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82900000026

第26章 “二把手”怪圈(2)

《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岳飞与八字军王彦闹掰,回到老领导宗泽处,不久宗泽去世,由杜充接任,后来这厮投降了伪齐,此间岳飞招降了其部下傅庆。傅庆挺能打仗,屡立功,岳飞爱才若渴,授予前军统制。傅庆有点儿发飘了,恃才放旷,拿村长不当干部,感觉与岳飞属于平交,别看你官职比我大,但内心里咱俩站在一个水平线上。傅庆逢人吹嘘,岳家军战力彪炳,主要靠我!手头紧了朝领导要钱花,岳飞从容给之,毫无愠色。傅庆散漫惯了,不喜欢岳飞治军严谨的作风,后来投奔军纪松散的刘光世。建炎四年(1130年)十一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岳飞杀了。傅庆的故事表明岳飞能够满足属下的虚荣,问题是你把他给杀了属于内部矛盾,并且现在他是刘光世的人,打狗看主人,间接得罪了老刘。

还是《三朝北盟会编》,记载了岳飞杀舅的故事。岳飞在徽州时,舅舅姚某人仗势欺人,有不少老百姓状告其舅。岳飞想想没什么好办法,跟母亲说找个机会与舅舅好好谈谈,别那样,影响不好。这方面的工作估计没做到位,一日岳飞与舅舅同行,舅舅突然打马向前数十步,引弓回射。岳飞没注意,舅舅可能紧张手一哆嗦,箭正射在马鞍上。这种行为叫跟阎王爷耍大刀——嫌命太长了。岳飞上去三下五除二,杀掉舅舅。回来与母亲一讲,母亲说怎么闹到这个地步?岳飞解释说,那一箭如果再往上一点死的就是我。今日不杀舅,他日必为舅杀。

杀舅舅的故事表明岳飞的原则性极强,可能这是导致他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无须说“直抵黄龙府”、“迎二圣还朝”等等大的政治方向,单从细枝末节的小事上就能看得出来,原则在岳飞心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官场处世之道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外圆内方,表面上八面玲珑,实际在内心深处有个不可逾越的底线。狡猾的官员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会放弃原则性,甚至不惜采取各种卑劣的手段,以实现政治抱负。当成功那一刻,所有阴暗的行径都成为权谋典范,而不会被人诟病。岳飞的一生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与大领导旨意相悖。面对傅庆、舅舅他会选择杀掉,然而面对皇帝他只能耍耍脾气,最后被杀掉。

岳飞能把十万岳家军训练得服服帖帖,说明他不是没有铁血手腕和领导才能,诚然他在做领袖的时候表现非常完美,公平正直、赏罚分明、爱憎分明,不贪污、不纳贿、不搞小动作。军纪严明,士卒爱戴,饿死不掳掠,冻死不拆屋,想要有所作为的跟这样的领导干,绝对能闯出一片大好河山。可是,岳飞在做“二把手”与皇帝相处的过程中,却处于毫无章法的被动状态。

岳飞悲剧的产生至少有三个原因:首先,外部原因,南宋与金国经过长时间战争,军力不断发展变化,从最开始金国强大,到目前南宋军力占据上风,两国打了多年,国力不说穷竭也差不多了,将士厌倦了,尤其南宋决策层厌倦战争,这就给议和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宋、金和议的大环境导致主战派被冷落了,将领只有战时才有登场的机会,和平年代只能靠边站听候调遣。其次,是内部主战派和主和派斗争的结果。是战是和都属于政治策略问题,两者之间的目的是一样的,希望维护国家的利益。习武的最高境界是点到为止,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的目的都是和平。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果通过谈判可以解决问题,也就省了动用战争手段。

古往今来的政治家比任何会计都会计算利益得失,战与和的利益他们必然计算得非常明白。汉武帝时因为讨伐匈奴而国力迅速衰退,北宋因为与西夏长期战争致使国力枯竭,战争的粮饷补给、武器装备、兵员消耗等等,牵扯到了一个国家方方面面的运作,绝非简简单单拿刀上去砍。战争与和平之间呈现互补关系,真正的和平只有在强大的武力做后盾时才有谈判的资本。就南宋当前形势而言,主和、主战都没什么错误。南宋需要顺昌大捷、朱仙镇之战等战役敲打金国,同样需要伸出橄榄枝,表示诚意。

