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08100000027

第27章 学术论证的逻辑和技巧(2)

论题与论证的不一致,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那就是形式逻辑所说的“转移论题”。在常见的论争性质的论作中,最容易产生这种逻辑错误。科学史上十分著名的“牛津大辩论”中,就有一个“转移论题”的典型例子: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以科学的理论动摇了宗教的神权论,牛津主教威尔伯福斯(WiLberforce)扬言要“打倒进化论”,作了一次疯狂的演说,他如此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达尔文的观点,一切生物都起源于某种原始的菌类,那么我们人类与蘑菇就有血统关系了。那所有的萝卜品种都可以变成人。这是可信的吗?”他还刻薄地质问进化论的拥护者赫胥黎:“你是相信猴子为人类祖先的??那么请问你,你自己是由你的祖父、还是从你的祖母的猴群中变来的?”很明显,威尔伯福斯主教对进化论一无所知,把生物界几千万年的发展进化,看得同魔术师手中的变戏法一样了。这种以无知来任意转移论题的做法,不过是一种耍赖式的、垂死的诡辩罢了。

对于善意的论者来说,转移论题通常是由于某些类似的概念发生模糊或错觉所造成的。一位大学生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拟了这样一个论题:《对文艺阶级性特质的再分析》,文章这样论述道:

任何事物都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一分为二,这是个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辩证法”。文艺的阶级性特质也是可以一分为二的,有的文艺作品固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比如《国际歌》),但是,许多山水画一类的艺术作品,什么人见了都觉得赏心悦目,这样的作品显然就是没有阶级性的。

这段论证主要的逻辑错误,就是转移了论题。首先,它把作为事物对立统一规律的“一分为二”,运用来对同类事物进行机械划分,这是对“一分为二”作了望文生义的曲解;第二,它把“文艺”这一论述对象转移为“艺术作品”,继而又转移为歌曲(音乐作品)和山水画(美术作品),用山水画的美感作用这一基本特征,来否定文艺具有阶级性特质这个一般事实。这样的论证,当然不可能产生逻辑力量。

无论随意缩小概念的外延,还是随意扩大概念的外延,都会产生“以偏概全”的毛病。又如,一篇《关于扶贫资金流向的调查和质疑》的论文习作,根据较为具体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扶贫资金使用中出现的“贫而不扶、扶而不贫”现象。应当说,这是很有价值的。如果将写作过程实事求是地引向深入,具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论文就会更有价值。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写,而是匆匆收束,提出这样的结论——“再这样‘扶’下去,扶贫资金不是都装进腐败分子进行个人交易的钱袋里去了吗!”全面地看问题,我国政府扶贫工作的成就是世界公认的事实。当然,“扶而不贫”的现象也是时有发生的。但是,如果将这种个别现象随便放大,得出以上的结论,则又走到了违背事实的极端,使立论走向谬误。

保持论证和论题的同一性,要求人们在确切地把握论题的内涵和外延的同时,在整个论证过程中,必须遵守“同一律”的逻辑要求,论证中所使用的概念和判断必须保持前后一致,不能随意变更和转换。

四、必须保证前提和结论的真实性

逻辑推论中的前提,在论证行文中被称为论据。保证前提和结论的真实,就是要求我们所采用的论据要实在,不能有半点虚假;论点和结论必须建立在充分可靠的论据之上。这个道理似乎很容易理解,但是,作为学术论文的立论依据,它同世界上其他任何事物一样,具有自身的多种侧面。立论者如果不准确地把握论据的各个侧面,在使用过程中找准论据的“着力点”,常常有可能得到事与愿违的立论效果。

不少写作教科书在论述“选材”的“典型性”时,经常沿用一个著名的写作实例,这个实例就是夏衍先生《野草》中的—段话:

人们头盖骨结合的非常致密,坚固,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要把它完整地分开,都没有成功。后来,忽然有人发明了一个方法,就是把一些植物的种子放在要剖析的头盖骨里,给与温度和湿度,使种子发芽。一发芽,这些种子便以可怕的力量,将一切机械力所不能分开的骨骼,完整地分开了。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如此!

