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一直有着“腰背委中求”的说法,其实承山、委中二穴的作用不相上下,它们对腰腿部疼痛的治疗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因此与其说“腰背委中求”,不如说“腰部腿部痛,委中承山求”
更为准确。
腰部腿部的疼痛,除了常见的痹证外,本节主要想介绍二穴对急性腰扭伤所致疼痛的治疗。
急性腰扭伤,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十分常见。多因为腰部突然遭受间接的外力所致,比如搬运重物过度,或者体位不正,尤其是平时很少体力劳动而突然用力过度等,从而引起腰部经脉、肌肉的气血瘀阻不通,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所谓的高骨,狭义当指腰部的高骨,即髋关节,广义可指整个腰部。
急性腰扭伤的表现,有腰部的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前俯、后仰、左右转侧都感到困难。受伤者常常以手按住腰部,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不能站立。
药物治疗一般内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方药,如“顺气活血汤”;也可以外敷消瘀止痛之药,如“活血散”;还可以采用封闭、理疗等方法。
其实,根据《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腰脊强”,“痛在腰”,“不可俯仰”,取“足太阳”、“足少阳”以及“中”的原则,选用自身所带的天然良药委中、承山二穴,也可以再配以环跳穴、阿氏穴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或泻法,并适当留针,或者在上述穴位上进行指针点压、按压,并适当在局部进行轻轻叩击、按揉,其止痛效果就在举手之间,又何乐而不为呢?
2.委中、承山二穴对于多种疾病所导致的下肢麻痹、瘫痪,也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请参见有关章节。
3.委中、承山二穴还善于解除腓肠肌的痉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腿肚抽筋或转筋
这个病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来得突然,而且一旦出现就可以使小腿肌肉猛烈收缩、剧烈疼痛,使人立即丧失运动的能力。
君不见,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因发生小腿抽筋,倒在地上的痛苦和退出比赛的不甘吗?失去参加比赛的机会,固然可惜,但假如在高空作业、水中游泳、高速驾驶时发生转筋,那就不仅仅是可惜,而是非常非常的危险。
转筋或者说抽筋,一旦发生,立即以手指代替银针紧紧按压委中、承山二穴,可迅速解除痉挛;在小腿刚刚有轻微不舒适,还没有完全痉挛的时候,马上用指尖按掐承山穴或委中穴,等到不适感消失后,再轻轻地旋转按揉或上下摩揉一会儿,就可以轻轻松松度过此“劫”。
4.委中穴对中暑、腹痛、呕吐、腹泻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三、肝胆病欲痊当用阳陵泉阳陵泉穴,名出《黄帝内经》,位在小腿外侧,正当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图6—30)针刺治疗,一般采用直刺1—1.5寸;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揉,每次3—5分钟。
1.阳陵泉穴最长于治疗胸胁、右上腹的疼痛,黄疸,口苦等肝胆的病证
《黄帝内经》指出,肝经“布胁肋”,胆经“循胁里”,“循胸,过季胁”,而胆为“中精之府”,贮藏胆汁。
因此,当肝胆有病就会出现“心(此处实指上腹部剑突下胆的部位)胁痛,不能转侧”,“胸胁肋……皆痛”,“胆液泄则口苦”
以及黄疸等症状。
引起以上病证,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肝胆经脉气机的郁滞或肝胆火热循经上扰。
前者多由于所想所盼不能如所愿、思虑过度所致,具体表现为胸胁的疼痛,并伴有胀满堵塞的感觉,经常的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情绪抑郁,成天闷闷不乐等。
后者可由前者日久未愈发展而成,也可因过食辛热燥辣等所致,具体表现为胸胁部火辣辣的疼痛,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口干明显,甚至有头目剧烈的疼痛、耳内鸣响如同敲钟打锣,大便干燥难解或多日不解等。
黄疸,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非常典型的描述,如“目黄者,曰黄疸”,“小便黄赤”,“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多因于肝胆湿热,逼迫胆汁外泄,泛溢肌肤所致,还多伴有“不嗜食”,类似于西医学所说的胆囊炎、黄疸性肝炎之类的疾病。
药物治疗,肝郁气滞者常以“柴胡舒肝散”等方药疏肝解郁,肝胆火热者多用“龙胆泻肝汤”等清泻肝火,湿热黄疸者则用“茵陈蒿汤”等方药清热利湿。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出,治疗这类病证,当选用阳陵泉穴,可见阳陵泉穴确实是治疗这一类病证最佳的天然良药。
针刺治疗也可以加用肝俞穴、胆俞穴、足三里穴等,采用泻法,就能起到行气解郁、清热利湿的作用,从而收到止疼痛、退黄疸的治疗效果。此外,指针按揉阳陵泉穴,其止痛的作用也很明显。
有资料表明,在X线观察下,用胆囊造影剂研究针刺阳陵泉对胆囊动力的影响,发现针刺阳陵泉穴确实能够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的能力,这种作用往往又是在有“针感”,也就是“得气”之后开始显示,而在出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切实证明了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治疗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2.阳陵泉穴还擅长治疗下肢的疼痛、麻痹和瘫痪
常与环跳穴、风市穴、伏兔穴、解溪穴等配合使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附:胆俞穴胆俞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虽无确切的胆俞穴名,但历代医家都认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六腑之俞各六穴”又包含了胆俞穴在内。
主治胁肋疼痛、黄疸、胆囊炎、肝炎等病证。
针刺治疗,一般采取向脊椎斜刺0.5—1寸,禁止直刺、深刺以免误伤肺脏;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压或按揉,每次3—5分钟。
