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28300000014

第14章 成语、俗语(2)

冯妇是晋国的猎手,善于和老虎搏斗,后来他成为善人,不再打虎,有一年,山里出现了一之老虎,经常伤害行人,几个猎人一起去打虎,老虎被他们追到深山里,背靠着一处山势险要的地方,面向众人,瞪圆了眼睛怒吼,没有人敢上去和他搏斗。正好这个时候,冯妇坐车路过此处,猎手们见了他,赶紧前去迎接,请他帮助打虎。冯妇下车后,就和老虎搏斗起来,经过一场激烈的搏斗,老虎终于倒下了,猎手们对冯妇很感激,可是一些读书人却讥笑他。

分道扬镳

分道扬镳出自《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意思是分路前进,比喻各奔前程,各自做各自的事情。

南北朝时期,北魏有一位名叫元齐的人,非常有才能,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皇帝对他非常敬重,封他为河间公。元齐的儿子元志也很有才华,但非常骄傲,孝文帝非常赏识他,任命他为洛阳令。不久,孝文帝要将国都从山西搬迁到洛阳,这样一来,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有些达官贵族也不放在眼里。

元志在一次外出游玩时,遇见李彪的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元志官职比李彪小,照理应该给李彪让路,可是元志一向看不起李彪,偏不让路。李彪看他目中无人,非常恼怒,当众责问他:“我的官职比你大很多,你凭什么不给我让路·”元志冷哼一声:“我是洛阳地方官,在我眼中,你不过是洛阳一个住户,又有谁听说过地方官给住户让路的事呢·”于是,他们两个谁都不让,争吵起来,后来到孝文帝那里去评理。他们两个说得都有道理,争执不下,孝文帝也不能训斥其中的任何一个,就笑着说:“洛阳是我的京城,你们说得也都有道理,其实我认为你们根本没有必要争吵,各走各的,分开走,不就可以了吗·”

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出自《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奋勇向前,不顾个人的安危。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有名的大将名叫李陵,擅长骑射,又懂得兵法,汉武帝任命他为骑都尉,率军抵御匈奴的入侵。可是,在和匈奴的战斗中,寡不敌众,李陵无奈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听说后,非常生气,认为李陵辜负了自己的信任,朝中的大臣也都指责李陵没有骨气。

朝廷中只有太史公司马迁替李陵说话,他说:“我和李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交情,可是他为人很讲义气,孝顺父母,对士兵也很关爱,经常奋不顾身地解救国家的危难。这次李陵率军不到五千,却与数万名敌兵对阵,最后伤亡惨重,弹尽粮绝,归路被切断,才被迫投降,情有可原。而且我坚信,李陵这次投降,绝非贪生怕死,一定是他想等待时机,再来报效国家。

司马迁说得并非没有道理,可是汉武帝却认为他是替李陵狡辩,是非不分,就将他关进了监狱,并施行“腐刑”。后来,汉武帝还杀了李陵全家,李陵听说后非常痛心,就在匈奴国娶妻成家,再也没有回归故土,也没有能够实现他奋不顾身,为国捐躯的愿望。

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用来比喻美妙的音乐,也比喻知己或者知音。

春秋时期,有位名叫俞伯牙的著名琴师,精通音律,琴艺高超,能把大自然的美妙、内心的忧愁和喜悦融进琴声里,琴技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一天夜晚,俞伯牙在清风明月下乘船游览,面对美丽的夜色,他思绪万千,于是又抚琴,悦耳的琴声划破夜空,让人陶醉。忽然,岸上传来喝彩声。伯牙闻声望去,只见一樵夫在岸边,他料想此人定是知音,立刻请樵夫上船,并且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当伯牙弹奏赞美高山的曲调时,樵夫说道:“真妙!雄伟而又庄重,就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澎湃汹涌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妙!就像看见了滚滚的流水,宽广浩瀚的大海一样!”伯牙激动地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这位名叫钟子期的樵夫后来成了伯牙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谊也被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千里送鹅毛

千里送鹅毛出自《路史》,用来比喻礼物虽然很轻但是情谊深重。

从前,有一个官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白天鹅,觉得很珍贵,就派了一位名叫缅伯高的人拿去献给皇帝。缅伯高抱着白天鹅,一路很辛苦,来到鄱阳湖边的时候,心想给天鹅洗个澡,干干净净该有多好,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可是,一不留神,天鹅扑腾着翅膀飞走了,之掉下来一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捉回天鹅,只好拿着鹅毛面见皇帝。

缅伯高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没有对他进行处罚。

杞人忧天

杞人忧天意在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不存在的、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发愁。

从前,杞国有个胆子特别小的人,而且还有点神经质,脑袋里经常想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听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

