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7500000011

第11章 折断布谷(1)

弄堂春

很少有人于此站立,行走,只有春风从此穿过。村子里,风,不知不觉已经很暖和了。弄堂恰到好处的暗淡和潮湿,包容了春天的丰沛和滋润。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房子,有些神秘,也很有情调。老屋不能厌弃它的旧,它的破。春风每年都从弄堂出发,从村子里吹到外边去,从熟悉吹到陌生,再穿过整个春天。天空下都是田野的气息,河流的气息。村东,横山山脉起伏的影子也与弯曲的弄口、破旧的山墙重叠了虚拟。那些旧事,攀爬在泥墙上的枯藤,都在移动,仿佛日影西移的呼吸。

春天了,什么不想动一动呢?

在舒展的暖风里,老屋门前,春风抚摸着沧桑的脸。仿佛从三十年前回来的记忆。那时候,破旧的弄口是等待的地方。一个人等在那里,等燥热的阳光一次次撕开等待的衣扣。

这个春夜,我只听得见自己。我喉咙里藏着另一声单薄的叹息,一滴雨滴落在黑夜中。我不透明,思想也不愿意停留在老屋。弄口的脚步早已疲倦了参差,不如崭新的夜色轻盈而整齐。春风却整齐地吹过了瓦屋的檐口,暖和了墙缝里的麻雀,雨的浙浙沥沥,涂抹了春夜的回味。春天的灵魂可以绘画出来吗?是远处灯火下飞来飞去的小虫子?是那些隐隐约约发亮的翅膀?

在风中,夜晚再一次出发,时间的远离更加快捷。我朦朦胧胧的思想被茂盛的春树掩盖,在宽阔的田野呼号,在草尖上摇晃。泥土的芬芳,村口的大树,枝枝叶叶都摇曳起来!山坡上,更多的鲜花,盛开,然后缤纷落地。她们的生动都被我听见。

我心甘情愿做了春天的泥土,指望更美好的生活,指望比阳光更安静的呼吸。而春夜的一切都隐藏到心底,那是爱情,在更深处生长,在更远处旖旎。不让无关的人听出秘密。

春水无端,很快会到达盛大的夏天了。而关于夏天,关于明天,我默默地想……

老屋里那张隐约的旧书案。仿佛当年,陆游只能闲居杭州。宋朝的旧事不是我的旧事。他“世味年来”的春天,诗情无端,也闲在江南老屋的弄口。

那一杯时光里喝淡的茶,矮纸斜行,写在枯朽的纸张上。春雨夜气,清醒漫长。在逼仄的弄口,回响,间歇,一个诗人闲适的蛙鸣与鸟唱。

古往今来都赖在小巷子里慢慢变老,那又如何?

旁边坐着我的爱人,身后站着颤抖了拄拐棍的老娘。弄口,那些出门打工的人,躲计划什么的人,走村串户做小生意的人,收费款的人,纷至沓来的茶客……没事都喝茶。喝粗淡的茶,村头的泉水,很浓的泥腥味。

有年轻女子从弄口探头。我不认识。她停住脚,低头,回眸。春天就停在她那一瞥里。滞留春夜,滞留微笑与妩媚。

我很乐意留在老弄堂里。也乐意青瓦窄弄的村庄。春天都在田垄,而被春风抚拂的人,花朵,一只声嘶力竭的猫,都老屋一样安静,微微有些甜腻。

可惜宋朝的陆游不能遇见这些。他只关心国家的战事。

而我应该买走他所挂念的杏花,那枝带雨含泪无人顾盼的古老杏花。

折断那声布谷

布谷鸟“布谷布谷”地叫。一只,一声,从小城上空边飞边唱。布谷鸟的歌声不如云雀的高,在低空,缓慢,仿佛就在楼顶,头顶,耳边。我不喜欢一只布谷如此的清晰。它过于简单,且重复,隐约了凄厉。现已不是唐诗宋词年代,凄厉无美可言,勾不起遐思,伤感。布谷鸟好像从无对答与群欢,一声声无词的惆怅就在天空,却不可忽视。我希望找到一只鸟孤独的证据,布谷为何是一只,一声?为何不像麻雀或者喜鹊群飞合唱?