四、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足三里,原名三里,名出《黄帝内经》,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的凹陷处,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针刺治疗,一般采用直刺1—2寸;艾灸治疗,每次5—15分钟;指针按揉,每次5—10分钟。
1.足三里穴,最善于补益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脘腹的饱胀疼痛,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呕吐、呃逆、嗳气、腹泻,或饭后脘腹胀甚、腹泻、欲睡,西医学所说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胃炎、肠炎、胃下垂、各种急慢性胃痛等,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或艾灸、指针按揉足三里穴,都有着非常卓著的疗效。
所以,足三里穴从古至今都被医家们所重视,也就有了“肚腹三里求”的说法,而成为专治脾胃疾病最佳的天然良药。
当然,临床治疗之时,为求最佳效果,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与脾俞穴、胃俞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天枢穴等配合使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2.足三里穴对身体具有非常显著的强壮、保健作用,是保护一生健康的最佳卫士
《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接受并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为气血的产生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从而滋养整个脏腑形体,因而被《黄帝内经》誉为“五脏六腑之海”,被历代医家誉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如果经常性的饮食没有规律,遇到好吃、喜欢的食物就“饮食自倍”,不好吃、不喜欢的食物就宁饥不食,以致饥饱不均;或者酷爱生冷、偏嗜燥热食物,或者“以酒为浆(水)”、“膏粱(过于肥脂与精细的食物)之变”等,都会使“肠胃乃伤”,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不仅会使脾胃本身虚弱,出现上述一系列的病证,更会因为消化不良、吸收不好而导致全身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而致“五脏不安”,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正是由于足三里穴善于补益脾胃,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经常刺激足三里穴,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或用艾灸5—10分钟,就能起到健脾和胃、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的作用。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充足,就能“常以四时长(滋养)四脏”,五脏得以滋养,全身也就安和。如此而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脾胃本身的疾病,对于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的全身性疾病也大有好处。
所谓“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的说法,就是指古代的人们为了追求并得到一生一世的身体健康、平安少病,经常用艾炷直接灸足三里穴,以致足三里穴处经常发生破溃流水。此说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足以说明足三里穴的保健作用的确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足三里穴又号称“人体强身保健第一大穴”。
现今已有研究证明,刺激足三里穴,胃在弛缓时收缩加强,胃在紧张时又变为弛缓,并可以解除幽门的痉挛,从而达到止吐、止痛、消胀的效果。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进胃肠的蠕动,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游离酸、总酸度,提高胃蛋白酶、胃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的活力,甚至还有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并促进白细胞吞噬能力等指数上升,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作用。
所有这些,也许就是对足三里穴善治脾胃虚弱、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等巨大作用的说明吧!
《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
曹操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健康、平安、长寿,古今中外,何人不想,何人不盼?如何实现,如何养怡?
那就请君千万不要忘记,方法之一就是:
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
3.足三里穴对于腰酸疼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病证,也有不错的疗效
请参见有关章节。
五、泌尿生殖糟,莫忘三阴交
三阴交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虽无三阴交之名,但历代医家都认为“足太阴之本,在中封穴前上四寸之中”,“内踝上横脉”等,都是指的三阴交穴。
针刺治疗,一般采取直刺1—1.5寸;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揉,每次3—5分钟。
1.三阴交是治疗泌尿与生殖方面诸多病证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不可多得的天生良药
泌尿方面的病证总体不离于肾与膀胱两个脏腑,这都是因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指小便)藏焉,(靠肾的)气化则能出矣”,而“肾者,水脏”,“开窍于二阴”,主持膀胱的开合藏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