一打一拉,让对方知道朝廷的决心。杀掉一个伟大的将领作为谈判的条件,绝非上策。假如杀掉岳飞,金国继续进攻怎么办?岂非自毁长城?最后,就是岳飞自己的问题。基于这三点,岳飞的悲剧在所难免,最后这一条才是本节讨论的重点内容。

岳飞与宋高宗前前后后见面的次数及关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以绍兴七年(1137年)为分水岭。此前因岳飞不断立下战功,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宋高宗对这样一位优秀的将领表示拉拢。最初岳飞当低级武官时,越职上奏被免了官职,他就像赛场上一匹不被人看好的黑马,从侧面杀出,直教人相信他是可以的。岳飞引起了诸多方面的注意,不仅仅前面说过的花腿军长官张俊,包括皇帝本人在内,都对这颗将星给予了高度重视。

宋高宗赐岳飞金带器甲,赐岳云战袍戎器,给了一面“精忠岳飞”的旗帜,并让岳飞每次行军打仗张扬这面旗帜。岳飞平洞庭湖杨幺,受镇宁崇信军节度使,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二百户,进封武昌郡开国侯,年纪轻轻,建节封侯,不知有多少人干了几辈子也熬不到这一位置上。

君臣的关系在绍兴七年之前相对融洽,领导主动向岳飞示好,给钱给官给荣誉。宋高宗历来被评昏庸无能,这是一种片面的说法。宋高宗除了通过金钱、权力的方式拉拢岳飞外,又为岳飞扣上了一顶道德的高帽。

在对属下管理方面,一味给予物质财富未必能够笼络人心,反而可能养了白眼狼,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岳飞这人战功赫赫,没有什么特殊嗜好,又没有犯过什么大错误,总之皇帝找不到他的把柄,这在领导方面就需要一定功夫了。把柄没有,宋高宗找到了道德力量,用这个绑架岳飞。

绍兴七年对君臣二人关系而言是关键的一年,经过了十余年的抗金战斗,南宋与金国的战斗力趋于平衡。宋廷中的主战派最初占据上风,没有办法的事儿,金国穷追猛打,南宋唯有奋起反抗。当双方战斗力平衡了,有了回到谈判桌上来的可能。政治环境上主和派渐渐地占据了上风。绍兴七年二月,岳飞入见,君臣两人遂有了著名的“良马对”。

宋高宗问,卿得良马否?岳飞回答说,原来有两匹好马,不幸相继死去了。如今坐骑是匹驽马,跑一会儿呼哧带喘的。

“良马对”是宋高宗在试探岳飞对议和的态度。说岳飞完全政治低能纯属扯淡,就这个回答足见岳飞有一定的政治经验。他并未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立场,按照他老人家的脾气,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别在爷爷这儿废话。现如今宋、金两国军事力量达到了平衡点,岳飞嗅到了政治上的变化,所以对宋高宗提出的问题来了一招剑走偏锋,用“良马”比喻主战,“驽马”比喻主和,以此间接地表明自己的立场。

宋高宗听后对其赞许有加,升至太尉,做国防部部长了。又将刘光世淮西军的王德、郦琼部隶属岳飞部队,并说“中兴之事,一以委卿”。宋高宗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了他在主战和主和两方面的思想犹豫。一面起用主和派秦桧,排除主战派官员,想与金国和议,又担心和议不成怎么办,所以他做了两手打算;另一面把淮西军的大部分军力整编到岳飞麾下,刘光世虽手里有五万人马,但着实不给力,万一议和失败,还得依仗岳飞、韩世忠跟金人干。

事态的发展比预期的要好,“飞方图大举,会秦桧主和,遂不以德、琼兵隶飞”。岳飞听说皇帝把军队给他了,刚刚高兴两天半,秦桧主和有了成功的迹象,于是淮西军整编的事儿打了水漂。几乎在同一时间,岳飞母亲去世,在这个紧要的关头,丁忧守丧等道德伦理必然没有国家社稷安危重要。皇帝对岳飞虚晃一枪,岳飞憋了一肚子气。

当时宰相张浚就问他关于淮西军之事,解了刘光世兵权,让属下王德担任都统,吏部尚书吕祉监军行不行?岳飞说了令朝廷深深忌讳的一句话:“德与琼素不相下,一旦揠之在上,则必争。吕尚书不习军旅,恐不足服众。”一语双关,先是得罪了吕尚书,组织上派他去监军调和两位将领,那是朝廷对他的信任,可能吕尚书也不想去,但这还没上任呢,岳大帅先给盖棺论定了。其次,岳飞犯了一个官场忌讳,言多必失。刘光世手下的两位将领王德、郦琼不相上下,谁也不服谁,虽然刘光世打仗善于躲在后面,美其名曰坐镇后方,可只有他能够震住他们。如今把王德扶正,郦琼晒一边,必然导致两位将领争抢,高级将领争斗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兵变。