是否从传说的源头就是一只,是一个人孤独的化身,且渐成诗人无助的情怀?

其实天空里并不止一只布谷鸟,我看见它们大大小小地飞,歌声有强有弱,羽毛的颜色有深有浅。一些布谷一声一声地唱,一声一声地间歇,停顿。有的一声连着另一声,两声之后再停顿,声音稍弱一些,两声并联,凄厉显得遥远而温婉。这是否是大杜鹃与四声杜鹃的不同?小城上空的布谷似乎互不来往,没见过它们彼此挨近了飞。一只鸟从城南唱到城北,从城北唱到城南。城南城北连绵了山峦,有麦地、树林,城南有浅浅弯曲的二郎河。

布谷是从一处山峦到达另一处山峦,从一处麦地到达另一处麦地的。

我看不见春天大地的广阔,因为已远离麦地许多年了。而多年前,我就站在起伏的麦地中间。那时我并不以为布谷是一只鸟,也没有听出孤独。我的村子很小,黄昏的炊烟可一一数清楚的,四周山峦很矮,被起伏的树木环绕,当麦子青黄相间,远处的麦地略微高一些……有一个孤独的男孩一个人割草,放牛,寻找逃跑的小猪……周围除了麦子还是麦子,看得见的只有天空与布谷的歌声。后来,张望布谷的男孩去了遥远的江南。大城市的布谷也是一声一声地歌唱,但我担心它飞翔的疲倦,因为歇脚的地方更遥远,有时一声“布谷”要从江南飞到江北,中间隔着滔滔江水,隔着西上东下的轮船。

那时麦子都长到了屋头根了。我一直以为布谷在为麦子歌唱。当歌声日夜不歇,麦子就在阳光里金黄,收藏着时间的透明、雨水的饱满。紧接着,奶奶或母亲们就叮咛,“要开镰了。”忙碌的村子就将那些布谷鸟的歌声也收割了。而后,布谷渐渐依稀,直至了无痕迹……在剩余的夏日黄昏,可以吃到新磨的麦而和着新鲜洋芋的晚餐。麦地里空旷了阳光的开阔,南风摇曳青青半夏那奇怪的叶子。水田清脆了水声,插早稻了,耘田的人偶尔会像布谷一样唱山歌……

现在并不指望新鲜的麦子填充晚餐的饥饿。这里已少有人种麦了,插早稻的都少。大地风物不同,布谷鸟知道吗?布谷或许依旧是早年的那一只,可能它根本不管乡村的荒地荒田。麦子都集中到北方的平原上了,那里大地广袤,无垠而平坦,从电视里看机耕机收,我这里早就割了油菜插了山芋。布谷,布谷,播下另一些种子。早稻不插,晚些时插中稻,种一季就够吃饭。村里不会有人愿意听一只鸟孤独地歌唱,都去打工了。黄昏或半夜,电视里都是彩色的故事以及金属的音乐。布谷若再从老家村子飞过,还会被倾听?我忽然惭愧自己矫情,人到中年才听见布谷的孤单,才诧异一只乡村之鸟飞过城市上空的惊慌。而乡村并不是城市的记忆,我只从落寞里听出一声鸟唱的单调。早已远离了麦地,只偶尔狂欢彻夜,偶做孤独的嘶喊,却再也照不见镰刀上朴素的光辉。

而我们并不在布谷的歌声之中。

时常有人问我是什么时候听见布谷的。我们可能有共同的童年,那布谷的歌声仿佛宿命的歌声,倾听时的语境不同,一年的忙碌和休闲就不尽相同。我所听见的布谷总是忙碌的,有时在教室上课,我会停下来对孩子们说,听听布谷……也有半夜回家,我停住脚步,听一只黑暗里的布谷,简洁,强烈,凄清,穿越城市的灯火,又意味着什么呢?

