,对人总是和蔼可亲。这样的人就是君子。

人人平等,但又毕竟人各不同。

因此,根据能力品行,依照法律制度,给各人分派职守,再依名号定下标准,以后再比较、考核、定出等差,社会便这样形成秩序。一个小单位,小的经济实体亦如此。

把安定各行各业、各部门、各工种的每一个人作为经常性任务,把衣食住行作为中心问题。

关注少儿得到抚养,老病得到照料,使成人婚配,使工作之后能得到休息;使劳动者必有应得的收获,使收获必有所储蓄。这是民生的根本道理。

高谈阔论,学富五车,都必须落到这上面来。人首先是自然的。

知此者,成。

不知此者,败!

2.文明的法力

中国古代文明的作用,真是法力无边啊!

人们可以小看读死书的人,但却不可小看中国古代文明。

它道理严密完备,既深刻又实用。这就是一个“道”字。

道不是懂得,而是得到。懂道的人只知皮毛,得道的人方把握到了天地万物精髓。

得道的人,或者说得到中国古代文明精髓的人,他们的行为,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一律取法大自然生生灭灭、灭灭生生的规律,暗合自然变化之中可悟不说的道理。他们平日总像没什么事儿一样,但他们却驾驭着事态发展;他们无所动情,所以也绝不偏私。因此,他们有所言,则必天下受益;有所行,则必功利天下。

得道的人既明白大道理、大法度,又深入细致地了解细枝末节曲折变化。所以,他们精通学问,但并不只会讲空话,没有做实事的能力。他们外表朴实、肯干,像个只会做粗活的仆人,实际他们心里明亮得像一盏灯。

所以,一个真正能干的人,一定应该是一个既懂大道理,心中有学问,同时又必须是一个能干实事、小事,了解人情世态的人。或者说得更表面一些,这样人表面是一个忙于劳作的粗人,内心里又是一个学问家。也因此,为了使人们能迅速成为一个能干的人,得道的人,还必须读许多书。书,指出人生的根本是什么,也指出了人生之末是什么。

具体说,是哪些书呢?

读《诗经》,以及许多古今诗篇,诗是用来打发人们心志情感的,因此可以知道人。

读《尚书》,读古今历史,它们叙述了历史,使人们了解世道变化,也因此变幼稚为明智。

读《礼》,读法律条文,使行为遵守既定的规范,使道德品行完美起来。

读《乐》与其他文艺作品,以及听音乐,使情操高尚,举止高雅。

读《易经》和一些哲理性的书,使人了解天地阴阳变化。不可简单的相信什么,也不可盲目的否定什么。

书上写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东西,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所以,一切方法、结论都必须和个人现实经验结合起来。也就将死书变成活书。如果这样,人们做人做事,便无往而不胜,无处而不强大。

3.和为贵,合则全

世上的事物有它自然的正常样子。

一个女人过日子,必然孤凄;一个男子度时光,必然寂寞。鱼儿必定成群游荡,大雁飞行必定成队成行。

自然的法则就是这样:和为贵,合则全。何况人与人之间呢?圣贤的思想就是依据这些原则形成的,人与人的合作也是因为这些原则,建立起的互相依存的关系。

然而,人们常常走向它的反面。

关系闹翻,反脸不和时,合作的关系便破坏了,彼此都把对方视为仇敌,并说对方一无是处,一钱不值。

天下纷争大乱,和为贵的想法丢了,合则全的做法成了累赘。强者称雄,各拉一班人马,各立一种旗号,道德标准不统一,是非曲直各执一端,各家学派也都以一孔之见沾沾自喜,并抨击对方。一孔之见如果可取,结合起来便是众人乾坤大。

比方说,耳能听,眼能看,嘴能吃,鼻子能闻,皮肤能感觉,手能灵巧的做事,脚可以致千里,都有独具的功能,不能彼此废弃,也不可相互代替。就像万家众技,各有长处,因而,各有自己的用途。虽然如此,但都只是一技之长,不能全面。

人与人闹翻,否定他人,就会使自己孤掌拍不响,独木不成林,必须尽快另找合作者。强者称雄,天下纷争,社会的和谐平衡打破了,强者争强,倘不如意或者就是在削弱自己。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所以,了解和为贵,合则全的人,争而不离,争而和合,因而强者更强;吵而更亲,心心相交,不打不相识,事业更繁荣。

不争不吵,不斗不鸣,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嘴唇与牙齿也有互相冒犯的时候。争而和,争而合,事业便发达,人口便兴旺,事情本来如此。

4.八戒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只是说智者能以不变应万变,不浮躁,不冲动,冷静驾驭事情的变化发展。

什么事情过分了不好,达不到正当要求也不好。重要的是要正好。

什么是正好?