很明显,夏衍先生想用这个实际例子来说明“植物种子力量之大”,并进而证明“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可是,让我们仔细想一想,这个例子最基本的内涵,是在于表现种子力量的“大”么?显然不是。这个例子的本来意义,在于表现人们对种子萌发时所产生的特殊力量的“妙用”。稍有力学常识的人都明白,一般常见的机械力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人的头盖骨分开来,只是难于“完整地分开”。这是由于机械力的方向是单一的,机械力的释放形式又是突发性的,它们很容易破坏头盖骨各个部分的“完整性”。而装满头盖骨的种子,萌发膨胀的力由内向外成放射状,并且是逐渐增大的,再加上均匀的受力分布,自然可以将头盖骨“完整地分开”了。显然,这个例子的“着力点”不在于说明力量的“大”与“小”,而在于说明如何对受力作用进行巧妙应用。因此,它无法确立作者文章中所要证明的“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这一观点。尽管前提是真实的,却得不出作者需要证实的结论。这种逻辑错误,一般来自作者的疏忽,即没有准确地把握好立论依据的本质特性,论据的“着力点”没有找准。一般说来,运用自然现象和规律来证明社会道理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自然知识和科学规律的本质属性。只有这样,作为论证材料的“着力点”,才能准确无误地选择和把握清楚。

前提与结论相违背的另一种情形,是随意编造前提。作为立论的前提,一定要有充分可靠的根据,经得住推敲,绝不能为一时立论的需要而凭空编造。宋代的诗歌品评家洪迈在谈论王安石七言绝句《船泊瓜洲》时,对“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选用过程作了种种附会:作者最初用的是“到”字,觉得不好而改为“过”字;后来又改为“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为“绿”字,以此作为荆公善于炼句用字的证据。此后的诗歌品评、写作技巧之类的文章和著作,一谈到修改,谈到炼字命意,总喜欢引用洪迈的这段话作为论据,以为“绿”字的动词用法为王安石所独创,借此证明文章修改过程中苦心炼字炼句的必要性。当代学术大师钱钟书先生对此提出过精辟的见解。钱先生的《宋诗选注》,在列举了洪迈的说法之后如此分析道——

但是,“绿”字这种用法在唐诗中早见而亦屡见: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何日至?已绿湖上山”;李白《侍从宜春苑赋柳色听新莺百啭歌》:“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于是发生了一连串的问题:王安石的反复修改是忘记了唐人的诗句而白费心力呢?还是明知道这些诗句而有心立异呢?他的选定“绿”字是跟唐人暗合呢?是最后想起了唐人诗句而欣然沿用呢?还是自觉不能出奇制胜,终于向唐人认输呢?

王安石的学力深厚,是历代学人所公认的事实,况且,他还有过数次编选唐诗的经历,不可能连唐人的上述诗句也没读过。可见,洪迈《容斋续笔》中的话,不过是为了品评的需要凭着猜想编造出来的。值得指出的是,此类情形在前人对诗文的品评和注疏中随处可见,例如历代对《诗经·关雎》的注释,就极尽笔墨歪曲原作的爱情主题,将其附会为一首“周公求贤”的说教诗。现代人如果对这一类以封建卫道观念诠释文学的方式缺乏警惕,随意引经据典,将这些被曲解的内容用到学术论证中,就难免产生出一些貌似严谨的学术笑话。

分论点与结论不协调,是前提同结论相违背的又一种表现。相对于结论说来,服务于结论的分论点实际也是一种前提。作为前提的每一个分论点与推论所得的最终结论一旦发生抵触,就说明二者必有一方不真实。例如,《美的历程》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的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可是,在为这个观点提供论据时,作者又提出了这样一个分论点:“在(道家)这些似乎神秘的说法中,却比儒家以及其他任何派别都抓住了艺术、审美和创作的基本特征”,因为“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的创造非认识的规律”,“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审美规律”。依照这个前提,道家就突破了作为儒家的“补充”的地位,占据了中国美学发展史上起主导作用的地位。如果我们承认这一前提是真实的,那么把“儒学”当作是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学派这一主要观点,就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严格地讲,这个矛盾的根源并不是来自作者思维过程的缺失。这个矛盾的存在,正好暴露了我们对传统文化遗产历来存在的认识偏颇:多年来人们一直未能对思想史和艺术史作出确切的理论界定,而是用所谓“文史不分家”、“政史合一”、“文学的政教色彩”之类的语言,来描述前人的文化遗产,对其未作科学的划分和周密系统的研究。因而,也就未能把在中国思想史上起决定作用的“儒学”,和在艺术创作方法史上起主导作用的道家美学精神,放在各自的领域里进行客观评价。所以,在立论中发生了以上冲突就成了无法避免的问题。

以上的三个实例,第一个是前提与结论不对号,互相脱离,由于材料运用没有找准着力点,得出了不真实的结论;第二个例子结论真实(即写作应当注重遣词造句),前提却是虚假的;第三个例子的前提(分论点)是真实的,结论却并不真实。可见,在学术论证中要确保前提和结论的真实,是一件颇费功夫的事,不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是很容易出差错的。名家尚且如此,一般的人就更要重视了。

只有熟练、清晰地掌握学术论证的逻辑方法,才能使我们在学术论文的写作中不断提高辨别能力,使我们能比较直接地寻求到最切合立论需要的前提材料,为自己的论文写作,设计出最切合论题要求的逻辑结构。