官场中有很多暗语,打禅机似的,机锋不可触,得反复琢磨方可知晓。官场奉行的一个原则即是点到为止打太极。对于重大人事安排,只说“山重水复疑无路”即可,没必要过多发表预判性意见,至于结果是柳暗花明还是走进了死胡同,当事人自己寻思去吧!混迹官场的老油条多半会这招,岳飞也会,如前面“良马对”。

再如,明代正德年间宁王朱宸濠造反,消息传到中央,正德皇帝召开紧急会议。内阁首辅杨廷和、兵部尚书王琼、驸马都尉崔元等高级官员悉数参加。几人路上相遇,崔元问王琼,皇帝火急火燎地开会,所为何事?王琼问旁边杨廷和,老杨你说啥事儿?杨廷和惊曰,我哪知道?王琼笑着说别装了,全国皆知矣。宁王造反之事内阁首辅当然知道,然而消息在未得到皇帝确认之际,没必要瞎发表意见。

所以杨廷和说,早年宣德皇帝朱瞻基对赵王朱高煦不放心,曾派驸马袁泰去宣旨,革其王府护卫,可能是这事儿吧!本朝亲王造反,拿宣宗时期朱高煦造反的例子影射,杨廷和历仕成化、弘治、正德、嘉靖四朝屹立不倒,心智才学、思维反应皆居于顶。这件事岳大帅完全可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直接回绝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发表也没必要说得那么预判,谶纬的力量在于如果未能言中事实,充其量说得不准,如果言中很可能“祸从口出”。非常不幸的是岳飞说中了,给他与皇帝本来就微妙的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霜。

3.辞职需要大资本

宰相张浚受到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影响甚深,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可惜志大才疏,曾在陕西前线与名将吴玠合伙把另一位名将曲端弄死了,气得宋高宗说以后再也不用张浚。说说而已,该用还得用。

南宋初期,主战派占据优势,朝中张浚坐镇,岳飞、韩世忠打前线。岳飞与张浚的关系最初融洽,后来闹掰了。平洞庭湖杨幺时,岳飞采取怀柔政策,放长线钓大鱼,迟迟不动。参知政事席益对张浚说,岳飞不卖力气。张浚替岳飞说了好话,岳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机,胡可易言?他们之间真正的矛盾产生在讨伐伪齐的战略部署上。《三朝北盟会编》载,张浚欲征讨刘豫,恢复中央,把“中兴四将”找来询问意见。刘光世主张防守,韩世忠请进兵。张浚同意韩世忠,主张正面进攻。一向以恢复中原为志向的岳飞忽然间唱反调,他认为不可用兵。张浚再三逼问,岳飞只坚持“不可说”,最后不欢而散。

为什么会这样呢?恢复中原一直是岳大帅的志向,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为什么放弃?岳飞有苦衷。宋廷动用四大军区,这是一场全面战争,绝非局部战争那么简单。伪齐政权也拥有六十万大军,数量上远胜于南宋。岳飞和韩世忠可以在前面打,刘光世与张俊可以在后面防守,但岳大帅深知这两位治军和作战存在严重问题,不解决弊端很可能造成战争的全面失败。

当时四将中岳飞资历最浅,当人家面不能直言不讳。说出来得罪老刘、张俊,不说出来得罪宰相张浚。

这一次张浚问到淮西军整编的事儿,岳飞不知怎么想的从实招来。张浚又提议,张俊怎么样?岳飞说暴而寡谋,郦琼不服他。再提,杨沂中呢?岳飞说老杨看不起他们,岂能驾驭此军。张浚怫然色变,这么说非得岳太尉你不可了?岳飞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就事论事而已。张浚如实禀报宋高宗,其中少不了给岳飞上眼药的情节。哪知关键时刻岳飞施展了危险的一招,“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终丧服,以张宪摄军事,步归,庐母墓侧。浚怒,奏以张宗元为宣抚判官,监其军”。岳飞对朝廷的做法非常不满意,对宋高宗不满意,对张浚不满意,看谁眼眶子都发青。母亲去世一重打击,朝廷出尔反尔再次打击,张浚语言相讥讽,三重打击之下岳飞辞职了。正好以守丧为由,赌气去了庐山。张浚也怒了,你辞职是吧?以张宪监军,满足你!

