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02100000017

第17章 穴位的功效(8)

中医学一直有着“腰背委中求”的说法,其实承山、委中二穴的作用不相上下,它们对腰腿部疼痛的治疗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因此与其说“腰背委中求”,不如说“腰部腿部痛,委中承山求”

更为准确。

腰部腿部的疼痛,除了常见的痹证外,本节主要想介绍二穴对急性腰扭伤所致疼痛的治疗。

急性腰扭伤,在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十分常见。多因为腰部突然遭受间接的外力所致,比如搬运重物过度,或者体位不正,尤其是平时很少体力劳动而突然用力过度等,从而引起腰部经脉、肌肉的气血瘀阻不通,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所谓的高骨,狭义当指腰部的高骨,即髋关节,广义可指整个腰部。

急性腰扭伤的表现,有腰部的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不能挺直,前俯、后仰、左右转侧都感到困难。受伤者常常以手按住腰部,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严重的不能站立。

药物治疗一般内服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方药,如“顺气活血汤”;也可以外敷消瘀止痛之药,如“活血散”;还可以采用封闭、理疗等方法。

其实,根据《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腰脊强”,“痛在腰”,“不可俯仰”,取“足太阳”、“足少阳”以及“中”的原则,选用自身所带的天然良药委中、承山二穴,也可以再配以环跳穴、阿氏穴进行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或泻法,并适当留针,或者在上述穴位上进行指针点压、按压,并适当在局部进行轻轻叩击、按揉,其止痛效果就在举手之间,又何乐而不为呢?

2.委中、承山二穴对于多种疾病所导致的下肢麻痹、瘫痪,也有相当的治疗效果

请参见有关章节。

3.委中、承山二穴还善于解除腓肠肌的痉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小腿肚抽筋或转筋

这个病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来得突然,而且一旦出现就可以使小腿肌肉猛烈收缩、剧烈疼痛,使人立即丧失运动的能力。

君不见,绿茵场上足球运动员因发生小腿抽筋,倒在地上的痛苦和退出比赛的不甘吗?失去参加比赛的机会,固然可惜,但假如在高空作业、水中游泳、高速驾驶时发生转筋,那就不仅仅是可惜,而是非常非常的危险。

转筋或者说抽筋,一旦发生,立即以手指代替银针紧紧按压委中、承山二穴,可迅速解除痉挛;在小腿刚刚有轻微不舒适,还没有完全痉挛的时候,马上用指尖按掐承山穴或委中穴,等到不适感消失后,再轻轻地旋转按揉或上下摩揉一会儿,就可以轻轻松松度过此“劫”。

4.委中穴对中暑、腹痛、呕吐、腹泻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三、肝胆病欲痊当用阳陵泉阳陵泉穴,名出《黄帝内经》,位在小腿外侧,正当腓骨小头前下方的凹陷中,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穴位。(图6—30)针刺治疗,一般采用直刺1—1.5寸;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揉,每次3—5分钟。

1.阳陵泉穴最长于治疗胸胁、右上腹的疼痛,黄疸,口苦等肝胆的病证

《黄帝内经》指出,肝经“布胁肋”,胆经“循胁里”,“循胸,过季胁”,而胆为“中精之府”,贮藏胆汁。

因此,当肝胆有病就会出现“心(此处实指上腹部剑突下胆的部位)胁痛,不能转侧”,“胸胁肋……皆痛”,“胆液泄则口苦”

以及黄疸等症状。

引起以上病证,最常见的病理改变是肝胆经脉气机的郁滞或肝胆火热循经上扰。

前者多由于所想所盼不能如所愿、思虑过度所致,具体表现为胸胁的疼痛,并伴有胀满堵塞的感觉,经常的唉声叹气长吁短叹,情绪抑郁,成天闷闷不乐等。

后者可由前者日久未愈发展而成,也可因过食辛热燥辣等所致,具体表现为胸胁部火辣辣的疼痛,性情急躁易怒,口苦口干明显,甚至有头目剧烈的疼痛、耳内鸣响如同敲钟打锣,大便干燥难解或多日不解等。

黄疸,在《黄帝内经》中已经有非常典型的描述,如“目黄者,曰黄疸”,“小便黄赤”,“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多因于肝胆湿热,逼迫胆汁外泄,泛溢肌肤所致,还多伴有“不嗜食”,类似于西医学所说的胆囊炎、黄疸性肝炎之类的疾病。

药物治疗,肝郁气滞者常以“柴胡舒肝散”等方药疏肝解郁,肝胆火热者多用“龙胆泻肝汤”等清泻肝火,湿热黄疸者则用“茵陈蒿汤”等方药清热利湿。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出,治疗这类病证,当选用阳陵泉穴,可见阳陵泉穴确实是治疗这一类病证最佳的天然良药。

针刺治疗也可以加用肝俞穴、胆俞穴、足三里穴等,采用泻法,就能起到行气解郁、清热利湿的作用,从而收到止疼痛、退黄疸的治疗效果。此外,指针按揉阳陵泉穴,其止痛的作用也很明显。