安排论证逻辑结构的技巧

一、安排论证逻辑结构的一般规律

毛泽东同志说过:“写文章要讲逻辑。就是要注意整篇文章、整篇说话的结构,开头、中间、尾巴要有一种关系,要有一种内部的联系,不要互相冲突。”讲求作品的结构,是人类文化史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物体图像的比例分割、事物关系的有序性,构成了艺术哲学的核心内容。苏轼在谈到自己文章运笔的体验时认为,写作应当“随物赋形”,“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其意思就是说,文章的结构(形)应随着表现对象(物)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无论是开头还是结尾;就需要寻求最适当的表现方式,才能使文章自然和谐,构成一个系统有机的整体结构。苏轼的说法,也许过于诗化,不好确切把握;刘勰的概说,就十分富于理性,更切合学术论文结构安排了。刘勰认为,文章结构的实际内容和基本目的在于:“总文理,统首尾,定于夺,合涯际,弥沦一篇,使杂而不越(乱)者也。”(《文心雕龙·附会》)在这段话里,刘勰把文章结构的目的概括为:统率文章的逻辑联系,连接首尾段落,决定材料的取与舍,严密各段落间承接转换,使全篇文章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使内容丰富而又显得不散乱。刘勰的文章结构理论,体现了很高的逻辑思维水平和杰出的理性概括特征。

抽象的写作理论,多少都有点过于简单或过于神秘的色彩。因此,当我们面对写作的实际操作时,总要借助文章高手的经验之谈,帮助我们认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步骤,来组织一般学术论文的逻辑结构——

应该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你怎么研究的,就怎么写,从头讲起,引导读者逐渐深入,逐渐到你的结论上来。

......写科学论文,一般的地方要很扼要的讲。相反,在你发明的地方,在你如何得出结论的地方,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不详细,就不能深入,没有价值,也说服不了人家。

(王力:《谈谈写论文》)

王力教授的这个办法,不但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而且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通过学术论文发表新的成果,不容易被别人接受,所以,学术论文写作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能够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学术观点。不讲透彻,不写深入,势必难以表现论文的价值;而写透、写深的学术论文,总是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般的读者读起来不免要费力气。因此,作者必须主动地“按照你研究的过程来引导读者的思路”,这是最切合认识规律的论证方法的选择,因为这种选择易于发挥学术论文循循善诱的思维特性。据此,作者“研究的过程”体现在论文之中,就成了论文(亦即“结论”)的思考和推论过程。同本节的标题挂起钩来,这种过程便是“论证的逻辑结构”了。

由此看来,我们在讨论“安排论证逻辑结构的技巧”这问题时,首先就必须了解学术研究的基本思考方式。日本学者庄司和晃把这种思考方式,精辟地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情绪的思考”,在这个阶段中,研究者主要是凭借经验和直觉来思考,这一阶段的思考在于发现问题,寻求大致的科学命题;第二阶段是“比喻的思考”,在这个阶段中,研究者主要是运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来帮助思考,通过各种假定和比较,估价论题的真实性,并为它寻求各种依据;第三阶段是“原理的思考”,即运用科学的法则和原理,验证作者的理论思维成果,证明结论的真实性。从这个流动的思考过程和鲜明层次之中,我们不难发现:论证的逻辑结构并不神秘,它和我们的认识步骤和规律,是循着相同的思路演进的,我们完全可以认识并掌握它。

二、安排论证逻辑结构的分类说明

虽然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具有共通的规律性,但是,由于研究对象、讨论方式不尽一致,在具体写法上就必然有所区别。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再从学术论文分类的角度,对各种类型的论证结构进行一些简明的分析。

人们初涉学术研究,初写学术论文,最好的办法是从“讨论”和“争鸣”开始,即阅读他人的学术论文,倾听他人的学术报告,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新的认识,有了想表达自己意见的欲望,于是开始动手写作。这样的学术论文,通常有三种类型:(1)基本同意别人的意见,受论文或报告的启发,在别人立论的基础上,自己从新的角度提出补充,阐述自己的独特感觉和见解,借以丰富原有论点;(2)不同意他人的论点,使用新的材料,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涉及新的探讨领域,得出不同于他人的研究结论;(3)发现他人的论文中尚未论及的新问题,根据自己掌握的一系列新材料,进行更为全面的论证,确立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弥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同类推荐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非洲寓言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非洲寓言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政治经济学基础

    政治经济学基础

    作为一本探索与创新的教材问世了。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精华,系统阐述了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了政治经济学对中国社会经济体制建立的重要意义及显著作用。本书以商品、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为切入点,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再生产各环节为主线,阐述了商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关系,阐明了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失灵时的宏观调控。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安徒生童话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一辑——安徒生童话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论