一天,晚饭过后,他手拿蒲扇坐在门前乘凉,忽然他望着头顶的天,口中还自言自语:“如果有一天,天塌下来,该怎么办呢·我们无路可逃,将被活活压死,岂不是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每天都在为这个问题发愁,朋友看到他神思恍惚、精神萎靡,人也日渐消瘦,都很替他担心,只是不知道说明原因。后来,当他把原因告知大家后,朋友都劝他说:“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又怎么会塌下来呢·就算天真的塌下来,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朋友们不论怎么好言相劝,都无济于事,他始终都听不进去,并且还是被这个没必要的问题困扰,整日担忧。

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出自《汉书·王尊传》,意思是明知法律禁止,还亲身去做犯法的事情。

西汉时期,高阳有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名叫王尊。王尊自幼丧父,他的伯父抚养他长大,伯父家贫,王尊每天都要去野外放羊,放羊的时候总是带着书阅读。渐渐地,书中提到的秉公执法的官吏让王尊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人物。

王尊十三岁的时候,就央求伯父,为他在郡的监狱里谋一份差使,伯父听了他的话后非常惊讶,他说:“孩子,你还那么小,又不懂刑律,怎么去监狱做事呢·”王尊却一本正经地说:“我已经从书中学到很多,以后再和狱长多学学,不就可以了吗·”伯父被王尊缠得没有办法,就只好备了礼品托人找狱长说情。狱长就把王尊当听差在身旁使唤。在王尊当听差的几年里,经常接触到刑狱方面的事务,进步非常快。

王尊在一次随狱长去太守府办事的时候,被太守看中,把他留在府中做文书。过了几年,王尊辞去了职务,攻读儒家经典,后来又被任用。在任用其间,他执法严正,逐步提升,当上了县令,后来又升任安定郡太守。当时安定郡官场非常混乱,一些官员利用权势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横行乡里。王尊一上任,立即整顿吏治,并贴出告示,责令属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为下属作出榜样。法律无情,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尝试法律。郡里有个官员心狠手辣,搜刮大量民脂民膏,民愤极大,告示贴出后不见改悔,于是王尊把他捉拿归案。这贪官入狱后,没几天就生病身亡。接着,王尊又惩办了一批罪行严重而又没有悔改的豪强。这样一来,安定郡开始太平起来。

如鱼得水

如鱼得水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意思是说就如同鱼儿得到了水一样,比喻得到了与自己情投意合的人或者很适合自己的环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刘备为了实现自己统一天下的宏愿,到处搜罗人才,听说隐居在隆中卧龙岗的诸葛亮后,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在第三次见到诸葛亮时,刘备说明了来意,畅谈了自己的宏图大志,诸葛亮推心置腹,提出了夺取荆州、益州,与西南少数民族和好,东联孙权,北伐曹操的战略方针,预言天下今后必将成为蜀、魏、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听后大喜,拜诸葛亮为军师。诸葛亮为报知遇之恩,竭尽全力地辅佐刘备,刘备也对诸葛亮非常信任,这引起了关羽、张飞等大将的不满,他们在刘备面前不时地表现出不满,刘备在此情况下,作了耐心的解释,并且反复说明诸葛亮的才识和胆略,对自己完成天下统一大业的重要。他说:“我刘备有了孔明,就好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希望大家不要再多说了。”

司空见惯

司空见惯出自唐朝刘禹锡的一首诗,意思是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唐朝诗人刘禹锡,中了进士后,在京都做监察御史,因为他性格放荡不羁,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到苏州做刺史。在苏州在任期间,当地有一个名叫李绅的人,曾任过司空的官职,他仰慕刘禹锡已久,邀请他一起饮酒,并请了几名歌妓在席上作陪。酒席间,刘禹锡一时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

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的攻击而陷于孤立无援又窘迫的境地。

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倒也安宁。后来,刘邦的部下张良和陈平规劝他,让刘邦趁这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刘邦就和韩信等会和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的项羽部队。他布置了层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而这时候,项羽手下士兵已经很少,粮食也已经没有了。项羽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得到了禁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着唱着,眼泪不觉流了下来,一旁的人也觉得非常难过,。一会,项羽骑上马,带了仅剩的八百名骑兵,从南边突围逃走。边逃边打,到了乌江畔,一代西楚霸王自刎而死。

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天下所有人都像兄弟一样。

孔子有很多弟子,其中有一名叫司马牛的。一次,司马牛向孔子请教怎样做才算是君子。孔子对他说:“君子不忧愁,不害怕。”司马牛想来想去,不解其意,就问道:“老师,难道不忧愁,不害怕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君子经常反省自己,内心毫无愧疚,也就没有什么可忧愁、害怕的了。”司马牛拜别了孔子,看见他的师兄子夏。他闷闷不乐地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听了安慰他说:“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的时候态度谦恭又有礼节,那么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普天之下到处都是你的兄弟啊!”