想得到一个什么东西,得到了就是正好。得到了一个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拒斥这是懦弱;得到了,当时认为满足了,转过背来又渴求更多更好,这就是贪心。二者都是一种作人的失败。

要防止人的懦弱与贪心,重要的是八戒——

恩:受人恩惠,得到命运的好报答,虽然是自己努力得来的,应当知道感激。感激自己,感激命运,感激他人,不可麻木不仁。

怨:得意了,办事顺利,应当见好就收,不要欺凌弱者,不要掠夺他人,以产生怨恨。

获取:获取应当是自己本份的,不属于自己的不要,见利忘义的东西更不可沾,须知善恶到头终有报。

给与:使劳者有所收获,使有恩于民众的得到奖赏;富有同情心,但不要随便施舍,有的人就是靠欺骗过日子的,这样给与,小则上当受骗,大则助桀为虐。

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话很难无懈可击,做事很难尽善尽美,听听别人的意见,总有好处,这叫集思广益。

教诲:好为人师不是优点,而是人的大缺点;但为了完善自己,使事情办好,要随时准备听取别人的教诲,不管他是贤能的人,还是一般人。

生:得饶人处且饶人,看人看好处,君子成人之美,与人为善,让人得到更多的生机,自己也会生路宽广。

杀:恶有恶报,有其自然结果。不要随便说人坏话,不要违背良知与事实置人于死地,否则自己也要遭到报应的。

如从这八个方面都能很好地警戒自己,作人做事都会像要求的那个样子:恰如其分。

同类推荐
  •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

    《宁夏文化产业研究报告(2007-2012)》主要内容包括:2011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前行在历史发展节点上的宁夏文化产业;宁夏文化产业在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跨入历史拐点;推动文化生产力成长为宁夏跨越式发展的硬实力;宁夏文化产业现状及其发展之思考;2010年宁夏文化产业统计报告;2008年宁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统计报告等。
  •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古道西风,驼铃频响,漫漫的陆路丝绸之路将中国和阿拉伯世界连接起来。多少次危险之旅,中国人步履维艰送去了中国文化的精华,内心充满走进神秘阿拉伯的激动与幸福。多少个沙漠之夜,阿拉伯人仰望星空,讲述着比一千零一夜还多的故事,其中不乏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梦想。宝船浩荡,海风长空,茫茫的海上陶瓷之路又在中国和阿拉伯之间增加了新的交流渠道。中阿两地的船队满载着中阿人民的希望,克服了比郑和下西洋、比辛伯达七次航海救灾要多的困难,驶向对方之港。在这种文化交流的大潮里,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就像丝路花雨,润物细无声的浸滋着阿拉伯文学的沃土。
  •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季羡林谈读书治学(典藏本)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和文章,多得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
  • 参禅要义

    参禅要义

    本书是果如法师近年来参禅说禅总结性的著作。内容有参禅入门、禅学要义、悟禅要诀、禅式生活、禅的参悟、禅的修炼等。本书将帮助读者快速地从一心直接进入无心,然后无心也不住,到达真心,顿时从那境界里出来,发觉一切本来如是。这就是本书讲到的禅门参禅配合棒喝的威力。
  •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中国涉县女娲祭祀文化

    为了进一步向全国推介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已经列录国家级名录的,我们决心利用出版专著这种形式,组织县内外的专家和作者进行编著,有计划分步骤地出版发行。本书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望社会各界多提宝贵意见。
热门推荐
  • 驭兽狂妃

    驭兽狂妃

    她是来自二十一世纪的驭兽师,却附身在一个柔弱无能的弃妃身上,刁蛮侧妃随意践踏,阴险侍妾暗算,刁奴爬上头来欺负。且看一代驭兽师怎么惩刁妃,罚姬妾,踢恶奴,一个个只能被玩的团团转。就连那个对她一点都不屑的,高高在上的王爷,都只有对她俯首称臣了。阴谋,阳谋,通通踢开,只有她能主世间沉浮。
  • 万年屠尸录