有资料表明,在X线观察下,用胆囊造影剂研究针刺阳陵泉对胆囊动力的影响,发现针刺阳陵泉穴确实能够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的能力,这种作用往往又是在有“针感”,也就是“得气”之后开始显示,而在出针后10分钟更加明显,切实证明了阳陵泉穴对胆道疾病的治疗作用,是毫无疑问的。

2.阳陵泉穴还擅长治疗下肢的疼痛、麻痹和瘫痪

常与环跳穴、风市穴、伏兔穴、解溪穴等配合使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附:胆俞穴胆俞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在背部,当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虽无确切的胆俞穴名,但历代医家都认为“足太阳脉气所发者七十八穴……六腑之俞各六穴”又包含了胆俞穴在内。

主治胁肋疼痛、黄疸、胆囊炎、肝炎等病证。

针刺治疗,一般采取向脊椎斜刺0.5—1寸,禁止直刺、深刺以免误伤肺脏;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压或按揉,每次3—5分钟。

四、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足三里,原名三里,名出《黄帝内经》,位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的凹陷处,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

针刺治疗,一般采用直刺1—2寸;艾灸治疗,每次5—15分钟;指针按揉,每次5—10分钟。

1.足三里穴,最善于补益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对于脘腹的饱胀疼痛,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呕吐、呃逆、嗳气、腹泻,或饭后脘腹胀甚、腹泻、欲睡,西医学所说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胃炎、肠炎、胃下垂、各种急慢性胃痛等,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或补法,或艾灸、指针按揉足三里穴,都有着非常卓著的疗效。

所以,足三里穴从古至今都被医家们所重视,也就有了“肚腹三里求”的说法,而成为专治脾胃疾病最佳的天然良药。

当然,临床治疗之时,为求最佳效果,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与脾俞穴、胃俞穴、上脘穴、中脘穴、下脘穴、天枢穴等配合使用。

请参见有关章节。

2.足三里穴对身体具有非常显著的强壮、保健作用,是保护一生健康的最佳卫士

《黄帝内经》中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说明脾胃的主要生理功能就是接受并消化食物、吸收营养,也就是中医学所说的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为气血的产生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从而滋养整个脏腑形体,因而被《黄帝内经》誉为“五脏六腑之海”,被历代医家誉为“后天之本”、“气血之源”。

如果经常性的饮食没有规律,遇到好吃、喜欢的食物就“饮食自倍”,不好吃、不喜欢的食物就宁饥不食,以致饥饱不均;或者酷爱生冷、偏嗜燥热食物,或者“以酒为浆(水)”、“膏粱(过于肥脂与精细的食物)之变”等,都会使“肠胃乃伤”,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不仅会使脾胃本身虚弱,出现上述一系列的病证,更会因为消化不良、吸收不好而导致全身的营养不良、气血不足,而致“五脏不安”,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健康。

正是由于足三里穴善于补益脾胃,改善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经常刺激足三里穴,每天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或用艾灸5—10分钟,就能起到健脾和胃、帮助消化、促进吸收的作用。脾胃功能旺盛,则气血充足,就能“常以四时长(滋养)四脏”,五脏得以滋养,全身也就安和。如此而来,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脾胃本身的疾病,对于增强体质、减少其他的全身性疾病也大有好处。

所谓“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的说法,就是指古代的人们为了追求并得到一生一世的身体健康、平安少病,经常用艾炷直接灸足三里穴,以致足三里穴处经常发生破溃流水。此说虽然有夸张的成分,但足以说明足三里穴的保健作用的确是不容置疑的,所以足三里穴又号称“人体强身保健第一大穴”。

现今已有研究证明,刺激足三里穴,胃在弛缓时收缩加强,胃在紧张时又变为弛缓,并可以解除幽门的痉挛,从而达到止吐、止痛、消胀的效果。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进胃肠的蠕动,促进胃肠消化液的分泌,提高胃游离酸、总酸度,提高胃蛋白酶、胃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的活力,甚至还有增加红细胞、白细胞,并促进白细胞吞噬能力等指数上升,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作用。

所有这些,也许就是对足三里穴善治脾胃虚弱、强身健体、养生保健等巨大作用的说明吧!

《黄帝内经》中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生命是宝贵的,也是短暂的。

曹操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健康、平安、长寿,古今中外,何人不想,何人不盼?如何实现,如何养怡?