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比喻正确的,不可改变的也不容置疑的道理。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姬贵死后,周王室发生了激烈的王位之争。晋顷公召集各诸侯国的代表商讨如何使得王室安宁。参加商讨的有晋国的赵鞅,郑国的淤吉、宋国的乐大心等。会上,晋国的赵鞅向郑国的游吉请教什么叫“礼”。

游吉回答说:“我国的子产大夫在世时曾经说过,礼就是天之经,地之义,也就是老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动的依据,不能改变,也不容怀疑。”

赵鞅对游吉的回答很满意,表示—定要牢记这个道理。其他诸侯国的代表听了,也都觉得有理。接着,赵鞅提出各诸候国应全力支持敬王,为他提供兵卒、粮草,并且帮助他把王室迁回王城。后来,晋国的大夫率领各诸侯国的军队,帮助敬王恢复王位,周王室的王位之争也跟着结束了。

望梅止渴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用来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者他人。曹操率领军队讨伐张绣时,正值炎夏,骄阳似火,军队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行军速度也慢了下来,体弱的士兵都晕倒在路边。

曹操眼看行军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下着急。可是,眼下大队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如何能加快速度呢·就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头说:“泉水在山谷另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曹操想了想,时间来不及,就让向导不要把这个情况透露出去,自己脑筋一转,想了个办法。他骑马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有又大又好吃的梅子,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听了,方佛梅子已经吃到了嘴里,个个士气大振,行军速度加快了很多。

羽毛未丰

羽毛未丰出自《战国策·秦策—》,比喻势力还很小,或者常识、阅历尚浅。

战国时期,洛阳有位名叫苏秦的人,年青的时候曾经在智者鬼谷子那里学习辩术谋略。学习结束后,他周游列国,希望有朝一日,他的治国谋略能够得到君王的接纳。秦国是西方的大国,国力非常强盛,但在当时还不足以与其他大国抗衡。苏秦远游秦国,向说服亲王与函谷关以东的一些国家联合起来,同其他的国家作较量。

秦惠王听完他的游说后,并没有听取他的建议,说:“我们秦国现在就像一只羽毛还没长全的小鸟,要想展翅高飞那是不行的。先生你迢迢千里来到这里开导我,我很感激。至于称霸争帝的事,我希望在以后的适当时机,再聆听你的高见。”苏秦在秦国上书十多次,但亲王仍然无动于衷。苏秦没有办法,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其实,此时的苏秦,也就像羽毛未丰的小鸟,在动荡的政治舞台上无法振翅飞翔。

之乎者也

之乎者也出自《湘山野录》,用来讥讽文人咬文嚼字,不讲实际。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刚即位时,准备拓展外城,当他来到朱雀门前,看见门额上写这“朱雀之门”四个子时,觉得很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要写‘朱雀之门’四个字·这个‘之’字有什么用啊·”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水落石出

水落石出出自宋·苏轼《后赤壁赋),意思是江水下落,水下的石头自然就露了出来。现在人们多用来比喻无论什么事情,只要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对证,就一定会真相大白。

北宋时期有个大文学家,名叫苏轼,是个学识渊博,性格豪放之人,当初被贬黄州时,曾经两次游历黄州城外的赤壁,写下了两篇传世之作《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当年深秋的夜晚,月光皎洁,苏轼和两位朋友一起在城外散步。看着美丽的夜景,和朋友高谈阔论,吟诗作对,忘记了一切烦恼。忽然,苏轼想起了酒,就赶到家里,妻子拿出了一罐珍藏了很久的酒,苏轼大喜过望,拿了酒就赶回朋友中间,到赤壁下的长江岸边,泛舟游玩。滔滔的东流水发出潺潺的响声,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听起来更加清脆,岸边陡壁如削,山峰林立,月亮悬在山峰之间,景色非常优美。江水下落,沉在江水之下的石头,也被冲击得露了出来。

天下无双

天下无双出自《史记·信陵君列传》,意思是说独一无二,天下没有第二个。

同类推荐
  • 中国回族学·第3卷

    中国回族学·第3卷

    本书共分“文化·历史”“社会·人口”“译丛·典籍”“书评·综述”四个部分,收录了篇关于探讨和研究中国回族学的论文,具体内容包括《白寿彝研究的几个问题》《伊斯兰教的诚信友爱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游离:回族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少数民族聚居区大学生宗教信仰与构建和谐校园》等。该书的出版将更好地服务于“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进一步推动回族学学科体系建设,促进当代回族学术研究的创新与繁荣。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加拿大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加拿大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走近古都

    走近古都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当中,古都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元素。
  • 天水八拍