只是鸟声而已,一声布谷却从我的耳朵进入了内心。我粲然。一只布谷真的孤独吗?终究是谁的孤独?我也懂一点鸟事,那会是唤偶的宣言?

是分行的情诗?一只鸟唱着春天的情歌去找另一只鸟,一只鸟的爱情跟我们有多大关系呢?而城北的前岗山,城南的二郎河,城南城北的麦地以及我落寞的倾听,都是爱情的背景。有爱情就够了,一只鸟并不真的需要那漫山遍野金黄的麦子。麦子只是一个季节的象征。这些懒家伙,把孩子都寄养在大苇莺或者画眉家里了。它自己唱得倒是轻松而开心。我管什么鸟事,马上天气就要热起来了,它们会迁徙自己孤独的鸣唱。

它们要离开。我听不听它们的故事,它们都会离开……

抽象一条河流的臆想

乡村。她的气息会随一条河流穿越城市,青山绿水的蛙鸣却到此淤塞,风的空旷也在绿化树上停顿了,拥挤着。那些明亮的虫声被放大成一盏盏黑夜的路灯。

城市。乡村。它们各有各的风景。但都存在于河流的两岸。

而一条穿越城市的河流,那遥远的上游,山峦、树木、乡村,青山绿水的是源头的诗意。而当河流弯弯曲曲进入城市的一刹那,流水依旧透彻,依旧诗意了城市的倒影。漂浮的树叶底下躲着很多快乐的小鱼。宽阔的水而,精致的游船,城市安静的周末,从学校放出来的孩子都在此嬉戏。江边公园里也隐约了年轻的情侣,闲散了打太极拳的老人。

河流在城市的入口显得轻松,风景迷人。可是,上游的乡村并没有这样的轻松,也不会有如此精致的游船,精致的拥抱和接吻。

有趣的是,城市夜晚的路灯也像河流一样。那些路灯,标志了车流的堤岸,好像城市就是要用这些路灯交织另一条河流似的,远看就是河流的模仿秀,灯河交织了城市夜晚的灿烂。而真正的河流里却只有灯光摇曳,鱼也在这些倒影里。

这很浪漫。

是河流使城市有了妩媚和灵动,有了蜿蜒与遥远。青山绿水的气息被一条河流带到这里,乡村就只是城市遥远的背景了。那些瓦片青黑的屋顶,白墙,民居的简朴气息,都潜伏在河水的深处。

而城市,却总是把自己与那些遥远的乡村严格地区别开来,它自己的边缘,都被叫做郊区。

一直以为城市不需要蛙鸣,但吃青蛙;也不需要鸡鸣,但吃鸡翅;不需要牛哞,但吃牛肉。

人都在精致的房子里,那些精致的鸟都在房内精致的笼子里。人与鸟彼此倾听,也不一定勉强,城市不是听觉的城市,而是味觉的城市。

而味觉,那些星级酒店的干净,气派,令人羡慕。

城市,姑娘们的笑,也有一种精致的光晕和满足的底气。那一脸灿烂的阳光,牙齿雪白,眼睛也像河流入口处的流水,秋波暗送,走起路来,浑身青春的颤动有如流水上的波涛。

但城市越来越大,像一条无限生长的章鱼,也仿佛一只被时间日夜鼓吹的气球,在无限地膨胀。无论是谁都很难将一座城市尽收眼底。即使一条河流也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穿过城市的膨胀。河流在这里有另一种弯曲,在一些孤傲的高楼旁边,在一些霸气的桥梁之下,城市静穆下来,接受这些建筑的倒影。

城市的倒影都在河流里,但会不会融化呢?