这是个很危险的举动,表面上岳飞在跟张浚对着干,实际上是他对宋高宗不满的发泄,是对朝廷的一种抗议。答应人家的事儿你得办到,若不然君无戏言岂非成了一句空话,丧失诚信谁愿意跟你混,关键是你若相信了领导的承诺那才是没得混,官场中很多时候领导的话需要倒过来听。“二把手”辞职是极冒险的动作,官场不像职场,老子在你手底下干得不舒服可以换个公司,岳飞辞职了会去哪里?不可能改旗易帜投奔敌国。

“二把手”辞职是需要资本的。因为大领导只有一个“,二把手”会有很多,假如你辞职了,明天就会有人接替你的位置,成为新的“二把手”,没点儿资本想要还朝,想都别想。职场中好发脾气的人通常是有能力的人,绵羊一样的职员啥才能没有,也没什么资本可供挥霍的。人家敢拍桌子瞪眼睛必然有这方面的资本。问题是这是官场,不是职场。

职场中干得不舒服抬脚走人,有才能到哪儿都能混口饭吃,官场中则不然,与之恰好相反。如某“二把手”工作不顺心,提出了辞职,先得研究然后做出决定,你说不干就跑了,治你个擅离职守的罪完全可以。岳飞的资本在于他对帝国还有用,换言之岳飞是南宋帝国军事力量的“关键先生”,就好比赛场上他是绝对的主力,危难时刻还靠他得分。有这么一个伟大的倚仗,哪个没长脑袋的领导敢轻易批准辞职?如果一个普通官员辞职,组织会敲锣打鼓欢送你,岳飞绝不可以辞职。

岳飞倚仗这个耍了下脾气,以道德的借口在庐山为母亲守丧。这不能说明岳飞不是孝子,亲情是一方面,辞职的背后有他赌气的考量。他这么一做影响不好,首先得罪了同事张浚,反正早都得罪了不差这一回,关键是得罪了大领导。在宋高宗看来你这不是在威胁我吗?帝国现在得靠你你就整事,一旦不靠你了必然整你!面对此种情况,宋高宗毫无办法,只有忍着,然后坚持忍着,但在心里已然有了阴影。融洽的君臣关系开始趋于破裂。原因在于,“二把手”拿辞职威胁了“一把手”。悲剧绝非瞬间造成,它是各种矛盾累积到了一个爆炸点,才有了血肉横飞。

同类推荐
  • 汉瓦

    汉瓦

    曾经强盛无比的汉帝国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曾经铸就辉煌的汉民族也将沦入黑暗深渊,乱世的帷幕徐徐拉开,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悲情的时代……以我之血,荐轩辕之魂,护我大汉万千黎庶!以我之躯,化秦砖汉瓦,筑我华夏万里长城!我是刘泽,我来了,这是我的故事:看屌丝如何逆袭三国!一千人心中便有一千个三国,老风的笔下,也许写不出最完美的三国,但绝对不会是让大家失望的三国。以煌煌片瓦,在汉墟之中,重塑一个汉末中国梦。PS:新书《最后的三国》已开坑,欢迎书友们来吐槽拍砖!
  • 穿越特工之本行

    穿越特工之本行

    魏忠贤又怎么样,我就是要踩你。采花大盗,东海大盗,都是我兄弟。权财,吾之欲。窈窕,吾之求。亲友,吾之念。我是林琅,我本疯狂,特工重生,谁与争锋。
  •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战争不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争斗。“上智为间”,“用间”是对人的智慧和勇气的综合考量。据记载,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铭中,已使用了“间谍”一词;古代印度的谍报理论比较发达,在《吠陀经》和《政事论》中都有论述;希腊人对间谍的使用历史悠久,很早就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天书”的密码通信;被尊为历代兵家之祖的孙子在战争中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写道:“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问,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 重生为罗刹女帝