    天水八拍

    天水是一座有着两千八百年建城史的老城,这里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相传人文始祖伏羲就诞生于此。伏羲始演八卦,拉开了人类洞悉宇宙机密的序幕。古人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诗人叶梓以细腻的笔触,沿袭八卦生六十四卦的体系,用抒情的笔调写下了老城天水的六十四篇文章。这些文字共分八辑,每辑八篇,相当于一爻一文,涉列了老城的风土、人情、美食、工艺、歌舞、名胜,既是一册天水人文手册,更是一曲唱给加速度的时代里的哀婉挽歌,呈现出缓慢的优美与温情。
  •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新编国学知识全知道

    国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千百年来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和行为。国学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能不了解国学。然而,国学典籍汗牛充栋,国学内容庞杂浩繁,即使穷尽毕生之力,也难通万一。如何从博大浩瀚的国学中找到入门的捷径?鉴于此,我们特请有关专家学者精心编辑了这本书。本书堪称一部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趣味百科全书,它集传统文化于一体,以清晰的条理、凝练的文字、简短的评述,向读者介绍了丰富的国学传统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一生有他,一生有她

    一生有他,一生有她

    一场家族的战争,一场跨越的爱情,结果会怎样呢这是我的处女作,写的不好的地方多多包涵,可以指出来,谢谢亲们啦
  • 修真密宗

    修真密宗

    五行之气俱全,是这个世界修炼的标准,一个先天五行之气不全的少年。看他如何走上强者的巅峰煅体、凝气、炼神、归元、塑婴、化神、冲虚、渡劫、登仙新人、新作、敬请各位收藏、支持、谢谢
  • 饶天下英雄先

    饶天下英雄先

    围棋,黑白二色太极,阴阳两仪一段黑白人生旅一程少年宗师路不知冠军是何物却饶天下英雄先!
  • 御灵兽皇

    御灵兽皇

    洪荒大陆,御灵为尊兽皇遗孤,踏道征途远古密辛,重现于世群雄争霸,我为皇主我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杀尽一切该杀之人。苍穹本无主,御灵我为皇。
  • 《鬼影迷踪》

    《鬼影迷踪》

    一个宝藏,一个流传了上百年的传说,一个道教世家,牵起了一连串惊险的冒险!
  • 轩寻月

    轩寻月

    年少时就与伙伴背负灭门之痛,失去了家的庇护,雏鹰还能否鹰击长空,一览天下芳容?资质平庸,却许下夸夸之词,自傲?非也。心中的仇恨鞭挞着他不断继续前进,好不容易步履蹒跚站稳实力的脚跟,却要面对爱情与友情的抉择,他问:“可不可以不要选择?”回答他的只有无边的心痛和无望,心魔已成形,他毅然选择逃避,张开路西法的黑色六翼黑化暴走,向从前的那个有着一头泛着紫意的白发白衣少女挥手说再见。等他想痛心疾首的挽回时,一切皆物是人非,扑朔迷离的局,毫无胜算的圈套,不可明说的身世,引起世间腥风血雨的旷世神物,到底有多少谜题等待解答?毁灭带来的是一切归于平静的死寂还是否极泰来的新生?
  • 叛逆修罗

    叛逆修罗

    这是一个现实与虚拟世界产生联系的故事,从一款游戏开始讲述的传奇。我是一个标准的宅男,在无意间接受了一个古老的传承;却一直被蒙在鼓里,对一切都一无所知。突然拥有了一种神奇的能力,居然以游戏背景为蓝本,在自己的意识里模拟出了一个真实的世界!更加神奇的是,我在意识里模拟出来的世界,居然与我玩的游戏是同步的!最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不是我模拟出的真实世界能与游戏同步;而是它居然与现实世界产生了联系。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小贼传

    小贼传

    一个拦路打劫的小贼误入了江湖,从此是非缠身,只得步步向前,谁知因缘际会,却是走向了武林巅峰。
  •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秦天富老中医疑难杂症专辑

    该书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方法篇”,是我所体悟的身为一名中医应具备的接诊技艺、思维方法和组方遣药等内容;中篇“经验篇”,是本书的重点,介绍了急、重、难症及常见病症81种,是我医疗实践的精华和升炼;下篇“感悟篇”,是个人的一些体会和感悟,诸如,对中医理论核心问题的探讨、慢性疾病络病说、消化系统疾病升降说、脉管系统疾病活血说、神经系统疾病气络说等。
  • 陇东革命斗争史

    陇东革命斗争史

    《陇东革命斗争史》是一本较为系统完整地反映陇东革命斗争的地方史。它以丰富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重要历史事件为主线。着眼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大背景,真实全面地再现了陇东革命根据地从初创到成熟、最后全境获得解放的历史进程,书中对于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以及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建设,均作了实事求是的记述和评价,并将共产党培育形成的宝贵的革命精神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