很多人在河边洗涤。

但那不是乡村捣衣的棒槌声。在洗什么,我看不清楚,也不认识那些被漂洗的东西。但时刻都有人在洗刷。

下水道是不是河流另一种支流呢?那潺潺的声音是不是城市夜晚遗失的梦寐正在奔走逃离?不过这些梦并不清澈,但有颜色,甚至丰富到神秘而不可言说。而有些很暗淡的河面像上了年纪的老人,脸色堆积了沧桑。

也见证了城市的丰富、复杂。

那些异样的气息,最终都流入了穿城而过的河流。而河流自己带来的,那些远处的青山绿水的透明,在这里被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高楼,马路,彻底置换,成了下水道里的秘密。

想看见浑浊的河水里的游鱼,也只是那些孩子的梦想了。

城市的河流,也像那些高楼上的窗帘一样,总被什么遮蔽了。那故意的浑浊都想必才是城市真正的智谋,是它自己制造了这种不能透视的神秘。

在河流穿过城市的时候,河流自然会看见城市里各种各样的身影,面孔,听见他们的语言,叹息,甚至邪恶的意念。有时匆忙,有时悠闲。

如果有人走在河边,会不会也像遥远乡村的牧童,或者那些年轻的姑娘媳妇,喜欢向河流的水面回眸,侧目?

他们能看见什么?

在乡村的河边,有时不只是看见山峦、树木以及自己的倒影,还能够看见一个人从娘胎里带来人世的良心,灵魂。看见单薄的天空。看见迷蒙的未来。

未来。那是不是更远处的城市?

人的理想总很奇怪,它往往不在自己身边。而城市正好就在乡村的远处,在漫长的河流下游。

那浓浓的河水会是一碗酽茶?是。那有明显的茶渍,颜色。但没有茶香。咖啡呢?咖啡的气味和颜色真的很像穿过城市的河流。

忽发奇想,若把暗淡的河水当咖啡,就地取材,卖给城市自己喝,或者卖给城市里的人,如何?

红色的,绿色的,胶鞋。

很多人跑来跑去。他们在城市里有很特殊的身份,被叫做农民工,穿着或红或绿的胶鞋为城市忙碌。他们是否来自河流的上游?

大山里很多人都迁移了出来,因为开荒种田,饲养牲畜,会污染城市的水源。所以他们必须离开,以便种上更多的树,响起更清幽的鸟鸣。

看他们忙来跑去的亢奋,他们在城市里的悠闲,无奈,也有匆匆忙忙的快乐。他们重重的脚步以及高声大气的言语,会变成花花绿绿折叠的纸钞。

而几乎所有的纸钞,都有强烈的城市气味,被农民工紧紧揣在荷包里。城市人的汗气也有很舒适的空调味,比一棵大枫树都要阴凉得多。

根本没有必要拷问,这些黧黑的面孔,强健的筋骨,他们必定与山崖上那些岩石、松树为伍。有些人要仔细听,才能分辨他们声音里山村的痕迹。他们来得久了,已经在说城市的方言了。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走路,喜欢把目光抬起来,去接近城市的天空,正如乡村的河流穿越了城市就是城市的河流。

城市的风,从下往上吹。天空,堆积着特有的气息,颜色和财富。

而街道上,也就是大地上,那些匆匆忙忙卖菜的人,喊叫着洗刷楼房窗户的人,麻利地洗汽车的人,在冬天疏浚下水道,疏浚河道的人。他们都要使用河流的水。

但为什么又要疏浚城市的河道?河道由高而低,水往低处,在城市里会慢下来,并且淤塞。

或许城市庞大,富有,像一个巨人的大腿,夹痛了奔驰的骏马。如果只流经一些小村子,倒是不可能淤塞的。堤岸说不定还很陡峭。

疏浚河道等于翻动一条河流的直肠。那些掩鼻而过的精致汽车,被洗涤下来的荣耀和世俗的灰尘就流淌到下游去了。河流就是城市的直肠,城市像一个大活人,上面吃着美味佳肴,喝着琼醪,排泄之物自然少不了。