    万年屠尸录

    诸神之战,兄弟背叛,江山移位。三千世界,万千繁华,只为你一笑。
  • 微人类纪元

    微人类纪元

    上古之时,巨国溃而人存,人弱而兽强。神恸,赐之力法,人遂与兽争。——《上古史·洪荒·初民卷》丛林中,缓缓地出现了一颗巨大的头颅!瞧那高度,至少有三四十米,整一个庞然大物!它昂着头,乌黑的肉瘤在头上颤动着,灯笼般的眼睛异常犀利。虽然很大,但并不笨重,相反它的颈部非常灵活,一只巨大的爪子,将一棵巨树拦腰踩在脚下,发出了一声震耳欲聋的声音!“陆……陆行龙!”皇甫碧寒惊恐地睁大了眼睛,嘴唇在颤抖。许默诧异地看了一眼皇甫碧寒,轻声说道,“那是鸡,乌鸡!”“……鸡?!”“咯——咯咯咯咯咯……”
  • 赋魂

    赋魂

    世间万物皆有魂,本书主人公如何赋予灵魂不一样的战斗!炼话你的灵魂:让你不得轮回!偷窥你的灵魂:让你老底爆光!合成你的灵魂:让你重新做人!人界.灵界.仙界.界界我做主,妖界.魔界.鬼界.界界我掌控等级设定:炼气.筑基.金丹.元婴.合体.化神等等
  • 名人的交友之道

    名人的交友之道

    现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无比的历史命题,需要几代、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中国人尤其是他们的人文学者,进行长期、艰难的心血智慧投入的伟大工程。中国精神的博大精深而又生机蓬勃的现代体系,建立它的特质和内在逻辑,它的品格和气度,它的价值观和范畴,它的理论积累和运行机制,这些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就其本质而言,文化工程是一种“人心工程”,有关人的素质、情趣、价值追求、终极关怀、精神家园和人生设定的工程。可以说,文化是民族的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正如一位学者所说:文化是我们的生命,以及外延如平原、山脉、湖泊、河流这些构成我们存在空间的核心。这种诗一般的语言深处,蕴含着历史的理性,读来有一种深邃厚重之感。
  • 重生之采菱王妃

    重生之采菱王妃

    看似普通,样貌秀丽惊人的采菱女。她随便一挥手,奴才丫鬟甘心侍奉。她随便一张口,王爷贵人有求并应。她随便一动手,王府也能变田园家宅。男人败倒在她轻纱裙下,女人个个嫉妒要死。——————————————————————————————腹黑男遭遇腹黑女,无招胜有招,一笑化恩仇。~前来谈颂风花雪月~畅聊花前月下,保证坑品,放心跳坑。(*^__^*)亲们,另有新书《美食为媒》,轻松爆笑,欢迎跳坑
  • 精灵(精灵国度)

    精灵(精灵国度)

    我们在《精灵》故事中,将另一个世界的精灵种族们,分为了白精灵族,黑精灵族,绿精灵族和黄精灵族,而且他们生活的大陆,名字就叫精灵大陆。这片大陆上,除了精灵种族外,还有人类,矮人,兽人,以及最强大的龙,这些种族,都是外来的种族;而大陆本来的土族居民,则有水妖族(人鱼),石头怪,树人,沙虫等等……在精灵族没有迁移到这片大陆以前,这片大陆的名字叫做蛮荒大陆。《精灵》的主要讲述的精灵族登上蛮荒大陆三千年后的故事,男主角是未来的大陆王者,白精灵族王子亚宁,作为精灵大陆最强大的种族白精灵族未来的王者,白精灵王子必须进行一次艰难的历练,而大陆的其它各种族,为了自己的利益,围绕着未来的白精灵王,展开了各自的阴谋与计划,历经三千年平静生活的精灵大陆,即将卷入战争与烈火的纷争中……
  •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他的名字刻在血液里????他是我的执念,我的阳光。????我本身处黑暗,却硬灌入白开水搅混我的生活...????是,是的。他的名字叫白,而我貌似可笑的与他做了对手——染墨儿,浑浊的颜色。
  • 灵逆轮回

    灵逆轮回

    莫羽在一次意外坠崖后,本是必死之局。但是却意外受到了先祖的青睐,将传承灵技交付给他,只是他没有想到所谓的传承灵技居然是一面镜子。天罗冰荒镜!镜子可看人心,可知潜力。可学灵技,可修功法。甚至你要是无聊了,它还可以陪你说话。且看莫羽如何笑傲大陆。境界:灵徒、灵士、灵师、天灵师、灵宗、灵王、灵尊。
  • 坟场主升职记

    坟场主升职记

    您还在苦恼没有坟地安息吗?您还在吐槽坟租太高负担不起吗?您还在叹息死后仍是单身狗吗?不要灰心,东东大坟场,解决您的一切需求,东东坟场,信誉保障~哦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