    本书以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经验为基础,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着眼于构建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背景,以回归生活和回归学生为主题,基于德性论、系统论、传播学等理论基础,系统思考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把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切入点,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法制教育六年级(下)

    法制教育六年级(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一些与孩子切身利益相关的几部法律,通过对此书的学习可以增强孩子的法律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热门推荐
  • 皇叔,本宫今晚不侍寝

    皇叔,本宫今晚不侍寝

    皇叔的唇伏在她耳边,柔声说道:“你的新婚夜属于本王,你的人,你的心,你的生命与灵魂,都是属于本王的……”
  • 蜀山战纪传

    蜀山战纪传

    如果你读了这本书,你就觉得里面的主角是好是坏,没关系啦!只是看看而已,不要太深信不疑哦!这本书肯定很好看,你先看看吗?快抢先来吧!呵呵,我等你。
  • 别跑,娇嫩小仙妻

    别跑,娇嫩小仙妻

    “他卑鄙无耻,将她骗入了娱乐圈”“他是第一首富,许多女人妄想他看她们一眼”“她看清了他的真面目,她的黑闻使她跌落谷底,是他做的?!”“他当着她的面和其他女人调情”“她提出解约,他回绝““后来在一场宴会中,她得到消息,这里将要爆炸,她不顾深恨拉着他逃离......””结局是什么?““你可以被我捧上世界的顶端,同时,我也可以把你摔下谷底,生不如死。”——林子勋敬请期待——《别跑,娇嫩小仙妻》
  • 杨树下有洋森奢求

    杨树下有洋森奢求

    那些年,我们爱的刻苦铭心,和残酷的三角恋。'奢洋森,我爱的并不卑微.“"我会默默看着你幸福的,杨洋。”“求你不要放弃我,颜子惜。'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1)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驱魔师与少女

    驱魔师与少女

    这是发生在一个看不见鬼魂却有着可以驱魔灭鬼的血液的驱魔师,一个长着阴阳眼的女学生还有一个身份神秘的鬼魂之见的故事。一男一女一鬼的三人组合,解决了隐藏在学校中的魔女杀人案,同时,释放了许多无辜的魂魄。又来到神秘的苗疆,破解神秘的炼尸养鬼之谜。就在以为一切都平静了之后,又赶上了魔女的同党接连过来报仇。不知不觉间,两人一鬼卷入了暗界的明争暗斗之中。好不容易摆平了争斗,得到了短暂的安宁。却又在得知女鬼的身份后,又卷入了一场九死一生的战斗之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王

    英雄联盟之瓦罗兰王

    放心,我会带领佣兵团走向胜利!放心,我会为你们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放心,在任何地方,我们的国家都将成为你们的后盾!您的承诺一一兑现,现在该履行我们的誓言!踏着我们的尸骸,成为这瓦罗兰的王!
  • 三国之最强军神

    三国之最强军神

    穿越让吴磊从现代回到了古代,那个烽火滔天的三国时期。前世的完结,今生的开始。是作一个默默无闻的平民,终日担惊受怕。还是征战天下,成就自己的霸业。无疑吴磊选择了后者,热血男儿注定要征战在疆场之中。现在的吴磊不是时势造英雄,而是英雄造时势。结合前世的现代知识把各位诸侯玩弄于股掌之中,一代霸皇从此诞生。
  • 纵横时空来爱你

    纵横时空来爱你

    我写这本书的目的很简单,是为了一个人,一个我喜欢了整整十年的歌星——费翔。我希望能够通过这部作品,向他传达我内心最深的祝福。这本书的构思体裁是穿越,但会夹带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内容纯属虚构,却依旧能表达内心深处对世间真爱的追求。虽然不知道这本书他能否看见,但是我仍然希望能够在十年来临之际发表。同时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祝福天下所有相信爱的朋友们,祝您们一切都非常美好,还有您身边心爱的人每一天都过的非常快乐!
  • 淡定的追悔

    淡定的追悔

    幸福是什么?有人说"钱够多,权够高,房够大,就是幸福"果真如此吗?他聪明,内向,自卑,自尊……为减轻母亲负担他忍痛离开了心爱的学校。山里人世俗的眼光,无情的嘲笑,讥讽。离开大山的那一刻他发誓一定要赚钱,赚好多好多的钱,用钱赎回失去的一切。当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撑起一片蓝天的时侯物质财富又给他带来了什么?他找到幸福了吗?谨以此书献给那些片面追求物质步入生活误区的人们。(作者QQ1401115668)求点击,求推荐,求票票,谢谢大家的支持!〔作者QQ:1401115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