而在城市的出口,那里又将是乡村,是城市另一面的郊区。

城市的气息也会随一条河流更改了方言。

而在河流的出口看见的也是浓绿的浑浊。树木也重新掩映它缓慢富态的流淌。远处又是大规模的蔬菜基地,还有大型垃圾填埋场。推土机正在轰隆隆平整土地。这里又是崭新的经济开发区。城市又要膨胀,河流两岸除了鳞次栉比的概念新区,还有码头上的集装箱堆得像真正的高楼一样匆急而雄伟。那些戴安全帽的人,黑脸膛的也是农民工吗?我们没有理由去翻阅他们的户口。称谓其实无关紧要。

想到一则寓言:

有一匹狼想把一只小羊吃掉,但没有理由下手。狼想了很久。正好小羊渴了,去河边喝水,狼立即很兴奋地说,“你把我的水弄脏了,所以我要吃了你。”可怜的小羊羔抗辩说,“狼先生,您不是在上游吗?”

上游是个好地方。但上游的乡村有什么理由指责下游的城市呢?人们越来越喜欢到河流的上游去了。而寓言的下游是不好听的,寓言的上游也在强词夺理。而做人做到下游了,看风景看到下游了,也都不好!

但下游的水是被谁弄脏了呢?是上游,还是下游自己?而上游有上游的文明,下游有下游的文化。

一条河流自有一条河流的宿命。

在更远处,河流又穿过了另一座城市。那里丰富与嘈杂依然如斯。在下游城市的入口处,蜿蜒而来的河流清澈吗?我希望是。

一条河流只串联了零星的村庄。而河流旁边那一座座城市,并不需要任何人来为它担心什么。

同类推荐
  • 表里山河

    表里山河

    山西简称晋,别称三晋、山右、河东,这些人们非常熟悉,但是“表里山河”也是山西的一个雅称,所知者似乎并不多。《表里山河》所收各类文章20篇,无论是叙事、写人、析惑、所游所感,还是通过现在的眼光揭示表里山河的山西对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贡献,都不乏识见,充满着作者独特的音调,体现着选编者概览山西历史地理、文化传承、风物名胜、商业文明,将其传播、提升、融入到世界主流文化的博大视野。
  • 禅来禅去

    禅来禅去

    禅来禅去,修的无非是一颗心。本书由知名女作家西岭雪在西双版纳曼听寺禅修的日记、笔记汇集而成,通过清新优美的小文,从女性独有的细腻敏感角度出发,讲述了禅修的对内心的涤荡,以及作者十八天重塑身心的历程。
  • 穿越东南非洲

    穿越东南非洲

    这本书分为十站,每站都有不同的内容和风景,越到后面越精彩,真实地记载了作者在探险、穿越非洲时的所见所闻及遭遇的稀奇怪事,信息量大,现场感清晰,一步一景,生动紧凑。书稿涉猎广泛,历史地理、文化风俗、底层民众、自然奇观、个人历险、投资经贸等题材一一笔走龙蛇;古与今、中与外、美与丑、荣与衰一齐融铸笔端,从而使中国的读者色彩斑斓地了解、认识到一个非洲国家全景式的观瞻。另外,书稿在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在迎合读者的趣味愿望、在适应大众的庸俗消费需求后,也对事件所发生的历史成因、所依赖的背景环境、所洋溢的地域风情、所蕴藏的文化内涵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现。
  • 世界最美的地方

    世界最美的地方

    缤纷幻化的人间胜境,炫彩纷呈的异域世界,身临其境的精彩体验,旅行就从这里开始。
  • 藏爱:香巴拉的私享盛宴

    藏爱:香巴拉的私享盛宴

    全书分三部分,十二乐章,通过作者对甘南、藏南、川西藏地的旅行见闻与感受,再现了藏区独特的文化魅力、虔诚的信仰以及藏地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同时,作者通过旅游中经历的人与事,表达了旅行中的友谊、自由、独立、执着的旅行者精神,以及大爱无疆,藏爱大美无言的境界。
热门推荐
  • 带着订单来修仙