    重生为罗刹女帝

    原以为飞机失事殒命,却不想穿越异世,身份还是高贵的女帝然而,身份是高贵,却不过是被人篡了位丢了国的女帝且看她如何一步一步夺回属于她的一切
  • 无敌之三军纵横

    无敌之三军纵横

    以一人之力变大陆历史,创建以一敌十的变态特种部队、成立百步穿杨的绝世火枪队、首创空中神兵——空军、更是带着万千驱逐舰组成的海军争霸四方,角逐天下……美女,公主,才女,无一不有,无一有缺。乱世天下,群雄并起,江山美人,一人独享。美女相伴,俯瞰万里山河;江山一统,谱写万世英名!
热门推荐
  • 妾室职业守则

    妾室职业守则

    柯蓉是个敬业的三流小演员,穿越后变成王府妾室。英俊潇洒的王爷不但包吃包住偶尔还陪睡,外加每月什么都不做就能领工资,然后这份职业她又不能辞职走人,再加上辞职之后实在不好再找下一份工作……柯蓉觉得,自己有必要也必须要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做好“妾室”这份职业,免得被炒鱿鱼,妨碍她悠悠闲闲清清静静过日子。哪知道,既然入了这个坑,不帮着把坑填完,那是绝壁跑不出去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形的来客、盲人、七公主、青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无形的来客、盲人、七公主、青鸟(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 淡薄二小姐:赫连云凉

    淡薄二小姐:赫连云凉

    穿越重生的赫连山庄二小姐云凉于一次京师之旅中,惊然发现身世之谜,从此自强,江湖宫庭两相斗。面对帝君强取豪夺的爱,面对亲人无微不至的呵护,她跨越江湖厮杀,闯过宫廷阴谋,愿与君一生一世一双人。
  • 帝宫东凰飞

    帝宫东凰飞

    她是天下人眼中的恶毒妖妃。大婚之日抢了别人的丈夫,入门第一天吓晕夫君的小妾,追着自家男人去青楼惊掉一地眼珠子……
  • 我的GD欧巴

    我的GD欧巴

    人小鬼大的任柒柒某日忽然发现自己不是父母的亲身女儿?!而她的真实家庭却是……自己偶像权志龙的家庭!!!所以说,她是权志龙的妹妹喽?
  • 伏羲琴

    伏羲琴

    简介:昆仑山四季飞雪,琼华顶花落无声。阆风巅傲立苍苍,天墉城幽月冥冥。第一次正邪大战,魔道忽施突袭,正派接连惨败。昆仑山掌门战死,琼华顶掌门开解天地封印,意图封印魔道。却导致内外锁妖塔崩塌,妖道横行。由此开始,妖道魔道同时现世,渐渐与正派三足鼎立。这是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他生于乱世,出身低微,得入名门。竟连连奇遇,凭借一把伏羲琴,让魔道退避。身兼两派绝技,让妖物无所遁形。他性格倔强,以回护苍生为念。敢孤身潜敌营杀敌首,一把古琴,霜寒敌胆,震慑群邪。
  • 荒界主宰

    荒界主宰

    在这个世界,陨落之后谁会记得你?陨落的天才,无名的鼠辈,哪怕是最普通的人都无法留下太大的痕迹。所以我所能做的便是让自己一直活下去,结束自己所仇视的人,直到她再次回来。
  • 境界之内:神之黎明

    境界之内:神之黎明

    “你们!!可曾聆听苍生之愿!!”最后的那天,面对漫天金甲,李牧枫喊出了心中的悲愿————
  • 英雄榜之春秋

    英雄榜之春秋

    英雄者,当有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量,冲霄凌云之壮志,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当有肩扛正义,力挽狂澜,匡扶社稷,兴国利民,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当拥有藐视一切之能力,傲视群雄之气势,行事诡异莫测,心思难以捉摸。何谓英雄?青史留名!何谓英雄?永垂不朽!何谓英雄?榜上有名。谱写英雄榜,再闻春秋事。
  • 呆萌吃货缠上身:冷面王别逃!

    呆萌吃货缠上身:冷面王别逃!

    第一次见面他毁了她一见钟情的东西。第二次见面他让她在全校面前出丑。可是,她每次出事时他都会及时感到——“听说,你喜欢我?嗯?”他勾唇魅惑浅笑,“谁说的!我第一个揍扁他!我喜欢你?就算天下的男生都死光了我也不可能喜欢你!”他脸色骤变,“哦?那你喜欢谁?”“为什么要告诉你!你是我的谁?”“男朋友!”“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啊”她在心里偷着乐。“回答我的问题”“我才不会告诉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她冲他做了一个鬼脸便急忙跑了,“豌豆,你跑不掉的!”