那就请君千万不要忘记,方法之一就是:

要得一生安,三里水不干。

3.足三里穴对于腰酸疼痛,下肢麻痹或瘫痪等病证,也有不错的疗效

请参见有关章节。

五、泌尿生殖糟,莫忘三阴交

三阴交穴,名出《针灸甲乙经》,位在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的凹陷处,属于足太阴脾经的穴位。

《黄帝内经》中虽无三阴交之名,但历代医家都认为“足太阴之本,在中封穴前上四寸之中”,“内踝上横脉”等,都是指的三阴交穴。

针刺治疗,一般采取直刺1—1.5寸;艾灸治疗,每次5—10分钟;指针按揉,每次3—5分钟。

1.三阴交是治疗泌尿与生殖方面诸多病证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穴位,不可多得的天生良药

泌尿方面的病证总体不离于肾与膀胱两个脏腑,这都是因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指小便)藏焉,(靠肾的)气化则能出矣”,而“肾者,水脏”,“开窍于二阴”,主持膀胱的开合藏泄。

同类推荐
  •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中医药学五字言歌诀

    本书以五字言歌诀的形式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基本内容,便于中医院校学生学习记忆。
  • 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眼科疾病防治手册

    眼睛的基础知识,眼睑、角膜、结膜、泪器、葡萄膜、视网膜、视神经、玻璃体、青光眼、白内障、屈光不正、眼外伤等眼部疾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和防治方法。其内容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眼科患者及初、中级医师阅读参考。
  • 妇科良方

    妇科良方

    本书介绍了妇科常见的八种病症,并对这些病症进行了剖析,让你知道疾病病因,中医的治疗机理,并在药方中详细说明了药物组成、治疗方法、功效主治、临床运用以及经验体会等让你全方面理解每味药方,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让你远离妇科疾病,生活幸福安康。
  • 医学研究必备手册——文献与评价信息快速获取

    医学研究必备手册——文献与评价信息快速获取

    本书以手册的形式讲述了医学研究信息获取、研究论文质量评估信息获取、研究项目和成果新颖性查证、研究论文投稿期刊选择及投稿信息获取、常用医学信息资源,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数据库、隐蔽信息的检索方法,旨在为读者带来实用的方法。
  • 杨东中医男科论

    杨东中医男科论

    中医男科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中医男科学是男科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男科疾病的防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宁夏中医男科名医,杨东勤奋刻苦,勇于探索,对中医男科生理、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颇多心得。对宁夏中医男科学的发展,贡献卓越。
热门推荐
  • 走出窑洞

    走出窑洞

    他来自黄土高坡,他从冬暖夏凉的窑洞中走来,一个背着一张羊毛毡走在黄土路上的传奇人物,一群从窑洞里走出的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经历为窑洞外的人们书写了一段不同凡响的传奇。
  • 鱼藻之什

    鱼藻之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梦沉睡在那个夏天

    梦沉睡在那个夏天

    一个平凡而并非平凡的女生凭自己的实力靠近了一所以爱情为专题的贵族学院,在那儿邂逅了没有温度的恶魔,脾气火暴的暴龙,邪恶的花心少爷,温柔的王子……以为一切都将注定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背负上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重任,而这就要牺牲自己一辈子的幸福,于是,在那个夏天即将逝去的时候,她也离开了。可在四年后,她又以另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
  • 蚕是天下虫

    蚕是天下虫

    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酒醉后干了一件自己都感觉猥琐的事情。这是他玩世不恭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似乎都是出乎预料的,但一切又都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剧情曲折跌宕,高潮起伏不断,是大智慧与小聪明的绝妙讽刺。一样的文字,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我不管天地如何轮回,不管世事如何沧桑,时过境迁也好,物是人非罢,我的心中有永不消逝的你。
  • 吾皇靠边站

    吾皇靠边站

    金瑾无厘头的穿越成了大康国的皇后,本来以为会无限风光,但是却处处遭难,太后背后使坏,皇上又不喜欢。在冷宫中遭遇暗杀,她心里暗下决心,誓要回去为她前身复仇。在冰冷的后宫之中,她见招拆招,对待伤害她的人从不手软。却如此,招来了一场更深的阴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惹包子

    别惹包子

    “唔,说起来大佬您一开始不是走高冷路线么,怎么后面就改温情了?”“……哦?”“唔,说起来大佬您不是已经改成走温情路线了,怎么忽然就腹黑了?”“……哦?”“唔,说起来大佬您不是决定走腹黑路线么,怎么一扭脸就变呆萌了?”“……哦?”哦你大爷!
  • 盗梦轮回

    盗梦轮回

    三尺青锋为红颜,壮心剖出酬知己!问鼎天下神话,只为如花笑靥,流年美眷!
  • 五神器之幻世镜

    五神器之幻世镜

    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数纪元不断产、不断毁灭。任何人,任何物皆无永恒,唯独五把神器在这不断轮回中永垂不朽....星源纪元毁灭后,看进入新一轮纪元的星源主宰如何从一个小镇的无赖如何一步步重回主神之境。又看一向不干涉纪元命数的五神器是如何与这新一纪元所结缘,而作为神器的幻世镜为何会对一个人类产生感情。
  • 五行之剑之乱世葬雪

    五行之剑之乱世葬雪

    千古之五行,修仁道之行,唯忍、静、坚、强、明为所成才之理。红颜、知己、朋友三样都为情之一,不得共取,又会做出怎样的抉择?乱世之间,每个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五行之剑又有怎样的故事,千古的仇恨,又由谁来做个断绝呢?
  • 道门高人绝世天人

    道门高人绝世天人

    第一道门第一人“赵天”风流浪荡都市,清纯校花,霸道总裁,极品仙女........一手掌握.,.,,“你们若是惹本仙长,本仙长定让你后生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