    带着订单来修仙

    意外订单引起的风雨波澜……与天斗还是助天斗?逆天还是与天逆?
  • 爱出无悔

    爱出无悔

    沈宵以为自己的一生就是找一个家世普通的,真心喜欢的女孩,一起平凡的生活的言情风格,可是文风转变太快,一把神秘的钥匙,一个会昧下他东西的坑爹空间,三个神奇的盒子,带他走上了神秘的旅途。突然之间,风云变幻,纨绔居然要拯救地球了。沈宵被这个画风吓坏了,他只想当一个有钱有闲的纨绔都不行嘛。由于是新人,小说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大家指出,我尽力修改。
  • 十一年前的约定

    十一年前的约定

    十一年前,她还是个孩子,而他就比她大一点点,十一年前的相遇,注定终生,谁也无法改变!
  • 心计女霸道男

    心计女霸道男

    芊雪在学校报到报道没报成不小心撞了一个女生就莫名的被打了一顿从开学第一天复仇计划正式开始........
  • 守护甜心之魔心幻冰

    守护甜心之魔心幻冰

    一位转学生的到来,她嫉妒亚梦,她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她陷害了亚梦。只有璃茉、风彦、几斗、歌呗、露露相信他。一年后,她回来是为了向守护者报仇。
  • 欧罗巴英雄记

    欧罗巴英雄记

    孤儿、武功密笈、武功高强的老师、父仇、女侠、纷乱的时局、可怖的敌人……然而故事却发生在中世纪的欧洲,主人公们依赖的不是真气而是“四液平衡”。欧罗巴英雄记,西方英雄与中国武侠的完美结合……
  •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

    《日事日清工作法:最佳员工效率手册》介绍了任务的最佳完成期永远是昨天!效率对企业的效益起决定作用。要想打造一流的企业,员工必须要有一流的工作效率。效率低下将最终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致命软肋!提高工作效率,就是克服做事拖拉的恶习,做到日事日清!只有日事日清,才能造就一流的企业!
  • 校草溺爱亲亲宝贝

    校草溺爱亲亲宝贝

    她,想在圣思莱雅好好的读书,却不曾想到第一天就招惹到圣思莱雅的两大王子,一个霸道,一个温柔-------“喂,傻叉,轻一点不会吗?下手这么重,谋杀亲夫啊”某男抱怨道。--------“恩,丫头,都听你的,你说吧。”某男摸了摸某人的头,极其宠溺的说。-------某人心底默默呐喊:请问我招谁惹谁了啊。。
  • 我那不可思议的人生

    我那不可思议的人生

    学生夏海被女神以他的生命来要挟,不得不接受了她的传承试炼。咦,怎么改名成死亡任务了?算了,名字而已,小事。等等,这都是些什么狗屁任务?请成为一个坏人。好吧,坏人就坏人,大不了我去当个小混混。请成为一个好人。“……”好人你大爷啊,我都是满城皆知的坏人了,谁还相信我是个好人?先定一个小目标,成为亿万富翁。这个我喜欢,其实做个有钱人也挺好的,不错不错。请成为一个落魄的乞丐。我XX你XX,那我之前赚那么多钱到底有什么用?来来来,你从我身体里出来,咱们比划比划。请……滚!每天三更,12、18、21点各更一章,收藏推荐多会爆发,谢谢支持。
  • 孤星碎之叹红颜

    孤星碎之叹红颜

    清欢共,紫陌红尘相逢;望苍穹,掠眼繁华谁懂?幽冥路,忘川河,奈何桥前叹奈何......今际相遇,只想问一句:生生世世的轮回,沧海变成桑田,你在谁身边......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起潮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罢了,岁月随心,终会淡然,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生生世世,我都与你在一起罢,人间,九重天,魔界都太过寂寥,不如和你一起覆了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